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8日消息,这是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最新拍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镀金镜面、北美上空温带气旋及太阳“怒发冲冠”等壮观景象。

  1.太空俯瞰地球美景

太空俯瞰地球美景(图片提供:ISS, NASA)
太空俯瞰地球美景(图片提供:ISS, NASA)

  在这张照片中,意大利在夜间照明的照射下,看上去就像一只长统靴。这是离地220英里(约合354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周俯瞰地球的画面。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俄罗斯飞船在照片的显著位置也清晰可见。

  11月2日,美宇航局官员庆祝了国际空间站载人飞行10周年。美国宇航员比尔·谢泼德以及俄罗斯两位宇航员尤里·吉德森科(Yuri Gidzenko)和谢尔盖克里卡列夫(Sergei Krikalev)2000年进入国际空间站,成为这个轨道实验室的第一批居民,总共在上面停留了136天。过去10年间,每天24小时都有宇航员住在国际空间站上面从事科研活动。

  2.璀璨星空

璀璨星空(图片提供:NASA, JPL-Caltech, WISE Team)
璀璨星空(图片提供:NASA, JPL-Caltech, WISE Team)

  根据美宇航局10月27日公布的这张红外照片,所谓的反射星云在漫天星星的大幕下产生了华丽的漩涡。照片是由美宇航局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SE)拍摄的。反射星云位于南十字座,由于温度不高,尚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发光,所以,在任何波长下肉眼都看不到,只是尘埃和气体构成的星际云团反射附近恒星的光。反射光使反射星云升温,足以令星际云团发着红外光。

  3.“太阳鬈发”

“太阳鬈发”(图片提供:ESA, NASA)
“太阳鬈发”(图片提供:ESA, NASA)

  在这张由美宇航局太阳及日光层探测仪(SOHO)拍摄的照片中,太阳喷发出像鬈发似的等离子体,证明连恒星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在太阳北极附近跳跃的日珥,仅仅是发生在10月25日至26日之间三次太阳爆发之一。据美宇航局科学家介绍,这些事件本身而言并无奇异之处,只不过它们如此密集出现还是让人觉得很奇怪。

发表在栏目: 自然

  6.重返太空

重返太空
重返太空(图片提供:NASA)

  美宇航局在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首次执行的“重返太空”任务中,艾琳·柯林斯作为“发现”号航天飞机机长负责这次航天飞行。在发生“哥伦比亚”号悲剧后,美宇航局用了两年时间重新研究航天飞机和外挂燃料箱的结构和性能,对安全性做出了改善。“发现”号执行的飞赴国际空间站任务,从2005年7月持续到8月,使得航天飞机任务小组可以细致检查发射和着陆的每个细节,测试新的安全标准。例如,柯林斯实施了航天飞机的首次在轨翻转,令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可以检查“发现”号腹部隔热瓦。

  7.火焰轨迹

火焰轨迹(图片提供: NASA/Ben Cooper)
火焰轨迹(图片提供: NASA/Ben Cooper)

  2009年8月28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夜晚成功发射以后,飞行轨迹在佛罗里达上空产生的闪亮弧线。这次任务是“发现”号执行的第30次专门用于组建和维护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将设备、补给和6名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其中包括科研设备、一个新冷冻室和一个新空气再生系统。

  8.太空跑步机

太空跑步机(图片提供:NASA)
太空跑步机(图片提供:NASA)

  “组合式操作承重外部阻力跑步机”(简称COLBERT)或许是“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国际空间站的最著名设备之一,这是该跑步机在2009年9月1日的画面。这套设备命名于美国喜剧明星斯蒂芬·科尔伯特。在一个安装于国际空间站的乘员舱的命名问题上,还有一段小插曲。虽然“COLBERT”在美宇航局举办的网络投票上排名榜首,但美宇航局仍将该乘员舱命名为“宁静”号,作为妥协,他们将科尔伯特作为跑步机的名称及其标识。

  9.R2人形机器人

R2人形机器人(图片提供:Kris Kehe)
R2人形机器人(图片提供:Kris Kehe)

  当“发现”号航天飞机本月最后一次踏上太空之旅时,也是最后一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设备。除了储物舱,“发现”号还会将第一个人形机器人“Robonaut2”送入太空。这是Robonaut2机器人今年6月在约翰逊航天中心测试的镜头。佩尔曼说:“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是第一台设计用于帮助宇航员的机器人,无论是在国际空间站内还是在站外。”

