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3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加利福尼亚科学研究院12月宣布,4种新鲨种,其中包括一种“细长条”锯鲨,是该院研究人员2011年发现的140个新品种中的一些。非洲侏儒锯鲨(学名Pristiophorus nancyae)是在非洲莫桑比克利用1600英尺(490米)深的拖网偶然捉到的。据该研究院的研究助理大卫-艾伯特说,这是迄今为止科学界知道的第七种锯鲨。
这种食肉动物拥有长长的口鼻部,里面长满牙齿,它像一把利剑,锯鲨挥舞着这个附属肢刺穿鱼群,然后回转身吃掉任何受伤的鱼儿。艾伯特表示,除了锯鲨,一种天使鲨新品种——凯氏扁鲨,是根据在菲律宾吕宋岛近海深达1200英尺(370米)的水下捕获的一个样本命名的。喜欢栖息在水底的天使鲨,它的巨大胸鳍类似翅膀,这种动物经常用海底沉积物掩埋身体,伺机捕捉过往的猎物。
另外还有两种小棘乌鲨,它们是分别在台湾和南非发现的。这些新发现是最近找到的鲨鱼和鳐新品种中的一部分。艾伯特表示,他们在过去10年间描述了大约200个新品种,与之相比,之前的30年间仅不足200种。虽然在描述新鲨种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科学家对这些食肉动物的行为或者它们的数量知之甚少。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鲨种都局限在狭小区域和有限的栖息地内,还因为进行这方面研究的资助少得非常可怜。不过很多科学家和生态环保人士一般也会忽略他们研究的特定鲨种。艾伯特说:“有很多(鲨)种用雷达根本无法发现,因为它们的体型很少。而且浩瀚无边的海洋还有很多是我们不了解的。”(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体型微小蜘蛛的拥有相对于它们的体型来说巨大的大脑。这种巨脑可能解释了体型微小的蜘蛛的织网能力为何与体型更大的蜘蛛不相上下。
研究过程中,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研究员比尔-伊伯哈德率领的团队对来自6个结网蜘蛛家族的9个种群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蜘蛛的体型越小,相对于体型的大脑体积越大。一些蜘蛛种群的中枢神经系统所占据的空间达到整个身体的近80%,有时甚至会溢入腿部。
圆蛛Leucauge mariana等一些蜘蛛的幼仔因大脑巨大身体发生膨胀,这种现象直到发育成熟后才消失。伊伯哈德表示大脑占据大部分体内空间似乎对其他器官带来问题。对于这一现象,科学家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巨大的大脑同样影响了蜘蛛纲动物的外形。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年跳蛛Phidippus clarus的消化系统位于头胸部。但在年轻个体身上,所有这些空间都被大脑占据,幼仔的消化系统并不成熟。巨脑将对蜘蛛的发育产生影响仍是一个未知数。
伊伯哈德在描述这项研究的文章中指出,据推测,较大的大脑是织网所必须的。织网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行为。所谓的偷窃寄生蜘蛛并不具有织网能力,靠偷窃其他蜘蛛的猎物为生,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它们拥有相对较小的大脑。偷窃需要在悄无声息中进行,要求偷窃寄生蜘蛛具备一定程度的智商,这也就解释了这个窃贼的大脑为何与结网蜘蛛不相上下。此次有关蜘蛛大脑的研究发现刊登在11月出版的《节肢动物结构与发育》杂志上。(孝文)
6 薄煎饼海蛤蝓
这种新发现的裸鳃亚目动物外形好似一个五颜六色的薄煎饼。科学家6月表示,在最近对菲律宾进行考察时,他们共发现数百种潜在新物种,图片展示的海蛤蝓便是其中之一。
7 吸血飞行蛙
这种新种青蛙学名“Rhacophorus vampyrus”,生活在越南山地丛林地区。科学家1月表示,Rhacophorus vampyrus于2008年被发现,身长2英寸(约合5厘米),只生活在越南南部的雾林地区,能够利用带蹼的四肢从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棵树。蝌蚪通常长有口器,与喙类似。吸血飞行蛙的幼仔长有一对坚硬的黑钩,从口器下方伸出,在青蛙幼仔身上发现这种“尖牙”还是第一次。
8 恶魔线虫
根据6月刊登的研究论文,这种线虫在地下数公里处发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栖息地所在深度最深的动物。这个新种线虫名为“Halicephalobus mephisto”,以《浮士德》中描绘的恶魔墨菲斯托菲里斯(Mephistopheles)的名字命名。科学家表示发现这种线虫说明地下拥有一个丰富的生物圈,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人所知。
9 深海玉钩虫
新发现的玉钩虫种群,呈明亮的紫红色,是最近在中大西洋海脊附近发现的,栖息地位于海底8850英尺(约合2700米)左右。根据11月发表的一篇论文,这种色彩绚烂的动物长有长长的“嘴唇”,帮助它们在食物匮乏的区域捕获猎物。
10“刻薄鬼”水母
1月,科学家在美国佛罗里达群岛海域发现这种新种水母,被形象地称之为“粉红色刻薄鬼”。这种水母长有数百根刺一样的触须,以其他水母为食。与其他Drymonema水母不同,“刻薄鬼”水母还会捕食月亮水母,沦为盘中餐的月亮水母几乎都是成年个体。科学家1月表示,成年Drymonema水母大部分消化工作由在触须附近摇摆的所谓“口臂”完成。口臂会渗出消化液,用于分解猎物。(孝文)
