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汗血宝马(资料图)

  新华社电(记者冯国)“丝路皇帝”汉武帝与汗血宝马的故事早已演化为中国文化的传奇,如今考古学家在其陵园——茂陵的两个陪葬坑中发掘出80具成年马骨,给人们了解其时的“汗血宝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资料。

  参与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武站说,在陪葬坑发现一个具有20个洞室的巨大坑体,其四壁向下内收,坑体东西两壁下部各开挖10个窑洞,其中每个窑洞内放置着两具马骨,大多数的窑洞内放置着1件陶俑,表明陪葬马的身份之尊贵,让人不禁想到其身份很可能是文献记载中的西域地区(今中亚)的“汗血宝马”。

  杨武站说,动物考古学家已对马骨进行鉴定,它们都是成年雄性个体,下一步将进行实验室DNA测验,囿于缺少历史上“汗血宝马”资料,结果如何尚难以确定。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家打印出移植在烧伤患者身体上的人造皮肤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3日消息,在科幻电影中,打印机能复制人体。当代科技水平虽然还未达到如此程度,但是科学家日前成功地使用普通办公室打印机“打印”出适用于烧伤患者的移植皮肤。

  据国外媒体报道,通过最基本性的修改,科学家希望将这项日常科技转变为革命创新型设备,能永远地覆盖在患者烧伤疤痕上。过去几年曾有研究人员测试利用软骨结构打印出生物器官结构。但最令科学家感兴趣的是华盛顿科学展览会上演示的一台打印机能在短短30分钟成功打印出一只耳朵。

  只要你从捐赠者那里获得细胞,对其进行培育,将它们放入墨盒并重建一个移植器官,这个移植器官会保持活性状态,且由捐赠者的原始细胞构成,这将对于身体排斥性移植手术非常有用。这是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但当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美国科内尔大学计算机合成实验室的霍德-利普逊(Hod Lipson)教授完成这项最新实验,他希望这项技术未来一天能够像正常打印机一样工作。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月10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供应商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名人堂榜单(TOP100CHEMISTS,2000-2010),这份依据过去10年中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而确定的最优秀的100名化学家榜单中,共有12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分别是:  
1.戴洪杰(Hongjie DAI),排名第7,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2.彭笑刚(Xiaogang PENG),排名第8,美国阿肯色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 
3.杨培东(Peidong YANG),排名第10,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4.陈邦林(Banglin CHEN),排名15,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教授; 5.孙守衡(Shouheng SUN),排名31,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6.夏幼南(Younan XIA),排名35,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 7.段镶锋(Xiangfeng DUAN),排名4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  
8.Gregory C. Fu,排名4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9.曾华淳(HuaChun ZENG),排名49,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10.林文斌(Wenbin LIN),排名54,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 11.殷亚东(Yadong YIN),排名55,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 
12.孙玉刚(Yugang SUN),排名61,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PAC)宣布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榜单是配合国际化学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并庆贺这些化学家自2000年1月以来所取得的杰出学术成就。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英国媒体2月20日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生长激素作用受到抑制使侏儒免受糖尿病和癌症侵扰。
最近刊登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的报告指出,科学家对99名患有侏儒综合征的厄瓜多尔人进行了长达22年的研究后发现,没有人患过糖尿病和癌症。
作为对照,居住在同一地区的这些侏儒的正常身高的1600多名亲属有5%的人患有糖尿病,17%的人患有癌症。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是,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低可以防止DNA氧化损伤,从而减缓细胞死亡,这正是这些侏儒没有患上癌症和糖尿病的关键。(来源:法制日报 杨璐) 更多阅读 《科学—转化医学》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家发现了银河系中最亮的巨星星团。(图片提供:Mubdi Rahman等/Spitzer Space Telescope GLIMPSE Survey)
 
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这张红外图像或许展示了整个银河系中最亮的巨星星团。
由于由具有O光谱型和B光谱型的炙热蓝恒星构成,这样的星团被称为OB星协,它们通过自身的辐射和超新星的爆发而塑造了广阔的空间区域。
图中所示的新发现的龙鱼星协距离地球约32000光年,并隐藏在南十字星座浓密的尘埃背后——这些尘埃是如此厚重,以至于如果有发自黄光的250万个光子向着我们飞来,那么最终只有一个光子能够到达地球。
幸运的是,红外光子能够很容易地刺透这些尘埃。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天文学家Mubdi Rahman和同事在最新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ApJ)上报告说,龙鱼星协中隐藏着约400颗炙热而明亮的蓝恒星。
这些恒星极端的紫外线辐射将光子的电子剥离,从而使星际间的氢气离子化,并最终让它们发出红光。
然而当这些恒星开始爆发时——或许就在几百万年之内,真正的行动才宣告开始。
这一过程将触发新恒星的诞生,并更进一步丰富银河系中的氧气、镁,以及类地行星和它们的居民所需的其他元素。(来源:科学时报 群芳)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天文学家指出,地面望远镜能够观测到旋转黑洞扭曲时空的迹象

