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一名考古队员在进行大河口西周墓葬群的发掘工作。目前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仅剩下数十座小型墓葬尚未发掘、保护。新华社发


鸟 盉


漆木俑

  4月25日,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随着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墓地揭露面积15000余平方米,发现墓葬615座、车马坑22座。墓葬内不仅首次发现了漆木俑、原始瓷器等国宝,而且首次发现西周时期三足铜盂、三足鼎式簋等珍稀青铜器,个别墓葬甚至发现有金器,三千年前的这些宝器将为我们揭开古代封国之谜。

  “霸”国出现填补空白

  如此丰厚的葬品到底出自怎样身份人物的墓群?

  大河口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以东约6公里处一片两河交汇形成的三角洲高地,墓地年代横贯西周,晚期进入春秋初年。在试掘阶段,考古队就发现这是一个诸侯国君级别的墓——墓葬二层台四壁有11个壁龛,壁龛内放置漆木器、原始瓷器、陶器等物。

  从出土的青铜器上面的铭文确证,大河口墓地墓主的国族名为 “霸”,“霸伯”是这里的最高权力拥有者。“霸”国的商、周文化因素都比较明显,并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风格。其人群应为狄人系统的一支,是被中原商周文化同化的狄人人群。相继的考古发现,“霸”国和周王室以及晋国、倗国、燕国等国关系密切。

  “霸”国与晋国相邻。从墓地规模及随葬品推测,“霸”国应比晋国低一个档次,属于小国。在君主称谓方面,晋国的君主被封为晋侯,而“霸”国的君主则被称为霸伯。此外,两国的墓葬规模也相距甚远,晋国曲村墓地的墓葬多达20000多座,而“霸”国大河口墓地的墓葬仅有1500座左右,从这里也可反映出两国国都人口规模的差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认为,大河口墓地的发现让人们有机会认识不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西周“霸”国的历史及文化,并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填补了中国对西周时期考古研究的一项空白。

  稀有漆木俑保留完好

  墓葬二层台四壁有11个壁龛,一座墓葬内发现如此多的壁龛在西周考古上还是第一次,墓内随葬漆木俑可能是目前中原地区出土最早的实物资料。

  考古队在发掘墓葬的填土工作中,在东边二层台上意外发掘出了重要宝物:两个一米多高的漆木俑双足站立于漆木龟上,双手作持物状,两俑前面及侧面放置漆木器,这在中原地区西周墓葬内也是首见。考古学家介绍,漆木器在两种环境下易于保存:一是十分湿润的环境,二是十分干燥的环境。在黄土高原忽干忽湿的环境里,两个漆木俑经数千年还能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弥足珍贵。

  山西省考古所副所长谢尧亭介绍:“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礼制。古人朝会、狩猎、宴享、训练军队等活动都强调‘秩序’。我们推测这两个漆木俑与礼制和宗教有关系。”

  考古专家历经两年,清理出大量的漆木器遗存,包括漆木俑、俎、罍、豆、壶、牺尊、坐屏、杯、案、盾牌、方彝等种类。

  新器形鸟盉纠正“错误”

  大河口墓葬还发掘出一个青铜鸟形器物,经鉴定是鸟盉(hé)。“这件器物可以说是大河口墓葬铜器中的瑰宝,它为中国青铜器发展史提供了一件新的器形。”谢尧亭说。

  以往发现的鸟尊大多属于酒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鸟形的盛酒器,用来在各类祭祀活动中盛装不同的酒。距此二三十公里的北赵晋侯墓地就发现了鸟尊,被收藏在山西省博物院,是其“镇院之宝”。此次发现的青铜鸟形器物与北赵晋侯墓地发现的鸟尊有所不同,腹部没有管状流。专家认为,大河口这件鸟形器物不是尊,而是盉。

  谢尧亭说:“商周时期,盉多是一种注水的水器。按照商周贵族礼仪,在祭祀、宴饮、典礼过程中,参与者要洗手盥洗。侍者用盉将水倒出。在既往的考古发现和传世器物中都未曾见过像大河口墓葬中这样的鸟形盉。”

