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饮食搭配很重要

  科学网(kexue.com)讯 相信许多人都盼望着长身不老,可目前生老病死谁都无法避免。皮肤是人类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准。不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神话真的会出现。近日,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就公布了他们发明的一种能使人“返老还童”的神奇药剂,“长生不老”或许在未来的某天不再是梦。

  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在一种名为黄芪的中草药中发现了一种珍贵的混合物,在将该混合物进行提炼后就得到了名为“TA-65”的神奇营养补充剂。之所以称它神奇,是因为它可以激活一种名为“瑞粒酶”的酶,而这种酶能够对染色体终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也就会间接保护细胞。在去年,该研究小组曾在老鼠身上进行了“TA-65”的一次试验,通过在老鼠体内注射“TA-65”后发现,老鼠的染色体终端不仅延长了,而且免疫系统也有了恢复,甚至连骨骼的密度都提高了。这就意味着若人类注射了这种“TA-65”营养补充剂,就会延长染色体终端,重新“复活”细胞的功能和特征,皮肤可以从松弛褶皱,自然恢复到年轻时的紧致美丽。

  “TA-65”为人类带来的不仅是美丽,更是健康。据一份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报告表示,人类老化的速度与平时的生活方式和遗传基因有着很大关系,那些有着稍短染色体终端的人们患得心脏病的风险是带有长染色特终端人群的三倍。而“TA-65”的存在将会让人类的每颗细胞都活跃起来。

  其实不光是在美国,最近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科学家用40年的时间研制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抑制氧对人体的有害影响。人体中的氧有99%的可能变成无害的水,还有1%的可能变成超氧化物并转化为有毒物质。抗氧化剂会阻止氧向有害物转化,从而降低年龄增长对人体细胞产生的影响,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科学家称,这种抗氧化剂不仅可以极大地延长人的寿命,还能使人一直保持年轻、健康的状态。目前这种“长生不老药”已经在实验室中取得成功,使小鼠的寿命延长了若干年。研究人员准备下一步对“长生不老药”进行人体实验,并在2012年前将其投入市场,届时人们只需服用一粒药丸,就能够消除年龄带来的诸多健康问题。

  不过科学家们还是表示,与其说药物治疗,那还不如食物还得方便而且可靠。那就得在3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在饮食习惯上有所调整——避免食用谷物和乳制品,多吃蔬菜、水果、海鲜及坚果类食品。这种饮食习惯类似石器时代人类祖先们的生活方式,如果在30岁之后坚持得很好,甚至可以帮人类更早地进入停止衰老的“无恙阶段”。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长生不老或将成为现实 合理饮食如食用"人参果"

  八大科学谜团研究情况 纳米科技或造"长生不老"

  为求长生不老 南非夫妇杀害5孩童炼制仙丹(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癌细胞可被饿死

  科学网(kexue.com)讯 癌症可以说是人类最害怕的疾病,可以说是谈癌色变。可是它就真的没有解决方法了吗?英国科学家终于找到了杀死它们的新方法。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限制癌细胞能量来源的方法,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饿死”癌细胞,帮助治疗癌症。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癌细胞通常是靠分解葡萄糖从而得到能量,如果人类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不足,它们则转向别的能量来源,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NF-kB的蛋白质控制着能量来源的转换,如果我们可以抑制这种蛋白质的功能,癌细胞就不能按需转换能量供应方式,会进入能量供应不足的状态甚至“饿死”。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用肠癌细胞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可以通过这种限制能量供应的方式来杀死癌细胞。此外,如果在抑制蛋白质NF-kB的功能的同时,使用一种已有的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则“饿死”癌细胞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领导研究的吉多-弗兰佐索教授说,这是首次揭示蛋白质NF-kB具有调节细胞能量来源的功能,以前虽然也知道它在癌症中发挥着某种作用,但具体机理不是很清楚,因此与之相关的癌症治疗方式效果也不太理想。本次研究还发现可以将它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有望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式。

  此前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种存在于细胞和血液中、被称为“微型核糖核酸(miR22)”的物质,可以使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癌细胞衰老,从而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功能。看来解决癌症已经为时不远了。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宠物狗对人类又有新贡献 靠嗅觉竟可查有无癌症

  坐飞机有患上癌症的风险 谁还敢离太阳那么近?)

