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从美国宇航局地球资源观测卫星(Landsat)的红外数据中发现,伊朗卢特沙漠2005年时达到了全球最高的70.72摄氏度,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地球上大多数极为炎热的地区温度都很高,但是其中部分地区远离陆基监测站的覆盖范围。 

探秘地球上最热之地:伊朗沙漠高温70度(图)

 伊朗卢特沙漠的卫星图像

  从往年的报道上看,世界上最热地方的头衔一般都由利比亚的埃尔阿兹兹亚(El Azizia)地区夺得,这些温度都由地球上的监测仪器所记录,但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观测显示,利比亚的埃尔阿兹兹亚并不是最高温度。早在1913年,加州死亡谷监测到134华氏度的温度,一举打破了之前记录的全球最高温度。在1922年9月22日,埃尔阿兹兹亚通过九个月的记录,监测到了高达136华氏度的温度,大约为58摄氏度,来自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风夹带着炙热空气使得这一趋势可持续保持数年。

  美国蒙大拿大学(Montana)通过一项新的研究揭开了现今地球上最热的地区,他们使用了来自美国国家卫星遥感地质调查的数据。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究人员、该小组的成员斯蒂文介绍:大多数被认为是世界最热的地区事实上并不是地球上温度最高地点的候选者。斯蒂文和他的同事们在调查了由轨道卫星记录的地球上温度最高点的历史记录,结果发现在被审查的七年之中,伊朗的卢特沙漠的五年中达到了全球温度的极值。

  但是过去的监测数据列表中并没有提及伊朗卢特沙漠,诸如撒哈拉大沙漠、北美洲的索诺兰沙漠都是温度极高的地区,更恶劣的气候环境使得常规的测量方法以及气象站不能深入到沙漠深处,因此有些可能会达到最高温度的地区由于不可被直接测量而没有列入监测结果列表,该研究小组的成员大卫·米尔德思克勒尔(David Mildrexler)认为:地球上大多数“热点”地区并不能被地面监测仪器直接测量。

  而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可解决这个问题,它们可以在位于地球上数百公里甚至更高的地方扫描地球的每一块土地。科学家通过卫星采集地表温度的计划被称为大地皮肤温度监测计划,可为研究人员提供监测地方的日照强度、大气以及其他地面热源的情况。而气象站监测的温度数据一般是高于地面数米的位置,而更贴近地表的地方可能存在更高的温度。

  虽然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可能随着年份的变化而不同,但是总的环境以及各种外界条件是基本类似的,比如干旱、多岩石和地表呈现深色更有利于热量的吸收,而质量较轻的沙粒往往会反射更多的阳光。隶属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地球资源观测卫星(Landsat)扫描了伊朗卢特沙漠,并生成了各地区自然环境色,科学家通过将其与红外图像的对比发现了较暗地区的温度为全球最高的159.3华氏度。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晚报记者杨美萍综合报道

  据《菲律宾星报》18日报道,菲律宾国防部和外交部高级官员将于本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与美方举行会谈,届时双方将讨论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对峙事件。

  报道称,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和外交部长德尔罗萨里奥即将于本月底赴美参加菲美“2+2”会议,与美国防长帕内塔和国务卿希拉里举行会谈。

  加斯明1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菲美会谈是否会涉及中菲在黄岩岛对峙一事。加斯明回答:“我确信这将是会谈的主题之一。 ”

  德尔罗萨里奥则向媒体透露:“会谈将讨论三大议题:地区问题,双边和防务问题,以及经济合作问题。 ”

  《菲律宾星报》称,菲方将趁此次会谈之机,向美方提交一份菲律宾所需的军事装备清单,以建立可靠的海事防御。据悉,菲律宾正在与美方谈判,求购第三艘退役的海岸警卫队巡逻艇、二手F-16战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用于军舰的武器装备。

  加斯明还表示,菲方无需美方帮助解决黄岩岛对峙事件。

  2011年11月,希拉里访问菲律宾时曾表示,菲律宾是美方可信赖的盟友,并承诺帮助菲律宾提高海事武器装备。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4月18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白宫17日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4月30日在华盛顿会见到访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这将是双方在朝鲜卫星发射后的首次会面。

