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机组遭海啸袭击前后对比图
 

  据估计,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以及机组外隧道和竖井内,至少存有6万吨高放射性污水,其中以2号机组问题最为严重,其积水表面辐射量达每小时1000毫希沃特,在此环境中工作4小时即可致人死亡。此外,2号机组涡轮机房外竖井内的污水10日上午已升至距地表92厘米,若置之不理有可能溢出。
 

  按照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9日清空2号机组冷凝器(容量3000吨),10日将上述竖井内污水转移至冷凝器。前一项工作已按时顺利完成,但10日晚,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转移污水作业推迟至11日实施。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恢复工作依然遥遥无期。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发言人10日对此表示:“我们为每一座受损的反应堆都设想了多种修复方案,但现阶段还无法明确断言哪一种方案更有效。就目前的情况估算,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敲定方案,但具体期限依然很难说。”
 

  10日,东京电力公司继续向海中排放1至4号机组集中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存储的约9000吨低放射性污水。这项工作从4日开始,预计11日结束。而5号和6号机组约1500吨低放射性地下水,则已于9日全部排入海中。
 

  东京电力公司当天下午还利用小型无人直升机确认1号至4号机组反应堆所在建筑的状况,并利用可远程遥控的无人重型机械清除核电站内因氢气爆炸等产生的瓦砾。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说,鉴于这些瓦砾可能受到严重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东京电力公司将把清除的瓦砾封存在集装箱内,待以后处理。
 

  日本文部科学省10日宣布,对9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外约30公里的海域采集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放射性碘的活度达到每升77.4贝克勒尔,超过每升40贝克勒尔的法定限度。此外,该地点放射性铯活度达到每升44.2贝克勒尔。文部科学省共采集6个地点的海水,其他5个地点放射性元素的活度都低于法定限度。(蓝建中)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东京电力公司曾计划10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高放射性污水转移他处存储,但由于准备作业进展缓慢等情况,这项工作已被迫推后一天。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有关机构表示,敲定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的修复方案可能还需数月时间。


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机组遭海啸袭击前后对比图

  据估计,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3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以及机组外隧道和竖井内,至少存有6万吨高放射性污水,其中以2号机组问题最为严重,其积水表面辐射量达每小时1000毫希沃特,在此环境中工作4小时即可致人死亡。此外,2号机组涡轮机房外竖井内的污水10日上午已升至距地表92厘米,若置之不理有可能溢出。

  按照东京电力公司的计划,9日清空2号机组冷凝器(容量3000吨),10日将上述竖井内污水转移至冷凝器。前一项工作已按时顺利完成,但10日晚,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转移污水作业推迟至11日实施。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恢复工作依然遥遥无期。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发言人10日对此表示:“我们为每一座受损的反应堆都设想了多种修复方案,但现阶段还无法明确断言哪一种方案更有效。就目前的情况估算,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敲定方案,但具体期限依然很难说。”

  10日,东京电力公司继续向海中排放1至4号机组集中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存储的约9000吨低放射性污水。这项工作从4日开始,预计11日结束。而5号和6号机组约1500吨低放射性地下水,则已于9日全部排入海中。

  东京电力公司当天下午还利用小型无人直升机确认1号至4号机组反应堆所在建筑的状况,并利用可远程遥控的无人重型机械清除核电站内因氢气爆炸等产生的瓦砾。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说,鉴于这些瓦砾可能受到严重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东京电力公司将把清除的瓦砾封存在集装箱内,待以后处理。

  日本文部科学省10日宣布,对9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外约30公里的海域采集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放射性碘的活度达到每升77.4贝克勒尔,超过每升40贝克勒尔的法定限度。此外,该地点放射性铯活度达到每升44.2贝克勒尔。文部科学省共采集6个地点的海水,其他5个地点放射性元素的活度都低于法定限度。(蓝建中)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上世纪70年代后的三四十年中,山东土生土长的“中华蜜蜂”种群急剧衰亡,目前仅存2000群上下。本报记者在东营、滨州等地多方采访学者、专家以及养蜂人士,揭开土生土长的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与外来蜂种意大利蜂(简称“意蜂”)之间鲜为人知的暗战,“人”的角色影响深刻地渗透其中。

  它们的世界,是普通人难以窥测的微观世界,《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作诗描述,“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它们的历史,远远超过人类的文明史,即使强悍恐龙灭绝时,它们都幸免于难。但如今,在经历了地球生物圈几经变迁后,需要把“濒危”加注为中华蜜蜂的前缀。

  (孙珂)

