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ZOE

ZOE

网址:

「一帶一路」商業論壇本周在北京舉行。	澳聯社「一帶一路」商業論壇本周在北京舉行。 澳聯社

(本報綜合報道)澳洲中國商業議會(Australian China Business Council)總裁蘇撒克(Susan Sawczak)敦促澳洲企業留意中國擁有數以十億元計潛力的「一帶一路」計畫,雖然澳洲並未有簽署參與。

蘇撒克周四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商業論壇後表示,澳洲商界不應由於政府並無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MOU)而感到害怕。她指出,澳洲並無簽署有關備忘錄,並不表示公司不可以參加「一帶一路」計畫。

到目前為止,維省是澳洲唯一省政府有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蘇撒克表示,目前在北京舉行的論壇包括一些主要交易的簽署儀式與及廣泛的聯誼機會,反映簽署備忘錄的國家更容易取得「一帶一路」的商業機會。

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宣佈的「一帶一路」計畫,靈感來自以前絲綢之路,是由中國帶動的貿易、基建合作計畫,以加強中國與亞洲、歐洲及非洲的經貿合作。

中國商務部曾估計,中國過去四年已經每年投放大約150億美元(214億澳元)在全球的「一帶一路」計畫。最初這計畫是大致加強中國向西面發展至中亞及歐洲的貿易路線,現時已擴展至包括基建及中國與簽署國之間之貿易計畫。

這個星期的商業論壇吸引來自120多個簽署國家的商界領袖,包括來自俄羅斯、南非、意大利、瑞士、沙地亞拉伯、智利、馬來西亞、尼泊爾及紐西蘭。澳洲亦有商界領袖獲邀出席,包括聯邦銀行、QBE保險、Woodside石油、Rio Tinto等公司總裁。

Woodside石油發言人對《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表示,「一帶一路」論壇強調基建投資以提高生意水準、同時確保有關投資可以有持續性。他指出,這反映出澳洲天然氣出口及Woodside正進行的有關計畫的重要性。

蘇撒克稱,有更多跡象顯示,中國已考慮近期對「一帶一路」的批評,與及有需要加強計畫的透明度及提升全球公司監管標準。她認為,外間有不少批評指「一帶一路」是一個債務陷阱,但現時渣打集團亦參與,加上有意大利及瑞士等國家加入,將有助為計畫帶來透明度及公司監管標準。(慧明)

莫理遜到湯士圍一個住宅地盤探望工人和學徒。	澳聯社莫理遜到湯士圍一個住宅地盤探望工人和學徒。 澳聯社

(本報布里斯本訊)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今天到工黨最邊緣的昆省Herbert選區拉票時,承諾撥款6,000萬元擴大政府的「澳洲學徒薪金資助試驗計劃」,將偏遠地區的資助學徒名額倍增至3,200個,使更多小企業能負擔聘用學徒。

聯邦大選的選戰踏入第16日,莫理遜在昆省北部城市湯士圍(Townsville)一個住宅建築地盤探訪一些學徒和工人。

就業是湯士圍的熱門話題,當地在今年2月的失業率達8%,遠高於全國平均的5%,而且每6名年輕人便有一人失業。湯士圍所屬的Herbert選區的議席,是工黨在全國最邊緣的,其議員Cathy O’Toole上屆僅多對手0.02%票數。

自由黨候選人Phillip Thompson說,當地失業嚴重是其參政原因之一,他的一歲女兒驅動了他競選,「我看不到這裡的未來。我看不到她(女兒)可以做甚麼,她(長大後)必須到別處(謀生),搬遷到(澳洲)東南部。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我不想再失去年輕人,或任何人到東南部。」

電力公司Electrotek Queensland經理Sonya Corkery表示,她在政府的學徒薪金資助計劃下,聘請了3名學徒,並且願意接受政府的幫助以聘用更多學徒。

