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4月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搭乘一架波音747飞机从美国首都华盛顿上空飞过。新华社发  4月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搭乘一架波音747飞机从美国首都华盛顿上空飞过。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17日搭乘一架大型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抵达位于弗吉尼亚州的一处博物馆。这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之后,它成为永久性展品。

  当天早上,大约2000人聚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跑道周围,为“发现”号送别。

  “发现”号“骑”在一架经特殊改装的波音747大型飞机机体上,尾翼用一个锥形外罩套住,窗户关闭。

  在人群欢呼中,飞机起飞,先是飞越卡纳维拉尔角海滩上空,接着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做低空飞行,以表达敬意。

  飞机随后向北飞行,当地时间上午10时前后飞越首都华盛顿上空,引起地面人群欢呼。许多居民聚集在街道上,一些人爬到屋顶,争睹“发现”号。

  最后,这架747型飞机降落在弗吉尼亚杜勒斯国际机场。“发现”号之后将在史密森学会全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弗吉尼亚州分馆展出。而先前在这一分馆展出的航天飞机样机“企业”号将转往纽约市落户。

  “发现”号1984年服役,2011年执行最后一次太空飞行任务后退役,共执行过39次太空飞行任务,在美国所有航天飞机中最多。

  美国航天飞机编队退役后,俄罗斯飞船成为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唯一工具。美国加大支持国内企业研发新的太空运载工具,以确保其在太空领域的地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社多伦多4月17日电 加拿大运输安全局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加拿大航空公司去年一航班在上空急降百余米﹐酿成16伤事件。

  调查发现﹐肇事飞机在2011年1月晚间从多伦多飞往苏黎世﹐当时是副驾驶休息时间,机长报告飞机位置时,副驾驶猛然惊醒,此时1架美国空军波音C-17飞机在加航班机下方大约300米的位置从反方向飞来。

  美军飞机接近加航班机﹐驾驶舱发出了警报,那位仍处于意识迷糊状态的副驾驶误以为快要撞机﹐马上调校飞行高度﹐令客机急速下降。

  在这惊险万状的46秒里,飞机先是往下直插120米,然后再向上急升240米,乘客仿如坐过山车。

  美军C-17在加航客机下方安全掠过后﹐机长控制飞机﹐回复巡航高度。

  肇事时﹐机上103人多数入睡﹐其中14名乘客和两名空中服务员撞向机舱固定物体﹐身上有瘀伤和割伤。3小时后飞机抵达苏黎世﹐7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据知,肇事前飞机因遇到气流,安全带信号灯一直亮了40分钟﹐但没有一名伤者系好安全带。

  据此间明报报道,机组人员没有遵从“策略小休”的标准程序﹐机组人员一般小睡40分钟。驾驶员小睡醒来后﹐通常要等15分钟才能重新操作飞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资料图: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资料图: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中新社休斯敦4月17日电(记者 王欢)服役27年、在太空累计飞行2.38亿公里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17日清晨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启程,完成其最后1千公里航程,目的地是它的新家——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在这最后一次飞行中,“发现号”不必发射升空,他“匍匐”在美国宇航局特制的波音747飞机的机身上,伴随现场近2000名宇航员、工作人员、贵宾、游客和媒体记者的欢呼声,滑行过跑道向晴朗的天空飙升。两架飞机将在首都华盛顿市区绕行后降落,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发现号”芳容。

  作为美国航空航天署所有航天飞机中机龄最大也是服役时间最长的航天飞机,“发现号”可谓功勋卓著。

  自1984年以来,“发现号”完成39次太空之旅,累计飞行365天,运行约2.38亿公里,曾搭载宇航员240余人。其历史性功绩还包括:将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轨道、携带第一位搭载美国航天飞机升空的俄罗斯宇航员、第一位女性宇航员驾驶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实现首次对接,在美国两架航天飞机爆炸后,两度承担重返太空的重任。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3月9日11时57分,“发现号”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完成最后一次国际空间站之行的同时,也结束了近27年的飞行生涯。

  “非常高兴能够再一次见到它,”伴随“发现号”执行最后一次任务的指挥官史蒂文·林赛说,“我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观众欣赏到它的风采。”

  美国宇航局花费一年时间对“发现号”进行拆解,排空所有有毒燃料,消除不必要的管道。本月19日,它将在华盛顿郊外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史蒂芬中心揭幕,正式成为馆藏。据悉,该馆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史蒂芬中心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参观。

