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是澳洲上一财年获批总投资额排名第一的国家,共获批470亿澳元,包括旅游、制造、农业和矿产勘探等领域。
澳洲房地产市场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投资者是美国,获得FIRB批准的投资额为70亿澳元,之后是新加坡,为38亿澳元。
根据中国热门国际房产门户网站居外网的搜索资料,澳洲现在是中国房地产投资者的第二大目标市场,仅次于美国。
中国获批的投资额相较2013至2014财年的120亿澳元大幅上升,当时中国首度超过美国,成为澳洲房地产行业的最大外国投资者。在澳洲的外国投资大多需要获得政府审批。
澳洲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FIRB)发布年度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30日的财年中,中国是澳洲最大的投资者,获批投资240亿澳元,是美国投资额的3倍、新加坡的6倍。
中国于澳洲的房地产投资于澳洲上财年增长1倍。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
澳洲贸易和投资部长乔博(Steven Ciobo)周一接受澳洲广播公司访问时表示,中国钢铁业的繁荣令澳洲受益。
澳洲钢铁企业Arrium上星期进入破产管理程序,数千人面临失业。社会部分人士将该公司破产归咎于中国钢铁产能扩张,导致国际市场钢铁价格下滑。
对此,乔博认为钢铁价格下滑是把双刃剑,虽然对澳洲钢铁业造成冲击,但澳洲整体经济将是长期的受益者。他称,不能无视中国钢材大部分使用澳洲铁矿石的事实,这令澳洲间接成为中国钢铁生产的赢家。
他又指,钢铁生产从澳洲流向成本更低的中国,提醒澳洲工业需要进行结构转型。澳洲政府将推出政策,协助该国金属工业保持强势。
法制晚报讯(记者李文姬)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文化蓝皮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蓝皮书指出,粤、苏、浙、鲁、湘、豫6省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已超过百万人,北京则排名第七。未来互联网企业将主导中国电影市场。
此外,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新兴文化消费群体呈现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低特征。我国互联网网民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中专/技校,本科仅2成,超过半数月薪不到3千元。同时,网络付费用户数量逐渐增多,3~10元是用户可接受的主要付费区间,占比接近50%。(法制晚报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
6地文化产业就业超百万北京排第七
蓝皮书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结构展开分析,北京、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浙地区无论是文化企业数、法人单位数,还是年末就业人数,都排在全国前列。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6个省市的产出明显较大。
蓝皮书指出,2013年末,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河南是全国6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百万人的省份,依次达到了3741879人、2267728人、1709299人、1587684人、1117868人、1055686人,它们所占全国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则依次为17.54%、10.63%、8.01%、7.44%、5.24%、4.95%,合计所占比重高达53.81%。
换句话说,如果再计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其后的北京、福建、安徽、上海4个省市,则当年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合计所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高达69.81%。
过半网友月薪不到3千元仅2成本科生
蓝皮书指出,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规模达6.52亿,年轻人是主要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其中,24岁及以下的占31%,25~30岁的占29%,31~35岁的占18%。这种年轻化趋势体现在新兴文化消费的各个领域,主要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领域,其主要的消费群体都偏年轻化。
值得注意的是,新兴文化消费者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发展。我国互联网网民的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占33%),本科占23%,大专占20%。在我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中,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1%,而我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5%,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总计约占总规模的40%,说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学历整体偏低。