  三十多年

  “中蜂”剧减已趋濒危

  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山东省蜜源资源丰富,是全国养蜂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

  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王桂芝做过蜜蜂课题研究,她告诉记者,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亚种,为本地土生土长的蜜蜂。1896年后,意大利蜂等国外蜂种被引入我国迅速推广,如今中华蜜蜂用“濒危”二字形容已毫不过分。

  阳信县劳店乡后周村的孙长德养“中蜂”已有39年,在其家中,记者见到了树洞式和活框式驯养的“中蜂”,时不时有携带花粉的“中蜂”进进出出,小精灵煞是可爱。“中蜂”较之于“意蜂”,体躯明显较小,另外明显体征是“嘴短”。

  孙长德1972年开始养“中蜂”,其时蜂群还较多,在其后几十年内,“中蜂”迅速减少,在他周围已尽为“意蜂”天下。有很多人说养了“中蜂”,但实地观察发现却为“意蜂”,打着“中蜂”幌子卖蜜而已。

  潍坊青州市王坟镇被称为“养蜂之乡”,这里蜂群数量有9000余群,但均为“意蜂”。王坟镇养蜂协会会长兼合作社理事长尹居录说,“中蜂”群寥寥无几。

  记者采访获悉,对“中蜂”数量目前全省并无确切统计数据,但综合各地养蜂人士信息,多倾向于只有2000群左右。只占全省蜂群数量的1%。这一数字,暂时并不包括山区里难以确认的野生“中蜂”数量。

  在东营市养蜂研究所,蜂界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蜂业协会副理事长宋心仿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全国中华蜜蜂数量已较之上世纪70年代减少了90%,山东更是减少了95%。

  蜂界战争

  “土蜂”往往国破君亡

  土生土长的“中蜂”,历经生物圈几番进化,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在本土衰亡殆尽?

  王坟镇养蜂协会会长兼合作社理事长尹居录养蜂32年,去年春天以每群260元价格购买11群“中蜂”,现今只剩下2群“中蜂”。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是,在他所处的周围,有成百上千群“意蜂”。

  阳信的孙长德告诉记者,与所有的种群一样,作为蜜蜂来说,盗蜜是蜂群之间的常见行为。“中蜂”盗蜜往往是在春季,利用气温低“意蜂”难以出巢之时,混入盗蜜。而“意蜂”的盗蜜往往是在秋季,它们一次盗蜜往往会伴随一场蜂界大战置“中蜂”于死地。

  像宋心仿、王桂芝、尹居录等人士就多次看到蜂群之间的“世界大战”。

  漫天飞舞的成千上万只蜜蜂,就像“死士”一样,相互用针刺攻击、蜇杀,养蜂人用水喷都无济于事。但就像是实力不对等的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意蜂”凭借着四五万的大群和个体优势,很容易“歼灭”只有几千只蜜蜂的“中蜂”蜂群,并且往往会把蜂王杀死,这样其他工蜂等立刻散群。宋心仿曾笑言,像“中蜂”总是围不住大群,这是自古以来的特性,有点酷似中国人传统的“分家”。

  王桂芝教授还说到一个细节,每个蜂群都有工蜂在巢门守卫。“中蜂”个体较小,很容易被“意蜂”识破,盗蜜成功率较低。但很多情况下,“意蜂”却能混进“中蜂”蜂巢盗蜜,至今仍为谜团。

  “有人说是意蜂工蜂的振翅频率酷似中蜂的雄蜂,这样得以潜进中蜂蜂巢。还有人的提法很有意思,说是意蜂向守门的中蜂行贿,也就是给蜜吃混进去。”王桂芝说。

  孙长德还提到“婚飞”一事,他曾做过5年的实验,发现“中蜂”蜂王在找雄蜂交尾时,“意蜂”雄蜂往往会扰乱婚飞,凭借自己的个体较大优势,与“中蜂”蜂王交尾,而这样产下是非受精卵,不能培育工蜂,由此也会造成“中蜂”群体的后继乏人。

  但对于意蜂扰乱“婚飞”一说,王桂芝教授以及青州的尹居录等人士持相反观点,认为可能性极小,“意蜂”不会对“中蜂”的婚飞产生影响。

  “意蜂”现实性地影响着“中蜂”的成长,位于泗水的山东鑫源牧业总经理郝源曾在自己的蜂场尝试养过“中蜂”,但蜂场内全是“意蜂”,“中蜂”的饲养很快就告失败,至今他只饲养“意蜂”。

