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新华网快讯:新西兰警方26日上午在媒体发布会上说,南岛克赖斯特彻奇22日发生的地震已造成123人遇难。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中)就中国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接受中文媒体采访。   2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中)就中国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接受中文媒体采访。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24日说,中国将于3月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届时,中国将坚持公正中立、高效务实的原则,确保安理会的工作顺利进行。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早报讯 日本侵华731部队秘密将被揭开?

  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将于今天开始挖掘东京一所医学校的遗址,5年前,二战时期日本女护士Toyo Ishii曾揭露,在美军占领日本前夕,她曾在这里参与掩埋上百具尸体,人们怀疑这些人骨是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队在二战期间进行活体实验的证据。

  这将是日本政府首次对这一遗址进行官方调查。日本厚生劳动省官员Kazuhiko Kawauchi对媒体说,挖掘的目标是发现在这一地方是否有秘密被隐藏。“我们并不确定调查能发现什么,如果挖出来一些东西,也不一定与731部队有关。”不过,日本媒体均未涉及有关这次调查的新闻,反而是由一家英语媒体率先报道。

  今年88岁的Toyo Ishii200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944年,她被派遣到那所军医院的口腔科担任护士。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医院共有3个停尸房,那里用福尔马林浸泡着许多人的尸体,他们的颈部套着一个牌子,上面有编号。停尸房的许多大瓶子里则浸泡着人骨和器官。她说,在日本投降后,她和许多同事一起奉命把这些尸体和人骨装进手推车,运到一个大院里掩埋,而这个大院就是现在的公寓楼所在地。2006年6月,她向日本政府提交的一份书面声明中写道:“我们把样本从玻璃容器里取出来,然后倾倒在院子里。我们的上司还警告我们,如果把这一情况告诉美国人,我们就会遇到麻烦。”

  神奈川大学历史教授、细菌战研究专家常石景一对媒体说:“如果那里确实曾掩埋过人骨,很可能与731部队有关,因为那幢公寓大楼曾经是战时一所军医院的所在地,而该军医院与731部队关系密切。”

  事实上,早在1989年7月,在位于东京新宿区户山的国立预防卫生研究所建筑工地上曾挖出了大量可疑人骨,由于该工地在日本侵华期间曾是日本陆军军医学校的校址,距731部队的国内总部不远,因此,这些人骨一出土,就被怀疑是当年活体实验死亡者遗骨。据鉴定,这些遗骨多数属于蒙古人种。部分遗骨上有刀砍的痕迹、子弹射穿的洞以及明显的用钻头打开的窟窿。这些更增加了人们对遗骨是实验者遗骸的怀疑。但是,由于没有直接证据,日本政府于2002年3月27日将这些可疑人骨转移掩埋。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彭高峰在航站楼给乐乐背上书包,并教育他要听话。本报记者朱嘉磊摄 彭高峰在航站楼给乐乐背上书包,并教育他要听话。本报记者朱嘉磊摄

  本报讯(记者王维维 实习记者叶舒婧)昨天下午两点40分,成功在春节的打拐浪潮中寻找到儿子的彭高峰夫妇,带着儿子彭文乐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们的感恩之旅。同时,彭高峰称,希望买孩子和拐孩子的人看到家长寻子的决心和折磨,尽快向警方自首。 

  昨日下午2点左右,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国内到达C口处,众多媒体记者守候在此,让众人以为是著名明星到达。两点40分,彭高峰夫妇及儿子在《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的陪同下,出现在首都机场。 

  据一位与彭高峰相熟的记者称,他从2008年起便在网络上看到彭高峰的寻子呼喊,和众多媒体人一起为彭及其他家长奔走呼号,没想到现在彭文乐活蹦乱跳地被彭高峰夫妇牵着,“这像梦一样,简直是难以相信。” 

  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6岁半的乐乐非常活泼调皮,下飞机之后他便时而奔跑跳跃,向拍照的记者们做鬼脸,时而趴在地上玩耍。彭高峰则在一旁爱抚地告诉孩子,要学会整洁和礼貌。“我们和孩子磨合得还不错,比预期的要好很多,”彭的妻子说。据她介绍,丢失乐乐之后两人又育有一幼子,乐乐回家之后有一些在养母家养成的不良习惯,家人也在尽力帮他消除。她说,“这次来北京要带乐乐去看天安门和升旗,让他好好放松一下。” 

