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表示,预计今年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电力缺口。这意味着,今年在发展冲动之下,部分地区仍将面临用电紧张、拉闸限电的局面。
王思强称,之所以对2011年全国用电形势如此判断,是因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与2010年下半年电力消费受到抑制相比,2011年主要用能行业电力需求将出现一定反弹。
能源局认可风电不能全部上网
对于风力发电无法上网的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昨天表示,这个问题客观存在,也是合理的,以往我们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认为应全额收购,实际放弃一部分风电是对的。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成为全球风电装机第一大国;但2010年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仍只有3107万千瓦,这一规模次于美国。
史立山表示,新能源并网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要改变思路,建立风能的预报、与其他能源匹配发展等问题。他还强调,不用担心风电发展问题,我国会通过扩大平衡电力的范围、技术性措施、开拓新市场等来解决风电上网的问题。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www.jinghua.cn 作者:张艳)历史悠久的襄阳城
城市更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
漫画作者:梁伟驰
2010年,湖北襄樊经过多年努力,把名字改成了襄阳。事实上,在此前的一二十年,中国城市改名的冲动从未停止。一个小小的县市,区区两三个字的名字,有多大的含金量?名字改来改去的背后,相关各方到底有哪些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考虑?
改名风起云涌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联合湖北仙桃籍“两会”代表委员上书建议案:将仙桃改回沔阳。“仙桃改回沔阳,是我们大多数沔阳籍人士的心声。”2011年“两会”即将召开,彭教授正忙着召集有名望的“沔阳老乡”再次上书。
2010年12月30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的更名仪式在芒市会堂正式举行。由于在此前就已经确定了低调、节俭的基调,整个更名仪式没有燃放烟花、鞭炮,没有歌舞表演,所有活动都低调开展,整个授印、揭牌仪式在40分钟以内全部完成,为2010年中国城市改名运动画上了句号。
2010年,湖北襄樊经过多年努力,把名字改成了襄阳。事实上,在此前的一二十年,中国城市改名的冲动从未停止。湖南大庸,地处武陵山区,曾被笑称“抽一根烟就可走遍的县城”,闭塞落后,鲜为人知。1994年4月更名张家界市后,建机场、通火车,知名度飙升,2009年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跃入全国一线旅游城市行列。为突出文化旅游主题,风景名胜所在城市,纷纷更名,华丽变身,如四川灌县改名都江堰市、福建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四川南坪县改名九寨沟县、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县等。以上市县更名,不同程度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和知名度。
安徽省徽州地区1987年改名黄山市后,20多年来,经济发展成效不大,却使历史悠久、风格独具的徽州文化为之弱化。云南思茅市为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改名为普洱市。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昨日在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披露,受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2011年我国能源需求将稳中有升,但增速趋降低。其中电力需求将平稳增长,预计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4.5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9%。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14.6%。
电、煤、油供需趋平衡
电力需求方面,王思强表示,与2010年下半年电力消费受到抑制相比,2011年主要用能行业电力需求将出现一定反弹。但在宏观调控和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的政策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冲动将得到抑制。2011年全年电力供需将总体平衡,但部分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出现一定电力缺口。
煤炭方面,2011年全年煤炭供需总体趋于宽松,煤炭消费将适度增长。一季度受持续大范围低温天气影响,全社会取暖用煤将保持旺盛需求,煤炭价格大体维持2010年底水平。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分工影响,增速将有所放缓,煤炭供需总体平衡趋于宽松。
