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吃碘盐能防辐射吗

  需备地震急救包吗

  安全三角区管用吗

  专家解读微博热门话题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这几天,关于这场地震的消息在网上密集传播,地震发生后的逃生知识再次被大家提及。在新浪、腾讯微博上,不少博友提出了非常多的逃生避难建议。其中,准备地震急救包、安全三角区、防辐射吃碘盐这三个话题传得最多。那么,这些说法有道理吗?

  博友建议:吃碘盐能帮我们防辐射

  实话实说:受到辐射才能吃碘药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2日宣布,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此后,如何防辐射,成为众多博友的热议话题。微博上传言,吃碘盐、提前吃碘药能有效保护我们不被核辐射危害。对此,浙医一院职业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高慎永提醒:“千万不要盲目购买碘盐、碘药服用。”

  “日本地震之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核辐射。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常用的防辐射措施,比如喝绿茶、吃木耳、戴口罩、穿孕妇防辐射服,根本起不了作用。受到辐射污染,最好的方法是紧闭家里的门窗、勤洗手洗澡。”高慎永主任医师说道。

  他说:“碘盐里所含的碘是极其微量的,吃碘药也必须在受到污染危害之后,一天一次,每次一颗碘化钾。自行购买提前吃,反而会对自己身体造成危害。”

  而在新浪微博上,@科学松鼠会也提醒博友:“普通民房虽无法保持微正压,但紧闭门窗仍能避免部分放射性微尘进入。若身处放射性区域,进入室内后可将外套外裤集中放置,然后使用清洁水源冲洗身体。冲洗法可去除核沾染物,当然必须保证冲洗水源没被污染。勤洗手,避免内照射也是关键。”

  博友建议:每家备一个地震急救包

  实话实说:最好有,没地震也可防其他灾难

  3月11日15:37,在新浪微博上,@全球时尚发了一条微博:“日本家庭地震急救包最重要的6样东西:橡胶指垫的棉手套、应急食品、清水、蜡烛及火柴、保温雨衣、可以扯成绳子的强力尼龙包。比较高级的还有:收音机、哨子、维生素片、存折、保温毯、手机等。”

  在某购物网站上,这几天,关于地震急救包的销量一路高涨,平均300元左右的急救包,最多的商家一天能卖出40多套。有博友表示,这种应急箱很多日本家庭都有预备。

  “日本由于地震频发,防灾意识深入人心,周全的防震设备和日常防震训练,让人们在地震真正来临时能做到镇定有序,不慌不乱。”浙江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处长叶建青说,“我们一直在教市民们做防震训练,其实最主要是培养和加强我们每一个人的防震意识。比如这种在日本常见的地震急救包,在我们中国的家庭中很少见,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意识的问题。”

  他建议,地震急救包每个家庭最好备一个,就算不是防地震,也可以预防其他突发事故和灾难。

  博友建议:地震时最好躲在安全三角区

  实话实说:不一定,要看当时所处环境

  当建筑物倒塌时,落在物体或家具上的屋顶重力会撞击这些物体,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叫生命三角。

  “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知道有这么一个区域,但是对于这个区域的认识却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外墙的三角区就不能躲、易动的家具三角区也不能躲。”叶处长提醒说。

  “为什么这些地方不能躲?因为外墙很容易遭到地震的破坏而脱落,而易动的家具会受到地震的晃动,躲这些三角区里反而让自己更危险。”他解释说。

  叶建青处长建议,地震发生时,如果没法逃离,最好选择大而坚实的物体,蜷缩卧倒在它的一侧,这样,屋顶的重力被这些物体抵消很大一部分,对自身造成的伤害就会小很多,才有很大机会存活下来。

  “不过,躲在地震三角区也要分情况。地震波动分两种,先是P波,引发上下震动;过一段时间,S波到达,才会左右晃动。上下晃动的时候,最好躲进三角区暂时避险,有时间能疏散的,就应该立即疏散到大街、广场等空旷的环境去,千万不要一直待在三角区。”叶处长再次提醒。(夏佳波)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社昆明3月13日电(记者 杨跃萍 王研)云南盈江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推进,据云南省政府13日晚提供的情况,至13日灾区已搭建近9000顶帐篷,可解决5.3万多受灾群众的住宿,加上其他临时住所,需要安置的受灾群众已经全部得到安置,灾区群众的吃、喝、穿、住、医等问题均得到基本保障,灾区社会秩序良好。

