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4.月球靓照

月球靓照
月球靓照(图片提供:NASA)

  由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于5月29日拍摄。因地球大气层导致的干扰,照片中的月球来了一个“变脸”,一端好似被挤压变形。凭借身在国际空间站这个优势,野口聪一得以捕捉到月球好似从暗淡的地球地平线升起的景象。在自己的Twitter博客上,这位宇航员表示要将这幅照片献给所有“月亮情人”。

  5.火星极地峡谷

火星极地峡谷
火星极地峡谷(图片提供:NASA)

  由已经“下岗”的“火星全球探勘者”号拍摄,展现了火星北极冰帽上出现的螺旋形峡谷。“火星全球探勘者”号任务已于2007年宣告结束。这些峡谷——包括长度与著名大峡谷相当的巨大裂口——由地下地貌所致。由于被永久性冰层遮盖,地下地貌长久以来就是一个迷。

  火星侦察轨道器获取的雷达数据帮助天文学家“透视”厚度1.2英里(约合2公里),宽155英里(约合250公里)的冰区。雷达读数揭示了冰层厚度以及彼此间的相对倾斜度,为确定冰原下方的地貌特征提供线索。

  6.破纪录的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破纪录的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破纪录的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图片提供:NASA)

  2008年,一台新的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在美国宇航局的一个研究中心接受地面测试,此次测试对5马赫飞行环境进行了模拟。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使用压缩空气而不是传统的涡轮提供推动力。5月26日,使用这台新发动机的美国空军X-51A无人驾驶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南部上空进行试飞,最终打破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动力最长飞行时间纪录。X-51A的飞行时间超过200秒,飞行速度达到音速的5倍。(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阿尔卑斯山夜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浮油、月球“变脸”照榜上有名。

  1.阿尔卑斯山夜景

阿尔卑斯山夜景
阿尔卑斯山夜景(图片提供:NASA)

  由国际空间站上的一名宇航员于4月晚些时候拍摄,展现了法国-意大利边境一带水域月光闪烁的景象。意大利都灵出现在照片左侧,光线较为集中。位于都灵附近的暗淡灰斑便是被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高峰。

  位于照片中底处的便是法国里昂,灯光也较为集中,彰显城市生活的活力。里昂与沿岸的一个小光点连接在一起,这个光点便是港口城市马赛。法国科西嘉岛出现在照片顶部附近,外形好似一个黑块,边缘镶嵌着一道光边。

  2.三角州浮油

三角州浮油
三角州浮油(图片提供:NASA)

  5月26日公布的一幅伪色照片,展现了像树根一样伸向墨西哥湾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仍在持续的“深海地平线”泄油事故喷出的原油逼近海岸,似银一般闪亮。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一颗卫星搭载的热成像设备拍摄,深红色的为植被,浅蓝色的为海水。光滑的浮油表面充当了一面镜子,反射阳光并形成明亮的漩涡。宇航局表示左侧的暗色区域如何形成仍旧是一个未知数,可能由海水流动、盐分变化或者化学分散剂、有机物等物质所致。

  3.星系气体喷流

星系气体喷流
星系气体喷流(图片提供: T. Pyle, JPL-Caltech/NASA)

  画家的想象图,展现了一个星系中部出现的力量强大的气体喷射景象。这种喷射由绕轨道飞行的物质坠入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所致。与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距离越近,物质承受的引力就越大。其结果是,放射物向外喷出并在附近磁场影响下形成高速喷流。

  一项新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高能喷流均来自“逆行”黑洞。所谓“逆行”是指黑洞旋转方向与所在星系相反。研究报告作者指出逆向旋转让黑洞与在轨物质之间存在更大空间,进而让磁场拥有更大增长空间。

发表在栏目: 自然

  5.月球上的一杆入洞

月球上的一杆入洞
月球上的一杆入洞(图片提供: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当宇航员艾伦·谢泼德在月球上把高尔夫球打得“很远很远很远”的时候,他肯定希望能够拍下这样一张照片:美国宇航局5月19日公布的月球勘测轨道器拍到的一张照片显示,一块小石头似乎一杆入洞,落入月球坑中。

  这个小坑事实上在月球近侧西南部的一个较大坑的底部。当它沿着大坑壁滚落时,科学家能根据它留在月球土壤上的痕迹跟踪它的路径。科学家认为这块岩石是因为一次小小的撞击或者月震松散脱落。

  6.心与灵魂

心与灵魂
心与灵魂(图片提供:NASA/JPL-Caltech/UCLA)

