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11日消息,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适量的食用干果非常有助健康,可以帮助防治包括癌症,代谢疾病和心脏病在内的多种健康疾病,并且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来源。


适量的食用干果非常有助健康

  据国外媒体报道,国际坚果及干果大会中已有数个国家的研究者们表示干果的营养价值与新鲜水果不相上下,因此建议在全球各地鼓励食用这类健康食品。明尼苏达大学的丹尼尔-加拉赫(Daniel Gallaher)博士表示,干果可以作为一种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重要食物来源。丹尼尔说:“干果如同新鲜的水果一样,是种低血糖指数含量,并且有助预防多种代谢类疾病的食物。”

  利兹大学的加里-威廉森(Gary Williamson)博士说:“毫无疑问植物多酚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脏病,有些水果制成的干果富含多种植物多酚,我们正在开始明白其对健康的重要意义。”此外,希腊哈诺克皮奥大学(Harokopio University in Athens)的安德里亚娜-卡里罗阿(Andriana Kaliora)补充道:“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些干果确实可以抑制某些类型的癌症,不过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

  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也对一些问题表示担忧,目前市面流行的果汁中太多的糖分导致越来越严重的超重和肥胖问题,所以父母们应当鼓励孩子饮用水而不是高糖份的果汁饮料。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6月9日傍晚飞离月球,开始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深空开展拓展性试验任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表示,“嫦娥二号”奔向更遥远深空肩负有两项科学目标,一是在深空开展地球远磁尾带电粒子探测,二是对可能的太阳X射线爆和宇宙伽马爆进行观测。
航天专家提醒说,第二个科学目标能否完成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太阳X射线爆和伽马爆会不会在这个期间就正好爆发,爆发以后能不能恰好捕捉到,一定程度上要靠运气。
今年4月1日,“嫦娥二号”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圆满完成各项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鉴于“嫦娥二号”卫星依然有不少燃料,科学家们决定让它开展拓展性试验任务。其拓展试验包括3项内容:一是补全月球南北两极的图像;二是再次降至近月点15公里轨道高度,对月球虹湾地区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这前两项试验已经在上月23日全部完成,剩下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择机从月球逃逸,飞往更远的深空。
据介绍,“嫦娥二号”此次远赴150万公里深空之旅将包括月球逃逸段、转移飞行段、平动点环绕段等3个飞行段:卫星从100公里环月轨道上要经过2次加速进入转移轨道;从月球逃逸以后,经过约85天左右的转移飞行才能到达150万公里的深空,期间要进行约4次中途修正;在转移飞行段和平动点环绕段,卫星将择机开启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X射线谱仪和伽马射线谱仪等有效载荷,获取科学探测的数据。
“卫星从月球出发奔向这么遥远的深空,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第一次。”“嫦娥二号”测控系统专家称,探测月球也只是到40万公里左右的地方,要到150万公里远的地方,测控、通信、数传、轨道设计都要经过验证,这将使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又向前迈进一步。
航天测控专家提出,要尽量延长“嫦娥二号”卫星的寿命,希望能坚持到明年底之前,因为中国正在研制35米和64米的深空测控站,明年下半年这两个深空站具备执行任务能力,届时就可以用“嫦娥二号”对这两个测控站进行测试、验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支持下,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研究了特定温度下,液滴在高温固体表面发生的浸润/去浸润转变现象,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阐述,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5311-5314)上,并被选为封面论文和VIP论文(very important paper)作了专门介绍。
高温固液界面的浸润行为不仅对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浸润性为亲水性、疏水性和超亲水性的粗糙结构表面,当表面温度升高到某一特定温度,水滴在滴到固体表面时会发生由浸润铺展到去浸润弹起的转变,且液滴弹起温度(Tb)会随着表面粗糙度的改变而规律性变化。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由于超疏水性的表面在微纳米空隙中有一层准连续的气膜,导致水滴在表面温度较低时即会因轻微的热扰动滚走,因而不会发生上述转变。研究人员建立了高温表面固液浸润的理论模型,对不同浸润性表面在高温下对水滴的浸润行为的机理进行了解释。
这些结果有助于优化设计新型、高效、节能的固液传热材料体系,为增强锅炉、热交换机等的工作效率,提高控温严格的热交换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等提供了新的思路。(来源: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更多阅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这款名为hi-Sun的沙滩巾背包内含两个音响定位在枕头部位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10日消息,一种全新的沙滩巾背包将能够帮助你在今年夏天放松度假享受日光的同时,连接上iPod等设备播放自己最喜爱的音乐。沙滩,阳光,音乐,一个完美的夏日度假就这样实现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款名为hi-Sun的沙滩巾背包内含两个音响定位在枕头部位的两侧,可以连接到多种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上。并且这个部分是以内置软垫的形式实现的,可以很容易的移除,以方便整个沙滩巾的清洁清洗。