  截至13日,中央和云南省级财政已下达1.25亿元支持盈江灾区抗震救灾,同时民政部和云南省共紧急调拨10000顶帐篷、15000床棉被、15000件大衣、2000件彩条布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州县财政也安排了30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社会各界积极支持云南盈江抗震救灾工作,截至13日上午11时共接收社会捐赠资金4700万元。

  目前,灾区救灾资金和物资发放已全面展开。截至13日中午,盈江县救灾办共发放救灾帐篷5336顶、棉被5554床、大米83吨;同时拟定了相关救灾资金的分配方案,将尽快下发。

  为妥善解决灾区学生的复课问题,13日民政部门紧急向灾区调运200顶大帐篷,每顶帐篷可容纳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据云南省教育厅介绍,14日除盈江县城平原镇外,灾区其余乡镇的所有学校复课,至21日灾区可实现全面复课。

  同时,灾区危房排查工作已全面展开,排危工作也同步全面展开。13日,位于盈江县城的永胜宾馆、天元商场及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珠宝玉石商场楼等四幢危房拆除完毕,人员聚集区和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排危工作全部完成。据悉,盈江县城的危房拆除工作将于17日前全部完成。

  为做好灾民安置点的火灾预防工作,消防部门加紧清理安置点周边的火灾隐患。为确保每个帐篷都配发有1件灭火器,已向灾区调运1000件灭火器,其余所需灭火器正在调运途中。

  地震发生以来,卫生部门共有180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伤病员救治和灾区防疫工作,62名重伤员在外地医院集中治疗;相关金融机构采取开设临时金融服务网点等措施,恢复灾区金融服务。

  为进一步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盈江地震灾区还将加快救灾帐篷的搭建进度,确保受灾群众有帐篷住;抓紧开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核查和救济工作,适当增加受灾群众的粮食、食用油及其他生活物资的供应;把当前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急需的地方,确保救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继续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防止新增遇难人员;增加向灾区调拨消毒药品和消杀设备的数量,确保卫生防疫覆盖所有灾民安置点。此外,还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做好种子、肥料、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调配工作,组织医疗专家开展灾区干部群众的情绪疏导和精神抚慰,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进行除险加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14日宫崎县又发现2000具遇难者遗体,至此,里氏9级的灾难性大地震已导致遇难和失踪人数超过6000人。

  日本警察厅14日说,截至当地时间16时,已确认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造成1833人死亡,2369人失踪。

  在14日早些时候发现的2000具遗体中,约有1000具是在南三陆町(Minamisanriku)发现的。另外,南三陆町目前仍有1万民众失去联系,约占全县总人数的一半。

  而在宫崎县,截止周一(14日)中午,已发现了785具遗体。在岩手县的大槌町(Otsuchi, Iwate Prefecture)尚有8000居民生死未卜。

  截止13日,已有45万居民从宫崎县和其他灾区撤离,但饮水、食物及燃料匮乏仍然困扰着避难地区。政府已采取空运方式输送供给物资。

  受地震影响,东京证券交易所指数创4个月以来新低。

  日本东京及周边地区多家制造商及零售商也暂时停产,丰田工厂将关闭到16日,可能导致产出下降约4万辆。日本百货公司三越伊势丹(Isetan Mitsukoshi)也关闭了其在东京周围的7家分店。

  截止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日本银行14日宣布增加其购买资产基金至40万亿日元,以减缓地震对经济复苏的冲击。

  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表示,紧急救援工作人员已经救助了1.5万幸存者。

  在日本居住的外箱人士当中,韩国外交部已经确认已有首位韩国人罹难。目前在石卷港(Shinomaki)和宫崎县尚有100名中国人还未能取得联系。

  14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11人受伤,但安全壳并未受到损坏,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Yukio Edano)称大规模辐射泄露的可能性比较小。核能与工业安全局转移了核电站方圆20公里内的500名居民。此外,核电站的2号反应堆冷却系统也已停止工作,政府正在采取注入海水的方式进行冷却。

(编辑:SN01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观音山》的制片人方励把流行的古装商业大片比作穿金戴银,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花了钱。“商业,也可以各式各样的,不要都是武打片好不好?”于是,有了张艾嘉、范冰冰主演的《观音山》。电影首映后,观众反映两极化,对批评意见中的“太文艺了”,方励回应:“追求一点质感就叫文艺?”

