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美国《神经病学》杂志网络版日前刊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的论文说,老年人经常进行中等强度至高强度的运动可预防无症状中风。

  所谓无症状中风是指病人脑部发生中风的病变,但因临床上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当事者浑然不觉。

  研究人员对1200余名从未患过中风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平时的运动习惯。他们中约43%的人没有经常运动的习惯,36%的人经常进行轻度运动,如打高尔夫球或散步,21%的人经常参加中高强度运动,如打网球、游泳、徒步旅行或慢跑等。

  6年后,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已到70岁的被调查对象进行大脑扫描,发现16%的老人患有无症状中风。研究人员对导致无症状中风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比,其中包括老人平时的运动情况。

  分析显示,运动习惯与患无症状中风存在一定关联。与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同龄人相比,经常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人患无症状中风的几率要低40%。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财政透明度调查显示:省级单位最不愿公开招待费 财政透明度调查显示:省级单位最不愿公开招待费

  新快报讯 一项针对省级单位行政收支透明度的调查报告最近出炉。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选取了341个被评估单位,考察对象为2008年的行政收支透明度。结论为:平均公开程度仅为2.98%。

  其中,“三公”经费(出国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公开情况尤其不理想。341个单位中,多数不理课题组的信息公开申请,只有1个公开招待费、3个公开出国费、9个公开公车数量。

  申请信息公开多数不答复

  行政收支信息透明度调查的内容都是公众最为关心的,有两类共25项信息。一是收入来源和用途的信息,如工资发放、差旅费等;二是单位的基本信息,如单位人数、行政各级别人数、单位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及公车购置情况等。

  调查组选取了31个省的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财政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省教育厅、省工商厅、省卫生厅、省交通厅、省环保厅11类单位共341个样本,主要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来获取信息。

  从调查结果看,信息公开申请书寄出之后,主动与课题组取得联系的单位仅有116个,大约占34%。其中明确答复愿意公开信息的单位只有111个,占全体被调查单位的32.6%。

  从各省情况看,差异很大。比较好的如上海市,11类单位中有10类单位给予最终答复。而排在最后的3个省份甘肃、贵州与西藏,11类单位中竟然均没有一个给予任何反馈,更谈不上什么正式的答复了!

  主动公开的实质信息有限

  调查的341个样本中,2008年能够公开部分实质信息的有24个单位,比2007年的18个单位有所增加。调查发现,有的单位即使通过网站等载体主动公开信息,但所能公开的信息量非常少,均局限于单位人员编制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有实质信息公开的18个单位中,有11个单位2008年没有进行实质信息公开,另外7个单位有6个实质信息透明度评分下降。

  2008年对实质信息的公开,交通部门较好。31个省中有5个省的交通厅公开了部分信息。工商、地税、环保、卫生、教育、政府与财政这7大部门处于中间。人大、政协和国税的情况最差,没有一家单位应申请而公开信息。

  越细的信息公开程度越差

  具体分析调查的26大项可以发现,有关年度收支总额、基本支出数和项目支出、单位占地面积和所有用房建筑面积、办公用房面积、职工宿舍面积和其他房屋面积4大项信息的公开程度相对比较高,而对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差旅费、交通费、招待费的明细支出信息,其公开程度则非常低。

  课题组人员表示,在人(人员编制与领导数目等方面的信息)、财(财政收支信息)、物(办公场所与公车购置等方面的信息)三大类信息的透明度上,财是最差的,平均的信息公开程度仅为1.4%,而人和物方面公开程度分别为2.59%和3.2%。

  进一步分析财政收支信息可以发现,越细信息公开程度越差。收支总额等一级财政收支信息公开程度为3.52%,收入数、支出数等二级信息公开程度为2.86%,人员支出明细等三级信息降至为1.96%,再具体至工资奖金等四级信息则仅为0.53%。调查发现,在调查对象中,2007年没有一个单位公开出国费、招待费,2008年分别有3个和1个单位公开。公车数量2007年有9个单位提供完整信息,2008年同样有9个单位公开,公开单位数量不足3%,进步亦非常有限。

  课题组人员表示,越是明细信息,相关单位越不愿意提供,原因一是责任单位担心信息公开对政府公信力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是公开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责任单位担心会牵涉到泄露国家机密。

  据悉,长期以来,政府收支信息一直被视为国家机密。2010年修改后的保密法虽然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但是目前执行中仍存在歧义。

  进一步分析原因,课题组认为:一方面是财政预决算报告有粗细理解之分;另一方面,2010年3月1日,财政部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主动公开的内容中,一般预算收支预算表和决算表的收支项目基本编列到款级科目。

  虽然该指导意见也明确,各地可以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公开其他预算信息,但是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认为,编制到款级反而限制了公开的范围,有的单位想公开也不能公开,或者应公开的内容反而纳入了不公开的范围。 (法制日报)

  应该管住“三公”消费

  目前,预算支出科目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功能分类,就是大家目前在报表上看到的分类,比如国防支出、外交支出、教育支出、卫生支出。还有一种是经济分类,比如工资、奖金、福利、办公经费、招待费、会议费、车辆费等。要看“三公”消费,必须要按照经济分类来编制,否则,看不到。今年80多家已公开的中央部门预算中,只有环保部和科技部等部门公布了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为什么?主要原因是经人大批准的预算编制示范表格中没有“三公”消费这一项。所以,要想让老百姓知道更多信息,必须先从完善制度开始。

