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30日报道,瑞典人办理丧事慢条斯理,人死后平均要等上20天才入土为安。当地殡葬业公会说这是世界纪录,不过不要以为瑞典人是因为舍不得逝去的亲人而想要延长他们留在尘世的时间。相反的瑞典人很现实,没那么多愁善感,他们的宗教信仰意识薄弱,所以人一死,后事交给殡仪馆处理就算是已尽人事。
“你不会把一只鸡留在冰箱里数周之久,可是我们恰恰就是如此对待死去的亲人。太糟糕了。”曾写过一本关于瑞典葬礼书籍的作家摩勒愤愤不平地说道。
尽管瑞典当局积极呼吁人们加速办理丧事,但一般上死者遗体仍经常在停尸间存放两三个星期,只有当地伊斯兰教徒和犹太人按照传统在一至五天内举行葬礼。
摩勒指出,瑞典人的观念是一旦遗体“交由专人接手,就不再需要家人操心”。
21岁女生汉森在斯德哥尔摩念书,她远在400公里外家乡小镇的父亲今年2月突逝,死后24天才举殡。她说:“太匆忙了,我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无法参与葬礼的筹备工作。其他人也没时间请假或找人代为照顾孩子。”
瑞典是世界上最世俗的国家之一,仅8%人口定期上教堂。
个人事务凌驾于亲友逝世
瑞典人丧事办得慢,完全是他们为人处世讲求实际的性格使然,与悼念死者无关。这个传统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当时瑞典正对外开放,出国定居的人多了起来,所以一旦家中有人去世,一般停柩最长两个月,等待亲友回国参加葬礼。
斯德哥尔摩主教布鲁恩说:“现在人们把度假、重要工作等事项排在前头,老母亲的葬礼可以稍微推迟。瑞典殡葬业工会主席勒钮斯也有同感:“人们专注于自己的核心家庭和子女的活动,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不会为了办一场丧事而把日程押后。”
针对瑞典人丧事拖得久,斯德哥尔摩大学民族学荣誉退休教授道恩认为这是瑞典人务实主义的另一面。“通常死亡是不可预知的,在瑞典我们认为葬礼应该尽量延后,以确保所有的亲友都能出席。”
相比之下,瑞典邻国挪威一般在人死后十天就下葬,丹麦则是八天。瑞典路德宗教堂历史学家贾勒特认为,无论原因何在,瑞典丧事拖上三周之久令人感到不安,也反映出社会越来越倾向于个人主义,子女将年迈双亲送到养老院之后,往往就对父母不闻不问。贾勒特语重心长地说:“让往生者安息是我们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物种的地方之一。”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据日媒报道,日本共同社本月29日公布以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议会的女议员为对象实施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受访者表示曾经遭受性骚扰等歧视女性的言行。
报道称,类似在东京都议会成为问题的“性骚扰”事件,在日本议会内来自同事议员的伤害最为多发,选民“不让触摸就不给投票”的言行也多有发生。
据了解,日本女性行使参政权至今已有70年。日本总务省截至2015年年底的调查显示,都道府县议会中女性议员占比仍处于9.8%的低位,依然存在性别歧视的观念。男女共同参与政治,包括选民在内的议会内外观念变革不可缺少。
该项调查于2月至3月对2月1日时为都道府县议员的261名女性展开调查,其中147人回答了问卷,占比56.3%。
在“参与政治活动时,是否有因歧视女性的言行而感到不高兴的情况”一问中,有59.2%(87人)回答“有”。40.8%(60人)回答“无”。
在回答“有”的人当中,“来自谁”的多选回答中,最多的60人回答“同议会里的议员”,接下去为“选民”,有46人。还有回答“国会议员等其他议员”的有16人,回答“地方政府职员”的有14人。
在自由记述具体内容部分,来自同事议员的“被嘲笑说产子之后再来提问”、“在视察旅行时强行闯入酒店房间里亲吻”等。还有来自选民的“在宴会上被触摸胸部和臀部”、“以投票为名强行要求倒酒”等。
自由记述必要的应对策略部分,称“毅然态度”的自卫措施之外,还有“增加女性议员,扩大发言权”、“在会议规则中增加防止骚扰的条款”、“以议员为对象的反骚扰研修”等多数意见。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据外媒报道,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总统朴槿惠和执政党新世界党的支持率结束两周的下滑走势出现反弹。
报道称,5月23-27日,Realmeter对2532名成年人进行了电话调查,受访者对朴槿惠施政的支持率为33.9%,较上一周上升1.6个百分点。受访者中有61.3%对朴槿惠施政情况给予消极评价,较前一周下滑1.6个百分点。还有4.8%表示不知道或没有作答。
此外,执政党新世界党的支持率为30.1%,较前一周上升1.7个百分点,反超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共同民主党支持率为26.4%,下滑3.1个百分点。在野阵营的国民之党的支持率为20.1%,上升0.3个百分点。正义党支持率为7.4%,上升0.2个百分点。
