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停飞737MAX后损失惨重 航空公司:将把账单寄给波音
参考消息网5月1日报道 境外媒体报道称,波音737 MAX的持续停飞使航空公司业损失数亿美元。
台湾钜亨网4月29日报道,根据美国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和欧洲廉价航空公司挪威航空近日分别透露的损失,在无法使用这架陷入困境的飞机后,这些航空公司总计损失近6亿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
这不仅仅让航空公司感受到压力。波音近日也表示,由于该款机型造成的危机,其今年前3个月的获利下降了21%。该公司没有详述737 MAX危机的全部成本,但在向投资人的说明中,表示已经预留与解决飞机问题有关的损失支出。
在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空难造成机上所有人员死亡后,各大航空公司停飞737 MAX机型。
停飞令即将进入第二个月,波音公司尚未表示何时推出737 MAX的解决方案。
挪威航空在声明中说:“我们与波音公司进行了一些颇有进展的会谈,已经讨论到如何应对737 MAX导致挪威问题的困难。”该公司还要求波音公司赔偿。“很明显,我们不会承担必须暂时停飞闲置的新飞机相关费用”,“我们将把账单寄给生产这架飞机的人。”
波音公司表示,该公司正致力于改善与航空公司的这些关系,“我们必须赢得并重新获得航空旅客的信任”,“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工作,我们非常重视这一点。”
原标题:日本正式进入“令和”时代
当地时间4月30日下午,日本明仁天皇退位仪式在日本东京皇宫举行,明仁天皇最后一次以天皇身份发表讲话。5月1日零点,明仁天皇正式退位,结束持续30年的平成时代;同时,德仁皇太子即位成为新天皇,改年号为“令和”。
明仁天皇是日本202年来首位主动退位的天皇。昨日,85岁的明仁天皇讲话称:“作为天皇,今天为止我完成了自己的所有任务时,一个时代真正结束了。明天开始,日本将进入‘令和’时代,希望这是个和平且成果丰硕的时代”。
对于明仁天皇,专家表示其在位的30年间,关爱民众、反省战争、追求和平,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明仁天皇退位后将被称为“上皇”,妻子美智子皇后则被称为“上皇后”,两人短期内将继续居住在皇宫内,之后再搬至皇室的另一居所。
明仁退位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30日下午5时,在东京都日本皇居位阶最高的正殿“松之间”,明仁天皇“退位礼正殿之仪”举行,明仁天皇、美智子皇后、德仁皇太子、雅子皇太子妃及其他皇室成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所有内阁成员、参众两院议长、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地方行政机构和地方议会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了退位仪式。
在仪式上,首相安倍晋三首先代表日本民众发表讲话,感谢明仁天皇30年来的奉献。安倍称,在平成时代,天皇和皇后陛下为日本的和平与繁荣殚精竭虑,对此表示深深的敬意与感谢,“我们将肩负您的嘱托,继续向前奋进”。
随后,明仁天皇最后一次以天皇的身份发表公开讲话,感谢安倍首相代表日本国民发表讲话,感谢30年来日本国民的信赖,“明天开始,日本将进入‘令和’时代,希望这是个和平且成果丰硕的时代”。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明仁天皇是日本202年来首位主动退位的天皇。2016年8月8日,明仁天皇罕见地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己将提前退位。2017年6月,日本参众两院通过退位法案,为明仁天皇退位做好了铺垫。2017年10月,日本召开皇室会议,确认明仁天皇将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于同年5月1日即位并修改元号。
德仁即位
从5月1日零点开始,明仁天皇的长子德仁皇太子就正式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同时开启新元——令和。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将于今天上午举行德仁天皇即位大典。参加即位大典的皇室成员仅有拥有继承权的成年男性,即德仁天皇的弟弟秋筱宫文仁亲王及明仁天皇的弟弟常禄宫正仁亲王。女性皇室成员不允许参加即位大典。
当地时间5月1日上午10时30分,日本将举行剑玺等继承之仪,德仁天皇将接受天皇三神器——天丛云剑、八咫镜、八尺琼勾玉,以及象征着皇位的国印“国玺”和天皇印“御玺”。11时10分,日本将举行即位后朝见之仪,德仁天皇将首次正式会见首相、参众两院议长、最高法院院长等人,并发表讲话。随后,安倍代表国民发表致辞。
