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外电报道,哥斯达黎加法院27日判处前总统罗德里格斯5年监禁,判定他在法国电信巨头阿尔卡特受贿案中有罪。
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第二巡回审判小组的首席刑事法官加尔西亚(Rosaura Garcia)说:“罗德里格斯是一次重大腐败案的主使人。他将被判处5年监禁。”
71岁的罗德里格斯曾担任美洲国家组织领导人,2004年这次受贿案丑闻曝光时辞职。哥斯达黎加法院还决定剥夺罗德里格斯政治权利12年。
其余8名阿尔卡特受贿案的嫌疑人也被判有罪,被判处时间不等的有期徒刑。
检察官发现罗德里格斯在担任总统期间,从法国阿尔卡特通信公司收取80多万美元的贿赂,让该公司得到一笔总额为1.49亿美元的政府合同,要求对他判处7年监禁。
罗德里格斯在1998到2002年间担任哥斯达黎加总统。
据4月2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意大利人100年前谋杀了我祖父,如今西方人又伺机杀害我父亲,真主会谴责他们!”本月15日,当卡扎菲唯一的女儿阿伊莎高喊这些口号,向数百名支持者宣告她愿意“为父而死”,美国《华盛顿邮报》不禁感慨,这个有着超模般迷人外表的利比亚“公主”怎会如此强硬。利比亚战争爆发前,阿伊莎是联合国委任的亲善大使,与兄长赛义夫一样,被西方视为可能给利比亚带来变化的人,但如今,她的“大使”头衔被剥夺,她和她家族的命运都变得扑朔迷离。2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对阿伊莎的独家专访,她所说的每句话,都被当做窥探“当下最血腥竞技场”的一扇窗。
1976出生的阿伊莎在国际舞台成名已久,2000年,她就作为卡扎菲特使,打破空中封锁飞往伊拉克与萨达姆密谈。2004年,身为法学博士的她加入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团,并因此声名大噪。鲜为人知的是,阿伊莎其实算得上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童星”,据《华盛顿邮报》披露,1985年4月15日,美军对利比亚发动空袭后不久,一张阿伊莎的照片就成了利比亚人反抗西方军事打击的象征,照片上9岁的阿伊莎向天高举着她那虽小但却紧握的拳头。
“迷人”与“强硬”,这两个含义并不贴近的形容词常被西方媒体同时用来形容阿伊莎。美国媒体说,这个一头金发的女人是“利比亚的克劳蒂亚(德国超模)”。但在利比亚战争爆发后,更多出自这个美丽女人之口的是谴责西方的硬话。《华盛顿邮报》说,在15日宣示愿为父而死的讲话中,善于演讲的阿伊莎还说了这样一段煽情的话:“9岁那年,雨点般的导弹和炸弹从天而降,他们(西方人)试图杀死我。时隔25年,同样的导弹,同样的炸弹又一次落在我们孩子的头上”。
图为任务专家Drew Feustel(左)和意大利宇航员Roberto Vittori
<
“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机组人员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NASA的发射基地亮相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于29日发射升空,最后一次执行赴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完成使命后它将成为美国第二架退役的航天飞机。
“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今年3月完成了其“绝唱之旅”,“亚特兰蒂斯”号定于今年6月最后一次飞向太空。
以下是“奋进”号航天飞机此次“谢幕之旅”的主要资料:
发射:星期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4月29日晚上7点47分(北京时间30日凌晨3点47分),地点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窗口为10分钟。
任务周期:14天,有可能延长2天。
人员:指挥官:凯利(Mark Kelly)、宇航员约翰逊(Greg H. Johnson)、欧洲航天局宇航员维托利(Roberto Vittori)与美国宇航局航天专家查米托夫(Greg Chamitoff)、费斯特尔(Andrew Feustel)与费克(Mike Fincke)。
返航:星期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5月13日13点28分(北京时间21点28分),地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如果佛州着陆地点天气不理想,其他备选降落地点为加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或新墨西哥州的白沙(White Sands)。
太空行走:在此次任务期的第5、7、9与11天,每次由2名宇航员组成小队,共进行4次行走。每次行走持续约6个小时。
奥巴马、吉福兹将参加发射仪式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与家人手牵手亲眼目睹“奋进”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仪式。奥巴马将成为自前总统克林顿1998年以来,首次亲自现场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美国总统。