  一张新的红外线照片让天文学家看到了银河系的英仙座旋臂的“心”和“灵魂”。星云“心”(右)因与人的心脏类似而得名。就像它的邻居“灵魂”星系一样,这个漩涡状的气尘团是一个恒星生成的区域。在这两个气尘团中,来自内部新生恒星的强辐射和风形成了巨大的气泡。这张5月24日美国宇航局广域红外探测器拍到的新照片显示出气团中温度较低充满尘埃的裂缝,在这里,气体和尘埃开始形成新的恒星。

  7.双子星

双子星
双子星(图片提供:NASA/JPL-Caltech/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宇航局5月20日公布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到的一组(6张)照片中,绿色带电粒子流从新生双子恒星周围的黑色气尘块中喷出。六个气尘块中的两个——左上和中上——被认为是新生双子恒星的家园。天文学家认为,形状不规则的气尘块可能是双子星形成的原因。

  8.寄生母星吞噬环绕行星

寄生母星吞噬环绕行星
寄生母星吞噬环绕行星(图片提供:G. Bacon, NASA/ESA)

  这是宇宙中发生的“母毒食子”事件:太阳系外的行星WASP-12b面临被其母星逐渐吞噬的命运。在银河系中,这个木星状的气体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其母星非常接近,仅200万英里。这样近的距离意味着WASP-12b是银河系中已知的最热的行星。今年2月天文学家报告,观测显示,在母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WASP-12b膨胀,导致它的气体开始逃离。逃离的物质没有散开,而是在引力作用下被吸向母星,形成恒星环。

  5月20日,科学家宣布,哈勃望远镜获得的新观测数据证实,寄生母星吞噬WASP-12b以扩张自己。这一过程进展快速,以至于WASP-12b行星的生命可能只剩下1000万年。 (任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6. 吸血鬼鱼

吸血鬼鱼(图片来源:Ralf Britz,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吸血鬼鱼(图片来源:Ralf Britz,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虽然长着一副吸血鬼的模样,吸血鬼鱼(学名Danionella dracula)确实不吸血。我们看到的毒牙状结构其实不是牙齿,而是仅存于雄性中的鄂骨突出物,可能用于在求偶竞争中互相搏斗。吸血鬼鱼是最大的淡水鱼家族的成员,但迄今为止,它的毒牙状结构却是独一无二的。这种鱼发现于缅甸北部克钦邦的一条溪流中。

  7. 安格纳甘薯

安格纳甘薯(图片来源:Claude Marcel Hladik,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安格纳甘薯(图片来源:Claude Marcel Hladik,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普通甘薯只有一个瓣,但安格纳甘薯(Angona Yam)每个都有几个瓣,就像母牛的乳房。安格纳甘薯(学名Dioscorea orangeana)是一种全新的物种,但对马达加斯加北部居民来说,它们一点不新鲜,当地人经常种植这种甘薯。惠勒说,科学家迄今尚未研究安格纳甘薯的营养价值,以分析这种植物作为食物所带给人的益处——虽然其非常受欢迎,却不能给当地人带来太大收益。惠勒说:“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东西应该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它所生长的区域并未受到保护,看上去极易受到威胁。”

  8. 杀手海绵

杀手海绵(图片来源:Jean Vacelet, Université de la Méditerranée)
杀手海绵(图片来源:Jean Vacelet, Université de la Méditerranée)

  20年前,科学家在新西兰附近水域发现了这个全新的物种。自此,这种肉食性海绵便成为现代海洋生态系统令人所熟知的一员。然而,发现“杀手海绵”(Killer Sponge,学名Chondrocladia turbiformis)的科学家去年突然间又觉得它非常“陌生”。原来,在现存物种,这种海洋动物的非同寻常针状体或骨骼式尖刺结构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只是在来自侏罗纪早期的化石中发现过类似特征,表明这种肉食性海绵从史前时代开始便存在于深海中。

  9. 奥玛斯带状小刀鱼

奥玛斯带状小刀鱼(图片来源:James Albert,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奥玛斯带状小刀鱼(图片来源:James Albert,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奥玛斯带状小刀鱼(Omars' banded knifefish)在其土生土长的地方——乌拉圭可谓无人不知,至少在科学家发现它是另外一个物种以前是这样的。惠勒解释说:“非常有趣,因为30年来它一直被当作实验室模型,我们对它的身份完全搞错了。”为更好理解电鱼的身体结构和沟通模式,研究人员对多种学名为Gymnotus carapo的鱼类进行了研究。但这种鱼类连同其他几种,都非常独特。惠勒强调,这种经常被人研究的鱼类仍能给科学家带来惊喜,这说明世界上可能会存在许多未知物种。

