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ZOE

ZOE

网址:

澳男被指做爱时掐死16岁少女!3前女友称其确有此性癖!





据报道,

布里斯本Gatton的一名女生 Jayde Kendall

在喝得烂醉后,

被男友Brenden Jacob Bennetts捡走发生关系,

却在2小时内身亡。

嫌犯自己仍否认谋杀罪名。

不过他的三个前女友却站出来指控

Bennetts在与她们做爱时,

总是有勒死她们的企图。



Brenden Jacob Bennetts


该案已经开庭审理,

Bennetts以过失杀人为自己辩护,

在检方驳回他的辩护后,

布里斯本最高法庭认定其罪名为谋杀。


陪审团了解到,

Jayde Kendall是在离校后走失的,

Kendall最后一次出现

是上了Bennetts的红色丰田汽车,

当天晚上Jayde Kendal本来应该在麦当劳上班,

但却一直没去,后来她父亲报了警。



Jayde Kendall


13天后,

这个16岁女孩的尸体

在小镇郊区的一片草丛里发现了。

检察官Vicki Loury 说数位证人可以证明

Bennetts和Jayde是一起开车出去的,

但却只有 Bennetts一个人回来了。


Loury说:

“下午五点的时候Jayde应该已经死了。”

她还说Jayde的身体严重腐烂,

以致于死因难以确定,

但从她的学校运动服口袋里发现了内衣,

她也没没有穿鞋子或袜子。


法庭还了解到Bennetts期间曾迷路,

他试图回到镇里,

并用谷歌地图来找从后街小巷出去的路。

据了解,在开车去女朋友房子前,

这个只有18岁的男孩还在自动取款机

从Jayde的卡里取了70澳元,

不过当时他挡住了自己的脸。


“行走中国·2017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活动启动(图)

时间:20170902 22:53:46

中新网南昌92日电(刘占昆 王剑 吴鹏泉)由中国新闻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行走中国·凝眸家山·感知五年2017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活动2日在南昌正式启动,来自美国、荷兰、加拿大、奥地利、南非等世界五大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位华文媒体高层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中新社江西分社社长柳俊武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在此背景下,“行走中国·2017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活动在南昌启动,希望华文媒体高层通过实地采访,亲身感知十八大以来赣鄱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见证江西绿色崛起的新面貌。

加拿大红枫林传媒总编谷剑云是第二次参加“行走中国·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活动。“很高兴再次参加中新社组织的江西行活动,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她说,在接下来的采访期间,将通过自身的平台,向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海外华人华侨讲述江西好故事、传播江西好声音、展示江西好形象。

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绿地303双子塔拥有世界最大LED照明幕墙。当晚,该双子塔LED照明灯投射出的“中新社携世界华媒,聚焦江西、感知五年”“行走中国、凝眸家山,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字样五彩光芒、渐次向上,吸引不少民众驻足观看。

根据行程,“行走中国·2017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活动为期8天,期间采访团将踏访“英雄城”南昌、走进“世界铜都”德兴、前往“世界瓷都”景德镇、参访“道教祖庭”鹰潭龙虎山、去往新余看“工小美”等。他们将通过参观考察采访,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宣传报道江西近五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以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为平台,加强世界华文媒体之间的联系,提高华文媒体的竞争力。

“行走中国·2017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活动采访团包括《美中报导》社、《中美邮报》、澳大利亚澳视传媒、《新阿根廷周刊》、《拉美侨声报》、欧洲华语播客、荷兰一网、欧桥网、红枫林传媒、日本《留学生新闻》、韩国新华报业集团、《斐济日报》、南非华夏之声广播电台等近20家华文媒体的社长、总编等。

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是由中国新闻社发起,海外各类华文媒体自愿组成的全球性合作组织,于2009920日宣布正式成立。两年一届的全球华文媒体高层峰会——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将于今年910日至12日在福州市举行,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届时,来自五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华文媒体的高层人士相聚福州,围绕“‘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高层次对话。

肥胖率增加和快餐店增多有关系吗?研究显示:并没有

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高肥胖率还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但什么是导致肥胖率激增的原因始终是争论的焦点。争论的原因是,体重增加是由于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支出导致的能量盈余引发的,而多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总能量的盈余。有些研究将能量盈余主要归咎于体能活动的减少,也有一些研究将其归咎于能量摄入的增加。而“饮食环境”的改变,例如容易获得的低价、高热量、低营养的快餐,通常被认为是导致能量摄入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另有学者认为,倾向选择低营养的快餐食物可能与缺乏教育和贫困有关。