她向澳聯社(AAP)表示:「學徒是我們生意的未來。因為我們曾經歷過沒那麼多學徒前來的處境,我們覺得在這社區內人才短缺,所以對我們來說最佳的辦法是直接令那些(現有)人才增升技能。」

政府表示,上述計劃在今年1月首度推出的數星期內,已錄得超額申請。至今在紐省已令超過450名學徒受惠,維省超過330人,昆省超過400人,南澳、西澳和塔省各超過100人,北領地約50人。

根據計劃,學徒就業的第一年內,公帑會支付其四分之三工資,第二年支付一半,第三年支付四分之一。合資格的學徒包括:水管工、機械工、電工、油漆工和髮型師等。(Wah)

(本報雪梨訊)上周一紐省中西部Orange發生一宗警車與貨車相撞事故,導致貨車一名女乘客胸骨折裂。拍攝到當日事故過程的行車鏡頭影片日前流出,顯示當時警車在小路突然掉頭,被在主道行駛的貨車收掣不及撞上。看過影片的網民紛紛批評警車司機魯莽。

事發在Mitchell高速公路上,上周一復活節周末的最後幾個小時,涉事的三菱牌(Mitsubishi)Triton貨車的行車鏡頭顯示,當時一輛警車在駛近合併車道的盡頭時放慢了車速,準備掉頭追趕一輛超速行駛的車輛。

貨車當時攔腰直撞一輛從小路駛出掉頭的警車。 Facebook

 

此時,三菱貨車高速駛至,攔腰直撞警車,幾秒鐘後就看到汽車的碎片飛濺到馬路對面。

貨車上除了46歲男司機外,另載有三名乘客,其中包括兩名兒童。其中一名47歲女乘客因胸部骨折被送往醫院,兩名分別為8歲和12歲的兒童則沒有受傷。包括一名警員外的全部涉事者已出院,並不大礙。

目前,該事故仍在調查當中,同時警方也在調查事故影片是如何流入社交媒體的。(Rick)

工黨領袖索頓日前在微信上「直播」。	微信工黨領袖索頓日前在微信上「直播」。 微信

(本報綜合報道)聯邦大選在即,兩大政黨將選戰搬上中文通訊平台微信,試圖吸納華人選票。雖然專家稱這會使澳洲政客的言論受北京審查,但就獲得澳洲華裔選民支持。

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數碼媒體研究員王洋(Wilfred Wang)稱,向華人示好是好的戰略,「約有120萬人識別自己是華裔背景,他們多數在家中說中文。這道出了我們的話題的背景,這似乎是理想策略。」

工黨過去數周已多番在微信上「直播」,錄語音短訊回應華裔選民的提問。其領袖索頓(Bill Shorten)、影子外長黃英賢(Penny Wong)、影子財長寶文(Chris Bowen)、影子公民與多元文化部長博克(Tony Burke),聯同數名候選人,包括維省的楊千慧(Jennifer Yang)都參與了「直播」。

自由黨雖沒有進行「直播」,但其領袖兼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不時透過其微信帳戶向華裔選民宣傳政綱。

民族台(SBS)訪問了多名華裔選民對於澳洲政客使用微信拉票的看法,多數受訪者聲稱欣賞這做法。選民Sherry Yao稱:「這通常都是好事,代表政府稍為增加關心華裔社區的想法。」伊士活(Eastwood)居民Carter Zeng稱:「一些華人英語不太好,如果用中文(競選)可促進了解。」

不過,王洋稱,用微信進行政治競選伴隨風險:「無論如何,微信由(跟澳洲)非常不同司法權(國家)管理。因此,使用者須遵守那些未必符合澳洲民主價值的規例,包括政客。它亦被北京政府用作監察工具,令中國有可能控制在澳發布的內容。」(禾)

澳洲政府打算吸引中國的中小學生來澳讀書。	先驅太陽報澳洲政府打算吸引中國的中小學生來澳讀書。 先驅太陽報

(本報綜合報道)澳洲的大學校園目前已有不少中國留學生,但澳洲政府似乎未滿足於現狀,它打算在中國5個城市進行「路演」,以推廣澳洲中小學可成為入大學的途徑,藉此吸納中國的年幼兒童來澳讀書。

