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4日消息,有史以来在英国发现的最为古老的木乃伊显然并不像它们看起来那么简单,因为科学家发现,它们是由多个人体部位组成的。
这4具史前人体化石是于2001年在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的南斯特发现的,是在英国发现的第一批有人故意制成的木乃伊的例子。研究人员现在认为,这些木乃伊是用同一家族成员的不同身体部位组成的,他们把不同人体部位像拼图一样拼接在一起,让它们看起来就像一个人。10年前,设菲尔德大学的一个科研组首次在克拉德赫-哈兰史前村发现这些木乃伊,它们分别是一具3个月大的儿童的遗体、一名年轻成年女性的遗体、一名40岁出头的女性遗体和一名男性遗体。
但是最近曼彻斯特大学对这些遗体进行DNA检测发现,以前根据骨盆进行判断,认为是“女性”的遗体,其实是由多具遗体的不同部位拼凑而成的。这具遗体是利用3具人体的不同部位拼接在一起的,其中一些部位属于男性骸骨,例如头颅。放射性碳测年和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显示,那具男性木乃伊也是拼合体。克拉德赫-哈兰木乃伊被小心翼翼地放置成蜷缩埋葬姿势,这种埋葬方式使遗体卷缩成很像胎儿的姿势,这种埋葬方式在铜器时代非常普遍。但是考古学家感到疑惑不解的是,这些遗体是如何被弯曲成这种非常紧凑的卷缩姿势的,这一发现证实了他们的犬儒主义。
设菲尔德大学教授迈克-帕克-皮尔森表示,这些木乃伊在去世后并未直接埋葬,而是采用了类似于在南美秘鲁偏远地区发现的保存方式。他说:“他们可能是亲属关系,以血缘关系把遗体拼凑在一起,把不同人体部位拼接在一起可能是一种故意行为。我认为这些木乃伊并不是直接埋葬的,而是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能是一些部落的葬礼习俗。”出于对祖先的崇拜,这些木乃伊可能是部落成员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做决定。考古学家发现,这些木乃伊位于一排与众不同的铜器时代的阶梯状圆形屋的地基下。
但是通过放射性碳测年发现,所有这些遗体都比房屋建造时间早300到500年,这意味着这些遗体被他们的子孙后代在地面上保存了一段时间。进一步的检测显示,这些骨骼已经变得矿物质化,这一过程是通过把尸体放置在泥炭沼等酸性环境下引起的。骨骼的矿物质化程度显示,这些人死亡后,遗体被放置在沼泽里大约1年,等到木乃伊化后再挖掘出来。克拉德赫-哈兰木乃伊的DNA检测结果将于9月在BBC第二频道的《英国挖掘(Digging For Britain)》节目中播出。
这些木乃伊是在7座组成阶梯形状的史前房屋的下面发现的。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已经挖掘了3座房屋,研究证实,这些史前房屋除了用于居住之外,还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公元前大约1000年前这些房屋建设时,其中两具木乃伊和一具整羊的遗体被埋在最北边的房屋下面。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具刚刚去世不久的13岁小女孩的木乃伊被埋在中间一座房屋下。在已经挖掘的3座房屋最南端的下面,考古学家发现一具3个月大的儿童遗体,它的埋葬时间大约也是公元前1000年。
在大约公元前900年,一具婴儿遗体被埋在北侧的房屋下面,后来这座房屋重建时,向西移动了2米。考古学新闻记者大卫-克伊斯说:“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揭开这些令人费解的谜团。但是就眼下而言,通过发现英国的第一批木乃伊,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史前英国人的生前死后。”(秋凌)
小贝惊现鬼剃头
未来的小贝?
