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菜园

ZOE

ZOE

网址:

生物质能源上市公司近期纷纷交付成绩单。其中,凯迪生态2015年净利润增幅超过4成,长青集团净利润增幅超过70%。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相关规划要求,未来中国将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完善生物质能发电扶持政策。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将加大业务拓展力度。

行业龙头业绩大增


凯迪生态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下降12.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40.59%。这是生物质发电项目注入后公司发布的首份年报。


截至2015年底,凯迪生态已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吉林、广西等13个省市建有生物质发电厂,下辖已运营生物质能电厂共计36家,已投运生物质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达103.2万千瓦,成为目前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布局最广的生物质发电企业。


长青集团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60073.84万元,同比增长15.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62.90万元,同比增长74.60%。由公司全资控股并已经投产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有5个。其中,中山环保、沂水环保持续盈利;明水环保实现扭亏为盈;宁安环保经近一年的运营,盈利稳步提升;建成仅一季的鱼台环保投产即实现盈利。


长青集团4月27日公告称,公司在松原市宁江区投资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已达成框架协议,项目投资总额为3.5亿元,投资建设以当地农业秸秆、林业废弃物、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发电项目。


此外,韶能股份拥有电力装机容量97.221万千瓦,其中清洁可再生能源73.221万千瓦,包括67.221万千瓦水电和6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因上年水电站所属地区的水情较好,公司水电业务净利润达2.95亿元,同比增长27.3%,成为助推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在获得上佳业绩的同时,凯迪生态表示,未来五年,公司将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项目落地规模。而长青集团则储备了山东鄄城、郯城、嘉祥、重庆忠县、辽宁铁岭等优质的生物质能源项目,发展后劲充足。


分析人士指出,空气污染推动大气治理的发展。去年开始针对燃煤锅炉设立极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并提出取缔小锅炉,鼓励热电联产替代等政策,供热方式也将从分散供热向集中供热方式转变。由于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物质产业和热电联产产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相关公司将继续加大对生物质发电及热电联产项目的拓展力度。


此外,《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生物质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总装机2400万千瓦,垃圾发电总装机300万千瓦。按此测算,预计生物质产业未来仍能保持20%左右增速,形成千亿元投资空间。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记者昨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我省通报“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17个市(州)均完成减排任务,但有少量省级重点项目未建成,污水处理、废水废气减排等还需加强。


据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省纳入国家“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的重点项目共198个,已全部按期完成;省级重点项目260个,有9个尚未建成,进度严重滞后。具体为:沙洋官垱镇污水处理厂、大悟县污水处理厂二期、英山县汉德污水净化有限公司二期、赤壁市赤壁镇污水处理厂、赤壁市官塘驿镇污水处理厂、赤壁市赵李桥镇污水处理厂、赤壁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随州城南污水处理厂、仙桃市陈场镇污水处理厂。


此外,部分已建污水处理厂减排效益也未有效发挥,由于抗水质冲击能力不足及运行管理等原因,出水不能稳定达标。从日常督查情况看,包括新洲邾城污水处理厂、武汉王家店污水处理厂、武汉沃特科凌水务发展有限公司等,均存在超标排放现象。


通报指出,根据2015年度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监测年报,鄂州市废水综合达标率全省最低,有色金属、钢铁、食品加工、造纸、纺织、化工、医药等行业废水污染物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孝感市废气综合达标率最低,非金属矿采选、造纸、非金属矿物、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废气存在超标排放现象。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全国首个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产品4月27日在武汉推出,当日成交量达680余万吨,成交1.5亿元。这一新型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工具有助于弥补碳现货市场的不足,避免配额交易过度集中、流动性不足造成的价格非合理性波动,降低履约企业的交易成本。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认为,这一有益探索为2017年建立完善全国碳市场打下了基础。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陈志祥介绍,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是为丰富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工具,降低企业履约成本和风险的一种创新型交易产品。


为控制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履约、结算等系统性风险,湖北碳交中心设计了严格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制定了《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规则》《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结算细则》《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履约细则》等风险防控制度,确保了碳排放权现货远期交易的规范运行。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于2014年4月2日上线,截至2016年3月31日,湖北省碳排放市场配额的交易总量达到2497万吨,占全国碳市场的57%;交易总额6亿元,占全国碳市场的46%。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杨柳青年画的全称为“杨柳青木版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霍庆有是杨柳青年画世家的第六代传人。


杨柳青年画的发源地就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千年古镇杨柳青。霍庆有长年致力于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年至花甲的霍庆有,皮肤黝黑,背有罗锅,他每天坚持要在自己刻制的木板上,刷出上百幅杨柳青年画。在霍庆有看来,这个起源于17世纪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至今依然魅力不减。