  根据美国政府部署,美国宇航局去年夏天终结了实施30年的近地轨道航天飞机计划,集中精力和财力将宇航员送往火星及其附近小行星。以“发现号”为代表的航天飞机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一代“航天明星”谢幕之际已有薪火相传的种子,从太空机器人到新的载人航天器,未来太空并不寂寞。(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伦敦4月16日电(记者姜鲁榕) 英国维珍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30飞机在当地时间16日中午因为不明烟火紧急迫降伦敦盖特威克机场,造成4名旅客受伤,机场紧急关闭近两个小时。

  据当地媒体报道,维珍航空公司的一架空客A330飞机当天上午10时48分左右从英格兰南部的西萨塞克斯起飞,飞往美国奥兰多。飞行中飞机上突然发生小范围的明火,机长立即采取措施,就近实施紧急降落。

  当时机上载有299位乘客和13名机组人员,迫降时造成4人轻伤。

  由于情况突然,盖特威克机场临时将26架飞机转调到其它机场降落,并取消了9架航班。当地时间下午2时左右,机场重新开始运行。

  维珍航空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技术原因,机长决定采取预防措施,紧急降落,疏散乘客。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恩来总理乘坐过的飞机如今沦落田野。

飞机机身上有中国空军军徽标志。

几天前,一则“周恩来总理专机沦落田野”的消息引发了众多关注。合肥商人张圣宽2003年从一家连云港企业处拍得了一架编号为“50050”的三叉戟飞机。据称,这架上世纪60年代进口的客机曾经是周恩来总理的专机。但是,几年来飞机四处辗转,导致沦落在肥东县桥头集镇的一片田野之中,饱受风餐露宿。

近日,本报记者赶赴安徽合肥,对此展开了深入调查。多方消息证实,这确实是一架周恩来等领导人曾经乘坐过的飞机,但是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周恩来总理专机的说法。而将飞机抛诸野外多年的张圣宽,究竟有多少经济能力保护好这架周总理乘坐过的飞机,存在着不小的疑问。更有专家呼吁,希望能够将它交给专业的机构维护、保养、展览,才能体现出飞机的价值。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是太空垃圾在列队飞行吗?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的机组成员看到3个“圆形物”,有关这些物体的视频出现在YouTube上  是太空垃圾在列队飞行吗?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的机组成员看到3个“圆形物”,有关这些物体的视频出现在YouTube上
这段YouTube脚本的开头是相机对准“亚特兰蒂斯”号的货仓,但是很快它就转向一些奇怪的东西这段YouTube脚本的开头是相机对准“亚特兰蒂斯”号的货仓,但是很快它就转向一些奇怪的东西
地面控制中心询问“亚特兰蒂斯”号的机组成员看到了什么地面控制中心询问“亚特兰蒂斯”号的机组成员看到了什么
机组成员在最终的降落前检查航天飞机时,发现这些圆形物机组成员在最终的降落前检查航天飞机时,发现这些圆形物
2011年7月21日黎明前夕,“亚特兰蒂斯”号在佛罗里达州美国宇航局肯尼迪太空中心降落,结束了持续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的最后一项任务  2011年7月21日黎明前夕,“亚特兰蒂斯”号在佛罗里达州美国宇航局肯尼迪太空中心降落,结束了持续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的最后一项任务

  北京时间4月12日消息,对美国宇航局实况公共转播的地面控制评论员来说,它们只不过是“其他物体在相机镜头上留下的映像”,但是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上的机组成员并不这么认为。一段怪异的YouTube视频显示,该航天飞机2006年在轨道执行任务时,3个“圆形物”在它周围缓慢移动。这段脚本是实况转播的一个片段,开头是一名宇航员向地面控制中心描述他们看到的画面。

  这位没有透露姓名的机组成员说:“这个结构显然不是硬式飞船。它与我们以前在航天飞机外看到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他描述了该物体是如何“快速移向航天飞机的前端,并在距离至少100英尺(30.48米)时突然飞走了”。接下来的几分钟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事情发生,但是在4.45时相机望向航天飞机外面,注意力集中到3个圆形物上,它们显然正在航天飞机附近以三角形阵列盘旋。地面控制评论员立刻否定了它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其他物体在相机镜头上留下的映像”。但是航天飞机机组成员并不这么认为,其中一人确认他们看到“3或4个物体”,并询问:“你能证实正在移动的只是一个物体吗?”

