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引力波
如果认为照片呈现的是新西兰南岛沿岸海域,那就大错特错了,照片中看似冲向陆地的“波浪”并非出现在海洋,而是太空,也就是所谓的大气引力波现象。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地球观测卫星于12月21日拍摄。
这种引力波在浮力推动空气上升,引力拖拽空气下沉时产生,在空气中形成振动。在引力波的低点,更多空气接触到海洋表面,让平滑的水面泛起波澜。当阳光以与卫星同样的角度照射水面,平滑的区域会像镜面一样反射阳光,粗糙的区域则对光线进行散射,看上去较为暗淡。这也就意味着当大气引力波出现时,水面上看到看到引力波的波型。
7.等待发射的航天飞机
12月23日,美国宇航局位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飞行器装配大楼,“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外部油箱接受检查。油箱问题导致“发现”号2010年初的两次发射尝试最终流产。宇航局官员表示,“发现”号下一次国际空间站之旅的发射时间将不早于2011年1月3日。
8.火星车的激光器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火星车将带着一个激光器——安装在头部——奔赴红色星球,听到这个消息,邪恶博士一定会很高兴。照片于最近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拍摄,“ChemCam”仪器携带的激光器在这里进行试射。测试中,激光器会发射一道脉冲激光束,让一个针头大小的材料蒸发掉。所产生的闪光可用于分析确定材料的化学元素。“火星科学实验室”火星车将于2011年发射,新型激光技术将允许火星车直接对较轻的元素进行鉴定,例如碳、氧和氢,这是早期的火星车任务无法做到的。
9.彩虹色月球
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绘制的新月球地形图,12月17日对外公布,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通过将1道激光脉冲分割成5道激光束,月球勘测轨道器得以绘制出迄今最精确的月球地形图。图片呈现的是月球南半球,红色区域海拔更高,蓝色区域海拔更低。
10.小鸡快跑星云
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半人马座λ星云,温和的尘云发出红光和绿光,与背景的蓝星相互映衬。红色区域为温度较低的尘埃颗粒,绿色区域由温度较高的雾状物质构成。半人马座λ星云距地球大约5800光年,星云内坐落着很多较为年轻的恒星,诞生于大约800万年前。恒星的强辐射对周围的尘埃产生影响,形成图片中部类似环的结构。在可见光波长下,大部分尘埃并不可见。半人马座λ星云内的氢气因恒星的辐射带电并发光,整个星云的外形类似一个快跑的小鸡,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小鸡快跑星云”。 (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11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其他国家航天局最新拍摄的星系合并、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及等离子体尘暴等壮观景象。
1.星系合并
这是距地球2.2亿光年外的一次宇宙的大规模融合:这张照片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细节看到了统称为“原子能为和平服务”(Atoms-for-Peace)的星系合并。 这个天体的正式编号为NGC 7252,其绰号源于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发起的“原子能为和平服务”运动,旨在宣传和平利用核能。
这张照片是由欧洲南方天文台设在智利的拉息拉天文台拍摄的,显示了气体和恒星被从碰撞在一起的星系剥离,笼罩在其共同核心周围,形成环状物质的画面。环状物质令星系的外形看上去十分奇特,让人不禁想起电子绕原子旋转的教科书插图。
2.“滴血的心”
在这张由欧洲航天局(ESA)与美国宇航局(NASA)联合发射的陆地卫星5号拍摄的照片中,湖水从中亚的咸海北面一个心形区域内流出。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内陆水体,然而,在过去50年,由于湖水不断被用于农业灌溉,面积变得越来越小。咸海周围的白色区域是辽阔的盐沼平原,现称为阿拉尔库姆沙漠(Aralkum Desert),是由湖水蒸发形成的。
3.等离子体尘暴
今年十月晚些时候,带电气体流像尘暴一样席卷太阳表面。这张照片由美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拍摄。等离子体在太阳表面“狂舞”超过两天时间,在此期间,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用远紫外相机捕捉到整个过程。而就在不远处,一场规模更小、持续时间更短的太阳爆发也在上演。
4.外形奇异星系
这难道是一款超薄电脑?不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不会给超薄笔记本电脑做广告。照片中的物体其实是一个细长星系的侧面像。这个星系编号为NGC 4452,1784年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最早发现,他指出了它的形状是细长形。美宇航局在11月8日公布了这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最新照片,它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揭示了这个星系,包括星系核心的亮点。