  10. 科马奇金圆蛛

科马奇金圆蛛(图片来源:Matjaz? Kuntner, Slove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科马奇金圆蛛(图片来源:Matjaz? Kuntner, Sloven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科马奇金圆蛛(Komac's golden orb spider)属于人面蜘蛛(Nephila)家族,该家族成员可以织出世界上最大的蛛网——直径往往超过3英尺(约合1米)。这个物种发现于马达加斯加,是1879年以来人面蜘蛛家族的第一个新成员。科马奇金圆蛛(学名Nephila komaci)还是已知最大的织网蜘蛛之一,同其他圆蛛一样,雄性和雌性个头存在巨大的差异:雌性平均体长1.5英寸(约合3.9厘米),雄性平均体长为0.3英寸(约合0.8厘米)。(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28日消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物种勘测协会和一个由分类学家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本周公布了由其评选出的2009年度十大新发现物种名单,迷幻襞鱼、吸血鬼鱼等物种榜上有名。

  据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物种勘测协会主任昆汀-惠勒(Quentin Wheeler)介绍,十大新发现物种名单每年发布一次,以表明人类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是多么的有限。惠勒说:“目前我们已经确认了大约190万个物种。据保守估计,地球上一共有1000万至1200万个植物与动物物种,当然,如果将微生物种类也包括在内,那将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局面。”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物种勘测协会每年都会适时发布十大新发现物种名单,以纪念5月23日卡罗勒斯-林奈的诞辰纪念日。林奈出生于1707年,是瑞典著名博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252年前建立了科学的植物与动物命名系统。除了2009年度十大新发现物种名单,国际物种勘测协会还发布了“物种状态报告”(State of Observed Species Report),报告称2008年总共发现18225个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藻类和真菌种类。

  1. 迷幻襞鱼

迷幻襞鱼(图片来源:David Hall)
迷幻襞鱼(图片来源:David Hall)

  迷幻襞鱼(psychedelic frogfish)发现于印度尼西亚海岸附近的浅水区,具有非同寻常的颜色辨别能力,能模仿多个硬珊瑚种类,硬珊瑚通常是这种凝胶状鱼类的藏身地。每一条的外形就如同人的指纹一样独特。此外,科学家认为迷幻襞鱼(学名Histiophyrne psychedelica)脸部周围的多肉组织就像猫的胡须一样,可以助其在黑暗中锁定猎物或其他物体的位置。

  2. 阿滕伯勒猪笼草

阿滕伯勒猪笼草(图片来源:Alastair Robinso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阿滕伯勒猪笼草(图片来源:Alastair Robinso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阿滕伯勒猪笼草(Attenborough's pitcher)上面有许多像杯子一样的陷阱,每一个都有美式橄榄球那么大,令其是已知最大的猪笼草之一。杯状结构内有吸引昆虫的液体,帮助捕获昆虫,供这种肉食性植物食用。惠勒说:“我是昆虫学家,对能吃昆虫的植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兴趣。”阿滕伯勒猪笼草发现于菲律宾的巴拉望岛,命名于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戴维-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爵士。

  3.“绿色轰炸机”蠕虫

“绿色轰炸机”蠕虫(图片来源:K.J. Osborn)
“绿色轰炸机”蠕虫(图片来源:K.J. Osborn)

  “绿色轰炸机”蠕虫(Swima bombiviridis)发现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附近的深海区域,因其不可思议的行为而得名。一旦遭受威胁,这种蠕虫就会释放充满液体的气球,气球会突然爆破形成亮光。这种“闪光弹”被认为可以分散潜在捕食者的注意力,令“绿色轰炸机”蠕虫借机逃脱。惠勒说:“它确实是一种奇特的物种。‘绿色轰炸机’蠕虫结构相对简单,但却对这种相当复杂的策略驾轻就熟。”

  4. 德鲁斯真菌

德鲁斯真菌(图片来源:Brian A. Perry, University of Hawaii)
德鲁斯真菌(图片来源:Brian A. Perry, University of Hawaii)

  这种外形奇特的蘑菇命名于颇具幽默感的著名爬虫学家——美国加州科学院的罗伯特-德鲁斯(Robert Drewes)。德鲁斯真菌(Phallus drewesii)是一种2英寸(约合5厘米)长的散发着恶臭的真菌类,发现于与世隔绝的西非岛国圣多美普林西比。虽然是新发现的物种,但它与其他散发恶臭的真菌类具有一个共同特征:释放难闻气味吸引苍蝇,令其帮助分散孢子。

  5. 艾腾海参

艾腾海参(图片来源:Cornelis Swennen,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艾腾海参(图片来源:Cornelis Swennen,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艾腾海参(Aiteng Sea Slug)发现于泰国某海湾泥泞的红树林中。它不仅是个新物种,而且是一个全新的食虫海参家族的头目。其他大多数海参以藻类或腹足类动物的卵为食。腹足类动物是指一种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动物。艾腾海参成年后表面光滑,呈黑色,命名于泰国哇扬戏的木偶明星艾腾(Ai Theng)。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12日报道,伊朗和土耳其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极为独特的蜂巢结构,看似鲜花花球的一部分实则是罕见的单居蜂的巢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无脊椎动物学馆馆长杰罗姆-罗森(Jerome Rozen)领导实施了这项研究。据他介绍,这种蜂巢结构被称为“花三明治”,共由三层组成:外层是薄薄一层花瓣,中间层是一层泥土,内层同样是花瓣,包在花房里面。

