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5日消息,自然界的动物常会做出许多新奇的行为。近日,英国汉普郡(Hampshire)一家花园中,一只贪嘴的小松鼠为了食物,竞将自己胖呼呼的身体挤进被铁笼罩着的喂鸟器中。


小松鼠似乎发现了食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组照片是有花园主人桑德拉(Sandra Carter)抓拍到的。据桑德拉介绍,最近几个月只灰松鼠会经常“光顾”她的花园,并且偷吃给其他动物准备的坚果,于是她就和丈夫花19.95英镑(211元人民币)买了“防松鼠”的喂鸟器。


它似乎找到了获取食物方式


贪嘴的小松鼠为了食物,竞将自己胖呼呼的身体挤进被铁笼罩着的喂鸟器中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桑德拉本以为这个外面有笼罩的喂食器能够阻挡住灰松鼠。然而,另他们难以置信的是这只机灵又贪婪的小家伙,居然能挤进了笼子里。

  桑德拉表示,这只小松鼠几乎每天都到她家花园好几次,为了防止它偷吃喂鸟器中的食物。她们尝试了好多种方法来试图阻止,小松鼠似乎更胜一筹,每次都能吃到食物并轻松离去。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章鱼“保罗”的继任者斗鸡眼负鼠“海蒂”,现正预测奥斯卡小金人将最终花落谁家。
章鱼“保罗”的继任者斗鸡眼负鼠“海蒂”,现正预测奥斯卡小金人将最终花落谁家。
小金人上面贴有奥斯卡提名演员照片,“海蒂”的小爪子触碰哪个小金人,哪个演员便是它认为的奥斯卡得主。
  小金人上面贴有奥斯卡提名演员照片,“海蒂”的小爪子触碰哪个小金人,哪个演员便是它认为的奥斯卡得主。
“海蒂”走出盒子,开始预测下一位奥斯卡得主。
“海蒂”走出盒子,开始预测下一位奥斯卡得主。
“海蒂”在一排小金人前徘徊,还没有做出最终的选择。
“海蒂”在一排小金人前徘徊,还没有做出最终的选择。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5日消息,在章鱼“保罗”与世长辞之后,动物世界又出现一个预言家,它就是德国的斗鸡眼负鼠“海蒂”。现在的“海蒂”正预测本年度的奥斯卡小金人将最终花落谁家。这只小负鼠的前辈章鱼“保罗”曾成功预测南非世界杯的比赛结果,作为晚辈的它则将目光锁定奥斯卡。

  每一天,饲养人员都会将关在一个木盒子里的“海蒂”放出来,预测奥斯卡小金人的归属。“海蒂”的预测工作很简单,就是从一排上面贴有奥斯卡提名者照片的小金人中选出自己中意的一个。只要用小爪子碰一下小金人,预测工作便宣告结束。

  根据“海蒂”22日晚上做出的预测,主演《黑天鹅》的娜塔莉•波特曼将问鼎奥斯卡影后宝座。当时,被放出盒子的“海蒂”在一排小金人周围嗅来嗅去,最终选择了贴有波特曼照片的小金人。吉米•吉梅尔主持的脱口秀播放了这段视频。

  “海蒂”今年据信两岁半,还有一个妹妹名叫“奈拉”,它们均惨遭遗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动物收容所外面,人们发现了这对负鼠。2010年5月,它们被送到德国莱比锡动物园,从此便一直生活在那里。这家动物园认为“海蒂”的斗鸡眼由遭人遗弃前的饮食结构所致,又或者因为体重过重,导致眼睛后面脂肪堆积。“海蒂”将在吉梅尔的脱口秀上继续预测奥斯卡得主,它的Facebook页面现在已拥有数千名追随者。

