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周四, 18 8月 2011 22:25

亚洲"凤凰"与恐龙共存? 新发现或颠覆传统认知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Samrukia nessovi 资料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在传统的科学认知里,普遍认为在非鸟类恐龙绝灭之前,鸟类的体型一直都很小。然而最近古生物学家在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部的克孜勒奥尔达州发现了距今超过6500万年的巨鸟化石遗迹。这一发现挑战了早期鸟类多样化理论。

  科学家将这种鸟命名为“Samrukia nessovi”。Samrukia 是神话中哈萨克凤凰的名字,nessovi则来源于俄罗斯著名古生物学家Lev Nessov的名字,他于1995年辞世。

  根据8月9日发表在《生物学快报》上的一篇论文显示:Samrukia nessovi生活在恐龙的身边,大小像是一只鸵鸟,并且嘴里也没有牙齿,这种大鸟生活在距今8300万年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

  人们对于这种生物知之甚少。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Gareth Dyke和同事迄今只发现了这种鸟类的一对下颌碎片,其中大一些的长约11英寸。尽管如此,这些骨骼的尺寸以及解剖学特征都显示,Samrukia是远古鸟类中的稀有物种,其体重至少达到了50公斤,身高则超过了3米——这比任何已知的同时代鸟类都要大。

  因为证据是拼凑而成的,科学家还不能确定这只鸟吃什么、是否能飞,这需要古生物学家搜集更多的骨骼才能够得出结论,但是如果将这两块下颌碎片作为敲门砖推测,如果这种鸟不能飞,站立起来应该有三米高,体重超过50公斤。如果它能飞,它的体重至少有12公斤,翼展至少会有4米。

  人类所知晓的早期鸟类大约有超过100万种,只有一种生活在大约7千万年前、名叫" Gargantua philoinos"的鸟是大型鸟,其他鸟和乌鸦体型大小差不多,或者是体型更小。同时“G. Philoinos”的一些论断也受到了攻击。一些科学家认为该化石可能是翼龙的化石,或者是会飞的爬行动物化石,而不是鸟类化石。

  如果Samrukia被证实为鸟类化石,那么它将是无可争议的大型鸟。 (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