  1.“三明治”蜂巢

“三明治”蜂巢(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三明治”蜂巢(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这个“三明治”的核心是蜜蜂的幼虫,它以蜂巢内的花蜜和花粉为食,这些美食是其父母在孵卵和封巢以前留下来的。土耳其和伊朗的研究团队在同一天发现了奥斯米亚avosetta蜂(Osmia avosetta bee)奇特的筑巢行为。伊朗和土耳其也是发现单居蜂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两个研究团队在2010年2月出版的《美国博物馆通讯》杂志上共同描述了这种行为。

  2.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罗森介绍,每个蜂巢(如图中所示的三个色彩绚丽的蜂巢)都给一个幼虫留有空间。土耳其和伊朗的研究团队也注意到蜂巢存在区域差别:在罗森从事研究的土耳其,那里的蜜蜂通常会挑选黄色、粉色、蓝色与紫色的花瓣,而伊朗蜜蜂则喜欢用紫色花瓣筑巢。罗森说:“我们不确切了解蜜蜂选择不同颜色花瓣的背后原因。蜜蜂群中可能存在基因差异或其他方面的差异。”

  3.精心挑选花瓣

精心挑选花瓣(图片提供:)
精心挑选花瓣(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与奥斯米亚avosetta蜂一样,奥斯米亚tergestensis蜂是另一种用花瓣筑巢的蜜蜂,如图所示,一只tergestensis蜂正在撕咬花瓣。科学家表示,除了avosetta蜂和tergestensis蜂,已知还有两种蜜蜂采用“花三明治”筑巢策略。但是,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其他蜜蜂种类会利用花瓣和泥的混合物筑巢,还有一些会咬掉花瓣。

  4.填满美食的“自造房”

填满美食的“自造房”
填满美食的“自造房”(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将花瓣蜂巢的顶端挑开,露出里面的“自造房”。蜜蜂会用花蜜和花粉将这个洞填满,然后在里面孵一个卵。据罗森介绍,为了将蜂巢堵住,蜜蜂先让里面一层的花瓣彼此弯曲,给花瓣抹上泥土,接着向下弯曲外层花瓣,令整个蜂巢紧紧包裹起来。

  5.泥土保护层

泥土保护层
泥土保护层(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在这张蜂巢被部分拆开的照片中,夹在花瓣之间的泥土清晰可见。据罗森介绍,花瓣层和泥土层可能有助于令幼虫的食物——花蜜和花粉——在大约10天时间里保持潮湿。在幼虫吐丝并陷入长达十个月的睡眠以后,就会等待春天到来以孵化。罗森指出,在幼虫漫长的沉睡中,“蜜蜂幼虫所在的‘自造房’风干,变得非常硬,整个结构就像是坚果一样。”坚硬的蜂巢可以保护其免遭蚂蚁、黄蜂的侵扰,避免被在蜂巢顶端活动的动物重量所压垮。

  6.等待孵化的卵

等待孵化的卵
等待孵化的卵(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罗森介绍,单居蜂的存活期通常只有一年左右,只是在春夏两季活跃大概两个月,剩余十个月都处于幼虫睡眠状态。照片中就是躺在花瓣蜂巢中的一个幼虫。罗森说:“单居蜂的寿命不会太长,它们会迅速行动起来筑巢,接着死去,它们的后代也会步其后尘,往复循环。”

  7.五个蜂巢紧紧簇拥

五个蜂巢紧紧簇拥
五个蜂巢紧紧簇拥(图片提供:J.G. Rozen, AMNH)

  如上图所示,科学家发现奥斯米亚tergestensis蜂巢以五个一组紧紧簇拥。罗森指出,最新发现的奥斯米亚avosetta蜂巢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相隔很远。他说:“土耳其和伊朗研究团队同一天发现同一个蜜蜂种类,这只是有趣的巧合。顺便提一句,这种蜜蜂非常的罕见。”(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11日报道,海底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不少生物本身就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来。

  1.生物荧光

生物荧光
生物荧光(图片提供:Edith Widder, ORCA)

  自然产生发光化合物,为乌贼、磷虾、无鳞黑龙虾和深海水母等生物在海下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说,尽管一项有关生物荧光的研究最近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人们对这一现象了解的还非常有限。该论文对近来有关生物荧光的好处、它的进化和动、植物产生发光物质的多种方式进行了论述。该报告发表在7日的《科学》杂志上,据该报告说,生活在海洋里的80%的生物都能产生荧光。

