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呈现的是在金字塔附近发现的古埃及祭司墓,其中包括墓主人与妻子的壁画以及墓葬的入口。考古学家表示,墓主人是祭司鲁吉-卡,可能生活在古埃及第五王朝末期,距今大约4350年前。

  1.墓主人与妻子

墓主人与妻子
墓主人与妻子(图片来源:Meghan E. Strong, SCA)

  埃及一座新发现坟墓的壁画,展现了墓主人鲁吉-卡(Rudj-Ka,右侧)和他的妻子。考古学家表示,鲁吉-卡可能生活在古埃及第五王朝末期,距今大约4350年前。这座精雕细琢的古墓是在吉萨大金字塔附近一个悬崖内发现的。考古人员在墓内发现的一系列艺术品和文物证明鲁吉-卡是一名祭司,掌管第四王朝法老王卡夫拉的祭祀仪式。卡夫拉于公元前2558年至公元前2532年统治埃及,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建造3座大金字塔中的第二座以及狮身人面像。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表示:“在埃及古王国时期,法老王死后会兴建一座金字塔。祭司和其他一些人生活在这座金字塔内,他们要举行仪式祭司法老王。”鲁吉-卡可能是一名负责斋戒仪式的祭司,斋戒的目的自然是向死去的法老王表示一种尊重。

  2.古埃及祭品

古埃及祭品
古埃及祭品(图片来源:Meghan E. Strong, SCA)

  哈瓦斯站在新发现古墓内的鲁吉-卡夫妇壁画前,观察壁画中出现的面包、鹅肉、啤酒等祭品。发现古墓的消息于18日公布。哈瓦斯表示,这座坟墓可能是吉萨大金字塔周围一个还没有被发掘的规模更大的墓群组成部分。这位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探险家说:“我们发现了新的祭司墓,他们曾负责卡夫拉的祭祀仪式。在这一地区发现卡夫拉的卡图斯还是第一次。”(卡图斯是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一种椭圆形或长方形造型,里面圈有表示皇族或神职人员名字或标号的字母)

  3.墓主人捕鱼画

墓主人捕鱼画
墓主人捕鱼画(图片来源:Meghan E. Strong, SCA)

  新发现古墓内的另一幅壁画,描绘了鲁吉-卡在尼罗河捕鱼的情形,一群划船的人充当了壁画的背景。古埃及的坟墓内经常出现描写日常生活的壁画,表达的是墓主人的一种希望,希望在死后继续享受这种生活。哈瓦斯说:“在第五和第六王朝,祭司并不是来自于上层社会。他们来自普通阶层,甚至于工匠也能晋升为祭司。”这幅壁画并不意味着鲁吉-卡曾靠捕鱼为生。考古学家指出,没有一幅壁画暗示鲁吉-卡在成为祭司前具体从事什么工作。

  4.墓葬入口

墓葬入口
墓葬入口(图片来源:Meghan E. Strong, SCA)

  鲁吉-卡墓的入口,通往使用石灰岩建造的迷宫式的走廊。墓葬的内部结构在悬崖内雕凿而成,显然是为鲁吉-卡的所有家人准备的墓穴。哈瓦斯说这是一座较为奢华的坟墓,建造过程难度大并且费用高。“一切都面临难度,但对不朽的渴求又促使他们努力去完成。”无论如何,鲁吉-卡都能负担起建造这座坟墓的费用,在成为祭司之后,他极有可能获得一大笔财富。作为从事祭祀工作的酬劳,祭司们会分享献给神庙的祭品,这是所谓的“祭品转移”制度组成部分。

  5.金字塔建造者墓地

金字塔建造者墓地
金字塔建造者墓地(图片来源:Kenneth Garrett, National Geographic)

  2001年拍摄的照片,展现了建造金字塔的劳工们的墓地。这个墓地就位于鲁吉-卡墓的北部。金字塔建造者墓地是在大约10年前发现的,有助于考古学家了解吉萨大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当时的古埃及动员社会资源在金字塔周围建造一座完整的城市。哈瓦斯说,由于身为祭司,鲁吉-卡的墓可能与劳工们的墓分开。他希望这座新发现的坟墓是一个尚未被发掘的王室祭司大墓地的组成部分。