2010年我国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比上年增长6.9%,为近年来最高增速。原油加工量达4.23亿吨,增长13.4%,创十年来的最高增速。全年汽油产量7675万吨,增长5.1%。去年石油表观消费量4.49亿吨,增长12.3%。能源局表示,2010年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是拉动汽油消费的主要动力。2010年全年汽车销量突破1800万两,比上年增长32.4%。对于2011年的形势,国家能源局预测,在经过两年汽车销售量的井喷式增长后,2011年汽车产销增速将逐步回落。此外受到汽车单车油耗下降和城市治堵等因素影响,全年汽油消费增幅将有所减缓。但能源局并未给出具体的回落数据。
天然气消费保持快速增长
2011年,天然气是唯一一个消费保持高速增长的能源形式。国家能源局预计,2011年天然气的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望达到13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预计全年天然气产量接近1100亿立方米,增长16%。天然气的产地周边、环渤海、长三角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最主要的消费区域。
王思强表示,2011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预计水电开工规模超过2000万千瓦;核电总装机达1174万千瓦;西部地区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继续开展,预计2011年将新增装机50万千瓦。
问题
国际油价攀升加大调控难度
近期纽约市场国际油价一直在85美元以上震荡,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Brent原油价格也曾一度接近100美元。昨日王思强表示,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是2011年能源工作面临的困难之一。
他强调国际油价的攀升会增加我国进口成本,此外也将增加2011年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市场化推进的难度。2009年1月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式执行,不久前发改委表示将调价周期由22天缩短为10天左右,但截至目前并未执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若新调价周期落实执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势必继续上涨,将增加通胀压力。 (钟晶晶)
相关
湖北、山西限电问题已解决
能源局春节将重点保障居民和重点区域用电
2010年年底山西、湖北两个能源大省曾出现用电紧张和拉闸限电现象,王思强表示,能源大省并不一定是电力大省,之前的拉闸限电是局部电力紧缺,目前发改委、能源局已经对春节期间的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做出部署,将重点保障居民和重点区域用电,目前上述两省的限电问题已经解决。
王思强表示,山西虽然是煤炭大省,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但其煤炭产量70%输出给外省,省内电厂煤炭库存一般都低于其他煤炭输入省,如果遇上用电负荷突然上升可能会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再加上此前火力发电企业的亏损,电厂存煤和发煤积极性不高,也导致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
此外,三峡电站虽然在湖北,但是按照国家电能整体分配方案,三峡的发电量85%支援华中、华东和南方电网,遇冬季枯水期水电支撑作用下降,煤炭资源和铁路运力调配就成为影响湖北煤炭调入的关键,每年迎峰度冬也正值春运高峰,因此就会出现局域性、时段性拉闸限电。
他表示,2010年全国电力装机达到9.6亿千瓦,今年还要增加8000万千瓦,总体来说2011年电力供需有保障并且形势乐 观,除非出现重大自然灾害等事件,否则能源供应没有问题。(钟晶晶)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钟晶晶)昨天,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表示,预计今年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电力缺口。这意味着,今年在发展冲动之下,部分地区仍将面临用电紧张、拉闸限电的局面。
王思强称,之所以对2011年全国用电形势如此判断,是因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与2010年下半年电力消费受到抑制相比,2011年主要用能行业电力需求将出现一定反弹。
能源局认可风电不能全部上网
对于风力发电无法上网的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昨天表示,这个问题客观存在,也是合理的,以往我们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认为应全额收购,实际放弃一部分风电是对的。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成为全球风电装机第一大国;但2010年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仍只有3107万千瓦,这一规模次于美国。
