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菜园

Vincent

Vincent

网址:

周六, 14 8月 2010 22:12

新西兰文化

国名新西兰(New Zealand)。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称为纽西兰。毛利语为Aotearoa,即“长白云之乡”。 国旗新西兰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地为深蓝色,左上方为英国国旗,右边有四颗镶白边的红色五角星,四颗星排列均不对称。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 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四颗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该国位于南半球,同时还象征独立和希望。 国徽新西兰国徽的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五组图案;四颗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象征新西兰;麦捆代表农业;羊代表该国发达的畜牧业;交叉的斧头象征该国 的工业和矿业;三只扬帆的船表示该国海上贸易的重要性。盾徽右侧为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左侧是持有国旗的欧洲移民妇女;上方有一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典礼时用的王冠,象征英国女王也是新西兰的国家元首;下方为新西兰蕨类植物,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新西兰”。 国歌新西兰有两首地位等同的国歌:《天佑新西兰》(God Defend New Zealand) 与《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歌改为《天佑国王》(God Save The King)。《天佑女王》是英国的国歌及英联邦的皇室颂歌。《天佑女王》一般不作为国歌演奏,而作为皇室颂歌使用。有关新西兰国歌的应用,由新西兰文化及 传统部负责管理。 首都惠灵顿市(Wellington)。惠灵顿是世界上处于最南端的首都。城市面积266.25平方千米,惠灵顿区人口379,000(2007年),市 区人口189,700。 最大城市奥克兰市(Auckland)。面积580平方千米,人口1,318,700(2006年3月),市区人口1,079,304。始建于1840 年,1841至1865年间曾为新西兰首都。奥克兰区是新西兰人口最多的地区。 主要城市基督城(Christchurch)、达尼丁(Dunedin)、哈密尔顿(Hamilton)、北帕默斯顿(Palmerston North)、旺加努伊(Wanganui)、新普利茅斯(New Plymouth)、因弗卡吉尔(Invercargill)、罗托鲁阿(Rotorua)、尼尔森(Nelson)、布兰尼姆(Blenheim)、纳 皮尔(Napier)、吉斯伯恩(Gisborne)、陶朗加(Tauranga)、皮克顿(Picton)、旺格雷(Whangarei)、陶波 (Taupo)、格雷茅斯(Greymouth)、皇后镇(Queenstown)等。 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English,98%人口使用)、毛利语(Māori,4.2%人口使用)、新西兰手语(New Zealand Sign Language,0.6%人口使用)。 国家政要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HM Queen Elizabeth II);总督阿南德·萨蒂亚南德(Anand Satyanand),2006年8月就任,他是新西兰历史上首位亚裔总督;总理海伦·伊丽莎白·克拉克(Helen Elizabeth Clark),1999年12月任职。2005年9月第三次当选连任。 独立日怀唐伊日(Waitangi Day) 1840年2月6日每年的2月6日,是新西兰的怀唐伊日,这一天曾在1974年一度被定为新西兰的国庆日,1976年又被取消国庆日这一名称。每年的这一 天新西兰全国放假一天。1907年9月26日新西兰从英国独立,获得主权。 国土面积 268,680平方公里(世界第75名)。专属经济区120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2.1%,国土长1,600公里,东西最宽处宽450公里。两座主要岛 屿(南岛与北岛)面积约为266,200平方公里。大小约和日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相同,比英国略大。 人口 4,252,000(2007年估计,世界第122名)。人口密度15.229人/平方公里(世界第193名)。北岛的总人口为3,102,500,占新 西兰总人口的75%,南岛人口为1,013,800。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78.8%,毛利人占14.5%,亚裔占6.7%。奥克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30.7%。首都惠灵顿区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奥克兰、惠灵顿、基督城是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毛利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新西兰70%的居民 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是世界上人口都市化最高的国家之一。 国内生产总值 1038.73亿美元(2006年,世界第53名)。人均GDP 29,698美元(世界第27名)。 人类发展指数 0.943(高,世界第19名) 货币新西兰元(New Zealand dollar,NZD)。简称“纽元”。新西兰元由新西兰储备银行(中央银行)负责印制和发行。 时间新西兰标准时间(NZST)。新西兰标准时间比格林威治国际标准时间早12小时(UTC+12),比北京时间早4小时。夏时制为UTC+13(9月至 4月)。新西兰的查塔姆群岛比新西兰标准时间早45分钟。新西兰很接近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全世界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国家之一,查塔姆群岛和吉斯伯恩市是全 世界最先迎接新一天到来的地方。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为12个大区:北部地区(Northland)、奥克兰区(Auckland)、怀卡托(Waikato)、丰盛湾(Bay of Plenty)、霍克斯湾(Hawkes Bay)、塔拉纳基(Taranaki)、马纳瓦图-旺加努伊(Manawatu-Wanganui)、惠灵顿区(Wellington)、西海岸 (West Coast)、坎特伯雷(Canterbury) 、奥塔哥(Otago)、南部地区(Southland)。设有74个地区行政机构,其中包括15个市政厅、58个区议会和查塔姆群岛(Chatham Islands)议会。 节日元旦(New Year's Day) 1月1日 元旦次日(Day after New Years Day) 1月2日怀唐伊日(Waitangi Day) 2月6日 受难节(Good Friday) 3月21日(2008年) 复活节后星期一(Easter Monday) 3月24日(2008年) 澳新军团日(ANZAC Day) 4月25日 女王诞辰日(Queen's Birthday) 6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劳动节(Labour Day) 10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圣诞节(Christmas Day) 12月25日 节礼日(Boxing Day) 12月26日 每个地区还有不同的周年庆, 比如惠灵顿周年纪念日(Wellington Anniversary Day) 距1月22日最近的一个星期一。 婚姻新西兰的法定结婚年龄是16周岁,但是18周岁之前需要父母同意并监护。2004年12月9日,新西兰国会以过半数通过同性恋者及同居人士的公民结合 可以享有与合法夫妇等同的法律地位。相关法律于2005年4月26日正式生效。 国花银蕨(koru)在毛利传说之中,银蕨原本是在海洋里居住的,其后被邀请来到新西兰的森林里生活,就是为着指引毛利族的人民,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 从前的毛利猎人和战士都是靠银蕨的银闪闪的树叶背面来认路回家的。因为,只要将其叶子翻过来,银色的一面便会反射星月的光辉,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径。新西兰 人认为银蕨能够体现新西兰的民族精神,故此这种植物便成为了新西兰的独特标志和荣誉代表。现在,举国上下都可找到银蕨的图样。 国树四翅槐(Fourwings Sophora) 国鸟几维鸟(kiwi bird)几维鸟又名奇异鸟,学名为鹬鸵。新西兰最早的居民毛利人将这种叫声为“kiwi!kiwi!kiwi!”的鸟命名为奇异鸟。这种不会飞的鸟大小 有如母鸡,有一个细长的喙和细如毛发的羽毛。新西兰人将这种喜欢夜间活动、不会飞的可爱鸟儿做为国家的象征。几维鸟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中的一级保护动 物。 国石绿石,又称绿玉。 新闻出版全国共有报纸140种,其中日报29种,杂志4700多种。独立报业有限公司和威尔逊-霍顿有限公司为第一和第二大报业集团,占全国日报发行量的 90%。主要报刊有:《新西兰先驱报》——新西兰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晚邮报》;《奥克兰明星报》;《新闻报》;《自治领报》;《电视指南》(周刊); 《新西兰妇女周刊》、《听众杂志》等。新西兰报联社由新西兰所有日报组成的合作新闻机构,创建于1880年,总部设在惠灵顿。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新各 家日报和周报传送国内和国际新闻。新西兰电台成立于1925年。有1个国家台、30个商业台、1个音乐台和1个声音档案馆。1995年,商业台脱离新西兰 电台,成为单独的新西兰商业电台公司,并于1996年7月出售给私人。国家台重点播发时事和国内政治新闻,覆盖96%国土。新西兰电台用有限的短波向南太 平洋转播国家台节目。新西兰电视台1962年正式播放节目,下设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以及五个地区电视台。新西兰电视台的信号覆盖全国,收视率达70%。电 视三台是新西兰唯一的一家私人电视台,由加拿大公司控股。1989年11月开播,覆盖面为全国人口的85%。另外在新西兰还可以收看付费的有线电视SKY TV。 国际域名缩写 .nz 新西兰海外领地有各自的国际域名:.nu(纽埃岛)、.ck(库克群岛),.tk(托克劳群岛)。 长途电话代码 +64 一、历史新西兰于1856年成为英国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为自治区,到了1947年完全独立。  