  研究发现人参提取物活性成分 或可辅助癌症治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右眼被装上摄像机的加拿大男子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近,加拿大电影工作者罗布•思朋斯(Rob Spence)在工程师们的帮助下,他受伤的右眼又获得了新生,不仅变成了摄像机,随时拍摄真实事件,而且还变成了像《终结者》中机械人般的红色机械眼。

  现年39岁的罗布•思朋斯在童年时右眼受到严重伤害,造成永久性损伤,之后进行了右假体置换手术。思朋斯的假右眼看上去很好,但他认为这样并未充分发挥这只假眼的实际功能,他想把一个超小的无线摄像机安装在自己失明的右眼框中,以视频形式记录下所看到的一切。

  今年,在史蒂夫•曼(Steve Mann)、科斯塔•格拉玛迪斯(Kosta Grammatis)以及摄像头厂商OmniVision的帮助下,思朋斯将自己的假眼换成了眼球摄像机:一个由电池驱动的无线微型摄像头。这实际上是一种名叫Eyeborg的音频助视器,利用不同颜色反射光的频率不同的原理设计而成。该装置可以让思朋斯以视频形式记录下所看到的一切,如同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科幻片《终结者》中的机械人。但这支摄影机并不会真的连接到他的神经或大脑,所以他的视力并不会有所改变,画面以无线的方式录下来。

  总部位于加州的微型摄像头厂商OmniVision捐赠了一个微型摄像头给思朋斯。该摄像头只有3.2平方毫米,它的分辨率是328x250像素。OmniVision甚至相信思朋斯的计划有助于研究令盲人重见光明的技术。同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研究可随身携带计算机而闻名的学者史蒂夫•曼(Steve Mann)的帮助下,该装置得到精细化。

  眼球摄像机包括:一个数字摄像机、一个无线传输器和假眼中的一个电源电池。它与一个像一张纸一样薄的印刷电路板连接在一起。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无线发射器和二级管灯。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系统中的镜片部分内藏有一个线圈,而患者眼眶里的假眼珠四周也同样绕有线圈,里面则装有摄像头和植入的微芯片,镜片里的线圈可以利用电磁效应为摄像头和芯片供电,而为了防止水浸,微芯片则被密封在一个钛盒中。微芯片接收摄像头的视频信号,并把信号转换成电极信号。

  思朋斯还强调称,这个眼球摄像机除了具备美学欣赏价值之外,还可以在光线黑暗状态下提供照亮。据报道,该眼球摄像机被《时代周刊》评为2009年最佳发明之一。

  这个无线视频摄像机能够记录他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之后再将视频信息输入计算机之中,通过软件分析,将不同颜色以不同声音传出。 他说:“这种摄像机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视频监控模式,我计划用它来拍摄一部和公众管制有关的纪录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战士黄蜂是在印度尼西亚偏远岛屿苏拉威西岛发现的。发现者以传说中一种半人半鹰的神兽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加鲁达”  战士黄蜂是在印度尼西亚偏远岛屿苏拉威西岛发现的。发现者以传说中一种半人半鹰的神兽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加鲁达”
红点标注的地区就是战士黄蜂的发现地红点标注的地区就是战士黄蜂的发现地
这种黄蜂的下颚长度超过前腿这种黄蜂的下颚长度超过前腿
普通英国黄蜂(学名“vespula vulgaris”)与新发现的战士黄蜂体型对比普通英国黄蜂(学名“vespula vulgaris”)与新发现的战士黄蜂体型对比

  北京时间8月29日消息印度尼西亚偏远岛屿苏拉威西岛发现一种新黄蜂,被称之为“战士黄蜂”。这个可怕的黄蜂家族新成员颚部巨大,长度超过前腿。如果遭到它们的攻击,绝对是一场噩梦。这种黄蜂绰号“科莫多龙”,雄蜂的身长可达到2.5英寸(约合6.35厘米)。

  在最近对苏拉威西岛进行考察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昆虫学系昆虫学家林恩-希姆塞遭遇“科莫多龙”。她表示之所以选择“战士黄蜂”这个文字是因为巨大的下颚让人联想到日本忍者。这位同样身为伯哈特昆虫博物馆负责人的昆虫学家说:“它的下颚非常巨大,闭合后将头部的一侧完全包裹。雄蜂下颚打开时的长度超过前腿。我不知道它们如何行走。”