  鸟形盉的出现也意外纠正了一个“美丽的错误”:山西省博物院收藏的鸟尊在发掘时尾巴已断,上海博物院将尾巴修复为朝里卷。此次发现的鸟形盉十分完整,它清晰地显示,鸟的尾巴是朝外卷的。(本报综合报道)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IMM)与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首次建立果蝇心脏钙信号活体成像技术,并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心脏疾病致病基因研究。 合作论文“A method to measure myocardial calcium handling in adult Drosophila”于4月15日在线发表于《循环研究》杂志上。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林娜为论文第一作者,课题由杜克大学医学院Matthew Wolf,Howard Rockman,Nenad Bursac和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教授共同指导完成。
心脏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中的很多致病基因并不清楚,在哺乳动物中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筛选。果蝇较短的繁殖周期、低廉的培养成本、丰富的突变体库使其成为用遗传学高通量筛选致病基因的理想模式动物。论文作者构建了表达钙荧光蛋白探针的转基因果蝇,采用高速显微成像系统采集果蝇管状心脏搏动时钙兴奋波,研究了野生型果蝇心脏钙信号动态及其离子机制。同时,与一种有类似哺乳动物扩张性心肌病的肌钙蛋白I突变体果蝇进行了对比,发现后者心脏钙信号上升和下降速率都变慢,时程变长,与哺乳动物扩张性心肌病的钙调控异常十分类似。新方法及实验结果表明果蝇模型可用于高通量筛选哺乳动物心脏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一类致病基因。(来源:生物通 何嫱)
 
发表在栏目: 科学


4月12日,工作人员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取水口工作


3月27日,在日本福岛县的二本松市,无奈的奶农倾倒放射性物质超标的牛奶。新华社发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福岛及其周边地区的蔬菜、鲜奶、鱼类贝类等相继被检测出碘-131、铯-134、铯-137等放射性物质,令消费者感到极大不安,同时也给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出了道难题。

  在日本,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评估,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根据《食品卫生法》《饲料安全法》等具体法规负责食品和农牧水产品的安全监管。但在长篇累牍的食品安全法规条文中,恰恰没有关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安全标准。

  根据规定,只有以首相为本部长的日本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才有权根据《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下达“限制食用”“禁止流通”“解除禁令”等指示,厚生劳动省则负责含放射性物质食品的检测、监管。

  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匆匆制定出食品辐射值“暂行标准”,涉及放射性物质碘、铯、铀、钚等,对饮用水、乳制品、蔬菜、肉、蛋、谷物等分门别类设定了安全上限。食品安全部企画情报课课长助理佐久间敦日前在媒体交流会介绍了“暂行标准”的出台经过。

  佐久间敦说,当时唯一可援引的法律依据是《食品卫生法》第6条,即“禁止腐败、腐烂、有毒、有害食品和添加剂的流通”,其中提到食品“污染物质”的残留问题。但条款未设定与放射性物质含量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部只好先斩后奏。根据内阁府原子能安全委员会2000年制定的原子能防灾指导手册,食品安全部把手册中有关食品放射性物质安全标准设为“暂行标准”,3月17日以“部长通告”的方式紧急下达行政指令,要求不得食用和销售“超标”食品。

  但这张行政指令需要各级部门“追认”。厚生劳动省随后开始征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意见。后者参考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建议,于3月29日拿出“紧急评估书”,基本认可了“暂行标准”。日本首相直辖的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在征求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等意见后,把这份报告发回厚生劳动省,要求后者据此审议“暂行标准”。4月4日,厚生劳动省药品食品卫生审议会正式确认了“暂行标准”。

  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4日当天,茨城县渔民捕捞的玉筋鱼中检出放射性碘活度达每千克4080贝克勒尔。而就在10天前,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因海水稀释作用,放射性物质对鱼类贝类和海藻的影响可以忽略,无需给鱼类贝类设定安全上限。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5日只好再次以“部长通告”方式决定,鱼类贝类参照蔬菜的放射性碘活度安全标准,即每千克上限为2000贝克勒尔。

  “标准”是有了,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不安心理并未完全打消。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暂行标准”的蓝本是原子能防灾指导手册中设定的指标。而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当时特意指出,这些放射性物质摄入量指标只是“紧急事态”下作为“防护对策”而定,并非是衡量对人体安全与否的绝对指标,而福岛核事故一旦长期化,“紧急事态”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此外,“暂行标准”尚未涉及的放射性物质怎么办?如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就在那份“紧急评估书”中提到,放射性锶等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

  话音刚落,日本文部科学省12日宣布,从福岛第一核电站30公里以外区域检测出放射性锶-89和锶-90,由于量极少,这些放射性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然而,NHK电视台资深科技记者山崎淑行却认为,锶的成分类似钙,进入人体后容易富集在骨骼,其中锶-90的半衰期长达29年,长期“体内辐射”可能增加致癌风险,应尽快设定放射性锶的安全上限。

  面对福岛核事故带来的这么多棘手问题,日本的食品监管体系如何应对不仅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也值得各国思考。(冯武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捷克布拉格郊区发现的一具男性尸体却以女性标准埋葬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外媒综合报道,捷克日前在布拉格郊区发现了穴居人尸骸,这名男性当时的埋葬方式完全是按女性标准进行,专家因此推断这可能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同性恋。