可以方便的卷起来变身背包方便携带

  制造商表示,游客们将不必为带着那些动不动就缠到颈部搞得人十分难受的耳机线而烦恼了。音响是由使用寿命很长的充电锂电池供应电源,可以通过继承的USB端口反复充电。3.5mm接口可以连接到你的iPhone,iPod或其它很多种播放器上。

  这款百分百纯棉的沙滩毛巾长180厘米,宽80厘米,可以方便的卷起来变身背包方便携带。目前这款产品提供蓝色,粉色,红色和黑色四种款式,定价为54.99英镑。


这款产品将让你在今年夏天受到所有人的羡慕

  一位产品发言人表示,这款产品将让你在今年夏天受到所有人的羡慕,当别人在位缠成一团的耳机线忙碌时,你可以很放松的一边享受阳光,一边通过这种舒适便利的沙滩巾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国加州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在健康的蜜蜂蜂群上辨识出4种新病毒,这项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开世界有些地方蜜蜂大量死亡的谜底。

  这些之前未知的病毒在为期10个月的商业养蜂作业中被找出来,这个养蜂作业涵盖超过7万个蜂箱与20种蜂群,这些蜜蜂在美国各地给作物传授花粉。没有出现2006年以来导致多达30%美国蜜蜂蜂群消失的大量死亡事件。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27种独特蜜蜂病毒,其中包括4种新病毒,及可能涉及蜂群崩坏情况的其它病毒,以及这些病毒如何在健康的蜂群中散布等。

  据联合国今年稍早公布有关蜂群大量消失报告,蜜蜂群数量近几年节节下滑,在欧洲达10到30%,美国有30%,中东则达85%。

发表在栏目: 科学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首次向全世界报告加州洛杉矶市5名曾经健康的年轻人罹患了间质性浆细胞肺炎;几周后,科学家们注意到,美国旧金山也集中出现了罕见的特发性出血性肉瘤病例。这些病例后来都被证实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艾滋病)有关。艾滋病自此闯入人们的视野,并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难。

  2011年是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30年。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6月7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对抗艾滋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治疗和预防双管齐下才有望让人类最终获胜。

  30年来抗艾成效显著

  1981年至今,全球大约有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约有34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30年来,无数有识之士加入到对抗艾滋病的大军中,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伟大成果。全球各地艾滋病的致死率显著下降,2005年,艾滋病夺去了210万人的生命,而2009年艾滋病死亡人数下降到180万。药物治疗挽救了约500万人的生命,艾滋病最严重的33个国家中,新增感染病例下降了25%以上。

  最近的研究成果显示,用来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也能阻止其传播。如果该研究获得证实,这样的药物将获得与疫苗一样的效果。

  科学是抗艾大功臣

  如果人类真的能够打败艾滋病,那么,科学、社会运动和慈善将是三大功臣。科学突破提供了治疗药物,1996年,很多药物同时出现,它们都能抑制艾滋病病毒内一种关键酶的活动,其疗效非常神奇,不过价格不菲,这些药品刚上市时,每年的药费约为1.5万美元。

  许多社会活动家因此站出来敦促制药公司研发新药,从而拉低了药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意识到,艾滋病不只是发达国家人士才会罹患的“富贵病”,很多不发达国家的人们也开始饱受艾滋病的折磨。此时,慈善活动兴起,很多无力负担药费的人开始有机会接受治疗。

  不过,结果还不太令人满意,最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的1600万艾滋病患者(他们显示出了罹患艾滋病的症状,其免疫系统也日益脆弱)中,仅600万人获得了药物。而且,药物也无法治愈艾滋病。但是,如果停止服用药物,病毒又会卷土重来。但不论如何,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情况要好很多。

  预防和治疗应双管齐下

  现在科学能做什么呢?有些人的免疫系统天生就能控制这种疾病——科学家可以据此制造出疫苗;科学家们也发现了能中和病毒的抗体——这或许可以成为清除艾滋病的基础。但是,要想治愈艾滋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时此刻,预防可能是适合的选择。应采取多种方法来阻止人们罹患艾滋病,比如使用安全套等。而要真正解决艾滋病问题,应将着力点放在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上。

  早些时候,社会活动家们会猛烈抨击科学家们更专注于预防艾滋病的扩散而不是治疗艾滋病,而现在看来,治疗和预防双管齐下才是王道。如果能阻止病毒在一个人的人体内复制,这不仅可以挽救他的生命,也会减少其传播的病毒的数量。让更多人服药就像给人们注射疫苗,会切断艾滋病的传染链条。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不仅仅是让1600万应该服药的人尽快服药。为了预防艾滋病的扩散,从理论上来讲,需要对所有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3400万人进行治疗,那就意味着需要更有效的筛查手段,而且,也需要没有症状的人愿意接受治疗。

