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开普敦10月4日电(记者于大波)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4日在此间表示,虽然美国经济持续疲软以及航天飞机项目终结,但美国不会放弃太空探索。
正在出席此间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的博尔登对媒体说,美国政府、国会和民众对太空探索的支持并没有减弱。所不同的是,民众希望美国航天局在“力所能及”条件下继续进行太空探索项目。
博尔登说,美国将继续推动与俄罗斯的太空合作项目,因为这符合双方的利益。航天飞机停飞后,美国目前只能依靠俄罗斯飞船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博尔登说:“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解决经费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博采众长,以进一步推动太空探索。”
第62届国际宇航大会3日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举行,这是该大会首次在非洲举办。
本届大会以非洲为主题,讨论内容包括如何从太空监测非洲水资源、南非和非洲太空活动等。会议还将举办非洲宇航科学领袖圆桌论坛、各国宇航展等。大会还设立发展中国家援助项目,尤其鼓励非洲国家参加。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的航天集团和研究机构的约2000名代表与会。
国际宇航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办,每年一次,吸引全球航天界广泛参与,享有“宇航奥林匹克”之誉。国际宇航联合会秘书处设在巴黎,目前有中、美、俄、日、欧等58个国家和地区的205个成员。
新浪科技讯 路透社消息,美国人帕尔马特(Saul Perlmutter)、美国-澳大利亚人施密特(Brian P. Schmidt)和美国人黎斯(Adam G. Riess)将分享145万美元奖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颁奖词指出,3人通过研究超新星现象发现了宇宙的加速膨胀。
常用桥段
穿越小说,通常主线是讲述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或机缘巧合、或特意为之),穿越时空,来到某个特定时空(既可以是历史上的某个朝代,也可以是虚拟出的某个环境),继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内容可以包含武侠、言情、奇幻等内容,常用的桥段是:回到古代,利用现代思想和技术谋取权位、改造历史等。
中国式穿越
清穿:穿越回清朝
明穿:穿越回明朝
架空穿:另外架空历史,构造一个完全虚构的时空,情节上并不根据任何正史野史,信马由缰,但是仍和其他清穿明穿里的“倒霉又走运”的主人公们一样,肯定是要由于某种意外或者机缘巧合“掉进”另外一个世界。
穿越的外国特色
1889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写了一个身为现代人的美国佬穿越时空隧道,从十九世纪来到六世纪圆桌骑士时代的亚瑟王朝,闹出许多风波和笑话。美国佬用现代科技战胜了众骑士,并要改造英国,使之迅速进入现代化。这部小说开创了一百年后风行的“穿越小说”这一类型,被誉为“穿越文鼻祖”。
当年迷倒无数少女的《天是红河岸》虽然是漫画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穿越小说,但是其情节的曲折和叙事的宏大也绝对不逊于现今穿越小说,该系列的日本作者筱原千绘以古代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古国希塔托帝国(赫梯帝国)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少女夕梨原本是个平凡的女学生,意外回到过去的希塔托帝国所发生的故事。该系列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好莱坞电影中类似的桥段层出不穷,当然,外国穿越小说也有它们的“外国特色”,和国内小说常常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或者探险家单身一人穿越有点差异的是,外国的“宅男”们才是穿越的主力军,而且还常常是多人一起穿越。
外国的穿越小说常常分为:时间旅行小说(这个你懂的)、空间穿越小说(这个类别大致上是在描述主角穿越到剑与魔法的世界)、反穿越小说(描述其他时空的生物穿越到现实世界来)、混合穿越小说(穿越最高级,特点为主要角色可以穿梭于多个时空,相当于包含之前三种类型)。(文/蔡文喆)
蔡文喆
中新网10月1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卫生官员30日称,因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甜瓜而死亡的人数升至15人,另有84人感染。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说,全美已有19各州报告了李斯特菌感染病例。
