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移飞行器—约翰内斯-开普勒”号太空货运飞船
欧洲航天局“自动转移飞行器-约翰内斯-开普勒”号太空货运飞船完成与国际空间站相关的任务,结束4个月运行,21日在南太平洋上空“自我毁灭”。
“自毁”
欧航局21日20时43分(北京时间22日4时43分)发布声明说,“自动转移飞行器-约翰内斯-开普勒号飞船结束使命,(自我)损毁过程预计已经开始。它去了……”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穿越大气层过程中,大部分船体以及搭载的物品会汽化,只有一小部分硬件可能落到南太平洋无人居住区,预计位于新西兰以东大约3000公里。
“开普勒”号今年2月16日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2月24日抵达国际空间站。21日“自毁”标志它为期4个月的任务圆满结束。
贡献
“开普勒”号先后完成多项任务。
飞赴国际空间站过程中,它搭载6.6吨食品、水、氧气、实验设备和其他必需品。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并卸下货物后,“开普勒”号“摇身”变为国际空间站的“补充活动空间”。随后,它借助自身携带的燃料帮助空间站提升运行轨道。
离开国际空间站时,“开普勒”号带走空间站内的垃圾、宇航员排泄物和一些用不着的硬件。
即将踏上“自毁”之旅时,它给地面控制中心“打了最后一通电话”,帮助航天人员完善飞船“自毁”操作程序。
一个用于搜集飞船解体时位置、温度、压力、纬度数据的记录器随即弹射出“垂死”飞船,下降过程中经由铱星移动通信系统把数据传送至地面控制中心。
后继
“开普勒”号以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命名,在欧航局研发的自动转移飞行器系列飞船中“排行老二”。
第一艘自动转移飞行器以19世纪科幻小说家朱尔-韦尔纳命名,2008年飞赴国际空间站。
继“韦尔纳”号和“开普勒”号之后,第三艘货运飞船以意大利核物理学家爱德华多-阿马尔迪命名,定于明年2月底升空,第四艘飞船以杰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命名,而最后一艘尚未命名。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最后两艘飞船定于2013年至2014年发射。
难题
待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最后一次太空之旅、美国航天飞机机群全部退役,运送宇航员前往空间站的任务将全部由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承担。
欧洲的自动转移飞行器与日本的空间站转运飞行器和俄罗斯“进步”号飞船一样,都是“单程”货运飞船,无法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在法国巴黎参加航展的欧航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20日告诉媒体记者,欧洲方面没有开发载人航天飞行器的计划,但欧航局正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讨论是否改进自动转移飞行器,使它更符合美方需求。
他认为,向国际空间站输送人员和物资需要“国际协调”,暗示参与国际空间站任务的几方“讨论议题不够充分”。
“每一方都作出单边决定”,多尔丹解释,“美国航天局自行决定让航天飞机机群退役,欧航局自行决定研发自动转移飞行器,日本自行决定研发空间站转运飞行器。”
据美国媒体报道,新西兰北岛西海岸上近日多了个“天外来客”,一只南极小企鹅因为迷路而穿越3200多公里来到了这里,一时成为当地的“大明星”。
6月20日,在这里生活的克里斯汀·威尔顿遛狗时发现了这只企鹅,她说:“(在新西兰)看见企鹅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就像什么人把它从天上扔下来似的,它一定是来错了地方。”
这只从南极来的小家伙是只雄性帝企鹅,可能有10个月大,高80厘米,重约10公斤,目前健康状况还算不错,体形丰满。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个头最高、体重最大的,它们最高可达122厘米,最重可达34公斤,且生存和繁殖能力很强。
专家估计,这只帝企鹅可能是在觅食时迷路了。南极企鹅上次出现在新西兰还是在1967年。
这幅地图可能是一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同时证明了地球为扁平的相关理论
美国国会图书馆对的这幅120年之久的地图很是期待
古人都认为地球是扁平的,但随着科学的发达,大多数人都清楚的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地球扁平论者的观点很自然的被认为无知。但近日,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将收到一份特殊且稀少的礼物——一幅足有120年之久的老地图,最为特别的在于,这幅老地图是为了证实地球为扁平的理论而造。
据了解,这幅地图是由来自俄勒冈州的丹-哈姆斯(Don Homuth)于本月末将送给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礼物”,虽然在图书馆中共有500万幅地图,但没有一幅能够与哈姆斯先生所送的这幅古老地图相似。哈姆斯先生曾居住在美国北达科塔州的法戈市,并为北达科塔州的一位参议员。据他介绍,这幅地图是他的八年级英语老师约翰-希尔卓思(John Hildreth)赠送给他的,由美国南达科塔温泉市的奥兰多-弗格森(Orlando Ferguson)创作而成,该地图充分说明了地球是扁平的理论。他把这幅地图卷起来搁置了很多年,也忽略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当他知道这幅地图可能是一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时,他才十分惊讶的了解到这幅地图的价值。希尔卓思先生是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之一,如果老师能知道祖父送给他的其中一件古董被送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他也会感到十分骄傲和开心。
据美国地理学资深技术信息专家兼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门工作人员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表示,他们在总共搜索了75到100幅的相关地图后,确定了这幅地图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图书馆收藏的这些地图中竟然没有一幅与它相似。他分析,可能是这幅地图印刷的副本很少,如果有,也没有几幅能够被完整保存到现在的。
弗格森先生的家中,即温泉市的先驱博物馆还保存有其它一些较为著名而珍贵的地图。但遗憾的是,这些地图缺少了底端部分,只有哈姆斯先生的这幅地图是唯一能够被鉴定且保存十分完整的。