  10.等待最后发射

等待最后发射(图片提供:NASA/Dimitri Gerondidakis)
等待最后发射(图片提供:NASA/Dimitri Gerondidakis)

  今年9月的一个黄昏,“发现”号航天飞机矗立于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上准备发射升空,这极有可能是“发现”号的“绝唱”。对于佩尔曼来说,看着“发现”号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尤其令他感到心酸。“发现”号是最受佩尔曼青睐的航天飞机。他说:“它总在我的记忆中占据着特别的位置。当我看到它最后一次降落,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它虽然是一台机器,却是在过去多年展现出人性的机器。”(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揭秘发现号航天飞机26年历史时刻(图)

  9月20日,当美宇航局“发现”号航天飞机被竖立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准备发射时,一轮明月在旁相伴。(图片提供:Tony Gray, NASA)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目前正矗立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上准备发射,不出意外的话,这次任务将是“发现”号的绝唱。以下是“发现”号航天飞机留下的一些令人难忘的时刻。

  1.首次亮相

首次亮相(图片提供:NASA)
首次亮相(图片提供:NASA)

  1984年8月,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现”号航天飞机呼啸着发射升空,这也是“发现”号的首次太空之旅。如今,“发现”号已是美宇航局历史上参与航天任务次数最多的航天飞机,总共执行了38次任务,迄今在轨道累计停留351天。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本月实施的这次发射任务将是“发现”号的绝唱。

  几十年来,“发现”号在历史学家和航天飞机粉丝中赢得了美宇航局航天飞机队伍中“可以信赖的兄长”的美誉。航天历史与文物网站编辑罗伯特·佩尔曼(Robert Pearlman)说:“‘发现’号的遗产是,它是可靠的航天工具。无论何时投入使用,它都值得信赖。”

  2.紧握“哈勃”望远镜

紧握“哈勃”望远镜(图片提供:SSPL, Getty Images)
紧握“哈勃”望远镜(图片提供:SSPL, Getty Images)

  这是1990年4月,“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射地球轨道时,其机械臂与这台望远镜相连的画面。除了将“哈勃”望远镜发射升空,“发现”号还在1997年至1999年间对它实施了多次维修任务。

  3.荣耀之路

荣耀之路(图片提供:NASA)
荣耀之路(图片提供:NASA)

  1997年1月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被放在一个移动平台上,被拖到发射台。它于2月11日发射,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第二次维修。作为此次任务的一部分,“发现”号必须用机械臂抓住“哈勃”太空望远镜,利用喷射机动装置将其推向更高轨道。据美宇航局介绍,在“发现”号的辉煌时期,它曾在距地面384英里(约合618公里)的高度飞行,这也是航天飞机迄今到达的最高高度。

  4.年龄最大的宇航员

年龄最大的宇航员(图片提供:NASA)
年龄最大的宇航员(图片提供:NASA)

  1998年10月,美宇航局地勤人员在美国俄亥俄州参议员小约翰·赫歇尔·格伦登上“发现”号航天飞机以前,帮助检查他的飞行服。1962年,格伦驾驶“友谊7号”水星飞船飞行,是第一位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美国人。36年以后,77岁的格伦又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太空飞行历史上年龄最大的人。在这次任务中,格伦作为飞行专家,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上实施了医学研究。

  5.第一位女驾驶员

第一位女驾驶员(图片提供:NASA)
第一位女驾驶员(图片提供:NASA)

  1993年,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美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训练期间,艾琳·柯林斯坐在模拟引航站内。1995年2月,柯林斯驾驶“发现”号航天飞机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由此成为第一位女航天飞机驾驶员。“发现”号是第一艘绕“和平”号空间站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1995年6月实施与“和平”号的对接任务创造了条件。

发表在栏目: 自然

  5.布满星星的“地球仪”

布满星星的“地球仪”(图片提供:Stéphane Guisard, TWAN)
布满星星的“地球仪”(图片提供:Stéphane Guisard, TWAN)

  今年10月的一天,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在午夜时分漆黑一片,摄影师史蒂芬妮-奎萨德捕捉到这张没有光污染的天空全景图。除了无数的星星外,这张照片还揭示了银河系大小麦哲伦星云(左侧)以及木星亮点(右侧),全部是在黄道光柔和光线衬托显现出来的,这些光线是阳光照射太阳系的尘埃反射形成的。

