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日本应急作业人员正采取措施,防止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灾难性熔毁事故,危险的核辐射已经迫使当地居民撤离核电站附近地区。由于核事故,这个岛国在3月11日刚刚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后再度陷入恐慌之中。
辐射水平变化莫测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辐射风险可能广泛而长期存在。随着核事故的发生,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疑问浮出水面。例如,核电站工作人员真如一些人所说正在执行一项自杀性任务吗?我们每天面临哪些辐射照射?这场核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会超过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福岛核电站危机之所以如此严峻的部分原因在于其变化莫测的辐射水平。健康物理学家凯瑟琳·希格利表示,福岛核电站4个面临威胁的反应堆中有一个在15日出现明显裂缝,可能喷出放射性蒸汽。“核电站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升高,但不久后又出现回落。”希格利是美国俄勒冈州大学核工程学和辐射健康物理学部门负责人。
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福岛核电站15日的辐射照射水平曾一度达到每小时400毫西弗,而后又迅速降至每小时0.6毫西弗。毫西弗是国际通用的基于人体生物学影响的辐射剂量测量标准。希格利表示。每小时400毫西弗是一个很高的辐射水平,“你绝对不希望自己在现场逗留,哪怕只有一小会”。普通人每年从环境中天然辐射源受到的辐射大约在1至2毫西弗左右,一次胸部X光检查可产生大约0.2毫西弗辐射。世界核协会指出,每年受到的累积辐射剂量最低达到50毫西弗,成年人才有可能患上与辐射有关的癌症。
什么是辐射病?
当在几分钟或者几小时内受到较高剂量的辐射时,人就会患上辐射病,也就是急性放射综合症。如果辐射剂量达到每小时400毫西弗,核电站工作人员便面临辐射病风险,具体程度取决于照射时间。一天之内受到的辐射剂量达到1000毫西弗可导致暂时性辐射病,出现恶心、呕吐、血球计数减少等症状,但不会导致死亡。
如果一个月内受到的辐射剂量达到5000毫西弗,在不采取侵袭性医疗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受到这一剂量辐射的人中可能将有一半人送命。希格利指出,一旦受到这种水平的辐射,细胞壁便会被刺穿。“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再也无法承受任何损伤,在受到较高剂量辐射情况下,你的器官机能会丧失。然而,即使受到高剂量辐射,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仍有存活的可能性。”
希格利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只听到有人出现辐射病症状的传闻,但政府还没有发布任何权威性声明。作为应对措施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已下令附近居民撤离到距离福岛核电站12英里(约合20公里)的区域。对于距离核电站大约19英里(约合30公里)的居民,政府则建议他们留在室内同时紧闭门窗。
应急人员在执行自杀任务?
截至16日,共有大约330名应急人员采取注入海水的方式冷却福岛核电站,以防止燃料棒温度过高,释放出更多放射性物质。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减少辐射照射,应急人员组成小组,大约15分钟进行一次轮换。但即便是这种几人一组定时轮换的方式也无法保证应急人员不受到辐射伤害。
东京大学放射线学教授中川庆一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他们就像是战争中执行自杀性任务的战士。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应急人员是否在执行一项自杀式任务,希格利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她说:“现在还很难说。基于反应堆的设计,一些区域可能存在较高剂量的辐射。同时,他们也为工作人员设置了安全区,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是否具有自杀性取决于他们需要完成怎样的任务。”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冷却反应堆。希格利说:“高温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注水海水进行冷却以消除额外热量。一旦反应堆的情况趋于稳定,他们便会采取措施进一步稳定核电站。”
核辐射可能造成更加广泛的威胁
健康专家瓦迪姆·楚马克(Vadim Chumak)认为,从长远角度来说,日本现在最担心的是放射性物质的沉降,毕竟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非常高。对日本来说,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福岛核电站的核事故将导致多种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其中包括钚。但这中间最让人担心的应当是铯-137,以及碘-131,。这两种物质都非常容易挥发,因此它们可以扩散到非常广泛的区域内。