此外,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统计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3%,1000~1999元的占10%,2000~2999元的占20%,3000~3999元的占19%。中国移动视频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中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8%,2000~2999元的占25%。中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
新兴文化用户付费意愿增强
蓝皮书指出,传统文化消费和新兴文化消费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文化消费的又一个结构性特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及其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面对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甚至是全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文化消费领域得到极大扩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用户付费意识逐渐增强,政府加大对版权的保护力度,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用户付费意愿增强。以网络文学为例,中国网络文学用户愿意付费的比例明显提升,达到28.9%。但是实际上付费用户的比例仍然不足10%,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版权保护环境还有待改善。
此外,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可接受的月付费额度也有所提高,尤其是较高额度的月付费用户占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3~10元是用户可接受的主要付费区间,占比接近50%。
互联网企业将主导中国电影市场
《文化蓝皮书》还指出,2014年,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通过一桩桩的投资与并购案例,让中国电影市场充分领略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BAT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下,电影投资方面出现了众筹的新模式,电影发行方面出现了视频网站平台或新媒体的模式,在电影购票方面更是出现了团购和在线选座的新模式。这些新模式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电影产业链,使之与互联网产业链相互结合。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互联网企业势必会逐步渗透到整个电影产业链,甚至可能将中国电影产业与互联网生态体系相互融合,由BAT、乐视、360、小米等企业推出并不断完善的生态体系将逐步吞噬电影产业,使其成为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
4月10日在合肥望湖嘉苑小区坠楼的男子,澎湃新闻经官方证实为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安徽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高曙东。
他也是近一年来公开报道的在安徽省城合肥意外身故的第5名官员。
据安徽当地媒体4月10日的一篇简短报道,当天上午8点左右,位于合肥龙川路与美圣路交口的望湖嘉苑小区,一男子从住宅楼坠下,将楼下一辆私家车的车头砸坏,后急救人员闻讯赶来,该男子已不幸身亡。
报道称,坠楼男子今年53岁,居住15楼,辖区警方已经赶到现场调查处理。
合肥多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上述坠楼男子为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高曙东。
4月11日上午,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该坠楼男子确为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兼安徽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高曙东。
上述工作人员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辖区警方目前正在调查高曙东坠楼一案,并已初步排除他杀可能。
安徽社会主义学院(简称安徽社院)是安徽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
安徽社院前身为安徽政治学校,创建于1961年9月,“文革”期间停办,1986年安徽省委决定恢复建立安徽社会主义学院。2007年12月,安徽省编委批复同意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增挂安徽中华文化学院牌子。
