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昨晚9时40分左右,一架从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飞往首都伊斯兰堡的民用客机在试图降落时坠毁,机上127人全部遇难。巴基斯坦国防部、民航部门以及航空公司方面均已证实这一消息。
中央电视台驻巴基斯坦记者徐圣益:这起空难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6时40分,北京时间9时40分左右,当时地面塔台和飞机失去联系,几分钟之后,媒体报道称飞机在离伊斯兰堡机场5公里的地方失事,当时飞机上有118名乘客,有9名机组人员。据目击者称,遇难者的尸体和残骸四处散落,据当地警方报道,这起失事发生在机场附近一个村庄,这也引发了坠毁可能导致地面民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猜测。失事飞机机型为波音737-200。当天下午5时从南部城市卡拉奇飞往首都伊斯兰堡。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这家公司是在更改白天的航线之后第一次执行晚间航线,媒体也曝出初步的原因,首先是天气原因,20日晚6时左右伊斯兰堡附近下起大暴雨,并伴有极大的雷声和闪电;媒体也分析,糟糕的天气和去年7月28日(马格拉)空难发生的天气极为相似,而且媒体也曝出这架波音737飞机已经有40多年机龄,这也可能是引发空难的主要原因。
据巴基斯坦当地媒体报道,救援人员已经找到了坠毁客机上的黑匣子。失事飞机所属的博雅航空公司发言人20日晚间说,除飞机上127人遇难之外,飞机在坠毁至地面时导致数栋房屋着火。救援人员称,因飞机坠毁地区系人口稠密区,因此死亡人数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
另外,我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官员说,根据巴基斯坦民航部门提供的乘客名单,已经初步确定这架失事客机上没有中国公民。有关情况,使馆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穆赫塔尔已下令对此次坠机事故进行调查。
中新网武汉4月19日电 (记者 张芹)针对有媒体报道“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廊坊硕士班先后向百余名无资格入学的学生授予真实硕士学位”事件,4月19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称,“校方高度重视此事,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全面调查。”
据有关媒体报道,武汉理工大学近10年来,通过廊坊硕士班向百余名无资格入学的学生授予了真实硕士学位,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层层复查复审环节。部分涉嫌造假学生如今已是处级干部,有人甚至官至局级。该报道还称,涉嫌造假者都使用了假证明,以骗取入学资格。
针对该报道,武汉理工大学在官方微博上回应称,“学校高度重视此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作,立即启动对经济学院廊坊硕士课程班办学情况的全面调查。在尽快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如认定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存在造假行为,学校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作出严肃处理。”(完)
人民网4月18日讯 据韩联社消息,仁川地方法院相关负责人透露,仁川地方法院将于19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9时)对中国渔船“鲁文渔”号船长程某刺死韩国海警一案进行宣判。
韩国媒体4日报道,韩国检方3日针对刺死韩国海警的中国渔船“鲁文渔”号船长程某向法院求刑,要求法院对其处以死刑。
报道称,检方还针对因涉嫌妨碍特殊公务执行而一同被起诉的李某等8名船员,和故意用船冲撞被管制渔船的“辽葫渔”船长刘某等人,要求法院分别判有期徒刑2至3年,罚款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2万)。
