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日本研究人员19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能有效捕捉溶解在水中的放射性碘、铯、锶等并使之沉淀的粉末。
 

  日本金泽大学教授太田富久与一家专业污染处理公司合作取得了上述成果。这种粉末是将天然沸石等数种矿物和一些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制成的。研究人员用没有放射性的铯进行了实验。他们向100毫升浓度为1至10ppm(ppm指百万分之几)溶有铯的水中加入1.5克粉末,搅拌10分钟后,铯几乎被完全除去。用溶有碘和锶的水进行实验,也取得了同样的结果。
 

  太田富久指出,无论是否有放射性,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因此这种粉末也能用于处理放射性碘、铯和锶。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高放射性污水所含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据估计在10ppm左右。另外,放射性碘的浓度即使达到100ppm,用这种粉末也能清除。
 

  沸石中有大量与铯离子大小几乎相同的孔,这种孔能捕捉溶解在水中的铯离子并让其沉淀。不过,单靠沸石还不够,所以还混合了其他物质。这些物质能与铯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化合物并沉淀,从而提高捕捉放射性铯的效率。如果要清除碘和锶,只要在粉末中添加能分别让它们沉淀的物质即可。(记者蓝建中)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006年,白俄罗斯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对沃罗特斯村(Vorotets)的辐射水平进行测量。这个村子位于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周围30公里疏散区。
2006年,白俄罗斯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对沃罗特斯村(Vorotets)的辐射水平进行测量。这个村子位于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周围30公里疏散区。

  根据传闻、经验或观察得出的证据,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30公里疏散区内,由于人类的撤离和狩猎被定为非法行为,河狸、鹿、野马、鹰等动物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学教授蒂姆·摩梭表示,这种景象容易让人产生误导。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地区绝非野生动物的天堂。如果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严格控制所有变量并且在很多地区重复这项工作,你便会发现这种结论是非常错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地区的动物数量和种类远远低于预计。”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深度研究的科学家不多,摩梭便是其中之一。
 

  2010年,摩梭和同事公布了对疏散区野生动物的普查结果。这项迄今规模最大的普查结果显示,哺乳动物数量减少,包括大黄蜂、蝗虫、蝴蝶和蜻蜓在内的昆虫多样性也是如此。根据2011年2月公布的一项研究,他们在8个地区捕获了550只鸟,来自48个种群,而后对其头部进行测量以确定大脑体积。生活在“热区”的鸟类大脑体积比辐射水平较低地区的鸟类低5%,这一差异在一岁以下鸟类身上尤为明显。
 

  大脑体积较小削弱认知能力,进而影响生存。研究发现很多鸟类胚胎可能无法幸存。摩梭说:“很明显,这种影响与背景污染有关。核辐射对整体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这种联系至关重要,尤其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事故情况下。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场等级达到最高级——七级的核事故。他指出,西方科学家研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环境影响的经费被削减,很多俄语研究论文也从未翻译成英文。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灰尘扩散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成为此次核事故的重灾区,放射性物质最北飘散至苏格兰,最西飘至爱尔兰,导致一些地区长期禁止放牧。
 

  在核事故疏散区,辐射水平也存在差异。一些地区辐射水平很低,但几百米远的地区却成为“热区”,辐射水平极高,这种现象由风和雨水导致辐射物质扩散所致,同时也与树叶捕获辐射物质有关。
 

  根据法国辐射防护暨核子安全研究所长达几十年的测量,目前的主要威胁是铯137和锶90,它们的衰变较为缓慢。25年之后,它们的放射性已大大降低。在“热区”厚度10至20厘米的表层土中,研究人员发现铯137和锶90踪迹。虽然辐射剂量较低,但它们仍旧是持续存在的放射源。放射性颗粒通过植物的根从土壤进入植物体内,食用这些植物的动物遭到污染,食用这些动物的肉或者喝动物奶的人也最终遭到污染。
 

  进入骨骼和器官的铯产生阿尔发辐射,破坏邻近的DNA,提高细胞变异风险,进而诱发肿瘤。此外,生殖细胞也难于幸免,将辐射遗传给后代。科学家表示,西方和乌克兰南部并未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辐射尘影响,监测结果显示,乌克兰南部的大型农场和食品厂并不面临辐射风险。但放射性污染仍影响乌克兰北部的农村地区,当地的穷苦农民采摘蘑菇和浆果,同时也没钱从未受污染的地区购买干草,喂养牲畜。
 