4.无卵漂浮
一只雌性紫罗兰色蜗牛,学名“Janthina janthina”。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气泡筏行蜗牛。此外,J. janthina也是唯一一种在体内孕育幼仔,而不是将卵囊产在筏子上的气泡筏行蜗牛。邱吉尔说:“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适应能力,更适于在海面生活。J. janthina的气泡筏浮力更大,不会因为卵囊的重量下沉。”
5.寄生的蜗牛
一只雌梯螺和它的卵块栖息在珊瑚宿主上,另一只矮雄蜗牛悬挂在附近。气泡筏行蜗牛的底栖近亲梯螺拥有非常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们是一种皮外寄生物,吃住在宿主的外皮上,通常是珊瑚或者海葵。邱吉尔指出雌梯螺利用粘液将卵粘在一起形成卵囊。
6.展开攻击
一只Janthina janthina蜗牛正在享用水母。除了雌雄同体外,气泡筏行蜗牛的生殖周期也是一个谜。科学家知道雄蜗牛必须找到雌蜗牛,释放它们的精子。邱吉尔说:“由于它们漂浮在海面上,你一定会对雄蜗牛寻找雌蜗牛的过程感到非常吃惊。”雌蜗牛可能将卵产囊产在筏子上,卵最后孵化成自由游动的幼虫。
7.留下痕迹
邱吉尔指出,紫罗兰色蜗牛可以分泌紫色染料,将人的手指弄脏,就像照片所展现的那样。这种染料可能帮助它们抵御捕食者。她说:“科学家并不十分清楚紫色染料的功能。在受到打扰时,气泡筏行蜗牛和梯螺都会分泌这种染料,可能是对干扰的一种反应。”美丽的气泡筏行蜗牛壳经常被冲上海滩。邱吉尔说:“在世界各地的几乎所有海滩,你都会发现这种美丽的蜗牛壳。”(秋凌)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 我们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但会往何处去呢?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澳三位天体物理学家,通过对超新星的观测而给出了答案:宇宙膨胀不断加速,而且逐渐变冷。这个发现,被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为“震动了宇宙学的基础”。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首先发现了星体间距离不断变大的现象,并提出宇宙膨胀理论。这一发现导致俄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大爆炸理论”,他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约14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个极小体积、极高密度的点,而大爆炸之后,宇宙不断膨胀。
多年来,天体物理学界一直认为宇宙是在以一个恒定的速度膨胀,直到这三位科学家开始了对超新星的观测。
此次获奖的珀尔马特和施密特分别领导两个研究小组,用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对准了一种“Ia型超新星”。这种超新星是由密度极高而体积很小的白矮星爆炸而成。
由于每颗“Ia型超新星”爆发时质量都一致,它们爆炸发出的能量和射线强度也一致,因此在地球上观测“Ia型超新星”亮度的变化,可以准确推算出它们和地球距离的变化,并据此计算出宇宙膨胀的速度。
两个研究小组总共观测了约50颗遥远的“Ia型超新星”,并于1998年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宇宙的膨胀速度不是恒定的,也不是越来越慢,而是不断加快。
科学(kexue.com)网讯 北京时间10月3日消息,法国1884年生产的“迪昂、布东暨特赫巴杜背靠背座椅蒸汽车”采用蒸汽动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车,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辆汽车迄今还能行驶。这辆古董级汽车将于10月拍卖,拍卖金额估计可达200万美元。
据悉,这款汽车能够坐4个人,但是汽车没有方向盘,只有一个舵柄。其座位下方装有一个水箱,负责为汽车提供动力,每加仑(约合3.7853公升)蒸汽可行驶大约0.5英里(约合804米)。拍卖行表示这辆汽车曾参加1887年的第一届赛车比赛,最高时速达到37英里(约合每小时60公里),但在比赛中,这辆汽车未能取得荣誉。
据悉,在今年10月7日下午,RM拍卖行将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赫尔希拍卖这辆最老汽车。拍品目录总编阿莱恩-斯奎恩多表示:“在1884年,汽车能够达到这一速度令人感到非常吃惊。”出厂后,这辆汽车只有4个主人,其中一户家庭一直保有了81年。这辆汽车的保养不错,能够正常运转。
德克萨斯州一名富有的收藏家曾拥有这辆汽车,将其保存在气候控制条件下。斯奎恩多说:“其他老爷车的年龄可能更老,但这却是最老并且仍能运转的老爷车。”类似这样的老爷车估计仅此一辆。在这辆汽车问世后多年,亨利-福特引入了装配线,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让汽车从此走进千家万户。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