  然而,尽管这段脚本充满神秘色彩,但由于它太模糊,根本无法确定是不是有ET真的在观察这项航天飞机任务。对它进行研究的很多YouTube用户认为,机组成员看到的是太空垃圾。不过最近可能真有ET在韩国首尔上空盘旋呢?4月7日,有人拍摄到一个神秘的白色圆形物体在韩国首都上空的一架客机周围徘徊。这段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上,最初位于屏幕底部的那个“飞行器”与客机一直保持同步。但是稍后它突然加速飞向更高处,正当那个吃惊不已的人准备放大画面,更近距离地看一看它时,它却从屏幕中消失了。当UFO加速时,可以听到他发出的惊呼声,像是在努力吸引别人的注意。

  这段视频是名叫Crazybreakingnews的YouTube用户上传的,他评论说:“它看起来有点奇怪,真的与其他视频并不类似。如果它是真的,不是一个骗局,它看起来像是一种军用无人机。”几名YouTube用户认为它是UFO,并对此深信不疑,但是其他人仍对此持怀疑态度。Psued0Name说:“处于稳定状态时,很容易通过视频看清正在发生的一切。这个UFO的边缘并不模糊,这与其他背景物体不同,它看起像是与背景脱离开的,事实上你能看到UFO外形上的边缘噪声,这表明它是个骗局。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会发现它看起来甚至并不合乎常理,尤其是当你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慢放时。”用户vicariousjojoe对此表示赞同,他写道:“朋友们,你们现在应该清楚什么是假的,什么不是。你能通过相机的移动和缩放方式进行判断。”

  最近有人在离家更近的地方发现可能的UFO活动,一名观星爱好者拍摄到一个发光UFO的脚本,他表示,3日他发现该物体在泰晤士河口上空盘旋。这个网名叫Space999dude的人夜间从该河附近开车经过时,有幸捕捉到这一奇怪现象。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那个神秘的椭圆形飞行器悬浮在空中,发出几束浅金黄色光。(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首尔上空出现UFO视频截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近两年发现UFO的消息逐渐增多,近日在韩国再次发现UFO的踪影,而与以往观察地点不同,这次是在旅客在飞机上发现了UFO的踪影。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4月7日在韩国一个短视频引起了热议,有网友上传了在空中遇见UFO的视频,而这个不明飞行物的位置就在首尔上空。


首尔上空出现UFO视频截图 

  视频显示飞机下方有一个白色的圆盘状物体,而这个不明物体闪烁着亮光,并与客机保持近乎相同的速度飞行,在稳定飞行一会后加速离开,有网友在飞机上发现了这个不明飞行物,并用手机记录了下来。不过这段视频的真伪在网络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飞行器闪烁的光芒有伪造的痕迹,给人一种为了引人注意的感觉。

  飞机上的目击者给出了自己的说法:“当时我们正在首尔上空,我发现飞机下面有奇怪的物体,它看起来不像飞机或者军事飞行器,我感觉它是UFO,还好我拍下了它。”



首尔上空出现UFO视频截图 

  而在网上对于他的真伪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有网友认为:“视频很难造假,UFO出现很正常,而如果放慢视频,一帧一帧的看很难发现作假的痕迹。”而有的网友认为:“视频很模糊,很难看清楚,这样的造假技术可不高。”

  对于这个不明飞行物官方还没有最终确认,不过这不是今年发现的第一例UFO时间,在不久前英国就有发现,泰晤士河上曾发现闪亮的不明飞行物,一个椭圆形的物体漂浮在空中,并闪着亮光,而大小与首尔发现的不明飞行物差距不大。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英小镇上空再现三角形UFO 今年7大飞碟现英伦

  组图-盘点12种奇特的云彩 神奇UFO云光临地球

  神秘三角形UFO引美国大争论 美宇航局揭秘成因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新华社电俄罗斯民航事故调查人员确认,2日在西伯利亚城市秋明附近坠毁的ATR-72型客机“除冰操作不当”,但不能确定这一缺陷是造成客机失事的直接原因。调查方现阶段将坠机原因初步定性为“技术故障”。