  蜂群背后

  养蜂人的经济趋利性

  “中蜂”的衰亡与“意蜂”有着密切、直接关系,而背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人类的经济趋利性。

  山东庞大的“意蜂”蜂群和零星的“中蜂”蜂群,实际上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意蜂”何以在几十年内挤垮“中蜂”王桂芝教授一言以蔽之,“就是收入”。

  “我国在引进意大利蜜蜂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养蜂人之间大规模推开。这主要是意蜂产蜜量高且性情温顺,蜂群能成大群。相较而言中蜂的产蜜量低很多,性情上容易分群跑掉。意蜂在进化过程中,可以产蜂胶,而中蜂则没有采集加工蜂胶的本领。”

  孙长德虽然自己养了40多群“中蜂”,但主要的经济收入还是1000多群“意蜂”。“意蜂比较喜欢大蜜源,由于群内蜜蜂数量较多,在一个采蜜季节,一个意蜂蜂群采蜜量会超过一个中蜂蜂群的三四倍。”

  对于“中蜂”和“意蜂”,蜂农的经济收入由此会产生明显差距。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意蜂”开始席卷全省,并通过自己的“战争”绞杀了大量“中蜂”的生存空间。

  王桂芝教授告诉记者,“中蜂”和“意蜂”在抗病方面有明显差异。“意蜂”容易得寄生虫蜂螨,而“中蜂”并不得蜂螨,但“中蜂”最怕一种囊状幼虫病。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种病曾大规模爆发过,对“中蜂”产生了重大影响。孙长德认为,这种囊状幼虫病,就是被“意蜂”带来所致。

  “中蜂”未来

  若灭绝影响山区植被

  在王桂芝看来,任何细微的生物,在自然界的链条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它的缺失肯定将对生态产生影响。对于“中蜂”来说,这样的影响会是缓慢而巨大的。

  从自然习性上看,“意蜂”喜欢的是成规模的大蜜源,像山区里的灌木等零星蜜源并不“感冒”,且需要在12摄氏度以上才可出巢。对于华北地区特别是山东地区来说,像早春的很多植物,“意蜂”难以采集花粉。而“中蜂”并无此要求,只要气温达到6摄氏度以上就可出来采蜜。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蜂”,它匹配着我国独特的植被体系,特别有利于山区的植物繁衍生长。很多植物如果没有“中蜂”,授粉就难以进行,对植物的繁衍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灭绝,进而会影响生物链上的每个物种,最后到达金字塔的最顶端——人类。王桂芝说:“有位人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中蜂灭绝,泰山上的植被将减少三分之一。”

  为“抵抗”周围的“意蜂”,孙长德等养蜂者,现在会对“中蜂”缩小巢门,这样只能让体型较大的“意蜂”进不去。然而,要想真正的挽救“中蜂”,宋心仿、王桂芝等人都倾向于划定保护区,只能养“中蜂”,对于经济收入受影响的蜂农给予补贴,对此他们曾多方呼吁过,但我省尚未走出这一步。

  王桂芝说,临沂某地有个蜂场,前年有100多群中蜂,但在周围意蜂的影响下,现在已减少到60多群。她去当地政府部门呼吁建一个保护区,但政府部门的态度明显不积极。

  目前的“中蜂”饲养,只是寄托在部分养蜂人朴素的情感维系上。用宋心仿的话说:“这是一个心痛的话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近日,北京、山东和湖南的菠菜,浙江的芥菜,广东的油麦菜和生菜,海南的小白菜等在抽检中发现极微量放射性碘-131,让很多人开始担心食物和水可能遭受辐射危害。加上国内将进入降水充沛期,一旦放射性物质随着雨水沉积在土壤里,就可能让更多植物受污染。

  吃2000多公斤受污染菠菜相当于拍次胸片

  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表示,目前蔬菜中检测到的放射性碘-131极其微量,含量分别为1-3贝克/千克,我国对蔬菜中放射性碘-131的限制标准为160贝克/千克。

  苏旭说,既往实验表明,将表面受到放射性碘-131污染的蔬菜放入清水中浸泡、清洗一次,可去除50%-60%的污染物,洗三遍,即可去除90%的放射性污染物。而目前检测到的放射性污染物极其微量,“清洗一遍就检测不到放射性碘-131了。”沉降到土壤表面的放射性碘-131的量也很微小,且土壤是立体的,蔬菜的根茎都在地下,目前的放射性物质仅附着在蔬菜表面而非进入蔬菜中,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要吃2000多公斤这样的菠菜,才相当于拍一次胸片的剂量,要吃190多公斤这样的菠菜,才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照射一天的剂量。”苏旭说。

