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日前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计算机——一种可以植入眼球的医用毫米级计算系统。
这种计算机主要为青光眼患者研制,放置在患者眼球内可以监测眼压,方便医生及时为病人缓解痛苦。科学家介绍,整个计算机只有一立方毫米大小,包括一个极其节能的微型处理器、一个压力传感器、一枚记忆卡、一块太阳能电池、一片薄薄的蓄电池和一个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无线收发装置,这个计算机能够向外 部装置发出眼压数据资料。
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教授丹尼斯 西尔维斯特表示:“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完整毫米级计算机,它每隔15分钟自动启动记录数据,耗电量仅为1/10亿瓦特。只要在户外阳光下暴露1.5个小时,就能充满电。”
目前,这种计算机只能与外界进行“点对点”的交流,无法进行更复杂的“对话”。科研人员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就是进一步降低计算机内无线收发装置的耗电量,从而提高其与毫米级电池的兼容性,以便满足更高要求。
科学家发现一颗行星在没有恒星的支持下,可以幸存几十亿年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美国科学家表示,生命可以在恒星不提供外部热源的行星上幸存几十亿年。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影片《星球大战》里的情节,但它的确是事实。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多利安-亚伯特和埃里克-斯韦茨研究发现,生命生存所需的热量可能来自行星内核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这些热量足够海洋保持液态,不过行星表面仍会覆盖冰层。冰层使行星表面无法居住,不过海洋生命仍可在冰层下的水体里繁衍生息。两位科学家称他们发现一颗“荒原狼(Steppenwolf)”行星,因为他们认为在这种行星上发现的任何生命都将像“在幅员辽阔的西伯利亚流浪的孤狼”。
然而这二人拒绝推测在这种游离行星上会发现什么样的生命,同时承认,那里的生命状态可能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找到。他们主要着眼于跟行星具有相同特征,其质量是地球的0.1到10倍的行星。他们得出结论说,拥有像地球一样多的水的行星,其质量必须是地球的3.5倍才能供生命生存。但是水量是地球的10倍的行星,其质量只需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就能支持生命。
行星表面覆盖着冰层,冰层下面的水可能存在微小海洋生命
两位科学家设想了一颗上面有火山,并不断向大气里喷发二氧化碳的行星。他们发现气体一旦喷发,立刻会被冻结,像雪花一样飘落。一层干冰覆盖在行星表面,形成绝缘层。在这种情况下,行星的质量要是地球质量的0.3倍,才能拥有液态海洋。一颗行星在附近恒星和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下,可能会被从原来的轨道上甩出去,形成游离行星。
当体积较小的行星靠近气体庞然大物时,就会形成弹弓效应,把它们送入不稳定轨道形成游离行星。不过这一过程需要几十亿年。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利萨-卡顿内格说:“这是非常有趣的想法,不过我们先要在这样一颗行星上登陆,然后才能知道它上面是否存在生命。”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4日消息,火星是太阳系中唯一可能具有生命的星球。美国宇航局(NASA)新一代火星科学实验室—好奇号火星车将于今年年底发射,预计2012年登陆火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好奇号火星车将携带新型化学元素分析仪用于分析火星岩石和土壤中的化学成分,评估火星环境曾是否支持微生物的生存。它的体积和重量都超过2004年登陆火星的机遇号,经过改进升级的电子设备集成车体内部的小盒子中,火星车的头部则安装在一个机械臂 上,可全方位转动。在机械臂的远端,安装有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化学成分探测器和高分辨率相机等仪器,可对火星岩石进行抵近检测。
好奇号火星车
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
对岩石和土壤的检测将是任务的重点,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大学Ralf Gellert设计的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使用X射线轰击目标,产生阿尔法粒子和X射线辐射。火星车上X射线探测器将对这些X射线辐射进行分析,以判明在 岩石和土壤中存在哪些元素以及含量的多少。
对岩石和土壤中相关元素(轻元素:钠、镁和铝;重元素:铁、镍和锌)的识别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确认火星地层的基本构架,将其与以前掌握的火星岩石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这些岩石在形成后的风化情况。
火星车收集到的岩石将存储在一个容器中,这个容器最早出现在1997年登陆火星的“火星探路者”号火星车上,而2004年登陆火星的“勇气”和“机遇”号也使用了同样的收集装置,这种技术储备在后续的火星任务中将继续得到改进。
而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是为本次火星任务量身定做的,可以更快地检测岩石和土壤样本。勇气和机遇号火星车一次检测需要5-10个小时,而目前只要 2-3个小时,这样极大地缩短了单位监测时间,有利于探测更多的火星岩石。除了缩短单位监测时间,还对X射线设备芯片进行了冷却处理,使之能进行全天候开机,而勇气号上的岩石检测仪器只能在晚上工作。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目前将使用阿尔法X射线光谱仪(APXS)或其他科学仪器探索火星过去的环境变迁,因为这些变迁的信息则体现在岩石和土壤中,所以科学家这么做能了解火星的环境变化。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科学家宣称,近期在微型“宇宙大爆炸”实验形成了一种新类型的反物质,并且这是迄今发现最重的反物质。