高曙东自2003年9月任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2004年6月任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2007年12月兼安徽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澎湃新闻记者未能查询到高曙东的详细官方简历。2003年第4期《安徽统一战线》中一篇题为《一片丹心为岭区——记省驻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第二期联络组组长高曙东》的文章显示,高曙东曾任安徽省委统战部党派与党外知识分子处处长,并在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事厅和安徽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3年2月组织的“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获评为先进个人。
公开报道中高曙东最近一次露面是在2016年3月11日。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官网消息显示,当日,该院召开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高曙东以副院长的身份主持会议。
梳理公开报道还可以发现,高曙东是一名偏学者型的官员,其研究多涉及统一战线领域和多党合作制度,并经常参加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的各类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不过,高曙东并非近年来在合肥意外身故的第一名官员。
澎湃新闻注意到,包括高曙东在内,近一年来合肥至少已发生5起公职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例(省直系统三人,合肥市两名)。除高曙东外,其他四人分别是:
2015年5月4日,时任安徽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耿尊芳(女,58岁)在办公楼坠楼身亡。
2015年7月27日,时任合肥市政协副主席、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满铭安在该市一小区自缢身亡。
2015年8月11日,时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卫东在当地一工地坠楼身亡。
2016年3月10日,时任安徽省司法厅国家司法考试处处长金杰(女,51岁)在合肥坠楼身亡。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
4月11日下午2时许,贵州凯里师范附属中学教学楼楼顶护墙垮塌,致一名学生死亡,多人受伤。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
闽南网4月11日讯 2姐妹在家遇害身亡,其中一人还有身孕,她们同母异父的10岁妹妹也被砍成重伤。昨日上午9点多,漳州市区芗城区丹霞路官园城堡小区,几声凄厉的呼救声划破雨幕,让多名业主心惊。
警方的初步调查,更让人感到心惊,嫌凶竟是她们的亲人,一个是她们的姨妈李某玉,一个是她们的表妹小霞。案发后,2人跑到长泰兴泰开发区一出租房,服毒自杀身亡。
警方通稿称,命案由家庭纠纷引发。死者的母亲说,此前,李某玉来作客,已在家里住了10多天,而小霞不知为何突然造访。事发前,女儿曾发短信过来称要出事了,让她速回。不承想,竟已是天人永隔。
【案发】
邻居目击杀人 2人倒在血泊中
“杀人啦!救命啊!”昨天上午9点多,漳州市区官园城堡小区2幢4楼,业主毕阿姨听到隔壁传来呼救声。
“刚开始,我以为是有人开玩笑呢”,毕阿姨开门一看,对门,一名中年女子追着一名年轻女孩跑出来,拿着类似锤子的东西连连敲打她,“那个女孩倒在地上”。
毕阿姨好言相劝,“别打了,别打了,有话好好说”。可中年女子不吭声,还在打,年轻女孩倒地不动了。毕阿姨感觉不对劲,吓得赶紧关上门。透过玻璃门,她看到中年女子将女孩拖进房间,地板上留下一条血迹。
当时,其他业主也听到了求救声,有人报警。根据网友提供的现场照片,案发套房里,2名年轻女孩倒在血泊中,其中一人肚子鼓起,似有身孕。
民警赶来救援 抱出重伤女孩
据出警的巷口派出所民警介绍,他们赶到时,案发房间大门紧锁。
民警敲喊无人应答,将情况上报给110情报指挥中心,并联系开锁师傅前来。其间,民警并未放弃,仍旧敲门试探房内反应。
突然,一个小女孩打开房门,她看起来伤势颇重。民警找来毛巾捂住小女孩颈部的伤口,抱起她就冲下楼,送到解放军第175医院救治。
昨天下午,解放军第175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郑雪枫介绍,小女孩有多处开放性伤口,包括手部、头部、颈部,其中,手部、颈部的伤口大、深。经过手术救治,目前小女孩生命体征平稳,“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比如水肿、感染等,需要住在ICU观察治疗”。
女儿遇害前 发短信让母亲速回
死者是一对亲姐妹,姐姐是23岁的邵某丹,怀有6个月身孕,妹妹是20岁的邵某园。受伤的10岁女孩连某英是她们同母异父的妹妹。
惊天噩耗,让她们的母亲李女士痛不欲生。“我早上才离开孩子们,就出一趟门,家里就变了天。”
李女士说,因为37岁的妹妹李某玉过来作客,家里住了5个人。昨天早上,房东连某辉(伤者的父亲)买了很多东西过来,李女士让二女儿和妹妹帮忙拿东西。因为有事,她跟连某辉开车去了长泰。
李女士说,回来的路上,大女儿邵某丹给她打电话,当时她在开车,没接。过了半个小时,邵某丹又打电话过来。随后,连某辉收到邵某丹的短信,说“小霞来了,不好不好,要出事,赶快回来”。
