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3月10日消息,一只绝对个性十足的家伙,这只水羚(waterbuck)似乎是想在同伴之间“出出风头”,或者是遇到了一位充满创意的“造型师”,它的一只角竟然很不寻常的扭向了下方。


一只绝对个性十足的水羚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张照片是由业余摄影师英格丽-邦西(Ingrid Bunse)在纳米比亚的昂格瓦保护区(Ongava Wilderness Reserve)内发现的,这只水羚的奇特外表使它太扎眼了,以至于想不注意到它那独特的角都不太容易。

  49岁的英格丽来自于德国科隆,她表示自己近年来经常到非洲,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景象。她说:“当我刚一发现这只水羚时,我马上就知道自己必须要为它拍一张照片,因为它太不同寻常了。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那支角弯曲成这样,但它似乎并没有为此感到什么烦恼。”


想不注意到它那独特的角都不容易

  雄性水羚可以长至54英寸(约合1.37米)高,660磅(约合300公斤)重,螺旋纹的长角通常都是向上后方弯曲。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尽管被称作水羚,但其实它们通常不会花太多时间待在水里,除非是为了躲避掠食者的袭击。英格丽补充道:“我认为这绝对是罕见特别的景象,每个人都可以拍摄到狮子等动物,而这只水羚非常特别,也许我一生中只能看到这一次。”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图中红点即震中 图中红点即震中

图中红点即震中 图中红点即震中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3月10日5时22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北纬38.3,东经143.0)发生6.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南美巨懒复原图

图:南美巨懒复原图

 

     相关文章发表在《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Palaeo-3)杂志上。

    “对陆地生态系统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失去大型哺乳动物;同样,海洋生态系统若失去鲨鱼、金枪鱼和其它顶级捕食者,也会面临灾难,”研究的承担者之一,佛罗里达自然博物馆鸟类部馆长D.Steadman说。“我们发现非洲部分地区狮群和象群正在减少,佛罗里达的美洲豹种群也渐渐走向衰落,这些现象会引起一连串不利的多米诺效应。”

     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鸟类学家们对墨西哥北部的8种鸣禽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其中一种来自Térapa 遗址区,名叫Pandanaris convexa的燕八哥是当地的常见种,生活在热带环境。2万年前,当地的大型哺乳动物迁徙路线呈南北方向。

     燕八哥依靠草原和这些哺乳动物为生,此二者有内在联系。大型哺乳动物来回地踩踏和取食,使草原不被树木占据。而燕八哥不但吃草籽,还捕食哺乳动物体表的昆虫,这形成了一种互利互惠的种间关系。

    当时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远古哺乳动物有地懒、猛犸、马、貘、骆驼和野牛。2万年前它们尽数灭绝,食腐动物秃鹫、秃鹰和燕八哥也随之消失了。集群灭绝可能撼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并从根本上改变物种分布。所有物种都不能孤立生存,当整体中的一小部分遭遇灭绝,很难推测会引起怎样的连锁反应。

 

现生的燕八哥

图:一种现生的燕八哥


    科学家们认为,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所引发的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会影响其它物种,2万年前的故事警示我们应当谨慎地开发自然资源。

    墨西哥北部的遗址区曾是一片多沼泽和河流的稀树草原,生活有多种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30多种鸟类,还不包括鸣禽。虽然鸣禽在鸟类物种中占据了50%以上,但化石却发现得不多,特别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该研究还为墨西哥鸣禽化石记录作出了贡献。(faywater)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加坡


丹麦奥尔胡斯市


美国圣路易斯奥比斯波市


墨西哥蒙特里市

  据报道,最近,美国一项调查再次证明了物质跟幸福感并无多大关联。

  美国《读者文摘》专栏作者丹·比特纳,在完成了他的全球之旅之后,综合各种条件评选出4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城市”。

  这四个城市分别是:新加坡、丹麦的奥尔胡斯、美国加州的圣路易斯-奥比斯波以及墨西哥的蒙特里市。

  很令人诧异,这四个城市属于不同大洲,地理条件、经济状况都不尽相同,尤其象蒙特里,它居民家庭收入并不高,也不能享受良好的医疗照顾。它怎么也入选了呢?