霍庆有的父亲霍玉堂老先生是杨柳青年画“玉成号画庄”的创始人,霍庆有先生自幼受家父亲传,掌握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全部制作工艺和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起,继承父志,他利用近三十年的时间苦心钻研勾线、刻板、刷画裱等传统技艺,掌握了全套杨柳青年画工艺,成为天津一带唯一的勾、刻、刷、画、裱“五项全能”的杨柳青年画艺人,使得曾几近绝迹的木版手工绘制的杨柳青年画得以复苏。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画面色彩明显,柔丽多姿。以宣纸印刷,用国画彩料,年久色彩不褪不变。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


有人曾把年画比作一部百科全书,透过五彩缤纷的画面,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人们的生活状况等,霍庆有说:“从根本上说,年画反映的是老百姓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每一幅年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的反映丰收场景的年画,家家户户在农忙;有的表现过年喜庆气氛,画上聚宝盆,祝愿一年比一年更好。同时,年画也要与时俱进,一个时期要有反映一个时期的作品。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特色。”


1982年起,而立之年的霍庆有正式挑起了传承年画的重任。从研究版样,改良工艺,到调配颜料,收集老画,他常常废寝忘食,带病坚持。30年的时间里,他创作、加工了上百幅年画版样,不仅有延续“连年有余”的经典风格,还设计了纪念奥运会、世博会等反映和谐盛世的新版面,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大奖。相比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机械化”作品,霍庆有并不担心,他相信家传的手艺做出来的年画,再精密的机器也替代不了。


经年累月的在作坊里钻研,也给霍庆有留下了一身的病。他现在虽然很少有气力再去刻画,但是每年仍然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和儿子去周边的省市挖掘、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版样,然后买回来进行“抢修”。目前,霍老家珍藏、收集到的杨柳青年画木板有400余块,包括在中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珍贵木板。

由于历史原因,杨柳青木版年画曾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以后,抢救杨柳青年画的工作随即展开。作为业界泰斗,霍庆有认为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下,传承和发扬杨柳青年画中的文化味道,是霍庆有这些传承者们最关心的事情。


如今,木版年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这五大技艺中,任何一项都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没有十几年根本不可能独当一面。”霍庆有表示,“在我看来,木版年画要传承和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传承人。只有让这门艺术后继有人,才能使其不断地兴盛、壮大下去。”


霍庆有说,自己的责任就是把先辈留下的遗产传给后人,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别的咱不求,就踏实本分地干好自己该干的活儿。”“年画不会失传”,尽管儿子目前还没能达到他的水平,但霍庆有说,自己不会辜负家族的重托,倾毕生之力,也要把杨柳青年画的技术精髓传承给后人。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18日,中国唯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景德镇陶瓷大学在“瓷都”景德镇正式揭牌。历经百年办学,该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为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后经校名屡易、校址屡迁,历经1927年省立陶业学校、1947年省立陶业专科学校的变迁,1958年组建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院校。2016年,获教育部批复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江伟辉当日表示,从“学院”到“大学”,决不仅仅是一字之别,它意味着景德镇陶瓷大学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展目标。


作为中国唯一的陶瓷最高学府,景德镇陶瓷大学提出,将把建设世界知名的陶瓷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将联合中国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唯一的御窑研究院;建设“陶瓷国际教育学院”,促进陶瓷教育的国际化。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认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此次更名,符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需求,对更好地服务全国的陶瓷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景德镇陶瓷大学造就了一大批著名陶瓷艺术家、企业家、设计师和科技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的“陶瓷黄埔”。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穿越天池的星光隧道,刹那间,天空之城就在眼前;月光残影,偷一个吻,不留痕迹,影留我心……连日来,星光主题艺术展在兰州开展,将持续至2016年底。该展览利用LED灯光技术与独家镜面等原理,使观展民众有种漂浮在“星河云海”的视错觉。


18日晚,中新网记者走进兰州星光错觉艺术馆,这里除了有多种展现“星空”的装置,还包含夕阳剪影、kissHouse甜蜜魔盒、恐龙乐园3D画面、前生今世镜、三生结缘树、大小房间等趣味感官体检。

记者注意到,每个场景前均贴有“最佳拍摄位置”字样的地标,即便不是专业摄影师,拍摄人只要将留影人与灯光错觉场景框在同一画面中,就有专业“大片”拍摄效果。


“此次兰州星光主题艺术展,一共展出80余件视错觉作品,总占地700平方米。”展会首席运营官赵磊介绍,该项目于2013年在厦门首创,百名年轻的视错觉艺术设计人员是团队核心力量,他们努力将梦想变为现实,还时常去往国外视错觉设计机构“充电取经”。