5月1日的即位大典结束后,德仁天皇的即位仪式并未结束。5月4日,德仁天皇将首次接受日本民众朝贺;10月22日,德仁天皇将举行“即位正殿之仪”及祝贺御列之仪,向国内外正式宣告新天皇即位,并举行庆祝游行;11月14-15日,德仁天皇将举行大尝祭,向天照大神和天神地祇进献新谷并自己尝食。至此,德仁天皇真正成为日本新天皇。
■ 背景
首位访华的日本天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4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明仁天皇曾于1992年访华,并多次会见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2年10月,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应邀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这使得明仁天皇成为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访问过中国的日本天皇。
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在谈到该次访华行程时表示,他们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两国加深理解、增进友好异常重要。在欢迎国宴上,明仁天皇还就日本侵华史郑重表示,“在两国关系悠久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我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我对此深感痛心。战争结束后,我国国民基于不再重演这种战争的深刻反省,下定决心走和平国家的道路”。
■ 专家说法
德仁天皇一直追求和平
德仁天皇现年59岁,是明仁天皇与美智子皇后长子。1993年6月,德仁与曾是外交官的小和田雅子结婚,婚后育有一女,即爱子内亲王。明仁夫妇从德仁一出生就将他留在身边照顾,亲手抚养长大,这一反近代历任天皇从小便被带离父母身边抚养的惯例。明仁夫妇对德仁不娇生惯养,且提供给他一个开明的成长环境。
德仁一直在效仿父亲的“亲民”路线。日本舆论认为,德仁身为皇太子的时间很长,他从明仁天皇的言行举止中学到了很多,已经做好了成为新天皇的准备。德仁即位后,或将顺应时代变化,继续探索诠释天皇的“象征”含义。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新生表示,明仁是自己主动联系电视台发表退位声明的,这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日本宪法,好在日本国内对其退位决定接受度较好,国会、内阁都表示接受。
王新生称,明仁天皇在位期间一直非常受爱戴,他改变了其父昭和天皇作风,主动关心民众、反省战争、追求和平,以和蔼可亲、亲民友好的姿态赢得民众支持。1992年明仁访华之旅更是反映了其对华友好态度。
王新生表示,德仁天皇是一个非常冷静、低调的人。与明仁天皇一样,德仁天皇也一直追求和平、维护宪法,因此在这一问题上也会与安倍政府存在分歧。
王新生表示,天皇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日本国整体的象征,对整个日本社会、日本政治还是有很大影响的,不过这种影响主要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影响。此次天皇更替,日本政府做了许多工作,也是有意识地宣扬天皇的权威性及其在国民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国家认同和民众效忠的意识。
新京报记者 谢莲
原标题:缅甸军方宣布延长对民地武停火至6月30日
新华社仰光4月30日电(记者庄北宁 车宏亮)缅甸军方4月30日宣布,将暂停对缅甸民族地方武装(民地武)组织军事行动的期限延长至6月30日。
缅甸国防军司令部当天发布声明说,一些民地武组织请求延长停火时间,以便协商签署全国停火协议,继续推进和平进程。缅甸国防军应此请求,延长先前宣布的停止对民地武军事行动至6月30日。
缅甸军方2018年12月21日宣布暂停对民地武组织军事行动至2019年4月30日。缅军宣布停火的军区包括北部军区、东北部军区、东部军区等,但不包括西部军区。
缅甸1948年独立后存在数十个民地武组织。2013年11月起经过9轮和谈,缅甸政府最终于2015年10月与8个民地武组织签署全国停火协议。2018年2月,又有两个武装组织签署全国停火协议。今年3月,缅甸政府与佤联军、克钦独立军、果敢同盟军、若开军等8支尚未签署全国停火协议的民地武组织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就减少冲突、维持和平等内容达成5项共识。
原标题:超10亿个数据点的留存,最大程度还原巴黎圣母院面貌——
数字化保护让文化遗产“重生”(网上中国)
把“美丽”永久存进硬盘里
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给全世界的文物安全工作都敲响了警钟。在竭尽所能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更多选择。
