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不断被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总让我们觉得餐桌上交织着各种谎言。英国著名食品作家和历史学家比·威尔逊在《美味欺诈》一书中告诉你,食品造假古已有之,且遍布世界。他国如何应对、情况如何好转,今日仍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
1820年的英国:假面包与毒糖果泛滥市场
食物掺假的历史以1820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阿库姆时代与后阿库姆时代。1820年,现代西方世界首次针对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质或添加剂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打击,而这正是由于一本小册子的面世——《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由德裔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撰写。
这本书揭露了食品商贩是怎样欺诈、哄骗、下药甚至伤害我们的。在阿库姆笔下,1820年的英国是一个令人激动但又充满恐怖的地方。在这里,只要你开价,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就连刚生下来、颤颤巍巍还不会走路的小牛犊都买得到。糕点商们买下它们再制成“仿鲜甲鱼汤”。阿库姆的笔下,是一个有着强烈阶级意识的蠢笨社会:人人都希望能吃上有钱人吃的面包,或让孩子吃着五颜六色的糖果长大。老百姓们只要有的吃就满足了,根本没有人会问:为什么他们吃的面包价格这么便宜,还这么白?为什么糖果的颜色那么不自然?
食品替代:一战时期德国核桃壳做咖啡
“一战”爆发后不久,英国海军实施经济封锁,切断了德国的海上供应,导致德国本土陷入广泛的饥荒。在基本供给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德国只能被迫自创新型食物。
他们用玉米和马铃薯制成所谓“鸡蛋”,所谓“羊排”其实就是大米,“牛排”则是由菠菜、马铃薯、坚果和“鸡蛋代替品”制成的。岑木灰包上一个漂亮的包装就成为“辣椒替代品”出售;用核桃壳制成的冲剂被冠以“咖啡”的名称,喝这种冲剂不仅不会被视为疯子,相反却是良好市民的表现;与此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疾病,叫“替代品病”,这是由于长期饥饿和食用可怕的替代食品造成的,因为许多替代食品中包含“不可消化的动物废弃物”。
美国人造食品恶果:肥胖人口暴增、儿童缺铁
20世纪的美国,尤其是在大萧条的岁月里,市场发生了巨大转变。市场上到处充斥着营销新颖、价格便宜的人造食品,大多数都有一个充满幻想的名字,比如“色拉香”醋、花生酱(一种只有少量花生的花生酱)和布莱德面包酱(一种含有大量胶质和少量水果的果酱)。真正的果酱需要利用水果中的果胶来相互结合,但新科技的发展使生产商可以采用精制果胶,他们只需用糖、水和着色剂就能做出黏稠的果胶。
随着食品生产和科技的发展,众多化学添加剂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用来延长食物存储时间的工具也得以涌现:新的着色剂赋予了加工食品清新亮丽的外观,新一代的防腐剂似乎能够为“某些烘焙食品提供实际上的永恒”。1969年11月,在《营养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美国几乎所有不到1岁的儿童都存在缺铁问题,与此同时,肥胖人口在不断增加。
恐慌:苏丹红和反式脂肪哪个危害更大?
当食品安全在全球范围内面临信任危机时,有些食品恐慌之所以被夸大,不是因为有人能从中获利,而是因为事态的发展完全不受控制。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就是一场杯弓蛇影式的恐慌。在整起事件中,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苏丹1号的含量已经微乎其微,根本不足以对人体健康构成任何威胁。2003年,英国出台食品法案称,进口含苏丹1号食品的情况为合法。
夸大危险、臆想危险的情况比比皆是,但真正的危险却往往被熟视无睹。事实上,早在大概30年前反式脂肪的危险就已经被人们所熟悉了。然而直到最近,当40%的日常加工食品都使用反式脂肪来增加饼干、蛋糕、早餐谷类和面包的松脆性并延长货架期时,一家企业的律师随即于2003年以反式脂肪含量过高为由对“奥利奥”公司提起上诉。直到此时,食品行业才最终羞愧地转而寻找更加健康的脂肪。在此之前,虽然明知它们对人体有害,食品制造商依然很青睐反式脂肪,因为它价格便宜又耐用。
21世纪的掺假食品:用最可靠的知识武装自己
掺假食品,就好像贫穷一样,似乎永远都不离我们左右。贪婪是一切欺诈的源头,而贪欲是人类历史上永远都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跟欺诈分子做斗争呢?