赵磊透露,观展者不同的感官体验,是借助灯光、空间、透视等“道具”完成的。比如:“倒立房”是利用布景装饰,将“房顶”改在侧面,四面墙体“本末倒置”,旋转手机会造成“失重”的视错觉;再如:“大小房间”是利用灯光、坡度设计,让房间两端的人分别变成巨人与矮人。


“主打‘星空’的设想,缘于都市夜晚很少有机会看到繁星点点,我们希望通过灯光视错觉,想让更多人们看到宇宙壮美景观。”赵磊说,视错觉道具的制作流程需要反复推敲,首先根据灵感画出图纸,其次做出微缩模具,最后加入光影观看效果,修改不妥之处,最终拿出完美的作品。


赵磊认为,视错觉艺术的魅力还在于将其运用生活当中,能够为人们制造快乐温馨。“一位朋友曾在‘星空’场景中向女朋友求婚,当时大伙都特别感动。目前,我们也是专业的是错觉道具供应商,将爱好变为事业是一件幸福的事。”赵磊如是说。


25岁的观展者张东坦言,在视错觉艺术场景中拍照留念很有意义,特别置身在用万千灯光打造星空房间里,仿佛手可摘星,脚踏银河……似一场奇妙的光旅。


“生活中一些想象不到的场景,我们可以在这里借助视错觉体验到,这对拓展每个人的想象力、思维帮助很大,挺让人惊喜的。”观展者柯雨田坦言。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昨天,北京地铁官方微博转载了一组广告插画师曹军兴的地铁低头族漫画,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这组漫画通过描绘进站、安检以及乘车等地铁出行的各个环节,表现了不少乘客在此期间只低头关注手机的画面。曹军兴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创作这组漫画并非讽刺低头族,只是觉得低头看手机占据主流的现象值得分析,希望引起大家反思。


广告插画师曹军兴的作品《拿什么拯救你,都市地铁低头族》在经过“北京地铁”官微转载后,引来了网友的阅读和评论。这组漫画中展现了一些人们非常熟悉的地铁日常画面,无论进站刷卡还是在拥挤的车厢内,人们总是掏出手机、紧盯着屏幕,而屏幕内容多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


这组漫画也引来了不少的共鸣者,“是的,我们都是低头族”。但也有人认为,长距离乘车可能也是人们总低头看手机的原因。同时,还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所谓“地铁低头族”是个伪命题,在手机普及之前,车厢内也并没有多少人交流。“而且很多人现在使用手机阅读新闻,这和读书看报相比在格调上并没什么差别”。


对话漫画作者


我并没有讽刺地铁低头族的意思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组漫画是由广告插画师曹军兴创作。据他介绍,漫画是自己耗时两个多月进行的原创漫画,创作完成后,他上传到网上并@了全国几个地铁运营公司。一些媒体和地铁公司转载后,关注的人也变得特别多。“我收到的回应也是一半一半,有的读者很认同,也有的读者就觉得低头族并没什么不妥。”


北青报:您为什么创作这幅地图低头族的漫画?


曹兴军: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坐1号线去国贸,觉得地铁低头族是一种现象。我的工作是为导演创作广告分镜头,就产生了用纪实分镜头的手法表现下自己看到的现象。


北青报:这是您第一次以地铁为素材进行创作吗?


曹军兴:不是,两年前我创作了《北京地铁众生相》,表现了地铁拥挤的日常,塑造了普通的上班族、游客、乞丐和卖艺者等几类人,引起了不少关注。作为艺术创作者,我希望将人们看到的“日常”进行艺术化地创作,引起大家关注。


北青报:您的地铁低头族漫画有原型吗?


曹军兴:我使用的是电脑软件进行画图,一般来说漫画都有原型。比如在屏蔽门前排队的漫画,我就是根据照片进行的,但照片上可能只有两个人,我会再增加一些乘客,达到我要的效果。也就是说会根据原型再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北青报:您自己是如何看待“地铁低头族”这个现象的,一些人可能觉得《拿什么拯救你,地铁低头族》的说法过于激烈。


曹军兴:我自己并没有讽刺地铁低头族的意思。一般来说,我坐地铁都是看书,比如看自己专业的画画书。我也知道很多人看手机可能是学习或者工作。我觉得问题主要出在低头族占据主流,没有人干别的,这是需要反思的。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在92岁高龄的时候,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丝毫没有人到垂暮时的落寞。”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梁丽辉在介绍岭南画派第二代画家黎雄才的晚年生活时,如是评价。