  初定技术故障

  俄新社3日援引调查委员会发言人马尔金的话报道,坠机原因“最可能是技术故障”,目击者看见飞机发动机冒烟,机组人员在起飞后不久便决定返航的做法,都支持这一论断。

  马尔金说,经医学分析确认,飞行员的血液中没有酒精成分。此外,经初步调查,飞机在爬升高度阶段向左偏离航道150度,在紧急迫降时左侧发动机与地面发生猛烈碰撞,导致机身断裂成数截。

  飞前未做除冰

  俄媒体先前援引秋明机场副主管内耶斯马赫尼的话报道,起飞前,这架客机的机长决定不对飞机采取除冰液人工除冰处理。

  联邦航空运输局局长涅拉德科说,有证据表明“客机没有恰当采取除冰操作”,但没有证据表明“不除冰与这起事故直接关联”。

  当地气象部门的记录显示,2日机场附近气温接近零摄氏度,能见度低,空气湿度高。英国《国际飞行》周刊航空安全分析师利尔芒特认为,起飞前机场的天气状况确有可能与坠机相关。“如果客机起飞滑行时气温接近或低于零摄氏度,如果在机场过夜的客机起飞前不除冰,机身确有可能凝雾或结冰,从而构成飞行危险。”

  飞行员遭质疑

  两名飞行员的素质特别是飞行经验受到质疑。

  俄民航机构数据显示,俄民航飞行员中,主飞行员或机长的平均年龄为47岁,副飞行员的平均年龄为39岁。全部飞行员中,50岁以上的飞行员占24%。而安钦的年龄不足28岁,副飞行员切赫洛夫只有24岁。安钦已确认遇难。

  失事客机的服役年龄同样受到质疑。飞机记录显示,这架客机1991年出厂,1992年首次飞行,1998年由UT航空公司购入,累计飞行时间3.5万小时,2010年在德国接受全面检查,两个月前在秋明机场接受常规检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俄罗斯一架小型客机2日在西伯利亚西部城市秋明附近坠毁,31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其余12人受伤。也有报道说,死亡人数已升至32人。飞机上没有中国公民。

  飞机断裂

  幸存者全部受重伤

  UT航空公司一架ATR—72型客机莫斯科时间清晨5时50分(北京时间9时50分)从秋明罗希诺机场起飞,搭载39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原定飞往秋明州城市苏尔古特。客机起飞不久,在距离秋明大约40公里处坠毁。

  目击者阿列克谢说,他注意到飞机离开机场跑道后出现问题,看到闪光和烟雾。“飞机掉头,烟雾涌出,接着坠向地面。”

  俄罗斯新闻社网站图片显示,飞机断裂,后半段机身和一些碎片落在一处雪地,附近停着多辆救援车辆,直升机在空中飞行。

  先前的消息称,机上人员无一生还。后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发表声明,31人死亡、12人受伤。俄罗斯电视台报道,救援人员用直升机把伤员送往医院。

  民航调度部门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4名机组人员全部死亡。按照一些医疗人员的说法,幸存者全部受重伤,接受重症监护,至少5人伤势危重。

  原因不明

  两个“黑匣子”已找到

  紧急情况部地区主管尤里·阿廖欣在坠机现场说,已经找到客机的两个“黑匣子”,“还没有查明坠机原因。”

  一名机场安全官员告诉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记者,飞机爬升大约100米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机组人员一度试图紧急降落。”

  联邦航空运输局一名发言人说,飞机几乎刚起飞即与地面失去联系。联邦调查委员会发言人弗拉基米尔·马尔金说,已经启动刑事犯罪调查。

  “今日俄罗斯”电视频道报道,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坠机原因可能是飞机出现技术故障或飞行员操作失误。

  据航空公司方面称,在发现问题之后,飞行员曾立即试图紧急迫降,但最终未能成功,这表明飞机肯定出现了某些故障。除了故障可能性之外,就是操作方面的不当,因为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故障。  

  现场救援

  积雪深达膝盖 困难重重

  “请为救援车辆让开道路!”一名在现场执勤的警察大声地喊道。一辆六轮雪地专用运输车轰鸣着驶过,开往坠机事故现场。当地深达膝盖的积雪给交通造成了很大不便,人们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非常吃力,空气冰冷刺骨。不过,为方便救援车辆进出,救援人员调用大型机械临时挖了一条近2公里长的专用道路,救援现场不时有吊车、急救车等车辆进进出出。