一旦进入人体,铯137的性质将和钾的表现非常相似。而碘131则会很快被甲状腺吸收,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将造成严重的癌症风险。
在受影响的地区,政府已经开始分发碘片,在放射性沉降发生时服用这些药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碘-131的吸收。
到目前为止,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还没有被发现升到很高的位置。俄勒冈大学的希格利(Higley)教授 说:“这些放射性物质正被大风、降水和喷洒的海水冲刷下去。” “但问题是,这些物质具有粘性,它们带有静电,因此会粘在建筑表面。我们应当很快就会发现大部分的污染物都吸附在墙面和其他物体表面上,非常危险。”
乌克兰辐射医学研究中心的楚马克教授认为,大部分的放射性沉降都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衰减。一旦核电站回复稳定状态,“最好的措施是撤出附近人员,让受污染的建筑暴露在自然环境下一段时间。比方说一年。这将让辐射水平逐渐降至可控制的水平。”
到了那一阶段,对民众最大的威胁就变成了放射性物质的摄入,如铯和锶。这些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富集,不管是陆地生物还是水产品,都有可能遭到污染。
这种情况将非常棘手。要想阻止这种状况的出现,就必须采取重大措施,改变农业和食物供应体系。不过由于在那一阶段时,辐射水平应当已经回到了某种可控的状态,当局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应对准备。
三里岛,切尔诺贝利,福岛?
周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福岛核电站的事故等级定为6级。根据国际分级标准,最高的事故级别是7级。相比之下,1979年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等级是5级,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等级是最高的7级。
但抛开事故等级,福岛核电站事故和过去的其他事故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如切尔诺贝利——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那次事件中,反应堆堆芯没有隔离密闭装置,并且辐射泄漏发生时核电站正处于全功率运行过程中。而在福岛事件中,反应堆被成功关停,并且内部的隔离密闭装置大部分似乎还在发挥着作用。
相对而言,福岛事故更像是美国三里岛事件,那次事件中,核电站也是由于冷却系统失灵导致堆芯的部分融化。
不过,除非在事故结束后进行全面的调查,在目前的阶段,专家还很难对这次事件做出定量的比较分析。要进行这样的分析,研究人员必须要进入反应堆内部进行查看。
希格利说:“看起来发生了一些损坏。达到了三里岛事件那样的程度?很难说。看起来似乎核泄漏的程度要比三里岛事件更高一些,但目前这些核泄漏似乎仍处于控制之中。只有时间能让我们最终回答这些问题。”(孝文 晨风)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尽管周五的日本地震是该国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引发了强烈破坏和大规模海啸,并导致核电站事故,给日本造成了严重损失。但是专家表示,这次的强震可能还并非人们预料将可能发生的“超强地震”。这并不是说9.0级的地震还不够大,还是因为这次地震发生的地点和理论不符。
长期以来,地震学家们一直认为日本正酝酿着一次强震,这一强震的震中位置则将是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翻版,即其发生地是位于一条非常靠近东京的断裂带上。那次大地震几乎摧毁了东京,造成大约14.2万人遇难。
日本地质情况复杂,这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日本位于三个大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以及鄂霍茨克板块交界处。这三个板块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日本地震活动频繁发生。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震级估计为7.9级至8.4级之间,其原因是菲律宾板块向日本大陆发生碰撞挤压,地震的震中位于东京附近的一条断裂带:相模海槽(相模トラフ,)。
而上周的地震发生地相比之下更加偏北,位于日本海槽的南端,是由鄂霍茨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引起的。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活动版块和海床制图实验室主任克里斯·歌德费因格(Chris Goldfinger)说:“大部分专家都没有料到在那个地方会发生那么强烈的地震。”这是因为日本海槽附近在过去的数千年内一直不断在发生着较大的地震,但从来不会出现这样的超级强震。
对于这一观点,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伊万斯顿分校(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Evanston)的地球物理学家赛斯·斯特恩(Seth Stein)表示赞同。他说:“长期以来,日本人一直在为一场大地震做准备,但是他们预计地震的发生地应当更偏南,基本上位于东京湾附近。”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此次的地震还造成了整个日本平移了约2.4米。
地震预测是伪科学?
