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新京报网消息 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出警告称,日本东北海岸周五下午发生的7.9级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将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日本近海3月11日发生了强烈地震,首都东京震感强烈。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图为NHK电视台截图显示东京市内一栋建筑着火。   日本近海3月11日发生了强烈地震,首都东京震感强烈。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图为NHK电视台截图显示东京市内一栋建筑着火。

  新华网东京3月11日电 日本东北地区11日下午发生里氏7.9级地震,东京震感强烈,日本气象厅已向本州岛太平洋沿岸地区发出高级别海啸警报。

  据日本气象厅观测,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宫城县、岩手县、青森县等地有强烈震感,包括东京在内的关东地区也有强烈震感。新华社东京分社办公楼持续摇晃了几十秒钟,茶叶罐和几本书从书架上掉落。

  气象厅警告说,地震引起6米高的海浪。呼吁民众到安全地带避难,不要靠近海边和河口附近地区。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据报道,东京台场有一座建筑在地震发生前后着火,但不清楚是否是地震引起的。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3月11日电 综合外电报道,据日本气象厅透露,当地时间11日下午2点46分左右,日本东北宫城县北部地区发生里氏7.9级特大地震。

  日本气象厅对岩手等县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发布大海啸警报,预计海浪高度可达6米。

  太平洋预警中心也已向俄罗斯及马里亚纳群岛发布海啸警报。

(编辑:SN01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台北3月11日电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11日宣布参加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民进党党内初选。

  据了解,蔡英文已指定柯建铭代理党主席职务。

  目前民进党内宣布参选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已有蔡英文和吕秀莲。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增加的趋势,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也出现过一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2007年7月的川渝特大暴雨、2010年西南部分地区出现的特大干旱等,但不时会有个别人把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对周边地区气候影响微不足道。

  把三峡工程与周边极端天气相联系缺乏科学依据

  “说三峡工程建设对三峡周边地区的气候完全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郑国光说,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有的人夸大了这种影响。

  郑国光表示,有人认为三峡库区对三峡周边广大地区的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并把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结为三峡工程的影响,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在自然降雨的情况中,大气中的水分有两种循环。一种是外循环,按地球自转规律水汽随大气环流进行输送的外循环;一个是内循环,是局部区域内大气局地环流中水分循环。局部地区的地表状况改变后,可以改变局地水分循环是内循环改变。

  郑国光说,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体面积扩大了、水位升高了,是增加水分的内循环,到大气中的水分增多了。但对于一个大区域范围的 水分循环来说,不会因为局部地区的地表改变而改变。水分内循环的增加相对于外循环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外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95%,内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 5%左右。三峡周边区域比三峡水库面积大几千、几万倍,三峡及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三峡水库对三峡周边这么大区域的天气的影响是很小的。

  三峡工程对周边降水几乎没有影响

  郑国光说,三峡水库与这个区域的降水,是一种很弱的因果关系,把三峡水库与周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联系起来,缺乏科学的依据,也很难得到科学界的认同。

  在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水库附近表现最明显。

  三峡水库对库区及邻近地区气候的影响毕竟是小尺度的,对局部气候起微调作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根据三峡蓄水前后的气候监测资料分析表明,三峡水库对气温的影响结果是冬季有增温不足0.5℃,夏季有降温不足0.3℃的影响,对降水几乎没有影响。硬要把这种微调作用和大气环流异常引起的大范围高温热浪、极端干旱、区域暴雨洪涝联系起来,至少是缺少科学依据。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增加的趋势,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也出现过一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2007年7月的川渝特大暴雨、2010年西南部分地区出现的特大干旱等,但不时会有个别人把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对周边地区气候影响微不足道。

    把三峡工程与周边极端天气相联系缺乏科学依据

   “说三峡工程建设对三峡周边地区的气候完全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郑国光说,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有的人夸大了这种影响。

    郑国光表示,有人认为三峡库区对三峡周边广大地区的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并把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结为三峡工程的影响,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在自然降雨的情况中,大气中的水分有两种循环。一种是外循环,按地球自转规律水汽随大气环流进行输送的外循环;一个是内循环,是局部区域内大气局地环流中水分循环。局部地区的地表状况改变后,可以改变局地水分循环是内循环改变。