  “海蒂”的大红大紫不免让人联想到北极熊“克努特”。“克努特”在2007年成为全球关注的明星,甚至还登上《名利场》杂志的封面。此外,很多人也将“海蒂”与章鱼“保罗”相提并论,后者因准确预测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比赛结果名声大噪。不幸的是,这位动物世界的预言家在2010年10月因自然原因辞世,不可思议的预测工作从此画上句号。(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1861年发现于德国某个采石场的这一件有1.5亿年历史的化石样本,引发了一场至今未能盖棺定论的热议
  1861年发现于德国某个采石场的这一件有1.5亿年历史的化石样本,引发了一场至今未能盖棺定论的热议
青绿顶亚马逊鹦鹉的尾羽
青绿顶亚马逊鹦鹉的尾羽
翼龙化石上稀疏的羽丝看上去可能与这只幼鸟身上的绒毛近似
翼龙化石上稀疏的羽丝看上去可能与这只幼鸟身上的绒毛近似
意外北票龙头部、后背和尾巴上长着简单而蓬乱的毛
意外北票龙头部、后背和尾巴上长着简单而蓬乱的毛
这些毛可能有着炫耀的功能,就像马或雄狮的鬃毛一样
这些毛可能有着炫耀的功能,就像马或雄狮的鬃毛一样
有鸽子般大的耀龙长着四条彩带般的修长尾羽
有鸽子般大的耀龙长着四条彩带般的修长尾羽

  撰文:卡尔·齐默 CARL ZIMMER

  摄影:罗伯特·克拉特 ROBERT CLARK

  插画:邢立达

  翻译:王晓波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怕永远没机会亲眼一见那些最伟大的生命奇观。比如,我们无缘观赏巨型鱿鱼像篮球一样大的眼睛;独角鲸犹如长枪般的大牙呢?至多也就能在照片里仰慕一下吧。但有一样自然奇观,是我们只要举步出门,就几乎人人有份得见的,那就是利用羽毛来飞翔的恐龙。

  鸟类太常见了——就算在最没生机的写字楼区也一样——以至于我们很容易把它们恐龙血裔的身份和用来飞行的精巧羽毛视为理所当然。为了抵住扑面而来的风力,飞羽有着不对称的形状,前缘窄而坚挺,后缘长而柔韧。要创造出升力,鸟儿只需倾斜翅膀,调节翼面上下的空气流速即可。

  飞机的机翼用到了一些同样的空气动力学窍门,但世上任何用钢板和铆钉拼装起来的东西与鸟类的羽翼相比,都完全望尘莫及。羽毛的构造是:从一根中央羽干伸出一系列纤细的羽枝,每一根羽枝又伸出若干更细的羽小枝(就像大树枝分叉),而后者上面排布着微小的钩子。相邻的羽小枝相互钩连,就形成一种名副其实轻如鸿毛、却具有相当强度的网状结构。当鸟儿梳理羽毛的时候,羽枝之间会毫不费力地分离开来,又复位咬合。

 这种美妙机制的起源是生物进化中最经久难解的谜题之一。1861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不过两年,德国的采石场工人挖出了一种有乌鸦般大的精美鸟类化石。它被冠以“始祖鸟”之名,生存年代约在1.5亿年前。它拥有现代鸟类的羽毛和其他特征,但也保留着爬行动物祖先的痕迹,比如口中的牙齿,翼端的爪趾,还有一条长长的尾骨。始祖鸟就像有脚的古鲸化石一样,似乎捕捉到进化变形过程中的关键一刻。“这对我来说是件喜事。”达尔文跟一个朋友坦承道。

  假如当时古生物学家们发现的是一种更古老、长有更原始的羽毛的生物,那就是大喜事了——可惜他们在其后150年里基本徒劳无功。与此同时,其他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究与鸟类亲缘最近的现代爬行动物的鳞甲,来揭示羽毛的起源。鳞片和羽毛都是扁平的,也许是鸟类祖先的鳞片在世代传承中逐渐伸展,后来其边缘磨损劈裂,变成了最早期的羽毛。

1860年,达尔文曾在一封信中表达了对于无法解释孔雀尾屏的懊恼
1860年,达尔文曾在一封信中表达了对于无法解释孔雀尾屏的懊恼
国王天堂鸟圆盘状尾羽末端,在炫耀时颤动
国王天堂鸟圆盘状尾羽末端,在炫耀时颤动
鸵鸟幼年体表羽毛,第一、第二阶段保暖
鸵鸟幼年体表羽毛,第一、第二阶段保暖
红天堂鸟侧腹羽毛,用于炫耀
红天堂鸟侧腹羽毛,用于炫耀
五彩金刚鹦鹉尾部覆羽,飞行
五彩金刚鹦鹉尾部覆羽,飞行