5.燃料泄漏
11月9日,一名工程师从美宇航局“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拆下通风管,此时,“发现”号正矗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上。由于地面脐带传送盘(GUCP,通风管在此与外挂燃料箱相连)区域被检测出氢气泄漏,美宇航局取消了原定于11月5日的发射。美宇航局官员上周宣布,“发现”号航天飞机在11月30日以前不会再尝试发射。
6.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
11月5日,中国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搭载一颗新的气象卫星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是中国“风云三号”系列气象卫星的第二颗。一旦完成在轨测试,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将利用“风云三号”02星提升本国的中期气象预测能力。(孝文)
4.大型空间模拟器
欧洲航天局8月3日宣布,名为MetOp-B的新型气象卫星已经通过了关键测试,证明它可以承受太空寒冷真空状态。上图是MetOp-B卫星的有效载荷舱从荷兰的大型空间模拟器(LSS)中被吊出来的情景。MetOp-B卫星将持续提供有关地球温度、湿度、云量和大气气体的数据,欧洲一共会发射三颗这样的卫星。MetOp-A已于2006年发射,MetOp-B定于2012年发射,最后是MetOp-C,将在2016年发射。
5.土卫二虎纹状裂缝
在美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8月13日飞越期间,土星卫星土卫二的“虎纹”裂缝夹在光明与黑暗之间,以颇具立体感的浮雕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土卫二南极附近的虎纹状裂缝其实是这颗卫星间歇泉的源泉,这些间歇泉不断将水蒸汽和有机颗粒喷射到太空。这条狭长裂缝被称为“大马士革沟”(Damascus Sulcus),是“卡西尼”号飞船前一次飞越土卫二期间用热成像仪扫描的多条虎纹状裂缝之一,那次飞越旨在查明土卫二间歇泉是否是由地下液态水库形成的。
6.流星从天文台上空划过
根据这张摄于8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的长曝光照片,英仙座流星雨从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帕拉纳尔观测台上空划过,而帕拉纳尔观测台看上去正沐浴在月落之后的淡红色余辉中。英仙座流星雨每年都会光临地球,在北半球看得最为清楚,因为流星似乎从北方天空的英仙座四散而开。不过,由于帕拉纳尔观测台当天晚上夜空漆黑一片,令摄影师斯蒂芬妮-奎萨德捕捉到从甚大望远镜的平台附近一闪而过的流星。
7.北极冰川崩裂
一个面积相当于四个曼哈顿的冰山8月5日沿着格陵兰岛西北部海岸与彼得曼冰川分裂。8月12日,美宇航局Terra卫星发现了这个新生的冰山。在这张照片中,薄云部分笼罩于冰山之上。虽然冰山从彼得曼冰川分裂并无任何不寻常之处,但科学家正在密切注视这个冰山的动向,以了解它是否会在巴芬湾形成如山海冰,或对北极地区航道构成威胁。 (孝文)
1.“发现”号航天飞机
美国宇航局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可以重复使用的飞船,它发射时像枚火箭,在轨道运行像飞船,降落时像飞机。目前尚在使用的航天飞机有3架,它们分别是“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
2.波音747背航天飞机回家
如果天气情况允许,返航的航天飞机会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然而佛罗里达州的风暴经常迫使航天飞机转往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空军基地降落。然后航天飞机再搭乘一架经过改造的波音747客机返回佛罗里达。这种飞机的正式名称是航天飞机母机(shuttle carrier aircraft),上面装支架、稳定器和电子监控器。
3.“亚特兰蒂斯”号
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升空,把国际空间站的一个桁架送上该站,人们正在周围观看这一重大时刻。在当前运行的所有火箭中,航天飞机拥有最可靠的发射纪录。自1981年以来,它已经把超过300万磅(约合136万公斤)的货物送入轨道。
4.“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升空
1988年12月2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只需要8.5分钟,它的时速便达到17000英里(27000公里)以上。航天飞机只有达到这一速度,才能克服地球重力, 保持在发射窗口内。所谓发射窗口,指的是在某个确定的日子适合航天飞机发射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发射可以实现任务目标,确保安全。
5.“挑战者”号发生爆炸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大约76秒发生爆炸,从这张图片的背景可以看到火光、浓烟和“蒸发”的推进剂。左侧的固态燃料推进器仍在飞行。后来的调查发现,O型密封圈存在缺陷,导致事故发生。事故中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航天史上首次发生此类悲剧。
6.“亚特兰蒂斯”号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