我们必须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真正可靠的知识,而不是空洞的信息。在我们见过的所有应对欺诈的方法中,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可靠的知识武装头脑,对真品了如指掌,这样欺诈者的很多骗术就会被打回原形了。
另外,如果你不想受骗,那么你不妨遵从以下一些标准:购买完整的、新鲜食品;从你信任的人那里购买,如果他们就住在附近,情况会更好;自己烹饪,要了解食品中所含的各个成分,这样你在碰到假货时就能分辨真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相信自己的感官:听一听巧克力折断时的响声,看一看活鱼身上的光泽,尝一尝新鲜桂皮的甜度,闻一闻真正香米的气息……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金晶)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11日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就中国捐建“中国厅”签署协议备忘录。捐建项目完工后,这个位于万国宫内的“中国厅”将成为联合国系统首个以“中国”命名的会议大厅。
马朝旭在签署仪式后对记者表示,1954年新中国首次亮相国际多边舞台就是在日内瓦。目前,中国已成为对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贡献率最大的国家之一。此次捐建“中国厅”既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又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各项工作的支持。
据悉,中国此次捐资用于翻新一间因过度老化基本废弃的大厅。马朝旭说,“中国厅”将融入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建成后不但是联合国第一个以“中国”命名的设备完善的现代化多功能会议厅,而且有望成为万国宫的一个新地标。
万国宫始建于1929年,曾是联合国前身“国际联盟”总部,现为联合国欧洲总部,每年举行近万场各种国际会议,仅长期工作人员就超过2500名。2015年第70届联大正式通过“战略遗产计划”,决定在保护好万国宫历史特色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翻新维修。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孙瑞)
最近有网民反映,北京市有的学校以早培班名义组织考试选拔超常儿童,北京市教委相关人士指出,这种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有关政策,市教委已责令学校停止招生,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停止以早培班、超常儿童班名义举行的任何选拔性考试。一旦出现违法违规招生行为,必将依法依规进行查处,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据了解,北京市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即将组织实施。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士表示,北京市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入学规则,牢牢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严明纪律的若干规定》,积极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将继续通过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名校办分校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确保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孙瑞)
“励精图治——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强调,所谓的精神分裂症全病程管理不仅要着眼于患者在急性期症状控制,更要关注巩固期和恢复期的患者病情的波动情况,尽早给予恰当的干预和疏导,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真实世界。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慢性的重大精神类疾病,是精神类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但其中仅一半获得治疗。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重返真实世界”,包含了双重含义:一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终极目标是回归社会,即社会功能的恢复,而很多患者为精神病性症状所困扰,持续处于一种虚拟的生活情境中,医学治疗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些症状,促使患者回归真实世界;二是今年的大会将更多关注临床治疗中的实践,邀请医生分享治疗经验,促进学术交流。