但专家们同时也指出,这并不是说日本海槽在地震学上是不活跃的。罗伯特·耶茨(Robert Yeats)教授指出:“日本北部历史上不断发生着地震。”他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科瓦利斯分校的地质学专家。
而西北大学的斯特恩教授指出:“问题就在于,我们缺乏足够长期的历史资料来判断一处地点可能发生的最强地震的震级是多少。”
即便对于日本也是一样。要知道,尽管不是如现代地震学资料那样精确,但是日本保存有1100年来该国发生的地震的记录。
按照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地震风险评估项目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大卫·安普盖特(David Applegate)的说法:“近期的历史记录无法帮助我们预测会发生什么。”
因此,专家们认为,目前仍然存在着在更加偏南的相模海槽再次发生一次超强地震的风险。
大地震前已有预测
但历史地震记录并非科学家们进行地震预测的唯一手段。
举个例子,根据俄勒冈州立大学耶茨的说法,东京大学有一位地震学家池田康隆(Yasutaka Ikeda)曾使用GPS技术对日本海槽沿线的板块挤压应力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之后,池田教授将测得的地质应力积累的数据于已经发生的地震中所释放出的能量进行对比。
他得出的结论是:就积累的地质应力释放而言,本世纪内这里发生的地震还不够多。因此他得出结论,应当还会出现一些强震——比如这一次发生的特大地震。
这次地震发生时,池田教授正在中国访问。但即使是他,得到消息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他在一份发给国家地理的电子邮件中说:“我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我的有生之年会发生这样的强震。”
日本大地震前曾发生前震
直到事后,人们才猛然意识到,这次的地震其实是有前震的:3月9日,也就是大地震到来前两天,同一地区曾发生过一次里氏7.2级地震。
但一般而言,在这样规模的地震之后,应当是更多更小的余震,而不会出现再次这样巨大规模的强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安普盖特教授说:“许多7级左右的地震之后都会出现逐渐减弱的余震。而这一次,直到事后,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的时候才猛然意识到,那一次的7.2级地震其实只是一次前震。”。对此,他表示,发生这样的事件的概率仅有大约1/20,非常罕见。
而在地震后的3月11日,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召开的一场吹风会上,署长克莱格·福格特(Craig Fugate)表示:“这一切的底线是一点,那就是地震到来时可能是没有警报的。”
他说:不论我们修建多么坚固的抗震设施,地震引发的海啸和强烈的地面晃动还是会多多少少造成损失。(晨风)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3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位于日本鹿儿岛县与宫崎县交界的新燃岳火山从1月26日开始持续喷发,附近村庄和农场被厚厚的火山灰所覆盖,迫使日本当局提升了警戒级别,要求周围1.2英里(约合2公里)以内的居民迅速撤离。
1.火山喷发伴随着闪电
1月28日,日本新燃岳喷射出灰烬和熔岩,一道道闪电划破火山上空。新燃岳是雾岛山火山群的破火山口之一。火山闪电的来历仍然是个谜,据美国阿拉斯加火山天文台专家史蒂夫·麦克努特(Steve McNutt)2010年2月在接受美国国家地理网站采访时介绍,这种奇特现象可能是带电硅(岩浆一部分)从火山喷出时与大气接触时形成的。
2.火山上空闪电如触须
在这张摄于1月27日的雾岛山火山群喷发场面的长时间曝光照片中,火山闪电如触须一般在日本上空出现。雾岛山是一个由大约20座火山峰组成的火山群,位于日本南部九州岛,曾出现在1967年拍摄的007系列电影《雷霆谷》中,作为主要反派角色恩斯特·斯塔夫罗·布鲁弗的秘密基地。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虽然雾岛山火山群经常处于活跃状态,但1月26日的喷发仍然是1959年有记录以来雾岛山火山喷发强度最大的一次。
3.火山灰向四周扩散
1月29日,日本新燃岳峰顶升起滚滚火山灰烟柱,并向四周扩散。日本气象厅1月26日对即将爆发的新燃岳火山提高了警戒级别,警告附近居民尽快撤离。不过,该机构火山学家饭岛生(音译)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称,他并不认为新燃岳火山喷发是更大规模喷发的前兆。饭岛说:“虽然你永远无法判断火山会发生怎样的状况,但由于地下缺乏岩浆活动,我们认为此次活动不会导致大规模喷发。”
4.附近居民拍照