  让人感到庆幸的是,战士黄蜂更喜欢吃昆虫,但如果受到人类的威胁,它们也会发动攻击,在人的皮肤上留下一个大伤疤。希姆塞打算将其命名为“加鲁达”,这个名字来源于传说中一种半人半鹰的神兽,是印尼的一个国家标志。据悉,这种黄蜂是在苏拉威西岛东南部的麦康迦山(Mekongga Mountains)地区发现的。

  苏拉威西岛位于婆罗洲和新几内亚岛之间,是一座很少有人探索的岛屿。希姆塞将其称之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三大岛屿之一,另外两个是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除了巨大的黄蜂外,这座岛屿还生活着小野牛和殖民蜘蛛,所编织的巨网面积可达到数英亩。

  希姆塞和一组研究人员获得为期5年总额250万英镑(约合407万美元)的经费,用于研究苏拉威西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迄今为止,她已经三次到岛上考察,据她估计,所能发现的新物种可达到数百种,甚至数千种。希姆塞希望战士黄蜂以及其他惊人新物种的发现能够提高公众的意识,关注这一地区独特而宝贵的生态环境。她说:“目前正在磋商建立一个生物圈保护区,保护这座岛屿。苏拉威西岛上生活着很多罕见的濒危物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从未见过的。”(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海豚使用海螺

成功捕获食物

  科学网(kexue.com)讯 人与动物的本质却别就是人会使用工具。目前世界上除了人意外,第二聪明的动物是什么呢?海豚。现在的海豚竟然也会使用工具了。

  日前在澳大利亚海域,人们惊奇的发现聪明的海豚在使用海螺作为陷阱来捕捉美味的鱼类。它们用海螺来找到那些藏在淤泥里面的鱼,这可谓是惊奇的发现,动物竟然也可以如此自如的使用工具。

  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生物学家迈克尔表示:“使用海螺的壳来不是在操作室是很困难的,需要很高的技巧和用法。”其实在澳大利亚的鲨鱼湾科学家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神奇的海豚,最近4个月以来,这已经是第六次了,首次发现海豚可以使用工具还是早在1996年。科学家也是在海豚出没频繁的海域不断探索,希望可以近距离观看它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但现在他们只能看到海豚叼着海螺浮上海面换气,只有又返回海中。不过科学家还是有所发现,他们看到海豚举出海螺,并慢慢排出海螺壳中的海水,慢慢发现里面不到的鱼。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科学家认为它们其实是吃掉了海螺肉,之后拿着这些海螺壳玩耍或者像其它海豚炫耀自己的战利品。而海螺中有鱼只不过是碰巧罢了。

  科学家们大多认为海豚们用这些海螺作为诱饵,就像渔网那样,等待鱼自己进入,本来想饱餐一段的鱼不知不觉的变成了海豚们的盘中餐。

  其实不光是海豚,聪明的猴子同样可以利用工具。在巴西东北部皮奥伊州,当地的生成年卷尾猴会精挑细选自己的开果用具,并放在一起使用,开坚果的样子堪比专家。

  研究小组表示,他们一直在研究这些身材矮小的灵长类动物是如何破解用石锤和砧板来开坚果的:饥饿的猴子们为了吃到坚果,用石头做成了锤子,又在一块类似圆形木板的东西上钻了一个小坑,作为砧板来固定坚果。

  这些卷尾猴们非常愿意参加刘清的实验,它们甚至急切地等待着自己能够亲手砸开坚果的那一刻。刘清表示:“卷尾猴们很会选地方,经常在试验场边上的树上看着或者等着砸坚果的机会。树上的能见度好,也看得远。

  “当轮到某只猴子砸坚果时,它并不会拿着坚果用石锤胡敲乱打,相反地,它会选择壳薄的坚果,份量重的石锤和带有深坑的砧板。然后它会把在砧板上摆好坚果,用手按住,先用石锤试敲几下,试试石锤好不好用。有时候猴子会花比较长的时间选择石锤和砧板。要是砧板上的坑小了,砸开的坚果会四处飞溅,它们可就不喜欢了。

  总的来讲,它们学习使用工具的方式和人类不太一样,它们会观察,尝试,然后从错误中学习。砸坚果时,整个身体协调动作,非常仔细专业,不愧为坚果之王。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野生鱼类使用工具首次被拍到 巧妙享用蛤蜊大餐

  巴西卷尾猴竟会挑选工具 开果技术堪比专家(图)