《先驅太陽報》(Herald Sun)報道,澳洲聯邦政府計劃在中國舉行一連串講座和工作坊,宣傳澳洲的學校制度,冀能增加到澳洲留學和交流的中國學生。此外,澳中的專家亦將會面,討論加強兩國的資歷互認,以提升留學生和勞工的流動性。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共有55萬4,188名留學生到澳洲學校讀書。在維省,有5萬2,721名中國留學生讀書,其中1萬392人就讀中小學。

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高級講師David Zyngier表示,政府為吸引留學生來讀書的「路演」,頗明顯是「跟金錢有關」,「這真是個有利可圖的市場,他們(中國留學生)帶來很多金錢給澳洲的經濟。」

他說,目前維省包括Frankston High和Camberwell Hign等多間中學,已從打算在澳洲讀大學的國際留學生身上「賺取了大量金錢」。

據報道,國際留學生在澳洲入讀公立學校的話,需繳交學費。

Zyngier說:「他們(留學生)打算在這裡入大學,因為他們知道將來可取得永久居留,然後在這裡買物業。」

不過,他表示,很多中國留學生難以適應本地的教學和評估方法,「在中國,課程全關乎塞滿(知識),而到了這裡後,他們有點困難重重。他們習慣為考試而學習,不知如何有創意地思考。然而,我們的課程倚重批判和創意思考及解決困難。」

聯邦教育及培訓部拒絕回應事件,因為政府已進入下月18日大選前的看守狀態。(Wah)

在周日舉行的自由黨造勢大會上,何華德(前右)為莫理遜(前左)站台。	澳聯社
在周日舉行的自由黨造勢大會上,何華德(前右)為莫理遜(前左)站台。 澳聯社

(本報坎培拉訊)聯邦大選還有不足三星期,朝野兩黨周日繼續拉票時,分別打出「難民牌」和「託兒牌」。其中總理莫理遜(Scott Morrison)承諾,倘若當選便會在未來4年內,將目前每年難民簽證配額凍結在1萬8,750個。

更多大選新聞:工黨承諾撥40億降託兒費 低收入家庭年省2100元

工黨領袖索頓(Bill Shorten)早前宣布,計劃將每年的難民簽證配額逐步提高至3.2萬個。莫理遜周日在自由黨造勢大會上挑戰其對手,他說:「你使(移民制度)過熱了,你將那一切置於風險中。你失去邊境的控制,使它冒險。若你工黨當選,你使一切冒險。」

他說,這個自譚保(Malcolm Turnbull)前政府設下的配額,按人均比例來說是全球第二高。如果聯盟黨當選,政府會把配額數目凍結4年。

此外,聯盟黨亦承諾將難民中的女性比例提高至六成,高於2017/18年度的五成。莫理遜表示:「每個非法乘(難民船)來到澳洲的人,都佔用了合法參加那(難民)計劃的人的位置,而那些(被佔用位置的)人一般而言多數是女性。」

周日的造勢大會上,紐省省長貝莉珍妮安(Gladys Berejiklian)亦幫忙站台。聯盟黨藉此公布,將撥款1.67億元升級西雪梨的道路和停車場。莫理遜表示,基建要追上移民水平。

工黨早前公布,計劃在2025/26年度將每年難民接收量從1萬8,750人增至3.2萬人,其中2.7萬人由政府擔保,另外5,000人由社區擔保。

工黨表示,聯盟黨實際上是增加了移民,因為它批出的臨時外勞和留學生簽證上升。政府在2019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預料,將會較原定預料的(包括臨時居民的)移民數量增加15.5萬個。