在距新燃岳大约7英里(约合11公里)的一个小镇,一名男子正在拍摄火山灰从峰顶升起的壮观场面。这个小镇设立了一个临时安置点,为撤离下来的附近居民提供帮助。迄今为止,新燃岳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还迫使日本宫崎县大量国内航班取消,多列火车停运。
5.太空拍到的火山灰烟柱
日本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1月26日从太空拍摄的雾岛山火山灰烟柱照片,当时,火山活动强度尚未达到令当局发出疏散警告的程度。这颗卫星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制造,旨在测量两种重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在大气中的浓度。这张假色照片显示火山灰烟柱正向东南方向扩散。(孝文)
海水沿着海岸线从寒冷过渡到微温,又从微温过渡到暖热。各处的海洋生物全都异彩纷呈。
摄影:布莱恩 · 斯凯利 Brian Skerry
翻译:王晓波
日光从冰的裂隙中流泻而下。较厚的冰坨被海藻装点得色如美玉,闪着碧绿的光。这个冰霜世界里的众多角色开始现身了:半透明的蓝色浮游蜗牛,尾巴好似艺妓的折扇的粉色鱼,还有一条黄橙橙的圆鳍鱼,那模样就像刚从日本的《宠物小精灵》卡通片里蹦出来一样。
这就是等待着摄影师布莱恩· 斯凯利的水下世界。斯凯利此时身处日本东北角,正在一个渔业小镇附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海滩。他身穿裹头潜水衣,背着氧气罐、呼吸管、调节器,还有15公斤的加重铅块,穿上脚蹼,慢慢把脸浸入水中,来适应零度以下的海水。他感到嘴唇发木。然后,他把相机拿在手里,从大块浮冰间下潜,进入与知床半岛毗邻的鄂霍次克海域。
大多数人都觉得日本版图就是挤在一起的几个大岛,但看看地图就知道不那么简单。日本的国境抻得很长,有2400多公里,包含5000多个岛屿。陆地和海洋在如此大的跨度内互相交融,容纳着至少三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寒冷的北方,僻处一隅的知床半岛临近海域冰封雪覆,翼展足有两米的海雕和帝王蟹是这里的常客。伊豆半岛周边及富山湾是温和的中部海域,距东京的摩天楼群不过几小时车程,这里有大群的萤乌贼和软珊瑚林。而在暖洋洋的南部,东京以南800公里处有小笠原群岛,美丽的蝶鱼和硕大的沙虎鲨共享着30多个岛屿间的珊瑚礁。
海洋生物如此丰富多样,洋流是关键所在,它们送来温度从约零下1度到零上30度不等的海水,浸润着日本的海岸。它们也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几项世界记录:强有力的“黑潮”推送暖水北上,令珊瑚在寻常情况下无法生长的海域大行其道;东库页岛洋流拉动冷水南下,使知床半岛成为纬度最低的拥有冬季海冰的地方。
这些洋流影响的不只是水温而已,它们还从遥远的地方运来海洋生物。据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的罗伯特· 凡韦西克教授讲解,火山活动中形成的日本海岸线到处是参差不齐的小海湾,许多岛屿被珊瑚礁环绕,形成的潟湖“就像网兜一样,留住了漂来的珊瑚虫和鱼苗”。
与世界上太多海域的境况一样,这些生态系统的未来不太乐观。日本正在填潟湖造地,只要一开工,鱼、珊瑚和螃蟹的幼苗将不再停驻。
就目前来看,这里的海洋生命仍繁荣昌盛,有布莱恩· 斯凯利的照片为证。他从冰冷的海水里浮上来的时候,很感激海滩上有家茶馆。他甩掉装备,啜着酱汤暖身,坐在地上看雪飘落。自始至终,那条橙色的圆鳍鱼都在附近游弋,而浮冰在水下泛着绿光。
——茱丽 · 贝瓦尔德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一项旨在达成新的捕鲸管理法规的国际努力最终无果而终,使得每年捕杀1500头鲸鱼的捕鲸阵营仍有机可乘,包括在南大洋鲸类禁猎区继续捕杀鲸鱼。
上周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在摩洛哥阿加迪尔召开年会,重点讨论解禁商业捕鲸,不过捕鲸要接受国际捕鲸委员会的严格监管,而且实行严格的配额管理,这将有助于减少捕鲸的数量。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海洋大动物项目主管霍华德-罗森鲍姆说:“经过三年的历程,以及观点严重对立双方激烈的讨论,谈判最终还是崩盘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是设于纽约的一个非营利组织。
罗森鲍姆同时还是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科学委员会的成员,他说:“目前,前进的道路并不明确。与此同时,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仍会维持现状。”
这意味着日本、冰岛和挪威三个支持捕鲸的国家,将会继续开展科学捕鲸或其他不受监管的捕鲸活动。1986年国际社会通过一项商业捕鲸禁令,日本、冰岛及挪威是最后三个仍顽固坚持商业捕鲸的国家。从禁令颁布至今,这三个国家已经非法捕杀了3万多头鲸类。
不再是鲸类禁猎区?