  6.圆拱星团

圆拱星团(图片提供:NASA/ESA/STScI)
圆拱星团(图片提供:NASA/ESA/STScI)

  根据美宇航局每日图片库本周公布的这张艺术概念图,尘埃和气体笼罩在圆拱(Arches)星团周围。圆拱星团是银河系内已知年轻恒星最稠密的星 团。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地面望远镜拍摄的红外数据制作出这张图。通过红外光观测,这些望远镜可以穿透笼罩于银河系中心的阴霾,看到银河系最 深处的天体。

  7.月伴“发现”号

月伴“发现”号(图片提供:Tony Gray, NASA)
月伴“发现”号(图片提供:Tony Gray, NASA)

  9月20日,当美宇航局“发现”号航天飞机被竖立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准备发射时,一轮明月在旁相伴。“发现”号航天飞机定于11月1日飞赴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将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绝唱”。

  8.璀璨太空球

璀璨太空球(图片提供:ESA/NASA)
璀璨太空球(图片提供:ESA/NASA)

  在美宇航局最新公布的这张照片中,紧凑密集的球状星团NGC 1806就像迪斯科舞厅中的闪光灯球,在镜头前闪闪发光。照片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球状星团含有数万颗恒星,在引力作用下,它们变成了许多清晰的球状天体。相比之下,一般的星系包含1000万至100万亿颗恒星。这个球状星团位于大麦哲伦星云——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3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其他国家航天局最新拍摄的绿色极光、魔幻磁力图及璀璨太空球等壮观景象。

  1.彗星之死

彗星之死(图片提供:SOHO/NASA)
彗星之死(图片提供:SOHO/NASA)

  美宇航局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SOHO)在用于阻滞阳光的挡板(图中)帮助下,可能保持着拍到最多“彗星自杀”的记录。SOHO探测器装备有 用以发现更小、更暗彗星的独特设备,比如这个克鲁兹族彗星(照片右下)的潜在成员,被认为是至少2000年前一颗巨大彗星分裂后产生的碎片。这颗小彗星在10月19日 至21日可以看见,很显然是在靠近太阳时崩溃的。

  2.魔幻磁力图

魔幻磁力图(图片提供:SDO/NASA)
魔幻磁力图(图片提供:SDO/NASA)

  在这张合成照片中,环状磁力线(白色)在太阳周围跳舞。技术人员将磁性活动图叠加于摄于10月20日的恒星远紫外图上面,最终制作出这张合成图。相关数据来自于美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台,在图中,磁力线在太阳磁场活跃区域周围最为稠密,但它们还与太阳表面磁场活动不活跃期的区域联系起来。

  3.火星洪水证据

火星洪水证据(图片提供: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Arizona)
火星洪水证据(图片提供: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Arizona)

  在美宇航局于10月21日公布的这张火星霍尔登陨石坑照片中,一层层鲜亮的岩石块嵌入到更暗的物质当中。照片是由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层状岩石被认为是火星上洪水泛滥时,远古水体渗入霍尔登陨石坑边缘沉淀形成的。据美宇航局科学家介绍,这意味着层状岩石可能包含着火星历史上一个更湿润、更温暖时期的记录。由于霍尔登陨石坑已被列为美宇航局下一次探测任务(涉及“火星科学实验室”探测器)的四个候选地之一,科学家可能会在不久后有机会找到这方面的确凿证据。

  4.壮观绿色极光

壮观绿色极光(图片提供:Thilo Bubek)
壮观绿色极光(图片提供:Thilo Bubek)

  在这张摄于10月23日深夜至24日凌晨的长时间曝光照片中,绿色极光如河流般在挪威特罗姆瑟天空出现。极光是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电离产生的。在太阳风暴期间,极光表演更为剧烈,有时可以在距离南北两极很远的地方看见。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报道,2010年10月26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目前已导致30多人死亡。以下是默拉皮火山喷发对周围村庄造成破坏的惨景。