  这就是这项调查的意义所在了。是什么使这些地方的居民开心地生活呢?答案和物质财富、智力、城市魅力都没关系,比特纳发现,这几座城市的居民都重视社交生活和健康。当然,他们最重视的是幸福感。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4日消息,举世闻名的波多尔红酒(Claret)可能会加入北极熊的灭绝行列中,科学家近日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可能到2050年波多尔红酒将不复存在。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全球温度的持续上升使得葡萄庄园无法生产出高品质的波多尔红酒。据专家分析,到2050年拉图(Latour)、拉菲(Lafite)等世界顶级葡萄酒庄将难以生产波多尔红酒。那些高品质波多尔红酒或许将成为历史,从此不复存在。


举世闻名的波多尔红酒(Claret)可能会加入北极熊的灭绝行列中

  一些乐观者认为,只要酿酒师们改用采用耐热的葡萄作为生产源,这种糟糕的境地就可以避免。然而,法国巴黎农业研究学院(the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Paris)的红酒专家帕斯卡(Jean-Pascal Goutouly)说:"2050年波多尔的气候将无法生产红酒。或许像梅鹿辄(Merlot)这样的世界顶级红酒会成为过去。"

  另外,据波多尔农场主菲利普(Philippe Bardet)介绍,如果气温上升过快,那么对红酒来说将是致命打击。不过,气候升温要是缓慢一些,或许葡萄能适应这一变化。


由于全球变暖,可能到2050年波多尔红酒将不复存在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高温会令波多尔葡萄早熟,持续的干旱也导致水源供给不足。在这样的状况下,是很难酿造出高品质的波多尔红酒。其实,在科学家宣布气候消息之前,那些葡萄庄园的种植者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近30年来波多尔的气候异常。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这张3月9日的电视截图显示的是日本东北发生地震地区的街景及地震震源地区的示意图。新华社发 这张3月9日的电视截图显示的是日本东北发生地震地区的街景及地震震源地区的示意图。新华社发

受地震影响,东北新干线白石藏王至新青森段为确保安全一度停运。 受地震影响,东北新干线白石藏王至新青森段为确保安全一度停运。

   新华网快讯:日本东北地区9日上午发生里氏7.2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已发布海啸警报,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价值数百万英镑的F1赛车变成了3200个零件(科学网-kexue.com 配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你没有看错,这的确是一辆F1赛车,并且这辆车还是车王舒马赫曾经的座驾。但如今这辆车却被拆成了3200个零件,看上去是如此的杂乱无序。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识,是的这又是荷兰艺术家保罗的杰作。早在2005年,他曾经拆卸过英美车队的F1赛车,6年之后他又拆了奔驰的F1赛车。

  荷兰艺术家保罗-范罗德(Paul Veroude)是“悬浮印象”的创意者,在2004年时F1英国大奖赛期间,他曾受英美车队的邀请去参观,短暂的经历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随后他说服了英美车队的老板,在一年之后将一辆完成的F1赛车拆成了1555个零件,他为此整整工作了四天。

  而这次他卷土重来,目标则是梅赛德斯-奔驰赛车,在说服了车队的行政长官尼克-弗瑞(Nick Fry)之后,价值数百万英镑的F1赛车就这样被拆了个七零八落。不知道舒马赫看到这一幕之后会有怎样的感想。

  保罗拆起来费劲,但是相比制造这辆车所花费的时间那简直是九牛一毛,据悉为了制造这一辆赛车,设计师们花了9万个小时进行设计并花费了20小时的时间来制作。这款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赛车总重量为600多公斤,是用碳纤维、钛、铝、镁等多种金属材料构成。据悉,保罗的这件作品将会在“梅赛德斯-奔驰世界博览会”上展出。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9日消息,也许是一直使用而养成的习惯吧!垃圾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近日,英国开始太阳能垃圾桶的首次试验,这种新式垃圾桶可以利用太阳能对垃圾进行压缩,其容量是普通垃圾桶的8倍,堪称垃圾桶中的"大胃王"。

  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能垃圾桶被放置在剑桥市绿底路公园(Green End Road park)进行试验。这项试验一旦成功,将带来新一轮的环保技术革命。新型垃圾桶不仅能减少垃圾中的碳含量,并且还具有超大垃圾容量,这势必会减轻清洁工的负担。


