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展览现场
中新网2月25日电 24日,由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承办的“中国雉鸡王国”摄影展在北京市地铁五号线天坛东门等六个站厅隆重展出,展期将持续40天。
鸟类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身边最常见到、关系最为密切的野生动物。为保护野生鸟类资源和生态环境,198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爱鸟周”活动。2011年是国务院批准“爱鸟周”活动30周年,为进一步扩大全国“爱鸟周”活动影响, 2011年2月24日,由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承办的“中国雉鸡王国”摄影展在北京市地铁五号线天坛东门、磁器口、灯市口、北新桥、和平里北街等六个站厅隆重展出,展期将持续40天。
雉科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鸡形目中的一个科,包括鸡形目绝大多数成员,多达26属166种。雉科分为鹑和雉两大类,鹑类通常雌雄相差不大,羽色暗淡,而雉类的雄性常有极端华丽的羽毛,属于最美丽的鸟类之列,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雉科有21属49种,拥有世界上雉科近1/3的种类,有超过一半的种类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又有大约1/3是中国的特产种,因此,中国素有“雉类王国”之称。由于许多雉类种类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我们培加关爱和呵护。
通过“中国雉鸡王国”摄影展,将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野生鸟类的认识和了解,吸引更多的公众积极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来,从而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共同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家园,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张中江】
23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全国文物拍卖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强调要认真研究治理文物拍卖企业“知假拍假”问题。“假拍”、“拍假”、“知假拍假”在业界内部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个问题也使拍卖行业遭受到广泛诟病。据了解,由于拍卖法存在一定漏洞,还有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这些都是造成“知假拍假”长期存在却很难查证的原因所在。此次国家文物局强调要加强文物拍卖审核管理,认真研究治理文物拍卖企业“知假拍假”问题,这对于规范我国文物收藏市场来讲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
2010年对于中国文物收藏市场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几大拍卖行你追我赶,过亿元“天价”拍品频出,赚足了眼球、吸引大批新进藏家和“热钱”进入市场。许多业内专家对中国文物收藏市场未来前景普遍看好,似乎“十亿元时代”就在眼前。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也存在很多乱象和质疑之声。如圈内某位知名收藏家就对去年火爆的文物收藏市场“大泼凉水”指出:浮华的拍卖市场,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是真实的拍卖交易?还是为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而人为设计的市场繁荣假象?谁也说不清楚!不管这句话出处如何,却道出了大部分收藏爱好者的心声。确实,“假拍”、“拍假”现象只能让文物收藏市场繁荣一时,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高额的财富,但这对于中国文物收藏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来讲无异于杀鸡取卵。所以对于“知假拍假”现象如不加快整治力度,将会给中国文物收藏市场带来极大危害,伤害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收藏热情和经济利益,造成收藏市场不健康发展。
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阅读,更是精神财富和幸福体验,对于广大的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文物不仅仅是收藏“文物艺术品”本身,而是这些藏品所承载的历史、艺术和研究等价值,只有包含这些“附加值”之后,它们的经济价值才会真正凸现出来。文物收藏不能光盯着钱,因为对利益的急需而丧失了“收藏之道”,其结果得不偿失。(人民网记者 鲁婧)
2011年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主持例行记者会。
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马朝旭对新西兰地震、我国从利比亚撤侨、朝鲜核问题等事件答问,表明了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全文实录如下。
马朝旭首先宣布:
一、第十一次中日战略对话将于2月28日在东京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和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佐佐江贤一郎分别率团参加。双方将就中日关系以及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中日战略对话是两国政府加强战略沟通的重要渠道。我们希望通过对话进一步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二、应外交部长杨洁篪邀请,巴西联邦共和国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德阿吉亚尔·帕特里奥塔将于3月2日至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访华期间,温家宝总理、王岐山副总理将分别会见,杨洁篪外长将同帕特里奥塔外长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问:近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发生地震。中方是否向新西兰表示慰问和提供援助?请介绍一下当地中国公民的情况。
答:中国政府高度关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近日发生地震。温家宝总理和杨洁篪外长已分别致电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和外长麦卡利表示慰问,并表示中方愿根据新方需要随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已分别向新西兰红十字会和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提供5万美元和10万元人民币援助。应新西兰政府邀请,中国政府已派出救援队赶赴新西兰协助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中国驻新西兰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开通3部24小时应急救助电话,向中国公民提供协助和服务。徐建国大使率工作组赶赴现场,协调新方全力救援被困中国公民。
考虑到目前地震灾害现状,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新西兰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地震地区,已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有报道称,中国留学生在地震中被困,我们对此高度关注。中国驻新西兰使馆正在抓紧核实有关情况,敦促新方全力搜救。如有这方面的消息,我们会及时发布。
问:能否介绍一下中方从利比亚撤侨的最新情况?有多少中国公民已经从利比亚安全撤离?