  乌克兰农业辐射学研究所负责人瓦莱里·卡什帕罗夫表示,乌克兰政府于2008年削减辐射监测经费。据悉,每年需要大约60万美元,确保食品不受污染。他说:“污染水平正处下降趋势,但大自然仍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让辐射降至安全水平。”根据4月在基辅公布的一项研究,“绿色和平”组织的科学家在日托米尔和里夫尼农村的市场购买了一批食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很多牛奶、干蘑和浆果样本中发现的铯137超标。里夫尼的情况尤为严重,当地土壤含有大量泥煤和水分,与其他地区相比更容易传播放射性颗粒。(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日前宣称,他们成功培育出了一种转基因家蚕,其能吐出含有蛛丝蛋白的蚕丝纤维,比天然蚕丝具有更好的强度和柔韧性,可在医疗、军事、纺织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很早之前科学家们就注意到了蛛丝的优良性能:在力学强度上,蛛丝纤维能和用来制造防弹衣和轻型头盔的凯夫拉尔纤维相媲美,其所含牵丝蛋白的强度比钢还要高出十几倍;在柔韧性上,蛛丝可被拉伸到原来长度的1倍到1.5倍而不发生断裂,弹性极佳。可蜘蛛从来都不是一个勤奋的吐丝者,天然蛛丝主要用于结网,产量极低。此外,蜘蛛具有同类相食的特点,无法大规模养殖,而吐丝能手家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圣母大学和怀俄明大学的研究人员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数年前就开始了转基因家蚕的研究。

  负责该项研究的圣母大学生物学教授马尔科姆·弗雷泽发现,一个被称为piggyBac转座子的遗传因子可在转基因家蚕的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遗传因子能像计算机中的“剪切—粘贴”操作一样改变原有基因的结构和排序。配合使用锌指核酸酶(ZFN)技术,研究人员将蛛丝蛋白基因插入到了家蚕的基因中,从而使家蚕吐出与蛛丝类似的超级蚕丝。

  据了解,这种新的纤维目前还尚未命名,与天然蚕丝相比,这种新纤维强度更大柔韧性也更好。研究人员称,如果在插入蜘蛛基因前将蚕的部分DNA敲除,生产出的超级蚕丝性能与蛛丝将更加接近。

  由于该技术已经为量产进行了改进,可通过传统的方式大规模获取蚕丝。研究人员相信,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这种新材料或许能取代凯夫拉尔纤维生产出强度更好、更柔软、更贴身的防弹衣;同时还能为外科医生提供更为柔软、结实的手术缝合线;而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这种超级蚕丝还能用来制成既柔软舒适又结实耐用的高级时装。(王小龙)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维也纳4月14日电(记者万宏)国际《核安全公约》缔约方第五次评审会议14日在位于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闭幕。本次会议主席、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代表缔约方表示,各方应从日本福岛核事故吸取教训并采取行动确保核电站安全。

  李干杰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核安全公约》缔约方在评审会议上通过的一份关于福岛核事故的声明。

  声明指出,国际社会认识到福岛核事故的严重性,这次事故进一步反映国际社会应该对新的挑战予以考虑,也突出了核能利用过程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声明说,各方普遍认为,要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后,总结经验教训。日本要尽快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声明同时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应履行其法定职能,建立核电站国际安全标准。国际原子能机构应向出现核或者辐射紧急情况的国家提供国际援助。

  《核安全公约》于1996年10月24日生效。公约规定了72个缔约方对其民用核设施安全和监管负有的义务和执行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

  本次《核安全公约》缔约方评审会议自4日起在维也纳举行。作为福岛核事故以来第一个全球性核安全会议,会议讨论了监管框架、核电站设计、定期安全审查、核电站选址和应急准备等一系列核安全问题。

  会议期间还特别增加了福岛核事故边会,讨论和分析福岛核事故的现状,对此次事故进行初步评估。

(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沈阳4月14日电 鞍山市14日发生一起致10人死亡的恶性杀人案,目前公安机关已锁定犯罪嫌疑人,正在全力抓捕。