  昨天下午,彭高峰一行陆续前往新浪网和腾讯网,向网络媒体送出锦旗,感谢互联网在帮助他寻找回乐乐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彭高峰说,公安部有一个令拐卖儿童者限期自首的通知,希望众多拐卖孩子的人尽快将其归还。 

  据悉,彭高峰夫妇在后两日的行程中,将陆续前往公安部等相关部门感恩致谢。

  >>新闻回放

  3年前,湖北男子彭高峰丢失了儿子彭文乐,一直未放弃寻找。今年2月2日,网友“可爱的人”联系了彭高峰,说在网上看见了彭文乐的照片,后来他在江苏省邳州市一村庄看见一个酷似彭文乐的孩子。当那名网友通过彩信发来了新拍的孩子的照片后,彭高峰发现确实是自己的孩子彭文乐。2月9日,经DNA检测,确定2月8日下午在江苏徐州解救出来的孩子正是彭高峰失散3年的儿子。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在这样一个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社会中,任何一种对社会现象本身的反思与批判都有可能被“异化”,从而与“学术不端”形成一种“共谋”的关系,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学术批判”也难逃这种逻辑。
 
■一方是学术批判的“好不热闹”,一方是学术不端的“我行我素”。为什么越批判这种现象越严重呢?
依照学术界的现状,我们通常可以将“学术批判”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指对于学术“问题”本身展开的讨论、商榷、驳疑等,以达至真理的澄明。二是指对于学术“规范”而言,通常是指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诸如剽窃、抄袭、引文不规范等进行公开的批驳、谴责,更有甚者进行一些“非理性”的过激行为。三是对于学术“共同体”本身的一些“不良现象”的批判,诸如文山会海却成果全无、国内国外全是“走秀”。如果仅就第一点来讲,任何的批判对话都能够真正刺激学术的增进,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而对于后两点来讲,“学术批判”能否达至其“唤醒”学术求真的“天道”之目的,本身就成为问题。在这样一个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社会中,任何一种对社会现象本身的反思与批判都有可能被“异化”,从而与“学术不端”形成一种“共谋”的关系,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学术批判”也难逃这种逻辑。
首先,学术批判日趋成为一种娱乐。如今学术造假已经成了老百姓都知道的事情,在这个如西方学者鲍德利亚所认为的“消费”引领“生产”的消费主义时代,对于学术这种原本是很少人,即学术共同体才关注的问题,现在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当然,这得益于媒体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助推。我们知道,在信息传播中有一种“信息茧房”现象,说的是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总是只接受那些自己有兴趣的、符合自己观点的,同时将其他信息过滤掉,时间长久之后,人们便会被包裹在自己所掌握的狭窄信息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狭隘意识”,所以会造成对某一问题所表达的意见越来越偏激。这对大多数人都适用。从传播学视角看,媒体也可能更多地去迎合这种偏激,激起大众兴趣,寻求卖点。这一点,从今天更多的对学术不端的媒体报道中可以窥见。这些报道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学术之外,从而使学术问题本身被忽略。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媒体在公布什么学者抄袭的时候,更多的是将读者对学术本身的不满情绪引向对受批判者的谴责、谩骂甚至是“窃喜”上,本来很严肃的学术争论、可以通过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谴责达至的东西,被诉之于普通大众,在没有学术判断力的大众面前,媒体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这样一来,学术批判本身就滑向了一种娱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学术问题依旧存在。
其次,学术批判日趋远离求真问道的本意。学术共同体疾病重重,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当所有的批判大棒打向被批判者的时候,学术的毛病依旧存在,人们该如何依旧如何,这也是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说,一方是学术批判的“好不热闹”,一方是学术不端的“我行我素”。为什么越批判,这种现象越严重呢?可能有人会反问,是现象的更严重才导致更多的学术批判。其实,将作为社会事实反映的社会意识即学术批判调整为“逻辑在先”,意图是想说明,正是通过这种学术批判使人们看到了“学术的虚无”(当然并不是真正的虚伪)。在学术批判中,人们热衷于将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放大为某某权威如此这般地抄袭,然后又是某某权威机构的集体造假等,不一而足。从而沦落为一种是非之争、义气之争。这样一来,对整个学术共同体成员而言,这是一种自我鞭策、自我约束,还是更容易导致一种自我放逐?对于从事学术的人,总是以一种“负面”的学术批判来宣告、约束这种不端行为的,但在实质上却往往起到相反的作用。原因就在于,学术是一种实现自我的志业,这种“实现自我”不是说通过学术实现自我的仕途、钱途,而是说,学术本身就是其兴趣、理想,当人们在学术批判中看到再权威的专家也不过是一个剽窃者的时候,学术能否成为志业就不能不值得疑问,因为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品行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问题。对学术不端的曝光如果是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呈现,其本身就是问题重重的。
显然,对于学术批判本身不容乐观,如上列举也只是窥其一二的现象。最后,我认为需要呼吁的是,人们应将学术批判推进一步,更多关注学术批判的前提,这就是要对造成这种学术不端的制度层面加以拷问,将学术规范变成一种学术制度,从而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一种契约性力量,唯此,才能真正推进学术的进展,并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改革做到真正有效地扼制学术不端行为。梁启超先生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真理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希望梁先生的这句话,不会在我们这些人的手里被解读为,“学术不过就是一种权钱术”。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博士)
《科学时报》 (2011-2-18 A3 周末评论)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阿尔及利亚出动防暴警察阻止游行示威(图片来源:英国媒体) 阿尔及利亚出动防暴警察阻止游行示威(图片来源:英国媒体)