   如果认为这种转变是为了适应飞行,也能说得通。假设鸟类的祖先是体型纤小、身披鳞甲的四足爬行动物,生活在森林的树冠中,在树木间跳跃穿行。如果鳞片生得更长,就能获得更大的升力,从而滑翔得越来越远。后来,当它们能够向上、向下飞的时候,前肢也就演变成了翅膀。简而言之,羽毛的进化是伴随着飞翔的进化发生的。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约翰· 奥斯特罗姆指出了鸟类与陆生的兽脚类恐龙(大名鼎鼎的霸王龙、迅猛龙即属此类)在骨骼结构上的显著相似性后,这种“羽毛进化导致飞翔”的观念开始瓦解。奥斯特罗姆认为,鸟类显然是兽脚类恐龙的现存血裔。然而,许多已知的兽脚类恐龙都有着粗大的后腿、短小的前肢,还有强健的长尾,实在很难相信是在树木间跳跃的动物所拥有的体格。

  1996年,中国的古生物学家为奥斯特罗姆的假说拿出了惊人的证据。那是一副矮小、前肢短、来自1.25亿年前的兽脚类化石,被命名为“中华龙鸟”。它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特征:背部和尾巴上覆盖着一层稀疏的空心毛丝。真正的原始羽毛证据终于面世了,却是来自一头在地上跑的兽脚类恐龙。简而言之,羽毛的起源可能跟飞翔的出现全无关系。

  古生物学家们很快找到了数以百计长着羽毛的兽脚类恐龙。有了这么多化石可以用于比较研究,他们便开始拼合更为详细的羽毛进化史。最初出现的是简单的毛丝。过了些年,不同世系的兽脚类成员演化出多种多样的羽毛,有的类似今日鸟类的内层绒毛,还有的长出了对称排布的羽枝;另一些恐龙身披又长又硬的条形羽毛或者加宽的毛丝,与任何现存鸟类的羽毛都不同。

  兽脚类恐龙身上长而中空的毛丝带着一个谜团。如果它们就是早期的羽毛,那又是怎么从扁平的鳞片进化出来的呢?幸运的是,如今仍有身披丝状羽毛的兽脚类存活:幼鸟。一只发育中的小鸟身上所有的羽毛,最初都只是从皮肤长出来的一根根刚毛,后来才分叉变成更复杂的形状。在鸟类的胚胎中,这些刚毛发自于皮肤细胞组成的若干小片,名为“基板”。基板顶部的一圈快速生长的细胞逐步垒成圆筒状结构,便成为刚毛。

金头绿咬鹃,尾部覆羽,炫耀
金头绿咬鹃,尾部覆羽,炫耀
红腹锦鸡,头冠,炫耀
红腹锦鸡,头冠,炫耀
负责生成色彩的微小色素囊在化石羽毛中就像香肠和肉丸,香肠形成黑色,肉丸形成红色和棕色
负责生成色彩的微小色素囊在化石羽毛中就像香肠和肉丸,香肠形成黑色,肉丸形成红色和棕色
两种色素囊在一份鸟龙面部羽毛样本中都找的到。
两种色素囊在一份鸟龙面部羽毛样本中都找的到。

    爬行动物也有基板,但在它们的胚胎里,每一个基板都激活特定的基因,只让基板后缘的细胞增殖,最终形成鳞片。上世纪90年代末,耶鲁大学的理查德· 普拉姆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从鳞片到羽毛的转变所依赖的可能只是基板内一个简单的基因指令开关。指挥基板细胞纵向而非横向生长,便可生成羽毛。换句话说,羽毛是以与鳞片相同的基因构建成的全新产物。一旦最早的毛丝进化出来,也许只需再加以些微改动就能产生越来越精致的羽毛。

  直到近年,科学家们还普遍认为羽毛首先出现于兽脚类世系的某个早期成员身上,后来这种恐龙演变成了鸟类。然而在2009年,中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种背上长有刚毛的古生物——“天宇龙”,它在恐龙家族中属鸟臀目,与兽脚类的亲缘关系极远。于是出现了一种令人惊异的可能性:也许恐龙的祖先早已有了状如毛发的原始羽毛,只是有些恐龙物种在后来的演化中把它丢掉了。如果能确证有些翼龙化石——翼龙并非恐龙家族的成员——身上的“绒毛”也是原始羽毛的话,就能把羽毛的起源回溯到更远,因为这些会飞的爬行动物与恐龙共有一位更加古老的先祖。