  埃迪斯·维德是佛罗里达州海洋研究和保护委员会成员,她说:“开阔海域没有藏身之地,因此很多动物进化出这个本领,白天躲在海洋深处,晚上到被夜幕笼罩的水面觅食。这意味着它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黑暗中度过。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生物荧光对它们非常有益,例如发现食物和寻找交配对象、挫败食肉动物,或者只是照亮前进的道路。”

  2.水母发出光波

水母发出光波
水母发出光波(图片提供:Edith Widder, ORCA)

  科学家认为,黑伞水母(一种深海最常见的水母)发光的理由多种多样。维德说:“如果你不小心撞到它,它身体下方的片状垂悬物会释放出生物荧光粒子,它利用生物荧光分散入侵者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你不断干扰它,它就会产生引人入胜的光波。”这种光展秀的目的是吸引它附近的其他动物的注意,这些动物有些可能会靠近水母,并捕食它,给它带来麻烦。

  3.水母真实的外表

水母真实的外表
水母真实的外表(图片提供:Edith Widder, ORCA)

  在这张图片里,黑伞水母呈铁锈一样的橙黄色,并非铁蓝色。大部分发荧光的海洋生物经过进化,会发出蓝色荧光,据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蓝光在海水里的传播速度比其他颜色的光更快。维德说:“如果你曾在水下睁开眼睛,你会明白海水就像一个过滤器,它筛选出所有红光、橙色光和绿光。”这意味着发出蓝光会对它们吸引配偶和觅食产生很大帮助。她说:“琵琶鱼拥有一个内置生物荧光诱体,一些动物具有内置‘手电筒’,有助于它们在黑暗中看清周围环境。”

  4.从内向外发出荧光

从内向外发出荧光
从内向外发出荧光(图片提供:Edith Widder, ORCA)

  维德表示,这种深海竹珊瑚发出蓝光的原因是个难解之谜。对其他海洋生物来说,Keratoisis flexibilis的生物荧光可能是个警告,这种珊瑚的刺上覆盖着令人讨厌的黏液,科学家认为这种黏液可能有毒。维德表示,跟一些毒蛙的鲜艳颜色一样,“荧光可能是一种警告手段,告诉潜在的入侵者‘不要打扰我,否则会让你好看。’”

  5.外表发光

外表发光
外表发光(图片提供:Edith Widder, ORCA)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这个竹珊瑚上尖尖的刺非常显眼。伊迪丝·维德决定通过这项最新研究得到的其他自然光照片,展示人眼中这些发光动物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在黑暗的深海,这并不是一项易于完成的任务。她解释说,这是因为大部分彩色摄像机的灵敏度还不够高,无法捕捉到黑暗的深海里那些荧光动物发出的微弱光线。

  为了捕捉到竹珊瑚和其他生物体发出的光,维德利用一台高清和超灵敏黑白摄像机进行拍摄。然后她根据光学多道光谱仪进行测量得出的色彩信息,把该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变成彩色。

  6.忽明忽暗

忽明忽暗
忽明忽暗(图片提供:Edith Widder, ORCA)

  关掉光源后,海洋被囊类动物磷海鞘(Pyrosoma atlanticum)身上发出蓝色光点。据科学家估计,与动物和细菌相比,这种发出荧光的动物至少进行了40次进化。此外,一系列发光化学物质都是夜光生物产生的。维德表示,“我们考虑到眼睛”在动物进化史中“进行了多次进化,但它们都是基于一种化学物质,即视网膜紫质进行的进化”。

  事实上海洋生物是以很多不同方式进化出荧光能力,这强调了荧光在深海生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她说:“对很多具有这一特征的生物来说,形成这种能力所面临的选择性压力可能非常高。”(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10日报道,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自4月22日沉没以来,原油泄漏速度超过预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事故可能超过“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漏油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美国当局虽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仍未阻止浮油和焦油凝块涌向沿岸各州,一场生态灾难已不可避免。以下是因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生存面临威胁的十种动物。

  1.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图片提供:Brian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蓝鳍金枪鱼(图片提供:Brian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对于蓝鳍金枪鱼来说,“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泄漏的原油来的尤其不是时候,因为这种鱼类如今正在向墨西哥湾的产卵场活动。据一个追踪千余条蓝鳍金枪鱼活动的自然保护组织称,泄漏原油集中的区域是蓝鳍金枪鱼最主要的繁殖地之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动物与鱼类管理局有鳍鱼项目主管哈利-布兰切特(Harry Blanchet)说,仅仅接触几滴原油,就会对金枪鱼卵及其幼体造成严重危害。如果大金枪鱼吃掉了误食泄漏原油的小金枪鱼,它们自身也面临危险。