  婴幼儿、孕妇目前也不用担心

  对于放射性物质进入生物链循环的测量,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常青表示,卫生部门正采用一种检测手段来测量生物链中的放射性物质。因为山羊是食草性动物,可通过对当地山羊的甲状腺的检测,来获得放射性物质在生物链中是否造成了生态转移的数据。叶常青说,泄露的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碘-131、铯-134、铯-137。“碘-131的物理半衰期只有8天,但碘集中在重要器官甲状腺上;铯-137的物理半衰期虽较久,但铯也不会在体内长期停留,在100天左右。铯主要分布在肌肉,并非人体的关键器官。所以,人体的代谢、排泄速度,可以保证这些微量放射性物质即使进入人体内,也不会造成实质性损伤,而这个是否有害的衡量标准本身,是以免疫能力较弱的婴幼儿为基准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婴幼儿、孕妇会受到伤害。”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4月10日权威发布: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4月10日北京时间13时15分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第一核电站状态稳定,现场辐射监测数据没有变化。核电站周边环境辐射水平整体平稳呈下降趋势,有45个县接近当地环境本底辐射水平。

  我国内地除云南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及黄海中部海域空气中检测出从日本核事故释放的极微量放射性核素碘-131和更加微量的铯-13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空气中同时还监测到更加微量的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从北京、江苏、浙江和山东的菠菜,广东的生菜和小白菜抽检出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碘-131,不会危害公众健康。饮用水抽检结果无异常。各地环境辐射水平较前没有明显变化。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卫生部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不会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欧洲多国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饮酒与癌症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关联,男性癌症病例中有十分之一都可以归结到与饮酒有关,研究人员因此呼吁人们为了身体健康应该减少饮酒量。

  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这项研究报告说,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8个欧洲国家的研究人员联合调查了超过36万人的数据,对他们的饮酒习惯和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癌症病例中约10%都和饮酒有关,而女性癌症病例中也有约3%与饮酒有关。

  研究人员指出,酒精在体内分解所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可能引起多种癌症,如肝癌、肠癌、乳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等。那些经常饮酒过量的人患癌症的比例尤其高。(黄堃)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法老和泰雅王后的雕像。

  法老图坦卡蒙的祖母泰雅王后一直被认为是古埃及历史上最神秘也最美丽的女性之一。但最近,考古学家们从木乃伊上发现,她的额头上很可能长着影响面容的扁平疣,她在人们心中完美的想象可能会因此打折扣。

  绝色王后脸上有扁平疣

  最近,木乃伊研究专家们宣布,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的祖母泰雅王后(Queen Tiye)的额头上可能长着一个不太美观的扁平疣。

  泰雅王后曾经被认为是个绝色美人,这一发现表明,她的面容并不那么完美。

  这个扁平疣的位置是在两眼之间,微微隆起。泰雅王后有着一头齐肩的淡红色长发。她的身份在2010年2月通过木乃伊DNA鉴定确定下来。她是Yuya和Thuya的女儿,法老阿孟和蒂三世(Amenhotep III)的妻子,阿肯纳顿(Akhenaten)法老的母亲。西班牙女考古学家Mercedes González在开罗博物馆参观时,发现泰雅额头上的异常情况。

  “我从埃及博物馆拿到了泰雅面部的高分辨率图像。她的额头上应该是有一个扁平疣。”她告诉记者。

  这很可能是乳头状瘤病毒引发的表皮增生病变。这种病毒通常在脸部、颈部、手背孳生。这种皮肤病在古埃及木乃伊中很少见。这次的发现,可谓是到目前为止的一个孤例。


泰雅王后木乃伊。

  受法老宠爱的神秘王后

  图坦卡蒙法老的祖母泰雅王后生活在公元前1415年到公元前1340年。是埃及历史上最神秘的女性之一。她的丈夫法老阿孟和蒂三世深爱着她,描述妻子是优雅、甜蜜的女人,整个朝野也被她的美丽所折服。在阿孟和蒂三世当政的38年里,她也是朝野之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在留存下来的雕像中,泰雅王后和阿孟和蒂三世被描绘成平起平坐的样子,她非常受丈夫宠爱的情形也能从雕像中窥得几分。富有的阿孟和蒂三世为自己的王后建造了很多辉煌的圣坛,还给她建造了宫殿。在努比亚,泰雅的故乡,法老还为她用白色砂岩建造了一座庙宇。甚至在泰雅乘船出游的路上,还为她修了一座人工湖,湖用她的名字来命名。