目前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规范诊疗情况存在着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在中国,过半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开始接受早期、足量、足疗程的规范治疗;即使开始想治疗,很多患者不知道该去哪儿,常常跑错科室。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始治疗的时间普遍偏晚,从发病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1.5年。而更为让人担心的是,即使开始治疗,由于对药物存在排斥心理或担心药物依赖性,很多患者一旦感觉症状减轻或者好转便自行减药或停止用药,导致疾病复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赵靖平表示,首次发病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精神分裂症从发病到治疗,经历的时间越短,患者康复的几率就越大。而在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难题是高复发率,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和病程的延长,大脑神经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而一旦中断治疗,将大大增加患者的复发风险。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强调: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至少需要维持治疗2年,一次复发的患者则需要维持用药3-5年,如果是多次复发,需要坚持治疗5年以上,甚至终生治疗。
赵靖平指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尽早开始接受规范治疗将大大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目前,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规范治疗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目的是心理和精神的康复,然而在患病和恢复期,患者面临严重的失眠、头晕、疼痛、抑郁或焦虑等消极心理,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和预后,因此临床上很有必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教授张宁提醒,心理治疗对精神活动的社会康复、减少和预防精神衰退十分重要,无论住院病人的住院环境或出院病人的社区环境、集体(团体)的心理治疗、妥善解决家庭矛盾与就业及开展家庭心理治疗,均对减少复发、社会康复均起积极作用。因此在坚持药物规范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自己的疾病,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社交能力,树立治疗信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康复,尽早回归社会。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孙瑞)
据“中央社”报道,英国男子吉彭斯生前超节俭,冰箱坏了还会去垃圾场另找一台。朋友在他身后执行遗嘱,讶异发现他是百万富翁,遗嘱载明捐赠150万英镑给照顾他多年的医院。
报道称,吉彭斯(Peter Gibbons)去年5月在索夫克的伊普斯威治医院心脏衰竭过世。
吉彭斯1925年出生在索夫克,父母是有钱地主。父母过世后,吉彭斯和妹妹继承农场和林地。妹妹2009年过世,将60万英镑财产捐给慈善机构。
吉彭斯过世时是孤单老人,由相识14年的朋友沃尔顿夫妇执行遗嘱。华尔顿太太说:“听过有关他财产的谣言,但当我们发现有那么多钱时,还是相当震惊。”
华尔顿先生说:“他的冰箱坏掉时,要我帮他找新冰箱,第一个要我前往的地点就是勃兰福特垃圾场。”
华尔顿又说:“我想他是因成长环境,才会那么节省。”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金晶)
近日,一段“两名教师关门殴打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记者从事发学校湖南省新邵县资江中学了解到,学校现已对两名打人教师进行记过处理。
网曝:老师关门殴打学生
4月6日,网友“crazy小小罗”在新浪微博发布一则视频称,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资江中学,4月5日,因男生和老师发生了言语冲突,放学走到校门口时,被学校老师拖入门卫室殴打。为防止该学生逃跑,老师还将门卫室的门关闭,一直殴打致学生头部和鼻孔流血。引发网友高度关注。
记者从这段长约1分钟的视频里看到,在一房间内,两名30岁左右的男子和一名男学生扭打在一起,两男子多次掌掴男学生,男学生则抄起桌上的饭盆进行还击。
校方:批评教育引发反抗
记者11日和新邵县资江中学取得了联系。校方介绍,资江中学是一所民营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常有社会青年混入学校,因此学校要求德育处、保卫科严防协查。4月5日晚上8点30分,走读生下课走出校门回家。正在校门口执勤的德育处主任刘光尧、保卫科副科长伍建斌,发现三名社会青年混杂在学生中。二位老师得知,是高二学生谭同学把三名社会青年领入学校的。当即批评了他。
