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碳链和氢链的分子是地球生命的构成元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包含大量碳链和氢链的分子是地球生命的构成元素,也是火星任务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对于理解生命是否存在于火星至关重要。

  这些分子曾发现于来自火星的陨石中,但是科学家对这些火星陨石的来源持不同观点。卡内基学会的安德鲁-斯蒂尔负责这项最新研究,明确证据表明这些碳分子起源于火星,虽然并未发现这些碳分子具有生物特征。

  该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洞悉火星上出现的化学反应,并有助于解释远古或者现代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24日出版的《科学快报》上。

  科学家们鲜有共识大型碳分子起源于现已探测到的火星陨石,碳分子起源的理论包括来自地球或者其它陨石的污染物,它们可能是火星化学反应的结果,或者是远古火星生物体残骸。

  斯蒂尔带领的研究小组检测了11号火星陨石样本,该陨石跨越火星42亿年历史。他们发现大型碳分子存在于晶体矿物质微粒中。

  使用一系列复杂的研究技术,研究小组显示至少一些较大碳分子存在于陨石之中,并不是来自地球的污染物质。

  之后研究小组观测研究陨石中与其它矿物质有关的碳分子,从而洞悉这些碳分子样本在抵达地球之前曾经历过何种化学反应。

  包含碳化合物的晶粒提供了碳分子如何形成的一个研究窗口,他们发现这些碳分子是在火星火山活动中形成的,并显示火星在其历史中多数时期存在着有机化学反应。

  斯蒂尔说:“这些发现显示贯穿火星历史时期碳分子存储量持续减少,这类似于地球远古时期。理解火星非生物、含碳大分子结构对于未来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至关重要。”(卡麦拉)

  相关阅读

  机遇号火星车冬眠苏醒:拍摄最大陨石坑美景(图)

  揭秘"好奇号"火星之旅:经历恐怖7分钟探测687天

  科学家制"太空出租车" 载人太空之旅终点站火星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家称灵长动物带有新型艾滋病毒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非洲喀麦隆科学家警告称,人类食用猴子和猿,未来可能会感染新型艾滋病毒。

  他们现已跟踪一种叫做类人猿泡沫病毒的类似艾滋病毒的病菌,并担心更多的病毒可能扩散,并导致全球性健康危机。当前喀麦隆东部地区80%的肉食消耗来自于野生环境的“丛林猎物”,主要是大猩猩、黑猩猩和猴子。
据统计,喀麦隆每年将屠宰大约3000只大猩猩,美国华盛顿州丛林肉食危机特别小组评估称,每年刚果盆地将有500万吨野生动物将被屠杀,这相当于1000万头牛。

  今年初,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一项研究报告指出,现已鉴别发现包含类人猿泡沫病毒的病菌出现在美国几个国际机场的重大野生动物走私案件中,这些国际机场包括: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乔治-布什洲际休斯顿机场和亚特兰大哈特斯弗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

  非洲猿类保护行动灵长目保护所负责人巴比拉-塔方(Babila Tafon)发现带回保护所的动物中存在着类人猿泡沫病毒。该机构保护着22只大猩猩和100多只黑猩猩,它们都是疯狂丛林捕猎行为的孤儿。

  塔方对进入保护所的所有动物进行了血液测试,他指出近期发现了类人猿泡沫病毒,它在猿类动物中非常接近于艾滋病毒。

  他说:“近期体检发现类人猿泡沫病毒也存在于人类,尤其是喀麦隆东南部地区那些喜好猎杀猿类的人们。”同时,他还相信埃博拉病毒也会存在,这是近期在邻近村庄导致大量居民死亡的一种病毒。该村庄一位老者菲力克斯-比安果(Felix Biango)说:“在Bakaklion村我们的亲人们在森林里发现一只死亡的大猩猩,他们便把这只死亡的大猩猩带回村子,并且许多人食用了死亡大猩猩的肉。差不多所有食用这只大猩猩的人们都已死亡,其中包括25位男性、女性和儿童,经调查唯一幸存下来一位女性,她之所以存活下来是因为并未吃死亡大猩猩的肉。”