导演李玉(左)的《观音山》被认为是“不能放弃小众还要兼顾大众”的自我挑战(CFP/图)

张艾嘉饰演的常月琴在火堆旁与观音庙的师傅谈天,她问:“什么是最好的未来?”师傅回答:“无生无死,就是最好的未来。” (《观音山》剧组/图)

范冰冰在电影中饰演一位漂泊在城市里,小猫小狗般的青年,与陈柏霖等饰演的两位伙伴相依为命。因所租的房屋改建,他们辗转租住了中年丧夫丧子的常月琴的房子,几个孤独的人从互相敌视,渐渐相互温暖。 (《观音山》剧组/图)

四川都江堰,灵验观音山索道门前的建筑在汶川地震中被毁 这是现实中的观音山(陈博/图)

2008年1月,电影《苹果》因为“色情内容”在公映一个月后被“追毙”,吊销了公映许可证。制片人方励当时跟朋友开玩笑说,要转行去拍电视剧。

他并没有去拍电视剧,很快进入了下一部电影,而且是不由自主的。

这一年5月12日,方励正在上海,他的科技公司要在那儿成立一家新分公司。朋友发来短信,说国外媒体报道,四川地震了。方励把电话打到国家地震局——他在美国创办的科技公司从事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的引进和开发,地震局里熟人很多。他获知明确地点,是汶川。

两天后,他在北京动用一切关系搜集救灾物资,联系航班、陆运,还亲自随车队送帐篷、毛毯、方便面去青川县,又忙着给彭州筹建学校……一年半之后,《观音山》剧组来到映秀、汉旺。2011年3月4日公映的这部电影里,张艾嘉扮演的常月琴身后,是绵竹市汉旺镇沉睡的废墟,当地居民拍摄的震时视频,把人们日渐淡忘的情景又带回眼前。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环球网 (记者 谭利娅) 报道,据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刘迪自前方传回的消息,日本3月11日发生的9.0级地震目前已导致东北地区的宫城县约1万人死亡,这个数字已经得到确认。由于还有超万人下落不明,因此,此次日本地震导致的最终死亡人数可能达到数万人。

  据介绍,目前东京首都圈一都三县的电车都非常拥挤。由于日本政府推行的限电措施,很多交通机构都减少了运行的线路。有很多人因为交通堵塞已无法上班。

(编辑:SN01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3月11日下午,拉勐寨内,一个傣族女孩走过倒塌的空心砖墙。 南方都市报记者 马强 摄 3月11日下午,拉勐寨内,一个傣族女孩走过倒塌的空心砖墙。 南方都市报记者 马强 摄

  连续三天,南方日报记者走访此次盈江地震中部分亡者事发现场后发现,超过50%的亡者死在空心砖房或空心砖墙壁之下。空心砖建成的简易房屋,不折不扣成为盈江防震“短板”。

  幸运的是,盈江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局长尹安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此次地震后“禁止使用空心砖”有望成为盈江地方规定,从此改写盈江抗震历史。

  倒塌房多为“松垮”空心砖所建

  相比常见的青砖或是红砖,南方日报记者在进入盈江的第一日便在地震现场发现,损毁的建筑附近,随处可见散落一地的空心砖。

  根据盈江县政府公布的25名死者信息,记者走访在县城附近遇难的12名死者的遇难现场。在现场发现,至少有7名遇难者倒在了“松垮”的空心砖墙下和空心砖简易房屋内。

  “这里根本没有地基,建房所用材料也为空心砖。”盈江县民族中学的水电工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民族中学遇难的两名中学生分别叫李静荣和屈永欢,事发时,两名中学生正在随后倒塌的浴室内洗澡。

  直至昨日,地震中倒塌的民族中学的女生浴室现场并没有得到清理,现场内不难看出,空心砖墙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齐齐往浴室内部倒塌,而民族中学的水电工也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砌墙所用的粘合物为掺杂了部分水泥的砂浆。