小霞是李女士和李某玉的侄女,今年18岁。她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心里怦怦直跳,急忙往家赶。没想到刚下高速,小区物业就打电话通知连某辉家里出事了。
李女士马上给2个女儿打电话,可都没人接听。她又给妹妹打,妹妹关机了。
【调查】
家庭关系复杂 异父姐妹同住
昨日,海都记者在解放军第175医院,见到了连某辉。
他说自己是长泰人,房子是他的,不过他并没有常住,平时女儿连某英跟“保姆”李女士及其两个女儿(死者)住在那里。李女士是江西人,今年42岁。
警方证实,连某英与2名死者是同母异父关系。那么这也意味着,连某辉与李女士并非简单的“保姆与雇主”关系。
而李女士的话语也证实了,她对海都记者称,死者是她的两个女儿,大女儿邵某丹虚岁23岁,二女儿邵某园20岁。而邵某丹被害前已怀有6个月身孕,准备在漳州生产。受伤的小女孩则是她的小女儿连某英,今年才10岁。
警方初步调查 家庭纠纷所致
连某辉称,此前,李女士的妹妹李某玉在官园城堡的套房里作客,案发后消失了。
“我回来还一直问警察,房间里不是有4个人,还有一个怎么样了,会不会也遇害了?”李女士说,直到警察拿监控照片给她看,她才发现,案发后,妹妹李某玉跟侄女小霞一起离开。是不是她们谋害了自己的女儿?李女士心里七上八下。
昨日下午4点多,漳州民警在长泰县兴泰开发区一出租房内,发现了李某玉和小霞,但她们反锁房门,已服毒自杀身亡。
警方初查结果显示,因家庭纠纷,邵某园、邵某丹及连某英被小霞、李某玉持锐器砍伤,其中邵某园、邵某丹当场身亡,连某英受重伤。
一个月前 死者母亲疑被跟踪
连某辉称,李女士家与小霞家之前有一些矛盾,昨日小霞为何突然到访,她们的姨妈又做了什么,他也搞不清楚。不过,他透露,李女士曾跟他说,一个多月前被人跟踪,跟踪者还戴着口罩。
李女士说,案发之前,她们一家都没有在漳州见过小霞。而小霞的哥哥说,小霞其实来漳州已经2年多了,偶尔跟他有电话联系,“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做?”案发后,小霞的哥哥打过她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我不知道,她们是我的亲人,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有什么事可以冲着我来,不要害我的女儿啊!”2个爱女香消玉殒,李女士在现场哀嚎了三四个小时,哭声撕心裂肺。她说,她跟侄女小霞多年未见,也未联系,并无仇怨。家人中,也仅二女儿在今年过年时曾匆匆瞥见过她,“二女儿告诉我,小霞过年回家,戴着眼镜、大口罩,一下子还没认出来,后来叫她名字,她转眼就跑走了”。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
俄罗斯《报纸报》4月10日消息,美国一位消息人士称,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不会就美向广岛投原子弹一事向日本致歉。
该消息人士说道,美国国务卿克里将于4月11日首次参观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但不会就美国曾对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一事致歉。
他还表示,克里将向核爆纪念碑献花,并借此机会推广美国总统奥巴马关于必须预先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观点。
此前有消息称,奥巴马或将于5月对广岛进行访问。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4月11日报道,无人机、“联网汽车”、智能手机技术……相比于美国硅谷,中国的这些技术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嫉妒”的地方,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国年轻人的创业热情。据法媒“France 24”报道,虽然中国的新兴技术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它们在全球的知名度仍然没有打响。
4月6日和7日,一场致力于展示中国新兴企业面貌的“沙龙”在巴黎展开,许多中国年轻的创业者出席了此次“沙龙”。亿航(Ehang)是一家致力于无人机开发的新兴企业,虽然刚刚成立两年,但却已经从私人投资者手中得到了几百万美元的融资。亿航的创始人熊逸放(Derrick Xiong)兴奋地表示:“在中国,这是创业的最佳时期。”
灵石投资(Shanghaivest)是一支专业的国际性咨询团队,其投资团队由欧洲和中国的合作者参与构成。灵石投资的创始人Bruno Bensaid表示:“下一次技术革命将会由中国发起。”
中法创新基金——凯辉创新基金(Cathay Innovation)合伙人之一的Jacky Abitbol表示:“北京集中了现在世界上最多的新兴企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技术中心,如上海和杭州。”
“在中国,每个星期都会有十几家新兴公司成立,在移动互联网‘爆炸’的年代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已经到了创业的年龄。”27岁的亿航创始人熊逸放表示,“在中国,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很容易就可以筹集到500万甚至20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这与美国的情况相反。”
Bruno Bensaid表示:“对中国人来说,房地产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生钱’的生意,小储户们近两年更愿意把钱投进新兴企业中去。”这些新的投资者或许对无人机或者自动驾驶车辆并无过多的了解,但是政府对于该产业的支持激发了他们投资的热情。Bruno Bensaid说道:“应该说,中国人是十分乐意承担风险的,即使只有5%的机会盈利,他们也会去做。”
