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14日电(记者叶锋 屈凌燕 邓华宁)正在举行的江苏“两会”传出信息,该省“十二五”GDP增速目标确定为年均10%左右,比“十一五”时期下降3.5个百分点。此前,上海和浙江相继宣布“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均为8%。
在多年来动辄达到两位数增幅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目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属于靠后。观察人士认为,在经历多年领跑之后,有中国经济“龙头”之称的长三角地区未来五年将整体进入相对“低速”的增长通道。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对记者表示,长三角降速发展,不是国家行政命令使然,而是传统发展模式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遭遇瓶颈之后作出的战略抉择。
区域面积仅占全国2%略多的长三角,贡献着中国五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但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其土地的投资密度、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均已接近饱和;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频波动,外向度过高也使该区域的制造业发展风险不断加大。
分析人士认为,长三角各省市之所以不约而同在经济快车道上“踩刹车”,正是面对客观实际主动转型的结果。
“江苏‘十二五’发展指标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过程更符合客观实际。”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说。
发展问题仍需靠发展来解决,但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今年浙江省的“两会”上,省长吕祖善坦承,浙江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上海市市长韩正也在该市“两会”上表示,上海的发展动力正发生着一些深刻变化,“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郁鸿胜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发展得最快,不好的时候就率先调整,这是长三角经济成熟度高的表现,“这与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降低增速完全不同”。
事实上,主动“转型”较早的上海,其GDP增幅已连续三年低于10%,上海还取消了对区县负责人的“GDP排名”考核。
调整发展速度是对经济转型理性判断的结果。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蓝蔚青说,“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转型升级,“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上,有利于集中精力抓转型升级”。
在中国这一快速行进的经济列车上,8%、10%的增速实在不够起眼,但谋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长三角各省市,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仍是雄心勃勃。
江苏省提出,未来五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40%;科技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上海将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使服务经济比例达到65%的新高;浙江则有望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洋经济大省”。
相对于经济发展目标,两省一市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目标上则是有增无减,“扩大内需”也将进一步深化。
“‘保八’既是底线,也是起点,如果浙江经济能从根本上进行转型升级,‘保八’并不困难。”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说。
郁鸿胜表示,长三角的经济转型发展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制定的政策和规划,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的增长点,要防止传统发展模式复苏导致“报复性反弹”。
严邦镇表演绝活的资料照片。
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因普遍存在高龄化、后继乏人和生活困难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面临挑战。我们保护“非遗”,首先要保护传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绝非一时之举,也非一日之功,目前尤须构建更加成熟、科学的传承人保护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能够赋予“非遗”项目以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给予传承人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突然人亡艺绝
1月22日,94岁的严邦镇与世长辞。作为浙江省衢州西安高腔的“活化石”,严邦镇以“一个人演出一台戏”而闻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高腔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2006年文化部将西安高腔在内的五种高腔腔调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严邦镇16岁开始学唱西安高腔,一直唱到87岁。他能同时演奏锣、鼓、二胡、笛子等13种乐器,一人集吹、拉、弹、唱于一身。87岁之前的10年时间里,他每年有七八个月在外奔波,杭州、温州、瑞安、乐清、金华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文化局文化管理科科长余仁洪说:“严邦镇作为一名民间艺人,终身献身民间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大力传播西安高腔,让这一濒临灭绝的剧种发扬光大。他的去世,标志着一部西安高腔传奇的终结。