  白宫发言人卡尼称,奥巴马将和野田佳彦就广泛的双边、地区和全球议题进行讨论,包括美日安全同盟、经济和贸易问题以及深化双边合作。

  此外,双方还将讨论全球和地区安全议题,预计朝鲜近日进行的卫星发射将会是内容之一。

  此次会晤将是双方领导人第二次直接对话,也是奥巴马首次在白宫会见野田。

  朝鲜此前的卫星发射使半岛局势紧张加剧,引起周边国家密切关注,美国已承诺将履行承诺,维护其在该地区盟友的安全与稳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拉登家人被巴基斯坦驱逐离境 巴政府希望抹去恐怖大亨痕迹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孙伶俐):去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被美军击毙,当时和他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包括他的3名妻子和9个儿孙则被美军抓获,之后一直关押在巴基斯坦。而据本·拉登家人的律师17号表示,他的家人将被驱逐出巴基斯坦,他们可能在18号零点之后的几个小时离境。详细情况本网来连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驻巴基斯坦记者孙伶俐:

  主持人: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本·拉登的家人什么时候会离开巴基斯坦?另外,为什么是在18号离境?

  记者:在本·拉登去年5月被击毙后,他在巴基斯坦的12名家人,包括3名遗孀,8个孩子和1个孙子都被羁押在巴基斯坦。本月2号,巴基斯坦一家法院对本·拉登的三名遗孀和两个已成年的女儿做出判决,认为她们在巴基斯坦非法居留,并判处45天的监禁,以及每人110美元的罚金。法院方面同时要求她们服刑期满后尽快离境。由于他们是3月3号被正式逮捕的,所以到4月18号他们的刑期就结束了,将被释放。本·拉登家人的律师阿米尔17号说,18号零点之后,他们随时有可能被巴基斯坦政府驱逐出境,因此他们将在被释放后离境。

  主持人:那么,本·拉登的家人离开巴基斯坦之后将会去哪里呢?

  记者:本·拉登的三个妻子中,两人是沙特国籍,一人是也门国籍,因此离开巴基斯坦以后他们可能首先前往沙特阿拉伯。而本拉登最年轻的也是最受宠的妻子阿莫尔是也门人,因此之后她可能将会带着她的5个孩子前往也门。巴基斯坦情报部门官员也证实说,本拉登的家人将在17号午夜离开巴基斯坦,有可能前往沙特。几名沙特外交官近几周访问了巴基斯坦,与巴方商讨了一些让本拉登家人入境的细节问题。

  主持人:随着本·拉登家人的离境,现在是不是可以说本·拉登这位恐怖大亨的痕迹在巴基斯坦已经被消除干净了?

  记者:可以说,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痕迹已经基本被消除了。我们知道,去年5月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的阿伯塔巴德被美军击毙,这件事引发了美国和巴基斯坦的矛盾,美国指责巴方藏匿了本·拉登,而巴方表示对此并不知情,并且指责美国采取单边行动越境袭击 ,侵犯了巴基斯坦的主权。为此,巴美两国关系急转直下。为了消除本·拉登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巴基斯坦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今年2月,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就用重型机械拆除了位于阿伯塔巴德的本·拉登住所,以除去恐怖主义的“痕迹”。一些阿伯塔巴德镇的居民希望政府保留本·拉登住所,认为可以将这里开发为观光点,还有人主张把本拉登的住所改造成学校和医院。但另一些人认为保留本·拉登住所“有危险”,可能招引“基地”组织的支持者来此“超圣”。所以巴基斯坦方面最终拆除了本·拉登的住所。现在,本·拉登的家人也离开了巴基斯坦,可以说,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基本上不会再留下什么痕迹了。这样也可以使巴基斯坦政府摆脱本·拉登事件造成的不利局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外务省17日晚间发表声明称,坚决反对联合国安理会16日通过的有关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主席声明。朝鲜同时表示,将“脱离”与美国达成的“2•29”协议,并将继续发射卫星。声明中未提及会否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安理会16日发表主席声明,强烈谴责朝鲜4月13日进行的卫星发射。声明要求朝鲜立即全面遵守安理会第1718号和1874号决议,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进一步发射,不进行核试验。

  朝鲜外务省则在声明中强调,朝鲜本次发射卫星保持了最大限度地真诚和透明,但美国非要给朝鲜扣上发射远程导弹的帽子,并将制裁朝鲜的无理要求强加给了联合国安理会。这是对朝鲜民族尊严和主权的侵害。声明表示,安理会通过的1718号和1874号决议是“敌视和压制朝鲜”的产物,是无视《国际法》的“非法文书”。

  据朝中社报道,鉴于朝鲜主权和平发射卫星的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朝鲜外务省表态称:第一,坚决驳回联合国安理会的主席声明,朝鲜的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不容践踏;第二,朝鲜将继续行使宇宙开发的权力,继续发射同步卫星及各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实用卫星;第三,朝鲜将“脱离”与美国达成的“2•29”协议。