新西兰5000万年来一直无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纪,才有来自库克群岛和塔希蒂的波利尼西亚航海家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到公元十二世纪,全国受青睐的地 区已分布了许多定居点;1642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扬松·塔斯曼在一次远洋冒险中于1642年发现新西兰的西海岸区,但在企图登陆时遭到毛利人的攻击 而迅速离去,但他以荷兰一个地区的名字命名这块土地为(Nieuw Zeeland),他绘制了部分西海岸地区的地图,但并未在此登陆;1769年,英国海军舰长詹姆斯·库克及其船员成为首先踏足新西兰土地的欧洲人,随 后,捕捞海豹和鲸鱼的人们也来到这里,传教士也很快接踵而来,定居点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 到1840年,新西兰估计毛利人口为10万人,大约2000名欧洲定居者(毛利人称其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区,新西兰那时没有全国政府或全国领导人,毛利人和白人团体请求英国提供某些保护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 毛利人和英国王室在岛屿湾的怀唐伊镇签署了《怀唐伊条约》,该条约使新西兰成为王室属的一个殖民地,这个条约被认为是新西兰的建国文件,该条约使早期开拓 者有权在新西兰定居并允诺毛利人按其意愿继续拥有他们的土地、森林和渔业,该条约说明毛利人将对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决定,并答应建立一个政府,使全体 人民过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该条约亦确立了新西兰人享有英国公民的权利,该条约目前仍然是“现行文”,并且是新西兰涉及民族关系方面很具争议的话题。 此条约签属后,更多的人开始来到新西兰并在这里定居,多数人去南部岛定居,因为那里的土地适合耕作,在奥塔哥和西海岸地区还发现了金矿。 自本世纪以来,来北岛居住的人还是多于南部,到1890年代,全国人口增加到五十万,并开始建设铁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农场已经成为新西兰经济的支 柱,1893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当时,英国仍然是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经常被喻为“家乡”,成千上万的新西兰人代表英国参 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有一半的参战者死于战争或在战争中负伤。1935年,新西兰选出工党政府,该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其中包括每周 40小时工作制以及国家拨款的卫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新西兰再次派出军队,大约全国人口的百分只十出过作战,战争结束后,对新西兰的农产 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业迅速增长,工业空前繁荣。 由于对进口(特别是石油)和对肉类、奶制品和羊毛出口的长期依赖,新西兰的经济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带开始恶化,1970年代初期,英国加入欧洲共 同体以后,新西兰失去其传统的出口市场,随后即出现失业和社会问题;1980年代中后期,工党政府开始进行新的货币政策、工业解除限制、取消津贴以及将许 多政府部门私有化等大范围的改革,自此经济开始逐渐好转,失业人数开始下降。从90年代后期开始新西兰经历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失业率到3.5%的历史新 低。 二、政治英国女王是新西兰的国家元首,女王任命的总督作为其代表行使管理权。总督与内阁组成的行政会议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内阁掌握实权,由议会多数党 组成。议会只设众议院(共120席),由普选产生,任期3年。无成文宪法,其宪法是由英国议会和新西兰议会先后通过的一系列法律和修正案以及英国枢密院的 某些决定所构成。 新西兰民主政府以混合式多议席选区比例代表制(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国会运作,有一百二十个席位。新西兰法律规定毛利人至少有六个保障席位,而政党的选举过程也要有额外的毛利代表。目前国会中有 十七位毛利议员。新西兰政府为联合执政,由工党(Labour Party)与进步联盟(Progressive Coalition),加上两个少数政党——绿党(Green Party)与联合未来党(United Future Party)的援助所组成。现在的新西兰总理为海伦·克拉克(Helen Clark)。 司法机构新西兰有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若干地方法院和受理就业、家庭、生产、毛利人事务、环境等特殊问题的专门法院。上诉法院由首席大法官、院 长和另外六名高等法院法官组成。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为终审法院。2003年10月14日,新议会通过《最高法院法案》,2004年7月1日成立最高法 院,新与英国枢密院间的联系彻底终止。 政党 1、新西兰工党(Labour Party)。现执政党。1916年成立。工会组织和毛利人是工党的传统支持者。曾多次执政。1999年12月与联盟党联合执政。2002年8月和进步联 盟党联合执政。领袖海伦·伊丽莎白·克拉克(Helen Elizabeth Clark)。主席迈克·威廉姆斯(Mike Williams),高级督导戴维·本森。 2、进步联盟党(Progressive Party)。现执政党。由新西兰联盟党前领袖安德顿于2002年4月组建,在议会中占2席,其中选区议员1席,非选区议员1席。 3、新西兰国家党(National Party)。现主要反对党。1936年由统一党和改良党合并而成。曾多次执政。2002年7月大选中遭受重挫,仅获得27个席位,比上届议会减少12个 席位。2003年10月,国家党财政事务发言人唐·布拉什取代英格利希,成为该党领袖。 4、新西兰第一党(NZ First Party)。1993年7月成立。主要支持者是老年人、中小企业主和低收入选民及毛利人等。1996年12月与国家党联合执政。1998年8月,与国家 党的联盟破裂,成为反对党。领袖温斯顿·彼得斯(Winston Peters)。2002年8月大选中,议会席位从上届的5席增至13席。 5、新西兰行动党(ACT New Zealand)。前身是前工党政府财长道格拉斯创立的消费者及纳税人协会,1994年11月改为现名,简称行动党(ACT Party)。支持者主要是大财团及富商。领袖罗德尼·海德(Rodney Hide)。 6、绿党(Green Party)。前身为价值党(Values Party),于1972年5月成立。1990年5月,价值党和绿色组织合并,改称现名。1991年加入联盟党。1997年11月,绿党宣布不再作为联盟 党成员参加大选。珍妮特·菲茨西蒙斯(Jeanette Fitzsimons)任领袖。 7、新西兰联合未来党(United Future NZ Party)。前身联合党(United NZ Party)于1995年6月成立。2000年11月,与未来党(Future NZ Party)等政党合并,改为现名。2002年大选中,该党议席从1席增至9席。领袖彼得·邓恩(Peter Dunne)。 8、其他政党有:太平洋精神党(Mauri Pacific)、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基督教遗产党(Christian Heritage)等。 三、地理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南部,澳大利亚东南方约1,600公里处,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北邻新喀里多尼亚、汤加、斐济, 在南纬34度至47度之间。新西兰由北岛、南岛、斯图尔特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12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900 公里。新西兰素以“绿色”著称。虽然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总面积75%以上,但这里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 29%,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新西兰水力资源丰富,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森林面积 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生态环境非常好。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北岛第一峰鲁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新西兰最大的湖泊陶波 湖,面积616平方公里。南岛横跨南纬40°~47°,岛上有全国第一峰库克山。阿尔卑斯山中的弗朗茨·约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 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其中特阿脑湖面积342平方公里,是新西兰第二大湖。苏瑟兰瀑布,落差580米,居世界前列。 气候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新西兰的12月至2月为夏天,6月至8月为冬天。夏季平均气温25摄氏度,冬季10摄氏度,全年温差一般 不超过15度。各地年平均降雨量为400~1200毫米。 环境新西兰约于一亿年前与大陆分离,从而使许多原始的动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环境中存活和演化。除了独特的植物和动物之外,这里还有地形多变的壮丽自然景观。 新西兰从冈瓦纳古陆(Gondwanaland)分离之后,这些原始的物种便在这块独立的土地上演化和繁衍,著名的自然学家大卫·贝拉米(David Bellamy)称这里是“摩亚方舟”(Moa's Ark),此名称来自新西兰所特有的巨大步行鸟“摩亚”(moa,又名恐鸟),但现在已绝种。自从人类开始在新西兰定居以来,短短1000多年的时间已经 使许多原生物种消失,但近年来新西兰政府加大了自然保护的力度,情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保护措施包括消灭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有害生物、建立了13座国家公 园、3座海洋公园、数百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区、1个海洋与湿地保护网络,以及保护特别的河流与湖泊。新西兰总计约有30%的国土为保护区。另外,像 kakapo鹦鹉、垂耳鸦、几维鸟和大蜥蜴等珍稀与濒危物种的研究和管理计划也开始执行。 植物虽然经过人类1000多年的砍伐,新西兰仍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仍是茂密的森林――大部份位于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大都属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禁止开发, 您可以尽情享受其中的野趣。新西兰森林的特点是温和、常绿的雨林,其中有巨大的树蕨、藤类和附生植物――看起来很符合一般丛林的模样。巨大的贝壳杉是世界 上最大的植物之一,目前生长在相对较小的北岛凹地与科罗曼德尔半岛。 动物新西兰是罕见鸟类的天堂。