Bruno Bensaid总结道:“美国公司的产品通常要交给太平洋彼岸的公司来制造,而中国的新兴企业则不用这样,他们的产品可以更快地生产出来。”
然而,对新兴行业并无过多认知的投资者和朝夕之间就成立起来的新兴企业,不禁让人担忧:这繁华的现象是否会是一场“泡沫”。“一直有这样的风险。”Jacky Abitbol表示,“但是中国的新兴公司确实有其自己的经济模式,这是在一些已经上市的美国公司身上都观察不到的现象。”
文章最后指出,小储户的投资热情或许会受到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当经济环境更加稳定时,他们也许会进一步投资。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
据俄罗斯《报纸报》4月10日消息,未被普遍承认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总统新闻秘书达维德•卡巴杨称,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爆发的冲突已导致2500名阿塞拜疆公民死亡。
卡巴杨说道,4月2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发生的军事冲突共导致2500名阿塞拜疆公民丧生。
此前,阿塞拜疆外交部宣布,自冲突起共有31名军人丧生。
近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并导致双方人员伤亡。4月5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达成停火协议,双方当天中午停止在该争议地区的一切军事行动,结束了四天的激烈冲突。双方在9日互指对方破坏了停火,再起冲突。
苏联时期,纳卡地区是阿塞拜疆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州,但多数居民为亚美尼亚族人。1988年,当地亚美尼亚族居民要求从阿塞拜疆独立,导致该州阿、亚两族爆发武装冲突。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双方1994年在明斯克小组斡旋下全面停火。此后,纳卡地区处于脱离阿塞拜疆控制状态,但其归属问题至今未获根本解决。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
外媒称,澳大利亚在2014-15年度批准了240亿美元来自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加一倍,反映出即便中国经济降温,中资对海外房地产的需求仍飙涨。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11日报道,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日前发布的数字还显示,获批投资于澳大利亚农业、金融和制造业的中资也有所增加。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获批金额总计465亿澳元,几乎两倍于位列第二的美国(250亿澳元)。去年获批的外国投资总计1940亿澳元,高于截至2014年6月底的上一年度的1670亿澳元。
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投资也处于创纪录高位,突显北京方面在支持全球经济增长和作为外来投资来源方面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数据似乎表明,对于中国资金流入因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资本管制加强以及澳大利亚监管审查收紧而减弱的担忧可能过头了。
不过,经济学家们告诫称,这些数据截至2015年6月底,错过了近期外资对澳大利亚房地产投资的放缓。此外,并非所有获批的交易都会真正实现。毕马威(KPMG)和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对完成交易的一项研究发现,若剔除住宅物业,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在2014年降至83.5亿美元,低于2013年的91.9亿美元。
然而,澳大利亚公众对中资不断涌入该国住宅物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农业日益不安,来自中国的投资激增已促使堪培拉方面收紧外国投资规则,并加强对具体交易的审查。
去年11月,堪培拉方面阻止上海鹏欣收购基德曼公司(S Kidman & Co)——该公司控制的澳大利亚农场面积相当于四分之三个英格兰的3.5亿澳元交易,并说明理由是担心这笔土地交易的规模及其靠近一个导弹试验场。
上月,堪培拉方面对达尔文港被租给中资的岚桥集团(Landbridge)所引发的安全担忧作出回应,要求未来各州出售基础设施须由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审批。
但是,许多人仍然看好中国对澳大利亚住宅物业的投资。
“中国对国际物业的巨大被压抑需求正在推动这一趋势,”居外网的首席执行官查尔斯·皮塔(Charles Pittar)表示。“声称中国投资正在掉下悬崖的看跌中国者消息太不灵通了。”
涌入悉尼和墨尔本房地产市场的中国资金洪流,引发了围绕其对当地楼市冲击的辩论。有人说中资正在推高价格,阻止当地的首次购房者购买独立屋或公寓。还有人说,中资正在推动一场建设热潮,支撑着正在遭受大宗商品低迷冲击的澳大利亚经济。
堪培拉方面已经加大了针对海外买家的审查力度,强制海外买家出售27处物业,总价值7600万澳元,称这些交易违反了要求购买现有房产的外国人获得监管批准的法律。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