“绝唱”屡响几多无奈
《朱三与刘二姐》是流传在富春江畔数百年的民间叙事长诗,长达1000多行,被专家认为是汉民族中罕见的艺术瑰宝。在2007年浙江省首批公示的271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朱三与刘二姐》长篇叙事民歌的两位传承人名列其中。
20多年前富阳会唱《朱三与刘二姐》的民间歌手有37人,当时年龄已在57至92岁之间。20年后,这些歌手大多过世,后继乏人。而这次公示的“刘二姐”传承人均已80高龄。
面临“人亡歌亡、人走技绝”之忧的不仅是《朱三与刘二姐》。在浙江省包括平阳木偶、杭罗、瑞安木活字印刷术等在内的226个申请保护的“非遗”项目大多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时刻都有可能去世,保护传承人要争分夺秒!列入浙江省首批传承人公示的271人中,年龄最大的98岁,最小的41岁,平均年龄65.3岁。也就是在申报公示期间,宁波北仑有近百年历史的民间曲艺“唱新闻”第三代传人顾阿火以98岁高龄去世。而他唯一的弟子也已68岁,而且只能表演片断,不能像顾阿火几天几夜唱全本。
余姚有个“雀咚咚”的民间曲艺品种,2003年还有4位传人,到2005年初已全部去世。文化部门在慈溪普查时意外发现一敬老院里有一位82岁的老人还会演唱,立即组织抢救性保护。不久,这位老人也去世。景宁畲族传统祭祀仪式中的做功德等民俗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畲族民众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具个性的民族艺术。一位畲族老艺人最擅长主持这样的仪式,有关部门得知后登门时,老人刚刚辞世。后来景宁畲族传统祭祀仪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于没有正宗传承人,申报录像体现不出畲族原生态的韵味而名落孙山。
保护传承人刻不容缓
传承人的去世,让原汁原味的“唱新闻”成了“绝唱”,以后也许只能在文字、录像中寻找独特的韵味。因为“非遗”是以人的声音、形象和技艺作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心授得以延续。如果抢救保护不利,因传承人的消失,一些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人亡艺绝”。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特点是在于以人作为载体进行传承,因此,对“非遗”的保护必然要强调对传承人进行保护。
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曾经这样评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需要以人为载体传承,传承人的身上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
多年来关注和参与民间文艺抢救工作的作家冯骥才也曾这样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脆弱的,往往是“人死艺亡”。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如果没有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根本不会存在。
然而,现在的一个现实却是,有些“非遗”项目后继乏人。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学艺时间长、要求高、收入低,现在许多年轻人不愿“入行”。如东阳木雕,传承人的子女都觉得这一行艰难。与川剧“变脸”媲美的宁海“耍牙”,堪称我国戏曲表演艺术之一绝。而练“耍牙”常常要磨破嘴皮、蹭烂牙床,从2颗牙练起一天天增加到4颗、6颗……所以学的人很少,不得不从外省招徒。
近年来,浙江省“非遗”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并较早开始重视解决“非遗”传承难这一现实问题。各地采取诸如入校园、进课堂等措施。如泰顺职业高中设立了青田石雕班,培养青田石雕制作的后续人才;湖州尝试剪纸进入小学劳技课,乐清建立民间工艺实验基地,让“黄杨木雕”、“细纹刻纸”走进中小学第二课堂等。
在浙江省衢州市,记者了解到该市对国家级、省级的传承人每年可以拿到相应级别的传承补贴,以帮助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传承工作。市县文化部门还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和当地非遗传承人现状建立了相对成熟的传承人的保护机制。该市各级文化部门还在每年伊始开展“服务传承人月”活动。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传承经费补助、建立传承基地(传习所)、访问制度、服务月活动等工作结合,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
但是,该市从事非遗研究的工作人员说,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绝非一时之举,也非一日之功,目前尤需要构建更加成熟、科学的传承人保护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能够赋予“非遗”项目以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给予传承人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报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杜大强)
据新华社专电 数以千计意大利女子13日向陷入“买春”丑闻的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示威。一天前,首都罗马发生针对贝氏的示威,参加者呼喊口号,要求他下台。
13日示威活动由演员弗兰切丝卡和克里斯蒂娜·科门奇尼姐妹发起。法新社援引弗兰切丝卡·科门奇尼的话报道,长期以来,贝氏言辞贬低女性形象,“流露出对女性的强烈轻视”。
贝氏绯闻缠身,去年涉嫌与当时年仅17岁的摩洛哥女郎“鲁比”多次发生性交易;“鲁比”因盗窃在米兰落网后,贝氏涉嫌滥用职权,打电话给米兰警方负责人,要求放人。贝氏称从未“买春”且“喜欢漂亮女人总比是同性恋强”。
这些辩解触怒不少民众。弗兰切丝卡说,示威者将表达心中不满。
组织方欢迎支持示威的男性参与。一些近期离开贝氏所属中右政治阵营的议员有意参加。
12日,首都罗马发生针对贝氏的示威。数以百计示威者聚集街头,高喊口号,要贝氏辞职。一些人吹响口哨,一些人敲打炖锅,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意大利经典歌曲《再见朋友》,呼喊:“辞职!辞职!”