科学网(kexue.com)讯 脱发是很多男性的困扰,特别是那些帅气的男士,年过30脱发也成了自然的事情。但要是万人迷贝克汉姆也开始脱发,不知道女球迷们还能不能接受。英国媒体日前披露了小贝的一组照片,显示出昔日的万人迷头顶的头发正在渐渐稀少。
《太阳报》抓拍到了贝克汉姆的背影,镜头中,小贝的头顶秃了一块,看来贝克汉姆也遭遇了传说中的鬼剃头,万人迷头发一夜之间出现问题,以后“地中海”发型的小贝不知道还能否被称为万人迷。不过英国报纸也尽快辟谣,说也有可能是小贝出门匆忙,忘记打理了,如果仔细梳理一番,大概依旧会光鲜亮丽。小贝的头发问题,确实成为了英国媒体议论的话题,《镜报》也预测,小贝谢顶是早晚的事情。该报甚至拿贝克汉姆和曼联著名的“地中海”球星博比-查尔顿比较,称没准用不了几年,小贝就得像查尔顿那样“地方支援中央”。相信无数女球迷会因此感到疯狂,谁不不敢想象未来万人迷的形象。不光小贝,脱发是所有男性的困扰,几乎在所有男性中发生。
其实"鬼剃头" 是我们民间的俗称,医学上的名称是斑秃,若所有头发脱落,称为全秃,全身毛发尽落则称普秃。全秃和普秃并不常见,但和斑秃一样成因至今仍不能确定。西方医学所提供的解释包括神经性过敏、细菌性感染、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失调等。至於治疗方法,部分西医会替病人在脱发的地方注射类固醇,以刺激毛发生长。
斑秃是以头皮突然出现圆形、椭圆形脱发为特征。第一个脱发区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头部。即斑秃一般多发生于头皮,但也可发生在其他部位,如眉毛、胡须等处。其实开始脱发的男性也不必太过恐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尽量的避免脱发的产生。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引起斑秃的精神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如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纠纷、亲人病重或伤亡、子女教育等。
(2)个人因素:如升学考试、恋爱婚姻挫折、同事矛盾、受刑事处分、思念亲友等。
(3)疾病因素:如身患恶疾绝症、瘫痪、肢残、失明等。
(4)工作因素:如公务繁忙、旅差奔波、工作紧张等。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澳大利亞南溟出版基金2011年贊助作品揭曉
澳大利亞南溟出版基金過去多年來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作家的作品提供出版贊助。現經評審委員會研究決定:2011年贊助的作品為《醫道碰王道》。本書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為居住在澳大利亞新州的瑞門先生。
據悉本年度申請贊助的作品數量比往年多,評委們經過認真評審篩選後,本著“尤其鼓勵中長篇作品”的原則和讚助高水準的文學作品出版發行,方從多部作品中選出一部。
本年度評審為:吳中傑教授、郜元寶教授、蕭虹博士、何與懷博士、譚毅博士。
澳大利亞南溟出版基金歷年贊助出版的作者及作品如下:
張奧列的《澳華名士風采》(採訪錄);
何與懷的《北望長天》(報告文學隨筆集);
陳振鐸的《吟唱在悉尼海灣》(小說散文合集);
劉海鷗的《海鷗南飛——一個中國中年女人在澳洲》(長篇報告文學);
張勁帆的《初夜》(中短篇小說集);
海曙紅的《在天堂門外──澳洲老人院護理日記》(長篇日記體小說);
夏 兒的《天堂鳥》(即《望鶴蘭》,長篇小說);
齊家貞的《紅狗》(長篇紀實小說);
鍾亞章的《悉尼男人》(即《活在悉尼》,長篇小說);
伊零零零的《虎年虎月》(歷史電視劇小說);
沈志敏的《身份》。(即《堕落门》,(長篇小說);
艾 斯的《新西兰的微风》(诗、散文、小说、随笔合集);
心 水的《三月骚动》(诗集)
南溟出版基金是爲紀念蕭宗謀先生而設。蕭先生生前曾任世界書局總經理多年, 對台灣出版界貢獻良多。本基金由其後人成立並主辦。其章程如下:
名稱:本基金定名爲南溟出版基金,取莊子《逍遙遊》中“鵬之徙於南溟” 句子之意。
宗旨:本基金以贊助澳洲和新西蘭華文作家出版其作品爲宗旨。澳洲和新西蘭華文作家定義爲:以華文爲表達工具並在澳洲和新西蘭持有公民權,永久居留權或居留兩年以上者。
辦法:
1, 每年由主辦者以澳幣一萬元爲贊助出版之用。獲得贊助的兩位作者先期各獲預支一千元以進行出版工作,書出版後通過南溟基金認可作者便各再獲贊助費三千元。餘下一千元由本基金用以支付作品出版後續工作(請參閱下面第7條)的費用。
2, 每年初在各大華文報登載邀請申請的通知, 並宣布截止日期。
3, 申請作品必須是未出版過的新作, 以文學創作及評論爲主,尤其鼓勵中長篇作品。全書字數須達二十萬字或以上;詩集須在三千行以上。
4, 由主辦者邀請評審委員三至五位, 負責在申請作品中選出兩份書稿,給予贊助。
5, 申請者請將書稿用電腦打印成書,郵寄至:
Nanming Foundation
c/o Fern Valley Ranch
795 Pacific Highway. 1st floor
Gordon, NSW 2072
同時通過電郵作爲附件傳至 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來稿恕不退回,請自留底稿。
6, 評審委員會作出決定後, 於各報披露受贊助作品之作者及書名,並向作者頒發贊助款項。
7, 本基金不單出資贊助出版,還負起作品出版後續工作,如新書發布會、研討會,努力把獲得贊助的作家作品介紹到社會上。
8, 作者獲得贊助後不應再對作品進行耗時費日的大幅度修改,而必須在一年之內由正式註冊的出版社出版並發行,其書封底必須印有國際書號 (ISBN號碼)以及正式定價,扉頁的背面必須註明由南溟出版基金贊助,文字式樣應按本基金規定。如不符合本基金規定則取消贊助。
9, 獲得贊助的作者如果在尋找出版社方面覺得困難,本基金可介紹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或澳洲本地的出版社,由作者自行與之商榷出版事宜;本基金將責成出版社將書納入其本社的發行網一倂發行售賣,以期使該作品達到更大的流通和社會能見度。
10, 為方便作品出版後續工作,作者給基金贈書十本,並給新書發布會與會者作一定的免費贈書。
11, 本基金旨在扶植澳華文學之出版, 贊助款項並非獎金, 對作品不含褒貶意味。評審委員會之決定爲最後決定。
12, 因爲每年申請贊助者多寡情況不同,落選作品只要不是已經自行出版,大可以在來年繼續申請。
詢問方式:可通過郵政或電郵詢問。
郵政地址: Nanming Foundation,
c/o Fern Valley Ranch, 795 Pacific Highway, 1st floor,
Gordon, NSW 2072
電郵地址: 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本网快讯 (记者 钟晶晶)在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2个月后,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今天上午再度召开新闻发布会。
康菲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徒瑞表示,就渤海湾发生的溢油事件表示真诚的歉意。这是截至目前,康菲第三次对溢油事故表示道歉。司徒瑞表示,康菲一直为公司的环保工作而骄傲, 愿意就此事件承担应负的责任。
司徒瑞还表示,下一阶段康菲将继续完成海底油基泥浆的清理工作,使B平台附近的溢油彻底停止,同时解决C平台的残留油污问题,并即时向公众通报情况,以确保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司徒瑞最后强调,康菲动用了所有资源进行清污和封堵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 |
![]() |
![]() |
导盲犬和和导盲拐杖一直是视力障碍人士的得力助手,但复杂的路面环境往往会误导他们的判断,给他们的出行带来潜在危险。据美国媒体8月22日报道,这类人群未来将有望通过佩戴一个简单的声纳手套装置,就能感知前方的障碍物。