  同样的空心砖墙也压在了地震时正路过棒腮路的路人身上,其中一名女童仅3岁,名叫王可欣。而另一名在同一地点遇难者的身份目前仍在调查之中。

  附近的街坊告诉记者,两人均是在地震发生时路过棒腮路的,而不够牢固的空心砖在地震中轰然倒塌,尽数压在了两人的身上。

  这样的例子远非个案,倒在空心砖下的遇难者还有河边小区内的9岁女孩陈芳芳以及皮革小区附近两名住户,尤其是皮革小区内,现场长约50米的一排空心砖房,在地震中尽数倒塌。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昨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盈江县城内房价最为昂贵的小区星星花园后发现,外观颇为时尚的小区内,墙体开裂严重,有些墙体甚至整块脱落,而在脱落墙体的附近,红色的空心砖松松垮垮地散落一地。

  “虽然均价2000多元一平米,但最贵的小区却并没有最好的质量,更令我们意外的是,开发商竟然用空心砖砌墙。”业主郑刚说,据其了解在地震中没有一个小区像星星花园一样损坏如此严重,有些小区还能安全住人,“但在我们小区,我们现在甚至还不敢将房屋内的家具抢运出来”。

  实心砖价格是空心砖4倍

  就在棒腮路事发现场的对面,一堵红砖墙在地震后“坚挺”地竖立着,墙体上仅有几条裂痕而已。

  拉勐寨组长金小四的房屋,是拉勐寨这次没有倒塌的6座房屋之一。谈起自己的房子,他有点庆幸,问记者,“可以说是完好无损,对吧?”

  金小四说,2008年一次地震之后,自家原来土房围墙倒了,考虑到老母亲的安全问题,他们才决定重新盖房,“花了10多万,这才保证了质量。”

  据他介绍,拉勐寨没有在地震中倒塌的6座房屋,全是建于2008年以后,基本采用实心砖,也经过专业部门进行了抗震设计,造价较高,具备较强的抗震能力。而在那之前建好的房屋,很多是“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没有设计图纸,更不用说能抗震”。

  而拉勐寨村民金活浪的房子,3月10日当天瞬间变成一堆废墟。他的房建好不到4年。

  当初盖房时,只是小学文化的他,担当了房屋“设计师”。他告诉记者,村里盖房子,一般都是主人自己“构思”,“想好一点,建一点”。帮金活浪盖房子的8位工人,是他从街上拉来的外地人,有的甚至都没有盖房经验,但他们“工钱低,速度快”。不到三个月,金活浪和家人就搬进了耗费近8万元的新房。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活跃在盈江的建筑队和不成规模的建筑“零工”,多数没有相关资质。由于收价较低,他们深受普通群众欢迎,而施工质量则只能取决于他们对房屋主人“构思”的领悟能力,以及他们的自我监督。

  金小四透露,拉勐寨56户人家,平均每家有4间房屋倒塌,用空心砖盖成的简易房屋基本无一幸免“我们吃了便宜的亏”。

  村民岳燕保曾认真计算过成本,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每块空心砖约1元,实心小砖每块5毛钱,单价上空心砖更贵,但每块空心砖的体积是小砖的8倍。也就是说,“花4块钱买实心小砖,才能填满1块钱空心砖的空间”。

  但对实心砖和空心砖的安全性差异,大多村民其实并不糊涂。

  “实心砖用砂浆粘合的时候,砖与砖之间接触面积大,紧紧地贴在一起,但空心砖空心部分没有砂浆粘合,接触部位只有周围一小圈”,村民蔡小孟说,但空心砖本身重量却不轻,一旦地震,空心墙体最容易倒塌。

  盈江县委书记王明山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虽然目前还没有准确数字统计,但“绝大部分倒塌的房屋都是空心砖房”,这些空心砖房主要是猪圈、鸡圈、老百姓的厨房等“简易房屋”。

  “这些空心砖盖成的简易房屋,正是这次地震暴露出的‘短板’”,王明山说,幸运的是,今年1月起相关部门和群众一直处于抗震工作状态中,“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倒了这么多简易房,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会更大”。

  重建房屋空心砖将强制“进入历史”

  “我们自己的土地,想怎么建就怎么建”,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村民如是说。

  2008年盈江地震后,盈江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开始危房改造。按照相关规定,地震中受损的房屋必须遵照统一标准改造修补。