而曾遭枪击身受重伤的美国女众议员吉福兹也将参加这次发射仪式。吉福兹今年1月头部遭到枪击,但在其后几个月身体迅速康复。吉福兹一心要观看丈夫——“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指挥官凯利最后一次执行任务。
吉福兹的发言人说:“她能够参加这次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射仪式,真的是意义非凡的。”“她不想错过。”
从上万年前起,人类就开始了群居生活。而在人口爆炸的今天,周围却总是有,美国心理学家的调查为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感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在400名受访者中,100%的人自称有过孤独感。不同于古人认为孤独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孤独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双重打击。美国的最新研究甚至显示,孤独伤身,等同于每天酗酒或抽15根烟。
美国人一年孤独48天
“曾经,孤独被看作是一种高贵的忧伤。”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说,只有“圣人”才配与孤独齐名。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一种游子的孤独;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一种行将迟暮的孤独;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无人分担重负的孤独;辛弃疾的“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一种缺少知音的孤独。而现在,就像张楚在歌中唱的那样,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周小姐独自一人在离家2000公里以外的北京打拼,对她来说,别人期盼的长假节日,对她来说却是一种煎熬。“看着别人一大家高高兴兴的出游,实在不愿意去当个异类。很多时候,只能把自己关在家里,睡到大中午,然后睁眼在床上躺着。”年近50岁的严先生在某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每天迎来送往,有时饭局多得“打架”,一晚上要赶三四个场。“有天凌晨1点多,坐车穿过安静的长安街回家,突然觉得特别孤独。身边的人,不是有求于我,就是我有求于他们。大家见面笑脸相迎,回头形同陌路。”
欧洲一项针对1200位成年人所做的调查显示,约有1/3的人常感到孤单。在最新一期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芝加哥大学历时30年追踪5214名美国人后发现,人们一年平均有48天会感到孤单。调查表明,如果身边有一个携带“孤独病毒”的朋友,你因此陷入孤独的可能性比常人大52%!不仅如此,这种传染还具有多米诺效应,甚至会连累到朋友的朋友。
危害等同吸烟酗酒
贪吃、酗酒都是损害健康的不良习惯,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孤独也是健康劲敌。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28日报道,美国一项涉及30万人的研究表明,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
主导该研究的美国杨百翰大学朱利安·霍尔特博士表示,健康专家一般认为,吸烟、酗酒和锻炼等生活方式会影响健康,这其中还应该加一个“社会关系”因素。“社会孤独感伤害的不仅仅是老年人,任何年龄的人都有份。很多人都生活得像鱼一样,意识不到水的存在。”
研究表明,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毫米汞柱,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高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孤独的人容易染上不良嗜好,因为它会削弱人的意志力和决心,容易放弃运动,倾向于摄取更多脂肪和糖分、烟酒;孤独的人睡眠不好,衰老得快;孤独感会增加人体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从而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增加患癌风险。
“孤独的人,体内往往缺少‘热情物质’,比如让人活力四射的多巴胺和让人稳如泰山的血清素。这些神经递质的长期缺乏,很可能最终诱发抑郁症和隐性精神分裂。”王国荣说。
酒终人散最孤独
“孤独感不光是一种心境,也代表着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身心科主任季建林说。情商管理专家、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说:“即使有伴的人,也会感到孤独。”哈佛公共政策专家罗伯特·普特曼的调查显示,电话、网络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但事实上,人们的圈子越来越小、生活更加私人化、交往水平也在下降。《美国社会学评论》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个美国人可以倾吐心声的知己,从1985年的3人下降到2004年的2人。之所以人们感到孤独,就是因为“点头之交越来越多,莫逆之交越来越少。”上海心理咨询协会会长王裕如说,“你可能不缺吃饭喝酒的朋友,但在你生病时,能给你送一碗热汤的又有几人?”
