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起釪
刘起釪
常文森说,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过自动控制手段使车体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为1厘米的间隙。磁力集中在这1厘米的空间里,一旦离开这个空间,磁力就恢复到与地磁场差不多的水平,不会对乘客、更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损害。
北京中低速磁浮S1线论证过程中,相关科学机构和人大代表等对磁悬浮列车的电磁辐射进行了六批、十几轮的第三方测试。中科院电工所的检测报告表明,直流磁场强度小于正常看电视时对人体的影响,交流磁场强度小于使用电剃须刀时对人体的影响。
常文森还透露说,S1线建成运行后,车厢里将安装可视化的电磁辐射测量设备,乘客可以直观地“看到”磁场强度。这项设计既能让人们对磁悬浮列车的安全性放心,也有利于磁浮技术知识的科普推广。
美英两家承诺提供亚轨道空间例行飞行服务的商业太空公司近日又获新订单。英国维珍银河公司与美国西南研究院近日签 署合作协议,由维珍银河公司负责将西南研究院至少两名研究人员及实验装备送入太空飞行并进行相关研究,两名研究人员每人将花费大约20万美元。西南研究院同时还与美国XCOR宇航公司达成协议,为六名研究人员预订了亚轨道飞行的机票,每人将花费大约10万美元。
美国西南研究院行星科学家阿兰-斯特恩表示,“此前没有任何人愿意出价将科研人员送入亚轨道空间飞行。西南研究院预订的飞行将是破冰之旅,而且动作不小。现在我可以这么说,太空例行飞行服务将拥有巨大的市场。”
维珍银河公司目前正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建造一个太空船发射场,该公司的亚轨道飞行器“太空船2号”每次将把两名飞行员和六名付费游客送到地面之上 68英里(约合108.8千米)高的太空中体验长达4分钟的零重力飞行。维珍银河公司计划建造六艘这样的太空船,每一艘都能够搭载超过2000磅(约合 900公斤)重的货物。如果再考虑到飞行员和乘客的重量,那么“太空船2号”一次可搭载数百磅重的科学实验设备。
维珍银河公司总裁乔治-怀特塞兹表示,“我们可以实现每周或每天飞行一次。这将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例行往返于地球与太空环境。无 论你如何精打细算,维珍银河的太空船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便宜得多。”斯特恩是西南研究院首批参与亚轨道飞行的科学家之一,他表示西南研究院还准备预订9张 机票,共有17名研究人员将参与亚轨道太空实验。
进入太空后,研究人员将进行三项不同的实验。一项实验是一个生物医学设备实验,该设备将监测亚轨道飞行中的人员生命迹象,与航天飞机中宇航员佩 戴的某些装备相似。一个紫外成像设备将监测上层大气层。此外,还有一项实验主要是用来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的小行星状尘埃。斯特恩表示,“这些并非是假想的实验。它们确实有存在的意义,此前我们已在高海拔环境下实施过。我们已经做好飞行准备,尽管飞行器暂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事实上,已经预订太空机票的顾客并非只有西南研究院的科学家。目前,预订人数已高达数百人。维珍银河公司希望,“太空船2号”在一年内实施完整 的试飞。XCOR宇航公司也正在全力建造4艘Lynx太空船,并计划在一年内开始试飞。Lynx太空船可以搭乘一名飞行员和一名乘客。
怀特塞兹表示,首批200名乘客中就包括西南研究院的科学家。他说,“对于时间表,我们一直非常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一艘新飞船。试飞等手段也不可能保证什么都预测到。”(彬彬)
相关阅读:
为什么NASA 计划退出载人航天领域,反而可能让太空旅行变成家常便饭?航天飞机即将成为历史。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2011年退役全部航天飞机,此后,美国将失去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及物资的能力。私营公司会加入进来。
博物学家和摄影师、51岁的罗恩•马吉尔在迈阿密动物园拍摄到爱丽丝的这一可爱瞬间。马吉尔表示,小爱丽丝总爱模仿父亲的样子。他说:“爱丽丝 的小日子过得确实很舒坦,它是这个群体里的唯一一个幼仔,又是J.J——一只重达28石(177.81公斤)的银背大猩猩和弗蕾德丽卡的女儿。它确实是父 亲的掌上明珠,它能为所欲为,J.J甚至任由它拿走自己的食物。我认为爱丽丝的这张照片让它父亲看到,这个女儿以后能像它一样,它正在努力模仿它看到的父 亲的样子。大猩猩幼仔的学习方式跟人类幼儿学习的方式类似,都是不断重复他们看到的年长者的动作。”