  6.工作中的考古人员

工作中的考古人员
工作中的考古人员(图片来源:Kenneth Garrett, National Geographic)

  2001年,金字塔建造者墓地,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刷掉文物上的沙子。虽然哈瓦斯认为劳工的墓和新发现的墓可能连接在一起,但除此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鲁吉-卡的墓是孟菲斯大墓地的西部延伸。孟菲斯就在开罗的边上。哈瓦斯说:“这个位置令人感到吃惊。我们从未想到会在金字塔建造者墓地南部发现这样一座大型坟墓。”(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1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展现的是科考人员最近远征秘鲁-智利海沟期间发现的一系列奇特动物,其中包括好似幽灵般的狮子鱼、疯狂进食的鳕鳗以及外形恐怖的片脚类动物。

  1.深海幽灵

深海幽灵(图片提供:Oceanlab, University of Aberdeen)
深海幽灵(图片提供:Oceanlab, University of Aberdeen)

  照片在海下4.3英里(约合7000米)的区域拍摄,呈现了幽灵般的新种狮子鱼。在最近远征太平洋东南部海域秘鲁-智利海沟期间,科考人员发现了狮子鱼家族的这个新成员。狮子鱼是地球上栖息地最深的脊椎动物,在太平洋其他海域的海沟,人们也发现了这种动物的身影。

  已知栖息地最深的狮子鱼于2008年在日本海沟发现,栖息地深度达到4.8英里(约合7700米)。苏格兰阿伯丁大学海洋实验室负责人蒙特·普莱德表示:“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我们拍到了一幅非常清晰的新种狮子鱼照片。在此之前,没有人见过这种动物,也没有人拍到过它们的照片。”普莱德是此次海沟考察的联合发起人。

  海洋实验室指出,这条新发现的狮子鱼生活在海洋深处,身长6英寸(约合15厘米),能够承受住相当于1600头大象站在Mini Cooper车顶上产生的压力,不可谓不惊人。普莱德说:“如果在水族馆看到这条鱼,你一定不会说‘哇!长得真怪异’。但如果在分子层面上了解其生物化学特征的细节,你就不会这么说了。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这种动物已具有极高的适应能力,能够在高压环境下生存下来。”

  2.鳕鳗进食也疯狂

鳕鳗进食也疯狂(图片来源:Oceanlab, University of Aberdeen)
鳕鳗进食也疯狂(图片来源:Oceanlab, University of Aberdeen)

  照片拍摄于2010年,也就是海洋实验室发起的秘鲁-智利海沟考察期间,一群生活在海下3.7英里(约合5600米)的鳕鳗正在“进攻”一块诱饵。普莱德表示,虽然并不是一种新物种,但科学家此前从未见过一次“集结”如此多的深海鳕鳗。

  类似这样的发现可能要感谢一个搭载照相机的降落平台,由海洋实验室远征队负责人艾伦·杰米森设计。这个平台在海床上停留了一天时间,放出诱饵模拟自然下落的食物,而后拍摄被诱饵吸引过来的动物。普莱德说:“借助于这个系统,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一个毫无稀奇之处可言的地方,真的是太有趣了。”

  3.深海甲壳类动物

深海甲壳类动物(图片来源:Camilla Sharkey, University of Bristol)
深海甲壳类动物(图片来源:Camilla Sharkey, University of Bristol)

  2010年在深度达到4.3英里(约合7000米)的海沟内拍摄,呈现了一只片脚甲壳类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海沟,人们曾发现很多片脚类动物和虾类的身影。但对于这些动物所属的深海家族,科学家却知之甚少。普莱德表示,科学家需要解答的一大疑问是,生活在海下大约2.5英里(约合4000米)的深海动物是否会进入超深渊带?这是海洋的最深处,深度在6.8英里(约合1.1万米)左右。

  4.造物奇迹

造物奇迹(图片来源:Camilla Sharkey, University of Bristol)
造物奇迹(图片来源:Camilla Sharkey, University of Bristol)

  另一只片脚类动物,海洋实验室远征海沟期间在海下4.3英里(约合7000米)的区域发现。普莱德表示,科学家从未对秘鲁-智利海沟的这一深度进行考察。正是在这一深度,远征队队长杰米森及其同伴发现了新种狮子鱼的踪影。普莱德说:“他希望做的是,发现此前曾被记录但从未拍摄过活体照片的物种。但对于另外一种狮子鱼以及其他发现,他还是拿起了照相机。”