据《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报道,早在2015年,建筑历史学家曾利用激光扫描技术精确地记录巴黎圣母院的全貌,耗时数年最终收集了超过10亿个数据点。当意识到一座数字化的巴黎圣母院已完整保留下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对安德鲁·塔隆这个名字满怀敬意,这位已故建筑历史学家为巴黎圣母院留下的10亿多个数据点,可以最大程度还原大教堂面貌。
技术生成的模型能展示出大教堂最微小的细节,误差只有约5毫米。
早在2011年,塔隆就开始精确测量巴黎圣母院。耗时数年,激光扫描点囊括了大教堂内外的50多个地点,他对圣母院内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多次扫描和数据反传。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用于测量中世纪建筑的工具没有公众想象中的先进和高明,有不少是诸如铅笔、铅锤、绳子等古老工具,出错概率并不低。对激光扫描技术来说,优势显而易见:精度高、不会遗漏。据了解,在扫描运行过程中,首先抓取在同一个三维空间里的相同位置,拍摄球形全景照片,接下来将照片映射到激光产生的扫描点上,如此,每个点会成为照片中这个位置像素的颜色,以此来累积创建大教堂的三维图像。
重建工作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存进硬盘里”的巴黎圣母院至少给了公众更多希望,让后人有可能一睹这座美丽建筑曾经的样子。
预防性保护使文物“活”起来
伴随着3D计算机图形、高分辨率渲染、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先进技术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逐渐广泛应用,助力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与修复。
刚刚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曾在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北京2018大会上分享过让故宫成为“网红”的秘笈:AI(人工智能)重启紫禁城,让藏在深宫里的文物活起来。对于文物保护和复原,故宫专门成立了故宫文物医院,并配备了三维打印、具备物理冷热性能的先进设备,让原有技术如虎添翼。与此同时,故宫拥有200名修复医生,有一半是自然科学家,他们通过仪器设备分析检测,碎了几千片的绘画、碎了200多片的先秦铭文青铜器、25层堆绣32种材料的珍贵唐卡都重获新生。
其实,利用先进技术对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数据留存,是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必要手段。在上海,通过研发城市建筑运维与更新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已为包括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等数百栋优秀历史建筑建立了精细化测绘与三维数字化档案。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提供了更多技术层面的选择,这也要求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步伐。
同时,还需要构建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文物修复管理系统,有效解决文物修复数量大、文物修复管理流程复杂、修复记录和档案不规范等难题。
数字化留存把古老文化变“酷”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让无数人痛心的同时,也让我们更为深刻地意识到,除了要在文博场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也极为重要。
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重视文物保护的同时,也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技术层面来说,通过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可以实现对文物完整的数字化存档并永久保存,这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
站在文化和文物传承的角度来说,提高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也有利于提高文物的传播和展示覆盖面,对于博物馆拓展影响力、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都是一件好事。数字化保护与存档,也赋予文物更强大的生命力。