  还有一种更加令人诧异的可能。与鸟类、恐龙和翼龙家族亲缘最近的现存动物是短吻鳄。尽管这些身披重甲的怪物如今显然一根毛都没有,但它们体内有与鸟类一样的羽毛构建基因,这说明其2.5亿年前(鸟、鳄世系分化以前)的祖先也许曾长有羽毛。所以有些科学家说,该问的问题不是鸟类如何获得羽毛,而是短吻鳄如何失去羽毛。

  如果羽毛最初演化出来不是为了飞翔,那么它们又能为动物提供什么其他的好处呢?有些古生物学家称,羽毛最初可能是被当做保暖层的。有些出土的兽脚类恐龙化石前肢伸开,掩住下面的巢,它们也许曾用臂上的羽毛来呵护子女。

  还有一种假说在近几年影响渐趋强大:羽毛最初进化出来是为了炫耀。今日鸟类的羽毛有着极为繁多的色彩和图案,可谓争奇斗艳。在有些情况下,它们的美丽起着吸引异性的作用。雄孔雀绚丽的尾羽就是如此。2009年,科学家们开始对兽脚类恐龙羽毛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令这种假说得到了有力支持。他们在羽毛化石中发现了名为“黑素体”的微小囊状构造,其形状与现存鸟类羽毛中生成各种特定颜色的构造能够完美地对应起来。这些黑素体保存得极为完好,竟可以帮助科学家重构出恐龙羽毛的色彩。比如中华龙鸟的尾羽看似有着红色和白色的条纹。也许这个物种的雄性会在向雌性示爱时显摆自己漂亮的尾巴,又或许雌雄两性都以与斑马相同的方式利用条纹:识别同类、迷惑天敌。

北美啄木鸟 尾羽 辅助攀爬
北美啄木鸟 尾羽 辅助攀爬
将10厘米长的一段羽毛放大,其中可见数百个宝石般的花纹
将10厘米长的一段羽毛放大,其中可见数百个宝石般的花纹
一直石鸡正在奋力拍打翅膀冲上斜坡
一直石鸡正在奋力拍打翅膀冲上斜坡
孔子鸟的翅膀传达出飞翔起源后走过的进化里程。
孔子鸟的翅膀传达出飞翔起源后走过的进化里程。

  无论羽毛的原初功能是什么,在某一支恐龙世系开始用它们来飞翔之前,可能已经历过数以亿计的年头。古生物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兽脚类中与鸟类亲缘最近的物种,以寻找这种转变发生的线索。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线索是近期发现的“赫氏近鸟龙”,来自1.5亿年前,体型和鸡差不多大,前肢上生有黑、白两色羽毛,头上顶着艳丽的红冠。从结构上来看,赫氏近鸟龙的羽毛与鸟类的飞羽近乎完全相同,只有一点:前者的形状是对称的。由于没有窄而硬的前缘,这种羽毛也许达不到飞翔所需的强度。

  在强度上的缺陷,它们便用数量来补足。赫氏近鸟龙有着过于茂盛的羽毛,从前肢、后肢甚至脚趾上生长出来。很可能是性选择压力驱使它们进化出富丽的衣装,正如今日的孔雀尾羽,而有碍行动的代价亦与后者一样。

  科尔文· 沙利文与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同事一起,已找到了赫氏近鸟龙对行动不便问题的可能的解决之道。在与现存鸟类亲缘很近的兽脚类恐龙体内,有一块独特的楔形腕骨,使它们的前掌可以弯曲。赫氏近鸟龙的腕骨即属此类,因而它能将前肢折叠于体侧,这样在走路的时候两臂的羽毛便不致拖地。现代鸟类有一块类似的骨头,用来完成在向上飞时翅膀并向身体的动作。

  如果沙利文和他的同事猜想正确,那么这个对于飞翔不可或缺的特征早在鸟类学会飞之前就进化出来了。这是一个进化生物学中所谓“联适应”的例子:借用一个旧的身体部件来行使一种新的功能。现在看来,鸟类的飞翔能力是在上亿年里利用了一连串的联适应,才逐渐成为可能的。

  至于最后一步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至今仍是个火热的议题。有的科学家认为长着羽毛的恐龙进化出飞翔能力时,是一边跑一边拍打前肢,从地面上起飞的。另一些人反驳这种观点,指出赫氏近鸟龙及其他鸟类近亲的“后肢羽翼”会在奔跑时显得极为笨拙。这一派研究者重新采用了早期的假说,即鸟类始祖用羽毛来帮助自己从树上跳跃、滑翔,最终实现飞行。