在染病死亡的15人中,5人来自新墨西哥州,3人来自科罗拉多州,2人来自得克萨斯州,堪萨斯州、马里兰州、密苏里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各有1人患病死亡。
该中心27日报告,美国有18个州72人因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甜瓜而染病,其中至少13人死亡。
此前,美国曾发生多起因感染李斯特菌而导致加工肉类和奶酪被召回的事件,而此次李斯特菌污染新鲜农产品是事件又一个令人不安的新发展。
这是美国自1998年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食源性疾病疫情。
北京时间9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耶鲁大学地质学家玛丽亚-麦克纳玛拉近日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发表研究文章称,她的研究团队近期发现了许多1500万年到4700万前的甲虫化石,这些奇特的甲虫化石最惊人之处在于它们不仅仅身体结构和形状保存完好,甚至连外壳的颜色都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好像活甲虫一样。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甲虫化石之所以能够保持原始的颜色,要归功于它们的结构性着色现象。色素的颜色是来自从化学物上反射的光线。与色素的原理不同,结构色是由光与纳米尺寸的表面几何图形交互作用产生。如果有纹理特别细密的沉积物取代了死亡甲虫腐烂的身体,那么形成的化石也会复制它原始的色彩。
美国耶鲁大学地质学家玛丽亚-麦克纳玛拉介绍说,“结构色根本不需要化学物。我们希望发现的是,化石中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构产生颜色?如今我们在化石中看到的这些颜色是否与数千万年前它们活着的时候一样的颜色。”玛丽亚的研究团队从这些化石的表面提取了大约0.00008毫米的样本用于研究。这样大小的样本太小以致于无法用肉眼单独看到它,但在显微镜下足以看到明确的形状和细节。根据这些形状,研究人员利用根据现代甲虫外壳制造的模型进行计算,推断这些化石最初究竟是何模样。不过,预计与现实并不完全匹配。根据研究人员的计算,这些化石似乎比它们本来的颜色要稍微红一些。这些化石并没有完全复制甲虫最原始的甲壳,但也只是轻微地改变了光线的折射率。
玛丽亚表示,“这些化石非常迷人。但我需要搞明白,这么小的身体为什么能够保存如此完好。”(彬彬)
美国毒哈密瓜
科学网(kexue.com)讯 美国18个州共72人因进食受李斯特菌污染的哈密瓜而染病,其中至少13人死亡。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前日表示,感染者均在7月31日及之后发病,年龄介乎35至96岁,平均年龄为78岁。目前地方卫生官员仍在调查另外3宗怀疑死亡病例,死亡数字可能继续增加。
这是美国自1998年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一次食源性疾病疫情。李斯特菌很常见而分布广泛,繁殖力强,能引起孕妇流感样症状、死胎、早产、菌血病,还可导致成年人脑膜炎、败血病和心内膜炎等。健康人感染后病情通常轻,老年人及免疫力低则病情通常较重。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曾于本月14日,告诫消费者勿进食科罗拉多州詹森农场的哈密瓜,检疫人员曾在该农场的包装厂房和设备中检测到李斯特菌,相信它是疫情源头。詹森农场同日回收在格林纳达出产的Rocky Ford品牌哈密瓜。 FDA也建议消费者不要进食回收的哈密瓜,应予丢弃。在7月29日至9月10日期间,该农场的哈密瓜至少销售至17州。
CDC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998年,美国曾有21人因进食受李斯特菌污染的热狗死亡。 2009年也曾爆发致命食源性疫情,当时全美有7人吃下受沙门氏菌感染的花生死亡,700多人中毒。
最近全世界食品安全问题成了最为严峻的事情,前不久欧洲的毒黄瓜令整个欧洲谈"黄瓜"色变,今年的5月中旬开始在德国蔓延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仍在继续扩散,导致多人死亡,被感染的人不计其数。此包括瑞典、丹麦、英国和荷兰在内的多个国家均已报告感染病例,欧洲一时陷入恐慌。
而为了应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近日声称正在开发一种新软件,可帮助公司和消费者跟踪从食品生产到端上餐桌的全过程,以避免受不安全食品所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全球食品生产商和消费者的一大问题。