山西博物院和广州艺术博物院共同举办的“笔墨山河——黎雄才书画作品展”20日在山西博物院书画展厅开展。本次展出70余件黎雄才作品,时代涵盖黎雄才的整个艺术生涯,作品包括国画、写生和书法。


岭南画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它提倡“折衷中西、以中为本、融汇古今、以今为魂”,从反思传统到表达时代体验,从程式化模式转型实景山水,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注入了新活力。


当天的展览中,一组黎雄才于80岁后创作的山水画尤为引人注意。这些作品相较于早期的生活纪实,多了些气势磅礴的自然风光。瀑布、青山、飞鸟等元素,成为黎雄才晚年时期作品的主体。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黎雄才老当益壮,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他的作品在保持原有画风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笔墨浓重、气韵雄厚,更加注重作品的意蕴,强调画面苍劲与秀美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梁丽辉介绍说。


1999年,黎雄才将他创作的一批作品捐赠给筹建中的广州艺术博物院。而其余作品,有的则成为拍卖会上的“抢手货”。2016年1月举行的华艺淘珍第7期拍卖会上,黎雄才于1991年创作的《松涧幽禽》以45.2万元(人民币)成为当期成交拍品之冠。


黎雄才于1913年生于广东省肇庆市,1923年入读肇庆中学并师从岭南花鸟名家居廉的弟子陈鉴。1930年拜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为师,次年进入高剑父创办的春睡画院学习。1932年至1935年间在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深受日本画家横山大观和菱田春草的影响。1935年毕业回国,任教于广州市美术专科学校,1948年后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兼国画系主任、教授。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为集中展示淮军将士抗击侵略以及对国防近代化的积极探索,让淮军形象走进千家万户,位于安徽合肥的李鸿章故居陈列馆于22日起推出《淮军与近代国防》展览。


该展览围绕清代传统国防、淮军崛起、国防主力、近代国防工业、近代军事人才培养和抗击外国侵略六个章节,构筑了一条淮军历史长廊,全面展示其在国防近代化进程中的作为,叙述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李鸿章故居负责人吴胜说,《淮军与近代国防》主题展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淮军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展览在最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展陈技术。“我们通过文字介绍、史料图片,辅以动漫视频、实物模型的手段,将场景、多媒体与美术图像结合,力求知识性与互动性相融合。”


淮军是李鸿章以庐州地区团练为基础组建的地方武装,自1862年建立至1901年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晚清国防军主力,也是军事体制从传统向近代转型中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吴胜介绍,安徽正依托现有的学术资源,加强淮军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

淮军历史上先后涌现出了刘铭传、丁汝昌、聂士成等多位合肥籍著名将领,在抗法保台、抵抗日本和八国联军侵略中立下赫赫战功。


其中,台湾首任巡抚、“台湾近代化之父”刘铭传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吴胜说:“台湾还留有许多淮军的遗迹、史料,我们准备联合安徽相关部门与台湾建立联系,对淮军遗址、遗迹、文献进行调查整理。”

据介绍,在《淮军与近代国防》展览开放的同时,李鸿章故居陈列馆还配套开发了“淮系萌军”系列书签、明信片,“合肥记忆·广玉兰”系列钥匙扣等文创产品,旨在让藏品中蕴含的文化“活”起来。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

《激越之美——彦涵美术作品展》于4月20日至5月23日在桂林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由连云港市博物馆、彦涵美术馆、桂林博物馆共同主办,展出彦涵精心创作的版画作品68幅。


已故著名版画艺术家彦涵,生长在连云港市并与版画结缘,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画,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在华北根据地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所作版画多取材现实斗争生活。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版画系主任。


彦涵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巨大艺术成就奖。1991年获中国新兴版画六十年杰出贡献奖,2001年被授予国家级艺术最高奖项——“金彩”终身成就奖。其作品曾于法、德、美、日、菲等国和国内举办20多次画展。作品被美、英、法、德、日、澳等国和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一些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协会收藏。


在展览现场,彦涵在抗战时期创作的经典木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慰问》,以及《老羊倌》、《儿童团》、《送参军》等木刻作品,还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彩墨画等极具时代感,吸引不少游客市民品评称赞。

 

彦涵的作品反映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命运变迁,包含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版画家,同时是一位优秀的油画家、国画家和书法家。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变革,在形式感的探索上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影响着后面的画家。

 

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版画展,不仅能让观众欣赏到中国版画界中的精品,同时进一步加强桂林与连云港市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


​(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