最著名的是不会飞的奇异鸟,新西兰的非正式国家标志。其它不会飞的鸟还有威卡秧鸡(weka)及濒临灭绝的kakapo鹦 鹉,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鹦鹉,它只能爬到低矮的灌木或较小的树上。另一种奇特的鸟类是好奇心很重的啄羊鹦鹉(原生高地鹦鹉),这种鹦鹉会飞,以不怕人类和大 胆的个性而闻名。 国家公园 北岛 艾格蒙特国家公园 Egmont National Park 乌雷威拉国家公园 Te Urewera National Park 东加里罗国家公园 Tongariro National Park 旺加努伊国家公园 Whanganui National Park 南岛阿贝尔·塔斯曼国家公园 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 亚瑟隘口国家公园 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 库克山国家公园 Aoraki/Mount Cook National Park 峡湾国家公园 Fiordland National Park 卡胡朗吉国家公园 Kahurangi National Park 阿斯派灵山国家公园 Mt. Aspiring National Park 尼尔森湖国家公园 Nelson Lakes National Park 帕帕罗瓦国家公园 Paparoa National Park 西区国家公园 Westland/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 斯图尔特岛雷奇欧拉国家公园 Rakiura National Park 四、经济新西兰是一个现代、繁荣的发达国家。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38.73亿美元(2006年,世界第53名);人均29,698美元(世界第 27名);人类发展指数为0.943(高,世界第19名,有所上升)。 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基础,新西兰农牧产品出口量占其出口总量的50%,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新西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产国 和出口国,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矿藏主要有煤、金、铁矿、天然气,还有银、锰、钨、磷酸盐、石油等,但储量不大。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 量为1700亿立方米。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81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其中630万公顷为天然林,180万公顷为人造林,主要产品有原 木、圆木、木浆、纸及木板等。渔产丰富。工业以农林牧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酿酒、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产品主要供出 口。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畜牧业发达,是新西兰经济的基础。畜牧业用地为1352万 公顷,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乳制品与肉类是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25%。新西兰渔产丰富,是世界第四大专属经济 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万吨。除了主要产业食物加工业(肉类与乳品)与工业之外,新西兰的食物加工技术、电讯、塑料、纺织、林木制 品、电子、登山用品与服饰等方面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来强。近年来,特殊生活风格用品的业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长。新西兰的股票指数NZX上各式各样的公 司,正反映了这些产业。 五、文化毛利文化新西兰400万人口中约15%是毛利后裔,或是属于某个部落。毛利人藉由华卡帕帕(whakapapa,系谱图)可追溯到乘着瓦卡 (waka,独木舟)横渡辽阔的太平洋而来的祖先。  毛利人有着丰富又活泼的文化,保留了他们长久以来与精神和自然世界的连结。他们以自己特别的“米 希”(mihi,问候)方式透过来传承自己的家世。毛利人在米希中说出他们的“芒加”(maunga,山)、“阿瓦”(awa,河)、“玛雷” (marae,会堂)、“瓦卡”、“尹维”(iwi,部落)和“提布那”(tipuna,重要的祖先)的名字。  新西兰约四分之一的毛利人使用“蒂雷欧 毛利语”(Te reo Maori)。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大约有一半不到二十五岁。这是种玻里尼西亚语言(类似其它大洋洲语,如夏威夷语和大溪地语),有一种独特的诗感和音乐性。 毛利语是新西兰的官方语言之一。 kiwi kiwi除了用来称呼奇异鸟,这个词还用来称呼新西兰人,最早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当年新西兰士兵的绰号。在国际货币市场上,新西兰的基本货币单 位——新西兰元,也常被称为“奇异”,因为钱币一面上头的有只奇异鸟。而最著名的“奇异”可能是美味的奇异果。奇异果原产于中国,移植到新西兰时被称为 “中国醋栗”。但是新西兰果农在大量出口这种水果时,为它取名为奇异果,现在已闻名全世界。 葡萄酒  新西兰的主要葡萄栽种地是在干燥、阳光普照的东部地区,其中包括吉斯伯恩(Gisborne)、霍克湾(Hawke’s Bay)和马尔堡(Marlborough)三个主要地区。其它主要地区还有奥克兰(Auckland)、马丁堡(Martinborough)、尼尔森 (Nelson)和中奥塔哥(Central Otago)。这些地区位于纬度36至45度之间,纵长1600公里。类似于北半球从波尔多(纬度在44至46度之间)到南边的西班牙。在这样一个气候与 土质都十分合适的地区栽种葡萄,结果就发展出种种不同的风格。新西兰的品酒观光越来越受重视,业者常鼓励游客沿着“经典新西兰美酒公路”(Classic New Zealand Wine Trail)探访酒庄,参与活动。几个主要产酒区每年都会举办美酒与美食节,而且大多数酒庄开放游客品酒。不少大型酒庄还兼经营餐厅与咖啡馆,并提供零售 和网上销售。 艺术新西兰的艺术与文化得自于各个种族,产生了结合毛利人、欧洲人、亚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质。新西兰的艺术圈反映了这种融合。新西兰最有价值的绘画中,有 些是由查尔斯·高第(Charles Goldie)于十九世纪所画的毛利人画像。画家柯林·麦卡宏(Colin McCahon)的作品使用了文字、基督教肖像与毛利语言以及神话,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新西兰最伟大的艺术家。许多艺廊除了展出这些作品,还有其它艺术家的 作品,如雷尔夫·哈特雷(Ralph Hotere)和葛雷姆·希尼(Grahame Sydney)。  文学有许多新西兰作家将毛利文化与传说写进英文文学作品中。凯莉·胡姆(Keri Hulme)以极具创意的小说《The Bone People》而获得权威的布克文学奖的肯定。也有作家结了两种文化,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新西兰文学,其中包括派翠西亚·葛雷丝(Patricia Grace)、维提·伊希玛埃拉(Witi Ihimaera)和洪内·图华雷(Hone Tuwhare)。艾伦·杜夫(Alan Duff)以著作《战士奇兵》(Once Were Warriors)而闻名,并由导演李·塔玛胡里(Lee Tamahori,007电影《谁与争锋》的导演)于2002年搬上大银幕。  影视好莱坞有史以来的最大制作,《魔戒》是由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在新西兰拍摄,新西兰的地方电影工业随着这部巨片的成功而持续成长中。这个三部曲的头两部共得到六座奥斯卡奖,而第三部《王者归来》也已 于2003年12月上映。新西兰的风景出现在这系列电影中,而许多取景地位于新西兰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内。  根据维提·伊希玛埃拉原著小说改编,由妮 基·卡罗(Niki Caro)执导的电影《鲸骑士》(Whale Rider)在2002年的多伦多国际影展里令观众大为惊艳,并得到观众票选最佳电影。这部片描绘了一个小毛利村落的生活,并加入了梅塔回提(Mai Tawhiti)的表演,他们是一个卡帕哈卡(kapa haka,表演艺术)团体。《鲸骑士》拍摄地点在东部地区吉斯伯恩的一个小村庄,这里也是全世界最早看到一天日出的地方。  《鲸骑士》是凯萨·卡斯特- 休伊斯(Keisha Castle-Hughes)的处女作,但是因为她在这部电影的精彩演出,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并成为历史上获得该奖项提名最年轻的演员。   新西兰影坛最近的大制作有彼得·杰克逊重拍的巨片《金刚》,该片于2005年12月上映。出生于新西兰的安德鲁·亚当森以动画片《史瑞克》而闻名,他导演 拍摄了《纳尼亚传奇》(The Lion,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根据利维斯(C. S. Levis)奇幻小说《纳尼亚故事集》(Narnia)改编而成,这部电影也在2005年12月上映。该片在新西兰著很多名的地点选景,包括了奥克兰的伍 德山森林(Woodhill Forest),坎特伯雷的羊群山车站(Flock Hill Station)和邓特伦(Duntroon)附近的大象岩石区(Elephant Rocks)。  音乐新西兰的音乐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几个乐团如达桑氏(The Datsuns)、The D4、大洋洲人(Pacifier)和阿尼卡摩瓦(Anika Moa),都与国际唱片公司签了约。默瓦娜·玛妮亚波脱(Moana Maniapoto)和她的部族乐团(The Tribe)以毛利原音赢得国外的赞誉。除了流行乐团“拥挤之屋”(Crowed House)的团长尼尔·芬(Neil Finn)之外,新西兰歌剧歌手丹·奇里·蒂·卡那瓦(Dame Kiri Te Kanawa)和丹·玛维那·梅杰(Dame Malvina Major)都在国外演出。少女歌手海莉(Hayley Westenra)的专辑《纯净》(Pure),发行第一周就登上英国古典排行榜第一名,卖得比著名男高音帕华洛帝和波伽利的专辑还好。 六、教育新西兰的教育体制被视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之一,他们通过学校、大学、技工学院和其它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教育,新西兰的教育体系源于英国的传统 教育体制,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体系,教育经费开支占政府开支第三位。 早期幼儿教育 不是义务教育,而是在婴幼儿上学前的照顾,早期幼儿教育服务包括幼儿园、托儿所、游乐中心、家庭日托、儿童看护中心及社区游乐园。幼儿园(每周)5.00 - 10.00 新元。 中小学教育 在新西兰,6至16岁的孩子都必须接受小学、中学和高中义务教育,全国有66万中小学生就读与2,800多所国立中小学,政府每年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达 20亿新西兰元,新西兰的大多数孩子5岁开始上学,19岁以前在公立学校(政府拨款)上学为免费教育,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有残疾、学习和行为障碍)年龄 延长到二十一岁,公立学校由新西兰政府提供经费并且遍布新西兰各地。 