这种软件名为“食品安全模拟器”(Food Safety Simulator),是一个手机应用程序,旨在让消费者对自己所买东西的可靠性做到心中有数。安装后,消费者可利用手机来扫描食品上的条形码,从而了解该食品的安全程度。IBM会给食品做星级评定(类似于评估餐馆的服务),其中会参考如安全检测失败率、供应商背景及最近是否有召回事件等因素。商品拥有的星数越多说明消费者越可放心购买。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陈丹青,中国画家,文艺评论家。祖籍广东台山,1953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恢复高考时,以同等学历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录取。1980年,陈丹青以油画《西藏组画》一举成名,1982年赴纽约定居,1983年6月,陈丹青个人画展成为中国当代画家在美国举办的首个个展,之后,他在美国取得了属于一个艺术家应该有的几乎所有成就。
陈丹青,这位中国目前最受关注的艺术家、学者,在中国艺术界、文化界均有很高名气,然而,他却因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线和发表大胆言论而引发讨论与关注。近日,陈丹青接受凤凰网《非常道》专访时表示,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打乱,陷入人情沼泽难以自拔。
初到美国被震撼两三年
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美国,在那呆了18年,刚到美国时,他很纠结。陈丹青说,那时出国的目的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要成为世界艺术家,而是想去看原作,但他出去以后才知道,原来要面临那么多的问题,根本不只是原作的问题。陈丹青意识到,西方太庞大了。
后来,陈丹青看到了很多去美国的中国人,他们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办绿卡要买房子等,这些让陈丹青震撼了两三年。但是,陈丹青说他是一个生存能力很强的人,“农村生活我都能受得了,纽约没有我受不了的事儿。 ”
归国之后生活被打乱
2000年,陈丹青回国,后来的日子,陈丹青常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有人质疑他被过度“消费”。但在王安忆的眼中,陈丹青却是一个生活很封闭的人,很难介入社会生活。陈丹青说,外界对他的评价刚好与王安忆的说法相反。“至少,我上媒体上太多了,这是我回国之后就一直被指责的地方,我不知道王安忆说我生活很封闭是什么意思。 ”陈丹青说,他的生活很简单,但最近十年有点被打乱,就是杂稿太多,以及接受各种采访,我一旦写了点东西,所有老朋友、新朋友都要我帮忙。“你知道,有朋友开个画展、出个书啊都要我来写,即使推掉十件或七件,还有三件要做,这是人情的沼泽地,陷进去就很难逃脱出来。 ”
大胆言论
我们最好的艺术作品在西方很普通
很多人都说陈丹青当年是在最牛的时候选择出国,但出去之后,他却发现,原来自己的作品是那么普通,早就过时了。陈丹青说,在美国,他最先学会接受自己的位置。他发现自己在前半段生命里做的事情放到一个更大的空间里,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不该夸大。
德国的废弃卫星也将坠毁
随着太阳活动不断增强,人类正在迎来卫星“回家”的高峰。据美国媒体9月25日报道,报废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坠落地点目前尚不明朗,有科学家称其残骸有可能永远都不会找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4日发表声明称,报废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于美国东部时间23日晚11时23分至24日凌晨1时零9分之间坠入大气层,可能落在加拿大境内。
NASA研究地球轨道飞行器残骸的首席专家尼古拉斯 约翰逊24日表示,无法确定卫星坠落的具体位置十分正常。“我们不知道(卫星)的进入点在哪儿,不知道残骸会飞到哪些地方去,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NASA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密切关注各地传来的消息,不过根据卫星最后4.8万公里的飞行轨迹来看,可以肯定其坠毁的地点远离美国西海岸。
约翰逊指出,每天都有人造卫星的残片进入地球大气层,而“高层大气研究卫星”此次坠落之所以能吸引大众如此多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被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选为了今年国际防范演习的对象。该委员会由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和日本等12国的宇航机构组成,它所举办的年度国际演习旨在增强各国对危险太空物的预警和防范能力。
另有之前报道称,报废的德国“伦琴天文卫星”将在10月底或11月初坠落地球,它重2.4吨,在制导系统出故障后于1999年报废,已在太空漫无目的地遨游了12年。NASA专家估计,“伦琴天文卫星”的碎片有30块,总重量估计有1.6吨,其中质量最大的一片可能是卫星的光学系统,坠毁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概率是1/2000,比“高层大气研究卫星”高出许多。