文化遗产是世界的宝藏。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相当于给文化遗产保护多加了一份保险,也拓宽了其交流和影响范围,可以让古老的文化变得更“酷”,让穿越时间的智慧能够不断传承,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张玉
原标题: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突发多起枪击事件 已致2死4伤
海外网5月1日电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消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发生多起枪击事件,已导致2人死亡,4人受伤。目前有1人被捕。
据报道,当地时间30日下午,北卡罗来纳大学报警称夏洛特分校有一名枪手在活动,发生枪击事件。学校的网站显示,学校正处于封锁状态。一名警方消息人士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称,目前已抓捕1人。
学校紧急事务管理部门在枪击发生后,推送了一条公告:“快跑,隐藏起来,立即保护好自己,必要时反击。同时注意查看你的电子邮件和学校网站。”
据了解,夏洛特分校计划于当地时间30日晚上在学校的足球场举行一场音乐会。(海外网 汪梦唐)
来源:中国日报网
[北卡罗来纳大学惊传枪声 3人受伤 ]据CNN报道,北卡罗来纳大学发生枪击案,至少3人受伤,一人被拘留。 目前,学校已经关闭。
原标题:天皇退位演说,暗藏一颗钉子
“今天,我结束了作为天皇的职责,谨向安倍首相代表国民做出的讲话表示谢意。”
2019年4月30日东京时间下午5点,日本明仁天皇在皇居宫殿”松之间”出席了身为天皇的最后一个公开仪式——“退位礼正殿之仪”,将象征皇统传承的剑、玺等用具陈列在旁以示见证。首相安倍晋三代表日本国民发言,简短回顾“平成”30年来的日本发展,再由明仁天皇发表作为天皇的最后讲话。以此为节点,为期近一个半月的天皇退位系列仪式宣告终结,日本也迎来了“平成”时代的终结。
但就在这篇不到200字的退位演讲里,明仁天皇却暗藏了一颗钉子:那就是“结束”这个词语的用法。
在日语里,很多动词都有”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区别。具体到“结束”这个词语,“自动词”的“结束”(終わる)是在描述天皇职责“自然而然”走向终结,并没有突出“是谁来结束”这个命题;而“他动词”的“结束”(終える)就是在说“(有人)主动结束了作为天皇的职责”这个概念。明仁天皇这次采用“他动词”的“结束”,事实上在暗示:本次退位是基于我的意愿而施行,我作为天皇的职责是由我来终结的。
由于“他动词”的用法强调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主观意愿,受过严格教育的日本人在公开场合会较少使用,以免泄露自己的实际态度,而会尽量使用”自动词”来客观描述事件,以求“和光同尘”。而且更重要的是,天皇是否退位一事属于“国政”范畴,日本宪法第4条规定天皇“无权干预国政”,那么他表达自己“希望退位”的主观意愿就有违宪之嫌。2016 年 8 月,明仁天皇发表关于退位的视频演讲,其中绝口不提“退位”二字,只谈自身经历与对于天皇职责的理解,措辞极为婉转。换言之,在2019 年 4 月 30 日的“最后一讲”中,明仁天皇表达了自己对退位的主观意愿,这在战后日本历史上极为罕见。
为什么明仁天皇会在“最后一讲”里表达如此强烈的意愿呢?这与战后日本宪法体系对于天皇职权的限制有关。
由于昭和天皇对二战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但战后麦克阿瑟又希望保留天皇制、延续传统以防日本被苏联“赤化”,那么为了给全世界一个交代,在放弃起诉昭和天皇之后,天皇的所有政治权力也都被美国人主导的战后宪法所剥夺。除去参政权之外,日本天皇与皇族甚至没有一般日本国民拥有的普遍人权,如没有私有财产、不能收养养子、不能信仰除神道教以外的其他宗教,甚至于结婚都需要“审批”:皇室男性结婚须经“皇室会议”决议认可,但“皇室会议”只有两名皇族,其他人都是首相、参众两院正副议长、宫内厅长官、最高法院院长等政治家与官僚;皇室女性稍好一点,但也要得到天皇本人的“裁可”方可结婚。
现代日本政治体系下,天皇固然不会再像二战时期一样操纵政局,却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人身与工作的自主权,只能按照政府与国会的要求执行“公务”。按日本宫内厅发表的数据,2017 年,天皇在形式上批准了960 份法令与政令,参与或主持了 200 次各项茶会、午餐会、晚餐会等,接见了 62 个建交国家的大使与77名日本驻外大使。天皇无权决定所有活动是否举办,只能被迫参与,这一点曾经被明仁天皇的叔叔、三笠宫崇仁亲王批评过:“如果不能决定自己是否退位,天皇就会彻底成为内阁用铁锁拴住的奴隶”。