据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布的消息,为确切地了解饮食环境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体重,该所约翰·斯皮克曼研究组分析了全美肥胖发生率与快餐店和全服务式餐馆分布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缺乏关联。该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假设,餐馆密度即使只是与肥胖率部分相关,则可以预测,快餐店分布密度高的地区(按当地人口计算)居民的肥胖率就高。此外,如果贫穷和教育程度低与肥胖率有关,则可以预测,如果用贫穷人口比例和平均受教育程度两个变量进行校正之后,快餐店分布密度与肥胖率之间的相关性就会消失。为验证该假设,作者采用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12年肥胖率数据和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快餐店和全餐店分布密度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假设相反,餐馆数量越多的县,肥胖率反而更低,主要是因为如果某县居民收入更高和受教育水平更高,就会有更多的餐馆,高收入和高受教育水平是低肥胖率的典型特征。事实上,如果采用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进行校正后,餐馆密度与肥胖率之间的相关性就不存在了。

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美国快餐店和全餐店的分布密度与肥胖发生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可能原因是在餐馆就餐摄入的能量平均只占总能量摄入的15%。该研究对于如何科学制定政策以应对肥胖的流行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世界首次!德用中国产无人机探测意大利活火山

德国一个科研小组日前首次利用中国大疆无人机拍到欧洲最高、最大、最活跃的火山——意大利埃特纳火山的热成像镜头,并收集到火山内部的气体样本。

据美国《国际财经日报》21日报道,利用无人机直接探入火山口,科研人员可对火山活动有更好了解,从而在火山喷发前制订更优化的民众撤离计划。

这一科研小组来自德国约翰内斯·古滕贝格大学,负责人是火山学家乔纳森·卡斯特罗。报道称,一次偶然机会,卡斯特罗发现自己的大疆消费级无人机居然能停在火山口上空拍摄影像,完全不受风和火山灰影响,这使他萌生了利用无人机探测火山的想法。

此后,卡斯特罗带领科研小组利用两架无人机在6天内完成了对埃特纳火山的探测。其中一架搭载热成像摄像机以监控温度,另一架搭载一个可分析气体组成和火山变形的多气体测量仪。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无人机。

科研人员经探测后发现,火山熔岩喷发口处的硫浓度明显升高。无人机还捕捉到喷发出的硫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这有助于人们更好理解火山气体喷发的化学演变。

卡斯特罗说:“由于数千民众居住在火山附近,我们需要更好理解火山活动。”

埃特纳火山的经常性喷发使周边民众面临不小危险,它一次喷发可持续数月时间。报道称,今年3月,埃特纳火山喷出的岩浆遇雪爆炸,致10人受伤。2011年至2012年时,喷发形成的火山灰迫使当地一家机场多次关闭。

卡斯特罗说:“学术界眼下对此反应积极,世界多家科研机构正倚仗无人机来预测火山喷发。这让我们朝挽救数千生命又迈进了一步。”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还原过去!计算机模型模拟小行星撞地球后景象

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了地球在6600万年前被一颗大型小行星撞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模型显示,撞击引发全球野火,产生的烟尘在光热作用下越飘越高,进入大气层,最后形成一层阻隔大部分阳光到达地表的屏障,使得地球整天变得像只有月光的夜晚,使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这样的黑暗可能持续了超过一年半,对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影响最大,因为陆地上的许多植物已经在大火中毁灭。由于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海洋浮游植物大量死去带来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许多其他海洋生物灭绝。

 

由于阳光无法到达地表,地表平均温度骤降,陆地上温度降低了28摄氏度,海洋上温度降低了11摄氏度。

在地表温度下降的同时,平流层的大气温度由于那里的烟尘吸收了太阳光热而上升,导致臭氧被破坏,大量水蒸气在较高处的大气层积聚。这些水蒸气在平流层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使臭氧受到更多破坏。由于臭氧被破坏,地表烟尘散去后,破坏性数量的紫外线到达地表。

积聚在较高处大气层中的大量水分使阻隔阳光的烟尘盘桓地表数年后突然瓦解。平流层中的烟尘也开始散去,使那里的空气开始冷却。这样的冷却使水蒸气凝结成冰粒,从大气层中洗去更多烟尘。所有烟尘在几个月时间内就消失了。

