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发表声明,计划2013年向国际空间站长期“派驻”一名类人机器人,以帮助宇航员“解闷”。

  声明说,这名机器人“身材不高”,大约50厘米。它将协助宇航员接受地面指令,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拍照,识别和分析他们面部表情传达的信息,甚至能在“推特”网站上发布“状态”、传照片等。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专家说,机器人的表情和语言将舒缓宇航员的压力。此外,在宇航员睡着时,机器人还可以监控任务,监测宇航员的健康状况及压力水平。

  据当地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局定于本月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输送昵称为R2的“太空机器人2号”。日本也要研制太空机器人的想法正源于美国的“太空机器人2号”。目前,东京大学和日本电通公司研发人员正探讨一些技术细节,预计机器人研发需要一年时间。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资料图片/来源:中新网)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月17日宣布,现年47岁的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将成为首位担任国际空间站站长的日本人。若田光一将从2013年年底开始在国际空间站逗留6个月,并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担任站长。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这将是若田光一第四次前往太空,也是他第二次在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届时,他将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的最初4个月,若田光一将作为工程师,利用包括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在内的设施开展科学实验;在最后两个月,他将担任站长。
国际空间站站长负责确保空间站内全体人员安全以及切实完成太空实验等各项任务。为此,若田光一将从今年3月正式开始相关训练。他表示:“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取得最大成果,我将竭尽全力为太空飞行做好准备和训练。”
2009年3月,若田光一乘坐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抵达国际空间站,并成为第一个在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的日本人。此后,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也实现了在国际空间站的长期逗留。自今年5月开始的6个月时间里,另一名日本宇航员古川聪将乘坐“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资料图片/来源:中新网)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月17日宣布,现年47岁的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将成为首位担任国际空间站站长的日本人。若田光一将从2013年年底开始在国际空间站逗留6个月,并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担任站长。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这将是若田光一第四次前往太空,也是他第二次在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届时,他将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的最初4个月,若田光一将作为工程师,利用包括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在内的设施开展科学实验;在最后两个月,他将担任站长。
国际空间站站长负责确保空间站内全体人员安全以及切实完成太空实验等各项任务。为此,若田光一将从今年3月正式开始相关训练。他表示:“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取得最大成果,我将竭尽全力为太空飞行做好准备和训练。”
2009年3月,若田光一乘坐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抵达国际空间站,并成为第一个在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的日本人。此后,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也实现了在国际空间站的长期逗留。自今年5月开始的6个月时间里,另一名日本宇航员古川聪将乘坐“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人民网2月17日电 日本航天署本周宣布,正考虑将“会说话和值班”的机器女人送到国际空间站工作。这样,当宇航员们睡觉时,这个可靠的帮手就能承担起监控飞行状态的工作。据悉,这名“机器女仆”还可帮地面控制人员观察宇航员健康情况,并和地面工程师通过微博交流。

  日本方面介绍说,这个“机器女仆”将于2013年升空。届时,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将“多一个会说话的温柔伙伴儿”。如果一切顺利,类似的机器女仆将用来充当日本老人的“保姆”。虽然日本的“太空保姆”计划还处于研制阶段,但美国的“太空机器人”则成熟多了,并将搭乘“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工作。

  美国生产的机器人具有“仿真脑袋”和手臂,因此能和宇航员使用同样工具,并承担一系列科研设备的保养工作。美国希望今后能派机器人执行类似“太空行走”这样的高难度任务。现阶段,造价250万美元的美国机器人只有上半身,因此无法离开实验室。日本科研人员表示,他们开发的机器人属于美国机器人的“升级产品”。

  美国宇航局此前曾透露,计划在三年内派一位机器人宇航员重返月球完成“插国旗行动”。这个代号为“M-项目”的登月计划采用的机器人由美国宇航局和通用汽车公司联合研制。该机器人“上半身”就是即将跟随“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清洁工”。美国宇航局现在主要任务就是让航天员熟悉机器同事的工作流程。