史立山表示,新能源并网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要改变思路,建立风能的预报、与其他能源匹配发展等问题。他还强调,不用担心风电发展问题,我国会通过扩大平衡电力的范围、技术性措施、开拓新市场等来解决风电上网的问题。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www.jinghua.cn 作者:张艳)甘肃早期长城野外调查工作日前完成,经调查和确认,甘肃境内现存秦、汉等时期长城近2000公里。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了解到,甘肃省早期长城调查工作于2010年3月启动,目前野外调查工作已全部结束,初步统计,甘肃境内共调查和确认秦、汉等时期长城1999.3公里,另发现和确认200公里烽燧线。
早期长城是指明代之前的秦、汉等时期的长城。在此之前,甘肃省已完成了明长城资源调查,境内存明长城1738.3公里,长度位居中国第一。
甘肃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编写工作现已展开,根据明长城和早期长城调查情况,2011年甘肃省将公布全省长城资源基本信息。(王艳明)
4.水中女仙雕像
2002年,一尊曾用于装饰阿利安诺伊城浴池的水中女仙雕像被拉到地面。对于那些奋力保护阿利安诺伊城的人来说,水中女仙从此成为他们的象征。《考古》杂志将阿利安诺伊城命名为2010年五大“受威胁遗址地”之一,称土耳其政府忽视了国际社会的许多提议,如用“防水”大坝将遗址地围起来,或是将热温泉等著名建筑迁移至别处。
5.雾气笼罩的石拱门
2008年2月,一座典型的半圆形石拱门为游客了解土耳其阿利安诺伊城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窗口。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文明研究所考古学家纳丁·穆勒(Nadine Moeller)表示,考古人员在对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发掘过程中,常常在地下水位以下发现幸存至今的建筑物。这意味着,阿利安诺伊城部分遗址或许能在填埋处理和随后到来的洪水中幸存。穆勒说:“有机的东西会被分解,泥砖或石头结构建筑通常会保留下来,你可以采用合适的技术进行发掘。”
6.亲历历史
在这张资料照片中,阿利安诺伊城的魅力和风采在这个经过重建的温泉浴场得到体现。反对建造约坦利大坝的人认为,游客增多或许是阿利安诺伊城值得拯救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的可能性。根据一些人的估计,阿利安诺伊城多达75%的区域尚未发掘。
7.古罗马浴池水源
2008年,一名女游客参观阿利安诺伊城古罗马浴池的水源。目前尚不清楚约坦利大坝项目顺利通过以后阿利安诺伊城遗址的命运。芝加哥大学考古学家穆勒对阿利安诺伊城不会被洪水毁坏持乐观态度,但她尚不能确定阿利安诺伊城作为考古遗址的未来前景。
穆勒说:“我认为,如果阿利安诺伊城被沙子所填埋,它仍有可能保持完好。显然,洪水会损毁像木头或彩绘壁画这样的东西,令其无法幸存下去。但是,我认为,像建筑物和像陶器这样的东西会保存下来。问题在于,一旦建起大坝,上面是湖泊,人们何时还会看到这座古城,或再次进行发掘?”(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3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因修建大坝需要,拥有近2000年历史的土耳其古城阿利安诺伊(Allianoi)在发掘出来十多年后被重新填埋,这种做法遭到包括考古学家在内的许多人士的强烈反对。
1.古城遗址水疗中心
在这张资料照片中,位于阿利安诺伊城的一处二世纪古罗马遗址在蓝天白云衬托下焕发了生机。但是,与阿利安诺伊城剩余考古遗迹一样,这些建筑如今再次被沙子填埋。
阿利安诺伊城拥有近2000年历史,城中以前有许多浴池和天然温泉,深受罗马显贵的欢迎,他们涌向那里享受水疗带来的健康益处。阿利安诺伊城遗址在1998年被发现,只是进行了部分发掘。然而,今天这处保存完好的遗址恰好处于一座提议修建的大坝的路线上。按照这个提议,洪水将淹没阿利安诺伊城,建起一座人工水库。
约坦利大坝(Yortanli Dam)将为数千英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土耳其爱琴海沿岸的农民十分支持这个项目。土耳其官员表示,在被淹没以前,用细沙填埋阿利安诺伊城将会为这座罗马遗址地提供保护,本月初,多个研究小组完成了填埋工作。不过,约坦利大坝建设项目仍面临很大阻力,无论是法院,还是自然保护主义者,都坚决反对这个项目。
2.细沙填埋古物
阿利安诺伊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洗浴和水疗地之一,2010年9月开始慢慢消失在细沙的下面。今年8月,当地一个环境保护委员会作出了重新填埋阿利安诺伊城遗址(位于现代的贝加蒙市附近)的决定,得到了活动家和考古人员的大力保护。然而,伊斯坦布尔建筑师协会会员伊尔卡·埃尔图格鲁尔日前在接受土耳其当地报纸采访时说:“这种方法是过时的,只会破坏而非保护此处遗址。”
3.圆柱挺立水中