  考古学家认为,这名男性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500年的石器时代晚期,尸骸头朝东向左侧躺,身边的陪葬品是日常生活使用的罐子。

  根据当时的风俗,男性去世后将会头朝西向右侧卧埋葬,并以武器、石锤、火石刀、食物和饮品等陪葬;女性去世后则恰恰相反,埋葬时头朝东向左侧卧,而她们的陪葬品一般包括用动物牙齿做的项链、铜制的耳环、日常使用的罐子等,脚边还会放一些蛋形壶罐。

  考古学家卡米拉(Kamila Remisova Vesinova)说,“当时的民族对葬礼非常讲究,绝不可能出现摆错姿势并放错陪葬品的事情。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作为男性,却有着相反的性倾向。”

  另外一名考古学家卡特里娜(Katerina Semradova)表示,“我们曾经也发现过女战士死后按男性的标准埋葬,有些萨满或者巫医也会出现此类情况,但是一名男性被以女性标准埋葬还属首例。”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广核集团昨天宣布,已成立6个检查组,对集团所属在建、在运核电站全面展开核电安全工作大检查,而且对于核电站新厂址,会组织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核电新厂址进行安全评估,重新筛选厂址。

地震和海啸引发日本核电站事故后,中广核集团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对在建和在运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估。评估的重点是在运核电站的专设安全设施、应急电源、重要厂用水源等应急设施的有效性。

中广核成立6个检查组,对集团所属在建、在运核电站全面展开核电安全工作大检查。

其中,对于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这次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电站受超级台风、地震、风暴潮(海啸)等极端气候综合影响时的安全情况、机组安全系统情况、应急体系及演习情况、消防系统情况、辐射防护体系情况和设备老化管理情况等。

对于在建核电站,检查内容主要有机组抗震设计标准、厂址安全状况、厂址附近发生极端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以及新建项目应急体系的有效性评估等。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核电站新厂址,将组织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核电新厂址进行安全评估,重新筛选厂址。

中广核总经理张善明称,对各核电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坚决全面停工整改,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

责任编辑:NN026(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www.jinghua.cn 作者:张艳)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针对日前媒体报道“中广核集团表示‘中国反应堆厂房可抗万年一遇地震’”,昨日中广核集团通过官方微博声明“万年一遇”的说法对公众存在误导。“万年一遇”是一个统计层次概念,不是说明一万年内一定发生、或者一定不发生,不能简单理解为“中国反应堆厂房可抗万年一遇地震”。

中广核集团表示,在我国核安全导则《核电厂厂址选择中的地震问题》和《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中,定义的核电站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按年超越概率10-4评价(也即重现期是万年一遇)。

“万年一遇”是核电站抗震设计的最高标准,是对年超越概率10-4的一个通俗说法,说明概率水平极低,即电厂区域出现如此量级地震的可能性极低,是对难以理解的概率范畴概念的一个通俗定量的说法,不可望字生义。

但对此解释,有网友认为太过于专业,完全超出人的理解范围。也有人建议国家制定科学技术标准时将“千年一遇”、“万年一遇”这样的“术语”全部取消。

中广核集团是国内主要核电投资和运营方之一,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共500万千瓦的在运行核电机组。目前全国运营的核电机组为1080万千瓦。

责任编辑:NN027(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钟晶晶)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王浩)据经济之声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举行主题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招工难、大学生就业、养老金支付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记者首先提问的就是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被媒体报道的“用工荒”和“招工难”现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长尹蔚民对这个问题回答说,招工难是当前就业领域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反映。但是我国就业问题的基本格局,仍然是供大于求,就业总量的压力还是第一位的。他介绍,从今年城镇的就业情况来看,大概需要安排的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左右,其中青年学生,也就是高校毕业生、技校的学生等,加起来近1400万人,另一方面,还要继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

  尹蔚民说,当前的招工难,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但是有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岗位缺口比较大的还是一线普通的操作工。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既有季节性的因素,也有其他一些因素。

  尹蔚民分析,主要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量增加。第二,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用工需求在增加,吸引相当多的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第三,随着这几年我们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人数确实在逐渐减少。第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预期在不断提高。

  最低工资标准也是近来大家讨论热点,尹蔚民介绍,去年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大约在24%,应该说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也特别解释,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有两年时间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所以客观上造成去年的增幅比较高。