近期在微型“宇宙大爆炸”实验形成了一种新类型的反物质,并且这是迄今发现最重的反物质
科学家在纽约布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使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时形成这种新型反物质,该对撞机以光速释放重离子(移除电子的原子),结果使这些原子分解成微粒成份。
科学家将该物质称为“反超氚(antihypertriton)”,这是目前探测到最重的反物质,也是包含反奇夸克(antistrange quark)的第一种类型微粒,该物质现成为元素周期表中一种新物质。据悉,科学家在纽约布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使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时形成这 种新型反物质,该对撞机以光速释放重离子(移除电子的原子),结果使这些原子分解成微粒成份。
当金离子碰撞达到十万次以上,研究人员从微粒“瓦砾”中筛选出大约70个反超氚,这些微粒的质量大约为200毫电伏,这比之前纪录的任何反氦微 粒的质量都大。在粒子物理中习惯用能量来表示质量。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研究员许长补(Zhangbu Xu)说:“人们会非常不理解我们,这是因为任何人都希望将其它物质转变成为金子,而我们却是将金子转变为奇特的反物质。”
该原子内核是由叫做质子和中子的次原子微粒构成,它们将转变为叫做夸克和胶子的更小微粒。相比之下,由微粒构成的反物质核与它们具有相同质量, 却具有相反的电性和磁性。起初,宇宙大爆炸形成相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但是大量的物质的引力作用使这些微粒避免扩散,在微小的空间里,反物质和物质彼此碰撞和消灭,转变成纯净的能量。
目前,物理学家仍置疑为什么反物质和物质碰撞湮没过程中会有残留,以及为什么现今宇宙中物质会比反物质的数量更多。在实验室里模拟较小等级的宇宙大爆炸是科学家试图揭开其中奥秘的一种方法。
许长补在上周五华盛顿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议上阐述了这项最新研究,他指出,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彼此碰撞,过程中形成 “夸克和胶子汤”。这种夸克和胶子汤的冷却仅在瞬间完成,这些基本粒子形成超氚和反超氚,科学家认为这是在“大爆炸”之后瞬间形成的。(悠悠)
这听起来不像是太阳系里发生的事情,而像是科幻影片《星球大战》里的情节,但它的确是事实。
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多利安•亚伯特和埃里克•斯韦茨通过研究发现,生命生存所需的热量可能来自行星内核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这些热量足够海洋 保持液态,不过行星表面仍会覆盖一层厚厚的冰层。冰层使行星表面无法居住,不过海洋生命仍可在冰层下的水体里繁衍生息。两位科学家称他们发现一颗“荒原狼 (Steppenwolf)”行星,因为他们称,在这种行星上发现的任何生命都将像“在幅员辽阔的西伯利亚流浪的孤狼”。
然而这二人拒绝推测在这种游离行星上会发现什么类型的生命,不过他们承认,它们可能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他们主要着眼于跟行星具有相同特 征,其质量是地球的0.1到10倍的行星。他们得出结论说,拥有像地球一样多的水的行星,其质量必须是地球的3.5倍,才能供生命生存。但是水量是地球的 10倍的行星,其质量只需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就能支持生命存在。
两位科学家设想了一颗上面有火山,并不断向大气里喷发二氧化碳的荒原狼行星。他们发现,这些气体一旦喷发出来,立刻会被冻结,像雪花一样飘落下 来。一层干冰覆盖在行星表面,形成一层绝缘层。在这种情况下,行星的质量要是地球质量的0.3倍,才能拥有液态海洋。一颗行星在从附近经过的恒星和其他行 星的引力作用下,可能会被从原来的轨道上甩出去,形成游离行星。
当一颗体积较小的行星靠近气体庞然大物时,就会形成弹弓效应,把它们送入不稳定轨道,形成游离行星。不过跟这项研究结果一样,这一过程需要几十亿年。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利萨•卡顿内格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不过我们要在这样一颗行星上登陆,然后挖个地洞一探究竟,才能知道它上面是否存在生命。” (秋凌)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这对于一些喜欢喝酒的人来讲,这可能是一个绝佳的消息,根据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每天适量的饮酒或许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心脏病。
据国外媒体报道,包括分析了过去约150项研究的两项综合性研究的结果显示,每天喝大约1杯或更少些酒的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可降低近1/4。研究者称饮酒与降低心脏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仅限于适量饮酒而绝非酗酒。目前该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了《英国医学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中。
每天适量喝酒的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可降低近1/4