示威协调员詹弗兰科·马夏说:“我们走上街头,捍卫挚爱的宪法。它保护我们免遭滥用职权危害,让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按意大利现行法律,与未满18岁未成年女性发生性交易最多可判处3年监禁,滥用职权最高可判处12年监禁。
米兰检察院检察官埃德蒙多·布鲁蒂·利贝拉蒂9日向预审法官克里斯蒂娜·迪钱索申请启动快速审理程序,要求立即审理贝氏“买春”和滥用职权案。
迪钱索预计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批准申请。若申请获批,贝氏可能数月内受审;如果迪钱索认为检察院提交的证据不足以启动快速程序,审理将走“常规路线”,意味着耗时漫长。
另外,贝氏卷入贿赂等案件。意大利参议院去年3月通过一项“合法干预法”,允许内阁成员以妨碍履行政府职责为由拒绝出庭,致贝氏所涉一起贿赂案搁置。不过,宪法法院上月13日裁定“合法干预法”违宪。贝氏所涉贿赂案和一起税务欺诈案定于近期恢复审理。
国际在线专稿:据克罗地亚国家通讯社2月11日报道,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在周五(2月11日)接受意大利《印刷品报》采访时承认,自己“有时也会犯错”。
意大利警方已正式向米兰法院申请启动对贝卢斯科尼的审判,目前针对贝卢斯科尼的指控包括与未成年人进行性交易以及滥用职权。
贝卢斯科尼在接受记者朱利安诺·费拉罗的采访时说:“有时候,我就像所有人一样,也会犯错。但假用道德和正义的名义来反对我,那简直就是诽谤。”
米兰法院日前证实,贝卢斯科尼曾与“大量”的女性进行性交易,其中包括17岁的摩洛哥姑娘卡利玛·玛洛。她是一名夜总会的舞娘,艺名“鲁比”。检方同时证实,贝卢斯科尼曾利用职权向警方施压,令其最终释放被怀疑犯有盗窃罪的“鲁比”。(苏莱娅)
澳大利亚赤背蜘蛛
雌蜘蛛一边与雄蜘蛛交配,一边将其裹入腹中;雄蜘蛛不但不反抗,还主动送上门当食物。这种奇特的行为并不是今天才为人所知。但是,这种行为的原因一直都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然而,加拿大科学家梅狄安娜·安德雷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刊登了她的研究成果,揭开了这一奇特行为的秘密。
在电影中,蜘蛛从来都不是讨人喜欢的角色。要么相貌丑陋,张牙舞爪地挥着八只脚,挂着陈腐的网,从天而降,惹得胆小的女主角连连尖叫;要么凶残至极,仅靠几滴毒液就杀人于无形之中。想象着它们张着毛茸茸的节肢,悄无声息地躲在某个角落里,好似恶棍一样移动,不少人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
可在美女梅狄安娜·安德雷的实验室里却养满了各种各样的蜘蛛。蜘蛛只吃活物,为了养活蜘蛛一家老小,安德雷每周要给它们运来2000多只蟋蟀。没食物吃时,蜘蛛也会同类相残、吞下同类,为了避免它们相互残杀,梅狄安娜还得给每位蜘蛛都配上一个小笼子。
作为与蜘蛛打交道的人,安德雷每天都生活在蜘蛛的王国里,用它们做各种各样的交配实验,当然最令她高兴的事,就是看着小蜘蛛破卵而出。
见证蜘蛛绝恋的秘密
安德雷白天休息,夜晚出动,从早上十点钟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她在泥土地里匍匐着找寻蜘蛛网,像个传记作家,与她的蜘蛛传主相处。她知道一号雌蛛的窝在哪,二号雌蛛有几个卵囊,哪只雄蛛终于找到意中人,哪只还是光棍一个。
要命的是,赤背蜘蛛体型小,要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得紧贴地面正对蛛网。要是不小心被咬了,剧毒会进入体内,中招者肌肉紧缩,疼痛难忍,冷汗不止,重可致命。