  盈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尹安强透露,改造建设成本至少需要2万元,但政府部门只补贴1万元,中间的差额让很多受损房屋的主人“望而却步”。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村民当时并没有抗震的意识,导致危房改造进展缓慢。2010年,全县农村危房改造1880户,只完成60%的任务。“这一次地震带来的痛,说不定能转化成下一步改造的希望”,尹安强说。

  盈江灾后地震指挥部副总指挥周光全表示,为了让震区建筑达到这一硬性标准,政府甚至应当从行政、从立法层面着手去实施。尹安强透露,在接下来的复产重建中,建设部门将提出建议取缔空心砖生产,禁止空心砖再用作盈江地区房屋建筑材料。这一建议将成为盈江地方规定。

  与此同时,房屋的抗震能力将从源头上得到保障。灾后重建,资金来源采取国家补偿和自筹资金结合的方式,而国家补偿这一部分资金将与建房标准直接挂钩。

  “由我们设计出多种方案,村民建屋必须从方案中选一种,否则他们将拿不到相应的补偿”,尹安强透露,这一次将“动真格”,确保新建后的房子“间间都能抗震”。

  3月11日,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姜力等带队的工作组赶赴拉勐寨视察灾情。强调灾后重建工作是“百年大计,房子一定要建成有抗震功能的”。

  昨日,盈江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灾后重建房屋标准。“这次一定会杜绝空心砖房”,县委书记王明山说,建设部门将从选址、设计和选材等方面全面介入,弥补盈江抗震的“短板”,来完成这个“百年大计”。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徐滔 龙瀚 云南盈江报道  后方联动记者 李秀婷

(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渔轮的残骸散落在海岸之上。

在岩手县大船渡市,一位老妇人坐在废墟中。

一位女灾民无助地望着四周的残垣断壁。

这是3月12日在茨城县拍摄的在地震中损毁的汽车。

这是3月11日海啸涌入日本海岸时的情景。

樱花含泪,富士黯然。地震、海啸,当这两个令人类闻之色变的天灾重叠在一起时,大自然才真正地显现出它罕见的狰狞。日本史上最大规模的强震以及其引发的特大海啸,将日本东北三县多个地区变成了一片废墟。

截至目前为止,至少已有2100人不幸身亡,还有整整数万人下落不明。四处散落的残垣断壁,无辜人们的哭泣呼号,救援人员的奋不顾身……这一切,都谱写着一出强震之后的悲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日本气象厅透露,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北京时间11日下午1点46分)左右,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7.9级特大地震。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也已向俄罗斯及马里亚纳群岛发布了海啸警报。美国地质勘探局11日将日本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修正为里氏8.8级。

经历了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之后,当下中国人对地震的态度并没有改变多少。网上对世界范围内的地震没有表现出人的基本情感,更谈不上所谓的“人文关怀精神”。

还没有更多信息表现出日本此次地震中人员和财产的受灾情况,中国人在互联网上表现出的态度先是互问是否有震感,之后更多的则是调侃和与己无关式的漠然。

刚刚过去的新西兰大地震中,十几名中国人罹难并没有引起国内舆论的重视,大量信息集中在对新西兰地震后当局如何反应的报道中,湮没了十几名中国留学生逝去的信息。尽管中国派出了人道主义救援队到达了新西兰地震现场进行救援,却无法表达出一个大国应该的文化胸怀。

悲天悯人,感同身受。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并不缺乏对人类的关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在云贵川,西藏以及内蒙等地的原住民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界中万物的敬畏,一草一木栖神明的文化理念和人的日常生活共存。

无数人在汶川地震后高呼“汶川加油”、“四川加油”、“中国加油”的时候,精神的力量被瞬间放大到原子爆炸的当量,如果人们有足够的力量敬畏自然,日常生活中将地震、火灾等天灾人祸的防范作为日常修习的项目,汶川及周边震区逝者的数目不会以近十万计。

在地震面前,中国人当以日本为师并不夸张。岛国多震,民众对地震的了解以及防护既是敬畏自然又有科学指引,每遇地震都会有效自保,做到最小程度的伤亡。独特的日本地震文化中,日本民众既不会在日常疏于对天灾的防范,也不会在地震来临时惶恐不安。

不可否认,在中国与日本之间,彼此间的民间文化中有无法遮盖的愤青情绪,但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对生命的平等和尊重是不能以国家和政治作为衡量标准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没有学会对人类普遍意义上的生命的尊重,也不可能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

3月11日,媒体报道说:“从云南省盈江县政府获悉,截止目前该县境内10日中午发生的5.8级地震,已造成25人死亡,近30万民众受灾”,死亡的25人与汶川近十万的逝者一样应该得到国人的悲悯,但5.8级的地震轻易就被日本的8.8级地震的信息所覆盖了。

人们的记忆淡忘得太快了!

