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菜园

Vincent

Vincent

网址:

a01_0216_400

 

[澳 视文化中心7月17日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有中欧国际关系促进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省电视台等联合主办、广州星海合唱团、澳大利 亚黄河演艺机构、美国和谐之声艺术团等协办的《〈黄河大合唱〉——中国经典音乐会》将于2010年9月12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中国驻奥 地利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会的鼎立支持。

该 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于7月17日在悉尼举行。奥地利驻澳大利亚总领事GUIDO STOCK先生、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李建刚先生等相关机构代表以及黄河合唱团执行团长陈丰、团长董健生等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会上,董健生先生首 先对黄河合唱团的历史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陈丰先生则将该次活动诸多细节透露给大家。祝悉尼奥地利总领事GUIDO STOCK、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李建刚等先后做了发言。

据悉,成立近10年历史的黄河合唱团此次将打破原黄河合唱团成员组织的开放的方式,向澳洲广大华人社区集募具有专业水准的声乐、朗诵及器乐演奏等艺术工作 者重组演出队伍。目前已有80多人报名。应主办方委托,澳大利亚黄河演艺机构在负责该次演出的策划、组织等方面工作同时,还将担负演员的筛选工作。

本次演出除上半场的《黄河大合唱》外,下半场还将奉上包括《爱我中华》、《葬花吟》等歌曲的综合性节目。

中国是军事威胁吗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胡山:

 

 

 

日前,我在澳洲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罗伊国际研究所2010年外交政策调查显示,46%的澳洲人认为20年内中国将成为军事威胁。

 

 

虽然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澳洲部分民众对中国的发展仍心存忧虑。我认为,这种忧虑主要是因对中国文化和对外政策了解不够深入而造成的。我愿就此介绍一些情况。

 

 

美国国防信息中心资深专家尼可拉斯·贝利在其题为《中国是侵略者吗》的文章中说,导致一个国家对外建立霸权或至少尝试这样做的5个关键因素为:一个 统一、庞大的国家;不断上升的经济能力;强调本国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相对优越的军力;民众支持扩张性外交政策。贝利认为,若以这5个因素进行衡量,中 国不具备称霸的意图和能力。

 

 

贝利的观点是言之有理的。

 

 

600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一支由240多艘船只、28000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先后7次出海远航,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沿岸30多 个国家,有学者研究认为,郑和曾到访澳大利亚和美洲。所到之处,郑和为当地人民带去了中国的茶叶、丝绸、陶瓷、药材和工艺品,这支英国史学家李约瑟笔下当 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没有占领海外国家一寸土地。如今,郑和的和平通商之旅似乎已经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郑和不是个别的文化现象,而是中国“和合”思想的集中体现。早在2500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即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从古代王朝奉行 “以和邦国,以谐万民”的政治理念,到现代中国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一 脉相承,生生不息。简言之,中国缺乏称霸的意识形态和民意。

 

 

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象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2005年12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 路》白皮书,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郑重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公开阐明:“中国 永远不称霸”。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表示,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一贯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 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 9.8%的速度增长,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但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GDP排名在世界100位之后,目前还有1500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中国称得上是经济大国,但绝非经济强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因此中国迫切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 境。

 

 

一些人对中国的军力发展表示担忧,我认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是适度合理的。

 

 

中国陆地边界和海岸线漫长,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国家尚未实现完全统一。中国军队的首要任务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而中国军事力量与所担负的使命任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军队担负着繁重的抢险救灾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在3天内即有14.6万军人 赶赴灾区。与此同时,中国军队近年来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海上护航、国际灾难救援等行动,1990年以来,已累计向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 14680人次。要承担这些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国内责任,中国军队必须努力提高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军队的发展是补偿性发展。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费连续多年没有增加,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和装备建 设长期落后于本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差距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开始加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投入,但中国军队现有装备技术水 平仍然远远落后于一些军事强国。

 

 

也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军事透明度提出质疑。军事透明最重要的是战略透明。中国的战略意图一直是十分清晰和明确的,就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 防政策。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相反,奉行好战政策的国家,即 使军力弱小,也可能会穷兵黩武。

 

 