此次研究的论文2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甘肃陇南“女儿节”开幕活态传承乞巧文化(图)
8月22日,以“展现乞巧魅力、促进文旅融合”为主题的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甘肃西和县开幕。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8月23日电 (记者 徐雪 魏建军)为进一步活态传承乞巧文化,以“展现乞巧魅力、促进文旅融合”为主题的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22日在甘肃西和县开幕。

“乞巧节”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夕深夜结束,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们在此间为“巧娘娘”备下美食,载歌载舞请她入“凡间”,向她祈求心灵手巧,美丽幸福。

图为展现当地乞巧风俗的舞蹈表演。 钟欣 摄
图为展现当地乞巧风俗的舞蹈表演。 钟欣 摄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介绍,陇南是人文始祖的诞生地、大秦帝国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养育了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陇南儿女,留下了几千年传唱不衰的乞巧民俗。如今,这一动态传承的“活化石”,不仅作为传承中国女性智慧、技艺、美德的大载体而存在,更因其源远流长、规模宏大,集崇拜信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成为现代女性展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舞台。

孙雪涛说,近年来,乞巧女儿们凸显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担当,“礼贤妹”、“礼贤家政大嫂”、“巧妹”、“巧嫂”等劳务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家政、酒店、销售等领域备受青睐。“陇南模式”的电商扶贫,展示陇南女性风采和刺绣、手工编织等特色产品走出了大山、赢得了赞誉。

图为展现当地乞巧风俗的舞蹈表演。 钟欣 摄
图为展现当地乞巧风俗的舞蹈表演。 钟欣 摄

全国妇联联络部部长牟虹称,西和乞巧节是国家认证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连续举办九年,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愿景,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已成为西和乃至陇南发掘地域文化特色、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希望西和以甘肃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契机,有效把传承乞巧文化与推动妇女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激励广大妇女进一步发扬“四自”精神,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为展现当地乞巧风俗的舞蹈表演。 钟欣 摄
图为展现当地乞巧风俗的舞蹈表演。 钟欣 摄

著名历史学者蒙曼在开幕式上主讲了《乞巧大讲堂》。她通过中华古典乞巧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充分展现了乞巧民俗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时长七天八夜”的乞巧节分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以及送巧七个固有程式,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北京人艺复排田汉名剧《关汉卿》

本报讯(记者 郭佳)北京人艺今年的年度大戏《关汉卿》,之前曾分别于1958年、1963年两度登上人艺舞台。时隔多年,该剧被重新诠释推上舞台。昨天,该剧首度开放排练,导演唐烨称,“我们都是戏剧人,要以这样一部戏,去寻找戏剧的初心,致敬戏剧家关汉卿,致敬传统。”

《关汉卿》讲述了关汉卿人生中重要的一段——创作《感天动地窦娥冤》的始末,勾勒出勾栏瓦舍间的传统曲艺图景,表现出其文人的气节和风骨,更展现出以他为代表的一批文人,为中华后世留下的艺术瑰宝。由于历史上关于关汉卿的记载寥寥,唐烨表示,“我们并不是力求还原一段真实历史,而是希望通过田汉笔下的故事,加之我们现代人的捕捉,去演绎一个后人眼中的关汉卿。根据现有资料去寻找失传的元曲杂剧。进而体会到中华文化深刻的精神内涵。”为此剧组还特意选用了已故画家李斛先生在1958年创作的《关汉卿像》用于舞台创作中。与之前两版的演出不同,此轮再度排演,更多地突出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对于元曲杂剧的探索和追求。

近年来,在新排、重排、恢复剧目中,北京人艺的中青年演员越来越多地站在了舞台中间,《关汉卿》也不例外。剧中由“梅花奖”得主王斑出任关汉卿一角,他的挚友朱帘秀则由青年演员于明加担纲。在人艺舞台上,王斑饰演的荆轲,于明加饰演的蔡文姬都曾让观众对于二人的历史戏角色眼前一亮,此番携手演绎元代的历史人物,将力争从形象气质到台词都透露出历史人物的韵味。此外,剧中除了仇晓光、夏立言两位观众熟悉的人艺实力派演员外,其余则是清一色的年轻阵容。虽然是经典重排,但是具有现代意识的解读则将让当下观众更容易理解。