另外,在民众对明年总统选举有力人选的支持率调查中,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文在寅的支持率为21.5%,下滑2.7个百分点。民众对文在寅的支持率虽连续下滑三周,但仍连续20周保持第一。国民之党联合党首安哲秀(16.1%)、前首尔市长吴世勋(10.4%)、首尔市长朴元淳(7.9%)、新世界党前党首金武星(6.6%)等分列其后。
Realmeter分析认为,近日有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参加下届大选的可能性报道增多使得文在寅、安哲秀的支持率下滑。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并执意推动仲裁案,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挑衅,其实质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为掩盖其非法目的,菲律宾蓄意篡改中菲之间的领土主权与海域划界争端的实质,在仲裁诉求中对南沙群岛作了“切割”,只要求仲裁庭对其声称的“中国占领或控制的”岛礁的海洋权利进行判定。
菲律宾对中国南沙群岛的“切割”伎俩,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众所周知,中国历来对整个南沙群岛享有主权,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与默许,中国南沙群岛的整体性是南海问题中至关重要的法律事实。菲律宾在仲裁诉求中刻意不提南沙群岛中的其他岛礁,包括至今仍为菲律宾非法侵占或主张的岛礁,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洗白菲律宾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非法侵占行径。菲律宾还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刻意将中国台湾驻守的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排除在“中国占领或控制”的岛礁之外。菲律宾该仲裁诉求显然是对中国对南沙群岛领土主权的公然挑战。
菲律宾对中国南沙群岛的“切割”伎俩,严重侵犯了中国依据南沙群岛整体享有的海洋权利。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确定中国南沙群岛的海洋权利,必须充分考虑南沙群岛整体性这一基本事实。2011年4月1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就有关南海问题致联合国秘书长的第CML/8/2011号照会中明确指出,按照《公约》与中国国内海洋立法的有关规定,中国的南沙群岛拥有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然而,菲律宾试图将南沙群岛“碎片化”,主张逐个地判定菲律宾所选南沙岛礁的领土法律地位,并认为这些岛礁属于《公约》第121条第3款意义上的“岩礁”或低潮高地,最多享有12海里领海权利。菲律宾该诉求显然是对中国基于南沙群岛整体性的海洋权利的肆意扭曲。
菲律宾对中国南沙群岛的“切割”伎俩,也凸显出菲律宾试图规避该仲裁诉求的领土主权与海域划界争端实质。领土主权争端超出《公约》的调整范围,不涉及《公约》的解释或适用,故不适用仲裁等强制争端解决程序。海域划界争端则已被中国于2006年根据《公约》作出的排除性声明排除,同样不适用仲裁等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仲裁庭对菲律宾该仲裁诉求明显缺乏管辖权,而菲律宾试图通过“切割”伎俩蒙混过关,是对《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的滥用。
仲裁庭对菲律宾“切割”伎俩的恶意背书,严重偏离了第三方程序应有的公正立场与审慎品格。《公约》附件七第9条规定,在一方不参与仲裁的情况下,仲裁法庭在作出裁决前,必须不但查明对该争端确有管辖权,而且查明所提要求在事实上和法律上均确有根据。如果“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应该充分尊重中国南沙群岛整体性的基本事实,驳回菲律宾“切割”南沙群岛的无理要求,裁决对菲律宾所提仲裁事项缺乏管辖权。然而,仲裁庭罔顾南沙群岛整体性这一基本事实,执意为菲律宾“切割”伎俩背书,执意越权仲裁。更有甚者,仲裁庭公然扭曲中国立场,将中国立场中反映南沙群岛整体性的表述篡改为体现南沙岛礁“碎片化”的表述。显然,仲裁庭已彻底沦为菲律宾的代理人,毫无客观、公正性可言。
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切割”伎俩,以及仲裁庭的恶意背书,充分表明“南海仲裁案”是一场走了调、变了味的仲裁。这一自始非法无效的仲裁影响不了南沙群岛整体性的既定事实与中国的合法权益。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据澳大利亚“Domain”网站《对中国购房者的六个误解》一文中的报告显示,中国买家在2014年至2015年投资澳洲房地产总额达到243亿澳元,是第二位买家美国的3倍多。有房地产专家表示,一些澳洲人把中国买家当做房价上涨的替罪羊。
最近,房地产专家公布了澳洲人对中国买家的六个误解:
1第一,中国买家带动房价高涨,把首次置业的澳洲人挤出市场。
