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ZOE

ZOE

网址:

美国《纽约时报》日前撰文指出,中国IT业此前一直追随着硅谷的足迹,但是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中国移动技术已处在世界前沿。在移动领域,恰恰是美国企业经常在抄袭中国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

在技术领域,“抄袭”是发达国家常用来描绘发展中国家技术领域的一个词汇,其背后潜藏的西方技术、文化与道德傲慢,不言而喻;曾几何时,中国企业常被西方形容为模仿者,中国“山寨”产品常遭人诟病。

而今,美国知名媒体将“抄袭”一词用到美国自己身上,确实让人惊讶。这其中不乏对技术创新的危机感,以及警醒美国创新的用意。但也透出了这样的事实,在信息应用技术等一些领域,众多中国企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已悄然影响世界,成为全球焦点。

可以说,创新在哪里,注意力就在哪里,软实力就体现在哪里。

在线上约会应用Tinder出现前,中国就已有一款名叫陌陌的手机应用;在亚马逊网站讨论用无人机运输货物之前,中国快递公司顺丰快递就已在试验这一构想;在Venmo成为美国千禧一代的转账应用之前,中国的年轻人甚至老年人,都已通过基于智能手机的数字钱包转账、支付账单或是从商店里购买商品;微信在脸书进军新闻内容之前,就已提供快速的应用内新闻文章,在WhatsApp之前就开发出对讲机功能,并在SnapChat之前开始使用二维码……

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随着中国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在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更多高技术含量、高制造质量、高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和技术正在风靡全球。无人机、智能手机、家用电子产品等“中国智造”扬帆海外,并通过本土化运营扎根当地,实现全球化价值。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华民族历史光彩和文化感召力的重要标志。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中华文明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软实力持续影响世界的集中表现。

如今,高层次的软实力是按照从未来到现在的时间序列整合各种资源,也就是,用未来的眼光指导现在的经营管理,为企业的未来生存做准备,立足于创造价值、创新价值。在新一轮中国技术创新中,企业扮演了主角。调查显示,企业研发投入在中国的研发总投入中占四分之三以上,2015年,在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2500家企业中,中国占300余家。

中国科技水平如今仍时常“躺枪”,比如被认为缺乏重大突破,本土科学家拿诺贝尔奖的凤毛麟角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真的是靠低技术撑起来的?这些忧虑或许有道理,但不应该是我们妄自菲薄、止步不前的理由,而应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事实证明,坚持走好自己的路,中国技术可以引领世界。

中国已经知道,强调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个“先机”就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增强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中国已经行动,加强投入,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新思维。只有如此,即使曾经是亦步亦趋“学生”,也可以逆袭老师。

中国已经学会,树立强大的创新自信,无论是市场优势,还是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及用户体验上,中国一些技术都已经形成了适应中国市场的特征,并在某些方面逐渐赶超先进国家。

目前,我们被西方“抄袭”的创新还不多,尚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但不应被小看,更不应该对此吹毛求疵。我们相信,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待着世界的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抄袭中国”这一外界自我调侃式词语的流行,将被越来越看作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又一个标志。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一名26岁女子夏洛克,拥有超强记忆力,不仅能一字不漏的背出《哈利波特》的内容,就连出生12天的事情都能记得。不过,这惊人的记忆力却带给她相当大的困扰,使得她经常作恶梦及失眠。

据报道,夏洛克患有罕见的“超忆症”(Hyperthymesia),能记得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和细节,全球仅有80个病例。她不仅可以背出《哈利波特》的内容,还能指出小说和电影的不同之处。

夏洛克更表示,她能记得妈妈将她放在座椅上的事,而当时她只出生12天。但这样的能力却让夏洛克十分困扰,不但导致她不能正常学习,也难以和他人交谈,她说:“我睡觉需要有收音机和光线,如果太暗或太安静,我的脑海里就会开始出现所有记忆,让我无法入睡。”

夏洛克目前都用冥想来平复情绪,而她51岁的母亲珍妮特提到,她女儿在10几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和强迫症,她猜测这很有可能和女儿的记忆力有关。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新近公布的一份人权组织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在瑙鲁的难民中心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现象,而澳大利亚政府可能放任其发生。