中澳两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加强政治互信及各领域的互利合作,符合双方现实和长远利益,一定会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相信随着两国人民不断深化对彼此历史、文化、国情的了解,一定能做好朋友、好伙伴。

2010年7月11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长克里斯蒂娜·肯尼莉率代表团启程赴上海出席2010年世界博览会,并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行前,中国驻悉尼总领事胡山在总领事官邸会见肯尼莉州长及其代表团,为代表团送行,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此次访问交换了意见。

 

 

 

肯尼莉州长向胡总领事介绍,她此访将赴上海正式启动2010年世博会澳大利亚馆“新南威尔士州周”,出席多项活动,重点推介新州金融、教育和新能源 等产业。此外,她还将访问上海、北京、陕西、广东四省市,拜会各地方领导人,访问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为、中信等知名企业,宣传新州金融服务、建设 和科技合作等项目,推动新州与中国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胡总领事表示,中方热烈欢迎并高度重视肯尼莉州长率团出席2010年上海世博会并访问中国,相信此访不仅能扩大新南威尔士州在中国和世界的知名度,还将有力地推动中国与新州在各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肯尼莉州长感谢胡总领事本人及中方为她此次访华前期准备提供的宝贵支持和协助,表示中国对新州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是她任州长以来第一次出访,也是第一次访问中国,她对此访充满期待。

 

胡总领事并表示,中方愿继续为肯尼莉州长此访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预祝肯尼莉州长此访取得成功。

 

 

 

 

当地时间6月19日,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墨尔本会见维多利亚州州长布伦比。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新华网墨尔本6月19日电(记者江亚平 曹扬)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19日在墨尔本会见了维多利亚州州长布伦比。

习近平说,我此次应陆克文总理的邀请访问澳大利亚,主要是希望通过与澳领导人的会见、会谈和与各界的广泛接触交流,进一步增强双方政治互信,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情谊,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澳全面合作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得到更大发展。

习近平指出,地方交往合作在国与国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维多利亚州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取得长足进展,经贸、教育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习近平表示,中国政府和有关省市高度重视同维多利亚州扩大友好交往、深化互利合作,双方可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作出努力:一是拓展工业特别 是高科技制造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合作。二是发挥互补优势,深化农牧业领域合作。三是加强人文交流,继续鼓励双向留学、旅游,进一步开 展校际高层交流、培训、互换学者、科技和教育联姻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


当地时间6月19日,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墨尔本会见维多利亚州州长布伦比。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习近平表示,今年的上海世博会、在华举办的澳大利亚文化年以及明年将在澳举办的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必将为双方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合作提供契机。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维多利亚州同中方的友好合作一定会给双方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布伦比对习副主席将墨尔本作为访澳第一站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澳中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合作领域广泛。双方在能源、资源、矿产以及文化、教育、旅 游等方面合作富有成效。维多利亚州与中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关系包括友城合作不断深化。作为澳大利亚“创新之州”和生活宜居城市,维多利亚州在 尖端制造业、生态环保、旅游和农业等方面有独特优势,愿与中方加强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布伦比并祝贺上海世博会精彩成功。

飞机坠毁现场(七频道)


警察进行事后处理

悉尼西南区一架小型飞机撞上电线杆后坠毁在小学旁边,造成两人死亡和多人受伤。据悉,死亡者为飞机驾驶员27岁的Andrew Wilson和一名48岁的护士乘客Kathryn Sheppard。

新南威尔士州消防部门发言人表示,周二早晨8点左右,该飞机在Canley Vale区Canley Vale街和Railway街路口,撞上电线杆,扯下电线后爆炸,随后降落在附近的一个公园。

同时,飞机上的燃油四处喷溅造成附近停车场的一辆汽车着火,消防人员努力抢救防止燃烧污染物进入排水渠。 虽然悉尼警方称,他们还不能确认最终的死亡人数,但根据部分媒体报道和救护人员确认,死亡人数为两人全部为当时飞机上的人员。据悉,一名57岁男子和50 岁女子受到惊吓被送往医院,附近玩耍的五个儿童受到轻伤被送至利物浦医院治疗。

