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该火星车将会爬上盖尔陨坑中心一座高近3英里(4.83公里)的山,收集地质岩层样本


火星科学实验室

  美国宇航局为下一代火星车——目标远大但发射时间被一再推迟的“火星科学实验室”选出了最终目标。任务科学家22日宣布,这辆同越野车大小差不多的核动力火星车将会前往位于火星赤道附近的盖尔陨坑(Gale Crater),这个陨石坑的直径大约是96英里(154.5公里)。他们选择这里的关键因素是陨石坑中央高近3英里(4.83公里)的一座山,它比西雅图郊外的雷尼尔山还高。

  项目科学家约翰 -格洛辛格在华盛顿史密森航空博物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座山并不是一个很高的锥形体,而是一个相对较宽、较低的土墩形结构。这意味着我们的火星车可以爬上去。事实上这或许是我们的太阳系里火星车能够爬上去的最高的山。”

  科学家最初确定100个可能的登陆点,不过最终这一数字被缩减到4个。格洛辛格博士称,这4个地点都很有吸引力,让科研人员从中挑出一个,就如同让一群人决定最喜欢哪种口味的冰激凌。他说:“最终我们选择了我们认为最好的一个。”

  “火星科学实验室”的非正式名称为“好奇”号,它预计将于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后发射升空,并于明年8月驶抵火星,在盖尔陨坑比较平坦的地方着陆。这一地区的沉积物可能是由很久以前流动的水体带到这里来的。为期两年的任务期间该火星车在往山上爬时,它会经过不同的地质层,情形将会很像地球上的美国大峡谷。加州理工学院的地质学家格洛辛格说:“这就如同阅读一本长篇小说。我们认为盖尔陨坑将是有关火星早期环境演变的一本重要小说。”

  尤其是“火星科学实验室”还会查看露出地面的粘土和硫酸盐,这些矿物是在有水存在的环境下形成的。如果两年后该车继续运行,它将接着爬山,以便研究更多岩石。“火星科学实验室”比美国宇航局送上这颗红色行星的前两辆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更大、更重。与这两辆由太阳能提供动力的火星车不同,“好奇”号将从10磅(4.54公斤)钚衰变产生的热量获得电能。因此该车更不容易受到火星上的气候变化和尘暴(会遮挡阳光)的影响。除此以外,该车还能携带更多先进仪器,例如用来蒸发岩石的雷达和用来确定蒸发产生的气体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机器。

  “火星科学实验室”原本打算在2年前发射升空,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它的发射时间被一再推迟。为了在合适的时间发射升空,美国宇航局只得等待火星和地球的轨道位置再次排列成行。与此同时,这项任务最初估计的总耗资是16亿美元,但是目前这一数字仍在继续上升:该局6月宣布,它会再投入4400万美元,令当前的耗资总额达到25亿美元。(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阿波罗11号宇航员之一看到UFO在一直伴随他们到月球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25名宇航员都遇到过月球UFO

  1973年,NASA第一次公开了登月任务的一些结果。在一份秘密声明中,NASA称,所有25名参与“阿波罗”登月任务的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空遭遇过不明飞行物UFO。美国前登月计划负责人韦赫·冯布朗生前称,数次“阿波罗”登月任务都遭到某种地外神秘力量的监控。1979年,美国NASA前通讯主任莫里斯·查特连称,宇航员在月球上空和不明飞行物相遇是一件“平常事”。

  恐惧使美苏30年没有再登月

  一种阴谋论观点认为,人类所有“载人登月任务”在30年前突然中止,是出于对在月球上存在的外星力量的恐惧。阴谋论者认为,月球是外星智能生物研究地球的最好平台,它距离地球不算太远,并且月球的一面永远面对地球,这意味着外星生物可以安全地栖身在月球的另一面。UFO专家称,月球黑暗的另一面有好几个外星生物基地,今年,日本天文学家就在月球表面拍摄到了好几个500米到1000米长的黑色物体,它们以Z字形的运行轨迹快速穿过月球表面。

  NASA档案证明月球“空心说”

  苏联科学家亚历山大·柴巴可夫和米凯·瓦辛甚至认为月球是“空心”的,他们认为月球是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NASA一份解密档案显示,月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真是“空心”的:1970年4月,“阿波罗”13号飞船服务舱里的液氧贮箱突然过热导致爆炸,接着一截15吨重的火箭金属部分坠向了月球表面,设置在月球上的地震仪记录到了长达3小时的震荡余波。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声音只能持续一分钟左右。 


美国“阿波罗”登月

  数百年来的怪异现象

  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出现一片云。

  一七八六年四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三十亿年来已没有火山活动了,那麽这些“火山”是什么?