  据悉,美国研制的机器人名为“太空机器人2号”。它的眼睛是藏于金色头盔中的4台摄像机,其嘴里藏着一个深度感应器;大脑设置在腹部,能源系统在身上的“双肩背包”中。这个太空机器人能承担国际空间站的清洁任务,可在宇宙空间极冷、极热条件下替宇航员拿工具,处理关于有毒气体泄露、起火等紧急状况。

  今后,美国将开发更先进的太空机器人,以便替代人类前往小行星、火星或更远的星球去执行探测任务,为人类最终进入太空深处探路。(高轶军)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资料图片/来源:中新网) 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资料图片/来源:中新网)

  新华网东京2月17日电(记者 蓝建中)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7日宣布,现年47岁的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将成为首位担任国际空间站站长的日本人。若田光一将从2013年年底开始在国际空间站逗留6个月,并在最后两个月时间里担任站长。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这将是若田光一第四次前往太空,也是他第二次在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届时,他将搭乘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的最初4个月,若田光一将作为工程师,利用包括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在内的设施开展科学实验;在最后两个月,他将担任站长。

  国际空间站站长负责确保空间站内全体人员安全以及切实完成太空实验等各项任务。为此,若田光一将从今年3月正式开始相关训练。他表示:“我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取得最大成果,我将竭尽全力为太空飞行做好准备和训练。”

  2009年3月,若田光一乘坐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抵达国际空间站,并成为第一个在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的日本人。此后,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也实现了在国际空间站的长期逗留。自今年5月开始的6个月时间里,另一名日本宇航员古川聪将乘坐“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长期逗留。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木星:大红斑
 

  木星表面的大红斑风暴相当于“卡特琳娜”飓风的10万倍,同时,这场猛烈的飓风并不会持续数日,而是数百年。木星大红斑最早发现于1655年,其颜色与化学物质磷十分接近。
 


太阳:美丽而危险的耀斑
 

  随着太阳活动周期的变化,其表面出现的耀斑呈现出炽热的火舌,在美丽的外表下却潜在着危险,太阳耀斑会对地球通讯卫星产生严重干扰,破坏地面通讯网络系统。
 


月球: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的足迹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花费了200多亿美元派遣宇航员登陆月球,这一费用相当于现今的数万亿美元。但是美国宇航局却并未拍摄到最壮观、最 具历史性的一幕——第一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的照片,但拍摄到第二位登陆月球的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
 


火星:北极附近的陨坑部分覆盖冰水
 

  你是否想看看火星的真实面目?或许它的一些陨坑像镜子一样,部分覆盖着冰水物质。火星比地球略小一些,其形成之后温度骤降的时期要早于地球,因 此火星生命很可能早于地球生命,它们很可能以陨石的形式抵达地球。许多地面上发现的陨石来源于火星,一些微生物可能存在于陨石内部,在漫长的太空旅行中抵 达地球。
 


木星卫星:木卫二
 

  在木卫二彩色表面之下可能蕴藏着大量的水体,或许这里拥有太阳系最大的海洋。木卫二是一颗神秘的卫星,科学家猜测在未知的神秘地下海洋中或许孕育着生命,它们在完全黑暗的海洋中流动,由地下火山喷口提供热量。
 


木星卫星:木卫一
 

  木卫一被称为木星的“比萨卫星”,这颗炽热卫星的热量产生原理与人们反复挤压橡皮球的原理一样,木星引力作用导致木卫一被“挤压”。
 


天王星:有趣的命名由来
 

  1781年,德国音乐家威廉姆-赫胥尔(William Herschel)在自家花园里观测发现一颗新的行星,便对其命名为“乔治”。然而,法国人对此十分反对,这颗行星的名称与英国国王乔三世同名。最终,德国人采取折中方法,将这颗行星命名为“天王星”。
 


火星:奥林帕斯山
 

  火星拥有太阳系最雄伟壮观的山脉,像是奥林帕斯山脉(Olympus Mons)。该山脉大小相当于意大利面积,其高度是珠穆朗玛峰的3倍。奥林帕斯山脉有一个熔岩形成的陨坑,叫做“caldera”,直径大概为70公里,陨坑边缘高达3千米。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这张由“普朗克”望远镜拍摄的整个宇宙的全景图中,灿烂的银河系占据了显著位置
 