1995年6月29日,“亚特兰蒂斯”号成为第一架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航天飞机。这是俄罗斯执行“和平19”任务的一名宇航员搭乘“联盟”号飞船进行短暂的科学旅行后拍摄的照片。STS-71任务创造了多个历史性的第一:这是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实施的第一百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它包括有史以来在轨道里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太空行走任务,而且这是第一次在轨替换航天飞机机组成员。
7. 大型运输车
载着“发现”号美国宇航局的大型运输车,每小时前进1英里(约合1.6公里)。从该航天飞机的装配大楼到发射台大约需要行驶5个小时。这个庞然大物行驶1英里(约合1.6公里)大约消耗150加仑(约合570升)柴油。
8.“发现”号降落
航天飞机“发现”号在佛罗里达州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专用降落跑道降落。这条跑道全长15000英尺(约合4600米),宽300英尺(约合90米),大约是商用飞机跑道的两倍。该跑道是用16英寸(约合41厘米)厚的高摩擦系数混凝土制成,上面有排水槽,这进一步增加了它的摩擦系数。不过刚开始时,摩擦系数有些偏高,在执行了几次复杂的降落任务后,跑道又被磨平了一些。
9.“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这是1993年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场景,它在发生灾难性事故前,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2月1日,该机执行完一项微重力研究任务,准备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时发生故障,在德克萨斯州东部上空发生爆炸。“哥伦比亚”号是航天飞机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是第一架绕地球轨道飞行的航天飞机。它也是最重的航天飞机,重量高达178,000磅(约合80,800公斤)。
10.“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
2008年3月11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照片中的它被滚滚烟雾包围。在超过2周的旅行期间,宇航员执行了太空行走,并开始安装一个实验舱。STS-123是美国宇航局的第122次航天飞机任务。
据巴西科技部网站报道,今天巴西环境部举行情况通报会,介绍最近亚马孙森林砍伐监控情况,科技部部长阿罗休·梅尔卡特宣布将采取新的手段促进与亚马孙森林乱砍滥伐作斗争。由巴西空间研究院提供的监控亚马孙森林砍伐情况的资料将上网,以加强监控。梅尔卡特在介绍“巴西空间研究院卫星遥感系统”的情况时称,该系统对有关地区和城市实行全方位监控,提供实时、高质信息,以加强环保组织的保护行动。
巴西环境部长伊莎贝拉·特谢拉称,亚马孙地区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砍伐下降后,现在又出现抬头趋势,特别是马托格罗索州,公开采取法律禁止的行动,包括使用流动水源灌溉和使用拖拉机,以及利用多云天气导致监控视线不良的时机进行砍伐。
梅尔卡特宣布,今后数年巴西将再发射一系列卫星,强化砍伐信息的提供。明年提供的影像清晰度将提高5倍,计划总共投资10亿雷亚尔建造和发射新一代卫星,将于2012年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3号,2013年发射亚马孙卫星1号,2014年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4号。这一系列项目,将提供更加快捷、更加有效的资料,对公共部门和环保组织的保护行动提供法律支持。(张新生)
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公布的最佳太空图片,包括泻湖星云、M5球状星团、俄罗斯火山喷发和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飞船二号”在内的精彩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俄罗斯火山喷发
俄罗斯火山喷发
一幅伪色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一颗卫星于4月22日拍摄。照片中,俄罗斯别济米安纳(Bezymianny)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覆盖了周围的多冰 地带。这座火山4月14日开始喷发,火山灰高度达到2.5万英尺(约合7600米)。照片中,火山灰和裸岩呈灰色,雪冰则呈蓝色。红色“热点”为从火山顶 部喷涌出的新熔岩,东南部一个面积较大的区域是一个熔岩流。
2.肉钩星系
肉钩星系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新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现了NGC 2442星系(又名“肉钩星系”)。NGC 2442位于飞鱼星座,不对称的旋臂使其呈双钩形,因此得名“肉钩”。这幅照片展现了肉钩星系的中部区域和两个更为紧凑的旋臂。
3.阿根廷涝原
阿根廷涝原
照片由宇航员4月9日拍摄,泥泞的水道相互缠结,包围巴拉那河流域一个宽阔的地带。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照片呈现的地带长18英里(约合 29公里),位于巴拉那河下游阿根廷小城戈雅附近。因自然过程导致的移动,河床会“扣留”巴拉那河河道的残留物,它们好似湖泊一般,最终被泥浆充满。照片 中的蜿蜒河道代表巴拉那河及其支流历史上走过的道路。
4.M5球状星团
