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6月6日电 (记者周芙蓉) 贵州省望谟县5日8时至6日8时出现持续特大暴雨,记者从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望谟县境内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县城被淹,一度停电停水,7个乡镇通讯中断。截至6日20时,已有9人死亡,13人失踪。
据了解,受强降水影响,望谟县城多处路段及沿河两岸低洼地带受淹严重,最大水深达1.5米,县城及受灾乡镇紧急转移群众6000余人。截至6日17时,望谟县城已通电,其他救灾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
贵州省气象台6日16时继续发布持续强降水天气预报,预计6日夜间到7日白天,黔西南、黔南和黔东南三州南部局部有暴雨。
"朱尔斯"
"完美娇妻"
R2A
"洛克茜"
机器人
英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第一款极为人性化的机器人“朱尔斯”,他可以像人类一样表达面部表情、蠕动嘴唇,看起来十分逼真自然。
她完全屈服于你、顺从于你,你是她生命中的主宰,是上帝、神,除了你,她的脑海中再也无法容纳其他事情……她就是每一个男人梦寐以求的“机器人完美娇妻”。
2011年2月24日,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 NASA的机器宇航员R2A向同伴R2B挥手告别,此时此刻,R2A正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踏上太空旅程。
“洛克茜”机器人的原型是一位高加索女学生,她的身高为1.7米,体重约54公斤,顾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头发、眼睛颜色以及其他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造的英国首个人形机器人在发明者车库存放了45年之后,终于重见天日。
今年79岁的英国皇家空军军官托尼-塞尔当年仅花费15英镑,利用一架坠毁的惠灵顿轰炸机的废铁料制成了这个机器人。
图片来源:互动百科
这是世界上首个鼻部整形手术插图,患者的鼻部皮肤与上臂皮肤连接在一起
这本拉丁文书籍显示了把患者的鼻部皮肤与他的上臂皮肤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该书甚至展示了手术所用的工具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外科手术与解剖学教授加斯帕雷·塔利亚科齐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对海蒂·蒙塔格和琼·里弗斯等名人来说,整形手术就是一种现代奢侈品,可以让他们变成他们希望的样子。然而世界第一项鼻部整形手术的详细图解显示,整形手术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是现代的新事物。
最近拍卖的一本16世纪的整形书籍,详细介绍了最早的一项鼻部整形手术过程。这本名为《植入手术纠正缺陷》(De Curtorum Chirurgia Per Insitionem)的珍贵作品于1597年出版,作者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外科手术与解剖学教授加斯帕雷·塔利亚科齐(Gaspare Tagliacozzi)。书中描写了为在战争中面部受伤的人进行的整形手术。
这本书用拉丁语写成,书中配有插图,其中几幅讲述了鼻部整形过程:患者的鼻部皮肤与上臂皮肤连接在一起。在其中一幅图片里,那名患者坐在床上,前臂被固定在头上,上臂的皮肤与鼻部连接在一起。该书上说,等过了3周上臂皮肤完全与鼻部长在一起后,再过两周时间等到新移植的皮肤成型,看起来像个新鼻子时,整形手术就完成了。