       科学家们告诉你,宇宙边缘的地方闻起来像是汽车比赛中的气味,混合了发热金属、柴油和烧烤的味道,这些味道主要来自那些快要消亡的恒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化学实验室负责人路易斯·阿拉曼多拉表示,这种剧烈燃烧的副产品是一种气味强烈的化 合物多环芳烃,这些分子“充斥着整个宇宙”,并且会永远飘浮下去,在彗星、流星和太空尘埃中出现。这些化合物甚至被列入了地球上生命最初形成时的成分。因 此,煤炭、石油甚至食物中都能找到多环芳烃也并不奇怪。
 

  尽管人类要闻到纯粹不掺杂的外太空味道是不可能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执行任务时,太空中的化合物会粘在他们的衣服上被带回空间站。宇航员在 进行太空行走后都说闻到了“烤焦”或“煎炸”牛排的味道,这可不是他们在幻想家中的美食。这种味道非常独特,以至于3年前美国航天局让从事香料制造的史蒂 夫·皮尔斯配制出这种味道用于训练模拟。皮尔斯说:“宇航员说月球的味道像失效的火药味。”阿拉曼多拉说:“太阳系的味道很刺鼻,因为它含碳多,含氧少, 就像一辆车,如果缺氧的话就会产生黑灰,并发出难闻的味道”。
 

  含氧量高的恒星就有一种木炭烧烤的味道,一旦离开我们的星系,外面的味道就会变得很奇特。在宇宙的深处,充满尘埃粒子的分子云可以说是味道大杂烩,从香甜糖果味到臭鸡蛋味都有。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宇航员保罗拍摄的似压扁球体的月亮


53岁的保罗,这是他首次作为工程师完成6个月的空间站部署

 

  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玛雅文明预测世界会在2012年毁灭,不久前发生的各国群鸟死亡事件和世界性的灾难性气候,让许多人相信世界末日或许会 降临。如果连月亮的形状也改变的话,你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与2012世界末日的临近有关。事实情况并非如此,近日,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奇特月亮升起照 片,被证明仅仅是由一个大气现象造成的,而不是末日征兆。
 

  国际空间站在日前环绕全球运行时,遇到了一次非比寻常的月亮升起。意大利宇航员保罗(Paolo Nespoli)拍摄到了这一画面,照片发布出来后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因为人们无法用常识来解释这种现象,于是2012末日论又与之联系到了一起。
 

  其实这个似压扁球体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这与铅笔放置在水里会弯曲的道理是类似的。一家天文网站的管理者菲尔普莱特(Phil Plait)说:"保罗拍摄的照片捕捉到的是一种普通的"大气效应"。这种现象的原理是真空中的光线经过大气时会变得扭曲,扭曲程度取决于光线中有多少空 气,空气越浓厚,扭曲程度也就越明显。"
 

  据专家介绍,国际空间站经过时,月亮正在升起,这时月亮顶部在移动中穿过的光线要小于底部,造成了光线暗淡和扭曲,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压扁效果。宇航员保罗所拍摄的照片并不仅仅是这些月亮图片,他还拍摄了太空站橱窗的日落、爱尔兰西海岸、鸟瞰慕尼黑等图片。
 

  保罗来自意大利米兰,今年已经54岁,这是他首次作为工程师完成6个月的空间站部署。在拍摄这些难以置信的照片之前,他就已经加入了一个重大的科研实验。另外,他还参加了一个名为"misson x"的宇航员培训计划,该计划允许孩子体验空间站生活。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宇航员保罗拍摄的似压扁球体的月亮


53岁的保罗,这是他首次作为工程师完成6个月的空间站部署

  科学网(kexue.com)讯 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玛雅文明预测世界会在2012年毁灭,不久前发生的各国群鸟死亡事件和世界性的灾难性气候,让许多人相信世界末日或许会降临。如果连月亮的形状也改变的话,你也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与2012世界末日的临近有关。事实情况并非如此,近日,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奇特月亮升起照片,被证明仅仅是由一个大气现象造成的,而不是末日征兆。