  喀麦隆首都雅温德巴斯德中心主管多米尼克-鲍登(Dominique Baudon)教授称,我相信这种病毒将很快扩散传播,目前更多的捕猎者进入森林,更多的灵长类动物将被猎杀食用,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人群将变成新型未知病毒载体,病毒将更大程度地发生变异具有侵害性。

  目前,政府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并不知道类人猿泡沫病毒对人类的长期影响,近期,加拿大政府称,甚至他们并不知道这种病毒是如何进行传播的。准确的传播方式并未被证实,但是有迹象表明病毒可能通过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唾液其它体液进行传播。 (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善于越狱的六种动物 猩猩世界里的雌雄大盗(图)

  小猩猩猎枪下幸存 对镜头"叛逆"吐舌招人爱(图)

  猩猩演绎现实版卧薪尝胆 足够强壮才找雌性繁殖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27日召开的“全国首届贵州·岑巩陈圆圆吴三桂史迹研讨会”上,有专家认为,一代佳人陈圆圆最终隐居于贵州岑巩县马家寨。

  据专家介绍,早在1983年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发现陈圆圆墓,给清史研究者提供了线索。

  在考证了所发现的墓地碑文、听取了马家寨吴氏后裔第11代秘传人吴永鹏等人介绍后,来自10余家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最终基本达成共识,认为马家寨吴氏族人为吴三桂后裔;陈圆圆并非不知所终,亦非投湖自尽,而是隐名埋姓逃亡到岑巩县马家寨,不仅成功保住了自己,也保护了吴三桂的余脉并得以繁衍至今。此外,一些专家还认为,吴三桂大将马宝将其遗体秘密运到黔东南州,最后葬于马家寨。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秘鲁海岸又现上千只磷虾尸体死亡原因不明(图)
千余只红色磷虾

  综合外电报道,继秘鲁首都利马附近海岸发现许多海豚及鹈鹕神秘死亡后,在距离利马以南60公里处的Pucusana海滩又出现了上千只红色磷虾尸体。目前,官方还未就此给出明确解释。

  据生物学家尤里•胡克介绍,由于太平洋水温上升对磷虾的生活造成影响,因而使得它们从相对较远的海中央迁移到海岸附近生活,而迁移后的居住地也就是它们大量死亡的地方。

  秘鲁工业和渔业部长格莱迪斯•特里维诺(Gladys Triveno)称,目前对此事件做结论还为时尚早。

  据悉,今年2月至4月,秘鲁北部海岸发现近900只海豚尸体。政府研究报告称这些海豚系自然死亡,但环保组织坚持认为该事件与大量开采近海石油有密切联系。

  相关阅读:

  秘鲁3000海豚死亡原因出结论 系感染麻疹病毒

  海豚之后又现1200海鸟死亡 神秘海滩祸根在哪?

  英海岸发现巨大尸体 海中霸主须鲸搁浅命丧海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墓室中奇怪的尸骨分布位置和朝向

  据国外媒体报道,比利时的考古学家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南大约20英里处发现了神秘墓穴,其中埋葬着超过80具骨架和木乃伊。研究人员认为该墓葬与当地的原始部落进行的宗教仪式有关,尤其是骨架中存在着被杀害的婴儿遗骸,这座墓葬距今大约1000年。来自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考古学家小组揭开了埋藏在60英尺长的椭圆形墓室内的奥秘。

  墓室中的景象令考古学家们感到吃惊,里面躺着十多具新生婴幼儿的骨骸,每具婴儿骨骸排列成一圈环形周界,他们的头部都朝向墓室。根据考古学家们的统计,墓室中埋葬着各种年龄段的骨骸,包括成年男性、妇女、儿童以及婴幼儿。值得庆幸的事,这座墓穴奇迹般地埋藏在地下,没有被掠夺的痕迹,墓室中仍然可以找到保存完好的木乃伊。

  除了十多具婴幼儿的骨骸外,考古学家清理出大约70具骷髅和木乃伊,它们都处于墓室中婴儿骨骸位置的附近,大部分的骨骸都被包裹起来,其中有些尸骨具有妇女的特征,混合了各种年龄段的人。在尸骨的旁边,则是一些陶瓷制品、狗、豚鼠以及一些绘有神秘彩图的木块。根据相关研究人员介绍:“在墓葬发掘中出现婴幼儿是很令人惊讶的现象,但它们能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幸存而没有被毁坏也是非常令人惊奇的。”