南大洋鲸类禁猎区问题很明显是在本周的会议上双方无法达成妥协的症结所在。
1994年,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将南大洋鲸鱼禁猎区划为禁止商业捕鲸的关键海域。这一环绕南极大陆的海域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大多数鲸鱼在这里进行捕食。
不过日本方面却对这一禁猎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且在这一海域捕杀了大量鲸鱼。日本方面这一一意孤行的行为招致澳大利亚政府的强烈反对,澳大利亚政府准备将日本告上国际法院。
捕鲸阵营希望能到南大洋鲸类保护区进行捕鲸,但是反捕鲸阵营对此强烈反对。
罗森鲍姆说:“我们知道这意味着允许捕鲸者扩大捕杀鲸鱼的海域,之前他们不被允许在这些海域捕鲸。鲸鱼禁猎区对于鲸类数量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人急切地希望使这一禁猎区发挥更大的效用,使得捕鲸者无法在鲸类的关键捕食地进行捕猎,以及在鲸类其他的重要栖息海域对其进行捕杀。”
日本面对日益高涨的反捕鲸呼声
日本一直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进行捕鲸活动,不过最终大多数被捕杀的鲸鱼被上了餐桌,而不是进入了实验室。
比如,2009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洛杉矶一家日本料理店中的肉类是来自于日本以科学捕鲸为名捕杀的一头鲸鱼。
日本捕鲸人士称,鲸鱼的数量足以承受目前的捕鲸水平,而且从科学角度来看并不需要完全禁止捕杀鲸鱼。
据美联社报道,日本人甚至觉得反对捕鲸的呼声根植于对日本的文化偏见。日本捕鲸联合会的一名前发言人Shigeko Misaki2008年表示,反捕鲸行动有点过头了。
她说:“这几乎成了一种宗教,鲸鱼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唯一标志。信仰这种宗教的人认为所有的日本人都是邪恶的,因为我们捕杀鲸鱼。”(唐宁)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27日消息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微藻类新品种,可能会使人感染,危及生命。
这种名叫Prototheca cutis的新水藻是科学家对一名日本患者的皮肤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的,他因接触这种水藻引起感染,身上出现溃疡。研究人员认为,除了南极洲以外,人们可能会在世界各地的土壤和水里发现P. cutis。因为这种微生物的生存能力很强,可在经过消毒的环境下(例如加氯消毒)幸存下来,它们在污水和家庭垃圾里繁衍生息,农村环境对它们的生存更加有利。
这名日本患者已经被成功治愈,他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名P. cutis受害者。但是日本东京帝京大学的医学真菌学家、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槙村浩一认为,最新发现的这种水藻的行为,可能跟有害的微藻类一样。微藻类是在世界各地的水域里发现的单细胞有机体。
如果真是这样,P. cutis将能进入伤口(例如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使人的胳膊、腿和脸上发炎,甚至产生溃疡。槙村浩一表示,这个过程非常缓慢,有时需要2周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形成溃疡。他说,有报告称,在牛、鹿、狗和猫身上也见过类似的微藻类感染现象。
在严重情况下,微藻类感染会慢慢演变成具有致命风险的败血症(细菌进入血液)或者脑膜炎(大脑和脊髓周围的组织发炎)。据该研究说,身体虚弱的住院患者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槙村浩一表示,由于微藻类感染非常罕见,因此这方面的治疗方法并不多。目前只能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即使水藻不是真菌,但事实证明,抗真菌药物治愈了近59%的严重的微藻类感染患者的疾病。