  5.丰富的深海物种多样性

丰富的深海物种多样性(图片来源:Oceanlab, University of Aberdeen)
丰富的深海物种多样性(图片来源:Oceanlab, University of Aberdeen)

  在海洋实验室最近发起的海沟远征期间,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深海物种,其中包括这幅图片中呈现的动物,活动区域在2.8英里(约合4600米)至5英里(约合8000米)之间。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杰米森的话报道说:“根据我们的发现,此前认为没有鱼类活动的深海区域也拥有丰富的物种以及生物多样性。这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极端深海区域的海洋族群。”

发表在栏目: 自然

  10.火焰色殖民地

火焰色殖民地(图片来源:Kevin Raskoff, Monterey Peninsula College)
火焰色殖民地(图片来源:Kevin Raskoff, Monterey Peninsula College)

  这是2005年发现的physonect管水母新物种。它是一种群体动物,由大量同类动物构成,例如位于右上方学名“nectophores”的泳钟,负责为这个“殖民地”提供推动力。在2009年的一次远征中,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组在水下980英尺(约合300米)至4900英尺(约合1500米)的区域发现了大量深海管水母。专家们指出,一些管水母的身长可达到10英尺(约合3.1米),是深海地区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

  11.婴儿版琵琶虾

婴儿版琵琶虾(Peter Parks, SeaPics.com, from the book Citizens of the Sea)
婴儿版琵琶虾(Peter Parks, SeaPics.com, from the book Citizens of the Sea)

  婴儿版琵琶虾是在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组一次远征期间发现的,它们的身体完全呈透明状,虽然也覆盖着厚厚的壳。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新书《海洋居民:海洋普查发现的奇特生物》,这种龙虾的眼睛非常奇特,漂浮在浮游生物或者小型动物中间时可能起到迷惑捕食者的作用。

  12.毒海蛤蝓

毒海蛤蝓()
毒海蛤蝓(图片来源:Gary Cranitch, Queensland Museum)

  这种毒海蛤蝓学名“Phyllidia ocellata”,栖息在珊瑚礁上,是在海洋生物普查一次远征过程中发现的。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新书《海洋居民:海洋普查发现的奇特生物》,毒海蛤蝓的颜色鲜艳明快,警告捕食者不要将其列入菜单,否则后果自负。

  13.黑色中的观察者

黑色中的观察者(图片来源:Darlyne A. Murawski, National Geographic, from the book Citizens of the Sea)
黑色中的观察者(图片来源:Darlyne A. Murawski, National Geographic, from the book Citizens of the Sea)

  在这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中,昆士兰州热带博物馆的研究员尼尔·布鲁斯正对澳大利亚蜥蜴岛一个被照亮的鱼缸内的海洋生物标本进行研究。海洋普查报告作者马克·柯斯特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大规模海洋生物普查因两个原因而显得极为迫切。他说:“首先,分类学方面专业知识的缺失削弱了生物界发现和描述新物种的能力。其次,海洋物种数量因人类活动大幅减少,某些物种的损失高达90%,正如很多陆地动物的遭遇一样,它们也可能因此走向灭绝。” (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5.半透明原足目动物

半透明原足目动物(图片提供:Magda Blazewicz-Paszkowycz, University of Lodz)
半透明原足目动物(图片提供:Magda Blazewicz-Paszkowycz, University of Lodz)

  这个半透明、长着腿的原足目动物是在澳大利亚附近珊瑚礁中发现的,也是海洋生物普查期间发现的潜在新物种之一。除了新发现的物种,海洋生物普查还为研究未来海洋变化树立了一个基准,如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和过度捕捞等。这项调查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海洋的先进工具,包括用以发现那些因体型太小致使肉眼看不到的物种的DNA条码。

  6.新种水螅水母

新种水螅水母(图片提供: Kevin Raskoff, Monterey Peninsula College)
新种水螅水母(图片提供: Kevin Raskoff, Monterey Peninsula College)