工黨前排議員奧康納(Brendan O’Connor)表示:「莫理遜是臨時移民的大擁護者,否則我們國內不會批出160萬個臨時居留簽證。」

除了莫理遜和貝莉珍妮安,周日出席自由黨造勢大會的還有前總理何華德(John Howard)等。

莫理遜將啟程前往柏斯拉票,周一參與今次大選首場兩黨領袖大辯論。(Wah)

微信群近日流傳的「假新聞」。	網圖微信群近日流傳的「假新聞」。 網圖

(本報綜合報道)聯邦大選還有不足三星期舉行,中國社交通訊平台微信近日流傳一則「假新聞」,訛稱工黨的反霸凌「安全學校」(Safe School)教育計劃,會教導學生做同性戀的性行為。

《雪梨晨鋒報》(SMH)報道,該則「假新聞」是附上一張網上圖片,上面印有工黨領袖索頓(Bill Shorten)的肖像,並以簡體中文寫上「安全學校是教育學生同性性交」,「如果他們(工黨)當選,所有澳洲中小學都會」推行計劃,「為了我們的兒童,不要投工黨!不能投工黨!」

圖片上又寫上「男人可以用女人的廁所。男人穿女人的衣服。以下詞語不能使用:爸爸、媽媽、哥哥、弟弟、姊姊、妹妹、叔叔、嬸嬸、男孩、女孩、懷孕,以及其他性別字眼。」

目前未知這則「假新聞」是誰發放,而「安全學校」已非計劃首度被利用。2016年,自由黨競逐國會維省Chisholm選區的議席時,當時的競選活動策劃人、今屆Chisholm區自由黨華裔候選人廖嬋娥(Gladys Liu)便在社交媒體上,以「安全學校」和同性婚姻議題動員華裔選民。

廖嬋娥周六表示,她過去數日亦留意到那則訊息在微信群裡出現,但「這不是由我發出。任何我發出的東西都獲黨授權」。自由黨競選發言人亦說:「這不是由自由黨發放的廣告。所有自由黨的廣告都獲官方授權(發放)。」

不過,工黨發言人暗指事件與自由黨有關。該發言人表示:「他們(自由黨)會做盡一切和說盡一切來分散人們對其削減開支及混亂的注意。」(Wah)

索頓(前左)和妻子(前右)周日在墨爾本出席造勢大會。	澳聯社索頓(前左)和妻子(前右)周日在墨爾本出席造勢大會。 澳聯社

(本報坎培拉訊)工黨承諾倘若當選,便會撥款40億元降低全國約88.7萬個家庭的託兒費用,每名兒童每年的託兒費減少最多2,100元,其中收入低於6.9萬元的大部分家庭可享完全免費的託兒服務。

更多大選新聞:承諾凍結每年難民配額 聯盟黨斥工黨危及邊防

工黨領袖索頓(Bill Shorten)周日在墨爾本的造勢大會上向支持者表示:「從下一個7月起,我們會把金錢放回工作的澳洲家庭上。這會使人們省下每名兒童最多2,100元。根據我們的計劃,沒有家庭會變得更差。」

澳聯社(AAP)報道,收入低於6.9萬元的大部分家庭可獲託兒費全免,工黨估計有37.2萬個家庭受惠;另外15.8萬個年收入10萬元或以下的家庭,託兒津貼達費用的85%;其餘年收入不多於17.4萬元的35.7萬個家庭,亦可享60%至85%的託兒費津貼。

澳洲幼兒會(Early Childhood Australia)表示,歡迎工黨的決定,若工黨當選便會與其政府合作,以令工黨盡量給予兒童福利,特別是那些弱勢兒童。

綠黨教育事務發言人法魯奇(Mehreen Faruqi)說,雖然工黨的決定是朝正確方向走了一步,但仍沒廢除聯盟黨那不公平的「活動測試」(即父母必須符合特定條件才可獲託兒津貼),那對弱勢家庭影響負面,「綠黨百分之一百認為,資助應擴大至更多家庭」。

政府部長陶治(Alan Tudge)則警告:「當(工黨)執政時,他們大作承諾,但甚麼都不做,就像現在一樣。」他說,工黨執政時,託兒費用上升了五成;但在他的政府下,託兒費已下跌了9%。