  发现婴幼儿木乃伊墓葬之处,附近的墓穴已经被掠夺,但是唯独该墓葬没有被检测到。根据考古学家彼得·埃克豪特(Peter Eeckhout)介绍:“在此墓葬中成年人与婴幼儿的比例显得极为不寻常,对此可以进行两个假设,墓葬中的人类骨骸是祭祀用的祭品,或者这些婴幼儿是自然原因而死亡的。由于性质比较特殊,这些自然死亡的婴幼儿尸体就被放置于墓穴中。”

  但是,埃克豪特也发现了若干具骨骸上存在致命的伤害,物理性的创伤和或者严重的疾病,比如一位少年骨骸的颅骨发现了致命一击的痕迹。在周围的各处墓穴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致命疾病的踪迹,比如癌症或者一种可导致皮肤溃烂的热带传染病。据史料记载,在公元900年至1470年,这片大陆由南美印加文明的太古创世之神帕查卡马克统治,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在1533年对该大陆进行了掠夺,仅仅在几年之内就被完全征服了。(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揭秘埃及图坦卡蒙法老陵墓 诡异的"木乃伊诅咒"

  CT扫描木乃伊头骨 还原2600年前埃及祭司面容

  CT扫描6000年前埃及木乃伊 包裹内竟藏有珍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地球水资源与木卫二水资源存量的形象对比。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8日消息,还记得上次那篇“如果地球上只有一滴水” 吗?现在带你领略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木卫二)上的一滴水,看看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根据美国NASA的伽利略人造卫星采集的信息数据,天文学家经过估算发现木卫二全球所蕴含的水资源比地球还要多上个两到三倍。而这个倍数不是根据星球比例换算得出的,是实际的水份总量比较!正是因为这个小不点卫星蕴藏着大量的水分子,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又将是一个孕育生命的起点。

  如果我们能够想出办法用探针穿透木卫二表面那数百码(一码等于0.9144米)的冰层(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实现),或者用一种可发热融冰的探针来穿过冰层,然后通过发送小潜水艇来收集冰下水源,或许我们就能参透那幽暗的水下究竟隐藏着什么。

  如果人类真的去那儿探索发现了,丰富的水资源将会是生命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但愿不会唤醒另一个威震天。(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美地质调查局发布惊人消息 地球水资源消耗殆尽

  土卫二南极发现90处喷泉 生命存在得天独厚(图)

  土卫二或存有外星生命 南极附近现神秘裂缝(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今日日本》5月23日报道,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2011年大海啸带来的情绪压力导致一些幸存者的大脑萎缩。科学家们将借此机会研究心理创伤对神经造成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又称创伤后精神紧张性精神障碍),研究人员选出42名健康青少年,将他们两年前的脑部扫描图与海啸三四个月后的脑部扫描图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那些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眼窝前额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有萎缩现象。眼窝前额皮质是大脑中负责控制决策和调节情绪的部分。

  领导此项研究的关口敦(Atsushi Sekiguchi)说:“眼窝前额皮质体积的改变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此前研究也显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部会出现变化,但这项研究首次指出大脑哪个部位发生了变化。

  尽管这些发现的意义还不清楚,但已经可以令医生和患者获益。关口敦说:“我们认为这些改变不是永久性的,因为以前多项研究显示,在一些疗法或干扰因素影响下,大脑的改变是可以恢复的。”(李金良)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国外媒体报道,正如没有人希望被囚禁起来一样,被关起来的动物们总是一直想找到一个逃跑的机会。即便没有其它的因素,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也是使其逃跑的内在驱动力。有这么几个典型事件彰显了我们的动物同胞们有欺骗看守员的智慧。

  1、大猩猩Evelyn and Jim

  洛杉矶动物园的居民Evelyn和Jim是大猩猩世界里的雌雄大盗(一部电影)。多年以来,这对夫妇已经至少在5次试图逃走的尝试中成功了4次。每一次成功的逃走都得益于围栏设计有缺陷。Evelyn是优秀的策划者,擅长实施精密的逃跑计划,而Jim则是使用暴力手段。

  动物园的管理员Michael Dee 回忆说:“Evelyn在一次逃跑中利用的是伸进围栏中的一个葡萄树枝条。Jim的一次典型逃跑策略是,把门上的铰链扯断破门而出。”