该书以1.1万英镑(1.7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一位当代整形医生。多米尼克·温特尔拍卖行拍卖了这本书,该拍卖行的克里斯·阿尔武里说:“这是一本非常罕见的极好书籍。该书的印刷格式、插图和书籍设计水平非常高,与之相比,甚至大部分现代出版商都将自愧不如。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本书里的技术和想法显然在当时已经很成熟,但奇怪的是在塔利亚科齐去世后,它们很快被人们遗忘了。也许这是因为它并没被当时的宗教权威所接受,他们认为塔利亚科齐的治疗方法妨碍了上帝的工作。”
阿尔武里说:“该书还包括鼻部、耳部和唇部整形手术使用的工具图表及详细介绍。我们知道这本书极其罕见,它的复制品从没被拍卖过,因此我们早就为经销商和收藏家之间展开的争夺战做好了充分准备。事实上这本书最终被一位整形医生购得。”虽然该书首次证明了这种类型的整形手术早就存在,但是证据显示,直到18世纪末类似的治疗方法才有文献记载。(秋凌)
中新网6月6日电 综合报道,智利南部一座火山4日起开始喷发,5日喷发持续,并出现火山闪电现象;大量火热的火山灰及石块上冲云霄达10公里,导致多趟航班取消,附近3500多人撤离。
据报道,智利南部靠近阿根廷边境的普耶韦火山从(当地时间)4日下午开始喷发,周遭22个村的民众紧急撤离,暂时安居在政府设立的收容所或到亲友家避难。另外,当局担心火山喷发会造成附近河川泛滥,因此又紧急转移部分灾民。不过,截至目前,无人伤亡。
报道指,火山灰在阵阵大风的吹袭下,越过安第斯山脉,飘到邻国阿根廷,导致当地一个观光城镇圣卡罗斯巴瑞洛切被覆盖上一层火山灰,当地机场也因此关闭。地方官员紧急呼吁民众戴上口罩遮掩口鼻,以免吸入火山灰,同时建议居民储备一些粮食、待在室内、尽量避免外出。
当地时间5日,大风转向,将火山灰又吹回智利,导致边界山路能见度降低,当局因此关闭部分边界。
据介绍,普耶韦火山距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南部约800公里,据悉,其爆发开始时平均每小时出现240起小地震,随后火山喷发,伴随火山闪电现象。当局已发布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
据报道,加拿大爱德华岛的一名渔夫杜塞特(Blair Doucette),在35年的渔夫生涯里看过许多颜色各异的龙虾,有鲜红、橘色、黄红,但从没见过2日捕到的蓝色的龙虾。
这种独特的蓝色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出现几率是400万分之一。
杜塞特在爱德华岛北岸附近捕到这只龙虾,他说:“我只有在电视上看过这种颜色的龙虾。”
他正考虑把龙虾捐给当地水族馆。
爱德华岛前一次有人捕到蓝色龙虾是在2009年。
尽管面临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但2010年全球还是新发现了1300种新物种。最近,国际物种勘测协会给这些新物种做了一次竞赛,评选出了“2010最佳十大新物种”,让我们来看看,获奖者都是谁?
1 达尔文树皮蜘蛛:编织全球最大网
这种蜘蛛编织的蜘蛛网遍布河流、小溪和湖泊。达尔文树皮蜘蛛可以编织2.8平方米的蜘蛛网,比任何其他物种编织的环状网络都要大,它们吐出的蛛丝要比杜邦公司生产的凯夫拉纤维牢固10倍,是已知最牢固的生物材料。
2 荧光小蘑菇:24小时绽放黄绿光芒
这种蘑菇生活在巴西圣保罗附近的森林中,可以全天24小时发出荧光。荧光小蘑菇身上带胶质,会发出灿烂的黄绿光。加上它,全球150万种物种中,能发出生物荧光的真菌类物种达到了71种。
3 泰坦尼克食锈菌:钢铁克星
研究者在泰坦尼克号锈迹斑斑的残骸上发现了食锈菌的踪迹,这些食锈菌会黏附在钢铁和锈斑表面,借助其他微生物的帮助,吞噬沉船的金属。如果一直腐蚀下去,这些细菌会将泰坦尼克号吞噬得一干二净。研究者认为,这些细菌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其他一些海底沉船会被分解。
4 金斑蜥蜴:低调巨人
这是一种皮肤带有金色斑点的蜥蜴,其躯体长达2米。金斑蜥蜴生活在菲律宾吕宋岛附近的森林中,科学家认为,虽然金斑蜥蜴全身金光闪闪,但因为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树上,所以才一直没被发现。
5 授粉蟋蟀:专给兰花授粉
这种蟋蟀生活在法属留尼旺岛上,属于一种会发出刺耳声音的蟋蟀亚种。但是,这种蟋蟀尤为特别,它可以对当地罕见的一种兰花进行授粉。
6 新种跳羚:丛林新宠