事实上,中国买家和首次置业的本地人目标不同,如在墨尔本,中国买家倾向CBD地区或在郊区的华人聚集区,而本地人则倾向购买内城区的已建住宅。
2中国买家不差钱,用成箱现金买房。
澳洲某房地产公司的职员杨女士透露,中国买家购房均价在50万至80万澳元之间。但媒体只会报道中国人买下上百万的豪宅,让公众认为中国人不差钱,实际上大部分中国买家都很谨慎,“他们要是带着成箱现金,也没法在海关入境。”
3中国买家爱溢价买房。
不少澳洲业主认为,见到中国买家就能狠赚一笔。但实际上中国人擅长谈判,被当地地产经纪视为精明买家。他们和澳洲本地人一样,只对优质或具有独特优势的房产出高价。
4中国买家不在乎居住面积。
尽管海外投资者大部分可能会从便宜的房产入手,但150多家地产经纪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买家不想要小户型公寓,澳洲没有地产公司帮中国买家购买过50平米以下的房产。
5中国买家空置房产,不在乎租金收入。
杨女士说,投资公寓的中国人会把房子出租,但有意移民的买家会在到达澳洲前,把别墅等大房子空置,让房子在入住时还是新的。不少中国人在买房前,会上网了解租金收入。调查显示,投资是中国人澳洲置业的首要目标,他们非常在乎回报率,特别是租金。
6中国买家不喜欢4号,数字在买房时也重要。
确实有中国买家图吉利,会以88.88万澳元的价格拍下房产,但大部分房产的价格还是由价值决定,特别对年轻买家来说。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据澳洲网报道,澳大利亚维州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发现,预览社交网络“脸谱”(Facebook)等社交网站越多的母亲比其他母亲更容易焦虑。
在对528名澳大利亚母亲进行研究后,迪肯大学发现,育有学龄前儿童的母亲的焦虑水平,会随着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时间的延长而增长。有意思的是,看电视就不具备这一特性。
对此,迪肯大学身体活动和营养研究所的研究员特陈妮(Megan Teychenne)表示,“我们知道照顾年幼的孩子,母亲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如果她们花费长时间在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她们很容易感到焦虑。”
特陈妮认为,发生这一现象的解释之一是,当女性阅览社交网站时很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
研究还发现,无论母亲花费多少时间在物理运动上,如果她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一样更容易焦虑。
同时,特陈妮还指出,25岁至44岁女性患有焦虑症的可能性是同年龄男性的2倍。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澳大利亚前外交部长鲍勃·卡尔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中国在未来5年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但越来越少的专家或投资者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
鲍勃对中国在2020年完成十三五计划的目标非常有信心。他认为,中国想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是坚决的,这对世界来说是好事,对中国的经济伙伴来说,比如澳大利亚,也是利好消息。
鲍勃也提出忠告:尽管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可以实现,但在过程中需要小心的管理薄弱环节,比如债务问题。他说,政府有很多杠杆可以利用,而且要继续经济转型。
鲍勃认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以及战后的日本,都曾经历过中国目前的阶段。
鲍勃向记者展示了澳大利亚中国研究院的研究数据:2014年,北京吸引的风险投资总额全球第二,仅落后于美国的旧金山地区;中国现在有很多的新兴企业,全球价值最高的私营新兴企业——小米就是中国企业;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西部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差距在大幅缩小。
鲍勃说,所有的这些都显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日本曾经有过的发展过程。还有一点让大家吃惊的是中国私营业的发展速度。根据他所掌握的一个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私营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国总量的2/3。这说明,中国的经济正在经历转型。