有两类人最容易孤独,一类是位高权重的领导,一类是看着孩子单飞的空巢父母
王国荣说:“领导的孤独感来自于总认为自己不被理解,一片苦心煞费。其实,真正伟大的领导者,只会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不会理会旁人所想,他们并不孤独。”而孩子外出上学、上班,会让空巢父母的爱心“无处安放”,导致孤独感油然而生。
有两种场景最容易激发人们的孤独感。一是酒终人散,二是重归故里。季建林说,“散场的冷清和聚会时的热闹会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觉得一下子失去陪伴,最易产生无依无靠的孤独感。”而重归故里的人,最容易感慨时光飞逝,家中的老朋友和亲人越来越少,“故乡”最终成为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
“对抗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交几个没有利益纠葛的朋友。”王欲如说,帮你排遣寂寞的人不一定能给你多少实际好处,但是你跟他交往不用担心谁付出得多。其次,学会利用独处的时光,变孤独为思考。长则思考自己的成就和未来,短则想想自己的一天过得怎样,都好过于沉浸在孤独中不能自拔。最后,有条件的人可以养养宠物。下班后看着爱宠天真无辜的眼神,可以缓解孤独和寂寞感,遛狗等活动,也有助于扩大你的社交圈。
200年前生产的香槟将于今年6月3日在芬兰拍卖
几名潜水者去年七月在芬兰西南部自治省奥兰岛打捞起可能在200年前生产的168瓶香槟和5瓶啤酒。其中的两瓶香槟将于今年6月3日在芬兰拍卖。
据报道,这艘沉船位于奥兰群岛的弗格勒岛附近约50米深的海底,很可能是19世纪初受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派遣驶往圣彼得堡向俄国皇室赠送礼品的船只。专家称这批香槟可能是在1811-1831年间生产的,但是实际日期可能比这更早,因为那时香槟酒通常都窖藏10-12年以后才装船启运。
最初,有关人士根据酒瓶塞上的锚形标志推断其为法国著名的凯歌香槟(Veuve Clicquot)。但凯歌公司专家品尝鉴别后认为这批香槟应该是由现在已停业的Juglar酒坊酿造。而去年11月份的一次专家品尝认为其中至少3瓶绝对属于凯歌品牌。
曾经参与品尝的专家称,Juglar的酒非常醇美,还带着一点微酸,给人感觉非常平衡,并且还带有古酒特有的附加味道,比如烟草或是干果的味道,以及橡木的感觉,并称这与19世纪在甜酒中添加其他味道的做法相符。
专家称150英尺海底4摄氏度的温度和无人打扰的黑暗使得这批陈年古酿更为完美。有瑞典香槟专家估计一瓶的拍卖价格可达82000美元。当地政府打算将拍卖收入用于海洋考古工作和波罗的海环境保护。
emPower眼镜的镜片包含一层液晶,液晶在电流的刺激下会改变排列次序,从而改变镜片的焦距
它们看上去可能跟普通眼镜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种眼镜实际上是眼镜领域的创新科技领头羊。这种电子眼镜名叫emPower,佩戴者可以通过开、关不同的指令设置,调节眼镜的焦点,进行阅读或者看较远的东西。emPower眼镜采用了世界最新出现的电子调焦镜片。
这种镜片包含一层液晶,液晶在电流的刺激下会改变排列次序,从而改变镜片的焦距。佩戴双焦眼镜的人都知道,他们在向下看时,画面会发生扭曲。而emPower佩戴者只要脑袋向下倾斜一些,或者用手扶住镜框,眼镜的阅读指令就会被激活,反之亦然。emPower眼镜制造商美国的PixelOptics光学公司承诺,这种新型眼镜将“配备所有指令,具有多种时尚风格、形状、大小和颜色”。上个月这种眼镜在纽约举行的美国东部国际眼镜展览会上展出,预计将于今年夏季在美国上市。
眼镜充满电需要8小时,充电一次可以使用2到3天。这种眼镜有三种设置——自动、手动打开和手动关闭,以便佩戴者控制自如。这种眼镜的潜在缺点是它的价格太昂贵,一幅眼镜售价1000美元到1250美元,这包括镜框、镜片、眼镜盒和充电器。PixelOptics公司研制emPower眼镜已经长达12年,在这期间它在美国申请了275项专利。(秋凌)
《纽伦堡编年史》(资料图片)