  1.现代庞培城

现代庞培城(图片提供:Slamet Riyadi, AP)
现代庞培城(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10月2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日惹市,在一个类似庞培城的场景中,一辆摩托车周围布满火山灰。据报道,自爪哇岛默拉皮火山10月26日开始喷发以来,火山灰和炽热的气体已造成至少33人死亡。据当地媒体报道,默拉皮火山被认为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上一次喷发是在2006年,当时,炽热的残骸导致两人死亡。此外,1994年喷发曾导致默拉皮火山穹形峰顶倒塌,70人死亡,1930年的喷发导致1300多人死亡。

  2.遇难者下葬

遇难者下葬(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遇难者下葬(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10月28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市附近一个村庄,印度尼西亚士兵和志愿者抬着默拉皮火山喷发遇难者的棺材准备下葬。同一天,默拉皮火山再次喷发,喷射出羽状火山灰。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周围地区大多数村民已被疏散,此次喷发没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与此同时,在800英里(约合1300公里)以外,印度尼西亚明打威群岛上的遇难者人数持续上升。《华尔街日报》称,明打威群岛在10月25日遭海啸袭击,现已造成至少370人死亡,数百人失踪。

  3.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

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图片提供:Ulet Ifansasti, Getty Images)

  10月27日,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度喷发出火山灰和炽热气体。印度尼西亚被认为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国家。该国17500个岛屿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这条断层带从美国太平洋沿海经日本一直延伸至东南亚。

  4.失魂落魄的幸存者

幸存者失魂落魄(图片提供:Adek Berry, AFP/Getty Images)
幸存者失魂落魄(图片提供:Adek Berry, AFP/Getty Images)

  10月28日,印度尼西亚基纳雷杰村,一名男子失魂落魄地望着亲戚家受损房屋。这名男子名叫穆克吉,他的弟弟在默拉皮火山喷发中丧生。在不远处,默拉皮火山“神圣护卫者”、年过八旬的老人姆巴赫-马利扎也在此次灾难中死亡。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即便在政府发布了火山喷发预警,默拉皮火山四周大多数村民都已撤离的情况下,83岁的姆巴赫仍不愿意离开。老人与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火山之一的斗争在10月27日结束,他被厚厚的火山灰掩埋。据报道,当人们在姆巴赫的房屋内发现这位老人时,他仍然保持着祈祷的姿势。救援人员还在该地区找到数十名遇难者,其中,许多同姆巴赫老人一样,也拒绝离开。”

  5.遭火山破坏的清真寺

遭火山破坏的清真寺(图片提供:Adek Berry, AFP/Getty Images)
遭火山破坏的清真寺(图片提供:Adek Berry, AFP/Getty Images)

  10月28日,在默拉皮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中,火山灰涌进一座严重受损的清真寺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穆斯林占人口总数的86%,令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

  6.家园被毁

家园被毁(图片提供:Beawiharta, Reuters)
家园被毁(图片提供:Beawiharta, Reuters)

  10月27日,在被毁的姆巴赫老人家中,一个碗和一个喝水杯里面布满火山灰。姆巴赫被称为是默拉皮火山的“神圣护卫者”。据当地媒体报道,83岁的姆巴赫老人被发现死于家中,浑身上下布满火山灰,虽然人们一再恳求他一起逃离,但姆巴赫仍拒绝离开家园。10月28日,姆巴赫老人的遗体被安葬在他父亲(也是默拉皮火山的守卫者)的旁边,数千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报道,秘鲁考古学家10月20日宣布,他们在首都利马附近的胡亚卡普拉纳(Huaca Pucllana)遗址地的墓穴中发掘出4具历史长达1150年之久的木乃伊,这一发现为重建瓦里人墓葬群提供了重要依据。

  1.陪葬儿童木乃伊

陪葬儿童木乃伊(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陪葬儿童木乃伊(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据胡亚卡普拉纳(Huaca Pucllana)考古遗址地发掘工作负责人伊莎贝拉·弗洛伦斯·伊斯佩诺萨介绍,这4具木乃伊分别属于一个成年女性和三名儿童,而这几名儿童可能被当做墓主的陪葬品。瓦里文明建立于公元700年左右,分布于秘鲁中部沿海。在胡亚卡普拉纳,他们先是取代了利马文化,接着又被印加文化取代。