  在这张日期不明的照片中,一个橡子大小的水螅水母看上去就像是“黑武士”达斯·维德戴的头盔,在冰冷刺骨的北极深海中慢慢游动。这种水螅水母被称为Bathykorus bouilloni,一台遥控机器人在水下1英里(约合1.6公里)处发现了数百只,这表明,在此之前连成群结队生活的物种也成功逃过了科学家的“法眼”。

  7.深海水螅虫

深海水螅虫(图片提供:Carlos Moura, CENSAM/Universidade de Aveiro)
深海水螅虫(图片提供:Carlos Moura, CENSAM/Universidade de Aveiro)

  这个新物种的成员最早发现于西班牙的加的斯湾,它们在那里十分普遍。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个物种还生活在大西洋东北部的深海。这些水螅虫常常吸附于深海碳酸盐烟柱和珊瑚残骸中,在纤细、分叉的群落共同生长。

  8.新桡足类动物

新桡足类动物(图片提供:Jan Michels)
新桡足类动物(图片提供:Jan Michels)

  虽然这种羽毛状的新桡足类动物种类在10月3日才对外宣布,但科学家早在2006年就在非洲西部的大西洋海面以下3英里(约合5公里)处发现了它们的踪影。当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科学家还在大西洋东南部和太平洋中部发现这种学名为Ceratonotus steiningeri的桡足类动物后,他们对分布如此广泛的物种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未被发现而感到十分惊讶。这种桡足类动物身长只有百分之一英寸(约合0.5毫米),这或许是科学家未能找到它们的原因之一。(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历时10年的全球“海洋生物普查”项目10月4日发布了最终报告,这是科学家首次对海洋生物“查户口”,发现了像有“育儿袋”的原足目动物、深海水螅虫等诸多潜在新物种,这表明海洋生物种类远比想象的丰富。

  1.“独一无二”的海洋蜗牛

“独一无二”的海洋蜗牛(图片提供:Yoshihiro Fujiwara, JAMSTEC)
“独一无二”的海洋蜗牛(图片提供:Yoshihiro Fujiwara, JAMSTEC)

  这种蜗牛发现于日本海岸附近的海底火山,外壳覆盖一排排细细的毛发,是迄今发现的此类蜗牛种类中唯一的一个。这个尚未命名的海洋蜗牛是“海洋生物普查”发现的多个新物种之一。“海洋生物普查”历时10年,对全球海洋生物进行了调查,在发布最终报告以前,这项研究已经发现了大概6000个新物种。新类型的海洋蜗牛属于Alvinoconcha属,发现于深海热泉,即极端压力、高温和永远黑暗之地。通过生活在其腮下的共生细菌,科学家部分了解了这种蜗牛的饮食习惯。

  2.六放珊瑚新种类

六放珊瑚新种类(图片提供:James Reimer,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六放珊瑚新种类(图片提供:James Reimer,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2009年11月,在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科学家对澳大利亚赫伦岛附近珊瑚礁研究期间,他们发现了这种外形像一簇卡通花朵的新种类六放珊瑚——属于珊瑚和水母的近亲。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海洋生物学家南希-科诺尔顿(Nancy Knowlton)表示,虽然热带珊瑚礁是被科学家研究最多的海洋栖息地之一,但这种小生境仍然拥有大量未被发现的物种。科诺尔顿还是“海洋生物普查”珊瑚礁普查项目科学家。她指出,这次为期十年的普查表明,珊瑚礁“比我们想象的类型还多样。”

  3.蠕虫新物种

蠕虫新物种(图片提供:Yoshihiro Fujiwara/JAMSTEC)
蠕虫新物种(图片提供:Yoshihiro Fujiwara/JAMSTEC)

  当海洋生物普查项目科学家发现它时,这个毛发竖立、身体分节的潜在蠕虫新物种正在日本海湾以下3000英尺(约合925米)处享用一条死鲸。据科学家介绍,当许多鲸鱼死去,沉于海底时,它们会向深海喷射出临时但却重要的营养物,吸引独特的食腐动物前来,其中包括许多科学家不知道的动物。

  4.有“育儿袋”的原足目动物

有“育儿袋”的原足目动物(图片提供:Magda Blazewicz-Paszkowycz, University of Lodz)
有“育儿袋”的原足目动物(图片提供:Magda Blazewicz-Paszkowycz, University of Lodz)