  日前,一支国际国际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小组发现旋转黑洞残留着途经放射物的痕迹,并指出使用当代最敏感的射电望远镜应当能探测到。通过观测这些天文特征,将揭示银河系的进化,并更深入地测试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像黑洞这样的超大质量天体将扭曲时空,使任何途经光线通道被扭曲,这种效应叫做“引力透镜(gravitational lensing)”。同时,该理论还预测当一个黑洞旋转时,它将拖拽其周围的时空,形成一个包含光子等几乎所有的天体对象的漩涡,跟随黑洞旋转。

  天文学家在这项最新研究中还证实超大质量黑洞位于许多旋转星系的内核,然而该证据是间接性的。例如:银河系黑洞的旋转被认为是由星系内恒星分布 速度形成的,但这种方式逐渐削弱,这是由于我们并不精确地知道星系内物质的数量,尤其是星系内的暗物质。一些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的黑洞以非常快的速度旋 转,而其它的黑洞旋转速度却较慢。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法布瑞兹奥-塔姆布瑞尼(Fabrizio Tamburini)和同事通过测量来自遥远恒星或者环绕黑洞的共生盘物质的光线变化,展示如何探测黑洞旋转。他们指出当一个波阵面 (wavefront)近距离通过黑洞,穿过一个垂直平面至黑洞旋转轴时将表现出反常特征,这是由于一半的波阵面将朝向前进方向时空移动,另一半的波阵面 朝向后倾斜的时空移动。换句话讲,接近一个旋转黑洞的辐射源阶段将在太空中有与众不同的分布结构。

  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银河系黑洞的旋转分布结果,发现这种变化可从地面上的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他们指出,使用一些射电望远镜即可测量银河系 中心,使用不同的望远镜观测临近波阵面的不同部分,之后双重添加这些部分计算相关的阶段。这一操作将反复进行,每次望远镜都瞄向环绕黑洞的不同微小区域。

  塔姆布瑞尼称这项研究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宇宙中多数超大质量天体均处于旋转状态,尤其他认为研究活跃银河系核中的黑洞旋转将提供大量关于银 河系进化的信息。同时,他坚持认为自己带领的研究小组在两年内使用现有射电望远镜能够执行这样的观测,这些射电望远镜包括:美国的甚长基线阵列 (VLBA)、即将建成的欧洲LOIS-LOFAR。(卡麦拉)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家建议设计“标准文字” 用于搜寻外星人
发送于1974年的阿雷西博消息,目的地是2.5万光年外的一个球状星团

  美国和法国科学家近日提出,在寻找外星人之前,人类应该首先测试自己的语言让地球人都能理解。科学家们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于书写让外星人可以理解的文字,同时应该建立一个网站,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网站发布他们对候选消息的解码结果以确保这些消息能够被理解。

  美国堪萨斯大学物理学家迪米特拉-安特里等三位外星智能搜寻专家近日在《太空政策》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这一建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行星科学家迈克尔-布斯奇表示,“如果你准备与外星人进行对话,那么最基本的要求是,你最好能够拥有让人可理解的东西。”布斯奇此前曾经尝试设计过一种理想中的外星人明信片,但他并没有参与安特里等人最新研究。

  在过去50年中,人类的“搜寻外星智能”计划一直在尝试发现外星文明,但该计划仍然主要是依赖于现有天文学观测数据。安特里等科学家们认为,此前发出的一些消息,都太过复杂,而且往往以人类为中心,即使科技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甚至都可能无法理解这些消息。安特里表示,“先不要考虑发送消息到遥远的星球上,仅仅在地球上,如果我在Mac机上生成一个演示稿,可能在另一台Windows机器上都无法打开。”

  人类发送出去的第一批消息就是1974年的阿雷西博消息,目的地是2.5万光年外的一个球状星团。阿雷西博消息包括了一幅低分辨率的人类图片,数字1到10,以及用于传输这个消息的射电望远镜的图片。论文的联合作者之一、法国国际空间大学天体生物学家朱莉娅-德玛琳斯表示,“本质上讲,这种消息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它很酷,但不是一种真正定向的消息。”

  此后的四组消息分别是1999年和2003年的“宇宙呼唤”、2001年的“青少年消息”和2008年的“来自地球的消息”。这些广播消息传向更近的星球,距离地球大约20到69光年之间,人类有希望能够回收任何听到这些消息的外星人的反馈。这些消息主要包含了由公众提交的经典音乐、照片和绘画,体现了凡人情感价值方面的信息。但是,对于甚至可能连眼睛和耳朵都没有的外星人来说,这些消息可能毫无价值。