  这对夫妇也使用过团队协作策略。在他们的一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逃走期间,Evelyn让Jim把她托起足够的高度以爬过高墙。据该动物园的报告,Evelyn在获得自由的半个小时期间,深深地被动物园的长颈鹿和大象所吸引。毫无疑问,当她归来时肯定有很多故事要讲给Jim听。

  2、鹦鹉Chuva

  鹦鹉以其富有智慧而闻名,温哥华动物园鹦鹉园的一只名叫Chuva的鹦鹉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Chuva是如何逃走的对于动物园的管理人员来说仍然是个谜团。即使这只鹦鹉的翅膀被剪掉,这只聪明的金刚鹦鹉仍然以某种方式设法在一次展览中逃走,漫步在动物园的停车场中。然后她藏在一辆露营车发动机的空隙中搭乘了便车。在汽车的主人发现她的时候,她至少在里面呆了3天,行程20英里。最终还是被送回了动物园。

  3、小驴Frosty

  英格兰德文郡的一所不知名的动物救助站里有一头异常聪明的驴,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进入的。根据该救助站提供的一段视频,小驴Frosty已经学会了用嘴拧开门把手,显然他发现了这对于打开储藏食物的小屋非常有用。虽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有使用该技巧逃出救助站的倾向,但是这能够使他每次第一个吃到食物。对于Frosty来说,自由或许就是意味着填饱肚子。

  4、红毛猩猩Fu Manchu

  虽然有很多聪明的动物,但是当谈到逃跑时,没有其他的动物比红毛猩猩更富有天资。奥马哈市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经常在早晨发现该动物园的一只名叫Fu Manchu的红毛猩猩在展览区之外的树上休息。Fu Manchu詹姆斯·邦德般的逃走策略彰显了它具有深刻的前瞻性和想象力。

  高科技的监控手段是动物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的唯一办法。当动物管理人员在夜晚离开后,Fu Manchu可以爬入围栏的通风口,然后进入围绕在红毛猩猩展览区的干涸的护城河中。在护城河内有一扇动物管理人员经常使用的门。这只聪明的猩猩拔出一个细小的金属片来打开门上的锁。在白天的时候它把这个金属片藏在它身上。

  Fu Manchu是如何学会打开锁的仍然是一个谜团,但猿类狡猾的计划能力通过它能够在一整天的时间里藏匿作案工具而彰显出来,这显示出了红毛猩猩智慧的深度。

  5、金雕Goldie

  伦敦动物园的一只名叫Goldie的金雕,在上世纪60年代因从围栏中飞走并在12天的时间内没有被重新捕获而轰动全国。这只鸟的最初逃走是因为公园管理员在清洗鸟笼后,一时疏忽忘记关上笼门,但是在接下来的12天里它的俏皮逃脱激起了公众的崇拜。在整个逃脱过程中,消防队员,警察等约有5000人出动来寻找它,最终由埃塞俄比亚鸟风笛手找到了它。

  Goldie也展示了它出众的独自生存能力,到被捕获时,它在美国驻英国大使馆的花园里捕捉到一只鸭子为食。这只深受欢迎的金鹰当年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逃跑,不过这次仅4天就被捕捉回来了。

  6、红毛猩猩Karta

  Karte,是一只来自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动物园的猩猩,是别出心裁猩猩的另一个代表。这只27岁的猩猩,能同时兼任电器工程师,它将小棍塞进笼子的电丝网中引起电丝网短路而逃跑。Karta将灌木、树根及其它的碎片堆砌起来,制成了一个带围墙的小平台。经历了4小时的自由后,Karta最终自己返回了之前的笼子里,让公园管理者大舒了一口气。也许它的这次外逃仅仅是为了炫耀一下?(编译:双螺旋)

  相关阅读

  盘点地球上六种僵尸动物 无头毒蛇依然致命(图)

  夏威夷群岛拍到笑脸蜘蛛:微小动物咧嘴大笑(图)

  专家发现亿年前哺乳类动物 与恐龙同代面似海狸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现了分异度非常高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化石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以及维多利亚博物馆(Museum Victoria)的科学家和志愿者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现了分异度非常高的肉食性兽脚类(theropod)恐龙化石,时代可追溯到距今1.05到1.2亿年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杂志上。