高等教育 上完中学的学生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和培训,这可以在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大学和私立培训机构进行,学生需要为他们的高等教育缴纳学费。大约800多家私 立培训机构提供范围广泛的学习计划,其中的某些课程可获得全国学历认可。 新西兰各大学名称及所在地奥克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奥克兰奥克兰理工大学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奥克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 惠灵顿梅西大学 Massey University - 北帕莫斯顿、奥克兰、惠灵顿坎特伯雷大学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 基督城林肯大学 Lincoln University - 基督城奥塔哥大学 University of Otago - 达尼丁怀卡托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 哈密尔顿 生活及住宿费因所在城市及居住环境不同而异,一般每年约为9000至11000新元。课程学习研究生以攻读课程为主,积累一定学分后即可获得研究生文凭或 硕士学位,只要有良好的大学毕业背景(中国正规大学毕业亦可)和良好英文水平,则不难报读硕士研究生课程,这种课程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可以跨学科选读,例 如原来是理工或文科大学毕业的,也可以改读商科,而以课题研究为主的研究生必须从事大量研究并递交高水平的论文后才可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文凭课程一 般为一年到一年半,硕士课程一般为一年半到两年,博士课程需要二年到三年时间。为帮助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政府制订了免息学生贷款政策,该政策使 得学生可以从政府获得足以支付学杂费的贷款和用于支付日常生活的学生津贴,当然,申请人必须是新西兰公民或者有新西兰的永居签证,其中,学生津贴不需要归 还,学生贷款待学生毕业找到工作后,根据收入的多少逐步偿还给政府。 七、外交新西兰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世界,特别是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以保障新西兰的主权与安全;促进新西兰经济繁荣及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 与中国关系 1972年12月22日,新西兰与中国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1999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 首次访问新西兰。2000年11月,总督博伊斯访问中国。2001年4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访华。2003年10月,胡锦涛主席对新西兰进行国事访问。 2005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对新西兰进行友好访问。2005年5月,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新西兰进行正式 访问,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和文件。近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目前是新西兰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05年,中新双边贸易额达26.8亿 美元。新西兰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发达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发达国家。2004年12月,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 区谈判正式启动。 八、其它旅游新西兰旅游业的历史十分久远。新西兰旅游局是全世界最早成立观光机构的国家,它刚于2001年欢渡一百周年庆。新西兰政府于1901年2月1 日成立全球第一个致力于旅游业的政府部门,这是明智的投资。成立之初只有五千名国外观光客,如今每年有230多万名来自海外的游客拜访新西兰,旅游业也成 为新西兰最大的外汇来源之一。旅游业每年为新西兰带来超过六十六亿纽币的收入,这个数字仍在快速成长中。澳洲是新西兰旅游的最大市场,每年约有87.5万 游客来自澳大利亚。至2005年10月为止,新西兰过去十二个月内的到访人数比去年同期成长3%。 澳大利亚 884,056;加拿大 44,277;中国大陆 100,844;德国 58,807;香港特别行政区 24,256;;印度 20,210;日本 141,291;韩国 109,244;马来西亚 21,258;荷兰 26,798;北欧地区 29,343;新加坡 29,300;中国台湾 28,585;泰国 17,998;英国 289,324;美国 224,285;总计 2,049,876。 *所有数据统计期限自2005年10月到2006年9月,来源:Statistics New Zealand 住宿新西兰可以为您提供多种不同档次的住宿选择,从豪华宾馆到别致的乡村度假别墅,再到温馨的背包旅馆,应有尽有。特别是在新西兰夏天的旅游旺季:12月 至次年2月,最好提前预定最初两晚的住宿。请到当地游客信息中心,安排以后的旅行。 Qualmark住宿评估系统: Qualmark是新西兰的住宿质量评估系统。带有Qualmark标志的旅馆每年都要经过专业评估员的评估。 1星级:可以接受。能符合住客的最低需要。属基本满足住宿要求的整洁和舒适的住宿环境。 2星级:不错。有些服务及设施超出住客基本需要。 3星级:很好。设施与服务完备,达到好至非常好的服务标准。 4星级:优异。设施与服务完备,一贯保持高水平服务。 5星级:顶级。属新西兰最高水准。 applied for:表明某个旅馆尚未经过评估和/或尚未评定级别。 着装新西兰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最温暖的月份为12月、1月和2月;最冷的月份为6月、7月和8月。在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在摄氏20度至 30度之间;冬季为摄氏10度至15度之间。大多数场合中,可着随意的休闲服装。大多数餐厅和宵夜场所都接纳着便装的客人。男士一般无需穿西装、打领带, 只有大城市中的少数顶级正式餐厅和酒吧例外。夏天时应带一件轻便的外套或厚运动衫,以防天气转凉或是登上海拔较高的地区时气温降低。这里有时会下雨,所以 请携带轻便的防水外套或夹克。如果是在5月至9月期间到访,请带保暖的冬衣,并多穿几件衣服。 饮食新西兰的“环太平洋”料理风格是受到欧洲、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玻利尼西亚、日本和越南所影响。全国各地的咖啡馆和餐厅都提供这种结合各地特 色的料理,令人垂涎三尺。如果想品尝地道的新西兰风格,可点羊肉、猪肉、鹿肉、鲑鱼、小龙虾、布拉夫牡蛎、鲍鱼、贻贝、扇贝、甘薯、奇异果和树番茄 (tamarillo)等烹制的菜品,还有最具代表性的新西兰甜点“帕洛娃”(pavlova),这是以白奶油和新鲜水果或浆果铺在蛋白霜上制成的。除了 大城市里少数高级豪华餐厅之外,现代潮流走向更轻松的咖啡――酒吧式餐饮风格。异国料理包括日式、印度式、清真式、意式、墨西哥式、中式、马来西亚式和泰 式。全新西兰共有900多家亚洲料理餐厅。到了新西兰,千万别忘了多尝尝新西兰的葡萄酒。 休闲新西兰有十四家渡假庄园名列“小而美旅馆世界排名”(Small Luxury Hotels of the World)之中。此外,还有其它许多遍布新西兰精致旅馆提供高品质的住宿,通常位于人烟罕至的地区。现在越来越多住宿地点提供Spa。  由于新西兰地 处环太平洋火线(Pacific Rim of Fire)上,因此到处都有地热温泉。数百年来,这些温泉地是当地毛利人的最爱,而当欧洲人开始注重矿泉的养身功效之后,也开始流行来这里。罗托鲁阿以间 歇泉和沸泥塘而闻名,是新西兰最著名的温泉乡。罗托鲁阿许多旅馆和汽车旅馆拥有自己的天然温泉池,在玻里尼西亚温泉(Polynesian Spa),您还可以从数座池中,挑选不同温度和矿物成分的池。位于基督城北方的汉默温泉(Hammer Springs)是新西兰的主要高原温泉渡假区。汉泉汉泉提供温泉池、Spa和各种冒险与休闲活动。 演出大部份城市都有一流的音乐会与演出。剧院、管弦乐、芭蕾舞、摇滚与爵士乐都可欣赏到。 航班新西兰航空公司已于2006年11月开通了奥克兰至中国上海的直飞航线,并计划在2008年7月18日开通奥克兰和北京之间的直飞航线,每周两个航 班。 但现在如果从北京等地方走,需要转机,北方一般从首尔或者东京转机,乘坐大韩,韩亚,或者日航。南方可以从香港,上海或者新加坡转机,乘坐国泰,纽航或者 新航。 飞行时间:上海:约11.45小时;北京:约14小时。 国际机场新西兰的国际机场位于奥克兰、惠灵顿和基督城。某些从澳洲来的航班也会降落在哈密尔顿、北帕默斯顿、皇后镇和达尼丁。 货币携入或携出新西兰的外国货币金额并无限制。不过携入或携出超过10,000新西兰元的现金必需填交“携带现金报告表”(Border Cash Report)。 外国货币可轻易在银行、部份旅馆、国际机场和大城市中设的兑换处兑换为新西兰货币。所有主要信用卡都可以在新西兰使用。旅馆、银行和部分商店可接受旅行支 票。 银行新西兰的银行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早上9:30至下午4:30。许多地方设有自动柜员机(ATM),如银行、主要购物街和购物商场。只要您有国际信用 卡和自动柜员机卡的四位数密码,就可以用来提款。请在您所在国银行申请。 货物与服务税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标价中均含12.5%的货物与服务税(GST)。游客不可要求退税,但如果商家将高额货品邮寄到购买者所在国,则可以免税 (GST)。 小费与服务费新西兰人一般服务不收小费――即便在餐厅或酒吧也不用。不过,如果游客享受额外的特殊服务或为了表示谢意,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付额外的小费。 新西兰的旅馆与餐馆的帐单不另收服务费。 旅行支票新西兰元的旅行支票没有销售。想要来新西兰旅游的国际游客携带旅行支票,在未来要携带是主要货币类型的旅游支票。来到新西兰地区旅游,可以购买到 澳币的旅行支票。 游客信息中心在新西兰自己开车旅游,会有多种旅游方式与景点的选择。为协助游客,新西兰游客信息中心(VIN)应运而生。所有中心都有醒目的标志和绿色的 “i”。游客信息中心是官方认可的机构,提供准确的新西兰旅游信息,分布于新西兰的94个地点。中心工作人员的知识丰富,可提供客观和准确的旅游信息。服 务内容包括:住宿、交通(航空、公路、铁路及轮渡)、景点和活动的信息,并代办预订:行程计划与建议,礼品、纪念品、邮票和电话卡,餐厅信息,各地活动与 娱乐,地图与游览手册。 新西兰旅游奖 “新西兰旅游奖”(New Zealand Tourism Awards)表明该奖项的获得者可以提供最独特、高品质的旅游体验。请注意旅游奖的银蕨(koru)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意味着您可以得到新西兰最好的 旅游产品、体验和服务。