马吉尔喜欢去世界各地拍摄动物画面,他表示,给大猩猩拍照面临的挑战非常独特。他说:“拍摄像这样的瞬间非常困难,因为大猩猩浑身上下的颜色很 相近,如果光线和拍摄角度不合适,它们看起来就会像一个黑色的毛毛球。现在爱丽丝已经长大一些,但它仍是丛林之王,是一个真正的知名人物。”(任秋凌)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琼斯会在孩子们上床睡觉后开始追求他的摄影爱好
琼斯经常在夜幕降临后冒险进入斯诺多尼亚国家公园,给这些令人吃惊的恒星簇拍照,这些星簇在漆黑的夜空呈直线向外延伸。琼斯的图片上呈现出美丽 的紫色、红色和白色阴影,前景显示出高山和湖泊的清晰轮廓。家住北威尔士的琼斯说:“这些照片是在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斯诺多尼亚里林•黛瓦尔臣 (Llyn Y Dywarchen)拍摄的。我一直对恒星和夜空非常着迷,因此我不介意傍晚带着相机到山上去拍照。到达目的地后,我会让快门开着,自己就坐在旁边耐心等 待。”
他说:“每个人都能看到银河。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你首先要在黑夜走到室外,先让眼睛适应外面的环境10分钟。对很多人来说,这是说起来容易做 起来难。从图上看,夜空像是布满了灰尘和云线。银河中间是一片暗区,有人可能会错误的认为这里缺少恒星,但事实上我认为这是一个像东非大裂谷的区域。那里 的黑色星云遮挡住光线,使任何光都无法逃逸出来,因此它看上去是漆黑一片。”琼斯等到他的两个孩子(一个7岁,另一个10岁)睡着后,才拿起相机开始向斯 诺多尼亚国家公园进发。
他的照片显示出星域里的恒星簇,或称恒星轨迹,这显示的是地球从天空穿过的瞬间。琼斯说:“我一直对恒星轨迹图非常着迷。人们认为这是恒星在空 中移动留下的痕迹,但实际上它们显示的是地球自转,而恒星的位置相对固定。夜空布满恒星,要想拍摄好照片,你需要一些前景画面,以凸显你要呈现的画面。我 很幸运,我就住在斯诺多尼亚附近,这里不缺少可当作前景的湖泊、高山和教堂。” (杨孝文)
一支美国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在喜马拉雅山人造洞穴内发现27具人类遗骸,距今1500年,其中很多骨骼上都有肉被剔掉的痕迹。这一发现揭示出喜马拉雅山地区此前未知的一种死亡仪式。由于洞穴极不稳定加之还要征服陡峭的悬崖,遗骸只能依靠专业登山家进洞取回。
1.登山高手上阵
登山高手上阵(图片来源:Cory Richards)
2010年,尼泊尔莫斯坦地区,经验丰富的登山家皮特·雅丹斯手拿头骨缓缓下降,另一个头骨就在不远处。这些头骨是在一个遭到严重侵蚀的悬崖洞穴内发现的。
2.生死循环
生死循环(图片来源:Cory Richards)
美国西密歇根州大学生物考古学家杰奎琳·伊格正对人类遗骸进行编目。这些遗骸是2010年在尼泊尔莫斯坦山宗村上方的洞穴内发现的。据研究人员推测,1000多年前,这些尸体曾被安放在宽大的木架上。由于1000多年的风吹雨打,骨骼和木架在登山家进入洞穴时早已经面目全非。除了人类遗骸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羊、牛和马的遗骸,可能是献给死者的祭品。
3.洞穴之内
洞穴之内(图片来源:Cory Richards)
山宗村上方的洞穴内,登山家马特·塞加尔小心翼翼地拿起遗骸。古人可能借助露出地面的岩层和梯子进入洞穴。由于漫长的岁月侵蚀,洞穴只有专业登山家才有可能顺利进入,例如塞加尔和研究小组的领导人雅丹斯。值得一提的是,雅丹斯曾多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他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有关洞穴何时以及由谁开凿的线索正在我们眼前消失。我们发现的这个洞穴坟墓面临巨大威胁。它坐落于脆弱的岩脉中,过去就曾发生过塌方。也许下一个雨季,这个洞穴就将不复存在。”
4.红岩
红岩(图片来源:Cory Richards)
尼泊尔上莫斯坦地区德拉克玛村上方的一个古代洞穴,与发现人类遗骸的洞穴非常相似。人类学家马克·图林表示,新发现的遗骸说明古人曾生活在偏远的悬崖上,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可能是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图林是剑桥大学数字喜马拉雅山计划的负责人,他说:“虽然现在的僧侣在寺院清修,但我们谈论的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也就是在寺院出现前的时代。”
5.专家讨论
专家讨论(图片来源:Cory Richards)