  一八四三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原来约有10公里宽的利尼坑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周围全是白色沈积物,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

  七月廿一日,当艾德林进入登月小艇做最后系统检查时,突然出现两个幽浮,其中一个较大且亮,速度极快,从前方平行飞过後就消失,数秒钟後又出现,此时两个物体中间射出光束互相连接,又突然分开,以极快速度上升消失。

  在太空人要正式降落月球时,控制台呼叫:“那里是什麽?任务控制台呼叫太阳神十一号。”

  太阳神十一号竟如此回答:“这些宝贝好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无法相信,我告诉你,那里有其它的太空船在那里……在远处的环形坑边缘,排列着……他们在月球上注视着我们……”

  苏俄科学家阿查查博士说:“根据我们截获的电讯显示,在太空船一登陆时,与幽浮接触之事马上被报告出来。”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日,太阳神十二号太空人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发现幽浮。一九七一年八月太阳神十五号,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阳神十六号,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阳神十七号……等等的太空人也都在登陆月球时,见过幽浮。

  科学家盖利曾说过:“几乎所有太空人都曾见过不明飞行物体。”

  第六位登月的太空人艾德华说:“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来自何处?”

  第九位登月的太空人约翰杨格说:“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确定的事。”

  一九七九年,美国太空总署前任通讯部主任莫里士。查特连表示“与幽浮相遇”在总署里是一平常事,并说:“所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离或极近距离内被幽浮跟踪过,每当一发生,太空人便和任务中心通话。”

  数年後,阿姆斯壮透露一些内容:“它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都被警示过,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的,我只能说,他们的太空船比我们的还优异,它们真的很大……”


舱外活动训练中的奥尔德林


阿姆斯特朗在舱外活动(extravehicularactivity,EVA)训练中模拟月面行走。


7月16日:在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走向发射架时,阿姆斯特朗挥手致意。

  美国东部夏令时间(EDT)上午9时32分: 发射场景。画面前景处是群集于科科拉海滩(Cocoa Beach)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阿凡达》让3D影像变的越来越普遍

  科学网(kexue.com)讯 电影《阿凡达》采用3D影像技术之后,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此之后,很多部影片纷纷采用3D效果来吸引影迷到电影院观看。如今,3D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美国科学家却发出警告,使用智能手机观看3D影响将会损害视力,并可能引发头痛。

  美国的一家网络杂志《视觉周刊》日前发表了一篇报告指出,长时间观看手提电子装置播放的立体3D短片,或会引致视觉不适、眼部疲劳甚至引发头痛,问题成因或在于双眼的协调能力有限。因为双眼聚焦屏幕时,自我调节的能力远不如影像切换的速度快。

  研究人员表示,双眼具有自我调节影响距离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并不是非常快速的转换,在医学上,双眼的这种能力叫做“视觉辐射调节”,但是由于手机和电脑或者其他近距离显示器采用的3D技术导致影响出现在屏幕前,而不是屏幕后,这会让人感到非常的不适应,如果长期观看,可能让双眼受到损害,甚至引发头痛。

  美国科学家们警告说:“3D的确让我们观看影片有了更加逼真的效果,但是人们还是尽量避免近距离、长时间的观看的话很容易引起眼睛的不适,所以在观看过3D影像之后,尽量轻柔眼睛,并眺望远方,避免视力受到损害。”

  (科学网-kexue.com 卡西西)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可以让精子无论保存多久都安然无恙(点击观看组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7月22日消息,对任何物种来说,传宗接代都是“进化”场合里面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人类而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当部分男性即便遇到生理的问题无法正常繁衍后代,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达到目的,比如说人工受精,当然一个有保障的精子库肯定少不了。

  据光明网报道,世界5大精子库有4个设在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精子出口国。1964年美国就建立了精子库,自精子库在美国诞生以来,在其帮助下出生的孩子已达15万左右。如今全美的精子库已有上百家,其中以加州精子库和费尔法克斯精子库为最大,无论是精子成交量还是营业收入都在美国并列第一。