附近居民Joanne Saunders表示,她听到三声巨响看到四处都是浓烟,以为是炸弹,当发现是飞机坠毁时,表示完全“不敢相信”。悉尼南区居民、33岁的Kevin Huynh家的花园围栏被撞毁,花园烧起大火,他的房屋距飞机仅有几米远。Huynh不得不跑出家门跳过围栏逃生,他表示刚翻过围栏就听见第二声爆炸。他 称,自己确实比较幸运,但房子还是受到了损失。

警察已经开始进行事后调查,以找出飞机失事的原因。

悉尼轻型飞机事故一览表

2010 年

六月—一架轻型飞机在Bankstown机场起飞后,在悉尼西南区的Canley Vale坠毁爆炸。机上两名人员身亡

2009年

十月—一架轻型飞机在Bankstown机场迫降,机师未受伤

八页—因机师昏迷后失去知觉,机上乘客控制驾机,最后在Bankstown机场安全着陆。

2008年

十二月—两架轻型飞机在空中相撞,导致其中一架飞机撞向Casula的一幢住宅,两名女子,一名教练和一名受训机师身亡。另外一架飞机最后在Bankstown机场成功紧急降落。

九月—一家轻型飞机在Bankstown机场起飞后,在猎人谷的崎岖地带坠毁,三人身亡

八月—一架轻型飞机在Bankstown机场迫降,正在进行飞行训练的机师未受伤

二月—一架轻型飞机的前轮毁坏,被迫在Bankstown机场降落,没有人员受伤

一月—进入Bankstown机场时,一飞机起落架发生故障,没有人员受伤

2007年

十二月—一架在进行飞行训练的轻型飞机从Bankstown机场起飞后,在Paddock坠毁,教练和受训机师均未受伤

八月—一架轻型飞机被保告起落架出现问题,在Bankstown机场坠毁,机师未受伤,乘客轻微受伤

二月—一架轻型飞机遭遇机械故障,在Paddock坠毁。机师和乘客均未受伤

一月—一架飞往Toowoomba的轻型飞机在起飞时,起落架损坏,被迫在Bankstown机场降落,机上四人无一受伤。

2006年

四月—一架轻型飞机因速度过快,在降落地面时倒转,机师身亡。

核心提示:“自杀崖”真实名称为“裂缝”,位于悉尼东部,是一座临海悬崖。自19世纪以来,不少人选择在这里结束生命。当地官员说,这里平均每周发 生一起自杀。近50年来,当地一名男子坚持在悬崖边劝说试图自杀的人,把至少160条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人们称他为“守护天使”。



“守护天使”唐·里奇



悉尼“自杀崖”

“守护天使”唐·里奇

唐·里奇,现年84岁,家住“自杀崖”附近一座二层小屋,曾是一名人寿保险推销员。几十年来,他志愿在这里守望并劝阻试图自杀的人。

悉尼“自杀崖”

“自杀崖”真实名称为“裂缝”,位于悉尼东部,是一座临海悬崖。自19世纪以来,不少人选择在这里结束生命。当地官员说,这里平均每周发生一起自杀。

据新华社电 澳大利亚悉尼港附近有座“自杀崖”,平均每年大约有50人在这里跳崖自杀。

近50年来,当地一名男子坚持在悬崖边劝说试图自杀的人,把至少160条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人们称他为“守护天使”。

每天早起观察

一些获救者回忆,他们站在悬崖边上,失魂落魄,正犹豫是否跳下去,突然听到一个柔和声音传来,压过海浪和海风声:

“你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回过头来,他们看到一张笑脸。这张陌生人的笑脸让他们萌生出生活的希望。

他叫唐·里奇,现年84岁,家住“自杀崖”附近一座二层小屋,曾是一名人寿保险推销员。几十年来,他志愿在这里守望并劝阻试图自杀的人。

每天早晨,里奇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到位于二层的卧室窗前观察“自杀崖”。如果发现有人站在距离悬崖非常近的地方,他就会冲过去。