  为了提高外星人听到我们人类消息的机会,安特里、德玛琳斯以及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天体生物学家雅各布-哈克-米斯拉等人建议,人类应该设计一种标准协议专门用来书写“搜寻外星智能”计划中发送的消息。米斯拉表示,“我们的论文实际上是在呼吁一种团结合作,共同思考如何向外星人发送消息。目前,所有的消息都很乱。如果能够有一个更统一的标准,那将可能增加我们成功的机会。”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协议应该包括如下主要要素,消息长度(最初应该保持较短)、信号编码方法(二进制可能是最佳选择)、传送方式(无线电或其他方式)、信息内容(数学、科学或人类文化等)。最基本的思想是,消息要简单明了。米斯拉表示,“我们希望消息不要以人类为中心,确保答复能够最容易理解。”

  这篇论文仅仅是第一步。三位科学家正在努力邀请各领域科学家、哲学家,准备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共同思考和设计这种协议。一旦规则制定出来,研究团队将建立一个网站,全球各地的研究者均可提交适合这种协议的消息,并相互为对方解码,看是否能够理解每个人提交的消息内容。科学家们希望今年夏天这个网站能够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巨大黑洞可能比之前科学家的预想更小,这项研究将帮助解决关于黑洞如何成长的问题。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巨大黑洞可能比之前科学家的预想更小

  几乎所有星系中心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倍,甚至数十亿倍,被猜测具有超炽热物质的极端明亮区域环绕并渗透黑洞。然而,星系中心区域的特点是相对较小,过于密集难以清晰观测。尽管数十年以来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它们微小体积所形成的结构和特征却是一个难解谜团。

  黑洞位于星系心脏区域

  为了更多地理解神秘黑洞,德国哥廷根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沃尔弗拉姆-科拉特施尼(Wolfram Kollatschny)和马提亚-泽特尔(Matthias Zetzl)更近距离地观测从黑洞中释放的光线。

  从不同波长范围释放的光线部分可见,而部分人类肉眼却无法观测到。喷射宇宙物质的波长光线常以簇状或者线状结构出现,从中可揭示所研究宇宙物质的成份和活跃性。

  研究人员分析来自37个星系的光线,探测哪些范围的光线喷射线存在着相符的变化,这使研究人员能够推断星系中心环绕黑洞区域的气体速度,以及气体产生的波动。

  对黑洞进行“称重”

  黑洞的直径取决于它的质量,如果它类似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将达到太阳的400万倍。科学家评估其直径大约是1.5亿公里(0.93亿英里),或者其直径大约为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基于这些宇宙物质环绕黑洞的速度,以及与黑洞之间的距离,研究人员使用科学家开普勒1个多世纪前的法则推算出这个巨大黑洞的质量。

  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发现这些黑洞的质量大约比之前所预计的小2-10倍。科拉特施尼称,星系中心区域的进化对于我们星系进化非常重要。(悠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20日报道,位于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海峡群岛(Channel Island)其中一个小岛萨克岛(Sark),成为第一个被国际暗天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IDA)认可的“暗天之岛”(dark sky island)。

  萨克岛上没有公共街灯,没有铺设道路,也没有汽车,所以没有任何城市或乡镇中常见的光害污染。这意味着,这里的天空真的很暗,银河从一端的地平面延伸到另一端地平面,三不五时就有流星划过天际,天空中有无数的星子闪闪发光。

  这个消息是天文学家的一大胜利。英国皇家天文学会(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理事长Roger Davies教授说道,“这是萨克岛的伟大成就。当天文学家发现愈来愈多的宇宙奥秘,全球人民逐渐对天文这门学科趋之若鹜之际,这项消息无疑地将对此趋势推波助澜。我希望这可让更多人们享受真正全无光害的星空所带来的惊奇与美好。”

  这个“暗天之岛”的荣誉可不是随便给的,在此之前有一长串对所有萨克岛外来灯光的审查与评估。照明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Lighting Engineers)的派特森(Jim Patterson)为萨克岛设计规划完整的照明计划,许多当地居民和商家都按照计划更换照明设施,尽量使可能削减星光的亮光减少,以使他们的生活能更不干扰黑暗的夜空。

  萨克政府的民选首长普利斯(Chief Pleas)从一开始就支持这个计划,而获得第一个暗天之岛的荣誉,除了让他们感到相当骄傲之外,更增强了他们维护黑暗夜空的决心,让这个岛一年四季都适合观星。因此伴随着这个荣誉而来的,是源源不断的天文旅游商机。这可是个双赢的政策呢!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家深入马鲁姆活火山内部,距熔岩仅有30米