M5球状星团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现了M5球状星团,一些年轻的恒星在年老的恒星中“游荡”。M5星团是银河系最 古老的球状星团之一,恒星数量达到数百万颗,绝大多数形成于120亿年前。天文学家认为最年轻的恒星在恒星撞击时形成,较老的恒星通过与伴星间的质量交换 保持年轻外观。
5.泻湖星云
泻湖星云
如果使用双目望远镜或者小型望远镜观察泻湖星云,这个位于人马座的星云所呈现的粉红色较为暗淡。借助于智利的南双子座望远镜,天文学家得以绘制 出精美的图片,展现这个恒星托儿所。这幅伪色图片于上周公布,丰富而鲜艳的色彩归功于来自多个滤光镜的数据。泻湖星云是一个密集的尘埃气体云,它是中重量 和低质量恒星的诞生地,其中绝大多数恒星包裹在厚厚的“物质茧”中。图片背景中的蓝点是较为年轻的恒星。
6.模拟火星任务
模拟火星任务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充当了最近“实地测试”的一个测试场,测试Eurobot火星车原型和航天服。受测的航天服在设计上用于执行载人火星任 务。欧洲航天局的火星车Eurobot携带可互换的工具和一系列仪器,可独立工作,也可充当宇航员的实验助手,甚至可以搭载人类探险家探索这颗红色星球。 受测的Aouda.X航天服模型采用全空气循环设计,可清除二氧化碳,同时装有医疗监视和无线电设备。
7.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船二号”
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船二号”
上周,商业太空飞行公司维珍银河成功测试了“太空飞船二号”的羽状减速系统。与航天飞机一样,这种商业飞行器也通过滑翔方式重返地球大气层。 “太空飞船二号”采用一种独特设计,尾部可向上旋转,与机身呈65度角。这一设计可产生类似羽毛球飞行时遭遇的阻力,在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同时减缓飞船速 度。
8.航天飞机发射架“瀑布”
航天飞机发射架“瀑布”
4月28日,水从39A发射架上一个290英尺(约合88米)高的塔中倾泻而下,好似一个瀑布。此时,为计划中“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的准备工 作正处在进行时。这座塔装有30万加仑(约合100万升)水,会在发射时放出以起到降噪作用。“奋进”号原计划4月29日发射,奔赴国际空间站,由于辅助 动力系统出现电气故障,美国宇航局被迫将发射日期推迟到5月中旬。 (孝文)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7日7时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我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航天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对自主空间环境保障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子午工程”是我国“十一五”中期投资建设的一个能够在地面持续运行的、综合性的、跨区域的大型空间环境观测网络。工程综合运用地磁(电)、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公里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参数,将为增强我国空间科技的创新能力,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子午工程”已沿东经120度、北纬30度线布局建设了15个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站。其中位于海南儋州的海南探空部为功能最全的一个综合性站点。利用该站点的探空火箭发射基地发射气象探空和电离层探空火箭是“子午工程”空间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
据介绍,此次探空火箭试验任务,其运载部分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定型产品天鹰3号C型火箭。其它各系统,包括鲲鹏一号探空仪、发射场、遥测、地面及科学应用系统等,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制。
本次试验搭载的鲲鹏一号探空仪,包括双臂探针式电场仪、大气微量成分探测仪、朗缪尔探针三个科学探测有效载荷以及箭载公用设备、箭上发射系统、姿态测量仪、高动态GPS接收机等设备。其中,双臂探针式电场仪以及由中国、奥地利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朗缪尔探针是在我国空间探测活动中首次应用。
据介绍,7日7时整,“天鹰3C”携带鲲鹏一号探空仪,在海南探空部火箭发射场沿北偏西45度方向、87度仰角发射。43秒时,火箭高度升至60公里,火箭转速稳定至约2转/秒,箭头与箭体分离,电场仪伸杆展开;至46秒,火箭高度升至65公里,朗缪尔探针伸杆解锁、展开;215秒达到196公里轨道顶点;420秒,再入大气层,飞行试验结束。目前科学数据正在分析中。(吴晶晶)
中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 美国航天局日前发表声明宣布,“奋进”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发射的日期将由本月10日推迟到最早16日。下面连线中央台记者张加宁。
主持人:这已经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奋进号第三次推迟发射了,这一次推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告别之旅为什么如此艰难呢?