答:鉴于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政府十分关心在利中方人员和机构安全。国务院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组织中国在利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应急机制,各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开展工作。
中国政府已派出2架国航包机赴利比亚,外交部、商务部、国资委、公安部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随机赶赴前方,配合中国驻利比亚使馆开展撤离工作。中国驻希腊、马耳他使馆已租用4艘大型邮轮驶往利比亚附近海域,驻埃及使领馆租用近百辆大客车赴埃及和利比亚边境,随时准备接护中方人员。中远、中海运等企业积极参与协助撤离中方人员。中国建筑、中国水电、中国铁建、中交集团等中央企业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克服重重困难,有序进行撤离行动。
截至今天(24日)早上7点,已有4600多名中国公民撤离利比亚,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协助下回国或转移至较安全的第三国。其中4000多人乘坐大型邮轮赴希腊克里特岛,400多人经陆路撤至埃及。首架搭载撤离利比亚人员包机已经于北京时间今天下午1点40分左右从的黎波里起飞,接回中国公民200余人,多数为妇女和儿童。
各有关部门和驻外使领馆将继续密切配合,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做好撤离工作,全力保护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问:中方如何评论当前利比亚的动荡局势?
答:我们对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十分关注,强烈希望利比亚尽快恢复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敦促利方切实保障各国在利侨民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问:外交部是否收到了在利比亚港澳台同胞的求助信息?这次从利比亚撤侨规模和难度都很大,有多少人能直接撤回国内、多少人需撤到第三国?撤侨行动有无时间表?
答:我们十分关心在利比亚港澳台同胞的安全,并将全力协助他们摆脱困境。如果他们有需要,请尽快向中国驻利比亚使馆求助。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外交部网站已经公布了救助热线电话及相关信息。
目前我们派出的包机、邮轮等交通工具正在把中国公民从利比亚接运出来。我刚才提到有很多中转地点,包括希腊、埃及以及利比亚的其他临近国家。至于撤离人员的下一步去向,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问: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黑客”袭击了一些美国石油公司,获取相关项目信息。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将采取哪些行动?
答:关于你提到的具体情况,我并不掌握相关信息。
但中方关于“黑客”问题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政府坚决反对“黑客”行为,中国自身也是“黑客”攻击的受害者。我们愿意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
问:中方对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纳卡问题持何立场?
答:中方在纳卡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中方希望有关各方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通过协商和对话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和平解决纳卡问题。这不仅符合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两国的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问:安理会日前就利比亚局势发表声明,谴责针对平民使用武力,同时呼吁利政府保障公民集会及言论自由。这是否也代表中方立场?
答:中方十分关注利比亚局势发展,强烈希望利比亚尽快恢复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并切实保护在利中方人员、机构和财产安全。
联合国安理会22日就利比亚局势听取了有关通报并举行了闭门磋商,中方在会上阐述了立场,呼吁尽快恢复利社会稳定并敦促利方切实保障各国在利侨民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呼吁各方为各国撤侨提供便利。安理会主席在会后发表的新闻谈话也反映了上述内容。
问:中方是否请有关国家配合中方的撤侨行动?