  淘汰率高达97%─98%他们对献精者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主要有:年龄必须在18岁到39岁之间;身高1.78米以下不受欢迎;至少受过大学教育;家族三代不能有任何基因遗传疾病和传染病。献精申请者本人将接受严格的基因测试和全面体检。

  另外,每毫升精液中活动精子的数量不得低于2000万个,精子活力必须达到规定水平,精子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冷冻能力。所有献精申请者还将接受面试,考官将对所有申请者进行从容貌到气质再到个性的全面考察。

  耶格说,只有以上6个方面都达标的申请者才能够成为最后的献精者,整个过程淘汰率高达97%─98%,所以他们提供的是“全世界质量最高”的精子!他们经常在因特网、广播和大学的报纸上做广告,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捐献。精子库对献精者的国籍没有任何限制。

  如果捐精者符合条件,就要跟精子库签一份合同,写明:献精者本人没有成为未来孩子合法父亲的意图和愿望,完全放弃因捐献导致的任何父亲权利。无论接受本人精子的已婚或者未婚女性为何地居民,本人都同意放弃以上权利。签好合同后,献精者就可以到精子库捐精了。

  献精时间为6个月,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平均每周献精一到三次。为保证精子的数量和质量,每次献精前两到三天禁止一切性活动。献精当天,献精者走进精液采集室,通过手淫将精液射进精子库提供的容器里。精液经过处理,被放置到标准的样本小管中。

  工作人员把这些小管放到充满液态氮的罐子里,罐子均达到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科学网(kexue.com)了解到,这样的低温,可以让精子无论保存多久都安然无恙。耶格说,每献一次精,献精者都会得到100到130美元的补偿。

  精液经过处理被放置到样本小管中,献精者还会得到每小管(大约0.7毫升)10美元的补偿。如果献精者正在攻读或已经拥有博士学位,如果捐精者是医生、律师或是正在攻读医学和法律专业的学生,都可得到每小管20美元的补偿。因为消费者对这几种人的精子需求量更高。

  哪些人能够购买精子库的精子呢?耶格的回答很干脆:“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当前到费尔法克斯精子库来购精的客户遍及美国50个州,英国、以色列、墨西哥等国也有很多买家。当前,精子库的主要买家一半是想要孩子的单身女性和同性恋夫妇,一半是丈夫有生育障碍的已婚妇女。

  当然,一般情况下,买精人不会只购买精液,她们会选择一个“套餐”,以便更全面了解这位永不露面的“神秘丈夫”。(林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美国《时代》杂志7月21日报道,有专家称,受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海岸侵蚀等因素影响,位于昭披耶河(中国称湄南河)三角洲的最大城市、泰国首都曼谷,可能在2030年沉入水下。更令人失望的是,泰国政府似乎也缺少措施阻止这种灾难发生。

  科学家发现,曼谷正以每年1.5至5.3厘米的速度下沉,现在城市已经有一大部分处于海平面之下。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里的1000万人口、100万栋建筑正受到威胁。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联合公布的报告显示,曼谷已经被列入受气候变化威胁城市的名单中。尽管所有专家几乎都承认,曼谷未来几年的情况会更糟,但他们对造成曼谷下沉的原因存在分歧,世界银行专家简·博乔(Jan Bojo)说,曼谷下沉的原因之一就是毫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

  泰国自然灾害预防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the Preven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负责人史密斯·哈马萨罗加(Smith Dharmasaroja)预测,2100年曼谷将成为新的“亚特兰蒂斯”。20世纪90年代,他曾正确预测2004年大海啸。哈马萨罗加称,政府还没有决定是否采取措施阻止这种现象。如果什么也不做,曼谷2030年将被洪水淹没。一种解决方案是沿着暹罗湾(Siam gulf)修建巨大海堤,这项工程成本可能达20亿欧元(约合186亿元人民币)。但其他科学家认为,此举没有作用,因为海滨地区每年遭侵蚀3到4厘米。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在星空下,月虹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美国加州的约塞米蒂公园是地球上观看月虹的最佳地点之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近期制作了一个短片,向世人展示了公园内一道独特的美丽风景线——月虹。