资江中学出具的调查材料中写道,“挨了批评的谭同学气冲冲地指着刘光尧破口大骂,伍建斌想把谭同学拉进传达室进行批评教育。拖拉过程中,谭同学全力反抗,继续叫骂不堪入耳的脏话,还在伍建斌老师的手背上狠狠地咬了两口。在把谭同学拉进传达室后,出现了视频中的一幕。”
处理:两名老师记过
事后不久,学生家长来到学校,谭同学打电话叫来了六个社会青年,准备冲击学校,后被制止。学校当晚把谭同学送到新邵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记者看到,由医院出具的CT检查单上显示,“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血肿和骨折”。
记者了解到,经过学校与家长协商现已达成处理意见:两名教师当事人记过一次,学校公开批评并责令二人写深刻书面检讨,扣罚全期奖金,负担谭同学全部检查费用。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家长道歉。
“学校全力做好学生安抚工作,让他安心在校读书。现在教师与学生已相互谅解,谭同学已回到教室正常学习。”资江中学负责人肖松柏说。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孙瑞)
《焦点调查》报告显示,金融市场分析师预测,巴西今年经济将衰退3.77%,通胀率为7.14%。
随着巴西国会加快有关弹劾罗塞夫总统议案的进程,巴西政治危机加剧,对经济负面影响预期加大。金融市场分析师预测,今年巴西经济将衰退3.77%,比上周预估的跌幅扩大0.04个百分点,接近去年萎缩3.8%的水平。这是分析师连续第12周下调巴西今年经济发展预期。预计2017年巴西经济仅有0.3%的微弱增长,与上周持平。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持续不景气,失业率高,巴西民众消费能力下降,通货膨胀压力也有所减缓。分析师预测,巴西今年通胀率将从上周预测的7.28%下降为7.14%,但仍高于政府通胀管理目标最高上限6.5%。这是分析师连续第5周下调通胀水平。2017年通胀率预测为6%,与上周预测相同。
至于基准利率,分析师预测,今年底前巴西基准利率将从目前的14.25%降低至13.75%,与上周持平。2017年底前基准利率将从上周预估的12.5%降至12.25%。
至于汇率,分析师维持上周预期:即今年底前巴西货币汇率为4雷亚尔兑换1美元,2017年将是4.1雷亚尔兑换1美元。
进出口方面,分析师预估,巴西今年外贸顺差将从上周预期的448亿美元提高至450亿美元。而2017年外贸顺差为500亿美元,与上周持平。
分析师还预测,巴西今年利用外资额为550亿美元,与上周相同。2017年利用外资额将从上周预估的540亿美元提高至550亿美元。
《焦点调查》是巴西央行发布的宏观经济预测报告,由当地主要金融机构100名分析师的意见汇总而成,每周发布一次。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金晶)
据日媒11日报道,以忠犬形象为世人所熟知的秋田犬“八公”,离开人世第82个忌日祭奠活动,于日前在它出生的故乡秋田县大馆市举行。
报道称,祭奠活动在设置有忠犬八公铜像与秋田犬雕像群的JR大馆站前举行,现场有大批市民前来参加。大家通过默哀、鲜花等方式悼念八公的一生。
据悉,八公是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上野英三郎博士(1871年~1925年)当年所饲养的爱犬。在博士去世后的10年间,坚持每天都在东京涩谷站等待博士回来的八公,为大家所传颂。
1935年3月8日,八公离开了人世。这一祭奠活动始于1991年,由忠犬八公铜像与秋田犬雕像群维持会发起,今年是第25次举办。为了避开春寒料峭的季节,活动每年都会比忌日推后1个月举行。
在当天的祭奠活动中,首先在“慰灵之碑”前燃起祭火,随后保育园的小朋友们向雕像献了花。此外,有浦小学5年级学生虻川飒汰(10岁)还朗读了作文,文中写道“八公教会我幸福与爱的感情。等我长大后,也要告诉孩子们八公的故事。”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金晶)
据外媒12日报道,联合国警告称,在伊拉克城市法鲁贾被困的6万平民所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极度令人担忧”。法鲁贾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目前在伊拉克占据的两个据点之一。目前,伊拉克政府正在试图从极端组织武装手中夺回法鲁贾。
据报道,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法鲁贾当地的粮食价格过高,且居民家中和商店里的粮食储备正在锐减。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一份报告中称,“伊斯兰国”连续第三个月包围法鲁贾,2016年3月,当地小麦价格要比去年12月高出六倍。”报告还称,与此同时,法鲁贾的商店和市场的小麦、糖、大米、蔬菜油和扁豆都已经断货。
报道称,这份报告是上个月通过手机调查得出的。然而,由于法鲁贾地区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现在外界要联络到当地居民也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此前,一篇发表在美国Vox网站上的报道称,在美国售价仅为7.5美元的一袋的50公斤装面粉,在法鲁贾售价高达4166美元。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