其实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就有学者提出过适度饮酒可以保护心脏健康的信息。但同时专家也认为,如果无法控制适度,酗酒也会伤害肝脏及导致过早死亡。目前专家也不清楚饮酒对于预防心脏疾病的作用机制,有一个理论认为它能有助人体更有效的代谢葡萄糖以及降低血液凝固程度。如葡萄酒中含有一种被称为黄酮醇的抗氧化物质,这种物质能够降低体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使体内血液中的“好”胆固醇增加,从而对心脏疾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一个研究小组经分析发现,每天适度饮一点酒的人和那些滴酒不沾的人比起来,患上心脏病的概率要小14~25%。不过同时专家也指出,如果饮酒过量,非但不会对任何疾病产生保护效果,还会容易导致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和某些癌症。所以如果你原本不喝酒,这些研究也并不能成为开始喝酒的理由,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仍旧是坚持体育锻炼和均衡饮食。
相关资料:
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每单位在140~199毫克之间,是比较正常的胆固醇水平。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4日消息,幼豹或许没有强健的身体,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它们模仿母亲的行为。近日,摄影师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Kenya's Masai Mara)的Kicheche营地目击到了几只出生几周的小猎豹正尝试爬上母亲所呆的树顶。
摄影师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的Kicheche营地目击到了几只出生几周的小猎豹正尝试爬上母亲所呆的树顶(点击查看精彩组图)
这只猎豹母亲每日每刻都在保持着警惕,尽管猎豹是哺乳动物中速度最快的动物,但是刚出生几周的小猎豹却没有这么强悍的奔跑速度。在野外,这些小猎豹很容易被其他食肉动物杀死。它们之中大约会有百分之九十会被狮子之类的动物袭击致死。 猎豹已成为全球濒危动物之一,整个非洲大陆也只有12500只野生猎豹。纳米比亚是拥有猎豹最多的国家,总数也不过才达到2500只。
照片显示出,猎豹在爬树造诣上比其他猫科动物要高出不少。据目击者介绍,当时有一只小豹在爬到一半时,似乎是无法前进了,又不想回到地面,只能呆在树中间一个单独树枝上。然而另外有两只小豹比这只更颓废,竟然直接赖在了树下,朝着树上的"兄弟姐妹"们看了看,随后也加入到了爬树的队伍中。
虽然小猎豹看起来很笨拙,但是当它们成年后,它们的奔跑速度会达到每小时75英里(约121公里)。并且在危险状态下,它们能在3秒内瞬间加速到每小时60英里(约97公里)。要知道,这样启动速度连普通汽车都无法做到。
猎豹也是猫科动物中最让人难以捉摸的一类,母亲通常会很机警地保护着幼崽,但是象这种爬树观望的方式,是十分少见的。摄影师戈尔茨坦(Paul Goldstein)幸运地拍摄了这组罕见有趣的爬树图片。要知道,猎豹是很少爬树的,因为这会磨损它们的利爪。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出生几周的小猎豹令猎豹母亲十分"头疼",将这窝猎豹带大会是个很艰巨的任务,一般只有1到2只能存活下来。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昨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近日下发的《关于改革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禁止将“罚没款数额”、“行政拘留数”等作为执法考评的指标。
《意见》称,公安部门设立执法考评指标应科学,须取消不科学、不合理的考评指标,禁止将“罚没款数额”、“行政拘留数”、“发案数”、“劳动教养数”、“破案率”等作为绩效考评指标。
《意见》表示,公安部门要扩宽执法质量考评范围,应增加对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情况、执法安全情况、执法重点环节、执法能力和社会评价的考评。同时,公安部门将把日常考评、阶段性考评作为确定年度执法质量考评成绩的重要依据。
在考评奖惩上,公安部方面表示,对于考评不达标的公安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取消涉及执法工作的评优评先资格,并对有关领导和执法民警诫勉谈话。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邢世伟)
英国一只离家出走2个多月的鹦鹉,在与主人团聚之后,竟然开口学起了鸡叫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3日消息,鹦鹉模仿人说话并不奇怪,然而,近日英国一只离家出走2个多月的鹦鹉,在与主人团聚之后,竟然开口学起了鸡叫。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只鹦鹉的主人叫杰瑞,与妻子艾琳住在英国维勒尔(Wrral)的郡普伦敦(Prenton)。去年的11月21日,杰瑞与艾琳所饲养的这只名为杰克(Jack)的蓝顶亚马逊鹦鹉从家中开着的门飞了出去。在熬过了本世纪最为寒冷的一个12月之后,日前杰克被发现站在切斯特动物园热带鸟舍的围栏上面。
切斯特动物园与杰瑞和艾琳的家大约有15英里(25公里)的距离,据动物园的鹦鹉管理员安迪·伍汉姆(Andy Woolham)透露,当时杰克饿坏了,所以他就用葡萄把它引了下来,鹦鹉是很能抗拒黑葡萄诱惑的。伍汉姆将杰克交给了母亲照顾,并且开始寻找杰克的主人。2个星期后,一位拜访伍汉姆家的客人表示曾经在一家当地的兽医店见到过寻找杰克的告示。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杰瑞曾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杰克了,接到动物园的电话时,他无法用语言形容自己心情,而杰克见到了自己的主人时,竟开口发出了咯咯的鸡叫,人们便猜测杰克是在某个鸡舍中度过的寒冬。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