  国际空间站在日前环绕全球运行时,遇到了一次非比寻常的月亮升起。意大利宇航员保罗(Paolo Nespoli)拍摄到了这一画面,照片发布出来后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因为人们无法用常识来解释这种现象,于是2012末日论又与之联系到了一起。

  其实这个似压扁球体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这与铅笔放置在水里会弯曲的道理是类似的。一家天文网站的管理者菲尔普莱特(Phil Plait)说:"保罗拍摄的照片捕捉到的是一种普通的"大气效应"。这种现象的原理是真空中的光线经过大气时会变得扭曲,扭曲程度取决于光线中有多少空气,空气越浓厚,扭曲程度也就越明显。"

  据专家介绍,国际空间站经过时,月亮正在升起,这时月亮顶部在移动中穿过的光线要小于底部,造成了光线暗淡和扭曲,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压扁效果。宇航员保罗所拍摄的照片并不仅仅是这些月亮图片,他还拍摄了太空站橱窗的日落、爱尔兰西海岸、鸟瞰慕尼黑等图片。

  保罗来自意大利米兰,今年已经54岁,这是他首次作为工程师完成6个月的空间站部署。在拍摄这些难以置信的照片之前,他就已经加入了一个重大的科研实验。另外,他还参加了一个名为"misson x"的宇航员培训计划,该计划允许孩子体验空间站生活。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其他国家航天局最新拍摄的螺旋星系合并、积雨云如高耸山岳及土卫二间歇泉等壮观景象。

  1.积雨云如高耸山岳

积雨云如高耸山岳积雨云如高耸山岳

  在这张照片中,高耸入云的水汽使得哥伦比亚上空的积雨云看上去就像棉花糖般的高山。照片是由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拍摄的。从离地220英里(约合354公里)的高空俯视,积雨云看似很平静,但事实上,密集、高耸的积雨云往往与雷暴等极端天气事件现象有关。

  2.恒星形成地带

恒星形成地带恒星形成地带

  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公布于11月28日的NGC 6503螺旋星系照片中,淡红色气体标出了新近诞生的恒星的所在位置。NGC 6503螺旋星系堪称一个较小版本的银河系,距地球1700万光年远,处于一个名为“Local Void”的天体稀少太空区域的边缘地带。

  3.土卫二喷射流

土卫二喷射流土卫二喷射流

  根据美宇航局在11月29日公布的照片,从土星卫星土卫二喷射而出的水冰射流看似从土星明亮一侧掠过。这张照片是由美宇航局“卡西尼”号飞船拍摄的。实际上,土卫二的运行轨道距土星大气顶端大约11.2万英里(约合18万公里)。土卫二的冰冷间歇泉发现于2005年,它们位于这颗星球南半球的断裂带,据认为其喷射动力源于地表下的液态水层。

  4.几何形状麦田

几何形状麦田几何形状麦田

  在这张由韩国多用途卫星拍摄的照片上,种植小麦、大麦以及各种水果和蔬菜的田地在西班牙亚拉贡和加泰罗尼亚两个自治区形成了几何形状的拼缀图案。照片是由与韩国航空航天研究所建立有合作关系的欧洲航天局公布的。圆形田地显示了农民使用中心支轴自走式灌溉系统的地方,在这种灌溉系统中,在田地中央打的水井将水输送给周围的喷洒器。

  5.螺旋星系合并

螺旋星系合并螺旋星系合并

  在这张公布于11月28日的照片中,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望远镜捕捉到两个正在慢慢合并的螺旋星系。这两个螺旋星系统称为NGC 520,在大约3亿年前开始碰撞。据天文学家估计,两个星系的合并如今完成了一半左右,它们的核心尚未接触。

  6.宇航员平安归来

宇航员平安归来宇航员平安归来

  在俄罗斯“联盟TMA-19”载人飞船着陆于哈萨克斯坦北部以后拍摄的照片中,俄罗斯宇航员费奥多尔·雅奇金(图中)坐在飞船里对着摄像机镜头挥手。作为国际空间站第24远征队和第25远征队的成员,雅奇金与美国两位宇航员道格·惠洛克(左侧)和香农·沃尔克(右侧)在太空停留五个月之久后,于11月26日安全返回地面。(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5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