据美国媒体4月26日报道,美国著名图书经销商肯-桑德斯一生见多识广,他对那些历史悠久的古书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日前,他在为犹他州桑迪镇博物馆义务筹款时的发现,却令他大吃一惊,因为他找到了一本有518年历史的《纽伦堡编年史》。
《纽伦堡编年史》是一部配有丰富插图的世界历史著作,内容以圣经为基础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作者为德国人文学者哈特曼-舍德尔,1493年7月12日在纽伦堡出版拉丁语版本,同年12月被翻译成德语。目前存世的《纽伦堡编年史》德语版只有200多本,基本都在博物馆和富豪收藏家手里。
桑德斯透露,当时桑迪镇的一名男子在傍晚时分找到他,说家里有本历史很悠久的书也许会值一点钱。桑德斯刚开始并不相信,但看到男子从书包里拿出有些破烂且页数不全的古书时就惊呆了。因为那正是1493年出版的《纽伦堡编年史》德语版,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这名男子告诉桑德斯,这本书是他伯祖父传下来的,已经在阁楼里藏了几十年。由于是由棉纱纸印刷的,保留的书页里除了有些书缝开裂外都保存良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可以再保存500年。
在去年的一次伦敦拍卖会上,一本类似年代的古书拍出了85万美元的高价。旧金山古书交易商约翰-文德尔表示,如果这本《纽伦堡编年史》保存较好且没有开封,最高可值100万美元,但现在可能仅值不到5万美元。
但文德尔同时也表示,如果收藏是为了拥有在印刷史或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物品,或者是想通过印刷品来收藏人类精神世界的成就,那么就大可不必在乎它的价钱。
桑德斯就说:“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同最古老的印刷品接触。尤其是在21世纪,人们都在谈论书籍的消亡,但这本书却已经有了500多年的历史。这让我很兴奋,我反而对它的所能卖的价格不太感兴趣。”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5日说,一家医药企业研制出治疗丙型肝炎的新药,除疗程短、治愈率高,副作用低于现有药物。
这家机构当天发布报告,美国默克公司研制的新型抗丙肝药品Boceprevir可在更短时间内治愈更多患者。
丙型肝炎的现有治疗手段主要为服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或注射干扰素。疗程在6个月至一年之间,治愈率大约40%,但易产生恶心、疲劳和呕吐等副作用,同时影响心理健康。
默克公司15年前开始研制Boceprevir,先后两次临床试验药效。研究显示,配合现有治疗手段,Boceprevir可使治愈率提高20至25个百分点,疗程缩短一半。一些研究人员说,不少患者完成Boceprevir疗程6个月后,已检测不到丙肝病毒。
新药药物原理是抑制一种蛋白酶发展,阻断丙肝病毒复制再生途径。
新旧药物配合使用,多数患者可在6个月内治愈;一些晚期患者大约需8个月;一些特定人群,疗程可能更长。
不过,新药并非没有副作用。接受Boceprevir治疗,可能降低血液中输送氧气的红细胞数量,导致贫血、乏力或疲劳等症状。
一个独立专家评判团定于27日开会讨论新药疗效和安全性,决定是否允许投产。
美国科学实验表明:摄入甲基汞的雄白鹮会选择同性求欢。
晨报记者 韩小妮
汞污染能让雄鸟“断背”。在对动物繁殖能力的研究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生态学家彼得·弗雷德里克偶然发现,幼年美洲白鹮(huán)摄入甲基汞,长大后会有同性恋倾向。这很可能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环境污染物改变性取向的科学证据,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弗雷德里克在接受晨报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这一研究结果不能简单地推演到其他物种身上,尤其是人类,但汞会干扰内分泌,出于这一原因,应该避免吃鲨鱼、金枪鱼等汞含量高的鱼类。