  在瑞士苏黎世大学,瑞士木乃伊项目的负责人Frank Rühli指出,长在王后额头上的东西,有可能是扁平疣,也有可能是纤维瘤。研究者很有兴趣做进一步的组织学和DNA检测。但是开罗的埃及学专家Salima Ikram的意见则有所保留。他认为,也有可能是额头的痣在制作木乃伊之后变得扁平化了。

  法老图坦卡蒙可能死于疟疾

  随着DNA和CT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学家们已经可以确定法老图坦卡蒙家族成员的身份,以及图坦卡蒙本人的死因。

  有关图坦卡蒙家族的研究成果已经在2010年2月对外公布。图坦卡蒙很可能死于严重疟疾引发的并发症。图坦卡蒙的父亲是阿肯纳顿,他的尸骨已经基本确定是帝王谷编号KV55的木乃伊。图坦卡蒙的母亲,姓名仍不能确定,应该是埋葬在阿孟和蒂二世墓穴中的较为年轻的女性。在同一墓穴中的年长女性遗体,目前已经确切知道,正是图坦卡蒙的祖母泰雅王后。(李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东京4月9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专家推测,30年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排入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整个太平洋,但浓度会变得非常低,其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上述结论是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中野政尚,经过对放射性铯在茨城县海域扩散的情形进行计算机模拟后得出的。

  从4日开始,东京电力公司已向海中排放了约9000吨低放射性污水。此外,2号机组周围尚有2万吨高放射性污水,存在泄漏入海的风险。

  中野政尚就此推测说,这些放射性物质随海流5年后可到达北美,10年后到达亚洲东部,30年后几乎扩散至整个太平洋,但即使2万吨高放射性污水果真全部泄漏入海,其扩散区域的放射性活度在1年后也将被稀释到每升不足1贝克勒尔,10年后将不足0.1贝克勒尔,对人体不会造成影响。

  日本气象研究所研究员青山道夫则表示,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和海水传播,放射性物质浓度会变得非常低,但按照现在的技术条件,放射性物质一旦泄漏便很难回收,因此有必要加强监测,关注其是否会在生物体内积聚。

  青山道夫指出,放射性物质有可能经食物链在鱼类和贝类体内积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监测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就相关危险发出警告”。

  东京电力公司人为向海中排放低放射性污水,已在日本国内外引发普遍担忧。青山道夫指出:“东京电力公司应该将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控制在最小限度,尽快控制事态。”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捷克布拉格郊区发现的一具男性尸体却以女性标准埋葬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外媒综合报道,捷克日前在布拉格郊区发现了穴居人尸骸,这名男性当时的埋葬方式完全是按女性标准进行,专家因此推断这可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同性恋。

  考古学家认为,这名男性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石器时代晚期,尸骸头朝东向左侧躺,身边的陪葬品是日常生活使用的罐子。

  根据当时的风俗,男性去世后将会头朝西向右侧卧埋葬,并以武器、石锤、火石刀、食物和饮品等陪葬;女性去世后则恰恰相反,埋葬时头朝东向左侧卧,而她们的陪葬品一般包括用动物牙齿做的项链、铜制的耳环、日常使用的罐子等,脚边还会放一些蛋形壶罐。

  考古学家卡米拉(Kamila Remisova Vesinova)说,“当时的民族对葬礼非常讲究,绝不可能出现摆错姿势并放错陪葬品的事情。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作为男性,却有着相反的性倾向。”

  另外一名考古学家卡特里娜(Katerina Semradova)表示,“我们曾经也发现过女战士死后按男性的标准埋葬,有些萨满或者巫医也会出现此类情况,但是一名男性被以女性标准埋葬还属首例。”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国首个“孔明学院”,日前在湖北襄阳学院正式成立,孔明学院还设立了“诸葛亮一班”和“诸葛亮二班”。
据了解,孔明学院学生,从大一学生中遴选,其步骤为个人申请、二级学院审核和学院考核三部分。目前已有500多学生报考了该学院,录取比例为1∶5。
录取学生的1—2学年,为通识教育阶段,3—4学年为特长培养阶段。其学习方式,以自主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学科综合式学习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诸葛亮班”配备一名教育观念先进、知识渊博、责任感强的优秀教师担任首席导师。该班实行4—6年的弹性学制,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后,学校颁发与其所学及特长相适应的学历证书和孔明学院“诸葛亮班”写实学历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与其所学及特长相适应的学士学位。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55 页,共 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