然而,工黨則反駁聯盟黨政府執政期間,託兒費上升了28%。

此外,工黨承諾會要求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打擊抬價的託兒所。索頓表示:「在我們向父母給予資助的同時,我們不想託兒所說:『很好,我們喜歡那2,000元資助,我們會加價』。如果效果不彰,我們會研究像醫療保險業一樣實施價格管制。」

另一方面,工黨亦會檢討保護弱勢兒童的制度。(Wah)

「怪獸家長」已入侵澳洲大學。	雪梨晨鋒報「怪獸家長」已入侵澳洲大學。 雪梨晨鋒報

(本報雪梨訊)「怪獸家長」已入侵澳洲大學──他們會不斷地聯繫學校教師,詢問其成年子女的學習成績與進度。

《雪梨晨鋒報》(SMH)報道,曾有一位母親得知其孩子因為導修課名額已滿而無法報名後,威脅要採取法律程序。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一位講師說:「過去抱怨成績的是學生,而現在換成了家長們。」

多名學者表示,過往過度干涉子女中小學生活的「怪獸家長」,現正試圖替已長大的孩子解決在大學遇到的問題。

在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工作的全國高等教育聯盟主席巴恩斯(Alison Barnes)
說,她接到愈來愈多家長打來電話,想要詢問和討論孩子在校期間的成績,但因保護隱私的法律,她無法對家長們披露任何關於成年大學生的任何資料。

她猜測,是大學的商業化和高價的學位助長了這種行為,「父母花費了大量金錢在孩子的教育上,使得孩子們背上了沉重債務,增加了孩子壓力。如果他們表現不及格,那麼家長便會參與進來。」

作為應對,各大學印發了特別指南,並邀請家長與學校諮詢服務聯繫。在墨爾本大學,有網站指導家長們如何對成年子女的教育問題放手。在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在面對日益增加的諮詢問題,校方安排受訓的學生代表在開放日回答家長問題。

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副校長Jessica Vanderlelie教授表示:「家長對於孩子的學業愈來愈感興趣,這與目前工作性質的變化以及勞動力市場發展趨勢密切相關。家人和朋友在孩子順利考入大學、克服學習障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海外,父母對大學教育的參與更為明顯。在中國天津大學,每年有1,000多名家長在校園搭起帳篷來照顧進入大學的孩子們。在美國,一款受家長歡迎的應用程式,為大學家長提供了解孩子學業和財務狀況的通道。

昆省科技大學(QUT)育兒專家坎貝爾(Marilyn Campbell)教授說,現時父母對成年子女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她警告,這種過度參與行為可能有代價──沒能讓孩子為成年和生活的起伏做好應有的準備。

一名在維省一間大學從事學生支援工作的員工說,她對現在年輕人缺乏韌性而感到震驚。在年輕人無法解決所遇到的問題時,他們的而父母就會不請自來,代替孩子討論相關的問題。(Rick)

(本報雪梨訊)紐省違例駕駛雙倍扣分今晚才結束,一名箱式小貨車男司機昨日在雪梨西南區被警方抽中做隨機酒精呼氣測試時,遭發現車內5名小孩沒扣安全帶,其中3人更藏在車內地上的毛氈下。他這一程車的代價是一次過被扣了33分。

昨早約11點40分,金寶鎮(Campbelltown)高速公路巡警在Woodbine截停上述司機,替其做酒精呼氣測試時,警員與司機交談期間,發現後座的一名11歲女孩和3歲嬰兒沒有繫好安全帶,其中嬰兒也沒坐在兒童座椅上。警員進一步檢查後,更發現有3名孩童藏在貨車地板的毛氈子下。

司機被開出5張沒為乘車兒童佩戴安全帶的罰單,每張被扣6分;一張安全帶有缺陷的罰單,扣3分。即總共被扣33分。(Rick)

第 90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