  声明还表示,朝鲜将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美国承担。

  据悉,朝美此前曾于今年2月29日在北京举行第三轮高级别对话,并取得积极成果。朝鲜决定在朝美举行有效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和宁边铀浓缩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的铀浓缩活动实施监督。美国方面则同意向朝方提供食品,称不再敌视朝鲜。(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美国军队最高级军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16日就军方人员涉嫌在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主办城市行为不当表态,自认使总统失望。初步调查显示,涉嫌不当行为的军方人员可能超过先前认定的5人。

  美国特工处13日从哥伦比亚召回11名行为不当特工,14日对他们作出行政休假处理。国会众议院议员、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彼得·金向美联社记者证实,这些特工涉嫌携应召女郎回酒店;多名军方人员同样涉嫌。

  五角大楼发言人乔治·利特尔拒绝公开军方人员在奥巴马出席峰会期间扮演的角色,只说他们“与(保护)总统安全无关,而是协助美国特工处执行任务”。

  美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南方司令部指挥官威廉姆·弗雷泽已下令调查。一名上校已经前往哥伦比亚收集事实证据。

  与11名特工不同,先前确认涉嫌不当行为的军方人员获准在哥伦比亚继续完成工作,定于17日返回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接受调查。

  南方司令部发言人斯科特·马尔科姆拒绝公开调查对象的人数。五角大楼发言人利特尔说,数字可能超过先前认定的5人。马尔科姆和利特尔没有提及这些人员所属军种。一些不愿公开姓名的国防部官员告诉媒体记者,至少10人接受调查,涵盖所有军种。

  蒋骢骁(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资料图: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资料图: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中新社休斯敦4月17日电(记者 王欢)服役27年、在太空累计飞行2.38亿公里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17日清晨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启程,完成其最后1千公里航程,目的地是它的新家——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在这最后一次飞行中,“发现号”不必发射升空,他“匍匐”在美国宇航局特制的波音747飞机的机身上,伴随现场近2000名宇航员、工作人员、贵宾、游客和媒体记者的欢呼声,滑行过跑道向晴朗的天空飙升。两架飞机将在首都华盛顿市区绕行后降落,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发现号”芳容。

  作为美国航空航天署所有航天飞机中机龄最大也是服役时间最长的航天飞机,“发现号”可谓功勋卓著。

  自1984年以来,“发现号”完成39次太空之旅,累计飞行365天,运行约2.38亿公里,曾搭载宇航员240余人。其历史性功绩还包括:将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轨道、携带第一位搭载美国航天飞机升空的俄罗斯宇航员、第一位女性宇航员驾驶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实现首次对接,在美国两架航天飞机爆炸后,两度承担重返太空的重任。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3月9日11时57分,“发现号”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完成最后一次国际空间站之行的同时,也结束了近27年的飞行生涯。

  “非常高兴能够再一次见到它,”伴随“发现号”执行最后一次任务的指挥官史蒂文·林赛说,“我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观众欣赏到它的风采。”

  美国宇航局花费一年时间对“发现号”进行拆解,排空所有有毒燃料,消除不必要的管道。本月19日,它将在华盛顿郊外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史蒂芬中心揭幕,正式成为馆藏。据悉,该馆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史蒂芬中心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参观。

  根据美国政府部署,美国宇航局去年夏天终结了实施30年的近地轨道航天飞机计划,集中精力和财力将宇航员送往火星及其附近小行星。以“发现号”为代表的航天飞机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一代“航天明星”谢幕之际已有薪火相传的种子,从太空机器人到新的载人航天器,未来太空并不寂寞。(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平壤4月17日电(记者 张利 杜白羽)朝鲜外务省17日发表声明,谴责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朝鲜发射卫星的主席声明,称朝鲜将继续发射实用卫星,并不再受2月29日朝美协议的约束。

  声明表示,朝鲜将继续行使自主宇宙利用权利,按照国家宇宙开发计划扩大加强宇宙开发机构,继续发射包括同步卫星在内的国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实用卫星。

  声明强调,既然美国“以露骨的敌对行为”撕毁了2月29日的朝美协议,朝鲜也将不再受其约束。美国在朝鲜宣布卫星发射计划后停止了朝美协议所规定的提供粮食援助。美国以行动推翻了其“尊重朝鲜主权、对朝鲜没有敌视意图”的约定,完全撕毁了2月29日的朝美协议。有鉴于此,朝鲜将摆脱朝美协议,可以任意采取必要对应措施,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都将完全由美方承担。

  朝美2月29日宣布,朝鲜决定在朝美举行有效会谈期间暂停核试验、远程导弹试射和宁边铀浓缩活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暂停铀浓缩活动实施监督。美国方面则同意向朝方提供食品,重申不再敌视朝鲜,并逐步改善美朝关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裸体模特在工作(资料图)