    郑国光说,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体面积扩大了、水位升高了,是增加水分的内循环,到大气中的水分增多了。但对于一个大区域范围的水分循环来说,不会因为局部地区的地表改变而改变。水分内循环的增加相对于外循环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外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95%,内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 5%左右。三峡周边区域比三峡水库面积大几千、几万倍,三峡及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三峡水库对三峡周边这么大区域的天气的影响是很小的。

   三峡工程对周边降水几乎没有影响

   郑国光说,三峡水库与这个区域的降水,是一种很弱的因果关系,把三峡水库与周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联系起来,缺乏科学的依据,也很难得到科学界的认同。

   在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水库附近表现最明显。

    三峡水库对库区及邻近地区气候的影响毕竟是小尺度的,对局部气候起微调作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根据三峡蓄水前后的气候监测资料分析表明,三峡水库对气温的影响结果是冬季有增温不足0.5℃,夏季有降温不足0.3℃的影响,对降水几乎没有影响。硬要把这种微调作用和大气环流异常引起的大范围高温热浪、极端干旱、区域暴雨洪涝联系起来,至少是缺少科学依据。
(作者:阮煜琳,肖欣)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悉尼3月10日电(记者江亚平)莫尔斯比港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坎德里安地区10日发生一次里氏6.6级强烈地震。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的报告,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0日7时24分(北京时间10日5时24分),震中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新不列颠岛坎德里安附近海域,震源深度为距海底33公里。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处大陆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地震频发地区。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这张3月9日的电视截图显示的是日本东北发生地震地区的街景及地震震源地区的示意图。新华社发 这张3月9日的电视截图显示的是日本东北发生地震地区的街景及地震震源地区的示意图。新华社发

受地震影响,东北新干线白石藏王至新青森段为确保安全一度停运。 受地震影响,东北新干线白石藏王至新青森段为确保安全一度停运。

   新华网快讯:日本东北地区9日上午发生里氏7.2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已发布海啸警报,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肯尼亚医务人员4日证实,肯尼亚西北部最近暴发一种疑似脑炎的怪病。当地媒体报道说,目前已有5人死亡,另有数十人住院治疗。

  这种怪病出现在肯西北部的东波科特地区。该地区医务人员约瑟夫·纳考博说,几个死者有脑炎或脑疟症状,但还需进一步化验才能最后确定。目前住院接受治疗的病人并不是脑炎患者。

  肯尼亚红十字会官员塞勒莫伊·马卡勒对记者说,目前对是否已暴发脑炎或其他传染病尚无定论,但他呼吁政府加大防治力度,防止传染病向周边地区蔓延。(戴阿弟)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喀土穆3月7日电(记者邵杰) 苏丹政府7日批准了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新行政区划,决定把现有的3个州调整成5个州。

  苏丹政府达尔富尔事务委员会当天在苏丹总统巴希尔主持下举行会议,讨论达尔富尔形势的最新发展。负责达尔富尔事务的苏丹总统顾问加齐·萨拉赫丁在会议结束后向新闻界宣布,委员会已经批准了达尔富尔地区新行政区划。根据该决定,达尔富尔地区将由5个州组成,即以杜艾因为首府的东达尔富尔州、以尼亚拉为首府的南达尔富尔州、以朱奈纳为首府的西达尔富尔州、以法希尔为首府的北达尔富尔州和以扎林盖为首府的中达尔富尔州。

  萨拉赫丁说,有关达尔富尔新行政区划的决定,同苏丹政府在达尔富尔地区举办公民投票的计划不矛盾。政府将根据2006年签署的《达尔富尔和平协议》,在今年4月就达尔富尔行政地位问题举行公投。

  苏丹政府于2月中旬同达尔富尔反政府武装组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恢复和谈。但是,由于反政府组织坚持达尔富尔地区获得一个国家副总统职位和建立达尔富尔地区权力机构的要求,使谈判陷入僵局。苏丹政府指责反政府组织只希望获得政府职位,而不顾达尔富尔人民的实际利益和要求。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7 页,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