“你不能仅仅坐在那里观望,”里奇说,“你得试着拯救他们。就这么简单。”悬崖边护栏高度仅约一米,容易翻过。

年轻时,里奇时常翻过护栏,把试图自杀的人拽回来,他的妻子莫娅则报警求援。

凭着年轻力壮,里奇能成功救下一些即将跳下悬崖的人,随后把他们带回家,喝点东西,压压惊。

为救人差点送命

有一次,里奇差点搭上自己的性命。

一张当地摄影师数十年前抓拍的照片显示,里奇费力阻拦一名妇女跳崖,只身挡在她和深渊之间,距离悬崖边缘仅有几厘米。

如果这名妇女最终跳下,里奇恐怕得和她同归于尽。

里奇后来改变方式,与试图自杀者保持“安全距离”,但仍然愿意倾听对方诉说。

也曾劝阻失败

据新华社电 里奇有过失败。

2005年,尽管里奇曾努力劝说,但一位名叫特蕾西的女子最终还是跳下悬崖。里奇已经记不清当时情形。但特蕾西的母亲戴安娜·加丁说,她相信女儿跳崖前,里奇一直陪在身边。

她说,女儿生命最后时刻,能体会到里奇带来的温暖,令她感到宽慰。

里奇说,自己从不试图给对方提供忠告、建议或窥探什么,只是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问对方是否愿意聊聊,邀请他们到家里喝杯茶。

前不久,伍拉勒地区议会把“2010年度公民”奖授予里奇夫妇。

“简单友好”最管用

据新华社电 “自杀崖”真实名称为“裂缝”,位于悉尼东部,是一座临海悬崖。自19世纪以来,不少人选择在这里结束生命。当地官员说,这里平均每周发生一起自杀。

里奇说,一些人试图自杀是因为难以忍受痛苦,包括身体和精神疾病。美联社认为,尽管自杀者动机不尽相同,但像里奇那样的简单友好确能起到惊人效果。

心理专家习惯以一名自杀者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留下的纸条为例。这名男子名为凯文·海因斯,2000年跳下金门大桥,时年19岁。他在绝笔书中写道:“如果有人在我去大桥的路上朝我微笑,我就不跳。”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心理学教授戈登·帕克说,像里奇那样倾听心声,能使许多试图自杀的人忘记眼前痛苦。

劝阻方法:

只给微笑和茶

“自杀者”站在悬崖边上,失魂落魄,正犹豫是否跳下去,突然听到一个柔和声音传来,压过海浪和海风声:

“你为什么不过来喝杯茶呢?”

回过头来,他们看到一张笑脸。

我从不试图给对方提供忠告、建议或窥探什么,只是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微笑,问对方是否愿意聊聊,邀请他们到家里喝杯茶。

——“守护天使”唐·里奇

周六, 14 8月 2010 17:40

8000性工作者齐集悉尼大游行

大游行现场的性工作者

上周六,有约8000名性工作者齐集在悉尼,要求结束“妓女病态性恐惧”态度,并要得到反歧视法更多保护。

她们高喊“性工作者的权利是人权”和“没有坏妓女,只有坏法律”的口号,从悉尼歌剧院开始游行,希望争取更多权利。

她们当中的很多人手持红色雨伞(全球运动的一个像征),也有些人穿着“妓女权利”和“妓女团结”口号的T恤。

从事性工作性行业30年的Julie Bates指出,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从未看到社会对她们态度的改变。“我们是人类、是民众,我们有工作,但却因为工而遭到中伤。我们希望社会知道性工作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我们如其它行业一样提供服务。”

该活动的组织者是鲜红联盟(Scarlet Alliance),该组织代表约2万名性工作者。当天,全国各首府城市均有类似活动,纪念国际妓女日(International Whores Day)。

这个活动的重心放在新州。与其它地区相比,新州的反歧视法律较不健全。

在首都领地、昆州和塔州会基于合法的性活动及职业,保护受歧视者的权利,基本为受到不当对待的性工作者提供求助的渠道。

联盟收到最常见的歧视个案是性工作者在申请租房、银行贷款和信用卡的时候。

该联盟表示,在报纸刊登广告时,性工作者要支付多四倍费用,此外,在与警方及司法系统打交道时也遇上诸多麻烦。

联盟的主席Elena Jeffreys表示,出现这种现像部分原因是政府及主流制度对妓女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认为性工作者不是社会的一部分。”