  14日,鞍山市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在鞍山市宁远镇二台子村的百客多家大众浴池和紧邻的一家洗车店内,发现有10人被杀致死。

  警方初步锁定的犯罪嫌疑人为周宇欣,男,33岁,是这家浴池和洗车房的经营者。警方判断,周宇欣于13日晚至14日晨,将自己的妻子、儿子、父亲、浴池1名女服务员、浴池所在房屋的房东一家,以及洗车店里的3名洗车工共计10人全部杀死。

  目前警方正在全力抓捕犯罪嫌疑人。

(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4日在此间表示,中方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中国支持对安理会进行合理、必要的改革。

  有记者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14日发表《三亚宣言》,其中表示:重申需要对联合国包括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有效、更有代表性,以更成功地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中国、俄罗斯重申重视印度、巴西和南非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理解并支持其希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这是否意味着中方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立场发生变化?

  洪磊说,中方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中国支持对安理会进行合理 、必要的改革,以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主张会员国继续通过民主、耐心协商,寻求“一揽子”解决方案,并达成最广泛一致。中国坚决反对“分步走”或“零散处理”的作法,反对强行推动不成熟的决议草案。

(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图为《2011·公公还没想好》海报

古装喜剧《2011·公公还没想好》

究竟是国家承载着幻觉 亦或是幻觉成就了国家

主办:湖南大剧院长沙民间话剧联盟

出品:没想好戏剧工坊

长沙电视台《创业大本营》获奖团队

长沙市委宣传部褒奖的民间话剧机构

改编导演:何辉

舞美:方巍

制作人:李韧

监制:俞毅

演员:俞毅王亮张弩李炜李荣王庆浩

演出时间:2011年5月1,2,7,8日晚20:00

演出地点:湖南大剧院

票价:120元,80元,50元,30元(学生票)

票务:

没想好戏剧工坊13677309132,13467508538

湖南大剧院84171608,84171639,84171668

中国移动12580

中国票务在线4006103721www。piao。com。cn

大麦网www。damai。cn

大麦网独家开通在线选座,足不出户,轻松选座位,长沙各如家连锁酒店联网售票

“2011公公还没想好”官方微博:http://weibo。com/2011mxh

“没想好戏剧工坊”班主微博:http://weibo。com/djyytony

QQ群:49915401,102266252,79013743

【剧目介绍】

类型:喜剧、古装、借古讽今/时长:约2个小时

《2011·公公还没想好》是一部古装喜剧,是集戏剧、相声、歌舞等表演形式于一体的新型戏剧形式,风格幽默、诙谐,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该剧是湖南最负盛名的民间戏剧团体“没想好戏剧工坊”继《2010·爱情没想好》在湖南大剧院的成功上演后再一次倾力打造的“没想好系列”力作,故事主要是讲述在明末清初一个东厂太监和他的四个鹰犬爪牙策划反清复明的故事,剧本通过借古讽今的形式,以戏谑、诙谐的语言关注并讽刺当下,尤其是在2010年所发生的网络、娱乐圈的热点与丑闻。有很强烈的时代性,批判性。是集外在娱乐性,内在思想性,内容社会化统一的优秀作品。语言新颖、轻松;表演夸张、爆笑;内容主题深刻,让人笑中带泪。

【剧情梗概】

大明崇祯末年,明朝灭亡,东厂王承恩(王亮)公公一直生活在亡国奴复辟的幻觉中。他的心腹锦衣卫鹰(李丹)、犬(俞毅)、爪(张弩)、牙(李炜)四人不愿打扰王公公的复辟梦,用欺骗和反欺骗的方式糊弄王公公。王公公却始终游离在幻觉与现实中,王公公坚持逃避现实的行为最终影响了大家,大家开始集体怀念那个逝去的辉煌年代,反思当下,反思人类存在的意义。