他表示,那些不治身亡的患者的感染情况更加严重。不过他说,世界上的大部分微藻类“都是无害的”,这种情况使新发现的P. cutis成为一种非常重要和具有吸引力的研究对象。该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份的《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上。(秋凌)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此次智利特大地震可以称得上是有历记录以来最强地震之一,地震现已导致700多人死亡,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却比预期的要小得多。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思考,美国数位科学家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和推测。
据科学家介绍,此次抵达日本的海啸波仅有1.2米高,而汤加的南太平洋岛屿周围的海啸波也只有2米。通常情况下,海啸往往会形成30多米高的滔天巨浪。此外,夏威夷监测到的海啸波高度更是只有1米,海啸如此之小以致于无法造成任何破坏。
美国南加州大学海啸研究中心主任科斯塔斯-西诺拉基斯表示,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夏威夷的海啸就此微弱地结束。不过,西诺拉基斯认为,海啸也只会比电脑模型预测的1.25米高度稍微小一点。他表示,“我想表达的主要观点就是夏威夷的全员撤退是没有必要的。”
美国伊利诺斯州西北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埃米尔-奥卡尔也承认,智利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并非真正的如此之小。他说,“它比近45年来我们在太平洋所见到的任何海啸都要大。”奥卡尔补充说,这次海啸只是看起来好像比较小,这是因为夏威夷和日本同时分担了它的冲势,还因为这两处地方仍然铭记发生于1960年和1946年的更大海啸。奥卡尔表示,“两地公众都应该记得这两起海啸,因为它们差一点毁了夏威夷。”
当然,地球物理学家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才可理解和确定为什么海啸没有预料中那么大的真正原因。奥卡尔猜测,部分原因可能是这次海啸发生于智利沿岸的太平洋中较浅海域。他解释说,“对于当地来说,这并不改变任何事情。但是,随着海啸波传播到太平洋盆地真正的深水区,浅水区就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序上减小它的振幅。”
撤离夏威夷的决定纯粹是根据智利大地震的恐怖震级而决定的。8.8级的智利大地震是过去110年中第五强震,此次地震与1960年的9.5级地震发生于同一地区。1960年的大地震将强大的海啸波越过太平洋传播到夏威夷、日本等地,最终导致夏威夷61人死亡,日本138人死亡,菲律宾32人死亡或失踪。
但是,科学家表示,仅仅根据单独的地震信息来预测海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地震可能会造成海床上下和前后左右震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辛斯代尔波浪研究实验室临时主任所罗门-伊姆介绍说,“如果所有震动是水平的,就不会有海啸发生。”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海啸预测必须结合地震信息以及海床监测设备的实时监测信息。这些海床监测设备非常敏感以致于它们可以测量出数千英尺之上海面经过的海浪的压力差异。西诺拉基斯介绍说,“这些浮标位于深海中,它们的测量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估测波浪的大小并及时更新预报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估算事件的持续时间以及被触发的海啸波的数量。”