答:中国正与有关国家进行密切合作,撤离中国在利公民。我要特别感谢有关国家政府向我们提供了热情帮助和有力支持。这充分体现了国际合作的精神。我们赞赏有关国家政府作出的努力。在其他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同样伸出援助之手。
问:有评论称,中国同意安理会发表涉利比亚的声明,违反了中方一贯坚持的不干涉内政原则。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支柱之一,我们一贯坚定奉行这一政策,将来也不会改变。同时,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安理会有关活动,并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本文来源:人民网 )华为跨境并购避开337条款仍遭打压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失败率全球最高。知识产权专家指出,未来,西方国家以国家安全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案例还会更多,对此,一方面中国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另一方面要尽快从法理上根除跨国公司的超国民待遇。
美国对中国企业设置三重防线
1.“反倾销”和“反补贴”手段。
主要针对一般商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和“反倾销”、“反补贴”方式,针对中国企业输送到美国市场的低端产品,以此为由进行打压。类似案例,东南沿海很多企业都遭遇过。
2.利用知识产权手段。
如美国的301条款和337条款。最近几年,美国扩大“337条款”使用范围,哪怕只是怀疑或者有美国企业无中生有地举报,美国海关就会动用337条款,将中国产品扣留在美国海关,制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进而封杀中国企业。
3.利用国家安全审查手段。
在“337条款”无法生效的情况下,将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审查作为新的干涉手段。比如华为和三叶的贸易案例,其本质是华为避开了“337条款”,通过直接在美国投资,而美国政府采取此手段继续阻挠华为进入美国市场。
日前,华为在起诉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侵权的诉讼中获得初步胜利,令业界鼓舞。但一个无法掩盖的事实是:近几年,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屡屡受阻,特别是一些涉及高科技和能源的并购案,中国企业大多数失败而归,也令国人困惑。
华为并购再失意
就在几天前,华为公司迫于压力,放弃了对美国三叶公司(3Leaf)的收购,这也是华为公司近年来受阻的多起跨境并购案之一,这也是在“337条款”无法生效的情况下,美国将外国投资委员会(CIFUS)审查作为新的干涉手段。而有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失败率全球最高。
原因何在?昨日,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知识产权律师谢明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担忧中国的崛起,近年来,美国对中国企业在美并购设置了多重防线,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在传统手段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已上升到采取“国家安全审查”手段来打压中国企业,这也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个动向。
谢明敦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要求华为撤销购买美国小型科技公司专利和产品,以及最近摩托罗拉有可能会将华为的专利技术出售给诺基亚西门子,表面上这两件事是法律层面的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中美两个国家在高科技产业利益上的博弈,核心还是在于产业利益,而非单独的企业权益。
境外壁垒可能增多
他认为,像华为收购三叶公司失败的情况还会出现,因为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防范和打压不会改变,不要期望用一两桩收购就能敲开美国的大门。随着中国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企业面临的这些非经贸性的壁垒可能会越来越多。
中国企业跨国
并购失败案例
2005年,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大手笔展开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在与雪铁龙公司拉锯战、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最后撤回收购。
2007年,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因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
2009年,中铝与澳大利亚力拓的195亿美元“世纪大交易”失败。
2010年,腾讯竞购全球即时通讯工具鼻祖ICQ失败。
2010年,中海油联合加纳国家石油公司出价50亿美元,竞购加纳Jubilee油田23.5%股权交易失败。
2010年,中化集团与新加坡淡马锡联手用约50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钾肥的计划失败。