  2.棕颈鹭

棕颈鹭(图片提供:Robert Sisson, National Geographic)
棕颈鹭(图片提供:Robert Sisson, National Geographic)

  据新奥尔良市奥杜邦动物园的李-舍恩介绍,棕颈鹭应对墨西哥湾溢油事故的能力可能比鹈鹕强,因为它们是螳过浅水而非漂浮在水面,羽毛上粘的浮油应该更少。照片中是一对棕颈鹭领着幼鸟在河边徜徉的镜头。

  不过,舍恩表示,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棕颈鹭仍然处于摄入浮油的危险中,因为它们总是在浅水觅食,在那里,原油可能会越聚越多。虽然棕颈鹭未被列入美国濒危动物名单,但对它们的威胁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原因就在于棕颈鹭寿命长,可繁殖能力低。事实上,棕颈鹭已经因人类干扰和栖息地减少数量出现下降。

  3.抹香鲸

抹香鲸(图片提供:Flip Nicklin, National Geographic)
抹香鲸(图片提供:Flip Nicklin, National Geographic)

  抹香鲸通常会聚集于照片所示的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加附近的繁殖地。抹香鲸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齿鲸,被自然保护国际联盟列为“易危动物种类”,即在野外面临着很大的灭绝风险。据得克萨斯州哈特墨西哥湾研究所介绍,有大量抹香鲸生活在密西西比三角洲海岸附近水域。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称,其中一些可能距离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很近。海洋生物学家、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探险家西尔维亚-厄尔(Sylvia Earle)称,与海豚一样,当抹香鲸浮出水面呼吸时,皮肤也有可能遭受原油刺激,同时存在吸入和消化原油的风险。

  4.环颈鸻

环颈鸻(图片提供:Tim Laman)
环颈鸻(图片提供:Tim Laman)

  环颈鸻(snowy plover)是一种小型鸟类,经常会在海岸附近活动寻找食物。它们被美国全国奥杜邦协会认为是最易受墨西哥湾泄漏原油伤害的物种之一。环颈鸻不仅面临与泄漏原油直接接触的风险,还有可能因吃了受原油污染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和牡蛎而中毒。

  5.牡蛎

牡蛎(图片提供:James L. Amos, National Geographic)
牡蛎(图片提供:James L. Amos, National Geographic)

  环颈鸻并不是唯一会吃可能受原油污染的牡蛎的动物。在美国,供人食用的许多牡蛎来自于墨西哥湾沿岸的养殖场。由于这次原油泄漏事故,路易斯安那州的许多牡蛎养殖场已经关闭。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动物与鱼类管理局牡蛎项目主管帕特里克-班克斯(Patrick Banks)说,如果泄漏的原油到达路易斯安那州湿地,可能会对那里的牡蛎养殖场造成致命影响,而且,由于海水升温,即将孵化的牡蛎幼体或许与浮油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影响整整一代的甲壳类动物。

  6.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图片提供:David Liittschwager, National Geographic)
浮游生物(图片提供:David Liittschwager, National Geographic)

  在显微镜下,取自夏威夷的一滴海水到处是浮游生物——微小的植物、动物和漂浮在海洋的虫卵。海洋生物学家西尔维亚-厄尔在接受美国国家地理网站采访时表示,随着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扩散面积不断增大,它们可能会对浮游生物构成致命冲击,而许多大型海洋生物都是以浮游生物为食。

  厄尔指出,虽然救援人员可以对受原油污染的鸟类和其他上岸的相对大的动物进行清洗和处理,但是,“如何给浮游生物去油呢?”一些专家警告称,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可能会形成一个“死区”,这一大片海洋区域内将缺乏生命,同时让生命力异常顽强的细菌留下来生存的空间。

  7.褐鹈鹕

  4月3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布雷顿角岛,一条围油栏漂浮在海上试图阻止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漂向海岸,在距离褐鹈鹕和其他岸禽类鸟的栖息地不远处的水域形成了一条橙色带。褐鹈鹕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鸟,目前正受到漏油事件的严重威胁,因为它们经常会漂浮在海面上。

  这意味着原油会在褐鹈鹕的羽毛上积聚,令其丧失浮力。原油还会令冷水渗透褐鹈鹕像潜水服一样的羽毛,与里面的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对褐鹈鹕的热调节系统造成危害,令其难以飞到半空中接着潜入水中捕鱼。此外,褐鹈鹕目前正处于筑巢季节,而它们往往选择在浮油碰巧经过的海滩筑巢。

  8.海豚

  5月1日,在距离路易斯安那州不远处的布雷顿角岛,海豚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一条围油栏处于墨西哥湾的更远处。据密西西比州格尔夫波特市的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主任莫比-索朗基(Moby Solangi)介绍,最多达5000头宽吻海豚可能处于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所经过的路线。小海豚和成年海豚都处于吸入和消化浮油的危险中,因为这种海洋哺乳动物必须浮到水面呼吸。由于十分柔软,海豚的皮肤还有可能遭受浮油的刺激,而吃掉受污染的小鱼,令它们自身也会中毒。