生物考古学家杰奎琳(友)和考古学家马克·奥尔登德弗正就一个颚骨展开讨论。颚骨是在尼泊尔莫斯坦洞穴坟墓内发现的。奥尔登德弗和他的研究小组认为,剔除肉并将遗骸葬在洞内的做法可能就是一座此前未知的桥梁,连接其他两种已知的死亡仪式——西藏的天葬和琐罗亚斯德教的葬礼。琐罗亚斯德教教徒会剔除死者身上的肉并用这些肉喂食动物。(孝文)
巴基斯坦西北部一个村子外举行的斗狗比赛
在人群的刺激下,两条战斗双方已经是伤痕累累。
到死方休的战斗
两名狗主人在一旁助阵,它们的狗早已经鲜血淋漓。斗狗在巴基斯坦农村非常流行。
这条狗最终在比赛中获胜,主人露出满意的笑容。绝大多数斗狗比赛最后都以一方的死亡收场,胜利的一方也经常遭受重创。
主人和比赛组织者将两条狗分开后,又将它们放在一起。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3日消息,动物间的角逐充满了暴力和血腥。近日,巴基斯坦的一个村子举行了一场斗狗比赛,人们兴奋地围成一团,饶有兴致地观看这血腥残忍的场面。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场斗狗比赛是在阿伯塔巴德地区的罗拉村外举行,阿伯塔巴德位于巴基斯坦西北省份开伯尔•普赫图赫瓦。斗狗以及其他形式的动物比赛在巴基斯坦农村地区较为常见。巴基斯坦拥有1.67亿人口,农民的比例大约占到了70%左右。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参加斗狗的狗均经过特殊训练,它们的主人可催促它们进攻,战斗双方往往会斗得伤痕累累,鲜血不断从伤口处流出。可怜的狗首先被人分开,而后放在一起,在围观者的刺激下,它们会陷入疯狂状态,直至决出获胜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斗狗比赛举行的同一天,两枚炸弹在观看斗狗的阿富汗村民中间爆炸,造成10人死亡。此次炸弹袭击事件发生在坎大哈郊外的阿尔甘达卜地区,北约组织和阿富汗军队正与当地塔利班武装分子作战,力图赶走塔利班势力以恢复当地秩序。虽然斗狗被阿富汗法律严令禁止,但仍十分普遍,当局也通常采取不加理睬的态度。听到举行斗狗比赛的消息后,警方赶到现场,试图驱散人群,就在这个时候,其中一枚炸弹爆炸。另一枚炸弹在警方钻出汽车后爆炸。共有5名警察在此次炸弹袭击中受伤。
据当地警察介绍,塔利班同样不允许斗狗。在斗狗比赛举行期间发生炸弹袭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一次可能已经是第四次。
(科学网-kexue.com 凹凸曼)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3日消息,1991年就已被发现的冰人奥兹(Oetzi the iceman),至今其真实身份依旧是个谜。即使他只是一具无名尸体,但是他却是研究远古人类的一项重要依据。近日,荷兰两名艺术家将冰人奥兹"当年"的模样重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荷兰两名艺术家将冰人奥兹"当年"的模样重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荷兰艺术家亚方斯和阿德丽通过3D成像技术和法医学原理模拟出了冰人奥兹的原型
荷兰艺术家亚方斯(Alfons)和阿德丽(Adrie Kennis)通过3D成像技术和法医学原理模拟出了冰人奥兹的原型。据两位艺术家介绍,由于无法确定冰人奥兹的眼睛究竟是何种颜色,他们只能暂用棕色代替。
目前,冰人奥兹原型陈列在意大利蒂罗尔(Tyrol)南部的波尔查诺(Archaeology)历史博物馆,他的干瘪遗骸也被放置在一起一并展出。从照片上看,他的原型很逼真,一点都不象是5000多年前的古人类。
冰人奥兹是考古学家们了解史前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冰人奥兹是在1991年9月奥意边境附近的阿尔卑斯山东部发掘出来的,发现者是一对旅游的德国夫妇。旅游中的奥兹峡谷给了他们起名的灵感,于是冰人便被赋予了奥兹之名。
据考古学家介绍,冰人奥兹死于46岁,属于非自然性死亡。研究显示,奥兹或许是死于箭伤,又或许是被锤子敲打致死。不过,大部分的考古专家都认为奥兹是死于箭伤。
据专家推测,奥兹可能是拔出箭头时,弄破了动脉血管,从而造成了大量失血,正巧当时奥兹的心脏病发作,无力阻止血液流失,最终走向了死亡。考古学家表示,也不排除他在拔箭之前因伤口恶化而死。
奥兹或许是死于箭伤
冰人奥兹是考古学家们了解史前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当时人类的衣食状况。另外,法医的鉴定结果显示,奥兹的身高大约是1.59米,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并且受肠道疾病的困扰,他的肠部可能含有大量的寄生虫。
冰人奥兹究竟被谁所杀,考古学家认为当时奥兹是携带着弓箭和斧头与敌对部落的猎人发生了冲突,由于他年岁已高,最终导致了悲惨的下场。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