黄石公园的火山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喷火山口”,因此科学家夜以继日地对它进行严密监测


监测火山所用的各种设备


博萨维死火山已成为茂密的原始森林

  看过电影《2012》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影片里的所有灾难都是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喷发开始的。就在半个多月前,1月25日,英国《每日邮报》以“全球最大火山即将爆发,美国2/3国土将被掩埋?”的耸动标题发布最新消息说,黄石公园里的巨大休眠火山很可能已经进入活跃期。国内外媒体纷 纷转载这篇报道,网友们吓得忙问:末日真的要来了吗?

  然而,有记者在对这篇报道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发现,上述信息纯属以讹传讹,系一些媒体对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日网络文章的曲解。事实上,黄石公园地质活动无时无刻不处在科学家的监测下,但他们并未发现特别异常的事情。

  除了正在休眠的黄石公园火山,最近正在持续活动的日本新燃岳火山和冰岛火山,也被科学家严密地监视着。

  科学家究竟是怎样研究火山的?他们还需要钻入火山内进行冒险吗?就让火山学家带我们进行一次惊险的火山探险活动吧。

  第一个进入火山口的人

  一位16世纪的“淘金者”下到火山口深处寻找黄金,他的行为可媲美人类首次登月

  1538年4月13日,在三个同伴的祈祷声中,布拉斯·德尔·卡斯蒂略头戴一顶金属头盔,随身携带一把锤子、一瓶葡萄酒和一个木制十字架,独自爬进篮筐,然后被同伴用绳索垂放到尼加拉瓜一座最活跃的火山口里。

  卡斯蒂略当然知道进入活火山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他对火山并不是很了解,对于火山口中的熔岩湖更是一无所知。事前他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在 火山口的边缘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他看到了火山口下面喷着红色火焰的裂缝,冒着泡的火焰湖,还闻到了硫磺气体的气味。他还听说了关于这个火山口的许多故 事。

  西班牙军队曾于1522年开进尼加拉瓜,两年后这座沉寂多年的被叫做“马萨亚”的低矮火山开始喷发。自那以后,人们对它既恐惧又充满好奇。它有 两个火山口,其中一个拥有一个永久性的熔岩湖。一到晚上,火焰就从火山口喷射出来,将整个山顶照亮。火山气体不断从山腰处的裂缝里冲出,发出嘶嘶的声响。(方陵生)

  当时人们并不了解火山爆发是怎么一回事。当地的印第安人相信这座火山是一位女神;西班牙征服者认为熔岩湖是通向地狱的入口;而卡斯蒂略相信,火 山口底部的湖里满是液体的黄金。面对巨大“财富”的诱惑,他甘愿冒着高温和有毒的危险,下到火山口里去一探究竟,哪怕是与魔鬼碰面,他也在所不惜。

  卡斯蒂略被同伴从火山口放了下去。到达火山口底部后,他从篮筐里爬出来,激动地吻了吻铺满火山灰的地面,然后开始用锤子从闪亮的岩壁上和裂缝处收集样本。他知道在没有帮手的情况下独自一人靠近熔岩湖很危险,所以只在火山口里待了三个小时,便让上面的人将他拉了上去。

  三天后,卡斯蒂略和他的同伴们又返回火山口顶,这一次他们几个人一起下到了火山口里。他们利用一个滑轮系统将一口大锅放入熔岩湖,但大锅刚接触 到熔岩就被粘住了,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大锅拔了出来,只取得了少量的熔岩样本和还在燃烧的火山灰烬。在之后进行的第三次探险中,他们有了经验。在大锅被 熔岩粘住之前,快速将其拉出来,获得了一些半熔化的熔岩块。然而,在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后,他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那只是一些没有什么价值的黑色石头。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受淘金的诱惑而进行的一次探险,但今天的火山学家认为,在卡斯蒂略的火山口探险报告中包含有这座火山过去历史的大量有用信息。

  今天的火山学家将卡斯蒂略下到火山口底部,用锅从熔岩湖里获取火山活动样本的做法称之为“疯狂的举动”。火山口边缘极不稳定,一旦发生崩塌,飞 石、炽热的熔岩块和有毒气体随时可能要了他的命。火山学家指出,与熔岩湖打交道也是非常危险的,扑面而来的酷热烟气可能会灼烧眼睛,如果不戴口罩还可能导 致呼吸困难。

  卡斯蒂略成为最早的火山学家,尽管他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火山学家说,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水平,卡斯蒂略下到火山口深处进行的探险活动,完全可以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的壮举相媲美。(方陵生)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49 页,共 6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