也正因如此,2016年8月明仁天皇在谈到退位问题时,开头便明确表示“我已过80岁,深感体力层面存在种种制约”。很明显,天皇之所以选择“生前退位”,不完全是政治考量,重点还是在于日渐繁重的工作与逐渐衰弱的体力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麻烦在于,明仁天皇主导的“退位”并没有让退位成为一种制度,相反只是作为现行《皇室典范》的一次“特例”来执行。要想变“特例”为“常例”,就必须大幅度修改《皇室典范》甚至重写,免不了在国会反复扯皮,这对于寻求尽快修改宪法的安倍晋三而言会耗费很多政治资源。毕竟按照安倍晋三在2017年日本宪法纪念日所言,他希望2020年奥运会能在新宪法之下举办,那么一切有可能耽误他与自民党修宪日程的举动都要想办法规避。而有趣的是,虽然安倍晋三尽可能规避修改《皇室典范》,但截止目前 2019 年 5 月,自民党仍然没向国会提出修宪议案。
眼见“退位制度化”的设想无法获得安倍晋三与整个日本内阁的同意,明仁天皇才会在最后一次演讲以相对隐晦的方式提出:我的退位是我自己决定的。
从5月1日0点开始,明仁天皇成为“明仁上皇”,德仁皇太子正式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到上午10点,新天皇同样在皇居宫殿“松之间”出席“剑玺等承继之仪”,正式就任天皇职位,并开启一系列与即位有关的仪式活动。但也要注意,德仁新天皇已经59岁,如果“令和”也能持续数十年,那么他在未来也会面临与父亲相同的问题。进入 21 世纪以后,借助明仁天皇带来的良好人设,日本天皇与皇族的发言频率与影响力日渐增强,那么与日本天皇有关的退位、即位等各项制度或许也有着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原标题:天皇退位演说,暗藏一颗钉子
“今天,我结束了作为天皇的职责,谨向安倍首相代表国民做出的讲话表示谢意。”
2019年4月30日东京时间下午5点,日本明仁天皇在皇居宫殿”松之间”出席了身为天皇的最后一个公开仪式——“退位礼正殿之仪”,将象征皇统传承的剑、玺等用具陈列在旁以示见证。首相安倍晋三代表日本国民发言,简短回顾“平成”30年来的日本发展,再由明仁天皇发表作为天皇的最后讲话。以此为节点,为期近一个半月的天皇退位系列仪式宣告终结,日本也迎来了“平成”时代的终结。
但就在这篇不到200字的退位演讲里,明仁天皇却暗藏了一颗钉子:那就是“结束”这个词语的用法。
在日语里,很多动词都有”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区别。具体到“结束”这个词语,“自动词”的“结束”(終わる)是在描述天皇职责“自然而然”走向终结,并没有突出“是谁来结束”这个命题;而“他动词”的“结束”(終える)就是在说“(有人)主动结束了作为天皇的职责”这个概念。明仁天皇这次采用“他动词”的“结束”,事实上在暗示:本次退位是基于我的意愿而施行,我作为天皇的职责是由我来终结的。
由于“他动词”的用法强调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主观意愿,受过严格教育的日本人在公开场合会较少使用,以免泄露自己的实际态度,而会尽量使用”自动词”来客观描述事件,以求“和光同尘”。而且更重要的是,天皇是否退位一事属于“国政”范畴,日本宪法第4条规定天皇“无权干预国政”,那么他表达自己“希望退位”的主观意愿就有违宪之嫌。2016 年 8 月,明仁天皇发表关于退位的视频演讲,其中绝口不提“退位”二字,只谈自身经历与对于天皇职责的理解,措辞极为婉转。换言之,在2019 年 4 月 30 日的“最后一讲”中,明仁天皇表达了自己对退位的主观意愿,这在战后日本历史上极为罕见。
为什么明仁天皇会在“最后一讲”里表达如此强烈的意愿呢?这与战后日本宪法体系对于天皇职权的限制有关。
由于昭和天皇对二战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责任,但战后麦克阿瑟又希望保留天皇制、延续传统以防日本被苏联“赤化”,那么为了给全世界一个交代,在放弃起诉昭和天皇之后,天皇的所有政治权力也都被美国人主导的战后宪法所剥夺。除去参政权之外,日本天皇与皇族甚至没有一般日本国民拥有的普遍人权,如没有私有财产、不能收养养子、不能信仰除神道教以外的其他宗教,甚至于结婚都需要“审批”:皇室男性结婚须经“皇室会议”决议认可,但“皇室会议”只有两名皇族,其他人都是首相、参众两院正副议长、宫内厅长官、最高法院院长等政治家与官僚;皇室女性稍好一点,但也要得到天皇本人的“裁可”方可结婚。
现代日本政治体系下,天皇固然不会再像二战时期一样操纵政局,却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人身与工作的自主权,只能按照政府与国会的要求执行“公务”。按日本宫内厅发表的数据,2017 年,天皇在形式上批准了960 份法令与政令,参与或主持了 200 次各项茶会、午餐会、晚餐会等,接见了 62 个建交国家的大使与77名日本驻外大使。天皇无权决定所有活动是否举办,只能被迫参与,这一点曾经被明仁天皇的叔叔、三笠宫崇仁亲王批评过:“如果不能决定自己是否退位,天皇就会彻底成为内阁用铁锁拴住的奴隶”。
也正因如此,2016年8月明仁天皇在谈到退位问题时,开头便明确表示“我已过80岁,深感体力层面存在种种制约”。很明显,天皇之所以选择“生前退位”,不完全是政治考量,重点还是在于日渐繁重的工作与逐渐衰弱的体力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麻烦在于,明仁天皇主导的“退位”并没有让退位成为一种制度,相反只是作为现行《皇室典范》的一次“特例”来执行。要想变“特例”为“常例”,就必须大幅度修改《皇室典范》甚至重写,免不了在国会反复扯皮,这对于寻求尽快修改宪法的安倍晋三而言会耗费很多政治资源。毕竟按照安倍晋三在2017年日本宪法纪念日所言,他希望2020年奥运会能在新宪法之下举办,那么一切有可能耽误他与自民党修宪日程的举动都要想办法规避。而有趣的是,虽然安倍晋三尽可能规避修改《皇室典范》,但截止目前 2019 年 5 月,自民党仍然没向国会提出修宪议案。