尽管这些监测设备数量非常少,而且分布得很散。但是,科学家们对此次智利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的预测事实上却很接近正确。比如,模型预测到地震可能会引起洛杉矶港产生较小波浪,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发生的事实相吻合。西诺拉基斯表示,“预报非常正确。”(彬彬)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1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10年2月3日,日本“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爆发,火山喷出的烟雾和火山灰喷射到空中达30层楼高。当时,日本海上保安厅的一架直升机恰好巡逻经过该海域,并拍摄到一组该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画面。
1. 日本海洋中升起的怪物
这个海底火山名为“Fukutoku-Okanoba”火山,喷发地点位于东京以南大约745英里(约合1199公里)。当时,直升机的母舰“八岛”号正在该海域附近巡游。据日本气象厅负责地震信息的高级协调员Keiji Doi介绍,此前没有关于该火山即将爆发的警报。Keiji Doi介绍说,“海上保安厅的舰船和直升机目前仍在该海域搜集相关信息,其他船只已被警告要与火山爆发地保持距离。靠近该海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我们难以预测火山接下来的喷发情况。”
2. 火山污染的海域
2月3日,在“Fukutoku-Okanoba”火山喷发间隙,海底火山之上的海水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呈现出黄绿色,而其他附近海域的海水则因为泥沙被搅动而呈现混浊状态。Keiji Doi介绍说,“这是一个相当活跃、喷发频繁的火山。每十年内总会发生数次小规模的喷发事件。”“Fukutoku-Okanoba”火山上一次喷发事件发生于2005年7月。
3. 附近的南硫磺岛
“Fukutoku-Okanoba”海底火山2月3日的喷发地点位于南硫磺岛东北偏北方向,距离大约为4.8公里。南硫磺岛是一个火山岛,是日本小笠原群岛的组成部分。小笠原群岛还包括著名的二战战场硫磺岛,硫磺岛位于南硫磺岛以北60公里处。在“Fukutoku-Okanoba”火山此前的喷发中,大量的熔岩喷出海面形成了一些火山岛,夏威夷群岛的形成过程也与此相似。不过,巨大的海浪常常会很快将“Fukutoku-Okanoba”火山所形成的火山岛冲散,因此这些火山岛只不过是一些短命的熔岩隆起物而已。对于2月3日的这次喷发,Keiji Doi表示,“我们暂时还未发现火山岛的形成,但是也有可能,因此我们将继续监视这一动态。”
4. 短命的火山岛
2月3日的海底火山喷发在海面形成了大面积的火山污染。据了解,自1904年人们首次记录“Fukutoku-Okanoba”火山活动以来,该海底火山共大规模爆发了7次。其中,三次形成了临时性的火山岛,但所有这些火山岛后来都沉没于海面之下。小笠原群岛最近增加的短命火山岛形成于1986年1月18日,不过这个火山岛就在当年的3月8日消失。1914年,“Fukutoku-Okanoba”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岛大约8公里宽,接近100层楼高,这个岛屿也只坚持了两年多。
5. 海面上升起的烟雾
日本海上保安厅发言人Tomoyuki Suzuki介绍说,2010年2月3日上午大约7点45分,“八岛”号船员首先注意到在南硫磺岛附近的海面上有烟雾升起。看到这些烟雾,船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有大事要发生。除了这些烟雾之外,船员还听到了爆炸声,并“感觉”到最初爆炸的压力。目前,“八岛”号仍在该海域监视火山的动向,但是船员们都与火山保持安全的距离,因为火山喷发物中包括各种有毒气体。(彬彬)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日本有一个名叫太地町(Taiji)的小渔村,每年都会有2000多只海豚在那里惨遭屠杀,场面血腥恐怖,被认为是世界上猎杀海豚最凶残的地区。纪录片《海豚屠场》(The Cove)就以真实的镜头和画面,披露了一个国际动物保护主义小组赶赴日本太地町,记录渔民残忍屠杀海豚的一幕幕。
1.受训海豚进行表演
在这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上,受过训练的海豚正在太地町进行表演。但是,在动物保护主义者的眼中,太地町却因屠杀海豚早已变得臭名昭著:每年有2000只海豚被赶进当地一个小海湾,被当地渔民用鱼叉残忍猎杀。大多数海豚被当作食物出售,还有大约百只被活着捉上来,卖到日本、韩国、伊朗、阿联酋迪拜等地的水族馆。
2.周围海水染成红色