这款声纳手套的发明者是美国人史蒂夫·霍弗,他在自己的发明网站上发布了这款手套的制作方法。
史蒂夫介绍,这款手套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并不复杂。手套的主体包括一个超声波感应器、一台小型伺服马达和一个迷你接口。超声波感应器位于手套的指关节部位上方,它发出的脉冲能够感应佩戴者附近1英寸(约2.5厘米)至10英尺(约3.1米)范围内的障碍物。伺服马达则根据脉冲反射回来的信号,向佩戴者的手腕施压。障碍物与佩戴者距离越近,手腕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这样,手套佩戴者就可以通过感知手腕上压力的大小,判断身边障碍物的位置、距离和密集程度,独立判断行走方向。
这款手套还有两大优点。首先,手套的主体装置都位于手背部分,因此佩戴手套不会影响佩戴者的触觉,也不会对该设备的其他辅助设备产生干扰。其次,手套通过中指上的一条尼龙搭扣固定,伺服马达在手腕的左侧和右侧均可以产生感应压力,因此佩戴者可以将手套戴在任意一只手上使用。
这款手套的前身有两个设计原理相似的版本。一个设计版本是带震动装置的头部束发带,但其频繁震动可能会引起佩戴者的不适;另一个设计版本是护腕,但由于需要区分左右手,对于有视力障碍的使用者来说并不是十分方便。
“探路”手套的零售价并不昂贵,仅为65美元。史蒂夫说:“我的发明是为了给那些需要视力辅助设备的人提供日常可及的帮助。所以我并不希望手套的定价高不可攀。人们也可以通过我的网站学习如何自己制作这种手套。”
在北京拍摄到的神秘怪圈
科学网(kexue.com)讯 近日中国多地观测到同一起UFO影像。20日晚9时左右,有多架飞经上海的航班机组人员称,目击到空中出现奇异的不明光团;同时,在北京城郊的观星活动中,多位资深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气泡状不明物体;来自内蒙古、山西的报告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观测到类似发光体。一些目击者称发光体由小变大,呈规则几何圆体,比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50海里以上。这种景象持续了20分钟,发光体逐渐变暗直至消失。目前很多专家做出了评论,也得出不同的说法。
UFO光临绝非人类火箭
有专家分析,根据国家天文台河北观测站正西方向的照片,可以看到光盘背后有星星,这样可以计算出球状光盘仰角是多少。加上同时观测到UFO的两个地点,交叉计算可得其定位。计算这个飞行器是位于内蒙古的西部上空,球状光盘距地面300公里,和杨利伟飞船高度差不多,同时移动很慢,在这个高度不掉下来,只有速度高于7.9公里/秒才可以,按照这个速度,一般我们从西向东看到它的时间也就几分钟,而这个飞行器出现时间有近20分钟,这些特点用人类火箭是很难解释通的。
外星人来访可能性不大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这与UFO无关,仅仅是飞机一类的人工机器。表示类似事件最有可能是飞行器正处于喷火状态的推进火箭、或推力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由于光环状发光团会不断扩张,而且能扩张至数百千米之巨,因此它只能是气态的。这气态物质也只能是由位于光环中心的亮点处喷出,而这亮点处也应该正是某种我们的人工飞行器。光环气团的发光是由于反射太阳的光线,因此呈乳白色。
当日微博爆料
@采姑娘的小蘑菇168:发现巨大不明球状发光天体20日晚21时6554航班,上海区域,高度一万零七百米发现巨大球状发光天体,由小变大,规则几何圆体,比正常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五十海里以上,持续二十分钟变暗变淡消失,极其震撼,数十架航班机组向上海报告!
@采姑娘的小蘑菇168:回复@flute昭:嗯!差不多吧!我当时九千多米出云就看到它!明朗的夜空!偌大个规则的白色圆球体突兀地存在那里!真的好圆好大!占据了我飞机的一个侧窗和左半个风档!开始以为是幻觉!副驾驶还问我看到没有!我们准备向上海报告的时候,其他机组已经陆续开始汇报了!
