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周二, 07 12月 2010 11:27

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亚马孙地区10年发现1200新物种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据美国趣味科学新闻网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10月2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从1999年到2009年间,亚马孙地区共发现了1200种植物和脊椎动物新物种,相当于每隔3天就发现一个新物种。

  这些新物种包括637种植物、257种鱼类、216种两栖动物、55种爬行动物、16种鸟类以及39种哺乳动物等,其中不乏体长4米的水蟒、头部鲜红的亚马孙箭毒蛙、羽毛五彩斑斓的秃鹦哥、毛茸茸的蜘蛛、吃木头的鲇鱼等十分罕见的动物。这些发现显示,亚马孙地区依然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

  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亚马孙地区的物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保护好这片雨林对人类至关重要。报告指出,放牧和耕种对雨林造成严重威胁,过去50年中,雨林中17%的树木遭到砍伐。

  亚马孙雨林横跨南美洲8个国家,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世界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此外,它在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全球气候方面也功不可没,有着“地球之肺”的称号。(来源:中国日报网 张品秋 编辑:婧远)

其他信息

  • 新闻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0/27/c_12705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