雄白鹮摄入汞后变同性恋
环境污染可能改变动物的性取向,这还是科学家“无心插柳”的发现结果。“最初我们只是想研究甲基汞对美洲白鹮繁殖能力的影响。”弗雷德里克说。
从2005年起,弗雷德里克和同事进行一项为期3年的实验,他们找来160只白鹮雏鸟,分成4组,每组20只公鸟和20只母鸟。从雏鸟90天大的时候开始,给其中3组的饮食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甲基汞。第4组作为参照组,饮食中没有添加甲基汞。
弗雷德里克说:“进行这项研究是因为我们发现,当繁殖期的白鹮摄入的汞增加时,内分泌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猜测这可能会影响白鹮的繁殖。”
在此后3年里,研究者持续测量白鹮羽毛和血液中的汞含量,并观察它们的交配行为。实验结果确实证实了这一猜测:13%-15%摄入甲基汞的白没有后代。让科学家更为瞠目结舌的是,摄入汞的雄性白鹮竟然出现同性恋现象,雄白向同性求欢,共筑爱巢,一连数周都出双入对粘在一起。
食物中甲基汞的浓度越高,雄性白鹮出现“断背”的就越多。那些进食含0.3ppm(千万分之三)甲基汞饲料的雄性白鹮中,55%在交配期到来时都会选择向同性求爱并共筑爱巢。随着饲料中的汞含量增加,同性配对的“忠诚度”随之升高。据介绍,如果白鹮在第一个繁殖季节没有成功繁殖,通常会更换伴侣。但与同性配对的雄性白鹮虽然没有子嗣,却较少“移情别恋”。
“我们从没想到会发现白鹮同性配对的现象,这种情况是第一次被报告。”弗雷德里克说。
污染改变动物性取向
在弗雷德里克看来,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将环境污染与动物性取向的改变联系在一起。尽管过去也曾出现过污染改变动物配对行为的例子,但情况不太一样。
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西部,雌性西美鸥曾经出现过高比例的同性配对现象。弗雷德里克介绍,这是因为高浓度的有机氯杀虫剂污染,导致雄性西美鸥存活率减少。“在这个案例中,雌性之间配对仅仅是因为周围的雄性太少,而不是出于偏好。”他解释说:“就像在动物园、小岛等环境会出现动物同性恋一样,都是因为性别比例极度不平衡。在这些情况下,同性配对与其说是性取向上的选择,还不如说是为哺育后代的一种策略。”“白鹮的例子很不一样。”弗雷德里克说,“请记住,在我们的研究中,性别比例是1:1。对于雄性白鹮来说,有足够多的雌性可供选择,然而它们却更加青睐同性。”
他表示:“总的来说,西美鸥和白鹮的例子清楚地告诉我们,环境污染物对于动物的性行为和性取向有很大影响,还会影响动物的繁殖。”
不能简单推演到人身上
弗雷德里克强调,“汞污染让雄性白鹮成同性恋”这一研究结果,不能简单地推演到其他物种身上,尤其是人类。“我担心人们读了这条新闻会马上下结论说,人类摄入汞后也会变成同性恋。我要明确表示,我们的研究没有一点这个意思。”他说:“人类的同性恋现象是极为复杂的。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性不仅是为了繁殖,还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与此同时,弗雷德里克指出,汞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可能会影响人类的内分泌系统。“单单改变荷尔蒙,不会改变人类的性取向,但可能会影响人的行为和第二性征,比如乳房组织。”他说,“问题是我们还不知道影响是何种程度的,以及摄入多少汞会产生这种影响。”
什么是甲基汞?这是环境中最毒也最容易被吸收的一种汞的形态。在全球范围内,汞主要来自燃煤电厂和金矿开采。而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医疗和城市废物被燃烧后也会造成一定的汞污染。一些湿地里的细菌将金属汞转化为甲基汞,而湿地正是许多鸟类的家园。
[意想不到]
1500多种动物有同性恋倾向