这是跳羚的一个新物种,人们是在西非的野生动物丛林肉市场中发现它的。现在,科学家还需要对其外貌进行进一步寻找和描述。在西非,有很多野生动物被屠杀,用以进食或在某种仪式上使用。
7 水蛭暴君:下颚牙齿一样都不少
这种水蛭长达5厘米,是目前已知唯一带下颚和长牙的水蛭。人们第一次发现这种水蛭时,它正贴在秘鲁一个孩子的鼻腔黏膜上。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六七百种水蛭,但据估计,全球共有约一万种水蛭。
8 带腮蘑菇:水下生活全靠腮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罗格河干净冰凉的水体上,生活着一种奇怪的水下生物。相关人员密切观察这种带腮蘑菇超过11周,认定这是第一种生活在水下的蘑菇。
9 跳跃蟑螂:像蚱蜢一样跳跃
此前,人们以为这种会跳跃的蟑螂只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去年,它在南非重新露面。和其他蟑螂相比,跳螂的腿部结构非常适合跳跃,其触角也有一个独特的固定点,可以在跳跃的时候稳定身体。正因此,这种蟑螂可以像蚱蜢一样跳跃自如。
10 路易斯安那蝙蝠鱼:像煎饼一样的鱼
看到它,你可不要以为这是一张煎饼。这种奇怪的鱼是在墨西哥湾发生石油泄漏事件不久前发现的,它生活在海底深处,用其尖尖的鱼鳍帮助跳跃。不过,因为漏油事件,这一物种可能前途暗淡。(金煜)
本报潮州讯 (记者 陈正新 摄影报道)潮州砚峰山麓淡浮院的一处古井近日再次发现桃花水母现身(如图)。景区管理人员介绍说,自2007年首次发现桃花水母后,5年内这种珍稀水母已经现身4次。
桃花水母最早在湖北秭归县发现。因其所处水域要求十分洁净,平时多沉于水底,只在桃花盛开时上浮水面,古人以为是桃花瓣变成的,所以叫它作桃花鱼。潮州这处“桃花水母”现身的古井深约6米,是十多年前建设淡浮院时开挖的,原来这口井所处的位置有一处比较大的泉眼。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马海燕)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在4日晚北京保利2011春拍夜场中,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今春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
这个价位仅次于一年前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的价格,为迄今为止拍卖市场上第二高价的古代书画作品。
由于该拍品备受关注,在今晚古代书画夜场前,拍卖师宣布,竞投王蒙《稚川移居图》需要办理8000号以上的特殊竞投牌。截止晚7点半,已有17位藏家办理了特殊竞投。
在拍卖师报出1亿1千万元的开槌价后,最终经过19次叫价,该拍品被持8086号竞投牌的藏家以3.5亿元竞得。再加佣金,最后成交价达4.025亿元,成为今春最“贵”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
《稚川移居图》所画题材为东晋葛洪移居罗浮山炼丹的故事。画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后的七位大学者的题诗,包括王冕的老师韩性、“元四家”倪瓒、陶复初、陈则等。
该作品曾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珍藏,晚清入藏苏州过云楼顾氏家族。过云楼为晚清民国蜚声中外的收藏世家,在新中国成立后捐赠了南宋魏了翁的《文向帖》、元倪瓒的《竹石桥柯图轴》、明唐寅的《洞庭黄茅渚图》、清石涛的《细雨虬松图轴》等数百件巨作,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上海博物馆古代书画收藏的国内地位。
当代中国书画鉴定大家启功、徐邦达、傅熹年曾高度赞扬此画。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钟银兰认为,该作品比北京故宫所藏王蒙同题材的《葛稚川移居图》更为精妙。
这是世界上首个鼻部整形手术插图,患者的鼻部皮肤与上臂皮肤连接在一起