发表在栏目: 文化

  遇难和失踪者已过2000

  日本气象厅3月13日上午宣布,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大地震震级由里氏8.8级修订为9.0级。气象厅还宣布,13日起3天内发生7级左右余震的概率为70%。自11日地震发生以来,每天发生5级以上的余震约150次。气象厅13日下午宣布解除所有地区的海啸警报。

  截至13日记者发稿时,日本警方公布遇难和失踪者已超过2000人。重灾区宫城县警方表示,县内死者可能超过万人。据多方统计,因地震房屋倒塌、海啸等灾害从宫城、岩手等6个县疏散的人数已超过35万。眼下灾区最缺少的是饮用水、食品和毛毯等生活必需品。东京一些超市还出现了抢购蔬菜和食品的现象。

  防卫大臣北泽俊美13日透露,已接到菅直人首相的命令,要求自卫队参与救灾人数增至10万。

  核泄漏事故初定为4级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3日上午向政府通报称,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紧急事态”,反应堆丧失冷却功能。当天上午3号机组周围的核辐射量每小时超出污染标准值500微西弗,并一度升至1204微西弗,快到14时时检测出1557.5微西弗的高辐射量,之后又有所下降。

  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下午在记者会上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的建筑内可能已充满了氢气,有可能发生爆炸。他同时强调:“不会导致堆芯熔化。即使发生爆炸,也不会对周边民众健康造成明显影响。”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福岛县政府13日发布消息称,新确认有19名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内撤离人员遭到核辐射。目前已确认有22人遭到了核辐射。据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估计,约有160人可能遭到了核辐射。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海江田万里13日表示,在东京电力公司与东北电力公司电网覆盖范围内“为防止发生突然的大规模停电,可能在各地区实施计划性(轮流)停电”。

  13日下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组织专题会商分析认为,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日本东部的北太平洋区域扩散,对中国无影响。

  暂未收到我公民伤亡报告

  当地时间13日12时2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日外务省副大臣伴野丰和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前往迎接。伴野丰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迅速到达表示欢迎。程永华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到来,是中日友好的证明。中国国际救援队领队尹光辉说,救援队将竭尽全力,发挥专业化水平展开营救。

  据悉,中国国际救援队已于当晚抵达地震重灾区岩手县大船渡市,在该市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扎营露宿,14日一早将投入救援行动。

  地震发生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分别向宫城县、茨城县派出工作组,驻新潟总领馆和驻札幌总领馆分别向福岛县、岩手县派出工作组。中国使领馆工作组在灾区走访、慰问和救护受灾地区中国公民,同时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了解中国公民受灾情况,并请日方协助确保受灾地区中国公民的安全。至今日本政府尚未公布在日外国人受灾情况。截至13日下午,中国驻日使馆没有收到在日中国公民伤亡的报告,使馆通过网页和电话确认平安的在日中国公民5500多人,收到求助信息 4400多件。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讯 昨晚9时许,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日本地震重灾区岩手县的大船渡市,目前已在该市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扎营露宿,预定今早投入救援行动。

  大船渡市靠近海滨,遭受地震和海啸双重袭击,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队员飞机上已明确分工

  中国救援队由15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组成,昨日早上从北京出发,乘坐民航包机于当地时间12时20分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前往机场迎接的日本外务省副大臣伴野丰对中国救援队如此迅速地到达日本表示欢迎。他说,地震海啸灾区的条件不好,救援队能前来帮助,他十分感谢。

  救援队领队尹光辉介绍说,救援队此行携带包括搜救设备、保障物资等在内的数吨物资,队伍中包括7名搜救队员和1名医生,主要任务是搜救幸存人员,并协助排除灾区供电、通信等设备的故障。在飞机上,每名队员已分配了搜救、破拆、医疗、后勤保障、外联等各种职责。