仁川地方检察厅公安部3日在仁川地方法院第12刑事部的审理下进行的最终公审中表示,需要对中国船员予以相应的处罚。
2011年12月12日,韩国仁川海警警长李某(41岁)等两名队员在黄海海域与中国渔民发生冲突,导致一名海警受伤,另一名海警身亡。韩国媒体称韩国海警海上扣押"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时,被中国船员挥舞的玻璃碎片刺伤。随后,李某被直升机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但因肋部被捅,内脏破裂,最终不治身亡。(赵宇 杨牧)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本月初惨遭轮奸和焚烧的乌克兰少女奥克萨娜·马卡尔3月29日因伤重不治去世,年仅18岁。而在此前不久,马卡尔还勇敢露面讲述了其不幸的经历,目前这一视频迅速在网络上疯传起来。
乌克兰顿涅茨克(Donetsk)地区卫生官员当天称,马卡尔最终未能抗争过大面积烧伤和肺脏损伤的病痛,不幸离世。就在去世前些天,在母亲的鼓励下,马卡尔躺在医院病床上录制了一段视频,亲口讲述其遭到3名男子凌辱的悲惨经历。
3月9日,马卡尔遭到3名青年轮奸、焚烧、丢弃,后被发现并送医院救治。她全身55%被烧伤,右臂和双脚被迫截肢。这一事件引发乌克兰全国震怒,民众纷纷要求严惩凶手。
来源:中国日报网 陈璐
“要想富,听左叔”,左小祖咒对记者调侃说。前日下午,左小祖咒来到方所书店,依然顶着礼帽,戴着墨镜,进行新专辑《万事如意LIVE》全球首发。这张DVD记录的是他2010年在世纪剧院举办的《万事如意LIVE》演唱会。“我的DVD在声音这一块做得很好,像U2、九寸钉、林肯公园的音乐,也不过如此”,左小祖咒向记者这样“介绍”。
不再固执于限量版
左小祖咒说,之所以制作这张DVD,是因为这两年他不能做演出,希望两年前的演出“让更多人看到”。两年前开演唱会,他就做了很大的准备,用12台高清摄像机拍摄,更多是为了制作这张DVD。
完成了整个演唱会的DVD制作,左小祖咒说,做了5000张,花费却还不到一百万人民币。现在这张专辑在淘宝上已经卖到500多张,而现在通过其他渠道一共销售1800多张,“限量版的事情是个矫情的事情,从《我不能悲伤的坐在你身旁之后》,我就没有做过限量了,”左小祖咒这样对记者解释说,“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复制品,不是当代艺术品,你卖书也是卖复制品嘛。”
曾因走音被观众撵下台
在随后的讲座环节中,左小祖咒与乐评人邱大立、媒体人蒋明进行互动。乐评人邱大立回忆说,2003年在广州举行的“时代的晚上———中国首届新年摇滚音乐节”上,左小祖咒演出的时候走音,观众用没喝完的酒瓶把他赶下去了。当时后台很多人气愤,左小祖咒不在乎地说,“他们不喜欢我的音乐没关系,我回去继续练呗”。而媒体人蒋明在看完整张《万事如意LIVE》DVD之后,用八个字评价说,“如此震撼,如此难听”。对此,左小祖咒表示欣然接受。
据媒体报道,韩庚近日在某综艺节目录制现场,因主持人问及有关绯闻的事而大发雷霆,导致节目录制中断半个多小时。节目组工作人员透露,韩庚的经纪人在后台骂工作人员,言语之粗鲁让人震惊,甚至还扬言要抽工作人员。对此,韩庚经纪人回应并无此事,是节目组在故意炒作。
目前,双方各执一词,事实究竟如何,只有双方最清楚。但是娱乐圈从来就不缺“耍大牌”者,不久前就有赵文卓因为耍大牌而被剧组解约,《非你莫属》主持人张绍刚用自己的“大牌”对选手刘莉莉颐指气使,极尽讽刺。就连一直都打亲民随和牌的海清也传出了一系列“耍大牌”的传闻。哪天娱乐圈真的没有“耍大牌”的新闻,恐怕观众会很不适应。
明星之所以前赴后继,甘愿被指“耍大牌”,是看中了被质疑背后的无限好处。在畸形的娱乐圈,“耍大牌”,得要远远大于失,不少明星抓住一切机会“耍大牌”:对工作人员粗口,不配合剧组工作安排,罢录罢演罢拍,无所不用其极。在观众质疑当事人的同时,是免费曝光率的几何倍增长。相比本人盘踞各大媒体头条、节目被人反复点播、影视剧未播先热这些甜头,一点点骂声和质疑算得了什么?
这些年,娱乐圈别的本事鲜有增长,但是脸皮却越来越厚。以往靠绯闻和炒作一些边角料已经不过瘾,现在靠自爆丑闻、自降身价、自己抹黑来吸引眼球,效果更猛烈,让明星得到的“甜头”更大。炒,成了娱乐圈中人走红的“捷径”,也成了刺激公众眼球的一大恶俗。只是,艺人没有了艺德、没有了做人的基本底线,谈何让公众去喜欢、去持续关注?