在这张摄于2003年的照片中,宽吻海豚遭到太地町当地渔民的残忍屠杀,周围海水也被血水染成红色,一些宽吻海豚尸体堆放在小船上。1979年4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日本壹岐岛宽吻海豚遭屠杀的照片,这是国际媒体首次报道日本渔民残忍猎杀海豚的做法。次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了这次猎杀活动的录像,国际社会的批评最终使壹岐岛和其他一些渔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放弃了这种残忍的做法。然而,太地町渔民却从未放下他们手中的屠刀。
3.法罗群岛渔民捕杀海豚
2009年5月,法罗群岛的渔民将海豚赶进一个小水湾,然后用刀子将其残忍猎杀,这种做法已经持续了数百年。法罗群岛是北欧国家丹麦的海外自治领,位于冰岛附近。不过,法罗群岛的猎杀活动并未像太地町那样引起国际媒体的负面报道,因为前者的规模更小,亦非商业捕杀——海豚肉会在当地家庭平均分配而不是拿来出售。
当前,北极、加勒比海、秘鲁和所罗门群岛等一些地区也存在小规模猎杀海豚的行为。法罗群岛渔民主要以领航鲸(从技术上讲是海豚,但相比宽吻海豚更难识别)为猎杀目标。而且,他们不会将捕获的海豚卖给水族馆。动物保护主义者警告称,所罗门群岛的猎捕活动规模虽小,但其实却是世界上最令人不安的,因为当地海豚数量过少,无法维持这种猎杀活动。
4.研究人员检查鼠海豚尸体
在这张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92年9月刊登的照片中,研究人员正在检查被日本渔民猎杀的鼠海豚尸体。在日本北部,渔民每年会使用鱼叉猎杀超过一万只鼠海豚,将它们作为美味佳肴出售。虽然全球海豚数量目前超过600万只,尚未受到威胁,不过部分科学家担心某些猎杀活动最终可能导致一些孤立的海豚种类走向灭绝。
5.日本超市出售的海豚肉
在日本,海豚肉并未明目张胆地出售,但在农村一些超市,可以买到海豚肉,比如出现在这张摄于2003年的照片中的日本北部渔村。反对猎杀海豚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称,屠杀海豚是不人道的行为,因为海豚展现出高度的智能、敏感度和自我意识的迹象。迄今看来,日本并不可能强迫停止太地町的猎杀活动。负责监管海豚猎杀活动的日本官员称:“牛、猪和海豚之间有何区别?人们必须尊重彼此的文化。在其他一些国家,人们会吃牛肉。我们从来不会对美国人说,‘不要吃吉士汉堡。’”(杨孝文)
5.詹姆斯顿神秘石碑
美国考古学家今年6月在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顿发现了一块极为罕见的石碑,石碑年代久远,可追溯至400年前,即英国人在美洲建立第一个永久定居点的初期。石碑两面刻有文字、数字以及植物和鸟儿等图案。据考古学家比尔·科尔索(Bill Kelso)介绍,石碑是在詹姆斯顿当地最著名的领袖约翰·史密斯船长1609年所打的一口井下面发现的。如果被证实确属史密斯之物,它将为我们了解这个殖民地的早期历史提供重要线索。
6.麦田怪圈状史前建筑群
考古学家今年6月中旬在英国南部发现了一个史前建筑群,从空中看,这个建筑群就像一个个怪异的麦田怪圈。据英国金斯顿大学考古学家海伦·威克斯蒂德(Helen Wickstead)介绍,建筑群的历史比附近的巨石阵遗址还要早1000年。威克斯蒂德称,在同一地区,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众多木结构寺庙遗迹和两座有着 6000年历史的大坟墓,属于“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建筑物”,如此重要的遗迹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未被人发现,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7.二战日本“超级潜艇”
美国科学家今年11月宣布,他们在夏威夷海域发现了两艘二战时期的日本“超级潜艇”。这两艘潜艇已沉没海底60余年。据介绍,日本超级潜艇舰队共由五艘潜艇组成,其中几艘可以发射轰炸机,对纽约、华盛顿和巴拿马运河展开自杀式攻击,另外几艘超级潜艇的航速则是当时传统潜艇的两倍。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海军缴获了这些潜艇并展开研究,他们在1946年做出了一个决定:驾驶所有潜艇驶至夏威夷海域,将其击沉,以免这项技术落入苏联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