有的是为了取乐,有的是生存需要
小到昆虫,大到鲸鱼,动物爱上同性的现象在自然界时有发生。在1500多种动物身上都能观察到同性恋现象,其中500多种已经有了详尽的记录。
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曾有一对宛如情侣的雄性帽带企鹅——洛伊和西洛,它们如胶似漆,交颈亲昵,互梳羽毛,扇动双翼,甚至做亲密动作,对雌性同伴却不予理睬。
仅在澳大利亚,据科学家记录,许多鸟类的同性恋伴侣都会共同抚养小宝宝,有的雌性通过“一夜情”得到鸟蛋;也有的雌性鸟会把自己的鸟蛋赠送给一对雄性鸟,由“他们”代为孵化抚养,雄性火烈鸟家庭就属于后者。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雄雄”组合的家庭往往比“雌雄”组合得更为成功。因为“他们”敢作敢为,富有进攻性,能占有更多的地盘和资源,所以养育的孩子也就比普通家庭更多。
鸟类还不是同性恋行为最多的动物。澳大利亚生物学家杰夫·麦克法兰博士曾对全球现存的动物学文献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在文献中灵长类和其他哺乳类动物的同性恋行为最多,接下来才依次是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科学家认为,动物的同性恋行为有时只是为了取乐,还有的是出于社会纽带的需要。许多群居动物有着复杂的社会系统,个体需要寻找同盟来获得帮助和保护。同性恋关系是找到伙伴的先决条件,单一的异性恋则成了一种劣势。产于非洲的矮黑猩猩就是这样的动物,同性矮黑猩猩通过性来化解个体间的冲突。还有一些动物在成年之前会出现一个阶段的同性恋行为,比如雄性小海豚,科学家认为这可以帮助它们彼此之间建立起终身的友谊。
荷兰大地被五颜六色郁金香“淹没”
春天,是郁金香盛开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荷兰的大地都会被五颜六色的郁金香所“淹没”。从观景飞机上往下看,美丽的花田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蜡笔盒,把荷兰的春天装点成“世界上最美丽的春天”,游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荷兰大地被五颜六色郁金香“淹没”
位于荷兰西部的丽斯小镇是著名的郁金香花田区,每年4月份,蓝色、红色、粉红色和黄色的郁金香灿烂绽放,形成一道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风景线,而当地的农民也希望通过这些荷兰的国花来获取高额的利润。当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荷兰后,第一选择就是去郁金香花田一览美丽胜景,而当大家坐着旅游大篷车来到花田时,所看到的美景要比想象中更加让人兴奋,让人赞叹!
荷兰大地被五颜六色郁金香“淹没”
荷兰每年种植的郁金香约有30亿株,其中有三分之二会销往国外,主要出口地是美国和德国。郁金香的花期从3月持续至8月,在这段时间里,荷兰国内会组织多次规模各异的花卉展,不过每年4月份是郁金香花相最美、场面最壮观的时候,所以4月就成了观赏郁金香的“黄金时段”。郁金香的栽培大多使用球茎栽培法,这种方法在荷兰已经持续了400多年,如今荷兰全国每年生产90多亿个郁金香球茎,其中有三分之二销往国外,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地球上平均每个人可以拥有约两个球茎。
荷兰大地被五颜六色郁金香“淹没”
五彩缤纷的郁金香由于17世纪时爆发的“郁金香狂潮”而风靡全球,而一些花色亮丽的品种更是一度被炒到天价。在那次狂潮之后,荷兰就和“郁金香”密不可分了,在哈勒姆和莱顿之间的“De Bollenstreek”区,更是被称为专门用来种植郁金香的“球茎花田区”。
荷兰大地被五颜六色郁金香“淹没”
然而,郁金香胜景就像是一道彩虹,美丽但短暂,花期过后,这里的土地将被种植上一些普通的蔬菜作物,而小镇也将告别喧嚣,回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