最后一幕是高潮,集体意识的悲哀,悲哀中有抱怨,抱怨中有审视,审视中有希望,希望中有疾呼。“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仅仅只有他一位小小‘仅一位’,离开的时候也是仅仅只有一位小小‘仅一位’。你一位,我一位,他一位。没有人能取代我,我也不可能取代任何人。每一位都是小小的一个单位,就是因为不能被取代,所以每一位都是大大的一个单位!”历史呢?在一桩桩大事件背后,是什么奔流不息、循环往复——不论在公元前两万年、公元2010年、亦或是大明崇祯万万年?是太阳的起落,花开草绿,生老病死……

发表在栏目: 文化


4月12日,工作人员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取水口工作


3月27日,在日本福岛县的二本松市,无奈的奶农倾倒放射性物质超标的牛奶。新华社发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福岛及其周边地区的蔬菜、鲜奶、鱼类贝类等相继被检测出碘-131、铯-134、铯-137等放射性物质,令消费者感到极大不安,同时也给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出了道难题。

  在日本,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评估,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根据《食品卫生法》《饲料安全法》等具体法规负责食品和农牧水产品的安全监管。但在长篇累牍的食品安全法规条文中,恰恰没有关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安全标准。

  根据规定,只有以首相为本部长的日本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才有权根据《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下达“限制食用”“禁止流通”“解除禁令”等指示,厚生劳动省则负责含放射性物质食品的检测、监管。

  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匆匆制定出食品辐射值“暂行标准”,涉及放射性物质碘、铯、铀、钚等,对饮用水、乳制品、蔬菜、肉、蛋、谷物等分门别类设定了安全上限。食品安全部企画情报课课长助理佐久间敦日前在媒体交流会介绍了“暂行标准”的出台经过。

  佐久间敦说,当时唯一可援引的法律依据是《食品卫生法》第6条,即“禁止腐败、腐烂、有毒、有害食品和添加剂的流通”,其中提到食品“污染物质”的残留问题。但条款未设定与放射性物质含量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部只好先斩后奏。根据内阁府原子能安全委员会2000年制定的原子能防灾指导手册,食品安全部把手册中有关食品放射性物质安全标准设为“暂行标准”,3月17日以“部长通告”的方式紧急下达行政指令,要求不得食用和销售“超标”食品。

  但这张行政指令需要各级部门“追认”。厚生劳动省随后开始征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意见。后者参考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建议,于3月29日拿出“紧急评估书”,基本认可了“暂行标准”。日本首相直辖的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在征求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等意见后,把这份报告发回厚生劳动省,要求后者据此审议“暂行标准”。4月4日,厚生劳动省药品食品卫生审议会正式确认了“暂行标准”。

  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4日当天,茨城县渔民捕捞的玉筋鱼中检出放射性碘活度达每千克4080贝克勒尔。而就在10天前,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因海水稀释作用,放射性物质对鱼类贝类和海藻的影响可以忽略,无需给鱼类贝类设定安全上限。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5日只好再次以“部长通告”方式决定,鱼类贝类参照蔬菜的放射性碘活度安全标准,即每千克上限为2000贝克勒尔。

  “标准”是有了,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不安心理并未完全打消。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暂行标准”的蓝本是原子能防灾指导手册中设定的指标。而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当时特意指出,这些放射性物质摄入量指标只是“紧急事态”下作为“防护对策”而定,并非是衡量对人体安全与否的绝对指标,而福岛核事故一旦长期化,“紧急事态”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此外,“暂行标准”尚未涉及的放射性物质怎么办?如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就在那份“紧急评估书”中提到,放射性锶等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

  话音刚落,日本文部科学省12日宣布,从福岛第一核电站30公里以外区域检测出放射性锶-89和锶-90,由于量极少,这些放射性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然而,NHK电视台资深科技记者山崎淑行却认为,锶的成分类似钙,进入人体后容易富集在骨骼,其中锶-90的半衰期长达29年,长期“体内辐射”可能增加致癌风险,应尽快设定放射性锶的安全上限。

  面对福岛核事故带来的这么多棘手问题,日本的食品监管体系如何应对不仅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也值得各国思考。(冯武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挖掘人员从墓室中挖出墓志