这种新式垃圾桶可以利用太阳能对垃圾进行压缩


垃圾桶中有一个传感器,会在负重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开启设备压缩垃圾

  剑桥市街道委员会(streets and open spaces at Cambridge City Council)主任鲍勃(Bob Carter)说:"这种新式垃圾桶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可实现对垃圾的压缩,在新式垃圾桶中有一个传感器,会在负重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开启设备压缩垃圾。目前试验结果很令人满意,相信不久后,它便会成为英国的主流型垃圾桶。"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太阳能垃圾桶在使用压缩装置后,可以容纳800升(约0.8立方米)的垃圾。它的压缩装置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一个12伏特的太阳能电池。

  另外,据投资太阳能垃圾桶项目的议员克莱尔(Clare Blair)介绍,太阳能垃圾桶在美国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它能压缩废弃物品的碳含量,这能有效的保护环境。另外当垃圾桶容量满时,它会自动发出E-mail通知清洁工们清理垃圾。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虎纹奇石纵贯大半个河谷。

金钱纹奇石散落山涧之中。

豹纹石所处的河谷中生活的大量蝌蚪。

 

  小“巨豹”石如桌大

  大“巨豹”石重百吨

  在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昨天从韶关市区驱车60多公里抵达了密林满布的天井山。从一条青翠的林间小道沿一道河谷水流而下约3公里,便抵达了“铜锣瀑布”。只见在一个临渊独立的危崖之下,大片满布仿佛金钱豹花纹的巨石散落其间。
 

  站在高处俯瞰这些奇石,仿佛一只只威武的巨豹正懒洋洋地伏于清澈的山涧中饮水小憩。近处细察,只见它们体积巨大,小者仿如一张八仙桌,重量逾吨;大者则足有约十米多高,过百吨重。它们的颜色有深有浅,主要为褐黄、灰白二色。
 

  数万棘胸蛙幼体

  与“豹群”嬉戏

  在其石体上有些均匀分布着密密麻麻的“金钱花斑”,有些则疏密不均地长满了黑色条纹,一如金钱豹身上的花纹饰。当地群众据此便形象地给这些奇怪的石头取名“豹纹石”。
 

  记者站在林径中观察发现,在这片延绵约2公里的河谷之中,那清澈见底的山涧中有大量指甲片大小的小黑点在欢快游动。下到涧中定睛一看,那竟然是 成千上万条肥硕的蝌蚪!站在涧中放眼四眺,触目所及的豹纹石下的泉水中都有密密麻麻的蝌蚪在齐聚,其数量数不胜数,为威武的豹纹石增添了灵动的无言生机。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蝌蚪为具有“百蛙之王”美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棘胸蛙幼体。该种珍稀蛙类目前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这些数以万计的蝌蚪,意味着这处山涧将是大量珍稀棘胸蛙出生的“洞天福地”。
 

  破解谜团

  百万年前

  岩浆喷发遗留痕迹

  为了弄清楚这一片奇形怪状的巨石的准确身份,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特别邀请了相关专家前来实地考察,最终破解了豹纹石之谜。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豹纹石的出现,主要来源于地下岩浆的侵入。数百万年前,当灼热的岩浆从地底往上涌时,其“势能”会随着距离岩浆喷发源头的长度增加而减弱。当岩浆奔涌到近地表的岩体边缘时,滚烫的岩浆会将落入其中的岩体慢慢熔化。
 

  但岩浆还未能完全吞噬到口的石块,其“体温”已经急剧下降。就这样,岩浆冷却后就形成了这些被地学界中称为“包体”的“残羹剩饭”。而这些离开了母体的花岗岩,在经历了上百万年的风化侵蚀后,其“肌肤”上就留下了这些美丽的花纹。
 

  相关专家认为,“铜锣瀑布”处发现的这片花岗岩包体,规模大、特征明显,在国内地学界相当罕见,是难得的地质遗迹。这些“豹纹石”有地质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是奇石中的“珍品”。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基拉韦厄”火山喷出熔岩
 

  其中,最新出现的火山口裂缝中喷出了20多米高的熔岩和火山灰。当地政府和科研人员已开始密切关注此事。据悉,自从1983年以来,这座火山始终处于“规模不等的喷发状态”。
 

火山熔岩
 

  除了火山喷发外,研究人员还在当地记录下大小不等的150多次地震活动,并且监测到了浓度很高的二氧化硫气体。由于这些地震活动都发生在短短24小时内,当地政府发出警告说,火山有可能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时候突然大规模爆发,并且要求游客不要冒险前往观看。(高轶军)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79 页,共 1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