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
专家建议
根除跨国公司的超国民待遇
2010年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达到590亿美元,其中40%通过并购实现,但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也遭遇过一些国家以所谓影响国家安全为由的抵制。专家认为,中国应从屡屡受阻中吸取教训,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谢明敦建议,一方面,中国在国内的法律尤其是知识产权方面,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力度,不要让西方国家肆意寻找借口。另一方面尽快从法理上根除跨国公司的超国民待遇,对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要公平地动用知识产权的法律、反垄断法和审查制度,尤其是和美国相对应的行业和企业,例如高科技行业的兼并购买等方面,为中国企业在国外获得公平待遇创造条件。
还有建议认为,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开展积极的沟通工作,承担更大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更合规地在海外投资和并购,化解对方的担心和抵制。
华为公司人士也强调,美国法院对摩托罗拉侵权案件的公正裁决,不仅是华为长期以来与美国公司进行广泛商业合作的基础,并且也使他们更有信心在未来继续加大对于美国的投资。
数据
国际知名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指已宣布的跨境交易被撤回、拒绝或听任其过期失效的比率)为全球最高,达到12%;2010年,这一比率降至11%,但仍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薛松)
新华网快讯:外交部副部长宋涛25日在北京首都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已有约12000名中国公民撤离利比亚。
(本文来源:新华网 )
中国政府首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的民航包机25日凌晨返回北京,飞机上搭载二百多名乘客,其中包括7名儿童。图为中方在利比亚当地从事房屋建筑项目的郑小姐与等待了2个多小时的男朋友刘先生欣喜重逢。 记者 候宇 摄
中新网2月25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政府首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的民航包机25日凌晨2时25分左右返回北京,飞机上搭载200余名名乘客,其中包括7名儿童。第二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民航包机预计将于25日上午9时飞回北京。此外,东航今日也将派出2架包机飞往马耳他,接回从利比亚撤离到马耳他的中国公民。
截至目前,已经有大约6000名中国公民撤离了利比亚。其中有1006人通过陆路撤离到突尼斯,约4300人抵达希腊克里特岛,还有372人北京时间24日晚8点到达埃及首都开罗。
北非国家利比亚近日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政府迅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保障驻利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紧张撤离中方在利比亚人员。
今日凌晨2时25分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060包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架包机于北京时间24日13时50分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起飞,经停希腊首都雅典后返回北京,200余名名乘客辗转回到祖国。据悉,首度机场为此积极配合,专门为改架包机开启了绿色通道,飞机停靠近机位。
中国政府第二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民航包机已于北京时间25日凌晨0点14分起飞,搭载200余名从利比亚撤离至埃及的中方人员,并预计于25日上午9时飞回北京。
此外,今天上午8时、9时,东航的2架包机将从上海起飞,直接飞赴马耳他,接回从利比亚撤离到马耳他的中国公民。此番,东航将派出空客A330-300以及空客 A340-300机型,分别从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起飞。
东航表示,据编排,从今天起,将陆续派出8班包机,预计能撤离在利人员2100余人,其中以上海为目的地的约有570人左右。
早前,北京时间24日上午10时许,首批43名从利比亚撤至埃及的中国人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下午14时许,40名同批撤离的中国公民乘坐卡塔尔航空公司的航班QR888安全抵达上海。
此外,经中央军委批准,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号导弹护卫舰已启程赶赴利比亚附近海域,为撤离中国在利比亚被困人员的船舶提供支持和保护。
来自外交部称,利比亚安全局势依然紧张,通讯时断时续,撤离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各有关部门和驻外使领馆将继续密切配合,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做好撤离工作,全力保护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24日,有约30名中国学生就读的国王教育学院网站公布了地震时可能在大楼中的学生名单,以下为根据英文字母可能为华人者:
●很可能被埋废墟者: 涂辉峻 余 才 赖 嫦 张 惠 陶 旺 钟阳涛 陈 扬
●情况不明者: 金 曼 张伟育 韩熙灵 景 黛 张迪迪 王丽敏 徐琳琳 李旺举 何 文
●可能安全者: 夏 理 苗白茵 刘洪玲 雷家辉 葛 晶 周小丽 白哲辉
(以上均为音译)
本报讯(记者卢漫 邢世伟 郭超)当地时间24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遭遇6.3级地震第三天,遇难者已升至98人,另有226人失踪。在这些失踪者中,也包括约20名中国留学生,其中至少有6人很可能被埋在其所就读学校的废墟下,生还可能性很小。
语言学校全坍塌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新闻发言人王欣昨日对记者表示,截至昨晚6时30分(新西兰时间23时22分),使馆方面掌握的情况是,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有20多名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失踪。
王欣说,这20多名失踪人员中,估计大部分被压埋在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废墟下面,在其他废墟中也有可能有被压埋的中方人员,具体失踪人数及人员身份信息仍在进一步搜集核对中。目前使馆方面还未收到新西兰警方有关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伤亡的明确通知。
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三层是一家私立的英语培训机构,名为“国王教育学院”。据悉,该校约有30名中国留学生,目前核实安全者有10人左右。这些留学生中,至少有6人很可能被埋在废墟下。24日,“国王教育学院”网站也公布了可能在倒塌大楼中的学生和职员名单,其中不少名字从发音看为华人。
搜救工作仍在进行
在这次地震中,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已经完全倒塌。王欣表示,根据新西兰方面的消息,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希望已经非常低,但搜救工作仍在进行。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已从废墟中找到数十具尸体,身份认证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
王欣说,地震发生后,大使馆在克赖斯特彻奇设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搜集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人员失踪和财产损失情况,并配合协调新西兰方面的救援活动。
使馆一天接到数百求助
王欣说,如国内想了解人员搜寻方面的信息及寻求帮助,可拨打领事馆应急求助电话(0064-21-2623058,0064-27-5196623,0064-215196623,0064-21-841026,0064-27-5196656)。王欣说,昨日一天使馆已接到数百个求助电话。
昨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马朝旭也表示,中国驻新西兰使馆正在抓紧核实中国留学生伤亡情况,敦促新方全力搜救。国家旅游局则提醒中国游客近期尽量避免前往该地旅行。
■奇迹
一中国学生震后三天获救
警方曾放弃对电视台大楼救援,但在中国使馆强烈要求下恢复
本报讯 (记者张乐 颜颖颛)克赖斯特彻奇中国留学生昨日对记者说,地震时正值中午,国王教育学院的中国学生可能正在吃午饭,但转瞬就被埋在废墟下。
坎特伯雷大学留学生小杨说,她一名同乡在地震中失踪,她是国王教育学院的学生。“她也是武汉人,1988年生,地震后她的手机就打不通了,我们怀疑她被埋在废墟下。”
小杨说,国王教育学院在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3层,该校很多学生都带午饭,“发生地震时,我同乡可能正在吃饭。”
小杨说,事发后很多人都非常焦急。这名女孩的家属正赶往克赖斯特彻奇。小杨本人也曾给警察局、红十字会等咨询过自己的同乡是否被救,但没有任何消息。
地震发生后,这座6层楼的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救援人员动用了搜救犬、大型挖掘设备等展开救援。24日,救援人员从废墟内找到23具尸体,使得大楼遇难者升至47人。在废墟附近,一座26层的酒店在震后严重倾斜,克赖斯特彻奇市长帕克说,这座酒店非常危险,“如果坍塌,会形成巨大冲击波”。
23日,新西兰警方认为废墟内不可能有生还者,曾一度停止搜救。但新西兰媒体称,在中国使馆强烈要求下,救援人员又重回现场。
据央视24日晚报道,当天救援人员在废墟下发现了一名生还的中国留学生,但具体情况不明。国王教育学院网站消息称,该校失踪师生人数为90人,其中包括23名日本培训生,以及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54名其他国家留学生。
■ 救援
中国救援队驰援新西兰
应新西兰政府邀请派遣,由10人组成,将于25日凌晨抵达
据新华社电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徐建国24日对新华社记者说,应新西兰政府的邀请,中国政府已派出一支由10人组成的搜救小组,前来克赖斯特彻奇参加震后搜救工作。