对海蒂·蒙塔格和琼·里弗斯等名人来说,整形手术就是一种现代奢侈品,可以让他们变成他们希望的样子。然而世界第一项鼻部整形手术的详细图解显示,整形手术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是现代的新事物。
这本拉丁文书籍显示了把患者的鼻部皮肤与他的上臂皮肤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最近拍卖的一本16世纪的整形书籍,详细介绍了最早的一项鼻部整形手术过程。这本名为《植入手术纠正缺陷》(De Curtorum Chirurgia Per Insitionem)的珍贵作品于1597年出版,作者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外科手术与解剖学教授加斯帕雷·塔利亚科齐(Gaspare Tagliacozzi)。书中描写了为在战争中面部受伤的人进行的整形手术。
该书甚至展示了手术所用的工具
这本书用拉丁语写成,书中配有插图,其中几幅讲述了鼻部整形过程:患者的鼻部皮肤与上臂皮肤连接在一起。在其中一幅图片里,那名患者坐在床上,前臂被固定在头上,上臂的皮肤与鼻部连接在一起。该书上说,等过了3周上臂皮肤完全与鼻部长在一起后,再过两周时间等到新移植的皮肤成型,看起来像个新鼻子时,整形手术就完成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外科手术与解剖学教授加斯帕雷·塔利亚科齐。
该书以1.1万英镑(1.7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一位当代整形医生。多米尼克·温特尔拍卖行拍卖了这本书,该拍卖行的克里斯·阿尔武里说:“这是一本非常罕见的极好书籍。该书的印刷格式、插图和书籍设计水平非常高,与之相比,甚至大部分现代出版商都将自愧不如。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这本书里的技术和想法显然在当时已经很成熟,但奇怪的是在塔利亚科齐去世后,它们很快被人们遗忘了。也许这是因为它并没被当时的宗教权威所接受,他们认为塔利亚科齐的治疗方法妨碍了上帝的工作。”
阿尔武里说:“该书还包括鼻部、耳部和唇部整形手术使用的工具图表及详细介绍。我们知道这本书极其罕见,它的复制品从没被拍卖过,因此我们早就为经销商和收藏家之间展开的争夺战做好了充分准备。事实上这本书最终被一位整形医生购得。”虽然该书首次证明了这种类型的整形手术早就存在,但是证据显示,直到18世纪末类似的治疗方法才有文献记载。(秋凌)
美国野生动物摄影师保罗-索德斯近期跟随一支远洋科考队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开展为期三周的探险和科学考察。在斯瓦尔巴特群岛北部一些世界上最偏僻的岛屿附近,索德斯等人与一群海象不期而遇。
在拉格雅岛附近,海象们在浅水区游泳。
每一头海象重约1吨到1.5吨,都长着两根长长的牙齿。海象的长牙主要用于与其他海象搏斗,同时也用来防御鲸类和鲨鱼的攻击。
在夏季,随着浮冰的融化,海象开始活跃于海滩附近。只要它们没有睡觉或休息,大多数都会从海滩前往潜水区捕食。它们主要以海底的软体动物为食。它们还喜欢在海滩上小憩。
索德斯介绍说,“拍摄这些庞然大物,并非没有风险。有时还必须要保护好摄影设备。我的相机多次与海象头部碰到了一起。我船上的同伴甚至可以听到相机镜头圆顶盖上传来的噼啪声。”
“海水冰冷刺骨,你的嘴唇很快就会变青,接着就会变得麻木。这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浮在刺骨的冰水里,与一大群比汽车还要重的庞然大物面对面,而且它们还长有长长的牙齿。”
“我在想如何表达我此时的处境和心情,泡在地球上最偏远、最寒冷的水域,倍感孤独。”
在瓦尔博格岛附近,一头海象趴在海冰上。
在蒂霍尔曼岛附近海域,两头海象在水下结伴游泳。
在瓦尔博格岛附近,一头海象在海冰上睡觉。
在蒂霍尔曼岛附近海域,一头海象在水下展现优雅的泳姿。
在拉格雅岛附近海域浅水区,一头海象在戏水。
在拉格雅岛附近海域浅水区,两头海象在水中搏斗。
在埃吉奥雅岛附近海域,一头海象浮出水面,露出两个大大的鼻孔。
在蒂霍尔曼岛附近海域,摄影师捕捉一头海象在水下游泳时的特写镜头。
在蒂霍尔曼岛附近海域,两头海象在水下游泳,形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