  这样的一个项目要想执行到位可能需要多年时间而且耗资巨大。每年,中低收入国家在艾滋病上花费的金额约为160亿美元,一半由本国政府提供,一半来自于外国的捐助。本周,英国《柳叶刀》杂志刊登的一篇报告指出,各种治疗手段产生的费用支出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为220亿美元,随后会下降。

  此刻的问题是,应想方设法阻止发达国家减少捐赠,荷兰和西班牙削减了其对致力于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全球基金的捐助,而意大利已经停止向该基金捐助。

  联合国近日将讨论抗艾行动的下一步计划。对抗艾滋病是一场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战争,但人类确实有机会打败它。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一面移动的“镜子”能在真空中创造出“火花”——亮光


这个实验证明了著名的“卡西米尔效应”

  瑞典研究人员近日实现了从“无”中制造出“有”——科学家们首次实现了在真空中创造出“火花”。据悉,这个研究团队以“二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在一个特殊的设备上“移动”一个磁场,通过转变磁场的方向而使得特殊设备不断“摆动”,从而实现了在真空中创造出“火花”。实际上这个结果是真空中所产生的粒子“阵雨”,正如以前的量子理论所预期的一样。

  瑞典科学家这个不平常的发现被人们称为“一项重大发展”,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为之振奋。据悉,瑞典科学家的本次发现是围绕着量子力学中“真空不空”的这个特殊理论而得出的,实际上真空被特别微小并且在飞速移动的粒子所填满。这些粒子便是所有存在的物质但是它们是“虚拟的”,它们一直“藏得很深,像消失了一样”。瑞典的科学家们用一面“镜子”来吸收这些“虚粒子”,然后以一种“实际”的形式将虚粒子“放射”出来,但是只有当虚粒子以“光速”的速度移动时才能达到实验的要求。这个来自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研究团队通过使用“超导量子干涉磁量仪(SQUID)”而使得虚粒子移动的速度达到了要求。据悉,超导量子干涉磁量仪对磁场非常“敏感”。

  Nature.com网站发布报道称,超导量子干涉磁量仪的功能如同一面镜子,科学家们成功使超导量子干涉磁量仪以5%光速的速度“摆动”,从而“摇动”了来自真空中的微波光子。测试结果表明,在超导量子干涉磁量仪“摆动”时,这些照片“被迫”以大约一半的频率“抖落”,这种现象正好与量子定律相吻合。瑞典科学家的本次实验证明了以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Hendrik Casimir)的名字命名的“卡西米尔效应(Casimir effect)”。据悉,卡西米尔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首次提出了卡西米尔效应。卡西米尔表示,如果一个作用力被“操控”在两面“镜子”之间,那么这个作用力将会导致光子的诞生。而瑞典的科学家们证明了这种理论,不过他们只用了一面“镜子”即超导量子干涉磁量仪。

  据悉,截至目前瑞典的科学家们尚未发表他们的本次发现,也未将本次发现提交同行评议,因此他们拒绝发表评论。不过也进行过类似实验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镇哈佛大学的实验物理学家费德里科-卡帕索(Federico Capasso)表示,瑞典科学家的本次发现是“一项重大发展”。另外,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潘德瑞(John Pendry)也表示,瑞典科学家的本次发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本次发现涉及的能量很小,尽管本次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并不会立刻投入应用。另悉,本次实验的全部结果将于下周在意大利帕多瓦(Padua)公布,同时将会有一篇论文初稿在国际著名学术网站Arxiv.org上公布。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不要急着丢皮,它含有丰富的乌索酸可以延缓肌肉萎缩。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9日消息,苹果皮散发的蜡质的光泽中其实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物质,有利于增加肌肉并且保持体重。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皮里面的乌索酸可以控制胆固醇以及血液中的血糖,这就意味着每天一个苹果就可以达到全面的健康。

  研究人员克里斯多夫·亚当斯说,“乌索酸是一种有趣的天然化合物。当人们食用苹果皮的时候它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营养就被吸收了。这才是真正的‘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你’。”

  在亚当斯博士发现苹果皮的重要性之后,一位美国专家研究了这些苹果皮中所含的激素对身体的影响,致力于的研究出一种药物,可以防止肌肉的萎缩,让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可以保持身体的强壮,减少他们骨折的风险。

  这位专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萎缩变成一种常见的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生病很难痊愈,并且住院的时间会延长,人们只能推迟出院回家的时间。这让人很难理解,但也没有确实的药物去治疗这种现象。


爱荷华大学的克里斯托弗·亚当斯博士: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一情况,亚当斯博士研究了当肌肉开始萎缩时遗传基因发生的变化。他研究了果皮中的1300种化学物质,并在其中发现了乌索酸。