在这张2008年2月拍摄的照片上,圆柱挺立于阿利安诺伊城遗址的浅水中。罗马显贵曾涌至阿利安诺伊古城的游泳池、澡堂和其他建筑,享受自然温泉带给他们的健康益处。建筑师埃尔图格鲁尔在接受当地报纸采访时说,用沙子填埋阿利安诺伊城,一旦洪水来袭,几乎不会提供任何保护。据他介绍,该地区相对温暖的河水会引起化学反应,毁坏遗址地的金属、镶嵌工艺品,甚至是石头墙,迄今为止,这些东西保存地相当完好。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张照片能概括2010年太阳全年运行轨迹吗?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可以的。下面这组照片便展现了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8字曲线轨迹,而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太阳盘面看上去就像项链坠。
1.2010年太阳运行轨迹
这张多次曝光的照片展现了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8字曲线轨迹。如果你在一年当中每周一次或两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这样的8字形日行轨迹图。这张照片是由36张图合成,它们全部是今年1月至12月间在当地时间上午10点摄于匈牙利的维斯普雷姆。在同一地点但不同时间段拍摄的另一张照片,通过数字技术合成到上面一张照片的突出位置。
由于地球旋转的轴心稍微不同于太阳,太阳最终在一年中形成了这样的轨迹。地球也是按照椭圆形轨道运行。由于地球的一个半球距离太阳更远,从那个慢慢向地平线下降的位置看,太阳每日运行轨道呈现圆弧形。随着倾斜角翻转过来,太阳的圆弧在天空中越来越高。正如这张太阳8字曲线轨迹图所示,太阳在天空中的最高点出现在夏至日,而最低点则是在冬至日到来。
鉴于所涉及的时间和精确度,太阳8字轨迹图制作难度非常大。据天文摄影网站“世界晚安”(The World at Night,以下简称“TWAN”)的创始人巴巴克·塔夫雷什(Babak Tafreshi)介绍,迄今,全世界仅有20人发布了制作成功的太阳8字轨迹图。
2.特尔斐上空太阳轨迹
在这张2001年拍摄于希腊的太阳8字轨迹合成图上,太阳似乎从圆形神庙(Tholos)附近的山后升起。圆形神庙是特尔斐(希腊古都)城中雅典娜圣地的一座原型建筑。TWAN网站创始人塔夫雷什说:“传统太阳8字轨迹图都采用多次曝光设置,将相机放在固定平台上,用一张胶卷制作完成。而最新的太阳8字轨迹图制作方法则不同,是将数码相机放在固定平台上,每次拍摄一张照片,然后对所有照片进行合成。”
据塔夫雷什介绍,现在拍摄传统的太阳8字轨迹图是可行的,这其中包括同一张胶卷上的太阳和突出位置的照片,不过风险很大。首先,安全拍摄太阳需要在相机上安一个特制滤光片。而要想捕捉到地球美景,“拍摄者要在白天不使用滤光片的情况下进行曝光,通常,这时太阳还没有出现在视野里,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使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3.太阳盘面如项链坠
在已知最早一张展现日全食的太阳8字轨迹图中,太阳盘面看上去像项链上的吊坠一样闪闪发光。这张照片包括2006年3月出现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上空的日全食曝光画面。剩余部分则显示了太阳在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间在安塔利亚以北311英里(约合500公里)的布尔萨上空的路线。
在日食奇观出现时,月球恰好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遮住了大部分阳光。日全食上演期间,唯一可见的是太阳相对昏暗的外层大气——日冕。在这张太阳8字轨迹图中,被遮住的太阳之所以看上去更加明亮,是因为拍摄者没有使用滤光片,同时曝光时间更长,结果捕捉到日冕和昏暗的安塔利亚城市景色(照片中突出位置)。
4.十字架海角公园上空圆弧
这张太阳8字轨迹合成照片显示了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间出现于西班牙赫罗纳上空的太阳轨迹。拍摄者胡安·卡洛斯·卡萨多(Juan Carlos Casado)每隔7天都在上午9点15分拍摄太阳盘面,在捕捉到了53张照片后,将其添加至十字架海角(Cap de Creus)国家公园的背景照片上,这座国家公园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最东端。
虽然太阳8字轨迹图传统上描述了太阳的运行轨迹,但我们也有可能制作月球的8字轨迹图。由于月球以椭圆形轨道围绕地球运转,平均下来,月球似乎一天总比前一天晚51分钟重新出现在天空中的同一位置。这意味着只要每天晚51分钟拍月球的照片,在一个朔望月里,就能制作同样的8字形。
根据轨道计算,对于站在其他星球表面的观测者来说,他们可能也会看到太阳8字轨迹图,但对于一些星球来说,太阳轨迹不会呈现出8字形。例如,在水星上,由于轴倾角与轨道路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太阳轨迹几乎成了一条纵贯东西的直线。与此同时,在火星上,太阳运行轨迹看上去更像泪珠。
5.首张太阳8字轨迹图
有史以来制作的第一张太阳8字轨迹图在1978年至1979年拍摄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上空,被认为是世界上极少数不采用合成前景的太阳8字轨迹图之一。此图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全部是用同一张胶卷在同一地点拍摄。
此外,在夏至、冬至及春分或秋分,拍摄者丹尼斯·迪希科(Dennis di Cicco)都用滤光片进行长时间曝光,每天从日出时分开始,早晨8点30分结束。由此制作完成的照片显示了那三天的太阳部分弧线。迪希科在天文摄影网站TWAN上写到:“多数人认为,对太阳进行一年之久的曝光处理,简直是疯狂之举。那些成功做到这一点的摄影师或许同意这种说法。”(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