  据英国媒体报道,阿尔及利亚反对派2月13日称,他们今后每周六都将在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示威抗议活动。

  数百名阿尔及利亚民众12日违反禁令,在阿尔及尔举行反政府示威,原准备举行的游行遭到防暴警察阻止。对此,组织此次示威的民间社团、工会以及反对党决定,将在每周六组织游行示威活动,并且将招募更多支持者。

  阿尔及利亚反对党发言人也证实了这一决定。

  1992年2月9日,鉴于当时阿尔及利亚全国的混乱局势,当局宣布实行紧急状态,为期12个月。1993年2月,阿当局决定无限期延长紧急状态。2001年,阿政府出台了禁止在首都游行的法令。目前政府仍维持游行禁令,但该国总统布特弗利卡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将于近期解除紧急状态,并着手解决失业问题。

  (来源:中国日报网 任奇)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报讯(记者李红艳)2月12日,钢琴家孙颖迪将与指挥家谭利华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携手,在国家大剧院奏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壮美乐章。

作为世界顶级钢琴赛事——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的首位华人冠军,孙颖迪25岁便正式跻身于世界一流青年钢琴家的行列。出色的炫技与纯熟的琴艺,使他被媒体称为继李云迪、郎朗之后,中国新一代的钢琴王子。获奖后的短短一年中,他就应邀在世界各地举办了60多场钢琴独奏演奏会。同时,对李斯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完美解读,还为他博得了“原色李斯特”的美誉。音乐之乡德国的音乐会组织者邀请他用李斯特留下的“爱琴”演奏,荷兰媒体更称他是“惟一一个能够完美无瑕地完成李斯特可怕的八度跳跃,并保持张力直到结束的钢琴家。”

2011年恰逢李斯特诞辰200周年,国家大剧院向孙颖迪发出邀请也是颇有深意。音乐会上,这位中国出品的“李斯特”将带给观众耳熟能详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这不仅是孙颖迪最擅长的钢琴作品,更是他最有体悟的曲目之一。2009年,孙颖迪曾跋涉13081公里,转战黄河流经的9个省份,每到一处皆在黄河岸边奏响钢琴协奏曲《黄河》。“从上游到中游、下游,黄河截然不同的面貌带给我不同的体悟。用三角钢琴的音量去模仿咆哮了五千年的大河滔滔,是大胆而不羁的。但那神韵,都已蕴含在《黄河》的旋律、节奏中了。”孙颖迪说。

发表在栏目: 文化


阿纳普卡去年8月在克里姆林宫骑术学校接受身体检查

  因被逼跳伞而赢得众人同情的“飞驴”阿纳普卡日前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18岁。兽医和网友皆认为,在陆地上生活的阿纳普卡被迫从事高空跳伞运动是它英年早逝的主因,要知道一般驴子的寿命都在30岁到50岁间。

  去年8月,俄罗斯南部地区一头“飞驴”“空降”至游客众多的亚速海滩。调查发现,当地几名商人把一头驴绑在降落伞上,从45米的空中抛下,希望借此吸引游客光顾他们经营的私人海滩。经历了近30分钟的折磨,这头备受惊吓的驴最终坠落至海面,被拉上岸时已经快要发疯了。