  这个像虾一样的微小生物发现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属于原足目动物,是海洋生物普查发现的诸多栖息于珊瑚礁的新物种之一,也是历时十年的海洋生物普查最后一天即10月4日宣布的极少新物种之一。据海洋生物学家科诺尔顿介绍,这种原足目动物体长不超过0.5英寸(约合1.3厘米),具有像袋鼠一样的“育儿袋”,相比于相对出名的鱼类和珊瑚,它是未被研究过的诸多“奇异小生物”群落之一。她说:“发现新的物种并不意外,据说90%栖息于珊瑚礁的生物都没有名字。”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 多刺的捕食者

多刺的捕食者
多刺的捕食者( 图片提供:Cahyo Rahmadi)

  这种新发现的海蜘蛛学名为“Sarax cavernicola”,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主须肢上的刺大小是均匀的,而其他种类海蜘蛛的主须肢上的刺则是大小不等的。

  “Sarax cavernicola”发现于2004年,它们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们灰色的小眼睛。这种眼睛能够适应黑暗的洞穴生活。此外,“Sarax cavernicola”相对于一般海蜘蛛来说,体形较大,大约12毫米长。拉玛迪介绍说,海蜘蛛主要以捕食穴居蟋蟀、穴居蟑螂以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生。一些加勒比海海蜘蛛物种偶尔还会进入水中捕食虾类。

  5. 海蜘蛛特写镜头

海蜘蛛的特写镜头
海蜘蛛的特写镜头( 图片提供:Cahyo Rahmadi)

  本图就是“Sarax cavernicola”海蜘蛛的特写镜头。除了发现四种新的海蜘蛛物种外,拉玛迪的洞穴科考队还发现了新的穴居蟹、穴居蟑螂等物种。

  6. 须肢强壮

强壮的须肢
强壮的须肢( 图片提供:Cahyo Rahmadi)

  新发现的“Sarax yayukae”海蜘蛛,雄性拥有更强壮、更细长的须肢,而雌性的下颚骨则更短、更结实。“Sarax yayukae”发现于2004年。据生物学家介绍,它们的栖息地,有的在洞穴中,有的则在洞穴之外。(彬彬)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印度尼西亚科学院生物学家近年来对婆罗洲属印尼国土部分的岛屿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生物学家们于本月公布了部分科考新发现和相关研究成果,科考发现中包括四种新的奇异无尾海蜘蛛物种。

  1. 无尾海蜘蛛

婆罗洲新发现奇异海蜘蛛:须肢长满刺(图)

无尾海蜘蛛( 图片提供:Cahyo Rahmadi)

  这只海蜘蛛正在印尼的一个洞穴中饱餐一只蟋蟀。这种海蜘蛛是本月公布的新发现的四种海蜘蛛新物种之一,学名为“Sarax yayukae”,长约半英寸(约合13毫米),发现于2004年。

  这些节肢动物,也被称为“无尾海蜘蛛”。不过,它们既不是蜘蛛,也不是蝎子,它们长长的腿已经进化成又长又柔软的鞭状触角。生物学家对这种怪异的动物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还拥有扁平的身体以及多刺的附属肢。

  印度尼西亚科学院生物学家卡由-拉玛迪介绍说,尽管海蜘蛛早在4.16亿年前泥盆纪时就已经爬行于地球的热带地区,但是现存的海蜘蛛物种并不多。现存的海蜘蛛大多只发现于一些小型的洞穴中,而且正在受到婆罗洲当地煤矿和石灰石开采计划的威胁。拉玛迪也是这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

  2. 须肢长满刺

多刺的须肢
多刺的须肢( 图片提供:Cahyo Rahmadi)

  在这个特写镜头中,海蜘蛛的附属须肢上长满了刺,看起来相当可怕。但是,这种海蜘蛛的体形相对较小,只有三分之一英寸(约合8毫米)长。这个新的海蜘蛛物种学名为“Sarax sangkulirangensis”。

  为了发现这些新物种,拉玛迪和同事们历经艰险,前往婆罗洲某些偏远的区域考察,其中有些地方只有利用直升机才可到达。拉玛迪表示,能够有机会取得这些重大发现,也非常值得。

  3. 长长的须肢

长长的须肢
长长的须肢( 图片提供:Cahyo Rahmadi)