  在过去30年里,Tom Rich博士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维多利亚南部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恐龙化石开采工作。Rich介绍说:“最令我们感觉惊奇的是我们在这里发现了类型非常丰富的恐龙化石,小型兽脚类恐龙与一只猫大小相当,而大型兽脚类恐龙体长可达九米,包括拥有强有力双臂和锋利前爪的澳大利亚版霸王龙。”

  他继续介绍道:“目前我们在维多利亚已发现超过1500块恐龙骨骼化石和牙齿化石,它们分属为不同类型的恐龙,恐龙化石的挖掘和研究工作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

  在远古的恐龙时代,澳大利亚南部还位于南极圈以内,尽管当时气候非常寒冷,却生活着生物多样性非常高的小型肉食性恐龙,如电影《侏罗纪公园》里常看到的迅猛龙(Velociraptor)。Rich解释说:“小型兽脚类恐龙很好的适应了当时的生活环境,这可能与它们具有温暖血液的特性有关,作为鸟类的近亲,它们体表具有特化的羽状结构,能够帮助它们维持较高的身体温度。”

  相关阅读

  专家发现亿年前哺乳类动物 与恐龙同代面似海狸

  市民嘴下留情救出"活化石" 竟比恐龙还古老(图)

  恐龙时代海洋霸主难言之隐 走向灭亡或因关节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25日报道,近年来,在“超老龄化”的日本,“孤独死”案例不断被媒体曝光,已经让日本民众见怪不怪了。

  据报道,近日,日本立川市一公寓内,63岁的女儿病死后,患有认知障碍的95岁高龄母亲也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离世。而在此之前,日本全国各地也发生了多次这样的惨剧。札幌市72岁的姐姐死亡后,患病的70岁妹妹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结果在北海道的严寒中活活冻死。横滨市一户家庭77岁的母亲去世后,身有残疾的58岁儿子也因无人照顾死亡。这些“孤独死”事件中,死亡者无一例外都是在死去一两个月后才被人发现。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独居老人“孤独死”问题近年来越来越严重,仅在东京,一年的“孤独死”案件就多达2718宗,比7年前增加了两倍。

  分析称,从社会层面看,日本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存在明显漏洞,缺乏对残障及高龄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分析各种“孤独死”案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之处:事件中的死亡者基本都是残障人士或高龄人士等标准的弱势群体。这些最需要社会保障的人群,却享受不到完善的保障。不少人甚至沦落到有上顿没下顿的地步。如果生病,情况就会更加糟糕。高额的医疗费根本让人无法承担。不少人患病后也只能硬扛。扛得过,尚能平安无恙;扛不过,惨剧就可能随时发生。
 
从社区层面看,日本的集体公寓管理混乱,管理者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孤独死”事件中的死亡者都是死亡一两个月后才被人发现,管理者的不作为是重要原因。“孤独死”事件调查过程中,一些管理者表示曾发现了不对劲之处。比如,在公寓已经长时间未能见到死者;死者突然滞纳公寓的房租、水电费;死者的邮件堆积如山,无人领取等。事实上,管理者发现此种情况后,内心都已经猜出了十之八九。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让他们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顾,导致最后出现了许多本不该发生的惨剧。

  从家庭层面看,日本原有家庭制度的崩溃也成为“孤独死”的催化剂。“二战”以后,日本家庭不断“小型化”。许多年轻人一成年便离开父母独自居住。独居的年轻人在社会高压下奔波,自然也少了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渐渐的,年轻人和父母的关系就越发疏远。不少年轻人成家立业后,仅和父母通过书信来往。据日本内阁府统计,2060年,日本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40%。而其中超过半数将会成为独居老人。他们步入暮年,却缺乏亲人照顾,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孤独死”事件的主角。

  这一起起悲凉的“孤独死”事件,让不少民众将表面繁华的日本称为“人间沙漠”,正如日本一名NHK电视台评论员在节目中指出的那样:“在每况愈下的日本,长寿已经是一个负担。”

  相关阅读

  人类长寿竟引来反对之声 科学家称活到80岁即可

  长寿药物或梦想成真 实验小鼠寿限延长12%(图)

  端粒决定人类是否能长寿 婴儿出生后便可知天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3 页,共 9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