  飞翔的肇始必须只是从地面起飞,或从树上跳落吗——为什么不能是两者皆有呢?美国研究者肯· 代尔指出,飞翔并不是在二维世界中进化出来的,很多物种的幼鸟在逃避捕食者时会跑上陡峭的坡面(比如树干或山壁),它们会拍打未长成的翅膀来获得立足所需的摩擦力。但它们终究还得回到低处,这种拍打动作也有助于在下降时稳定身体。随着幼鸟成熟,控制平衡的下降行动便让位于以翅膀驱动的飞翔。代尔说,幼鸟振翼的成长过程,也许正反映了它们的祖先在进化中所取的路线——用翅膀辅助行动,直到展翅高飞。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喜欢玩滑板的小狗菩提(科学网-kexue.com 配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英国有只厉害的小狗,名字叫菩提,它的拿手绝活是表演“玩滑板”。主人强纳森菲尔兴奋的说,“菩提不是普通的厉害,它敢把滑板玩到8英尺(约2.4米)高的墙壁上,而且还乐此不疲。”不过小菩提冲的上去,但是却下不来,经常被摔的满地打滚。

  先前一只英国斗牛犬蒂尔曼,因为爱玩滑板出名,影片早在网路上爆红。菩提也不输帝尔曼,个性亲民的它,最爱在街头上玩滑板,还被游客拍下上传到YouTube上,模样超级可爱。

  菩提是一只四岁的杰克罗素梗混种犬。主人说,菩提实在太爱玩滑板了,虽然政府规定要用绳子牵狗出门,但每次出门它只顾着玩滑板,主人也追不上它,只能让它享受自由玩滑板的快乐。

  菲尔的职业是园丁与花艺设计家,每次工作都会带着菩提。刚开始使用滑板,是为了方便移动比较大型的盆栽,“推着推着,菩提居然爱上玩轮子了!“菲尔本身并不会玩滑板,但是菩提却比他有天份多了,“别看它是一只小狗,玩滑板的技巧都是它自修的,我根本没教过它。“

  菲尔曾经试着让菩提待在家里玩滑板,可是它就是喜欢上街玩,“它对于速度感一点都不畏惧,反而非常享受,所以超爱玩滑板!“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风桥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风桥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风桥
太阳风桥1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风桥
太阳风桥2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风桥
太阳风桥3

  桥梁始终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经受着各种气候条件和天气状况的考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一直以来人们未曾想过借助这些巨大的人造结构利用生态友好型天然能源。现在,意大利设计师提出了建造太阳风桥的设想,充分利用桥梁所在位置和高度捕获两种绿色能源——太阳能和风能。

  由于汽车仍要在桥上行驶,太阳风桥从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被贴上“生态友好型”标签,但借助于桥梁的独特位置,它们可以捕获大量太阳能和风能,进行发电。必要的高度以及始终暴露在阳光照射下的这一特性意味着,它们能够成为理想的太阳能和风能收集器。

  太阳风桥是为意大利的特定地区设计的。作为Solar Park Works计划的一部分,“太阳能高速路”(Solar Highway)比赛要求设计师重新设计巴涅拉和斯希拉间一段不再使用的高架公路。太阳风桥这一富有革新性的想法由3名设计师——弗朗西斯科•克拉罗希、 乔凡娜•萨拉齐诺和路易萨•萨拉齐诺提出。这座桥的地理位置优越,始终受到侧风侵袭并暴露在充足的地中海日照之下,他们正是看到了这些优势才提出打造太阳风桥的想法。

  桥面所用材料并非传统沥青,而是密集的太阳电池板,上面覆盖着一层耐用塑料。太阳能电池板每年最多可产生1120万千瓦时电量。除此之外,桥梁 支撑结构之间的空隙还安装了26台风力涡轮机,每年可产生3600万千瓦时电量。所有这些电量可满足1.5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实际上,太阳风桥所能带来的益处还远不止此。根据设计师的设想,桥梁两侧还将建设小型农场和市场。这也就意味着,农民可以在太阳风桥两侧种植农作物和摆摊卖货。(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这项探月大奖(X Prize赞助)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全球性比赛,总共有来自17个国家的企业参加进来。