娱乐圈的这种恶意炒作,是在拿庸俗作高尚,拿丑陋当文明,愚弄公众情感,误导社会风气,甚至在叫板道德底线,属于垃圾文化的范畴。娱乐圈的公信力和形象也在这种无聊的炒作中被一点一点地剥离,直至露出那种肮脏的丑来,让人呕吐。
但愿有一天,公众对“耍大牌”这种拙劣的表演完全丧失兴趣。当“耍大牌”沦落成完全的负面新闻时,明星也许会更珍惜自己的那张脸。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了解中国,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媒体。北京奥运会、世界媒体峰会、上海世博会、西安园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都给了中国向世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本国和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断向世界传播。
新闻媒体在传播国家形象中作用最显著、快捷,所以中国加大力度提高媒体的传播能力。《人民日报》扩大海外记者数量、新华社CNC(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台开播、央视旗下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CIBN(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成立,这些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变化都在见证中国的努力。
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最终要体现出传播效果,这就涉及到传播方式以及对谁传播,也就是受众分析。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受众分析到位,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目的,它是传播内容、方式、效果的基础。
受众因素不可忽视
国际传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传播活动,既具有一般大众传播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所面对的基本上是跨国受众。①国际范围内的传播,要看不同区域、国家受众的不同,即区域的平衡性。对认同我们、国情相似的国家,传播可多涉及经济、政治等方面,而一些对我们有抵触的国家,形象传播应偏重社会和文化等软性内容。过去中国改革开放注重吸引西方投资和技术,现在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更需要市场和资源。所以在国家形象传播方面,欧美受众只是一个方面,我们也需要考虑除欧美以外,其他地区、国家受众的平衡性。
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其实是一种国家主导的政治传播,这要求我们深刻了解国际受众的政治倾向和认同。发展中国家自然是想了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背后的奥秘,从中汲取经验;发达国家希望看到我们的社会和谐、稳定、民主;宗教国家更愿意看到信仰自由和文化多元的一面,环境遭受污染的国家则喜欢看到环保治理的一面;因此国际受众构成不同,国家形象传播也就没有一个笼统的、适用所有国家口味的统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
一国内部受众的构成,因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也存在差异。年长者偏好文化交流,更喜欢看电视等传统媒体,年轻人则喜欢通过多媒体的综合应用看到现代中国的形象,受过良好教育的受众喜爱以深度阅读、演讲等形式获取信息。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受众角色、反馈方式愈加多元,信息碎片化愈加严重,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媒体发言人,媒体互动大大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塑造国家形象更应注重互联网的使用。
受众影响着传播效果
然而对于大规模、大成本、运动式的对外传播,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传播效果,各界对此十分关注。最近,有学者和媒体对商务部“中国制造”广告和国新办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令人深思。
不久前在广州举行的“2011公共外交年会”上,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孔庆勤博士与中国民间智库“察哈尔学会”,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对外宣传片的调研报告。孔庆勤认为,商务部广告总体有效,因为内容属商业范畴,不试图改变对方观点,因而容易被对方接受。对于形象片,他引述很多美国人的话说,看了这个广告很紧张,第一个想法是:中国人来了,而且来了这么多;这一国家形象片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让西方观众感到更多的是压迫感。
“一味把自己认为好的信息呈现出来,而不顾及西方语境下的释读,会令我们试图传达的信息大打折扣。”孔庆勤博士认为,“用尊贵显赫的社会精英诠释中国形象,对奉行平民主义的欧美民众而言是很难接受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全球扫描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以上观点。BBC调查显示,广告播出后,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人,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51%。著名专栏作家谭飞在其博文《国家形象》中也认为,孔庆勤的研究数据与BBC的数据基本吻合。
人们不仅评估国家形象传播的效果,也在讨论形象传播思路。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发文“最好的国家形象展示是善待国民”②、葛剑雄教授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软实力对内而不是对外”③,均认为国家形象建设应充分考虑国民的感受。
国家形象传播要做到受众认同
在国家形象建设上,付出和收获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对孔庆勤博士关于国家形象片的研究应该如何看待?以下三点值得考虑:
第一,国家形象片应基于事实。
就像法庭判案,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各方往往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更有庭外的“媒体审判”、“道德审判”干扰诱导。这时法官就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方能体现公平公正。可见事实是审判的基础。同理,从新闻学原理的角度来看,事实(fact)也尤为关键。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更应注重事实。只有依据事实拍出来的片子,才能真正诠释国家形象。
作为国家形象宣传片,将自己优秀、引以为傲的一面展现给他人无可厚非,个人交往中谁都愿意他人看到自己美好的一面,进而促进更多的合作交流,国家亦然。然而,这里就存在一个观念差异的问题。中国式的传播爱突出领导、名人、政治,而这些对西方受众可能会很陌生,或不易接受。除了精英,欧美观众更希望看到中国百姓的面孔、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有了他们的国家形象片,才会更加完整、全面、客观。我们同外国人对话,并让他们听懂,关键在于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阐述我们的事实。
第二,“坏消息才是好消息”。
国际新闻界盛行“坏消息才是好消息”的原则,只有负面事件、有冲突、有争议的新闻才值得关注。我们由于国情和媒体性质不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国际媒体有同有异。中央电视台著名的“新闻联播”反映了这一异同,即所谓的“前边的十分钟中国领导很忙,中间的十分钟中国人民很幸福,最后的十分钟其他国家很乱”。想一想我们在报道外国的时候,也偏好负面的新闻,那外国人又怎么能接受我们的正面报道呢?