  新发现的海蜘蛛物种“Sarax mardua”。这种海蜘蛛,雄性的须肢比雌性要长得多。“Sarax mardua”发现于2004年。据拉玛迪介绍,“Sarax mardua”只生活于印尼桑库利朗的石灰石山洞中。

发表在栏目: 自然

  5.罕见螃蟹物种

罕见螃蟹物种
罕见螃蟹物种(图片来源:NIBR)

  这幅照片于9月公布,展现了最近在韩国发现的一种学名“Pilodius miersi”的螃蟹物种。在韩国发现这种螃蟹还是第一次。Pilodius miersi身长只有0.4英寸(约合1厘米),是此前在韩国没有记录的55种无脊椎动物之一。在此之前,越南、新加坡、菲律宾、日本和澳大利亚都曾发现这种螃蟹的踪影。过去4年时间里,400多名专家级研究人员参与寻找韩国本土物种的工作,目前已发现了超过3500种新物种。

  6.山地苔藓

山地苔藓
山地苔藓(图片来源:NIBR)

  这幅9月公布的照片呈现的是苔藓物种Calypogeia japonica,是在韩国井邑市附近内藏山的多岩河床上发现的。韩国本土物种项目已发现了15种此前在朝鲜半岛从未被记录过的苔藓物种,其中便包括Calypogeia japonica。在此之前,这种苔藓只在日本被发现。

  7.甲壳类入侵者

甲壳类入侵者
甲壳类入侵者(图片来源:NIBR)

  体型微小的甲壳类动物Cymbasoma reticulatum,在韩国Yeongdeok市的Ganggu港附近被发现。韩国国家生物资源研究所的金敏合表示,这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来自于地中海,无意间被货船的压舱水带到朝鲜半岛。她说:“这些入侵物种将对本土物种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尚无从得知。” (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在韩国最新进行的科学考察中,科学家发现了117种新物种,同时为此前从未在韩国发现的15种物种进行记录。以下就是这些罕见物种的图片,其中包括学名“Liomera margaritata”的毒蟹、长着幽灵般透明身体的玻璃虾、只在韩国发现的彩色鼠李虫以及此前只在日本发现的苔藓Calypogeia japonica。

  1.小虾庇护所

小虾庇护所
小虾庇护所(图片来源:NIBR)

  在这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中,两只体型很小并且身上布满斑点的虾栖息在一个韩国江珧蛤壳上。江珧蛤是一种咸水蛤蜊。这种体型微小的甲壳类动物被称之为“江珧虾”,此前曾在日本和澳大利亚被发现。科学家于9月初宣布最近才在韩国发现江珧虾的踪迹。

  韩国国家生物资源研究所(NIBR)韩国本土物种项目负责人金敏合(Kim Min-Ha)解释说,江珧虾与蛤蜊形成共生或者依赖关系。她在接受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我们认为江珧蛤为虾提供了庇护所。”

  生物资源研究所的本土物种项目于2006年启动,将一直持续到2014年。这一项目旨在对朝鲜半岛的动植物多样性编制目录。

  2.红色毒蟹

红色毒蟹
红色毒蟹(图片来源:NIBR)

  照片于9月初对外公布,展现了一种学名为“Liomera margaritata”的小型红蟹。在韩国发现并记录这种螃蟹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韩国国家生物资源研究所的金敏合说,这种螃蟹的肉几乎一定对捕食者具有毒性。但即便如此,这种螃蟹也只以藻类为食,不会使用它们的毒素。

  Liomera margaritata身长只有0.7英寸(约合1.7厘米),此前曾在马达加斯加、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日本被发现,最近又在韩国济州岛附近水域发现它们的踪影。金敏合说:“这种螃蟹行动迟缓,通常躲藏在岩缝中。”

  3.幽灵般玻璃虾

幽灵般玻璃虾
幽灵般玻璃虾(图片来源:NIBR)

  照片于9月对外公布,展现了一只韩国玻璃虾。韩国国家生物资源研究所的金敏合表示,玻璃虾长着幽灵般的透明身体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因此很难被人发现。这些独特的特征可能帮助解释为何最近才在韩国济州岛附近水域发现玻璃虾的踪影。此前,人们曾在香港和日本发现这种虾并进行记录。金敏合说:“人们经常发现这些身体透明的虾生活在其他动物身上,例如海葵、海参以及软珊瑚和硬珊瑚。”