  2.木乃伊面具

木乃伊面具(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木乃伊面具(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10月20日,在利马泥砖砌成的胡亚卡普拉纳金字塔,一个看似瓦里女性精英和一个儿童陪葬的木乃伊被紧紧包在一层层的织物和枯叶枯枝里。伊斯佩诺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虽然用布料或木头制作的木乃伊假头保存完好,“但里面包裹的尸体可能只有骨骼,或部分干枯的尸体。”

  3.考古人员清理现场

考古人员清理现场(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考古人员清理现场(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10月20日,胡亚卡普拉纳金字塔,一名工作人员清理一个儿童木乃伊的假头。伊斯佩诺萨说,在墓主——被认为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周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包包的织物和针线,表明这位墓主应该是一位女性。胡亚卡普拉纳遗址以前也曾发现过瓦里人坟墓,但最新发现却是已知第一个在那里找到的保存完好的瓦里人坟墓,它用树枝、香蒲和风干砖坯堆成的顶部封存。伊斯佩诺萨说:“这一发现会使我们了解到瓦里精英墓穴的准确模式。”

  4.瓦里人木乃伊

瓦里人木乃伊(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瓦里人木乃伊(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在胡亚卡普拉纳金字塔顶,考古人员找到了11个酒杯、1个陶碗、6个布袋,此外还有新瓦里人木乃伊。一些布袋上装着谷物或针线。木乃伊的状况目前尚不得而知。考古人员计划对包裹木乃伊的织物进行X光扫描,接着将它们打开供人类学家分析。

  5.胡亚卡普拉纳金字塔

胡亚卡普拉纳金字塔(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胡亚卡普拉纳金字塔(图片提供:Cris Bouroncle, AFP/Getty Images)

  在位于秘鲁首都利马胡亚卡普拉纳遗址中心位置的金字塔,考古人员的发掘仍在继续。在被瓦里人占领以前,这个八层楼高的金字塔是利马文化举行仪式的地方。除了埋有木乃伊的坟墓,考古人员还在胡亚卡普拉纳遗址发现了另外61具瓦里人木乃伊,而且,每一具都遭到洗劫。伊斯佩诺萨说,新发现的墓穴应该可以让考古人员对曾经存在于胡亚卡普拉纳的整个瓦里人墓葬群进行重建。(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是一组海洋环保摄影比赛获奖照片。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到海龟、鲸鲨、信天翁等动物因人类活动死于非命的可怕景象。此次摄影比赛旨在唤醒和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进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宝贵的海洋资源。

  1.解救海龟

解救海龟(图片来源:Guy Marcovaldi, Projeto Tamar Brazil, Marine Photobank)
解救海龟(图片来源:Guy Marcovaldi, Projeto Tamar Brazil, Marine Photobank)

  Marine Photobank 2010年海洋环保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在巴西沿海拍摄,一名潜水员正在解救被丢弃的渔网困住的海龟。获救的海龟共有17只。如果不是潜水员伸出援助之手,等待这些海龟的可能就只有死亡。

  Marine Photobank是一个在线照片库,通过向媒体和非商业性机构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海洋照片,提高公众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进而加强海洋保护工作。为了这场摄影比赛,Marine Photobank一直在寻找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高品质摄影作品,希望借助这些照片让公众了解海洋面临的各种威胁。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为本次摄影比赛的获奖人提供奖金。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地理新闻”网站也在国家地理协会旗下。

  海洋生态学家、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探险家西尔维亚·厄尔表示:“海龟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它们的数量甚至还不及其它海洋动物。一些海龟种群幸存的比例可能只有5%左右。好消息是,海洋面积巨大并且富有弹性。坏消息是,这种弹性是有极限的。很多大型鱼类种群消失的比例达到90%,浮游生物达到40%,珊瑚礁消失了50%或者处于严重退化状态。现在,海洋内的‘死区’达到数百个之多。所有这些都是可怕的坏消息。好消息是,我们仍有很多理由对未来充满希望。海洋并没有死。很多数量锐减的种群仍有10%幸存下来。我们仍有机会,但我们必须加快保护步伐。”

  2.哀悼倒下的巨兽

哀悼倒下的巨兽(图片来源:Peri Paleracio, Marine Photobank)
哀悼倒下的巨兽(图片来源:Peri Paleracio, Marine Photobank)