昨天的一段片段展示可看出新版的解读:王斑演绎下的关汉卿凸显了对艺术的沉迷,对于明加塑造的朱帘秀则饱含深情厚谊,很多细节甚至有些俏皮的意味,让这些历史人物颇有些现代精神。由于剧中涉及很多元曲杂剧的历史,表现元代戏班子的演出境况,所以要求演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掌握戏曲的知识和技法。但元曲杂剧已经失传,于是剧组从京剧、昆曲等戏曲门类入手,来让演员进行学习。剧组不仅从北方昆曲剧院邀请老师进行专题讲座,还请来专业的戏曲老师坐镇指导,向京剧和昆曲来学习念白、唱腔。与此同时,演员们更是每天抽出半天时间,进行形体训练,学习戏曲身段。

据悉,该剧将于9月22日登台首都剧场。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8月13日,记者走进震后的九寨沟景区,九寨沟树正群海依然美丽。



图为九寨沟树正群海风光。


图为九寨沟树正群海风光。


图为九寨沟树正群海风光。


图为九寨沟树正群海风光。


图为九寨沟树正群海风光。


8月13日,记者在九寨沟景区内的树正群海附近遇到了树正寨姑娘娜美,她正在河边的栈道上练习瑜伽。


练习瑜伽的娜美告诉记者,地震前她天天练习,今天是地震后第一次练习,练习瑜伽的时候觉得自己跟九寨沟的山水融合在了一起。


娜美的婚礼因地震要推迟了。“九寨沟在,我就在。”


谈及未来,娜美说自己会坚强起来,做家人的精神支柱。


娜美练习瑜伽。


娜美练习瑜伽。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周三, 23 8月 2017 14:54

郭敬明性侵多名男职员内幕

直到现在,朋友圈最火爆的新闻莫过于#郭敬明性侵#事件,微博热搜一度飙到几百万搜索量,简直要爆表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作家李枫发微博控诉郭敬明在08年的时候曾对他性侵!



在这篇让人震惊的爆料中,微博认证为“作家”的李枫表示,曾遭到郭敬明性骚扰,并透露“他经常性骚扰、性侵犯签约到他公司的男作者、公司的男性职员,据我所知的就有五个人,我不知道的就更多了”!


据李枫称,08年他参加郭敬明和长江文艺出版社一起举办的“第一届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随后签约了郭敬明公司。

在一次签售中他正好和郭敬明一起,本来是和工作人员同住,结果第二天郭敬明要和他一起住,本来是各睡一张床,结果郭敬明来到他的床上,第一次被拒绝了。

第二天他还想给李枫口交,李枫觉得恶心极了。


不仅如此,他还说郭敬明性骚扰、性侵犯他公司的男作者、男工作人员。


一时间,网络上简直炸开锅了,有人调侃说“用一张图可以形容今晚的这场大戏”,哈哈哈!!!


也有网友翻出之前的帖子,曝光说郭敬明和陈学冬其实是一对......只是很多人半信半疑。


陈学冬出演过郭敬明指导的《小时代》,平时两人关系也比较密切,媒体经常猜测两人的关系……



除了李枫和陈学冬,网友们还曝光,朱梓骁也被郭敬明潜规则过。


之前在节目中,还爆出“肛裂门”事件,后来朱梓骁就被封杀了!




朱梓骁的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现在因为郭敬明和李枫又被网友翻出绯闻历史,真是躺枪!

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从肛裂事件可以看出,郭敬明居然是1,虽然他个子小,但却能征服帅哥!

不过,目前郭敬明已经回应了李枫的爆料。他表示指控完全捏造,已交给律师处理。


看来事件还会继续发酵,诸位看客可以搬好小板凳了。

作者李枫原文:

我从小热爱创作,渴望出版自己的小说,2008年的时候在网上看到郭敬明和长江文艺出版社一起举办的“第一届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那时知道郭敬明抄袭案败诉,对他没有好感,但是看上去他依然在网络上生龙活虎,并且长江文艺出版社也拉来了许多中国著名作家加持,这两点影响了我的判断,参加了比赛,签约了郭敬明公司。

之后出版了第一本书《燃烧的男孩》,开始参加签售,那时刚好郭敬明的小说也出版,因此一起去签售。

在四川成都的签售,我被安排与一位工作人员一起住,郭敬明自己住一个房间,当天他说他不想一个人住,让我和他一起住,那时我是将他当作一个前辈来看待的,那时的网络上也有关于他性取向的风言风语,但他自己从未承认过,因此那时的我不能确定。