  在距离坠机地点近百米处,警察和军人拉起了警戒线。失事客机在一片空旷的雪地上,机体已经断成数截,前部几乎完全粉碎,机身尾部向右倾斜倒在地上,约30米开外横躺着断裂的另一部分机身。四周的雪地上一片狼藉,散落着各种飞机零部件,可以想见飞机失事时与地面撞击的猛烈程度。

  在飞机旁,数十名救援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清理,消防和急救车辆在现场待命。事故现场方圆数百平方米内,已经搭建起了几十个帐篷,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和俄罗斯侦查委员会在现场设置了临时指挥部,全力组织救援和现场清理工作。

  目前,所有遇难者遗体已经找到。当地医疗部门正在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并准备将部分伤者送往莫斯科进行下一步救治。

  谜团

  为何有一人未登机

  据俄秋明州副交通检察长瓦连京·塔拉索夫披露,飞机上有1名乘客未登机。这名未登机的男子正受到调查,检察机关需要查清他未登机的真正原因,以及与本次空难是否有什么联系。秋明州副交通检察长瓦连京·塔拉索夫表示,任何可能都不应该被排除。

  幕后

  飞行事故频发

  俄罗斯航空业近几年事故多发。由于飞机服役时间过长、飞行员缺乏培训和航空安全管理不严等原因,俄罗斯近年来飞行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去年9月7日,一架雅克—42型客机在俄罗斯西部雅罗斯拉夫尔州坠毁,44人死亡,包括30多名地方冰球队成员。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那起事故后呼吁减少国内航空运营商数量,加强民航机组人员培训。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去年12月认定,2011年全球航空业安全状况得到改善,而俄罗斯等一些独联体国家航空运输事故率升高。

  协会副会长冈瑟·马奇尼格说,随着飞机型号增多且技术不断更新,俄罗斯航空运营商的飞行员和地面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新机型。

  分析

  空难很多是人祸

  近年来,俄罗斯发生了一系列的空难事故,仅去年一年便发生了大大小小15起空难事故,共造成了120人死亡。对于这些事故,俄媒体曾猛烈抨击称是苏联时期的老旧客机得不到有效保养和及时更换所致。

  然而,专家们指出,这些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比如飞行员缺乏严格的飞行训练、机场跑道出现斑驳陆离的状况之后仍无法及时得到修补、松散的政府监管以及其他方面的人为因素等。

  此外,一些航空公司为了节省开支,采用山寨版的零配件。据俄媒体披露,这在一些私营公司比较常见。虽然俄罗斯政府曾多次表示要整顿航空市场,但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资料

  该机型有过13次事故  ATR—72型客机由意大利和法国合资企业ATR制造,配备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交付使用,最多可搭载74名乘客,巡航时速约为500公里,最大航程为1650公里。客机从投入使用以来,共发生过13次事故。综合报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4月2日,在俄罗斯秋明州,现场工作人员在飞机残骸周边忙碌。新华社记者李勇摄 4月2日,在俄罗斯秋明州,现场工作人员在飞机残骸周边忙碌。新华社记者李勇摄

  中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俄罗斯调查委员会发布了对俄罗斯客机坠毁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一天前,俄罗斯一架ATR-72型客机从西伯利亚城市秋明起飞不久后坠毁,机上乘客加机组人员共43人,其中31人不幸遇难。另外12人伤情严重,正接受救治。

  此次失事飞机的黑匣子在事故发生不久便找到,随后送往相关部门进行解密。

  调查委员会的发言人马尔金2日晚上对外界透露,目击者看到飞机着地之前发动机冒出浓烟,而对飞行的相关数据以及路线进行分析之后,调查委员会判断,机组在飞机起飞不久发现了机械故障,曾试图调头往机场方向飞回去。有航空专家认为,事故可能是因为机翼结冰导致。

  值得一提的是本来这一航班的乘客是40人,但有一名乘客承认因为个人原因并没有登机,调查委员会已经确认,这次事故与这名没有登机的乘客以及恐怖袭击没有关系。对于伤亡的情况,目前没有大的变化。这架飞机所属的航空公司也表示,将向所有遇难者家属支付200万卢布(折合45万元人民币)的抚恤金,受伤者也将最高得到不超过200万卢布赔偿金。

  最近十多年,ATR-72客机多次出现重大事故,有俄罗斯媒体报道,ATR-72型客机有可能会在俄罗斯被禁飞,目前飞机的制造商ATR公司还没有对此次空难发表任何的评论。(国际广播电台驻俄罗斯记者燕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