眼见“退位制度化”的设想无法获得安倍晋三与整个日本内阁的同意,明仁天皇才会在最后一次演讲以相对隐晦的方式提出:我的退位是我自己决定的。
从5月1日0点开始,明仁天皇成为“明仁上皇”,德仁皇太子正式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到上午10点,新天皇同样在皇居宫殿“松之间”出席“剑玺等承继之仪”,正式就任天皇职位,并开启一系列与即位有关的仪式活动。但也要注意,德仁新天皇已经59岁,如果“令和”也能持续数十年,那么他在未来也会面临与父亲相同的问题。进入 21 世纪以后,借助明仁天皇带来的良好人设,日本天皇与皇族的发言频率与影响力日渐增强,那么与日本天皇有关的退位、即位等各项制度或许也有着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由澳洲自由党华人议会联合创会主席陈克勋、周明栋、新州自由党华人青年议会主席容思程(Scott Yung)召集,包括澳洲联邦移民部长David Coleman、联邦议员John Alexader、Trent Zimmerman、澳洲前联邦移民部长卢铎以及Fiona Martin等出席4月30日在悉尼华埠八乐居举行的新闻会,表达对多元文化社区的支持以争取选民在大选时对自由党政府的支持。容思程主持当天新闻会。
新州前上议院议员何沈慧霞、乔治河市议员刘娜心以及程家驹、陈黄兰方等出席新闻会。
澳洲联邦移民部长David Coleman、澳洲前联邦移民部长卢铎、Trent Zimmerman在致词中强调了自由党政府能很好管理国家经济,对多元文化支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自由党政府能让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发展,使澳洲继续强大。
John Alexader在致词中宣布如果自由党政府在大选中获胜,将拨款1500万澳元支持多元文化社区和民族社区养老看护,帮助移民家庭和开展生意。
作为当天唯一一位出席新闻会的女性自由党候选人,Fiona Martin对自己的商业背景和移民背景作了简单介绍,她阐述了如果在选举中胜出后将对选区给予的支持以及对多元文化背景人士创业的支持。
David Coleman、John Alexader、Trent Zimmerman、卢铎、Fiona Martin还现场回答了记者对5年父母临时签证、与Palmer United Party换票等问题作了说明。
澳洲联邦大选定于5月18日举行,目前两大党都在紧锣密鼓拜访选民和作宣传,为大选做最后的冲刺。
澳华论坛4月26日在悉尼华埠富丽宫酒楼举办澳洲联邦大选辩论晚宴,由自由党Berowra议员JulianLeeser与联邦影子家庭和社会服务部部长LindaBerney分别阐述自由党和工党的政策,并现场就与会者提出问题和当前澳洲华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及澳大利亚联邦选举的热议话题进行解答、辩论。澳华论坛主席周明栋主持当晚辩论晚宴。
新州前上议院议员何沈慧霞、悉尼市议员陈君选、乔治河市议员吴金营、前高嘉华副市长邓小颖以及李逸仙、容思程等逾300嘉宾出席当晚澳洲联邦大选辩论晚宴
Julian Leeser在致词中阐述了自由党执政的优势,包括管理国家经济、减税、增加就业、支持教育、基建、改善医疗卫生、交通等。他还强调自由党对多元文化的支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等。他表示,自由党能让国家经济保持发展,使澳洲继续强大。
Linda Berney在致词中则阐述了工党对多元文化政策的一贯支持以及反对种族歧视等。她指出,工党的政策是投资教育、医疗,投资培养澳洲所需要的技术人才,是建立一个国家的未来,建立一个人们希望的社会模式,关心弱势群体,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环境等。她也指出工党的5年父母临时签证更合理和可负担。
Julian Leeser、Linda Berney在晚宴上还就包括入籍和入籍考试、可负担住房、失业金、社会福利等议题进行了阐述和辩论。
澳华论坛主席周明栋表示,澳华论坛会今年将举办一系列活动,下一场活动定于5月28日晚6点将在悉尼华埠富丽宫酒楼举行一场题为“2019未来挑战(2019Future Challenges Series)”晚宴,将对热议问题进行讨论。他希望社会各界都踊跃参与和支持这项活动。
澳华论坛是1986年正式成立的,其宗旨是加强对澳大利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民族等问题的研究;重视澳华民族关系的研究和民族政策的探索,为外来移民尤其是中国移民提供理论依据。澳华论坛经常开展华侨、华人如何融合于当地社会,更好地发展经济和参政议政等问题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