我和他一起住,房间有两张床,我们各睡一张。当天晚上他就来到我的床上,把手放到我的身上,我抓住他的手腕,他尴尬地笑了一下,回到了自己的床上。第一天就这样相安无事了,我以为我的态度能够让他明白,结果第二天他仍不死心,(此处已省略)。

恶心至极。第三天我就不和他一起住了。

他已经对我构成了性骚扰和性侵犯,曾经咨询过律师,律师说目前中国的法律里,同性性侵犯犯罪是空白,而且这样的犯罪取证困难。

郭敬明的世界是一个淫乱的世界,他经常性骚扰、性侵犯签约到他公司的男作者、公司的男性职员,据我所知的就有五个人,我不知道的就更多了,在我知道的人里面,有一位,一个直男,一表人才,我很欣赏他,并且他当时有女朋友,有美好和稳定的生活,结果遇见这种事,他早已离职了,我为他感到可惜。

希望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能够与我一起探讨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谢谢大家。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拿着不到6000元的收入,赖凯颖觉得相当快乐。但有些时候,她还是会觉得不甘心:


毕竟家人供自己留学花费超过100万元,对比自己不到6000元的月薪,“要做差不多20年才能回本啊,”她自嘲道。

赖凯颖从来没有想到,回国之后的求职之路竟然会如此曲折。

在面试一家外资银行的时候,赖凯颖发现和她一组进入最终面试的五个应聘者中, 只有自己一个本科毕业生,其余四人均是研究生学历。在这四人当中,有两位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国内“985”大学,一位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悉尼大学,另外一位本科就读于国内“985”大学,硕士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以前大家会觉得海归很厉害,但随着海归人数的增加和国内高校的发展,海归的竞争力已经被大大削弱了。”她感慨道,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超过了她的想象。

最终,她还是被刷了下来。

赖凯颖意识到,笼罩在“海归”头上的光环开始渐渐褪色,大多数海归和她一样,现在不得不面对“骨感”的现实:他们并未收获理想中的高收入,就连留学的学费也很难靠薪金赚回来。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海归”一词,意指回国积极投入市场化浪潮、进行独立创业或者走上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的留学回国人才。

8月12日,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80后、90后留学回国人员中,44.8%的人税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归认为月工资远低于自身期望;另外,专业不对口现象在海归群体中同样明显。

留学花费一百万,面试时“眼泪都要出来”

2011年,平时成绩优异的赖凯颖,只考上了一所国内的二本学校。

高考失利之后,赖凯颖选择休学一年申请国外大学。在雅思考到6.5分之后,她终于进入加拿大综合性大学排名第一的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学习会计和金融学专业。

在赖凯颖毕业的2016年,西蒙菲莎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位于200名左右,和国内“985”的高校排名相当。

整个留学花费并不便宜。家境富裕的赖凯颖表示,留学加拿大四年的花费,已经超过了100万元。

毕业后,赖凯颖选择回国内。她找工作的第一站选在了广州,这是离她家乡最近的一线城市。

“在我大四的时候,我也有考虑过到底要留在加拿大还是回国内发展,但最终还是因为家人的强烈要求而回来。”赖凯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因为自己就读的大学排名较前,且自己也就读于热门专业,所以在回国之前,家人和自己对于找工作之事并不担心。

但回国之后的第一次面试,赖凯颖就感受到自己的状况,与国内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区别。

“面试进行得还挺顺利的,但在最后,面试官问我几个相当专业的会计问题,当时我就知道这下悬了。”赖凯颖回忆道,她所面试的是一家国有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部门,在工作中需要经常处理财务报表。然而她在加拿大所学的会计课程,多是根据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或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而编写,但在国内的会计准则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仍然相当明显。

“会计准则的不同决定了财务报表上的一些数据差异,招入我们这样的国外留学生,会使得企业在内部培训的成本升高。”赖凯颖这样看待她面试的失利。

让赖凯颖更加失望的,是她一次面试某国有银行时,主考官对她专业能力的质疑。在赖凯颖大四的时候,她便通过了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注册金融分析师)一级的考试。作为国际认可的金融从业者资格考试,英国《金融时报》杂志于2006年将CFA专业资格比喻成投资专才的“黄金标准”,而赖凯颖也是在经历近一年的准备之后,才成功通过了考试。