记者:奋进号原计划是4月29日就要升空,但是到倒计时的时候,奋进号尾部一个控制电力供应的开关失灵,所以就被推迟到了5月10日。但是到了6日下午,航天局的项目官员讨论之后又决定,发射日期将再推迟到美国东部时间16日8点56分(北京时间20点56分),在这之前技术人员会继续维修,并且测试导致奋进号推迟发射的电路问题。
另外项目官员还决定,将奋进号的任务期由14天延长到16天。并且表示,如果奋进号在本月26日之前仍然是不能升空,发射就会被推迟到下个月。这一次奋进号升空是它第25次,也是最后一次升空,它的任务主要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一些设备。其中主要设备叫阿尔法磁谱仪,它会被安放在空间站上,用于寻找暗物质。
美国已经决定终止运行了30多年航天飞机的项目,主要是由于成本过高,除了奋进号,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6月也要进行最后一次飞行。
昨日7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我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子午工程”是我国“十一五”中期投资建设的一个能够在地面持续运行的、综合性的、跨区域的大型空间环境观测网络。可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公里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参数,将为增强我国空间科技的创新能力,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子午工程”已沿东经120度、北纬30度线布局建设了15个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站。其中位于海南儋州的海南探空部为功能最全的一个综合性站点。利用该站点的探空火箭发射基地发射气象探空和电离层探空火箭是“子午工程”空间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
图为任务专家Drew Feustel(左)和意大利宇航员Roberto Vittori
<
“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机组人员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NASA的发射基地亮相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于29日发射升空,最后一次执行赴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完成使命后它将成为美国第二架退役的航天飞机。
“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今年3月完成了其“绝唱之旅”,“亚特兰蒂斯”号定于今年6月最后一次飞向太空。
以下是“奋进”号航天飞机此次“谢幕之旅”的主要资料:
发射:星期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4月29日晚上7点47分(北京时间30日凌晨3点47分),地点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窗口为10分钟。
任务周期:14天,有可能延长2天。
人员:指挥官:凯利(Mark Kelly)、宇航员约翰逊(Greg H. Johnson)、欧洲航天局宇航员维托利(Roberto Vittori)与美国宇航局航天专家查米托夫(Greg Chamitoff)、费斯特尔(Andrew Feustel)与费克(Mike Fincke)。
返航:星期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5月13日13点28分(北京时间21点28分),地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如果佛州着陆地点天气不理想,其他备选降落地点为加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或新墨西哥州的白沙(White Sands)。
太空行走:在此次任务期的第5、7、9与11天,每次由2名宇航员组成小队,共进行4次行走。每次行走持续约6个小时。
奥巴马、吉福兹将参加发射仪式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与家人手牵手亲眼目睹“奋进”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仪式。奥巴马将成为自前总统克林顿1998年以来,首次亲自现场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美国总统。
而曾遭枪击身受重伤的美国女众议员吉福兹也将参加这次发射仪式。吉福兹今年1月头部遭到枪击,但在其后几个月身体迅速康复。吉福兹一心要观看丈夫——“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指挥官凯利最后一次执行任务。
吉福兹的发言人说:“她能够参加这次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射仪式,真的是意义非凡的。”“她不想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