莫里斯鼓励公众对可能即将“定居”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这幅珍贵地图提出宝贵问题,同时,也欢迎大家能够把自认为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捐赠给美国国会图书馆,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形式的文物,都可以与美国国会图书馆随时取得联系。
波兰是个能源进口国,自身只能提供国内30%的能源需求,其余的都需要进口。但现在波兰制订了野心勃勃的能源战略,计划大力开采储量位居欧洲首位的页岩天然气,希望借此跻身能源生产大国,改变能源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页岩天然气开采潜力巨大
页岩天然气是一种非传统天然气,多蕴藏于地下深层岩石结构中,曾一度被认为难以开发,但随着钻探技术的不断发展,页岩天然气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已经成为了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年,页岩天然气只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1%,而目前已经达到了25%,在未来的10年间,这一比例将继续提升至50%。
受此鼓舞,波兰也决定大力促进页岩天然气的开发。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研究报告,东欧地区的页岩天然气储量达7.1万亿立方米,其中波兰储量高达5.3万亿立方米,高居欧洲第一。按照目前波兰每年14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消耗量,这一储量足够波兰使用300多年。专家表示,如果欧洲国家的页岩天然气得到有效开发,将一举改变欧洲的能源地图,像波兰等储量丰富的国家,甚至可以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
波兰政府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开采计划。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称,页岩天然气开发是波兰面临的重要机遇,也是波兰政府的责任。总理图斯克也表示,开采页岩天然气是波兰能源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波兰政府的态度非常坚决,将为勘探、科研和实现页岩天然气利用创造最佳条件,如果可能,波兰应开采出每一立方厘米的页岩天然气。
欧美能源巨头抢占先机
在波兰页岩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中,很多欧美的石油天然气巨头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抢先一步进入了这一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间,波兰政府先后颁发了86张天然气勘探许可证,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马拉松等欧美能源巨头都名列其中,被允许在波兰境内勘探并进一步开采页岩天然气。
今年5月份,美国奥巴马总统访问波兰。波美两国在页岩天然气开采领域的合作正是双方领导人会谈的重要话题,美方希望凭借在技术、经验方面的优势来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波外长西科尔斯基表示,页岩天然气开采已经成为波美两国最关键的合作领域之一。波兰天然气公司预计,已经先期进入的美国公司,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在这一领域的投资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目前,波兰计划钻探的124口天然气井中已经有7口顺利完成,正在进行储量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估。美国第3大石油公司康菲公司在波兰境内的第一口勘探井现在正在紧张的作业中。该公司表示,经过4至5年的勘探和试开采后,到2015年左右,波兰将会成为一个天然气生产大国。
引发环境污染担忧
目前的页岩天然气开采主要使用一种叫做“水力压裂法”的技术,也就是将数百万升的水、砂子以及化学品进行混合,然后在高压下将其注入岩石,从而使岩石分裂,岩层中的天然气就可以慢慢渗透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危害环境。另一方面,这一技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每口页岩气井要耗费1500万升水才能使页岩断裂。此外,页岩天然气开采过程中还会导致大量甲烷的泄露,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几倍的气体。
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页岩天然气的开采都遭遇了环保人士的激烈反对。今年3、4月份,加拿大魁北克省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分别暂停了当地的页岩天然气开采。5月份,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旨在禁止使用“水力压裂法”来开采页岩气和石油的法令,如果参议院在7月份也通过这一法令,法国将成为第一个禁止使用“水力压裂法”的国家。
波兰目前面临着巨大压力。欧盟也在关注此事,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奥廷格表示,在页岩天然气的开采问题上,欧盟主要监管开采方是否遵守欧盟的相关法律,其中主要是环境保护问题。不过,波兰政府继续开发页岩天然气的态度仍然坚决。外长西科尔斯基表示,“一些国家打算禁止页岩天然气开采,但是我想说,民众无需担心,我们有必要向环保人士和民众说明页岩气开发的具体情况,据我所知,技术在不断发展,一切都会更好。”(
来自秘鲁将近6500岁的娃娃木乃伊,生前只有10岁大
因肺炎致死的匈牙利木乃伊家庭
据报道,美国费城法兰克林博(微博)物馆(The Franklin Institute)于18日举办的“世界木乃伊特展”,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动物木乃伊,而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来自秘鲁将近6500岁的娃娃木乃伊,比埃及图坦卡门国王还多2倍岁数。
除了展出超过45种的木乃伊外,还介绍在何种自然状况下容易变成木乃伊。这些自然形成的木乃伊,在生前不外乎都处于极端的环境,例如在沙漠、沼泽、盐矿、洞穴或是极寒之地。
来自秘鲁的娃娃木乃伊,经由高科技仪器分析后,发现到他只是个10岁大的小孩,而且因为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D与罹患肺炎而导致死亡。另外来自匈牙利的木乃伊家庭也受到瞩目,经科学家证实,妈妈、爸爸还有小孩都感染当时肆虐欧洲的结核病。
或许有人问说:“如何判定木乃伊的年龄?”科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 scan)以及核磁共振影像(MRI)技术,在不破坏躯体的前提下,能分析出木乃伊生前环境、年龄等状况,还原木乃伊的真实样貌。(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