湘潭女教师状告北京画家王宏峥侵犯肖像权一案虽然二审尚未宣判最后结果,然而这件事却引发了社会对于人体模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尤其是“裸模”,这个在外界颇具争议和神秘的群体,这样的一群人目前是怎样的生存状态?这个行业目前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尴尬?经过成都商报记者在业内、圈内的多方采访,今天起为您揭开神秘的国内人体模特行业内幕——

成都人体模特现状

年龄大太数量太少收入太低

聚焦这个群体,首先要从这个群体的最大客户——艺术院校说起。艺术院校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油画和雕塑的,画人体写生是必修课。人体模特也是不可或缺的“活道具”。学生描绘的模特,体貌越多样,显然就越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艺。

然而,梦想难以照进现实。就四川的艺术高校而言,包括四川美院,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情形:10多年前老师画过的人体模特,到今天学生还在画。成都所有的高校,上千名艺术学生,都在共用着一小群不到20人的“老模特”队,而他们的报酬,从10多年前的每课时十几二十元,到今天依然还是这个价格……

裸模的真正“尴尬”:

不是不穿衣服,而是薪酬太低

著名油画家、四川师大文理学院副教授廖新松很早就曾对记者“抱怨”说,这些年,画来画去都是一群老模特。“从我自己上学的时候,到现在带着学生们画的,还是他们。看着他们一年年地变老,几乎没有新的面孔加入,很无奈。”据廖新松透露,目前成都各大高校的艺术院校,都在“共享”着这同样一批人体模特。“他们主要来自一个模特经纪公司。老板是两口子,自己也当模特。”

然而,当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这个模特公司的女老板时,她却坚决拒绝了采访要求。“之前有很多记者找过我,但我和我老公都没有接受。不管怎么说,做我们这行的都不太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我们都是些很传统的人,也只有很传统的人才会干这一行。”

川师大油画系主任陶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其实改革开放到现在,外界看待人体模特的观念早已不是问题,模特们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也很正常。“真正的难题,还是由于薪酬待遇导致的。”陶晶透露,差不多从十多年前开始,学校聘请的人体模特,待遇就是每课时十几二十元,到现在依然!“我记得10年前是15块钱一课时,现在也就20多吧,反正最高都不会超过30元。”

这样,一个人体模特在学校供学生们画上一天,也就挣个100来块,“而且他们有公司的话,公司还要抽成,最后到手里的可能就七八十元,真不算多。”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收入还不是天天都有的。

对于人体模特来说,这是他们的困境,对于画画的师生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困惑。“从10多年前画到现在,物价上涨了这么多,但报酬几乎没怎么增长,难怪质量好些的模特都去找更赚钱的活儿了,学校很难请到新鲜面孔。”廖新松说,“我这些年都是眼看着这些模特变老,画来画去基本上都成中老年模特了。”

高校使用的人体模特

主要是郊县农民,严格讲都不符专业标准

从美术专业的角度上讲,模特人选显然应该不断变换才是最理想,越多样越好。“人体模特不像时装模特,不一定要身材苗条或长相标准,但通常要求身体结构比较清楚、骨骼结构清晰,或者肌肉发达,总之容易把握人体特征的,然后就是有特点。”陶晶说。同时他提到偶尔也有画家能碰到出于对艺术的喜爱自愿当模特的,“但都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的呢?陶晶坦言,就是多年前形成的这个价格机制,一直没人去改变而已。陶晶说:“形成了一定规律,一般学校肯定不会去主动涨。而且虽然这些模特质量不怎么样,但又没有到影响教学的地步,所以也就这么一直拖下来了。其实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确实一时找不到改善的办法。”

据川音成都美院油画系主任刘勇介绍,在成都地区的美术高校担任人体模特的这个人群里,主要是成都郊县的农民,严格讲都不符合专业要求。“过去我们在川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会儿,课堂用的人体模特,首先还要进行形体检查,符合条件才用。现在基本是有人愿意干就行。”

“质量好”的模特不是没有,但都不会在高校长期工作,“别的地方有报酬高的,很快人家就走了。说实话现在干点儿啥不比这个挣得多呢。”刘勇也提到,目前艺术院校涉及人体绘画的训练不如过去多了。“教学和学习都多元化,涉及人体写生的课程减少,雕塑系和油画系需要的多些,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过去那么多。”

外地人体模特现状

价高点也就每课时四五十元老头老太太比较多

那么,在国内其他大城市和美院,人体模特们的待遇又如何呢?廖新松说,据他在北京进修期间所了解到的情况,北京的人体模特待遇要好过成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大概也就是每课时四五十元,顶天了。来当模特的人,也是年龄偏大,老头老太太比较多。”