  9.海龟

  5月初,三十多只死海龟在密西西比州海滩上被发现,包括这只在帕斯克里斯琴镇附近海滩拍到的海龟。研究人员已经搜集了海龟的尸体,试图确定它们是否死于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路易斯安那州海洋哺乳动物与海龟救援项目协调员米歇尔-凯莉(Michele Kelley)说,海龟通常会在海面觅食和呼吸,所以,它们处于吸入并消化浮油的危险中。

  凯莉指出,海龟还会将一些东西咬在嘴里咀嚼,可能会吃掉大块有毒原油。“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泄漏原油的粘稠度超过油轮事故中泄漏的成品油。凯莉说:“这是我们所称的‘非同寻常死亡事件’。这种事件当然让人感到忧虑,因为你正在帮助的动物依旧位列美国濒危动物名单上。”

  10.燕鸥

  一只燕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格尔夫波特的沙滩上孵蛋。美国自然保护组织“全国奥杜邦协会”表示,密西西比州海岸是美国最大的燕鸥自然栖息地之一。生物学家表示,随着“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泄漏的原油距离海岸越来越近,在可能受到该事件影响的沿海400种生物中,燕鸥就是其中之一。

  新奥尔良市奥杜邦动物园鸟类馆负责人李-舍恩(Lee Schoen)称,燕鸥有可能与浮油发生直接接触。他说“燕鸥的栖息地恰恰在海滩,它们在这些堰洲岛的海岸上筑巢。与其他潜在危险一样,浮油将让燕鸥的巢穴面临极大的威胁。”(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国家地理网站刊登了本周公布的一组太空照片,火星暗色沙丘和陨坑壁上出现的条纹、中量级黑洞以及撒哈拉尘墙纷纷榜上有名。

  1.火星暗色沙丘

火星暗色沙丘
火星暗色沙丘(图片提供: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火星侦察轨道器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HiRSE)拍摄,于4月28日对外公布。照片中,暗色沙丘形成波浪,横穿火星上宽度93英里(约合150公里)的普罗克特陨坑底部。宇航局表示,这些沙丘最有可能由聚集在陨坑底部的细小玄武岩或者火山岩沙粒构成。一些沙丘的顶部似乎出现好似补丁的霜冻,个头较大的圆石散落在沙丘床一带更小的波纹上。

  2.中量级黑洞

中量级黑洞
中量级黑洞(图片提供:NASA/CXC/Tsinghua University)

  在一个“宇宙雪茄”深处,天文学家发现两个新的中量级天体,可能就是两个黑洞。这幅雪茄星系M82的新照片展示了一对天体,似乎就是两个所谓的中等质量黑洞。照片于4月29日公布,将来自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捕获的可见光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侦测到的红外线结合在一起。

  在绝大多数星系中央是否存在中等质量黑洞(质量介乎在濒死恒星爆炸产生的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长久以来就是一个谜。这两个新发现天体的亮度和所估计的质量说明它们就是中等质量黑洞,并且险些被潜伏在M82中部的超大质量黑洞吞噬。

  3.撒哈拉沙尘墙

撒哈拉尘墙
撒哈拉尘墙(图片提供: 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影片《木乃伊》为观众营造了一场可怕的沙尘暴,外形好似伊姆霍特普的脸,企图吞噬布兰登·弗雷泽饰演的探险家。4月末,图片中展示的这场尘暴(浅棕褐色)袭击了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以及马里边境地区,所呈现的景象让人联想到影片中那个愤怒的木乃伊。

  美国宇航局的Aqua卫星观测到这场波及撒哈拉和萨赫勒数百公里区域的大规模尘暴。萨赫勒是一片半干旱的草原,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端。在这幅照片中,巨浪般翻腾的沙尘上方天空更为清澈,说明尘暴像一面墙壁一样朝着东南部进发。

  4.火星斜坡条纹

火星斜坡条纹
火星斜坡条纹(图片提供: 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现代艺术博物馆也接受机器人的作品吗?如果是的话,这幅照片一定可以入选。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火星侦察轨道器拍摄,于4月29日公布,展示了一个火星陨坑壁上新出现的3个条纹。自2001年以来,天文学家便发现其中一些年代更为久远,颜色也更为黯淡的条纹,颜色更暗的“条纹三剑客”首次出现还是在2007年拍摄的一幅照片中。天文学家尚无法确定这些条纹如何形成。他们认为可能由干燥的尘土崩裂形成,甚至有可能由地下渗出的盐水瀑布般坠落所致。