墓志背面有一层厚约2厘米的附着物

  随着南平浦城干尸墓地现场挖掘工作的进行,反而出现了更多的谜团。

  被大家寄以厚望,可以解开干尸身份的墓志出土了,根据墓志正面的字,由福建省闽越王城博物馆的丁副馆长、南平市文物专家、浦城博物馆的文物研究人员组成的考古专家判定,干尸是明代张姓“处士”,而墓志背面记载生平墓志铭文,却被厚厚的附着物覆盖。这反常的行为,让干尸的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

  而更让考古专家感到惊奇的是,在这个古墓竟然是由一个宋墓套着一个明墓:“张处士”的墓志放在宋代墓室的前方,宋代墓室变成甬道,后面则藏着明代墓室。

  昨日,专家们决定暂时不剥开墓志铭上的附着物,等相关考证后再剥开,以免造成损失。今日,考古专家将继续对干尸墓室进行挖掘。

  最新发现

  墓志出土铭文被掩盖

  初判:为明代张姓处士

  昨日上午,墓志出土了。它呈正方形,长度约70厘米,正面刻有9个大字,经过多位专家的考证,暂时认定这9个字为“明处士吴峰张君墓志”。

  考古专家认为,从该墓志的正面可以判定,该干尸是明代的张姓“处士”。专家说,“处士”一般理解为没有当过官,但在当地很有名望,或生活在显赫家族中,或隐士之类的人。另外,墓志的背面就是干尸的详细生平。可让专家疑惑的是,该墓志的背面竟然被几层油漆盖住,厚达到2厘米左右,根本没办法看清里面的文字。也有专家认为,这附着物可能是另外一种材质的石头。

  因墓志铭被遮盖,专家们开始对这人“处士”的身份提出质疑。专家们认为,这人可能是一声名显赫的人,其后人考虑到他身份,担心被盗墓者骚扰,所以故意将他写成“处士”,也有可能这人是一当时著名的隐士,故意不让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浦城县方志办邱文彬主任推测,墓主归隐山林多年,郁郁不得志,最后含恨而终,死后连墓志铭也不愿公之于世。

  不过专家说,要解开这人的身份之谜,还需要将这些油漆剥开。

  宋、明古墓前后相连

  猜测:是防盗墓贼的障眼法

  在昨日的挖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们惊奇地发现,古墓不止一个:在现有的明代古墓正前方,还有一个墓室,两个墓室之间几乎没有间隔缝隙。

  福建省闽越王城博物馆的考古专家说,初步判断,前面的是宋代墓室,估计由于密封性不好,棺木连同尸身都早已腐坏,目前没发现墓志铭、墓碑。

  根据古代葬俗,几乎没人会在原有墓地上重新建墓。除非一种可能,就是明代古墓在建的时候,为了防止盗墓,利用宋代古墓做个障眼法,来隐藏后面真正的墓室。

  邱文彬也认为这个宋代墓室很可能是明代墓主的家人故意使的“障眼法”。

  他说,从目前出土情况看,张姓处士的墓志是放在这个宋代墓室的前方,这就在构造上把这个宋代墓室变成甬道。如果有人盗墓,很可能挖到前面的墓室,见这里什么都没有,会误以为是一个废墓,进而放弃继续挖掘。

  专家揭秘

  尸身为何经数百年不腐?

  高岭土层墓主瘦墓室封闭措施好

  据了解,墓室周边泥土有一部分属于酸性土壤,在这样一种又潮又酸的土质环境中,能保持尸身干燥且不腐败,是一个谜团。

  福建省闽越王城博物馆考古专家说,这或许可以从墓室的构造上找答案。他说,其实墓地的结构就像一个鸡蛋,外层包了三合土。三合土是用石灰、河泥、糯米制成。石灰的作用就是吸收水分,防止地下水渗透进墓里。河泥、糯米都是当时很好的粘合剂,保证了墓室外壁的密封性。

  另外,根据残留的棺材板来看,使用的是质地坚硬的楠木,对尸身保存有利。

  从外部环境看,墓的所在地,是一个高度2米左右的小山包,现在虽然已经被削掉一大块,依然保持着地势上的优势。

  邱文彬在现场查看之后说,稻田里的泥土大多是高岭土,这种泥土因为透水性差,经常用来烧制陶瓷,且酸性不高。他认为,这种土质在一定程度帮了墓主人的忙,让墓地周边土壤里的水分相对稳定,不容易侵蚀到墓地里。