  黑龙江展出新石器时代石镞 曾为原始人狩猎工具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这种小动物身长只有几厘米,大小和一只鼩鼱差不多。这种小动物身长只有几厘米,大小和一只鼩鼱差不多。
它的前肢结构表明,它经常在树上攀爬,是攀援高手。它的前肢结构表明,它经常在树上攀爬,是攀援高手。
这种侏罗纪动物的牙齿具备真哺乳亚纲动物的所有牙齿特征。这种侏罗纪动物的牙齿具备真哺乳亚纲动物的所有牙齿特征。

  北京时间8月26日消息,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近日对中国出土的一种大约1.6亿年前的动物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种像鼩鼱一样的动物可能是最早利用胎盘为未出生胎儿提供营养的动物。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一重大发现或将重新定义地球哺乳动物的历史,可能要重新思考地球哺乳动物的最早出现时间。

  此次发现的化石可能属于大约1.6亿年前的一种小型动物。这种动物有些像鼩鼱,但根据它的特点可以看出,它与有袋哺乳动物又有明显区别,它们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生殖策略。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罗哲西领导实施了这项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之上。《自然》杂志认为,这一发现将这种动物与有袋哺乳动物分别拥有独立进化和生殖策略的时间再前向推进了一步。

  化石出土于中国辽宁省境内,辽宁省近年来挖掘出许多惊人的化石。古生物学家将这一新标本称为“Juramaia sinensis”。化石标本上保留了头骨及软组织的关键特征,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具侏罗纪化石还保存了一整副完好的牙齿和前脚骨。通过这些身体特征,古生物学家将其列入真哺乳亚纲动物之列,更通俗说法就是有胎盘哺乳动物。与之相对比的动物就是后哺乳下纲动物,包括各种有袋动物,如袋鼠等。

  罗哲西博士介绍说,“这种侏罗纪动物的牙齿具备了真哺乳亚纲动物的所有牙齿特征。特别是,真哺乳亚纲动物拥有三颗臼齿,五颗前臼齿。这是与后哺乳下纲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后哺乳下纲动物拥有四颗臼齿,三颗前臼齿。根据牙齿的不同点,我们将它归类于真哺乳亚纲动物。此外,它前肢和腕骨也显示了真哺乳亚纲动物的特点。它们完全没有有袋动物的各种重要特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一化石标本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以通过遗传学研究明确不同哺乳动物的出现时间。DNA检测结果表明,这种真哺乳亚纲动物的存在时间比此前已知的最古老真哺乳亚纲动物始祖兽的化石要更早一些。始祖兽大约生活于1.25亿年前。如今,90%的哺乳动物(当然包括人类)都是胎生动物。知道了胎生动物与有袋动物分离的时间是理解哺乳动物完整的进化历史的重要基础。

  这一发现的另一有趣之一就是化石可以透露出早期胎生动物的生活方式,它似乎很擅长攀援。罗哲西博士介绍说,“这种动物是一种食虫哺乳动物,重约15到17克,大小和一只鼩鼱差不多。它的前肢结构表明,它是攀援高手。因此,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在树上生活的食虫哺乳动物,靠捕虫为生。”(彬彬)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震前猩猩举动异常

蟾蜍可预知地震

  科学网(kexue.com)讯 预测地震对科学家来说一直是棘手的问题,不过对动物们而言,这显得异常轻松,这也令科学家们大卫费解。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里,母猩猩艾芮丝的姿态总是如皇后一般冷静、高雅。然而,美东时间23日下午两点左右,艾芮丝突然失去控制,大声呐喊,然后慌张地爬上围篱顶部,让动物园管理员吓了一大跳。

  几秒之后,美国维吉尼亚州就发生地震,撼动了美东沿岸城市。动物园管理员布芮丝奇(Braesch)瞬间恍然大误:感官灵敏的动物们早一步感受到了地震!她后来表示:动物们似乎能够感知地震。我听过这个传闻,但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

  除了艾芮丝之外,当时园中的蛇、海狸、红鹤和红颈狐猴等动物在地震发生前也都出现异常行为。《华盛顿邮报》指出,历来有许多理论,都曾试图解释动物为何能够感知地震。

  早在2009年4月,科学家们就发现了当地动物的异常举动。意大利拉奎拉地区遭遇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地震发生前,拉奎拉城外的蟾蜍大举逃离栖息地。科研人员注意到,尽管当时恰逢蟾蜍重要的繁殖季节,但96%的雄性蟾蜍在地震5天前逃离了它们的栖息地。而地震3天前,配对的蟾蜍数量下降为零。而且,地震发生后直到最后一次余震发生期间,当地并没有发现蟾蜍所产下的卵。