  5.非洲火山

非洲火山
非洲火山(图片提供:ESA)

  4月末,欧洲航天局公布了这幅合成的雷达图像。这幅图片结合了欧洲航天局Envisat卫星2009年11月和12月以及2010年2月获取的数据,展示了座落于坦桑尼亚大裂谷的3座火山。单一雷达图像无法呈现颜色。这幅新图片中的颜色展示了表面出现的变化,例如植被颜色和数量随时间流逝发生的变化。(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公布了一组古埃及鳄鱼木乃伊图片。利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研究人员在鳄鱼木乃伊内部发现30多具鳄鱼幼崽尸体以及一个可能由黄铜制造的鱼钩。

  1.鳄鱼木乃伊面具

木乃伊面具
鳄鱼木乃伊面具(图片提供:John Stafford, 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

  新进行的CT扫描揭开了图片中这具有着2000年历史的古埃及鳄鱼木乃伊的神秘面纱。扫描结果显示,面具后面确实是一条真正的鳄鱼。4月,美国加州斯坦福医学院对两具鳄鱼木乃伊进行了扫描,图片中这具长8英尺(约合2.4米),一度被彩色亚麻布包裹并戴着一个面具的木乃伊就是其中之一。

  两具鳄鱼木乃伊现保存于加州伯克利的菲比·赫斯特人类学博物馆。博物馆管理员埃利森·刘易斯表示,扫描结果显示至少有两条尼罗河鳄鱼的骨头混杂在一起,其中包括两块头骨、一块肩胛骨以及一块股骨。

  两具鳄鱼木乃伊是慈善家菲比·赫斯特19世纪末在埃及购买的,它们的出处仍旧是一个谜。最近,研究人员对两具木乃伊进行修复并加以研究。在上周于菲比·赫斯特人类学博物馆举行的“Conservator's Art: Preserving Egypt's Past”展览上,两具木乃伊对外展开。

  古埃及人将动物尸体制成木乃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人类学博物馆方面表示,古埃及人对数千条鳄鱼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而后将它们作为献给鳄鱼神索贝克的祭品埋葬在巨大的墓穴中。

  2.鳄鱼压舱物?

另一具鳄鱼木乃伊的低分辨率扫描图
另一具鳄鱼木乃伊的低分辨率扫描图(图片提供:Stanford Medicine)

  赫斯特博物馆的这具鳄鱼木乃伊充满一丝神秘色彩,包裹着完整的成年鳄鱼尸体以及鳄鱼幼崽尸体。在1899年购得时,这具鳄鱼木乃伊最初的包裹材料早已消失踪影。科学家希望发现鳄鱼尸体内部的秘密。

  赫斯特博物馆副管理员简·威廉斯表示,CT扫描揭示了奇怪的白色物体(右下侧)。它们可能是一些石块,鳄鱼吞下这些石块并将其作为一种压舱物,用于保持在水中的稳定。博物馆管理员刘易斯指出,CT扫描是一种非入侵式研究方式,同时能够在细节上呈现木乃伊的内部情况,

  3.鳄鱼宝宝木乃伊

鳄鱼宝宝木乃伊
鳄鱼宝宝木乃伊(图片提供:John Stafford, 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

  已拆开的成年鳄鱼木乃伊,长5.5英尺(约合1.7米),背部“骑”着30多具鳄鱼幼崽木乃伊。专家们表示尼罗河鳄鱼幼崽留在父母背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移动方式。赫斯特博物馆博客称,鳄鱼幼崽尸体最初被亚麻布包裹,利用粘性“木乃伊香膏”粘在成年鳄鱼尸体身上。古埃及的尸体防腐者使用香膏进行尸体防腐处理。

  涂抹在鳄鱼尸体上的香膏是针叶树树脂、蜂蜡和脂肪的混合物,与制作人类木乃伊时使用的材料一样。这一发现显然否定了“制作动物木乃伊费用更低,过程更加马马虎虎”的观点。但这种类似焦油的物质也会随时间降解,一些鳄鱼幼崽多年之后最终掉了下来。为此,博物馆的刘易斯和威廉斯使用一种合成粘合剂,重新将鳄鱼幼崽木乃伊粘在上面。

  4.3D鳄鱼木乃伊

3D鳄鱼木乃伊
3D鳄鱼木乃伊(图片提供:Stanford Medicine)

  一幅3D侧视图,展示了成年鳄鱼背上的幼崽。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分别对两具鳄鱼木乃伊进行了两次扫描,一次是使用低分辨率临床扫描仪,另一次是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后者能够产生被扫描物的3D图像并呈现更多细节以了解其细微差别。斯坦福医学院的博客表示,鳄鱼幼崽骨骼缺钙(骨密度更低)只有在高分辨率扫描情况下才能发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7 页,共 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