  同时,在尸身的处理上,根据村民描述,上面裹了很厚的丝织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专家还在现场发现残留的大量木炭,这些都对保持干燥有益。

  另外,有专家说,在古代中国,早就有和尚、道士去世之前,为了保护尸身而故意绝食的先例,他认为,这个墓主人出奇得瘦,在过世之前可能也采取了类似的手段,或者因为疾病而不能进食,促成了不腐的奇迹。

  但这些因素,真的就是谜底吗?一切都要等省医学专家鉴定之后,才能给出答案。(张树福 刘晓霞/文 林朝阳/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微博世界,著作权何去何从?

微博是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南方人物周刊》更是将“微博客”评为2010年度人物。所谓微博,顾名思义是微型的博客,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各种客户端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传播。与普通博客相比,微博一般限于140字,更新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为便捷。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之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各大网站开始纷纷推出微博。微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著作权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

微博是否享有著作权

是否享有著作权,是微博时代在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上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作品”,而“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的核心要件在于其具有独创性,因此,判断微博是否能够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在于其是否具有独创性。

之所以会有这种疑惑,主要在于博客的字数限制。有人说,“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140字的限制,对于普通的微博使用者,大多可能是流水账似的记录生活和心情:“刚刚吃过饭,很饱。”“晚上饭局,期待10年后中学同学相聚。”“今天去超市,买了一桶花生油。”……类似这种简单描述生活柴米油盐的表述,显然达不到著作权法中独创性的要求,自然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但平民毕竟是平民,终究成不了莎士比亚。新浪微博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对于这样的构思和表达,却并非每一个平民都可以做到。作品独创性的判断不在于文字的多寡,而在于通过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精妙构思和遣词造句的功底。这可能是微型小说、微型散文、微型童话或微型诗歌等多种文学样式,以微博为载体表现了出来。它们作为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理所当然。

因此,微博是否享有著作权,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不是,而应当看发表的微博的具体内容。一篇能够受到著作权保护的微博文章,并不在于其字数有多少,而在于其如何在140字之内“妙手著文章”。

微博转发的隐患

与普通博客相比,微博的重要特点就是传播速度极快。重要原因即是微博世界中的转发现象。微博之间的转发,只需点击微博帖子下的“转发”字样,即能在显示原始帖子内容的同时,显示原始发帖人的昵称,与原创帖子存在明显的区别。基于微博的主要功能在于信息分享,因此这种转发符合微博世界的游戏规则,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存在著作权法律隐患的是“直接引用”行为,及以原创微博帖子表现出来的转发行为。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具有发表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他人不得侵犯著作权中的这些人身权和财产权。只有满足“合理使用”的12种情形,使用人才可以在法律上免责。这12种情形包括公务使用、个人学习、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等,同时需要满足指明原始作者和作品名称。严格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在微博上直接引用他人作品,如果引用部分属于他人作品的全部,如微型文学作品,或者他人作品的实质部分,则存在侵犯著作权之虞。

140字的微博世界,是否应当严格执行著作权法的规定?当然,著作权法规定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对于现实和网络是同样适用的。如果微博转发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则理应承担侵权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微博存在的合理性更多的在于分享,而不是创造,因此笔者认为微博转发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应当是“显而易见”的,一般的侵权应根据微博的分享性原则予以免责。而就如何认定“显而易见”的著作权侵权,一方面转发者在主观上应当具有“显而易见”的恶意,另一方面转发行为应当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后果。

微博运营商的法律责任

尽管微博世界发生著作权侵权的情形比较少,但一旦发生,如何认定微博运营商法律责任这一问题就不容回避。与普通博客运营商相比,微博运营商面对信息数量更多,每一分每一秒都存在更新的帖子,根本无法进行具体审查。除了对内容上明显存在反动、色情、暴力等敏感性词语进行自动过滤和删选外,微博运营商不会主动进行审查。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据此规定并结合微博的特殊性,微博运营商的审查义务应当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如果权利人发现他人微博上存在侵犯其著作权的内容,可以通知微博运营商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只有在微博运营商未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形时,才承担法律责任。

请本文作者与本栏目联系。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第 53 页,共 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