  在蟾蜍繁殖地,雄性蟾蜍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当交配行为开始后,蟾蜍会待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产下卵为止。

  雷切尔·格兰特博士领导进行了这项研究。他说:“这是是首个记录震前、震中和震后动物行为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蟾蜍能够探知震前征兆,比如气体的释放和探测带电粒子。这些构成了蟾蜍预知地震的预警系统。”

  有人认为动物可以感受到地层错动引起的电磁场。另外,有生物学家主张动物能够听到人类无法感知的声音,或闻到人类无法闻到的蒸气味。虽然科学家尚无法解释动物为何能感应地震,但国家动物园里发生的事,确实让游客和管理员们亲眼见证了动物的救命第六感。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调查船日本地震区域探测 震中海底突现裂缝(图)

  冰山形成与地震有关 日本海啸导致南极冰架崩塌

  俄罗斯拟发射新一代地球遥感卫星 可助地震预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这辆价值3.3万英镑(5.40万美元)的夜光摩托车的灵感来源于科幻片《创:战纪》这辆价值3.3万英镑(5.40万美元)的夜光摩托车的灵感来源于科幻片《创:战纪》
摩托车轮胎外壳、轮缘和车体里的电子发光体亮起来摩托车轮胎外壳、轮缘和车体里的电子发光体亮起来
这个电影画面显示的是电脑程序和人类驾驶夜光摩托的场景这个电影画面显示的是电脑程序和人类驾驶夜光摩托的场景
这辆摩托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193.12公里),目前可以在线购买这辆摩托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193.12公里),目前可以在线购买

  北京时间8月26日消息,如果你有5.4万美元闲钱,而且对终极男孩玩具非常感兴趣,这种新型摩托可能会是你最理想的选择。科幻片《创:战纪》里由电脑程序和玩家控制的夜光摩托,现在已经变成现实。

  这款现实版的夜光摩托由美国公司Parker Brothers Choppers研制,长8英尺(2.44米),宽23英寸(58.42厘米),重474磅(215公斤)。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193.12公里)。它的无轮毂轮子是用以前定制的卡车轮胎制成的,并用电子发光体装饰。它是钢结构和玻璃钢车身,通常骑手需要像影片里那样,上身趴向前方,与地面几乎平行。它由铃木 996cc发动机(四冲程发动机)提供动力。每辆车都是定制的,可以通过网络从Hammacher Schlemmer公司购买。发言人特里斯-哈蒙德说:“这种摩托车经过微调,各个方面都与《创:战纪》里一模一样。它的外表与众不同,如果你骑上它在大街上驶过,回头率一定会很高。”

  夜光摩托最早出现在1982年的影片里,并于去年成为杰夫-布里吉斯主演的《创:战纪》的一大特色。该公司业务经理杰夫-哈尔维逊今年早些时候说:“该车采用TL1000R发动机来驱动链式摩擦驱动系统。它最高时速可达120英里(193.12公里),但是目前尚未达到这一速度。制造这款车最困难的部分,是把影片里的CGI图像成功转化成现实。我们已经开始尝试,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到。”从外表看,它还加入了一些太空时代的技术元素,其中包括一个iPad端口,与电脑连接后,可以从机载电脑上下载一些东西。(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伊尔库茨克8月25日电(记者 吕国栋)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自8月25日起途经并顺访中国东北地区。

  访俄期间,金正日与俄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军事重镇“索斯诺维博尔”举行会谈。会谈中,金正日表示,朝鲜准备无条件返回六方会谈,并将在谈判期间做好停止生产核材料以及停止核试验的准备。俄朝商定,将制定通过朝鲜向韩国出口天然气的管道铺设方案。双方还商定共同解决朝鲜欠苏联债务问题的办法。

  访问期间,金正日还参观了俄远东阿穆尔州的布列亚水电站、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航空制造厂车间等地。

  金正日是20日乘专列抵达俄远东滨海边疆区南部边境城市哈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访问的。这是金正日作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第三次访问俄罗斯。他曾于2001年和2002年访问俄罗斯。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内蒙古满洲里8月25日电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结束对俄罗斯的访问,自8月25日起途经并顺访中国东北地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16 页,共 1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