  一具鲸鲨尸体躺在菲律宾海滩上,一名妇女痛哭流涕,为这只巨兽遭遇的不幸表示哀悼。这头不幸的鲸鲨死于偷猎者之手,可恶的偷猎者残忍地割去它的鱼鳍卖钱。这些鱼鳍被用于制作鱼翅。Marine Photobank 2010年海洋环保摄影比赛是为庆祝联合国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这幅照片被Marine Photobank评为2010年最引人注目的摄影作品。

  厄尔指出,除了遭到猎杀外,塑料垃圾也对濒危鲸鲨的生存构成威胁。这种体型巨大的动物性情温和,以浮游生物为食。在进食过程中,鲸鲨不可避免地吞入大量海水,如果误吞塑料垃圾,它们的内脏将陷入阻塞状态。此外,它们也会被丢弃的破旧捕鱼设施以及仍在使用的漂浮在海面的捕鱼设施缠绕,给身体造成损伤。厄尔指出,20世纪中期,塑料对海洋来说还较为陌生,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实际上,塑料垃圾正在改变海洋以及误吞动物的化学特征。

  3.溺死的信天翁

溺死的信天翁(图片来源:Guy Marcovaldi, Projeto Tamar Brazil, Marine Photobank)
溺死的信天翁(图片来源:Guy Marcovaldi, Projeto Tamar Brazil, Marine Photobank)

  Marine Photobank摄影比赛亚军作品,拍摄于巴西沿海,展现了一只在误吞延绳钓渔船的带铒鱼钩之后不幸溺死的信天翁。据信,每年有数十万只海鸟因所谓的“副渔获”意外死亡。

  厄尔说:“多钩长线钓鱼能够钓到金枪鱼、剑鱼或者其它海洋生物,但我们也会因此付出类似信天翁误吞鱼钩溺死这样的代价。孕育一只新信天翁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海鸟的寿命与人类相当。信天翁需要10到15年时间才开始繁殖下一代。它们一年只生一个孩子,而且并不是每一年都能成功。它们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是让这颗星球保持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4.准备鱼线

准备鱼线(图片来源:Maximilian Hirschfeld, Marine Photobank)
准备鱼线(图片来源:Maximilian Hirschfeld, Marine Photobank)

  Marine Photobank摄影比赛另一幅亚军作品,厄瓜多尔的一名渔夫正准备使用长线鱼钩钓剑鱼。这种钓鱼方式会在无意间导致大量鲨鱼、海龟和海鸟死亡。厄尔说:“每天放出的鱼钩多达数百万。海洋中的鱼钩有数百万个,每一个都用一条鱿鱼或者小鱼作为诱饵。我们在用可以作为食物的诱饵去钓其他更宝贵的鱼。”

  5.石油在上,鲨鱼在下

石油在上,鲨鱼在下(图片来源:Jake Levenson, Marine Photobank)
石油在上,鲨鱼在下(图片来源:Jake Levenson, Marine Photobank)

  片拍摄于7月,也就是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故发生后大约3个月,展现了一群鲨鱼在墨西哥湾石油钻塔附近海域游动的景象。在Marine Photobank的摄影比赛中,这幅作品获得第二名。

  厄尔说:“原油泄露可对海洋生态造成可怕破坏。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能产生的影响可能超过其他所有后果——以及海水酸化,因为二氧化碳改变了地球的化学特征。尽管此次摄影比赛表达了一个非常严峻的主题,但我认为这些照片同样孕育着一种希望。我知道照片本身并不能代表任何希望,真正的希望是,人们在看到这些照片时会意识到海洋陷入怎样可怕的境地。我们不能让这种退化持续下去,这是我们的底线。” (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2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考古学家今年9月晚些时候宣布,他们已对希律王的皇家剧场包厢展开全面发掘,获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以下是考古人员发掘现场的一组图片。

  1.希律王行宫

希律王行宫(图片提供:Hebrew University)
希律王行宫(图片提供:Hebrew University)

  在这张照片中,彩绘“窗户”、彩色石条及在希律王皇家剧场关闭后增加的土墙,给希律王皇家剧场包厢增添了更多神秘感。这个皇家剧场大约建于公元前15年,坐落于希律堡,而希律堡是希律王的王宫之一,也是安葬他的陵墓,位于约旦河西岸。希律王皇家剧场包厢最早发现于2008年,考古学家9月晚些时候称对这个包厢展开全面发掘。