周六, 14 8月 2010 22:10

澳大利亚文化

土著传统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文化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迄今一直充满活力的文化:新南威尔士州芒戈湖发掘的一座坟墓提供了约4万年前在举行仪式时使用赭石的证据。   毕加索曾对土著人观察和描述世界的能力作过评论。他极为赞赏伊若瓦拉(Yirawala)的树皮画。伊若瓦拉是北部地区阿纳姆地(Arnhem Land)冈温古(Gunwingu)部族集团的礼仪领袖。据说毕加索曾经说过:"这是我毕生努力所要达到的艺术境界"。   艺术是土著人生活的中心,因为艺术与宗教有天然内在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把过去与现在,人类与超自然世界联系起来。艺术表达了个人与集体的特性以及人 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澳大利亚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视觉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从永久的岩石雕刻和绘画到身体装饰,树皮和地面绘画及木制礼仪雕塑这类更加短暂的艺术。石 头、木料、颜料、编织纤维和羽毛都被用来制成用于宗教或功用方面的物件。骨头、贝壳和种子也被用来制成珠宝饰物。   由土著和岛民舞蹈剧团的毕业生和演职人员组成的班嘎拉(Bangarra)舞剧院创办于1989年。 像该院这类富有创新精神的演出公司把传统的舞蹈与现代的舞蹈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政府与文化   澳大利亚所有政府拨款的百分之二以上用于发展文化艺术。 澳大利亚理事会 (网址:http:/www.ozco.gov.au)是联邦政府最重要的艺术拨款和顾问机构。其主要责任是帮助创造一种环境,鼓励澳大利亚艺术家们去创 造、去发展并为全体澳大利亚人提供更多的参与艺术和文化活动的机会。澳大利亚理事会在1996-1997财政年度出资6000多万澳元支持各种艺术。其中 近5100万澳元用于资助各类艺术团体,平均每个团体获得47154澳元。个人获得的款项平均为16399澳元。   艺术补助金由同行进行评定,经过与其他申请人相比较,并在预算允许范围内,提供给那些展示出最高的艺术价值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理事会的成 员包括艺术界的代表,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必须是或者曾经是从事艺术实践的艺术家,以及至少一名社区代表。   澳大利亚委员会还负责落实联邦政府于1996年8月宣布的四项倡议,即:扶植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促进现代音乐输出的发展,支持重大艺术节和各种各样的 地区性的文化艺术。1996年至1999年三年期间,总共将用1400万澳元来支持这些项目。   澳大利亚理事会通过与象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这样的澳大利亚一线的出口市场组织进行合作,将目标对准主要国际市场,培养对澳大利亚艺术的需求。 外交贸易部(DFAT)还负责落实一项全面广泛的文化关系计划,其中包括对澳大利亚表演艺术家和视觉艺术家给予支持。近年来,一个工作的重点就是加强对整 体国家形象宣传的管理。这种宣传将贸易、教育、体育、艺术和其它澳大利亚人所取得的成就一并展示给世人。这些宣传活动已分别在韩国(1992年)、日本 (1993年)、印度尼西亚(1994)年和印度(1996年)举行。外交贸易部下一个加强整体国家形象的宣传活动将于1998年11月在菲律宾举行。   根据一项为期四年的精品节目与视觉艺术巡回演出计划,外交贸易部已经组织大批重要的澳大利亚文化团体到亚洲各地巡回演出。这些文化团体包括:澳子马戏 团、悉尼舞蹈剧团、澳大利亚青年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室内乐团、悉尼戏剧剧团、班嘎拉舞剧团和澳大利亚歌舞剧团。其它地区性或全球性演出计划包括:视觉艺术 巡回演出(通过亚联中心安排)和经典音乐(通过?音乐万岁?组织安排)巡回演出,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文化与新闻委员会合办的一些项目及一个关于土著人和托雷 斯海峡岛民的项目,内容包括视觉、表演艺术和展览等。同时,外交贸易部正准备筹办一些展览会,以展示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能力和文化的多样性。   1998年2月25日外交部长唐纳先生在阿德莱得主持召开了文化关系最高级会议。会议一致同意采取措施扩大澳大利亚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会议讨论的结果 是唐纳先生同意设立一个协调小组,即澳大利亚国际文化理事会。该理事会将负责: · 制定一系列为期三年的旨在促进文化宣传和文化输出的循环战略计划,监控这些计划的落实情况。 · 监督澳大利亚国际文化关系方面的活动,包括各州政府所主办的那些活动。 · 协调各州、联邦政府、民间及商业团体在海外举办的文化活动。   唐纳先生表示他将每隔三个月会见一次由10-12位成员组成的协调小组并与他们共同讨论文化关系计划实施的成效。下一次文化关系最高级会议将于一年后 举行,以便对协调小组的工作作出评价。 澳大利亚通讯和艺术部(网址.http: //www.dca.gov.au)通过其"演奏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景观"、"节日的澳大利亚"等项目对州际间的巡回演出和展览以及文化节予以支持。 澳大利亚文化和人文基金会已成立,以吸引商界对文化(包括艺术和人文学科〕的合资项目的积极参与和财政支持。 表演艺术 歌剧   歌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典型的澳大利亚艺术形式。 它源于异国,但在这里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感情与意义。 从内莉.梅尔芭女士到琼.萨德兰女士,澳大利亚已经为全世界培养了超出其人口比例的众多的歌剧女主角。   澳大利亚歌剧团是国家级歌剧演出团体。它主要在悉尼歌剧院进行演出,在墨尔本进行定期演出。它还拥有大量的电视观众和广播听众。有些州如西澳州,昆士 兰州和南澳州拥有规模小一些的专业歌剧团。 舞蹈   自从二十年代初期传奇的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安娜.帕夫洛娃访澳演出之后,古典芭蕾开始在澳大利亚拥有了大批追随者。澳大利亚最主要的舞蹈团,澳大利亚芭 蕾舞剧团已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在新艺术总监罗斯o斯特顿的指导下,它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国际合作演出,如与美国的舞蹈设计师图艾拉o撒普的合作。绝大部分澳 大利亚芭蕾舞剧团有才能的青年演员来自墨尔本的澳大利亚芭蕾舞学校。该校毕业生从业于全世界各主要芭蕾舞剧剧团。由艺术总监和舞蹈设计专家格雷姆o墨菲领 导的悉尼舞蹈剧团是最主要的现代澳大利亚舞蹈剧团。它和澳大利亚芭蕾舞剧团一样,博得了国际上大量的好评。 古典音乐   澳大利亚的乐团是由四十年代初期的无线电广播发展起来的。鉴于当时根本没有表演艺术的基础设施或者基金,它的早期创建是一种进步的举动。 澳大利亚乐团在澳大利亚的文化发展史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1997年5月联邦政府明确保证将连续3年给予交响乐团每年32,000,000澳元的资助。 从1997年7月开始,澳大利亚交响乐团对6个州的交响乐团实施集中管理。此举的目的在于使各个乐团能够保留其在一个全国乐团网络中的利益并保持与澳大利 亚广播公司历史联系的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从事艺术和实践。其他的像<<音乐万岁<<这类音乐团体推动了大量的古典和 现代严肃音乐的演出。   澳大利亚的第一位作曲家是艾萨克. 内森, 他在19世纪中期的悉尼十分活跃, 他的后裔之一是著名的澳大利亚指挥 查尔斯.麦克若斯爵士。 后来在国际上有名望的部分澳大利亚作曲家:珀西.格恩、莱瑞.西斯基、彼得. 斯卡尔撒浦、里查德 .米尔和罗斯.爱德华兹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大众文化与电子传媒 电影   自从1896年8月美国杂耍表演家卡尔.赫兹在墨尔本放映了第一部电影。澳大利亚电影经历了一个辉煌的发展历程。百年后的今天,澳大利亚的电影和电视 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名演员,导演和技术专家在世界各地工作。   1997年澳大利亚电影的收入占全国票房收入58390万澳元的5%,即2830万澳元。同年,在全国发行了25部澳大利亚国产故事片,是自1986 年以来发行量最高的一年。 请参阅情况简介第14号:澳大利亚电影工业 广播和电视   澳大利亚享有上乘的公共广播服务。联邦政府为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 (网址:http://www.abc.net.au/)和特别节目广播局(SBS) (网址:http://www.sbs.com.au/)提供所需经费。它们在促进和形成有澳大利亚特色的文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澳 大利亚特别节目广播局编排节目的独立权受到法律的保护。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创立于1932年。1997年6月它庆祝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机构成立五十周年。 它的国内广播业务通过650多个发送器覆盖全澳。 它开设的国内电视,在所有的州和地区的首都都设有制作和发射中心。 从国际上讲,澳大利亚广播电台是亚太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传媒。同时,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还保持一项卫星传送业务,其国际电视台通过印度尼西亚的通讯卫星转 播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从新德里到北京都可以接收到。   特别节目广播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反映多元文化的使用多种语言全国性的广播机构。有近16,00万澳大利亚人收看其电视节目,数以万计的来自不同文化背 景的澳大利亚人收听其电台广播。特别节目广播局的电视台虽然主要靠政府提供经费,但允许它接受赞助和举办其他活动。但特别节目广播局的电台不允许接受商业 性赞助和播放商业广告。虽然特别节目广播局(SBS)电视台播送英语节目,但半数节目用其它语言播放。仅1997年就使用了60多种其他语言。SBS电台 从600家国际和地方的节目中选取其需要播放的节目。   澳大利亚有三家主要商业广播电视网和一家由土著居民经营的在澳大利亚中部的英帕亚电视台。 澳大利亚是娱乐节目的主要输出国,从众多受人欢迎的如 "睡衣中的香焦 "、"邻居 "等这类电视节目,音乐艺术家如"银椅'乐队,澳大利亚室内乐团,以及国际获奖影片<<耀等收取版权费。 文学   澳大利亚文学是现代英语写作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自从帕特里克.怀克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澳大利亚作家已经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其中小说 家托马斯.肯内利和彼得凯里荣获受尊敬的布克奖,诗人莱斯.默里荣获彼特拉克奖。在澳大利亚获奖散文作家中还有海伦. 加纳、大卫.马洛夫、伊利莎白.乔里、阿尔奇.韦勒和蒂姆.温顿。   澳大利亚过去和现在最主要的诗人包括:A.B.(班卓琴)帕特森、A.D.霍普、朱迪思.赖特、格温.哈伍德、乌洁露.努努考尔(原名凯西.沃克)、 杰夫.佩奇和约翰.特兰德。   移民背景的作家如:布赖恩.卡斯特罗、福蒂尼.爱泼诺米提斯、贝思.亚普、蒂莫申科.阿斯兰尼蒂斯、安吉洛.洛卡基斯和安德鲁.理墨尔为澳大利亚文学 开拓了一种新的国际境界。   澳大利亚小说和非小说类作品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日益觉醒的亚太文化及这一地区的国家所共同享有的相关利益。一些近期的范例有尼古拉斯.乔斯、亚历克斯. 米勒和伯纳德史密斯的作品。   由本地剧作家创作的戏剧作品令观众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社会。大卫.威廉森的戏剧在英国和美国演出都获得了成功。汉尼.雷森、迈克尔.高尔和丹尼尔.肯 尼的戏剧作品也赢得了国际声誉。 视觉艺术   澳大利亚艺术家始终强烈地被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所吸引并与之发生共鸣。这种兴趣已经形成包括所有主要工艺美术流派的强大的视觉艺术传统。澳大利亚有 40,000多名职业视觉艺术家,其中包括:画家、雕塑家、素描艺术家、版画家、摄影师、表演艺术家及生产瓷器、纤维织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玻璃制品、 木制品、金属制品和宝石制品的工匠。   像西德尼诺兰,阿瑟博伊德,阿伯特塔克尔和布莱特惠特里一样的主要艺术家的作品均对澳大利亚的自然风景和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考察与探索,他们中 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国际声誉。他的作品集中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澳大利亚光线与风景。 艺术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部门   位于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以重点突出丰富多彩的澳大利亚文化传统的方式收集和展示视觉艺术品。它为全澳大利亚各个城市,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公 众举办巡回展览。   国立美术馆的国际珍藏部收存着大批二十世纪欧洲和美洲艺术家的作品。七十年代初,美术馆收购了杰克逊波洛克的名画"蓝色极地"。 这一收购引起全世界对该美术馆雄心勃勃的珍藏计划的关注, 由于其昂贵的价格 (2,000,000澳元)引起了各阶层澳大利亚人的争议。   国立美术馆的网址是:http://www.nga.gov:au/,它将提供有关国立美术馆总的情况介绍和关于珍藏、项目和刊物的具体情况介绍。      许多澳大利亚珍贵的文化、 历史资料被复制和保存在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和音响档案馆,以便现在和未来的澳大利亚人查询。档案馆的网址:http://www.aa.gov.au。其他 负责管理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收藏的机构以及提高公众对它们的认识,促进公众对它们的了解并前往参观的机构包括: · 澳大利亚国家海洋博物馆网址:http://www.anmm.gov.au; · 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网址:http://www.nla.gov.au; · 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网址http://www.nma.gov.au; · 国家科学技术中心网址:http://smite.anu.edu.au/Questacon/。 澳大利亚文化网络网址:http://www.acn.net.au。它负责协调和连接澳大利亚上网的文化服务行业及活动。澳大利亚文化网络创办于 1998年4月,其使命是"通过促进在网上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来丰富澳大利亚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 艺术信息网网址:http//www.artsinfo.net.au/。该信息网包罗万象。网上有联邦、州、地区政府主办机会以及商业和市场计划等方面 的信息服务。 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建设兼收并蓄、多元文化的社会方面被认为是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这些规范作为澳大利亚价值观的核心已牢固确立。   什么是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这个词描绘了当今澳大利亚文化及种族的多样性。   根据1996年的人口普查统计资料,23%的澳大利亚人出生于海外。其中,6.6%出生于英国和爱尔兰,6.4%欧洲,5%出生于亚洲,2.1%出生 于大洋洲,1.2%出生于中东和北非,还不到2%的人出生于其他地区。在1830万的总人口中,有350万或18%左右的人为第二代澳大利亚人。文化及各 族的多样性是澳大利亚宝贵的国家财富,因而得到了历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还制定了有关政策确保这种多样性作为澳洲社会的一种积极力量,从而使澳大利亚 人继续由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愿望联合在一起。 历史时间表   澳大利亚有着令人羡慕的国际名声:种族宽容、文化多元。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源于处理大量移民来到澳洲所产生的问题的需要。许多移民的母语为非英语 语种。 移民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同化阶段[1901年至60年中期]   同化政策理论基础源于所谓的"白澳"政策。这个阶段倾向于吸收英国移民,同时也接纳其他移民,但他们必须抛弃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接受主体人口的同化以 便很快变得跟他们一样。这个政策大力排斥非欧洲移民。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已无法抗拒人们态度的转变。澳大利亚人越来越意识到在与亚洲国家的关系中, 不仅仅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们"的问题,"他们如何看待我们"也同样重要。 融合阶段[60年代中期至1972年]   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在1966年有效地终止了"白澳"政策,允许"杰出的"非欧洲裔人士移民澳大利亚。新的融合政策还认识到大量移民,尤其那些母语为 非英语语种的移民,在澳大利亚居生活时经历着许多的困难。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直接的援助。这个政策还认识到种族组织在帮助移民重新安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70年代早期,政府提供给移民的援助费用和福利有了很大增长。 多元文化阶段[1972年起]   到1973年,"多元文化"这个词已经提了出来,少数民族纷纷成立全国性的组织,在主体文化中提倡他们的语言和传统。1979年,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事 务学院成立,它的宗旨是提高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增强澳洲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理解与宽容。1987年,这个学院被总经理及内阁部的多元文化事务办公室 所取代。后来它被吸收进了移民及多元文化事务部。   1989年,多元文化事务顾问委员会所进行的广泛的社区咨询和所提供的建议使政府制定出《关于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国家议程》。这个议程曾经得到并将继 续得到两党的政治支持。1994年委员会对这个议程进行了回顾和修改,发现很多内容已经实现,因而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1997年6月30日,政府宣布新 的国家多元文化顾问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的第一项任务便是拟一份报告,就今后十年的政策及实施纲要提出建议,旨在确保文化的多样性成为维护澳洲统一的力 量。这个委员会于1997年12月发布了一份关于多元文化政策的讲座文件。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大老鼠:重6公斤 曾称霸一时(图)