鲍勃还认为,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为中澳两国在新兴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更多地机会。他说,中国资本对于澳大利亚十分重要,将中国的新兴企业引入澳大利亚市场,同时将澳大利亚的产品,包括食品、化妆品等等,销往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澳大利亚的企业需要市场,目前的挑战是如何将双方的需求整合在一起。
鲍勃在2012至2013年担任澳大利亚外长期间非常重视发展澳中关系。目前他是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学院院长。该学院是澳大利亚第一个专注于澳中关系的智囊团,它并非致力于对中国的研究,而是致力于对两国关系的研究,寻求方法推进、拓宽和加深澳中关系。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市区7.3摄氏度的低温预示着这是1999年以来悉尼最寒冷的5月早晨,而Richmond居民一觉醒来发现水银柱已经掉到了零下1.7摄氏度,创下1987年以来的最低早晨气温记录。
冬天来了,给周一早晨的悉尼带来了寒冷的天气和霜冻。
Weatherzone气象学家夏普(Rob Sharpe)周一表示,周一是本周最寒冷的一天,主要是因为过去七天里有冷锋过境。气团经过新州,导致气温下降,所以该地区的空气要寒冷得多。”他说。昨天(5月29日)晚上,我们还有晴朗的天空和轻微的西风。这些轻微的西风也让气温变冷了。”
Penrith周一上午也录得至少二十年以来的最低气温,只有2摄氏度。
夏普表示,本周的开始迎来了这个季节的第三次霜冻,当“气象站记录的气温跌至2摄氏度或更低时”,这是很典型的。
从周二上午开始,悉尼市区有望迎来较温暖的天气,气温约在11摄氏度,但Richmond仍要冷得多,最低气温6摄氏度。
“在周二到周三,悉尼东区很有可能迎来大量阵雨,悉尼将迎来少量阵雨,但悉尼的每一个地方都会下点雨。”夏普说。
“周二,周三和周六看起来是最潮湿的,但每天都有可能下雨……空气中的水分增加能够使气温保持在较高水平。”
夏普表示,绝大多数澳洲地区都将迎来一个比以往更加潮湿的冬季和春季。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从9月起,购物的人刷信用卡时可能看不到什么慷慨的积分返还计划了,不过部分特别高的手续费也会消失。
从9月起,购物的人刷信用卡时可能看不到什么慷慨的积分返还计划了,不过部分特别高的手续费也会消失。据《雪梨晨锋报》报导,由于新规只允许企业向刷卡的人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而不是固定费用,航空公司很可能受到影响。
澳储行表示,央行也将限制交易发生后,银行对信用卡公司所收取的费用。明年7月起,“交换费(interchange fee)”将被限制为购买价的0.8%。目前,部分公司的交换费高达2%。
此外,澳储行还将限制银行发行美国运通卡(American Express card)所收取的交换费。以前,这种信用卡不用遵守交换费相关的规定,现在被包括在0.8%的限制里了。这一限制将使得银行从交换费里获得的收入下降,特别是从美国运通卡等“贵宾”卡获得的费用。
Canstar分析师史莱克(James Slack)表示,由于收入减少,新规或将意味着银行会削减积分返还幅度,近几个月已经有几家借贷机构这么做了。万事达卡(MasterCard)澳洲经理卡特莱特(Andrew Cartwright)表示,数百万澳人持有“贵宾”甚至更高级的奖励信用卡,可能受新规影响。“这些调整给银行带来的成本将高达上亿澳元。”
今年,澳盛银行(ANZ Bank)和联邦银行(CBA)等借贷机构已经下调了多种信用卡的积分;各大银行也可能通过上调贵宾卡的其他费用或利率来收回损失。9月起,大企业对刷信用卡的顾客收取附加费时也会受到限制。它们将不得向刷卡顾客收取超过他们向外部供应商付款时的附加费,而且附加费必须是一定比例,而不是固定费用。
目前,快达(Qantas)向刷卡购买国内航线机票的顾客收取7澳元附加费;维珍澳洲(Virgin Australia)收取7.7澳元的“订票和服务”费,包括刷信用卡的成本。澳洲此前表示,澳洲竞争及消费者委员会(ACCC)负责执行附加费相关的政策。包括Choice在内的消费者倡权团体支持限制交换费,而澳储行表示,此举将使得整体的经济受益。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据澳洲网报道,随着2016年BRW富豪榜的出炉,澳大利亚最富有200人的名单也有所变动。因为诸多家族财产继承法律诉讼的发生,澳大利亚富有家族的财产也被瓜分。随着格蕾泰尔·派克(Gretel Packer)及比安卡·莱因哈特(Bianca Rinehart)的登榜,也令BRW富豪榜更像一个家族事务榜。
报道称,不少澳大利亚最知名家族的成员都成功进入今年的BRW富豪榜。因为与弟弟、澳洲博彩业大亨小派克(James Packer)的遗产协议,格蕾泰尔·派克的资产已达7.39亿澳元,成功入选榜单。同样因财产入选的还有澳大利亚首富吉娜·莱因哈特(Gina Rinehart)的大女儿,因打赢官司而获得了23.4%的Hancock Prospecting矿业公司股份。
据统计,BRW富豪榜的平均上榜年龄为66岁,最高龄达80岁,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财产继承的到来。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