@东方早报第1现场:【上海区域上空出现巨型UFO航母】飞行员微博爆料,发现巨大不明球状发光天体。20日晚21时6554航班,上海区域,高度一万零七百米发现巨大球状发光天体,由小变大,规则几何圆体,比正常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五十海里以上,持续二十分钟变暗变淡消失,极其震撼,数十架航班机组向上海报告。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遥远的南美来到欧洲
当今鲜美的啤酒
科学网(kexue.com)讯 科学家们相信啤酒起源于南美洲野外的说法是一个谎言,日前他们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冰镇酿啤酒的工艺,是一种罕见的酵母,起源于500年前的欧洲。这用特殊的酵母可以在寒冷的气温下持续更长的时间来发小啤酒。
科学家早就分析出酿造啤酒的酵母生长在自然界,这是一种新类型在欧洲各地都可以找到,自古这些酵母就被用于酿啤酒工艺上,通常欧洲人在地下室进行酿造。
不过科学家们还说,这些啤酒缺少了一些材料,就是来自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山毛榉树,它们含有一种特殊的糖类,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木材大多是船只运入欧洲而来,有的甚至是被一些吃了这些木材的苍蝇传来的,它们来到这里需要经过7000英里的旅行。
早些时候在巴伐利亚州的人酿造啤酒,可能是用了这种木材的木桶,之后被发现。葡萄牙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当时可能发现用这样木桶酿造的啤酒更加清澈,口感不错,更有发展的潜力。科学家们最近一直在寻找古代酝酿啤酒的特殊酵母,现在终于发现了这种少见的材质,它们在木料上存在,或者被苍蝇吃到肚子里。加入这样的东西会令啤酒更加美味。
古代酿酒的本领是在令人折服,啤酒甚至被评选为古代人重要发明之一。一些人也许认为,啤酒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农业社会大约出现于1.15万年,当时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种植野生的谷类,如大麦和稻谷等。海登等考古学家认为,当时的人们种植这些谷类的动机就是生产祭祀用的酒精饮料。海登指出,“并不是说饮酒和酿造本身开启了人类文明,而是这种行为与啤酒以及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着紧密的前后联系。”
关于啤酒的最早化学证据来自伊朗出土的一个罐子中的残渣,这种残渣可追溯到公元前3400年到3100年。其他一些证据表明,啤酒相当于古代非洲人服用的一种健康抗生素。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气球飞行器模拟图
气球航天器模拟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向往飞屋环游记那样的气球之旅?这就是你的机会:一家巴塞罗那的公司zero2infinity提出一种新的环保旅游方案——用巨大的氦气球载人到达36公里的高空,然后释放载人舱。之后,座舱会释放滑翔伞,然后沿着预定的着陆航线滑行。目前,他们计划2013年用气球来实现太空之旅。
设计师尤迪亚勒斯说,乘坐气球进入地球同温层是比搭乘火箭要便宜许多,而且乘客有更多的时间在不同角度欣赏不同地球,更重要的是这可没有噪音,而且环保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
这艘气球航天器的直径大概是130米,可以搭成六人其中包括两名飞行员。在太空气球中乘客会感到舒适,不会感受到高空中的压力。飞行高度是普通飞机的3倍。气球航天器可在太空轨道上漂浮3个小时,每次往返太空旅程持续1个小时。
其实太空气球之旅的费用并不高,每人仅9万英镑,比起动辄几百万的太空飞船之旅来说,已经很廉价了。尤迪亚勒斯还表示到,人们会幸福的享受这次太空旅行,从太空中观看地球将是别有滋味,而且人们还能在白天看到平时看不到的星星,太阳的形态也将完全不同与地球中所看到的,这会令所有人流连忘返。
首次太空飞行的详细情况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目前首次的发射地还没有确定,不过西班牙自己研制的设备,外加西班牙稳定的气候,作为首选发射地点问题应该不大。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科学网(kexue.com)讯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来了,中秋节是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恰处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深夜,月亮圆而亮。但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每年中秋的时候月亮会很圆。我们可以用天文学做出解释,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在我们每月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正好处于太阳与地球的中央,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就很圆。
为什么十五月亮圆?
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
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天文学家说,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
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今年农历八月的月亮走得有些慢,因此要到农历十六(明天)上午11时13分才是最圆的时候。
中秋节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