据澳洲的传媒报道,澳洲考古学家在东帝汶发现世界上最大老鼠的遗骨。估计这头巨大老鼠重六公斤,较现时最大的老鼠品种大三倍,重量相当于一只小狗。

澳洲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团队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头巨型老鼠的遗骨,还有科学家以前不知道的十二个老鼠品种。有八头老鼠重量估计超过一公斤,最大的老鼠约在1000至2000年前仍存活。在东帝汶这个不是很大的小岛上,老鼠的品种之多令人难以相信。

Ken Aplin博士称,最新的发现显示老鼠在500万年前称霸东帝汶的动物王国。团队现在计划探索湿软的雨林,相信有罕见的食草老鼠品种可能仍然存活。

Aplin博士希望找到一些较小的品种及可能一或两个较大的食草老鼠品种,这样才可以表明它们没有绝种。

美国根本不甩中国!航母还是高调进入黄海(高清组图)



华盛顿号航母与韩国独岛号战舰驶向演习海域



美国海军网站截图

据美国海军网站报道,7月25日,韩国西海(即中国黄海),美国海军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与韩国海军独岛号两栖攻击舰离开釜山港后驶向军演海域。



CVN-73号航母离开釜山港赶赴演习海域



7月25日,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CVN-73离开釜山



拖船将CVN-73号航母移出泊位



向釜山港告别



美军水兵列队



舰载水兵列队站在船舷



华盛顿号舰载水兵向釜山港告别



7月25日,韩国海军独岛号两栖舰先驶离釜山港



7月25日,韩国西海(即中国黄海),在华盛顿号航母上的随军记者报道最新消息。



7月25日,韩国西海(即中国黄海),华盛顿号上的第5舰载机联队联队长接受采访。



美海军人员参观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



7月24日,美军参观韩国岛号两栖攻击舰

英国UFO专家曝光:外星人也在加紧研究人类(图)

核心提示: 据台湾“今日新闻”19日报道,在土耳其拍到UFO的清晰画面,近来又引起全球话题,英国首席太空专家尼克珀普(Nick Pope) 接受专访时表示,人类飞往月球还开发了火箭和原子武器,也许这些变化引起了外星人的关注和兴趣,他们的来访“可能只是在研究我们”。

 

据台湾“今日新闻”19日报道,在土耳其拍到UFO的清晰画面,近来又引起全球话题,英国首席太空专家尼克珀普(Nick Pope) 接受专访时表示,人类飞往月球还开发了火箭和原子武器,也许这些变化引起了外星人的关注和兴趣,他们的来访“可能只是在研究我们”。

珀普曾经在英国国防部工作了20年,并担任过“不明飞行物项目”负责人,他在接受“希望之声”访问时说,宇宙中还有其它生命而且是“非常智慧”的, 在几百名被外星人绑架者中,贝蒂和巴尼山这对美国夫妇声称,他们被带到一个飞碟上,外星人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医疗检查”,显示外星人可能是以研究“野 生动物”想法进行对人类进行实验,甚至带上标签。

 

土耳其拍到UFO的清晰画面

 

土耳其拍到UFO的清晰画面

每年接触200多份有关UFO的报告,珀普碰到了许多非常有趣的案例,他介绍,在1980年12月伦德尔沙姆森林(Rendlesham)事件时, 一个飞碟降落在森林里,被两名美国的空军人员亲眼目睹,这个东西侧面奇特的符号,就像埃及的象形文字,它的辐射水平被英国国防部的情报人员评估,“显着高 于背景值”。

另一个英国政府的X档案中有趣的例子,是1993年的科斯福德(Cosford)事件,当时飞碟在全国范围内出现超过6个小时,特别是两个军事基地直接出现了不明飞行物。

根据气象官员描述,一个三角形状的物体开始走得非常慢,然后以比军用飞机快无数倍的速度向地平线飞去。

那为什么人类让他们频频访问地球呢?珀普分析,人类在过去几十年,技术有了跨越式的进步,能到月球和太阳系内的一些行星上访问,开发火箭技术和原子武器,也许这些变化和人类的发展使引起了外星人的好奇,而他们的技术更加先进,可以做星际旅行。

事实证明,科学界对不明飞行物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珀普说,几年前没听说过任何主流科学家对飞碟感兴趣,但在2010年1月,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 组织“英国皇家学会”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座谈会上,题为“外星生命探测与科学和社会的后果”,由天文学家、社会学家、神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一起讨论,联合国也 派人参加了会议,包括美国航天局、欧洲航天局,世界上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头脑聚在一起研究这个话题。

科学界一改过去对UFO现象的否认或者漠视的态度,开始重视UFO现象的研究。令人真正感到兴奋的是,英国国防部打算在2011年之前,将过去10年的UFO文件分期公布,或许到时候部分“铁齿”认为不明飞行物现象是一个笑话的人,会开始认真对待此事。

美国用于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导弹

核心提示:如果你有某个非常糟糕的消息要告知上司,你不妨想像一下197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夏延山航天防御作战中心的戏剧性场面。这天, 作战中心的雷达屏幕上显示,正有2200枚苏联导弹向美国飞来。根据紧急处置预案,卡特总统将在得到确认后下令发射洲际导弹。

政府 对毫不知情的平民进行细菌试验;情报部门招募心灵感应学家充当间谍;美国将军密谋进攻中国的核设施;政治家秘密建造“末日避难所”;洲际导弹7分钟之内必 须发射……如此种种骇人听闻的场面并非好莱坞大片,随着冷战的结束,大批解密文件将冷战中的一个又一个秘密展现在世人面前。