周四,数千人手持彩色横幅,在悉尼的中心商业区(CBD)多条街道游行,要求女性获得平等薪酬。

这项全国性游行活动的主办方是澳洲服务业工会,是自上个世界70年代以来,澳洲最大型的争取公平薪酬活动。该工会代表以女性为主的社区服务行业。

澳洲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女性比男性的薪酬低18%,按此计算,女性终身比男性少赚约100万。

不过,澳洲服务业工会新州分部秘书长Sally McManus表示,服务业男女薪酬差距高达35%。

她当天在悉尼市政厅(Town Hall)对着约2000名民众说:“薪酬差距越来越大,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她指出,该工会得到众多工会的支持,希望为社区服务业工人争取加薪25%,即相当于周薪平均增加100元。

游行人群离开市政厅后,高举横幅并高喊口号涌进悉尼多条街道。

随后,他们来到了反对该工会加薪要求的“雇主第一”(Employers First)的总部。

澳洲綠黨聲望急升,黨領袖布朗(BOB BROWN)要求仿效英國最近的大選前三大黨魁一起在電視辯論。 據上周六昆省西報發表的「銀河」(GALAXY)民意調查結果,綠黨的首票自二月以來一直上升,由9%增至13%,為綠黨有史以來首票最高的紀錄。民調並且指聯盟黨已趕過工黨,以撥票後計算,聯盟黨會有52%選票,工黨48%。 布朗昨晨向澳廣(ABC)電視「內幕人士」節目表示,他應該有機會與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和反對黨領袖艾保德(TONY ABBOTT)一起在電視上辯論,向全國廣播。 他認為最重要不是參加或不參加辯論,而是能否有好的建議和所為向公眾介紹。 布朗並且表示,今次大選綠黨不會建議選民怎樣將選票撥給那個政黨;綠黨改變策略,將對工黨不利。 他說,綠黨並非一個撥票機器。 與此同時,綠黨建議聯邦政府刪除礦務稅一個主要部分。政府計畫開徵暴利稅,稅率為40%,但同時又包銷項目開支的40%。布朗表示,雖然他支持開微暴利稅,但又認為有虧損的礦務公司不應獲得特別對待。這並非使用納稅人錢良好方法,小企業也可能要獲得同樣的對待。 政府在過去兩周與礦務公司老闆開會,商討暴利稅的建議。礦務公司強烈反對,聲稱會導致喪失工作職位。 上周六的民調顯示,昆省54%受訪者反對開徵暴利稅,支持的只有37%.有68%受訪者認為政府解釋這稅收功夫差勁。

澳洲公平工作署決定給澳洲最低收入工人每周加薪二十六元,把最低周薪提高到五百六十九點九元。 工會曾爭取今年每周加薪二十七元,理由是利用澳洲礦產業利潤大增,應給最低收入工人適當增加工資。 而僱主團體則辯稱,企業承擔不起這一幅度的加薪,較小企業會因此遇到困難。 其中澳洲工商總會(ACCI)認為,目前的經濟環境不足以支付工人每周加薪超過十二元五十仙。最低工資標準影響的是這個國家較脆弱的領域,特別是零售業、酒店和飲食服務業,以及旅遊業。 澳洲總工會(ACTU)則辯稱,它爭取的每周加薪二十七元是合理的,是僱主負擔得起的。 澳洲公平工作署昨天裁定的每周加薪幅度,與工會要求相差僅一元,它使新的最低時薪提高到十五元。 澳洲一百四十萬最低收入工人將因此獲益。 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將於七月一日生效。 這是公平工作署替代前何華德(JOHN HOWARD)政府設立的公平薪署委員會後第一次作出的加薪決定。 該署薪酬仲裁委員會主席蓋迪斯(GEOFFREY GIUDICE)說,自二零零八年三月以來,澳洲經濟表現比預期佳。 他說,有充足理由提高最低工資,為工人提供一個公平和安全的薪酬網,保護有關僱員的生活標準,幫助低收入者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

第 28 页,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