这份题为《澳大利亚:在瑙鲁对难民令人震惊的虐待和忽视》的报告指出,澳大利亚和瑙鲁在处理难民事务时保密程度极高,多次拒绝了人权组织和媒体的探访申请。直至今年7月,相关人权组织才派人合法进入难民中心,调查了84名来自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索马里等国的难民,并从一些服务人员处获取了信息。

报告说,大约1200名以难民身份向澳大利亚申请避难的人被集中到瑙鲁进行甄别,其中大部分虽已被确认为难民,但还是被强制安置在瑙鲁长达3年,得不到医疗、教育等服务,并受到非人道对待,如遭瑙鲁当地人的攻击,而攻击者却很少受到惩罚。

报告指出,难民生活在那里就像坐牢。难民中心条件艰苦:难民抵达瑙鲁后先要在内部温度高达45至50摄氏度的帐篷里住1年多;厕所脏臭,每天只能洗澡2分钟;警卫时常入室搜缴食物、针线等所谓“违禁”物品。虽然从2015年10月起,瑙鲁允许难民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走出难民中心,但那些生活在中心的人仍不得不面对宵禁、不许携带智能手机等限制,并被警卫监视。

走出中心的人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调查人员接触的所有难民都遇到过当地人针对难民本人或其家庭成员的威胁、骚扰和暴力行为,包括扔石头、吐口水、持刀抢劫等,而部分女性难民还遭到性骚扰。

报告说,长时间的羁押让很多人精神状况堪忧。一些儿童出现自杀倾向,但却得不到适当的精神健康服务,医疗服务也时常拖延、供给不足。

参与报告撰写的法律顾问迈克尔·博赫内克质疑:“将难民中心里的大人和孩子折磨到崩溃似乎是澳大利亚在瑙鲁的目的。”

报告还表示,澳政府早已知悉这种情况,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澳人权委员会、澳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以及政府指定的独立调查专家也早就指出瑙鲁难民中心存在违反人权行为,并呼吁政府改变现状。报告认为,澳政府没有对其加以处理很可能是故意放任,以达到阻吓更多难民乘船入境澳大利亚的目的。

根据澳大利亚和瑙鲁签订的谅解备忘录,澳大利亚可将拦截的部分船民遣送瑙鲁进行难民身份甄别和安置,澳大利亚负担所有费用。

澳大利亚司法部长迈克尔·基南4日宣布,2014-2015年度澳查获的毒品数量和逮捕的毒贩人数都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基南公布的《2014-2015年度毒品数据报告》,澳执法部门本年度共采取了10.5万次缉毒行动,捣毁超过600所秘密制毒实验室,查获23.5吨毒品,逮捕毒贩超过13.4万人。这相当于每天有290次缉毒行动,日均367人因涉嫌毒品犯罪而被捕。

“毫无疑问,我们的执法机构阻止了更多犯罪行为,查获了比以往更多的毒品,但毒品黑市仍是犯罪组织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仍是澳执法部门关注的重点,”基南说。

他表示,澳大利亚政府将投入更多资金打击冰毒和其他毒品交易,进一步遏制有组织犯罪。

外媒称,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何塞8月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知道中国正占据黄岩岛,因此让我们弄清渔民如何能在不受骚扰的情况下返回那里再说。”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8月3日报道,当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菲律宾渔民目前这段时间应该避开黄岩岛,何塞回答:“现实情况是,中国就在那里,我们需要就此讨论。这是出于对所有人安全的考虑。”

报道称,中国对仲裁结果的态度一直是“不承认、不接受”,并于8月2日发布涉南海案件司法解释。其中指出,对经驱赶拒不离开、被驱离后又非法进入,在中国管辖水域实施非法捕捞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据中国刑法有关偷越国(边)境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规定,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黄岩岛距离菲律宾吕宋岛约230公里。2012年,经历双方对峙后,中国从菲律宾手中取得了对该岛的实际控制权。自此,中国方面开始驱赶进入附近海域的菲律宾渔民,有时还会动用水炮。

报道称,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中菲关系恶化。6月30日上台的总统杜特尔特则表示有意修复两国关系。杜特尔特还说,将委托前总统拉莫斯担任特使前往北京,协商南海事宜。