著名油画家、四川美院油画系主任庞茂琨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从自己进入川美学习到留校任教这些年里,人体模特的工资涨过一些,但最近这些年都没涨了。“现在也就是20多块钱一个小时。模特嘛都没什么形体好的,都是农村里年纪比较大的农民或民工,和成都这边一样。”他也认同薪酬的原因,“这是个老问题了”。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三星的芯片产品(CFP图) 三星的芯片产品(CFP图)

  传三星芯片项目获西安2000亿补贴 优惠政策“过度”引质疑

  为吸引300亿美元的投资,当地给出了至少2000亿元的政策优惠条件,这是近日三星芯片项目落地西安之后引发的质疑。

  昨日,三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当地承诺给出巨额补贴的说法,称目前可以确定的数字只有“三星在西安投资70亿美元建芯片生产线”,投资的具体事宜仍在洽谈当中,“2000亿补贴的数字我也很疑惑”。

  文/记者刘新宇

  本报讯 本报3月曾披露,三星拟投70亿美元在华建闪存芯片工厂。这一消息近日得到了证实。

  4月10日,三星电子与陕西省和西安市共同签署了相关投资协议。这是继苏州液晶面板之后,三星在华的又一重磅投资,也被称作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外资项目”。

  消息称,将在西安高新区投资的存储器项目是三星电子最领先的技术,每月可生产10万片,需要场地130万平方米。投资第一期为100亿美元,其中第一阶段为70亿美元;第二阶段为30亿美元;第二期为70亿美元,第三期为130亿美元。总投资届时将超过300亿美元。

  总投资额仍未确定

  不过三星对300亿美元的投资总额数据仍然相当谨慎,三星相关负责人昨日对本报记者强调,目前投资可以确定的数字只有“70亿美元”,其他投资事宜仍在洽谈当中。

  三星加速在华投资主要是考虑到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手机和彩电生产基地,闪存芯片工厂量产后,可以实现“对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做到快速反应、高效应对”,三星的相关负责人曾这样对本报记者解释选择在华建设芯片工厂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闪存芯片是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存储介质。

  “保守”三星意外落子西安

  三星曾十分担心在海外建设高科技生产线存在技术外泄的风险,过去一直没有在韩国和美国以外地区建立高科技生产厂。

  而此番选择西安更是出乎业界预料。按照三星给本报记者的官方解释,选择西安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由于西安市周边有许多三星电子的主要客户;二是西安有充分的优秀人才储备以及吸引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三是西安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电力、供水等产业基础设施很好;四是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

  但这些条件似乎并不具有太大的说服力,三星也承认,在西安之前,三星与多个中国城市进行过沟通,不少城市也非常有意愿引入三星的这一项目。

  据媒体透露,曾经的“绯闻”城市有北京、重庆、无锡、苏州等,这些城市无一不具备三星给出的上述条件。尤其是北京,拥有“中国硅谷”中关村、便利的交通条件、“在中国的心脏部位设立三星半导体工厂的象征意义”,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消息也称双方已进行了多轮谈判。

  虽然三星此次选址的西安高新区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吸引了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电子信息企业进驻,但外界更愿意将三星选择“最初不在名单之列的西安”与“巨额补贴”联系起来。

  有媒体称,西安给出的财政和行政支持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对投资额进行30%的补贴;项目所需130万平方米厂房由西安方面代建并和土地同时免费提供;每年补贴水、电、绿化、物流费用5亿元;对所得税征收进行前十年全免后十年半额征收。同时,西安市还承诺,将为项目修建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按照上述政策计算,西安为三星项目付出至少2000亿元。

  不少评论人士据此炮轰当地的“过度”优惠政策。评论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发展已与十多年前不同了,应该防止外资利用地方之间的博弈无限地要求优惠政策。更有人担心,巨大补贴和付出可能会引发国际贸易争端,从而对国内整个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星回应:

  优惠条件还在洽谈

  三星相关负责人则在昨日对相关的报道和言论表现出了“无奈”的态度,据这位负责人称,三星与西安市方面的优惠条件还在洽谈当中,也确实涉及土地、物流等方面,但目前这些方面还只是刚开始沟通,并没有具体的信息可以披露,“怎么出来了2000亿补贴,我也很疑惑。”该负责人指出,这一数字完全是媒体的猜测。

  这位负责人指出,三星在中国天津、苏州、深圳、惠州等各地有不少的工厂,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了当地的优惠政策,但从之前的经验来看,这些优惠政策并不会公开披露。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20 页,共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