  今年以来,目前有六个省再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今年还会有相当多的省区市要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尹蔚民还说,我国将加快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这里面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集体协商制度,通过集体协商确定职工工资的水平,确定职工工资增长的幅度。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我们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工作,使广大职工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另外,有记者提问关于养老金的继续发展问题,尹蔚民回应说:从目前的情况看,养老基金的支付,是不存在问题的。去年统计数据,国家收上来的养老保险基金大约是在1.3万亿左右,支出的养老保险基金大约是近1万亿左右,当期的结余有3000亿,累计的结余有1.5万多亿。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大家都知道,去年底我们老龄人口1.7个亿,占总人口的12.8%,而且增长速度比较快。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尹蔚民也做了回应。他说,今年高校毕业生有660万人,总量的压力非常大。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尹蔚民说,自己非常希望高校毕业生能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因为那些地方需要人才,有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创业机会。

  下一步还将采取一系列的扶植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能够走这条道路。另外,国家也将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就业渠道,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服务外包企业,去年我们国家就新增了37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容纳了70多万人就业。70多万人里近50万人是高校毕业生。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两会新华网快讯: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6日说,我国粮食库存达到年消费量的40%,远高于17%至18%的国际通行标准;小麦库存有2000亿斤,相当于一年产量。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监管体系评估专家组组长拉瓦里·贝尔加比3月1日在京宣布,我国疫苗监管体系通过世卫组织评估,成为全世界第36个具有合格监管体系的疫苗生产国。
据介绍,世卫组织疫苗监管体系评估是衡量一个国家药品监管和疫苗质量的重要标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能否达到世卫组织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其正式评估,是对一个国家药品监管能力的全面检验。
拉瓦里·贝尔加比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疫苗监管体系经验证符合国际标准,满足世卫组织对国家疫苗监管体系的指标要求,能够发挥良好的监管作用。
据介绍,此次评估中,世卫组织专家依据各项标准对我国疫苗监管体系开展了7大板块的评估,具体包括国家监管体系、上市许可工作、上市后监管包括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批签发、实验室管理、对生产场所和分销渠道的监管检查以及临床试验的授权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专家们还赴北京、上海、河北、江苏等地考察当地疫苗监管单位。
在评估中,我国批签发和实验室管理两个板块满分通过,其他5个板块也是高分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表示,这一成果展示了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也表明,我国疫苗产品质量保障工作是严格规范的。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指出,通过世卫组织的评估,意味着中国监管部门确保进入市场的疫苗质量及可靠性的能力获得了肯定。同时,中国的疫苗生产企业今后将可以申请世卫组织特定产品预认证。
据悉,预认证是对某特定疫苗符合国际质量、安全和效果标准的保证,是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国采购单位将疫苗供应到其他国家的前提条件。国家疫苗监管体系通过世卫组织评估,是本国疫苗企业申请预认证的前提。
统计显示,我国现有疫苗生产企业36家,能够生产预防27种疾病的49种疫苗,年生产能力近10亿剂。
蓝睿明表示,中国的疫苗产业规模庞大,能以可负担的价格生产多种疫苗。“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疫苗企业将对解决全球疫苗需求作出突出贡献。”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人民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孙小静)在今天下午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庞元表示,政府决定再次放宽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房)的申请准入标准,三口之家的月可支配收入限额已接近1万元。

  庞元表示,近年来上海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不断加大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力度,经过市、区各方面共同努力,至今年年底可供房源数量将有明显增加,预计可达到500万平方米、约8万套。

  考虑到今年经济适用住房的可供房源数量将明显增加,上海市政府决定再次放宽经济适用住房,即共有产权房的准入标准,加快解决全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其中,户籍年限、住房困难面积标准、5年内未出售和赠与住房的限制条件、单身人士年龄标准等不作调整。主要放宽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3人及以上申请家庭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限额调整为3.96万元(相当于月均3300元)、人均财产限额调整为12万元;2人及以下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财产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浮10%,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限额为43560元、人均财产限额为13.2万元。再次放宽准入标准后,三口之家的月可支配收入限额已接近1万元。

  新闻发布会上还透露,目前上海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已在中心城区和3个近郊区共13个区全面铺开,面向各区的市统筹房源供应方案也已确定。据统计,至今年6月底,达到预售标准可供应的房源已有300多万平方米、5万套。

  上海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基准价格将以工程结算价格为基础,着重考虑申请家庭购房支付能力,并适当参考周边市场房价,经综合平衡后确定,因此不同区位的房源项目价格也将不同。按本批次供应的房源来看,销售基准价格和产权份额可分为三类,按购房人产权份额占70%、65%、60%进行划分。

  相关报道:上海经适房基准单价5200到8500元 最多浮动10%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5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