  月虹是由月光照射所产生的虹,通常只见于夜晚,因此又叫黑夜彩虹、黑虹。这一自然景观非常罕见,在地球上只有几个地方能看到。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就是观赏月虹最好的地点之一。

  众所周知,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恰好有着一道壮丽的瀑布,在万里无云且月光光线充足的夜间,从月球反射而来的光线若遇到从瀑布飞溅出的水滴,便很可能会形成月虹。因此,满月时分是观赏月虹的最佳时机。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当属春季和夏季为最佳季节。


满月是观赏月虹的最佳时机


从月球反射的太阳光遇到从瀑布飞溅出的水滴,很可能形成月虹


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想一睹月虹的风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鼠体内实现了通过“剪切”和“粘贴”基因来治疗血友病。这一技术有望用于治疗其他遗传病。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刊登报告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用这种方法有效治疗了患有血友病的实验鼠。血友病是由基因变异引起的一种遗传病,患者血液中缺少凝血物质,往往有个小伤口就会流血不止,通常只能采取注射凝血物质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的实验鼠患有乙型血友病,是由基因变异导致肝脏细胞不能产生一种凝血物质引起。

  研究人员用病毒作为载体,将一种名为“锌指核酸酶”的物质送入活体实验鼠的肝脏细胞中。锌指核酸酶是基因学中所用的“剪刀”,可用于剪断DNA(脱氧核糖核酸)链条,研究人员用它精确地剪除了细胞DNA中基因序列上发生变异的部分。随后,再用病毒作为载体,将一段正确的基因序列送入细胞中,细胞在修复DNA链条的同时也就“粘贴”好了正确的基因序列。

  结果显示,用这种方法治疗的实验鼠,体内相应凝血物质的量可恢复到正常数量的5%左右,其血液也能较快自行凝结。领导研究的凯瑟琳海伊说,在相应凝血物质的量恢复到5%的情况下,血友病症状已大大减轻,如果不是动手术等情况,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出血不止现象。

  此前研究人员只对试管中的细胞“剪贴”过基因,这是首次成功在活体动物体内进行类似操作。经过8个月的观察,实验鼠肝脏未出现异常。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本次成果原则上证明了基因“剪贴”疗法的有效性,将来也许可用于治疗多种遗传疾病。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内布拉加斯州的一只名叫纳吉奥的红色赫勒犬的爪子去年被截肢后依靠假肢重新获得自由行走的能力,成为第一只四只爪子都使用假肢的狗狗。

  根据美国Incredible Features网站的报道,小纳吉奥和它的兄弟姐妹们去年被原来的主人遗弃,在寒冷的冬季这些幼犬们只能蜷缩在地下室里,年幼的纳吉奥不小心走入冰水,四个爪子都被冻住。等到它被好心人救下并送到了动物庇护所时,它的爪子已经严重冻伤必须截肢。

  兽医专家克里斯蒂.汤姆林森决定收养活波可爱的纳吉奥,但是很快她发现纳吉奥并不快乐,因为它不能像正常的狗狗一样生活。于是她开始为纳吉奥募捐,并最终筹集了1300美元。随后汤姆林森联系了丹佛一家名为Orthopets的公司为纳吉奥定做假肢,这家公司专门生产供动物使用的各种矫正器械。去年1月份,纳吉奥四个假爪子制作完成,全部花费为4500美元,Orthopets公司免去了3200美元的差额。

  Orthopets公司在脸谱网上的主页中还贴有其它安装了各种假肢的宠物照片。这些肢体受伤的宠物宝贝们借助假肢重新站立并且行走,得以像其它同类一样地正常生活。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太阳风暴对地球的正面冲击示意图


太阳表面极紫外波段特写的镜头

  在1859年9月,太阳释放出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太阳风暴之一。这场太阳风暴甚至引发电报收发室着火,瘫痪电报服务,并在古巴至夏威夷的上空出现罕见的极光。然而,目前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华盛顿总部的太阳物理学专家以及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处得知:这个情况很可能会再次发生,而现代人类社会极度地依赖电子设备,例如全球的电网服务,GPS导航系统和卫星通讯等高科技系统都将在此次的太阳风暴大爆发中受到影响。