但这一个全球通用的专业考试,并没有得到这次面试官的青睐:“在面试的最后,考官问我有没有在国内考取基金从业资格证或者银行从业资格证,我跟考官说我准备考CFA二级,他冷冷地回一句‘整这些没用的做什么’,当时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现在赖凯颖已经离开广州,回到自己的家乡—南方的一座二线城市,在当地一家公司负责金融工作。这份工作,她坦承,有自己的努力,也有父母的介绍在里面。

拿着不到6000元的收入,赖凯颖觉得相当快乐。“现在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公司基本没有加班文化,工作强度和压力也不大。周末也有很多时间可以陪男朋友和家人,这对于大城市的金融从业者而言,都是奢侈品。”

但有些时候,赖凯颖还是会觉得又不甘心:毕竟家人供自己留学花费超过100万元,对比自己不到6000元的月薪,“要做差不多20年才能回本啊,”她自嘲道。

母亲打工攒学费,求职中的优势只有语言

和家境富裕的赖凯颖不一样,刘逸凡的家庭只能算是中产阶层。

2011年10月,19岁的刘逸凡抵达日本大阪。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学习日语,通过留学生考试和日语等级考试,随后报考了在日本国内相当普通的一所大学—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专业是经济学。

刘逸凡的母亲曾到日本工作两年多,积攒下了可供他出国留学的十几万元教育“基金”。

大三修完所有学分,他大四开始奔波在日本各个公司的就职活动中,计划在日本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再回国,但在求职中处处碰壁。

“日本对外来求学的学生包容性还不是很大,而我在日本找工作的优势就是中文,很多日本留学生在日本的工作是一些免税店的销售。觉得自己怎么也是一个留学的本科生,总不能在日本做个销售,卖手机吧。”

在日本经历了十个月的求职,刘逸凡5月份回国后就开始在网上投递简历,收到两家北京公司的面试通知便奔赴北京。

到北京的第一个星期,刘逸凡面试了两家贸易公司,都是对外贸易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他最初向往的工作,在面试后却没有收到任何通知。“我在国外是到处碰壁,回国找工作就觉得压力很大,很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因为是留学生身份,父母送出去念书也是十几万元的花销出去了,心里很多不安。”

在随后的第二个星期,他进行五家企业的面试。但其中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起薪很低,起薪较高的工作则需要他放弃学了四年的专业重新学习。

“找来找去都是月薪5000元左右的工作,最高不过7000元。”他沮丧地说道。

“经济学的范围广,想在就业时能有优势,求职时反而觉得方向太多,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刘逸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在求职中的优势,只有语言。

现在他就职于北京某家化学相关的公司,公关职位,负责对外关系,“公司要么招很懂专业但不通各国语言的人,要么招通外语但专业不对口的。我就是后者。”刘逸凡说道。

如今的刘逸凡,在北京的月薪为6500元,“在日本工作应届生能有20万日元,换算人民币每月大概一万二,回国后能拿到一半,我也觉得很知足了。”

用人单位:有海归语言都没学好

海归们对用人单位的待遇感到失落,很多用人单位对海归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

“我遇到的一些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很松散,理论知识都学不扎实,修满学分一年两年就毕业,最符合公司需求的只有语言了。” 杨飞凡是从事国际早教育公司的HR(人力资源)。

杨飞凡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来公司应聘的留学生不少,他们当中也有人表现不好。

杨飞凡所在的公司里对海归的接纳比例大概为3%,语言水平是用人的第一要素,第二是专业技能,第三是性格态度,其他再好,语言达不到标准也是不行的。“以前有一位英国很好大学毕业的海归,顺利毕业,但语言都没学好。”杨称。

在近期招聘文案策划时,杨飞凡就碰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留学生,学习了一年的新媒体专业,“他认为自己是出去‘镀过金’,在面试、笔试时的表现都挺一般,在薪资和发展机会上期待还挺高,最后没有留用”。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54万,归国人数超过43万。

越来越多的海归涌入国内就业市场的同时,各种海归变“海带”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 “几十份简历石沉大海”“留学一年月薪缩水不到7000元”“海归对工作满意度不足40%”……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红霞在研究中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海归就业的“匹配难”。 一方面,海归自身拥有的精英情结使其在就业选择中难以放下身段、理性选择;另一方面,在海归数量日益增多且高层次人才回流率低的背景下,海归在劳动力市场中遭遇社会排斥,而用人单位在选聘海归时更加理性、务实,不再看重海归的身份符号,提高了聘用海归的条件和门槛。

(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第 206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