德国宇航中心(DLR)发言人安德烈亚斯 舒茨表示,“伦琴天文卫星”可能给地球带来的最大危险是其装载的用于捕捉太空射线的镜片,这些碳纤维强化材料制成的镜片都经过极好的保护处理,应该可以抵御进入大气层时的高温。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空间碎片专家休 刘易斯介绍说,一个飞行器何时进入大气层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飞行器进入高层大气时的角度,二是高层大气本身的活动,而这就与太阳活动有关。随着2013年太阳活动最高峰的临近,近两年中可能出现报废卫星“扎堆回家”的现象。
相关阅读
《富一代:新贵阶层的财富与生活》,[美]吉姆·泰勒、道格·哈里森、史蒂芬·克劳斯著,韩君宜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定价:39.00元
当今美国富人们大多出身中产阶级,尽管得以在科技、软件、制造、投资等行业企业中创富发达,但他们仍秉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价值观,包括“工作是一种美德”、“竞争是激烈的”、“尊重他人”、注重教育,等等。他们也深知,自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取得,源于努力工作、坚持、与人为善,以及幸运,因此这部分人普遍具有乐观、直接解决问题、终身学习、热情和自信的特点,还乐于助人。
这本书所谈论的“富一代”、“新贵阶层”,都是美国富人,但书中所涉及的诸项问题与分析,显现出这样一个阶层与中国富人存在较多共同之处。因此可以说,这本书显然能帮助正在从事向中国富人推销商品(服务)的人们,认识自己眼中略显神秘的客户,了解他们的理财、消费特征和生活态度。此外,对于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创富的准新贵们而言,这本书也将告诉他(她)们,应当如何让财富的增值与生活的幸福联系起来,而非带来烦恼。
如果你想尽可能快地了解美国富人,就不妨首先打开《富一代:新贵阶层的财富与生活》第四章。这一章会告诉你,当今美国富人们大多出身中产阶级,尽管得以在科技、软件、制造、投资等行业企业中创富发达,但他们仍秉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价值观,包括“工作是一种美德”、“竞争是激烈的”、“尊重他人”、注重教育,等等。他们也深知,自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取得,源于努力工作、坚持、与人为善,以及幸运,因此这部分人普遍具有乐观、直接解决问题、终身学习、热情和自信的特点,还乐于助人。
有别于许多媒体传递给公众的先入之见,美国的财富精英阶层绝大多数不愿意显露自己的财富,只有极少一些个体热衷于炫耀式消费。这本书的作者曾联手开展为期4年分三次完成、先后共访谈3600多个对象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富人并不会过多地参与常人眼中“上流社会”的活动,例如滑雪、划船、请私人教练陪同户外锻炼;有约1/4的富人打高尔夫,但水平不是很高。另外,美国富人所选择的娱乐休闲活动、阅读的报刊范畴,也基本与中产阶级的品位一致。也就是说,那些将富人阶层假定为消费特征和生活方式一致、按照媒体制造的富人形象而编制的商品(服务)广告,及相关营销方案,很可能从一开头就是不靠谱的。
美国富人又是如何花钱的呢?媒体报道和专栏作家的描述常常向公众介绍说,富人花钱随意,让会计师和律师处理他们所有的金钱及财务问题,热衷于到高档购物场所无节制地血拼,对价格优惠和打折信息不感兴趣,热衷时尚,等等。这项调查却显示,美国的富人消费意识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夸张,许多人承认自己在理财方面不够擅长却依旧拒绝理财专家和律师,很少有人去购买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富人确实喜欢购物,却仍然非常在乎价格优惠甚至消费积分,他(她)们基本不排斥去沃尔玛等平价大卖场买大路货;过半数的美国富人因为不露富的考虑,而从来就排斥追捧各种时尚潮流。《富一代:新贵阶层的财富与生活》总结指出,事实上,由于中产阶级教育的强烈熏陶,富人阶层多数人都表现出精明、理性购物的特征,不会轻易受广告或各种方式推销的诱骗。
当然,高档昂贵商品特别是奢侈品的购买群体,仍多数是由富人组成。但富人致力于挑选、购买之后,注意“藏富”,其所看中的不是商标,而是奢侈品的精致和品位。为此,富人的闲暇时间有一部分拿出来学习如何辨别消费领域商品(服务)是否卓越的常识。《富一代:新贵阶层的财富与生活》一书以“理财恐惧(自信)指数”与“金钱责任(放任)指数”两个维度为坐标体系,将美国富人分为街坊型、挣扎型、领导型、赞助型富人及特立独行者。这样一个划分,是理解富人财富和生活态度的有效参照标准。这本书的第九章专门提到,美国富人在内的各国富人,因近年来更为激越和深刻的全球化,基于其共同经历、心态和资产规模等共同点,而一步步积累出近乎同化的当代全球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