  6月21日,在第五届空间气候企业论坛(Space Weather Enterprise Forum,SWEF)的年会上,包括联合国、美国国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国际电力公司等代表在内的超过百位空间气候方面的专家积极响应,目的是提高全人类关注空间气候环境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各国的决策者和相关天文机构的负责人。1859年太阳已经进入整体活动低于平均水平的太阳周期(太阳大约在每11年进行一次活动周期循环)。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太阳出现较弱的周期,极有可能爆发超强的太阳风暴,且2011年正是出于太阳活动异常弱的第24个周期(Cycle 24)。

  而1859年爆发的强太阳风暴就造成大面积的电报业务瘫痪以及热带出现罕见极光,如今一旦发现此类级别的太阳风暴,势必将严重影响全球通讯等高科技行业。例如,由于变压器受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出现大面积停电,飞机和船只等交通工具无法使用GPS进行导航,全球航班瘫痪、银行网络被迫关闭,严重扰乱了全球的贸易秩序。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8年就着手起草的关于本次太阳周期内强太阳风暴对全球的影响估计:经济损失至少相当于20个肆虐新奥尔良市的卡特尼娜飓风的袭击,而那次飓风袭击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500亿美元,也就是说,保守估计将导致全球3万亿美元的损失。

  然而,面对强太阳风暴,人类应该进行充分准备。相关的研究结构必须尝试对风暴来袭的时间进行预测,加大对太阳活动变化的监控力度,更加精确地跟踪太阳风暴并计算出抵达时间,为地球防御粒子流的冲击争取更多的时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空间气候环境实验室的负责人兼SWEF的发言人Michael Hesse说:我们目前已经能做到对太阳表面进行全面的监控,以及模拟出太阳风暴在冲击地球前的任何动作,可以提前进行空间环境预警,特别是在这段太阳活动极其异常的时期,挽回一些经济损失。

  于此同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在太阳周围部署了包括日地关系空间天文台和太阳动力学空间天文台在内的空间探测器,一旦出现强太阳风暴的爆发,地面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将会立即形成一个3D的模型,预测出太阳风暴的袭击路径,可以精确到各个行星以及地球上哪些地方或者哪些轨道的卫星在哪个时间段将受到太阳风暴的正面冲击。而图2显示的是一个太阳表面特写的镜头,2011年6月16日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在极紫外波段下拍摄的太阳部分活跃区域,显示了太阳表面6000度环境下的电离态氦分布情况,以及等离子喷流从太阳表面喷射出而隐匿的过程,持续时间超过13个小时,此外该区域周围还存在着许多小型喷流产生的斑点。

  对在空间环境预报实验室工作的Antti Pulkkinen研究员来说,这确实是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工作,这不仅得益于我们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理论物理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人类在面对宇宙空间的威胁时有能力进行预测并采取措施。我们所采用的计算机模拟太阳风暴的模型是非常深奥的,可以做到预测当太阳风暴冲击地表时,土壤中产生的电流流动,这些电流对变压器将构成致命的影响,足以瘫痪其工作能力。进行这项预报有助于帮助当地的电力供应单位及时进行相关保护工作,避免电力网大面积受损。

  而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尽管有地球大气层以及磁场的保护,太阳风暴发出的高速粒子流以及辐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但是在空间站里的宇航员就不一定了,他们将受到太阳风暴的直接冲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行动任务理事会兼SWER的议长John Allen解释说:在轨道上的宇航员将受到辐射影响是肯定的了,受到的辐射剂量将是地面上普通工人受到工业辐射剂量的四倍。

  但是美国宇航局一直在研究轨道上的宇航员辐射剂量的积累情况,这个问题将影响宇航员的整个职业生涯,然而,精确的空间天气警报可以对这个影响进行控制,例如在可能发生太阳耀斑的时间段,推迟或取消太空行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警报都是危险的,美国国家航天局也会发布安全警报,有利于空间站合理安排宇航员在合理的时间段进行集中太空行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火星车“好奇”号

  美国航天局6月23日宣布,造价达25亿美元的下一代火星车“好奇”号已抵达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其发射窗口期为11月25日至12月18日。如能按时升空,它将于2012年8月在火星着陆,展开为期一个火星年(约为两个地球年)的探测,主要任务是查明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这张拍摄于2011年6月3日的资料照片显示,“好奇”号在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机动测试。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9 页,共 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