  然后研究人员把这一物质按比例添加进了实验鼠的日常饮食,开始了一个健康测试。这些老鼠的肌肉开始增长,并且抓地力也更强。

  还不止这些好处。这些食用了乌索酸的老鼠胆固醇降低了,并且那些之前因为肥胖导致血糖增高堵塞动脉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一部分已经瘦了很多。

  可见乌索酸提高了增强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这2种刚好是肌肉增长的关键要素。乌索酸尤其集中在苹果皮上面,但同时研究人员也在蔓越橘、梅子、牛至和百里香中发现了这一成分。

  亚当斯博士说,“当我们吃了母亲让吃的那些营养均衡的食物后就能获得其中的营养。当然那些吃垃圾食品的就不能得到了。”

  他补充道,“研究苹果皮的目的在于人们是否能摄取那些用于实验的成分,同时计算出人们需要吃多少苹果才能帮助保持锻炼肌肉,同时减少腰围。”

  在他的报告中,亚当斯认为,“鉴于当前治疗肌肉萎缩方法的稀缺,我们推测,乌索酸可作为一个有用的方式来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肌肉萎缩。”“肥胖和糖尿病同时也在研究范围内。”

  至少最近有一些其他的研究认为每天一个苹果的确可以远离医生。——至少果蝇是这样的。在摄取了10%的苹果提取物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果蝇的行走,攀爬和移动却变得更加容易。

  研究人员调查了那些有规律的吃苹果的女性,于其他人相比患心脏病已经中风的可能性减少了20%。

  (科学网-kexue.com 姗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皱纹:面部线条揭示了女性的骨质正处于危险状况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8日消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着自己脸上皱纹越来越多真是糟糕透了,而皱纹也许能够反映出更多健康方面的问题。近日科学家警告称,对于中年女性来讲,脸上皱纹突然增加可能反应其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种情况会增加她们患骨质疏松的几率和疼痛感,随着年纪的增长也更容易受伤骨折。但现在有了好消息,诊断骨质疏松会变得像观看人脸的情况一样简单。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14位年龄在50岁左右,未曾使用肉毒杆菌毒素或化妆品抚平皱纹的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记录了11处这些女性面部及脖子部位的皱纹,并测量了皱纹的深度。研究人员还指出这些女性的前额和脸颊部皮肤比较紧,并用X光测量了这些部位的骨头的密度。

  研究发现,那些皱纹最深的部位也是骨头最疏松的地方,此项研究的结果在波士顿举行的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发表。研究显示年纪越大的女性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都变得越来越差,这不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一位性激素专家人员鲁布娜•帕尔表示,“在研究这些女性志愿者时我们发现越来越稀疏的骨质加深恶化了皮肤的皱纹。骨质疏松导致的皱纹加深取决于人的年龄或者骨头密度。虽然骨头与皮肤的连接方式仍不是很清楚,但他们有着共同的构造——胶原蛋白。”

  帕尔补充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发生改变,皮肤也随之老化,这包括加深的皮肤皱纹以及松弛的肌肤。他们也导致了骨质的下降。最后我们想知道是否皮肤皱纹越深的女性是否越容易骨折,尤其是臀部,这是上了年纪的人的最常受伤的身体部位。”

  (科学网-kexue.com 姗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8日消息,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压力是绝大多数人无法避免面对的。而科学家们发现,当面对压力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反应倾向。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当被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小奖励男性倾向于主动出击或冒险,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保守一些。领导该项研究的是南加州大学的博士生尼克尔-莱特霍尔(Nichole Lighthall),她表示在面对同样的问题上男性和女性的选择会有些差别。


面对压力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反应倾向

  在实验中志愿者们被要求分别在计算机中模拟为一个气球尽可能多的充气但要防止气球爆掉,之后基于他们为气球成功充气次数的不同,志愿者将获得4美元至45美元不等的奖励。莱特霍尔表示,虽然实验结果显示男性完成这项任务的情况更好些,但更重要的是发现在压力情况下男女性间的决策情况。

  实验发现受到压力之后,男性似乎更有动力迅速采取行动,而女性则会放缓。男性在压力之下,大脑中有关冒险刺激的区域都被激活,他们更热衷于得到奖赏或满足一个嗜好,而女性大脑活动中的相同区域在感到有压力时则会减少活动,较倾向于保守策略。而在同样没有什么压力的情况下,男女性的行为和大脑活动则比较相似。

  在此前的一些研究中莱特霍尔曾经发现,男性在压力下更可能采取冒险的行为,例如赌博、吸烟,不安全的性行为和服用非法药物。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该项研究的结果已发表在《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期刊中。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44 页,共 9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