  5至7天内搜索被困者

  昨日,随中国救援队一起行动的中国大使馆联络员石泽毅说,救援队当天18时30分许抵达岩手县花卷机场,随后乘车前往100公里开外的大船渡市。

  石泽毅说,中国救援队抵达大船渡市后,先与当地消防部门接洽,商定救灾地点和具体行动方案。目前,救援队已在大船渡市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扎营露宿,准备今早实施人道主义救援。

  随队医生彭碧波说,在未来的5至7天内将搜索被困被压的生命作为早期目标。

  如日方需要或增派救援者

  据了解,大船渡市通信、供电中断,夜间气温零摄氏度以下,救援队将在大船渡市近海岸附近展开搜救行动。目前该区域有倒塌房屋3700余间,因未受海啸冲击影响,幸存者生还可能性较大。

  救援队员陈庆开说,“由于地震引发了海啸,救援难度比较大。但许多队员都参加过多次重大救援行动,有能力完成救援任务。”

  领队尹光辉称,目前尚不确定救援队的归国时间,将视日本方面需要,决定是否增派救援人员。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当天表示,日本发生了该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到来,是中日友好的证明。希望救援队能发挥重要作用,圆满完成任务。

  ■ 对话

  携4吨救援物资赴日搜救

  新京报:怎么看待这次赴日救援工作?

  陈庆开(以下简称“陈”):在汶川大地震时,日本国际救援队给予了中国巨大的帮助。这次,我们将尽一切力量为日本提供援助。

  新京报:此次救援与前几次有何不同?

  陈:目前的日本灾区不仅是地震破坏,许多城市遭受了海啸,海水灌入市区,救援难度会大大增加。

  新京报:这次赴日救援做了哪些准备?

  陈:此次救援队一共携带了4吨救援物资赴日,其中大多是生命探测仪等搜救设备,还有各种破拆设备、海事卫星电话和应急药品等。出发前还准备了10条搜救犬,但由于日本方面没有提出相关要求,最终未能成行。

  新京报:有无专门针对核辐射的救援准备?

  陈: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核辐射威胁,救援队伍携带了包括核辐射检测仪等与核污染有关的防护设备。但此次救援行动并不针对核污染。

  ■ 专家建议

  充分利用“黄金72小时”

  本报讯 在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黄金72小时”是救援的最佳时期,这是救援界的共识。

  昨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总队副总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介绍了如何利用这段黄金时间搜救的方法:

  搜寻坍塌严重的房间

  坍塌不太厉害的建筑物,人被埋压的可能性不大。粉碎性倒塌的房屋,生存的可能性也不大。第一时间要寻找坍塌比较重,但里面又有空间的房屋,这里的被困者生存希望更大。

  暂时避开海啸冲蚀区

  和单纯的地震搜救有区别,因为海啸的冲刷会带入大量泥浆和水,容易造成被困人员窒息而亡。所以,灌满泥浆的房屋里,人的生存希望非常渺茫。

  应会选择离海边有一定距离、地势较高的地区开始搜救,暂时避开海啸冲蚀区,寻找房屋部分损毁,且只存在少量泥浆的地方展开搜救。

  寻找震前人多的地方

  抵达灾区后,可以问当地人,哪里的建筑会聚集较多人群,这些地方发现被埋人员的几率会很大。

  寻找搜救盲点空白点

  按照国际惯例,专业搜救队经过的地方,会在没倒塌的房屋上留下记号,表明是谁搜救的,是否有生存者,发现了多少遗体。

  有经验的搜救队伍会留意记号,不做无用功,争取时间搜救盲点和空白点。

  ■ 专家分析

  救援重点在河谷两侧高地

  救援专家曲国胜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按国际救援惯例,救援队要接受当地政府和联合国救援办公室的任务批条,中国国际救援队被指定救援的大船渡市位于岩手县的东南部,紧靠海岸线,是一个港口城市。城市中有一条入海的河流。地震发生后,河谷是大量海水倾入的区域,因此河道比较低洼的地区是海啸冲蚀区域。这里的人生还可能性几乎没有。

  但高于河谷的区域一般能成为避险的安全地带,根据航拍图像显示,河道两边有一些建筑物没有被海水淹埋和侵蚀。这些建筑物如果坍塌,里面可能有生命迹象。因此,在河两岸的高地和山坡成为救援队员72小时内把握生命迹象的重点地区,队员应尽快在这些地方展开搜救。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4 页,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