有关制作探月机器人和登月情况的数据都是美国航天局需要的信息。


参赛的私企必须将机器人送上月球,让机器人前进980英尺,同时将拍摄的视频、照片和搜集到的数据统统传回地球

  2月17日,探月竞赛活动的组织者谷歌和X-Prize基金会宣布探月队伍的名单正式出炉,总奖金高达3000万美金!不过让组织方大吃一惊的是,有29支队伍参加了这次探月任务,远远超出预期的数字。

  X-Prize基金会的高级主管威尔•波梅兰茨(Will Pomerantz)透露:“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筹办这事儿,我们以为有12支队伍就不错了。现在我们争取到近30支队伍,毕竟还有一些队伍会不经意 地冒出来。”和最终取得胜利比起来,签署竞赛条款真是小菜一碟。参赛的私企必须将机器人送上月球,让机器人前进980英尺,同时将拍摄的视频、照片和搜集 到的数据统统传回地球。最后,就会有3000万美元的大奖等着你。

  发起人谷歌公司表示,这项探月大奖(由X-Prize赞助)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全球性比赛,总共有来自17个国家的企业参加进来。

  波梅兰茨表示:“很多国家并不是航空大国,但是也踊跃参加了。他们肯定是把这个赛事视为展示本国能力的机会。参加谷歌探月竞赛的29支队伍不仅要互相竞争,还要面对2013年来自中国的嫦娥三号探月计划以及印俄两国合作的探月计划所带来的挑战。

  本次探月大赛的截止时间是2015年。波梅兰茨(Will Pomerantz)表示:“我想我们的比赛将会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美国宇航局已经注意到这项赛事,并试图将气氛炒得更热烈。有关制作探月机器人和 登月情况的数据都是美国航天局需要的信息。通过与美国航天局签署合同,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将会被美国宇航局购买,并能为签署合同的参赛者获得最 高1000万美元的收益!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支队伍签署了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如何更廉价地设计和制作探月机器人以及如何使机器人更适应月球旅行。在不远的将来,如果这 些签了合同的队伍到达月球,美国航天局将通过丰厚的报酬换取其搜集到的月尘信息、新的遥控跟踪方法、新的着陆机制和其他支持探月任务的数据。

  波梅兰茨透露,尽管奥巴马政府已经放弃载人航天的“星座计划”(Constellation Program),美国宇航局不明朗的航天计划阻碍了同该机构的合作,但这并不影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谷歌探月竞赛。不论美国下一个对月计划是什么,机 器人探月或是载人探月, 谷歌探月大奖赛的队伍都希望拥有一次更轻松廉价的旅行。他补充道:“不论美国航天局的方向是什么,这个机构都会对探月竞赛队伍的行动感兴趣。并且,探月数 据将会出售给有探月抱负的国家。(尚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5日消息,近日,美国犹他州境内发现一种恐龙新物种,它具有强壮的腿部肌肉。科学家认为这种恐龙利用强壮的腿部肌肉可以踢赶同类或者抵御掠食者。


幼年体恐龙仅是成年体的三分之一,估计其质量仅有200公斤,体长约4.5米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种新恐龙的学名为“Brontomerus mcintoshi”,或被称为“雷腿龙”,是由一支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小组发现的。雷腿龙是一种属于蜥脚类恐龙的长颈恐龙,该物种还包括梁龙和腕龙,它们 生活在1.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很可能它们与恐爪龙、猛禽龙等恐龙发生过激烈战斗。

  研究人员在犹他州东部一处采石场发现两具雷腿龙骨骼化石,分别是成年体和幼年体。古生物学家猜测较大体形的成年体是幼年体恐龙的母亲,成年体恐 龙重量大约6吨,相当于体形较大的大象,体长达14米,腿部长2米。幼年体恐龙仅是成年体的三分之一,估计其质量仅有200公斤,体形相当于矮种马,体长 约4.5米。目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波兰古生物学报》期刊上。


雷脚龙利用强壮的腿部肌肉可以踢赶同类或者抵御掠食者


研究人员在犹他州东部一处采石场发现两具雷腿龙骨骼化石,分别是成年体和幼年体

  科学家表示,雷腿龙是蜥脚类恐龙家族中拥有最强壮腿部肌肉的成员。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科学系研究员泰勒(Mike Taylor)说:“雷腿龙是一种十分吸引人的恐龙,这对于我们是一项令人兴奋激动的考古发现。当我们发现它外形奇特的臀部骨骼时,便意识到这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研究,最终研究证实它们可能是‘踢腿高手’,以此抵御掠食者,或者出现在两只雄性在争斗异性配偶时发生的战斗。”