另外西方主流媒体,至少在形式上独立于官方,具有监督政府、批评官员的传统,以社会的守望者和公众的看家狗自居。私有的媒体不代表国家,一般也不会做正面的宣传。欧美受众习惯了西方的新闻观和独立的新闻体制,看到中国官方运作的正面宣传“形象片”,自然就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中国形象片的传播效果在欧美不如想象的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新闻观和媒体性质不同,但人性总有相通的地方,比如突出对人的关爱、有趣的画面、自然风光、文化览胜等相对中性、满足人情兴趣的内容,要比负面不愿意拍、正面没人看的形象片好。
第三,淡化国家形象片的作用。
拍摄国家形象片实际是国家形象构建的一部分,这就涉及到新闻传播中的“形象塑造”(Image making)问题。美国新闻学界的泰斗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在其经典著作《舆论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即: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具体而言,就是大众传播媒体创造了我们对于世界的印象。尽管他指出,新闻界提供的形象常常是不完整和扭曲的,然而这些反映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④虽然传播媒体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认为一部国家形象片就能彻底改变国家形象,未免过于天真。
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一种心态。成熟的国家不会太在乎塑造国家形象,例如北欧诸国,是国民幸福指数高的代名词,多少年来也没见他们在形象片上有什么大手笔。真正的国家形象是随综合国力的增强而增强的,并不是看谁的形象片拍得好。正如邓聿文在文章中所说的,最好的国家形象展示是善待国民。这既有政治、经济硬实力的增强,也有文化繁荣、法治建设、社会福利方面的改善。国民的幸福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随之提高,别人的看法也会相应的改变,自然无需过多的宣传。所以如何更好地建设国家,才是真正塑造国家形象的落脚点。⑤
(作者单位: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注释:
①刘燕南、史利:《国际传播受众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9页。
②邓聿文:“最好的国家形象展示是善待国民”,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1-11-18/111420420.html。
③葛传红、徐向科:“葛剑雄:软实力对内而不是对外”,《时代周报》,2011年11月24日。
④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
⑤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网页链接: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25110,
请注明:转载自《法治新闻传播》2011年第6辑
“写一个中篇都不够请人吃一顿饭。”这是去年凭借《天行者》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刘醒龙在国新办举行的茅奖获奖作家发布会上的讲话。今日上午,他将在由湖南省作协主办的“文学名家讲堂”中主讲。昨日,这位“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双料冠军”在长沙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表示,稿费关系着文学的尊严,而作品获奖,也是为进一步提供平台。
稿酬提高关键要经费到位
出生在湖北黄冈(现团风县)的刘醒龙说,最早来湖南,到了韶山,不用票就买到了“八块五”一斤的茅台,坐火车回武汉时,绑在车上的茅台“一路晃,一路香”,让他至今难忘。第一次到长沙,被长沙菜肴辣得“苦不堪言”。而另一次来长沙,是潇湘电影决定将他的小说《凤凰琴》改编成电影。
对于呼吁稿酬涨价的问题,他算了一笔账:“现在的稿酬是30-100元每千字,而实际上各地都是按最低标准算的稿酬,每千字才40到50元,能到100元的微乎其微。”他说,“对于一个每年能写6个中篇的作家来说(已经算相当高产),一个中篇稿费是2000元,平均下来就是一个月收入1000元,收入低得连小工都不如。”而相比于工资、赋税等等标准不断在调整,多年来稿酬标准并未提高,“我听前辈们说,上世纪50年代写一个中篇能在北京买一处房子,文学艺术贬值也不至于贬值到这个程度。”
“调稿酬是当务之急,而光有标准,调到300-1000元每千字,经费不到位,也可能发不起稿费。稿费的多和少关系到文学的尊严,在本质上,是社会对于文学价值的认定。”他举例说,自己的稿子被某副刊刊发,寄给自己15元稿费,“我觉得这点稿费,很丑。”