据法新社8月3日报道,菲律宾告诉渔民,避免靠近南海主权争议的渔场,以免受到中国当局干扰。尽管最近的南海仲裁对菲律宾有利,驳回中国对南海大片海域的领土声索,菲律宾3日仍是如此对渔民发出警告。

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何塞告诉记者:“我们了解中国正占领黄岩岛,所以不妨稍作等待,先行了解该如何让我们的渔民重返该地而不受干扰。”

何塞说,虽然南海仲裁结果非常明确,但“现场的现实”并非如此。

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网站消息,8月2日晨法国当地时间8:00左右,由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组织的力欧假期旅行团27名团员在法兰西岛95省(VAL D’OISE)戈内斯市(GONESSE)Campanile酒店门前遭多名蒙面歹徒袭击,部分随身财物和行李被抢走,3人受轻伤。

接中国公民求助后,中国驻法国使馆领事部第一时间与领队取得联系,了解案情并安抚团员情绪,同时与酒店安保人员和到场警员沟通,要求对方确保中国团员人身安全并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医救治。

随后,领事部先后与95省警察局和戈内斯市警察局负责人取得联系,要求对方立即展开案件调查,尽快将犯罪分子捉拿归案。戈内斯市警察局负责人表示该省警察局对此案高度重视,已由省警察局直接负责展开调查。

与此同时,领事部通过工作联席机制就此案向巴黎市警察总局提出交涉,要求巴黎警方高度重视此案,尽快协同95省警察局展开调查,缉捕作案人员。巴黎市警察局负责人表示已注意到该案,将密切跟踪调查进展,全力协同侦破此案。

17时左右,受害人笔录录取完毕,伤员也得到有效救治并无大碍;18时30分左右,全体团员乘大巴赶赴下一站-德国。驻法国使馆将继续密切跟踪此案进展。

驻法国使馆再次提醒中国公民在法旅游期间密切关注法国安全形势,避免前往治安案件多发地区,同时提醒旅游从业者避免在不安全区域安排旅行团活动。

韩美联合参谋本部3日表示,朝鲜当天上午7时50分在黄海南道殷栗郡一带朝日本海方向发射两枚疑似“芦洞”弹道导弹。其中一枚导弹发射不久便爆炸,另一枚导弹飞越朝鲜境内、最终落在距日本秋田县男鹿半岛250公里的日本专属经济区,总飞行距离约1000公里。日本共同社分析,朝鲜此举除了针对美韩外,还意在制约日本政府。而韩军分析,朝鲜可能通过发射导弹进行武力示威,抗议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并试图助长韩国国内舆论分裂。

对于朝鲜导弹首次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日本国内显得有些吃惊。《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看到,日本各电视台滚动播出新闻快讯时都强调“首次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这一点。朝鲜过去时常朝日本海发射导弹,但日本反应并不强烈。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日的首要工作是宣布内阁改组名单,但因为朝鲜导弹首次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他3日上午下达指示要求全力收集和分析朝鲜此次导弹发射的所有信息,并要求防卫部门在应对不测事态方面做到万无一失。安倍还在媒体面前谴责朝鲜发射导弹一事对日本国家安全保障构成重大威胁,是“难以饶恕的暴行”。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3日上午称,“朝鲜没有任何事前通告,让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一事,从飞机、船舶的安全角度来看都是极其有问题的危险行为”“希望同美韩为主的盟国密切合作,让朝鲜保持克制。”日本政府还通过日驻华大使馆向朝鲜提出严正抗议,指出此举明显违反安理会决议。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决定打捞落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内的朝鲜导弹残骸后进行分析。据悉,秋田县近海附近发现有好多不明漂浮物,疑似朝鲜导弹碎片,日本海上保安厅正抓紧收集这些碎片。

对于朝鲜又射导弹,韩国统一部发言人郑俊熙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敦促朝鲜立即停止违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行为,将精力用于发展民生问题上。韩国外长尹炳世发表评论称,“朝鲜此举正好证明了韩国部署萨德的必要性,提醒了我们朝鲜导弹所带来的威胁近在咫尺”。韩美联合参谋本部谴责称,在国际社会对朝施加强有力制裁的当下,朝鲜接连发射导弹是正面违抗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挑衅行为。尤其朝鲜发射可装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此举充分暴露了其试图打击韩国港口、机场等全境乃至周边国家的挑衅意志和野心,韩美将果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惩对方。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美日定于3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