  驴子“空降”的录像随后迅速窜红网络,这头名为阿纳普卡的“飞驴”也一下子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很多人感到难过,并致电媒体请求把它解救下来。最终英国《太阳报》记者将阿纳普卡从它的主人那里买了过来。

  之后,阿纳普卡入住位于莫斯科郊外一所豪华的克里姆林宫骑术学校,与俄罗斯顶级礼仪马匹为伴。骑术学校的兽医在为阿纳普卡做了检查后表示,这头还算年轻的母驴因为旅途劳累而有些疲乏,但并没有患有任何重大疾病的迹象。

  谁知就在几天前,俄罗斯当地媒体却爆出阿纳普卡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的消息。众人皆猜测阿纳普卡一定是因为长期受到惊吓才会早逝。由于俄罗斯没有任何有关动物虐待方面的法案,所以阿纳普卡原来的主人不会因此受到任何惩罚。(梁杉)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华为接班人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热点。昨天,有媒体披露了华为管理层对此问题的回应。华为EMT轮值主席徐直军称“华为未来不会是任总的亲属接班”。这也是华为管理层首次正面回应有关华为接班人问题。

徐直军表示,华为文化交接班与制度的交接班一直在进行着。华为对未来的安排,肯定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肯定不会找一个接班人来接班,更不会是任正非的亲属接班。任正非从创立这个公司,就一直以任人唯贤来选拔干部。华为从一开始构筑的就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治理架构,有持股员工代表会,有董事会,还有经营管理团队。

华为目前是国内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2009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491亿人民币(约218亿美元),其在国际市场也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由于华为总裁任正非是公司的创始人,华为的公司文化也深深刻上了任正非的烙印,以至于外界一直担心任正非退休后公司将何去何从。对此,徐直军表示,华为不是政府机关,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规定,只要他身体允许,依然可以规划公司长远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接班人问题造成了外界对华为的误解,这开始让任正非反思并转变对待媒体的态度,“要改善和媒体关系”。有知情人士透露,华为要求高管在一年内至少接受媒体采访一次,且这一要求将被计入高管的年度考核内容,与其薪水直接挂钩。

此前据报道,华为内部宣布2010年虚拟受限股每股分红预计人民币2.98元,相较去年每股增值1.38元,接近翻番,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华为员工可以用分红买辆奔驰或者宝马”。

链接

华为EMT

EMT是经营管理团队。华为从2005年开始实行EMT管理。根据华为的公司治理规章,EMT是华为日常经营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委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是华为最为核心的高层。EMT是按照角色任命的,哪些人能进EMT有明确规定,只要担任某些角色,将自动成为EMT成员。

作者:赵谨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赵谨)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华为接班人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热点。昨天,有媒体披露了华为管理层对此问题的回应。华为EMT轮值主席徐直军称“华为未来不会是任总的亲属接班”。这也是华为管理层首次正面回应有关华为接班人问题。

徐直军表示,华为文化交接班与制度的交接班一直在进行着。华为对未来的安排,肯定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肯定不会找一个接班人来接班,更不会是任正非的亲属接班。任正非从创立这个公司,就一直以任人唯贤来选拔干部。华为从一开始构筑的就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治理架构,有持股员工代表会,有董事会,还有经营管理团队。

华为目前是国内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2009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491亿人民币(约218亿美元),其在国际市场也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由于华为总裁任正非是公司的创始人,华为的公司文化也深深刻上了任正非的烙印,以至于外界一直担心任正非退休后公司将何去何从。对此,徐直军表示,华为不是政府机关,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规定,只要他身体允许,依然可以规划公司长远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接班人问题造成了外界对华为的误解,这开始让任正非反思并转变对待媒体的态度,“要改善和媒体关系”。有知情人士透露,华为要求高管在一年内至少接受媒体采访一次,且这一要求将被计入高管的年度考核内容,与其薪水直接挂钩。

此前据报道,华为内部宣布2010年虚拟受限股每股分红预计人民币2.98元,相较去年每股增值1.38元,接近翻番,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华为员工可以用分红买辆奔驰或者宝马”。

链接

华为EMT

EMT是经营管理团队。华为从2005年开始实行EMT管理。根据华为的公司治理规章,EMT是华为日常经营的最高责任机构,受董事会委托执行华为的日常管理,是华为最为核心的高层。EMT是按照角色任命的,哪些人能进EMT有明确规定,只要担任某些角色,将自动成为EMT成员。

作者:赵谨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赵谨)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7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