  (科学网-kexue.com 凹凸曼)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卡扎菲在遭美国军机轰炸的故居遗址上发表演讲,挥舞拳头并破口大骂。东方早报截屏图 卡扎菲在遭美国军机轰炸的故居遗址上发表演讲,挥舞拳头并破口大骂。东方早报截屏图

  人民网开罗2月24日电(记者黄培昭)日前利比亚爆发民众游行示威、警民冲突,局势恶化。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于当地时间24日下午在利比亚电视台发表电话讲话,他首先对在游行中的死难者表示哀悼。随后,卡扎菲说,现在利比亚发生的一切是一场“闹剧”,如果游行者们想互相残杀,那你们就请便吧。

  卡扎菲指责基地组织是现在利比亚危机的幕后策划者,其目的是想在利比亚建立伊斯兰王国,示威游行者正在为基地组织的这一战略利益服务,他呼吁人们不要与基地组织合作,使这一阴谋得逞。卡扎菲还警告说,美国可能以打击基地组织为由,对利比亚发动军事进攻。

  与上次电视讲话相比,这一回,卡扎菲是通过电视发表的“电话讲话”,时间也很短,前后不足10分钟(上次电视讲话共75分钟),而且这一次的口气也平静和缓和了许多,没有了电视讲话中的慷慨激昂甚至是歇斯底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1. 控制论教授凯文·沃里克

控制论教授凯文·沃里克
控制论教授凯文·沃里克

  英国雷丁大学控制论教授凯文·沃里克是一位另类的科学家,他志愿将自己的身体贡献于科学研究。2002年3月,沃里克允许英国外科医生将一枚硅芯片和100个电极直接植入他的神经系统中。
 

  2. 微芯片

微芯片
微芯片

  这种微芯片能够检测到神经动作电位,这是由脑皮层发出的一种信号。当一个人只是想移动一下肢体,但实际上并没动时,就会产生这种信号。

 

  3. 沃里克的手

沃里克的手
沃里克的手

  这项技术让沃里克教授能够通过互联网利用思维来控制电动轮椅和在某些实验中远程操作实验室中的一只假手。
 

  4. 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

  通过挥动自己的手臂,沃里克能够像乐队指挥一样远程控制这些玩具车。
 

  5. 传感器

传感器
传感器

  沃里克利用这顶帽子上的传感器通过植入的电极将电信号发送回大脑中,这样他即使看不见也能够感觉到物体的存在。沃里克曾经计划在未来的实验中将 电极植入他的大脑中。但是,考虑到手术的风险太高,他决定等到年老时再实施这一计划,因为他现在还不想和这个世界说拜拜。(彬彬)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白狮属珍稀物种,主要生活在南部非洲,世界上现存100头左右


20多年前曾有白狮在赞比亚靠近安哥拉边境的利邀瓦地区生活


20年后白狮群重返赞比亚


小狮在管理员的看护下时而穿梭嬉戏于树林草坪中

  一对刚从南非引进的白狮幼仔日前出现在赞比亚西南部城市利文斯敦附近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是这一珍稀物种20多年前从赞比亚消失后首次重现赞比亚。

  据保护区所有者——穆库尼酋长介绍,这两头两个月大的幼仔分别叫做津巴和娜娜,21日从南非引进,经过各种检疫后与游客见面。

  两头小狮在管理员的看护下时而穿梭嬉戏于树林草坪中,时而跑到游客身旁,毫无惧色地摆弄起游客的雨伞和背包等物品,甚至抱着一名女游客的腿撒欢儿。

  白狮属珍稀物种,主要生活在南部非洲,世界上现存100头左右。与一般的非洲狮不同,白狮毛色纯白,眼睛多为浅蓝色,鼻头为浅粉色。20多年前曾有白狮在赞比亚靠近安哥拉边境的利邀瓦地区生活,后因安哥拉战争等原因从这一地区消失。

  穆库尼酋长说,引进白狮将吸引大批游客,促进赞比亚旅游业的发展。他将于近期引进更多白狮进行培育,希望借此使白狮群重返赞比亚。通常狮子5岁以后就可繁育后代。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87 页,共 1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