搜救小组已经从北京启程,将于25日凌晨抵达新西兰。徐建国23日带领使馆工作组到灾区看望华侨华人,并与新西兰救援方接洽,希望对方积极营救被困中国公民。徐建国已要求新方“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目前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已经封锁,救援队已排查了市中心60%的建筑。军车、救护车、消防车在奔忙,警察、军人、消防队员、搜救人员正开展救援工作。新西兰军方出动了1100多人参与救援行动,这也是新西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灾区民众也彼此扶助,接纳房屋受损的邻居和亲朋。新西兰其他地区民众则踊跃捐款捐物。
国际社会也伸出援手,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的救援人员陆续到达灾区现场开展救援。海外搜救专家和救援队人数达到750人以上。随着搜救行动的开展,陆续有遗骸被挖掘出来,死亡人数还将继续增加。
■治安
华人称商店遭趁火打劫
地震后,当地华人经营的商店餐馆等损失严重
在地震灾区,新西兰士兵和警察联手巡逻,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警方23日宣布,在市中心部分区域实施宵禁。警方迄今接到10多起抢劫案报警。
警方负责人克利夫说,趁火打劫者为极少数,“现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绝不容忍犯罪。如果人们发现犯罪,请立即报警”。
据悉,当地一些华人在市中心开办的商店、日杂店和餐厅损失严重。还有开便利店的华人反映遭遇趁火打劫,损失了4万新西兰元。
截至24日,克赖斯特彻奇一半城区依然断水,而供水正常的另一半城区面临水质污染风险。政府官员敦促居民将水煮沸后饮用,以免染病。
救援人员动用14辆送水车,把洁净饮用水送至居民区,供居民取用。市区75%区域供电恢复。因为供电设施损毁严重,其余区域供电恢复需要数周时间。
(新华社电/专稿)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 中国政府首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的民航包机25日凌晨2时25分左右返回北京,飞机上搭载二百余名乘客,其中包括7名儿童。
凌晨2时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060包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架包机于北京时间24日13时50分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起飞,经停希腊首都雅典后返回北京,二百余名乘客辗转回到祖国。
鉴于近日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政府决定立即调派民航包机和附近海域的运输船只并就近租用大型邮轮和大客车赶赴利比亚附近,随时准备进入利比亚,分批组织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驻利比亚人员撤离。截至24日,已有4600多名中方人员撤离利比亚,在中方相关驻外使领馆协助下回国或转移至较安全的第三国。
中国政府第二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民航包机24日已经抵达埃及开罗国际机场,预计将搭载约二百名从利比亚撤离至埃及的中方人员回国。(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周兆军)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政府第二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民航包机已经于北京时间25日凌晨0点14分起飞,搭载227名从利比亚撤离至埃及的中方人员,并预计于25日上午9时飞回北京。
此外,今天上午8时、9时,东航的2架包机将从上海起飞,直接飞赴马耳他,接回从利比亚撤离到马耳他的中国公民。此番,东航将派出空客A330-300以及空客 A340-300机型,分别从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起飞。
东航表示,据编排,从今天起,将陆续派出8班包机,预计能撤离在利人员2100余人,其中以上海为目的地的约有570人左右。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新华网开罗2月24日电(记者李来房 蔺妍)当地时间24日18时许,中国政府派遣的第二架撤离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包机从埃及开罗国际机场起飞回国,机上共搭载了227名从利比亚撤到埃及的中国公民。
另有30人在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安排下乘坐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于24日下午启程回国。使馆正帮助联系其他航班将剩余人员在25日运送回国。
24日14时许,从利比亚撤离至埃及的第二批中资公司人员共有372名。记者了解到,这批驻利比亚的中方人员绝大部分是中国水电公司员工,他们在利比亚的一些工程营地在骚乱中遭到暴徒袭击,并有人员在抵御袭击中受伤。
在中国水电二局贝达房屋建设项目工地工作的高健指着身上的蓝色工作服说:“宿舍被烧光了,就剩当时身上穿的这身衣服。”他又指着脚下的一个大包说:“这个包里全是使馆发的水和饼干。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与他同车抵达的工友们大多情况相似。他说,使馆对他们照顾得很好。
中国驻埃及使馆工作组24日清早即赶到开罗机场,在机场大厅一侧挂起了五星红旗和中国驻埃及使馆工作组的牌子,进行接应准备工作。
24日一早就来到机场负责接应和安排工作的中国驻埃及使馆参赞董满意说:“只要能把从利比亚撤离的同胞平平安安地送回国,我们就放心了。”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来房 蔺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