目标:旧金山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记忆中,冷战时期最大的威胁莫过于敌国发动核战争,但美国人并不知道,他们真正经历过的危险,事实上来自美国军方的绝密试验。

冷战之初,美军认为,除了核武器,敌人还有可能使用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某个敌国很可能利用潜艇或小型快艇对美国沿海重要城市释放生物 毒剂。通过现已解密的文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了评估生物武器攻击的可能性后果,美国海军曾在1950年向旧金山释放了一股含有细菌的云雾,军方称这股气 体是“无害的”。但当时的历史记录表示,此后不久旧金山爆发了一次大流感,其中有一位患者因此丧命。1966年,美国国防部命令陆军在纽约地铁再次进行类 似试验,该次试验的结果和影响至今仍未公布。

B计划

20世纪50年代,白宫对“红色”中国准备自行发展核武 器大为紧张。美国政界的高官们绞尽脑汁想阻止中国的核计划。为此,1963年,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麦克斯韦尔.泰勒受命制定了一项非常规战争的计划 -B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国西北部的核武器试验基地进行一次秘密攻击,行动将由轰炸机或100名国民党士兵组成的特种破坏部队来执行。

这个异想天开的B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了美国国务院的激烈反对。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计划彻底破产。

“心灵感应部队”

20世纪70年代初,中央情报局开始在斯坦福研究院实施一项代号为“烤架火焰”的秘密行动。公众隐约得 知,美国中央情报局试图招募所谓“心灵感应师”对前苏联进行遥感侦察,CIA称他们从未为“心灵感应师”的超人感应能力提供过任何有用的情报。中央情报局 因此又多了一个笑柄。

20年后解密的文件证明,斯坦福大学的这个研究机构实际上一直在秘密研究能够探测前苏联洲际导发射的超视距雷 达。这种雷达所使用的微波频率恰好与所谓的脑电波频率相同。负责雷达研究的奥斯瓦尔多.G.维拉德回忆说,他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烤架火焰 行动”的负责人。原来,中央情报局炮制“心灵感应部队”这出闹剧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转移克格勃的注意力,掩盖这项绝密的雷达研发计划。

蓝色双子星计划

众所周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子星”载人航天计划是继“水星”载人轨道飞行计划之后的又一项重要载人航天项目。鲜为人知的是,当时还有一个“蓝色双子星”计划同时展开。五角大楼想利用NASA的轨道飞行计划把宇航员送进太空充当侦察兵。

起初,NASA对于国防部的合作兴趣颇浓,解密文件表明,美国防部为此向NASA拨款多达1亿美元,但当军方开始详细解释它的活动计划时,NASA后退了。最后,在美国国务院的激烈反对下,“蓝色双子星”计划无疾而终。

末日旅馆

20世纪70年代初,华盛顿流传着许多有关“末日旅馆”的传闻。这个神秘的“旅馆”据说就在华盛顿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它是美国领导人在爆发世界核大战时的最后避难所。

当时,美国军方的官员在国会作证时承认确实存在这样一个设施,它的正式名称是“韦热山”,至于确切地点则是国家机密。前苏联解体后,五角大楼公开了韦热 山的地址,这处神秘避难所位于距离华盛顿75英里的贝里维勒。今天,韦热山已经被改建为美国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1995年,人们发现,在西弗吉尼亚白硫 磺度假胜地格林布里尔还有一个类似的“末日旅馆”。这个设施现在也已经向游人开放。但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美国某个地方肯定还有更为神秘的“末日旅馆”。

前苏联核爆炸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政府公开承认,1948年在南乌拉尔山梅雅克地区综合试验场曾经发生过一次严重的钚反应 堆爆炸事故。前苏联方面的历史记录表明,该事故所泄露的放射性尘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500次地表核试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英国温斯克尔核事故所产 生的发射性物质总和的5倍。

对公众而言,俄罗斯政府的这个声明可能算条重大新闻,但解密文件表明,此事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实际上不过是个旧消息。当年美国空军一个特殊的监察机构——“技术应用中心”早在事后不久就探测到了这次大爆炸,不知何种原因,美国人也把这个秘密保持了50年。

世界末日前的7分钟

如果你有某个非常糟糕的消息要告知上司,你不妨想像一下197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夏延山航天防御作战中心的戏剧性场面。这天,作战中心的雷达屏幕 上显示,正有2200枚苏联导弹向美国飞来。根据紧急处置预案,卡特总统将在得到确认后下令发射洲际导弹。在此期间,五角大楼只有七分钟作决定。

所幸,几分钟后,值班军官发现这只是一场虚惊。某个粗心大意的军官错将一盘训练磁带放进了机器,雷达上的导弹只是一些模拟信号。

此后,美国空军立即将训练中心移出了作战中心;事件的另一个后果是五角大楼总是担心它的探测器会在某个时候再出现古怪的失误。

莫斯科的“幽灵部队”

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军备建设。而美国国防部则到处发表研究报告称,苏联人在几乎每个军事领域都超过了美国。前苏联解体后,人们发现,五角大楼实际上是在与一支它自己幻想中的幽灵军队竞赛。

大量解冻的中央情报局文件表示,许多令美国国防部担忧害怕的前苏联新装备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仅举一例:五角大楼的分析人员错误地将一辆改装后的T-72 坦克当成了最新的T-80坦克。2001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汉比格将军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不得不承认:“20世纪80年代,苏联人实际上并没有像我们 那样大规模改造自己的军队。”(来源:千龙网)

美媒:中国航母已进入最后阶段 远超外界估计

想象图:中国中型航母,远处为远程防空驱逐舰

美媒:中国航母已进入最后阶段 远超外界估计

网络上出现的中国航母式建筑

美媒:中国航母已进入最后阶段 远超外界估计

中国武汉在建的神秘航母式建筑物拥有滑跃式甲板

美媒:中国航母已进入最后阶段 远超外界估计

武汉在建航母式建筑拥有和“瓦良格”号类似的舰桥

本报特约记者 雷炎

美国 “防务谈话”网站6月10日报道称,最近中国海军的航母计划似乎有了两大重要进展:除了一座与真实航母几乎相同的水泥建筑在武汉建成并安装雷达外,被称为 “歼-15”的舰载战斗机也进行了试飞。文章还称,一向谨慎的中国军方有意无意地向外界透露航母项目动态,似乎是为了“满足西方的好奇心”。

据报 道,出现在武汉中国舰船设计研究中心新区的特殊建筑是一座“混合了普通办公楼与大型航母上层设施的复合体”,这在美国早有先例。当年美国海军在新泽西州穆 尔斯敦修建了一座“麦田里的巡洋舰”,这座停泊在麦田里的水泥“巡洋舰”承担了测试“宙斯盾”系统的重任,为之后“宙斯盾”上舰打下坚实基础。

曾在苏联海军服役20年的俄退役海军上校布伊斯特洛夫认为,武汉的“水泥航母建筑”全尺寸仿照了中国早年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的舰岛,属于航母设施的精确拷贝版。 他解释说,在一艘航母的建造过程中,中国海军必须考虑许多细微的技术差别,尤其是涉及舰岛舱室尺寸的复杂计算以及雷达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再加上内部不同 用途电缆的铺设,都需要建立同比例的模型进行试验。他认为,上述工作都有必要建设“陆地航母”作为试验平台,用来实地验证航母设计的诸多技术问题,如航母 基本布局、舰载机尺寸测量、航母内部布线、机库大小设置、舰载武器布置、雷达电子设备测试等。从现有已披露的照片显示,“水泥航母”的甲板上有一架用起重 机吊上去的大型飞机模型。

布伊斯 特洛夫认为,“水泥航母”上最醒目的舰岛采用了中国海军标准的灰色涂装,并在舰岛前上方搭建了与中国海军052B型驱逐舰相同的全封闭桅杆结构,加装了类 似的雷达天线,这似乎表明建造者的真正用意是搭建一个航母测试平台,用于评估电子设备的安装位置与电磁兼容性能,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实物摆放和实际开机测试 才能获得的珍贵技术资料。

文章 称,中国航母工程的另一大进展便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歼-15”舰载机已实现首飞,目前正进入新测试。据报道,该机是在打败中国成都飞机制造公司提 出的“歼-14”舰载机方案后问世的,外界认为沈飞在开发过程中吸取了俄制苏-33舰载机的设计理念,因为“歼-15”拥有与苏-33相同的折叠机翼、双 前轮起落架和一对尺寸很大的鸭式前翼。据俄罗斯《生意人报》称,中国沈飞在去年10月就完成首架“歼-15”原型机的生产,11月开始进行折叠机翼的收放 试验。据称,“歼-15”下一步将可能送到陕西阎良中国试飞院进行试飞,届时中国是否会选择来自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进行试飞值得关注。考虑到“歼-15” 上舰的特殊需要,中国海军航空兵必然要建立自己的试飞中心,因此“歼-15”要全面结束试飞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防务谈话”网站认为,武汉“水泥航母”的建成,以及“歼-15”完成首飞,可能暗示中国航母的发展速度远超出外界估计,即已从概念设计阶段进入工程设计的最后阶段,而航母的配套子系统更是进入实际测试阶段。由于武汉“水泥航母”不能对所有子系统进行测试,因此中国军方可能在其他地方建有类似测试平台,以便对航母将要采用的声呐、动力、舰载武器等进行全面测试。▲

太阳风暴

科学家表示,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届时人类将会面临很大的麻烦。

众所周知,太阳风暴随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每11年发生一次,而到2013年,太阳活动将会达到下一个高峰期。根据200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份有关太空气候的报告,届时将会发生最强烈的太阳风暴,产生的危害可达卡特里娜飓风所造成的损害的10倍。