安德雷坚信所有的冒险都是值得的,只要她能解开这一进化谜题:为什么雄蜘蛛甘愿牺牲自己?她用颜料标记雄赤背蛛,看它们怎么找到雌蛛的网,却发现大部分雄蛛在找到另一半之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像其它种类的雄蛛一样,它们成熟后就不吃不喝,只能靠之前储存的能量过活,根本经不起长途跋涉的折磨。瘦小的赤背雄蛛呆在自己的网内倒也挺威风,一旦远离避风港,蚂蚁都敌不过。最终,只有20%的雄蛛能成功到达雌蛛的蜘蛛网———安德雷相信:正是因为机会来之不易,为了后代繁衍,雄蛛才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当雄赤背蜘蛛将输精器官插入雌蜘蛛体内时,会以前肢为支点倒立,让身体悬挂在雌蛛嘴边。它一边注入精液时,比它身体大200倍的雌蛛一边开始咀嚼它的尾部。更奇妙的是,雄蛛有逃命的机会。它有两个交配器官,其中一个输精完毕后,可以虎口逃生,捡回一命。但是在20分钟内,雄蛛通常会重返雌蛛网,进行第二次交配,这一次,雌蛛再也不会嘴下留情。
那为什么雄蛛要采取自杀式奉献呢?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由于雌性赤背蜘蛛将精子储存在特殊的器官里,安德雷将该器官取下,想通过实验手段干预赤背蛛的交配时长。
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安德雷用切片数出交配后雌蛛接收到的精子数,发现交配时长与输送的精子数密切相关——与雌蛛进行两次交配的雄蛛,比起只交配一次的雄蛛要多输送1000多条精子。原来,为了这1000多条精子,为了整个种族的延续,雄性蜘蛛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对羸弱的雄蛛而言是最划 算的选择,因为,它不能保证有力气会活着找到另一只雌蛛交配。
研究蜘蛛,研究生命
研究赤背蜘蛛的交配行为带给安德雷的不仅是功成名就,还有对生命及进化的深刻理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演变成的格言挂在每个得意或失意的人口中,却鲜有人懂得背后的牺牲与隐忍。在安德雷看来,整个进化历程就是繁衍与死亡书写的历史,两大主题在赤背蛛“雄性献祭”的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安德雷经常问自己,要是雄性赤背蜘蛛有意识,将自己伸进雌蛛口中的时候,究竟在想什么?
也许很简单,它想:“很好,一切都按计划来吧。”
类似无意识的个体类似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奉献,却构成了绝对的生命长河。安德雷觉得自己的使命就是探求背后的进化机制,就像她接受电视采访时说的那样:“学习,观察及理解我们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是件美妙的事情。”
野地考察很辛苦,有时一呆就是几个月,但她常对学生说:“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而又艰苦的工作,但你要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她就是这么个苦中作乐的人,当她与同是研究蜘蛛的丈夫结婚时,蜜月旅行竟是野地考察。
现在安德雷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任教,大部分时间呆在实验室里,与数不清的蜘蛛为伴。看着小蜘蛛像一团棉球破卵而出,朋友都说恶心,她却很喜欢。
她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见到蜘蛛吓得大呼小叫的女孩了。从胆小鬼到蜘蛛女王,安德雷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路上留下了她对未知世界的执着探索。
赤背雄蛛的小诡计
雌性赤背蛛常在蜘蛛网上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吸引雄蛛,后者登堂入室后,担心竞争者半途现身搅局,先忙的事不是与雌蛛交配,而是破坏雌蛛网上化学物质浓烈的部分。雌蛛不乐意了,那可是她的大本营,吃喝拉撒都离不开。于是,雄蛛求爱时,雌蛛一边应付着,一边忙着补它的网。
更令人叫绝的是,雄性赤背蛛能自行决定发育进程。它能从周围的环境中感受到附近有没有异性和情敌。如果雌蛛很多,而竞争者很少,它不着急长大。一般雄蛛需要10-15天实现性成熟,但要是情况危急,雌蛛要被情敌抢走了,它10天内迅速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