  据考古学家、希伯来大学名誉教授埃胡德·内策尔(Ehud Netzer)介绍,希律王统治着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区的朱迪亚,希望“让希律堡闻名于世界”。内策尔在2007年发现了也位于希律堡的希律王陵墓。他说:“为了吸引人,那里建了许多公园和喷泉,希律堡由此闻名于世。皇家剧场的存在表明希律王的梦想实现了:那里可以容纳大量观众,即使没有数千人,也有数以百计的宾客曾经造访这座皇家剧场。”

  2.通往天堂的阶梯

通往天堂的阶梯(图片提供:Hebrew University)
通往天堂的阶梯(图片提供:Hebrew University)

  希律王皇家剧场包厢位于一座人造山的山脚下,如今被木墙和铁顶保护起来。这座人造山曾经是希律王现已毁坏的陵墓所在地。据内策尔介绍,公元前4年,即希律堡建成不到10年时间,希律王死去,在他死后不久,“皇家剧场和其他建筑被拆除,这样,人造山就具有了清晰的圆锥形,充当他的坟墓。整个陵墓看上去十分突出,但其他建筑全部被拆毁了。”

  他补充说:“在决定拆除皇家剧场时,它是遗址管理员和负责陵墓重建工作的工人师傅的住所。在此期间,他们刮掉了墙上的东西——大多是用希腊文和亚拉姆文写的。”在工人们搬进来住以后,他们又用一堵墙将整个房间一分为二,还垒了一个烤面包的炉子。

  3.干壁绘画法

干壁绘画法
干壁绘画法(图片提供:Hebrew University)

  内策尔在谈到希律王皇家剧场包厢的彩绘和精致造型时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其他任何地方现在都不存在像这样的艺术形式。”不过,这种艺术形式在整个中东地区都相当常见,似乎反映了希律王与古罗马帝国的渊源。内策尔说:“我们的艺术史专家说,在风格和手法两方面,‘它都与意大利的非常相似’。此处运用的艺术手法在这个地区尤其不被接受,它是干壁绘画法而非湿壁绘画法,即在干石膏而非湿石膏上绘画。”这些壁画描绘了自然风光、航海景观、动物和尼罗河,与同时代建成的庞培城皇家别墅(Villa Imperiale)的壁画极为相似。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19日消息,这是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其他国家航天局最新拍摄的匈牙利有毒泥浆、日珥奇观及金星金字塔轨迹等壮观景象。

  1.金星金字塔轨迹

金星金字塔轨迹(图片提供:Tunc Tezel, TWAN)
金星金字塔轨迹(图片提供:Tunc Tezel, TWAN)

  根据最新公布的合成图,金星活动路线在土耳其博卢上空呈现金字塔形状。合成此图的照片拍摄时间跨度达7个月,两张照片的间隔时间最短4天,最长11天。由于轨道距离太阳更近,金星与地球的会合周期是584天。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明亮的行星会从“昏星”(日落后可以看见)变为“晨星”(日出以前可以看见)

  2.匈牙利泄漏的有毒泥浆

匈牙利泄漏的有毒泥浆(图片提供:EO-1/NASA via Earth Observatory)
匈牙利泄漏的有毒泥浆(图片提供:EO-1/NASA via Earth Observatory)

  在这张摄于10月9日的卫星照片上,一条汇入铁锈色有毒泥浆的河流缓缓流过匈牙利两座小镇科伦塔和德维瑟。5天前,附近一家铝厂的废水池(照片右下方)墙壁倒塌,使得大量有毒废水汇入当地河流。这张照片由美宇航局“地球观测1号”卫星(EO-1)拍摄,显示泄漏的有毒泥浆向西绵延数英里。环保主义者警告称,有毒泥浆中的重金属可能会渗入地下,被植物吸收,这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持续数十年。

  3.宇宙飞船发射升空

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图片提供:Carla Cioffi, NASA)
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图片提供:Carla Cioffi, NASA)

  10月8日,“联盟”TMA-01M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卡莱利、奥列格·斯科里波茨卡以及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送入国际空间站。这三名机组人员将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5个月时间。而按计划,美宇航局“奋进”号航天飞机将于明年2月起飞,实施最后一次航天飞机发射任务。“奋进”号将载着斯科特·凯利的孪生兄弟马克·凯利升空,届时,兄弟俩将在太空相会,一举创造美宇航局历史。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2 页,共 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