尽管发生如此强烈的太阳风暴的几率相对较小,但是科学家警告,如此强烈的太阳风暴会在太阳外大气层产生极端气候,使得美国的电网瘫痪,导航系统失灵,而且会威胁到太空飞船的安全。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称,如果发生最强烈的太阳风暴,将有1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引用水供给被中断,交通、通信和银行系统将会受到影响。

为了应对强太阳风暴的危害,来自美国宇航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本周早些时候来到华盛顿的一个论坛,就如何应对最强烈太阳风暴进行讨论。

“太阳正从沉睡中苏醒,在未来几年间,我们预计将会看到更多太阳活动。与此同时,科学界对太阳风暴前所未有的敏感。”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理查德-费舍尔在论坛召开前美国宇航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如是说。

科学家警告说尽管发生极端强烈的太阳风暴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应对潜在的危险。科学家们强调,人类此前已经见识过太阳活动的严重后果。

太阳风暴导致断电,损坏通信设施

在1859年,被称为“卡灵顿事件”的太阳风暴,“烤焦”了电报系统。天文学家理查德-卡灵顿最先发现了原因,因此这次太阳风暴被称为“卡灵顿事件”。

1989年的另一起强烈的太阳风暴导致加拿大魁北克省断电。而还有一些太阳风暴导致飞机航班改变航线,损坏了通信卫星。

2009年全美的专家就太阳风暴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向国家科学院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的主旨是为了提高人们对太阳风暴的危害性的认识,并鼓励政府和私人企业为迎接强烈太阳风暴做好准备。该报告警告说,太阳风暴的最直接后果是导致电网瘫痪。

修复电网需要12个多月

约翰-卡彭曼是一家研究电磁干扰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公司的分析师,他在一份报告中说被损坏的变电站需要更长时间修复。他说需要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更换受损的部件。

根据国家科学院的报告,“长期停电的附带影响是,交通、通信、银行和金融系统被打断,以及政府服务;饮用水供应瘫痪;由于缺少冰冻,食物和药品 难以保存。”报告说,服务的缺失会从一个地区蔓延到整个国家,最后可能会有国际影响。这份报告说,出现这种灾难性场面的代价将会是数万亿美元。

最糟局面不大可能出现

不过有科学家强调,以上所说最糟的局面不大可能出现。

迈克尔-凯瑟是美国宇航局日地关系观测台任务的项目科学家,他说他不认为末日场景会出现。尽管他承认此前的太阳风暴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是他表示如果相同强度的太阳风暴再次来袭的话,如果有足够的预警的话,电网运营商会调整系统来减轻损失。

二战后美军对日本进行大改,并结成美日同盟。图为日本驻日美军F-22A空中加油

发展史走过了冷兵器时代和机械化战争时代,如今发展到了“全球化战场”新时代。

所谓全球化战场,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某军 事安全问题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和参与。比如,参与战争的国家已达43个,针对的目标仅仅是65万平方公里的阿富汗境内为数不多的恐怖组织。当前, 仅对付亚丁湾索马里海盗,全球大约就有几十个国家参与。二是全球正成为一个战场。首先,美国已经将全球视为一个战场。2003年4月,美国空军就提出要具 有“全球瞬时打击能力”。2009年初,美国空军宣布成立“全球打击指挥中心”,落实“一个小时打遍全球”的计划。其次,网络战已使全球化战场第一次变成 现实。今年5月21日,美国网络司令部正式启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网络战,并在网络上展开进攻行动。网络这个第一种全球化战场,硝烟已经燃起。

在全球化战场这个新时代,我们的军事思维面临巨大挑战。首先,是否要搞军事结盟?在全球化战场时代,我们会发现,针对某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以“盟 友”或“伙伴”为名结成“联盟”采取行动。针对阿富汗的塔利班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北约安全援助部队”除北约成员国外,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以“伙伴”的名 义加入。冷战后,美国在海外的军事行动几乎都是拉着盟友或伙伴行动的。几乎没有一个结成军事联盟关系的盟友。可以设想,一旦出现“事情”,中国将可能面临 “陷入孤立的窘境”。所以,面对全球化战场,中国也应该寻求建立某种形式的军事伙伴,以摆脱可能的“孤立”地位。

其次,是否建立海外 军事基地?全球化战场的特点就是在全球范围内行动。目前,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前出印度洋的亚丁湾护航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补给。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本来 可以依靠美国基地实施补给的,为什么还要以亚丁湾护航需要为由,在吉布提独自建立海外基地呢?实际上,日本也想构建自己的全球军事行动体系。在全球化战场 新时代,中国军队要想在全球行动保护国家海外利益,也应该建立全球军事“支持体系”,以有利地维护国家海外利益。

第三,是否使用军事 手段解决“问题”?历史上,许多问题的解决往往要求助于军事这张“牌”。切记,这并不意味着军事手段要最后才使用。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和越南战争时, 我国果断地适时出兵,最后取得了有利于我方的“解决”。对于车臣问题,俄罗斯果断地使用了军事手段,遏制了车臣的分离与独立。中国军队也应该在有理有利的 情况下,对一些公然的挑衅和侵犯我国领土领海主权的军事行动采取必要的反击,适时显示军队的威力,以起震慑之效。

第四,如何检验我军 作战能力面临挑战。冷战后,世界上主要军事大国军队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战争的洗礼。美国军队打的战争最多,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军队也多次参与过海外军事行 动。日本自卫队借着给美军提供后勤支援、亚丁湾护航等理由也走出国门亲身体验战火的硝烟。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与巴基斯坦军队经常“练练身手”。在大国 军队中,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只有中国军队没有闻过战火硝烟。通过日常的军事训练、实兵演习、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可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但这些手 段与战火对军队的检验有着天壤之别。我认为,中国军队也应该在联合国框架内适时出兵,在实战中锻炼军队,以检验军队的真正作战能力。

面对全球化战场的出现,中国军队应该从打局部战争向打“全球战争”的方向转变。这也是保卫我国海外利益的需要。对此,中国军队应该从思想上迎接“全球化战 场”的到来。其次,中国军队应加大参与力度,将自己融入到军事舞台上去。再次,中国军队要定位好自己在全球化战场中的角色。最后,中国军队要切实做好应对 全球化战场带来各种挑战的准备工作。随着海外利益的拓展,我国军队应该具备在全球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能力。▲ (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

专家:周边军事力量已深入中国200海里专属区。中国海军169、171驱逐舰编队训练

2008年11月19日,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和埃塞克斯远征打击群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正在进行ANNAULEX-2008美日联合演习。

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和埃塞克斯远征打击群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进行ANNAULEX-2008美日联合演习。图为华盛顿号航母带领的演习编队。

资料图:中国二炮部队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

我们的目标是到建国一百周年时,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独立而负责的现代化大国的面貌进入世界强国之林。眼前我们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内忧外患的难题也很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远未过时。何况现阶段中国也远未到必须靠结盟才能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中国二炮机动型东风导弹

图为美国海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和印度西部舰队联合演练。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吉密欧

评论[6条] 英文 对照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世界工厂”——进口原材料,并向全球各地出口廉价的制成品。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随着薪资上涨推升制造商成本,以及汇率波动可能将制造商的微薄利润化为乌有,中国正在丧失其作为制造业出口基地的最大优势——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发布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去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中国作为全球最低成本零部件制造国的地位,已被印度和墨西哥超越。

正如之前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一样,随着民众日渐富裕,中国正尝试向价值链的高端运动。但有明显迹象显示,不远的将来,薪资上涨的速度将超过许多公司技术升级的速度。


中国政府正在研究解决中国收入差距的办法,并把该问题作为其“十二五”经济规划的优先事项——中国计划于明年披露“十二五”计划。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达到1978年有现代记录以来的最大水平,这让该问题变得紧迫起来。

与此同时,中华全国总工会一名高级官员上月警告称,劳动报酬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已连续22年下降。报酬低、劳动条件恶劣和劳动时间长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纠纷和工人骚乱,这名官员称,“这对中国社会稳定构成了严峻挑战”。

中国共产党认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事关长期政治生存问题。今年迄今为止,政府已采取措施,提高了大多数主要制造业中心的最低工资标准。

3月,广东省宣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20%。中国约三分之一的出口产品是在广东生产的。

一季度,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在内的其它7个省市,也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10%至17%。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今年还有20个省份计划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上调工资不只是为了平息公众的不满,也是为了确保这个全球最大的制造业机器有足够的劳动力。

中国沿海城市工厂里的工人,大多是来自较贫穷的内地和西部省份的民工,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将业务迁往内地,以利用当地较低的劳动力和税负成本。

与此同时,农村福利改善、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农村税赋减轻,也降低了人们去广东或其它沿海地区打工的吸引力。

官方报告称,今年2月中国春节假期刚过,广东省的制造业核心地带就提供了逾200万个农民工就业机会。

中国为了吸引农民工而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的举措,正在吸引更远地区的工人:越来越多的越南工人非法潜入中国南方工厂打工——收入往往是他们国内所挣的两倍。

但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日渐攀升,整个亚洲地区也都感受到了上调工资的压力——这可能不包括日本,长期以来,该国一直在勉力对抗通缩压力。

越南政府最近上调了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是该国为了对抗通胀压力,在一年内第二次上调工资。

在柬埔寨,制衣业正面临着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近一倍、以满足制衣工人生活所需的压力。制衣业是该国的主要出口产业。

香港、文莱和马来西亚等地更为富裕、但贫富差距更大,它们根本没有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这些国家和地区看起来也将制定最低工资法,这将使新加坡和澳门成为东亚地区坚持反对制定此类法规的“孤岛”。

整个东亚地区的工资水平都在上涨,中国处于风口浪尖。各国政府希望这种趋势将减轻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但也担心这将削弱本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竞争力。

但是尽管低端制造业可能逐渐迁移到本国或亚洲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但业已建好的基础设施,将帮助企业走向价值链的高端,正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那样。

译者/何黎

第 19 页,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