好好写微博也能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日益发展的多种媒体工具,刘醒龙表示自己并不排斥,相反,他还是新浪博客的“元老”,2009年还开通了微博。“刚开始我还挺感兴趣的,但是后来我发现里面有很多骂人的‘幽灵’,生生地剥夺了兴趣。”他表示,微博是对社会文明程度的考量,被很多人当做发泄的窗口。“我的微博不起哄,很严肃的。一条微博才140字,如果好好写,坚持一年,也能提高写作水平。”
除了微博和博客外,他的小说《凤凰琴》和《秋风醉了》(改编成电影《背靠背脸对脸》)相继被改编为电影。而对于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多媒体的发展是否会让作家“浮躁”和“无灵魂”的问题,刘醒龙表示:“我不认为用灵魂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少,只是说恐怕读者没有发现,没有读到。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却是个大问题。现代人注重休闲娱乐,不过这种现象也是过渡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迟早会认识到,生命有限,除了休闲也该做更多,即便做不了,也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得更多。”他相信,现在“文学的淡出”就如同季节交替,“无论如何,人类传承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字。新媒体再发达,表达方式再生动,都不如文字表达的深入。”
下一部小说和都市有关
刘醒龙的作品,一直在关注“小人物”,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天行者》写的就是民办教师。他也被很多读者认为是“底层作家”。“我对底层的情感非常深。”他拉开自己的格子衬衫,向记者示意自己的脖根处有一条疤痕,“1973年我从高中毕业,就到当时县里的阀门厂工作,工作中滚烫的铁屑掉出来,正好溅到我身上,顿时都能闻到肉香。”
“文学当中,你见过几个‘大人物’?日常生活中,你又见过几件‘伟大’的事情呢?”刘醒龙说,自己正在写的新作品和都市生活有关,时间跨度几十年,预计于2013年出版。
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3月29日在伊拉克举行,焦点之一是叙利亚危机。伊拉克官员表态和媒体披露的峰会决议草案显示,与会领导人打算支持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科菲·安南缓解危机的努力,敦促叙利亚各派别停火并对话,同时不会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辞职。
伊拉克外交部长霍希亚尔·兹巴里28日在阿盟峰会外长预备会议结束后告诉媒体记者:“我们认为,叙利亚接受国际(调解)方案是积极而有建设性的一步……需要落实这一方案。”
伊拉克政府发言人阿里·达巴格说,就如何实施安南提出的方案,峰会打算寻求共识,包括谋求与叙利亚反对派对话。
安南的发言人27日声明,叙利亚政府表示同意接受安南就缓解叙利亚危机提出的六点建议,含立即停止在平民区使用重型武器并撤出部队、政府与反对派在联合国监督下停止一切形式的武装暴力、每天为伤员转移和人道主义援助停火两个小时。
兹巴里说,峰会不会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辞职。“选择和选出领导人应该由叙利亚民众决定,而不是由阿盟或任何其他方决定。”他说,28日外长会议“压根儿没有”讨论是否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装。
阿盟去年11月12日决定,自同月16日起中止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不少分析师认为,阿盟成员国有分歧。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国支持以对话方式缓解叙利亚危机,而一些海湾国家公开呼吁武装叙利亚反对派。
耿学鹏(新华社专稿)
■ 动向
叙一空军准将遭枪杀
叙利亚官方媒体29日报道称,该国一名空军准将于当地时间28日在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附近遭一伙武装分子枪杀。
4名武装分子在阿勒颇近郊一座清真寺附近枪杀了空军准将阿卜杜拉,随后乘车逃匿。阿卜杜拉育有2儿1女。
媒体称,叙利亚武装分子的此类暴行已非第一次。之前,陆军上校阿赫什在叙首都大马士革郊区的家门口被武装分子杀害;居住在叙利亚哈马市的教师阿巴尼因车上爆炸物被引燃身受重伤,后被证实是武装分子所为。此外,武装分子还制造了一系列导致平民伤亡、公共设施受损的袭击事件。(钟合)
本报华沙2月12日电 (记者李增伟)据波兰媒体12日报道,截至11日晚间,在严寒肆虐欧洲的15天里,已经有超过600人死于低温。
捷克境内的喀尔巴阡山区今年最低温度已达零下40多摄氏度。多瑙河在保加利亚境内的450公里河段被完全冻结,其航运也已完全停止,这是近30年以来的第一次。
另据波兰媒体报道,肆虐中东欧地区的严寒近期也侵袭了南欧和西欧地区国家。法国科西嘉岛10日遭遇暴风雪袭击,部分山区的积雪厚达一米,并导致巴斯蒂亚机场在10日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