  4.彩色植物居民鼠李虫

彩色植物居民鼠李虫
彩色植物居民鼠李虫(图片来源:NIBR)

  这幅9月公布的照片展现了新发现的彩色鼠李虫(鼠李是一种植物)。鼠李虫是韩国国家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的17种新昆虫物种之一。这种昆虫的身长只有大约0.1英寸(约合3毫米),是在韩国京畿道首尔国立大学的植物园附近发现的。鼠李虫这种新物种生活在鼠李上,目前只在韩国发现它们的身影。

  韩国研究小组希望在日本名古屋于10月举行生物多样性大会前,尽可能多地记录本土物种。国家生物资源研究所所长金宗俊(Chong-chun Kim)在一份声明中说:“尽可能地多地发现本土物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根本并且最紧迫的任务。”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保护国际”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两栖动物专家小组今年8月10日联合实施了一个研究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颇具科研价值的两栖动物物种。而根据他们公布的首批研究成果,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努力中,他们已经发现了三个原以为已经灭绝的两栖动物物种。

  1.宁巴山非洲树蛙

宁巴山非洲树蛙
宁巴山非洲树蛙(图片提供: Ngoran Germain Kouame via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动物保护组织者9月20日宣布,他们在西非国家科特迪瓦的沼泽地发现了宁巴山非洲树蛙。宁巴山非洲树蛙学名Hyperolius nimbae,亦称宁巴山苇蛙,科学家原以为这种青蛙早已灭绝。宁巴山非洲树蛙身长1.3英寸(约合3.3厘米),在科特迪瓦与利比里亚边境附近的沼泽地发现它们以前,这种蛙种已经消失了40多年。

  新项目由“保护国际”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两栖动物专家小组联合实施,旨在寻找一百种据认为已经灭绝的物种,但主要还是寻找十个具有高度科研和审美价值的物种。近年来,由于淡水栖息地丧失以及威胁两栖动物的壶菌的扩散,世界范围内的两栖动物种类快速减少。据“保护国际”组织介绍,在已知所有两栖动物中,近30%面临灭绝的威胁。

  2.桑库鲁苇蛙

桑库鲁苇蛙
桑库鲁苇蛙(图片提供: Jos Kielgast via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在消失数十年以后,科学家原本以为灭绝的桑库鲁苇蛙(学名Hyperolius sankuruensis)最近又重新被发现。桑库鲁苇蛙亦称奥马尼温杜苇蛙,最早于1979年发现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偏远森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乔斯·基尔加斯特(Jos Kielgast)又在距最早找到这种青蛙之地大约185英里(300公里)处发现了它们的踪影。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生态学家杰森·洛尔今年8月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表示,寻找像桑库鲁苇蛙这样消失已久的两栖动物的努力应该受到表扬。洛尔没有参与最新研究。他说:“有人认为,重新发现这些物种说明以前科学家的工作出现了失误,或是某些物种尤其是所有两栖动物并没有‘消失’的证据,我并不赞成这种观点。虽然现存一些个体或孤立物种的发现肯定比它们彻底消失要强,但鉴于两栖动物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消失,这只是微不足道的胜利。”

  3.洞穴膜螈

洞穴膜螈
洞穴膜螈(图片提供:Sean Rovito via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物学家肖恩·洛维托(Sean Rovito)日前在墨西哥杜兰戈州发现了隐藏于地下的洞穴膜螈。洞穴膜螈学名Chiropterotriton mosaueri,是墨西哥独有的一种蝾螈,于1941年最早被发现,但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它的踪影。当洛维托看到这种原本以为已经灭绝的蝾螈爬在岩石上面时,他倍感惊讶。洛维托在一份声明中称:“我觉得非常的幸运,不仅发现了这些奇异的蝾螈,还知道这两个物种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野外。”

  据“保护国际”组织介绍,除了壶菌的扩散以外,因农业和城市开发导致的淡水栖息地丧失,也是两栖动物物种迅速减少的罪魁祸首。发现洞穴膜螈的山洞还是当地村庄的饮用水源。“保护国际”专家称,这个洞穴可能正因森林砍伐而干涸——森林砍伐削弱了土地吸收和留住水的能力,使得周围环境更加不适于两栖动物生活。(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82 页,共 9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