“朝鲜等于是在日本眼皮子底下公然威胁日本,”韩国《文化日报》分析称,朝鲜发射的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这尚属首次。报道称,此前朝鲜本着“没必要刺激日本”的态度多采取高角度发射或通过减少燃料来调整射程。今年6月22日朝鲜发射“舞水端”导弹时,就有日媒分析,“为了避免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朝鲜特意采取高角度发射。”而这次,朝鲜公然将导弹直接发射至日本专属经济区,可能是想让外界知道其有能力随时打击韩美日等周边国家,尤其是驻日美军基地。

《韩国日报》援引韩国政府相关人士的话称,朝鲜接连发射导弹是想炫耀其有能力让萨德系统变得无用武之地,尤其是想让积极配合美国构建导弹防御系统的日本知道,朝鲜已具备了足以攻打日本的核弹头运输工具。分析还称,朝鲜此前两次发射的导弹分别剑指位于关岛的美军基地和韩国釜山港、金海机场等用于输送美军增援部队的目标,而这次直接剑指驻日美军基地。韩国时间3日,美国战略司令部援引北美防空司令部的分析称,朝鲜此次发射的导弹不对北美地区形成威胁。

日本《产经新闻》援引政府人士的看法称,朝鲜此次发射是为了展示朝鲜导弹可以远距离飞行,意在向周边国家夸耀自己的攻击能力;也有可能是刻意在安倍政权内阁改组的节点进行发射,意在牵制安倍政权,也有可能是针对本月美韩两军的联合军演。

韩国News1新闻网站认为,朝鲜未来有可能继续发起类似挑衅,尤其是8月份韩美即将举行“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日,一辆搭载10余名外国游客的旅游巴士在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遭武装分子袭击。事件造成至少7人受伤。据称,这些外国游客来自英、美、德三国。

报道称,遭到袭击旅游巴士上共载有12名游客,他们中有8名英国人、3名美国人和1名德国人。袭击发生时,这些游客正由阿富汗军方车队护送。

赫拉特省省长发言人称,这些游客是遭到了塔利班武装人员伏击。不过塔利班方面尚未宣布对袭击负责。

该发言人还称,袭击造成至少6名外国人和1名阿富汗司机受伤。事发后,游客们已被护送前往赫拉特城。

综合外媒报道,英国伦敦罗素广场当地时间3日晚发生持刀攻击事件,造成至少1人死5人伤。大伦敦警察厅表示现场共有6人受伤,其中1名女伤者因伤重死亡。

警方不排除该起事件属于恐怖袭击的可能。伦敦警方已拘押一名嫌犯,据称一名警官用电击枪制服了该名嫌犯。

伦敦当局派遣救护车赶赴事发地点,当局增强警力部署。目前尚不清楚该名嫌犯的身份及作案动机。

有目击者称,在罗素广场中心公园外的南安普顿大道上树起了警用帐篷。

还有一位自称保罗的目击者致电BBC伦敦电台称,他和女友去附近的布鲁姆斯伯里电影院时正好经过了案发现场。

他说:“我们经过街角时,看到到处都有武装的警察……大批警察在现场……街上还有一具盖着毯子的遇难者遗体。”

他还说,显然是一伙人刺死了这名女子。“我们走近了街对面的酒吧,有警官过来找我们问话……我们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是酒吧里有人目击了这事”。

据澳洲网报道,澳大利亚失踪人口周(National Missing Persons Week)近日到来,再次引起澳民众对失踪人口的关注,据悉,每年澳大利亚都有至少3.5万人口失踪。

报道称,据统计,仅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每年就有约9000人失踪。在过去6年里,维州失踪人口数量上涨50%,而全澳至少每年有3.5万人失踪。

尽管许多失踪人口在事发后的48小时内就被成功找到,但是还有很多人没能被找回。失踪超过三个月的人口约有1600人,大部分能够成功被寻获的人失踪时间都不满1周,而长期失踪人口现在已经从原有的200名增长到了至少2000名。

维州警方表示,2015年维州失踪人口达到了1万人,而这一数据在2010年仅为不到7000人,其中一半的失踪人口为儿童,每个年龄段的失踪人口近年来都在急剧上升,但是16岁至17岁失踪人口数量增长了90%之多。

第 874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