  除了清理看得见的障碍,还要清理观念上的障碍。若不是中央强力推进“三公”消费公开,很多部门仍然可以找到诸多借口,甚至傲慢得没有理由就是不公开。

  正如温总理所言,“三公”消费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最根本的是两条:一要公开透明,二要民主监督。 (辛红)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3)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记者廖翊)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类博物馆内经营活动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遗址类博物馆的事业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是否存在会所等情况进行调查。据了解,调查结果将于6月7日汇总。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3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对于发现违法违规的案例,国家文物局将依法严肃处理。

董保华不久前谈及包括故宫在内的一些文博单位建“会所”进行经营等话题时强调,遵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国有文博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若出现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就要进行纠正。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新华网沈阳6月1日专电(记者李克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刚刚完成的旧石器考古调查中发现旧石器时代手斧,这是在庙后山遗址中第一次发现该器型,也是目前为止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最精美的一件手斧。

  该手斧长14.2厘米,宽9.5厘米,厚4.0厘米,此手斧为角岩质地,呈灰色,表面布满钙质结核。

  发现此器型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李霞说:“庙后山遗址发现的这件手斧无论从原料还是器型都要比小孤山的精美、规整,这说明庙后山遗址的手斧加工技术目前在东北地区是最先进的。”

  庙后山古人类遗址位于本溪县小市镇山城子村庙后山南坡天然洞穴,是我国至今发现的版图中最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享有“东北第一人”的美誉。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此次旧石器考古调查在庙后山周围的河流三级阶地上发现了4处旧石器地点,从采集的遗物来看,与庙后山遗址的遗物属同一文化系统,调查组推断,应该是庙后山人在洞外活动的产物。

  李霞说,从遗物可以推断,庙后山人不仅仅依靠山洞而活,在气候相当温暖之时,他们已经走出了山洞,在周围较高的河岸边搭建简易的窝棚遮风挡雨、打制石器从事狩猎采集活动,与自然与猛兽斗争,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参与此次调查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陈全家教授认为,在庙后山遗址发现的遗物都是当时人们生活行为的一部分,从当时庙后山人的生活产物来推测他们的活动范围、生存能力、加工工具技术等,对研究庙后山人的生活行为有重要作用。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岩墓”洞口蔺兴才/摄


“岩墓”洞口右上方的“古刀”蔺兴才/摄

  中新网宜宾5月24日电(蔺兴才 阳明)四川省宜宾县横江司法所工作人员冯元忠近日在横江镇柏林村革坪组调查走访时,在一个小山坡边缘处发现到一座“岩墓”(俗称“蛮洞子”)。

  这座“蛮洞子”凿在坐东西向一个巨大的石头上,正面是一个梯形的洞口。经测量,该墓长约8米,宽约4.5米,高约5米。洞门正上方有一排“花纹”图案,右上方有一把古老的“刀”图案,左上方有一个形似“豹子”动物图案。墓洞长约2.6米,宽约2.5米,高约1.7米。洞内正上方有一排模糊不清的文字痕迹,文字下面雕刻有六幅壁画和四幅小壁画,壁画两端各雕刻一个“人物”画像。

  “我的爷爷的爷爷还在世时,就经常提起这座“蛮洞子”。不晓得这座“蛮洞子”在这里究境屹立了多少年。”年近八旬的老人李贵银如是说。

  据李贵银介绍,当地的村民都知道这座“蛮洞子”。由于洞内不会被风吹雨打,附近的村民将油菜籽、玉米等秸秆堆放在洞内。虽然这座“蛮洞子”的年代不祥,但是经过风吹雨打至今得以完整地保存。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华盛顿5月12日电 (记者杜静 王丰丰)美国总统奥巴马12日宣布寻求将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的任期延长两年。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说,奥巴马认为,考虑到当前美国面临的威胁,以及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其他部门领导层的变动,维持联邦调查局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希望国会两党议员能够携手合作,为国家安全考虑批准这一延期申请。

  米勒由前总统乔治·W·布什任命,经参议院批准后于2001年9月4日开始担任联邦调查局局长,其任期将于今年9月4日结束。

  此前,奥巴马已宣布对国家安全团队进行重大调整,其中包括任命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接替罗伯特·盖茨出任国防部长,以及任命驻阿富汗美军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为中情局局长。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大象孤儿正在泥塘里嬉戏

  在这些大象孤儿的眼中,泥巴不仅可以消暑避热,还是很好的解闷玩具。它们在奔向泥塘时,几乎无法掩饰住兴奋,一头扎进烂泥里开始嬉闹起来。


野生动物保护区里生活着不同地区的大象孤儿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肯尼亚大卫-谢尔德里克野生动物基金会的泥塘中,这些大象嬉戏玩耍,看起来如同一个非常幸福的大家庭。40岁的摄影爱好者亚力克塞-提施辰库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时,捕捉到这动人心扉的一幕。


这些大象孤儿在生命最初阶段非常不幸,但现在过得很开心

  他说:“动物园中有很多可爱的小象孤儿正在成长,它们来自肯尼亚不同地区。这个孤儿院每天只向游客开放1小时,但值得一去,因为这些小象非常可爱。工作人员用奶瓶给它们喂奶,吃完午餐后它们开始玩耍。看它们在泥浆里打滚的样子非常有趣,它们相互扭抱,你撞我,我撞你,看起来非常开心。这一刻非常感人,在这段时间里正好可以给它们拍照。”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生活在城市的鸟类必须要适应环境,因为这里并不是其天然的生存场所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科学家们发现,生活在城市中的鸟类往往都拥有相对身体较大的大脑,因为它们必须更机智的在城市环境中寻找到更多的生存资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活在城市的鸟类必须要适应环境,因为这里并不是其天然的生存场所。它们必须开拓新的方式来养活自己。该研究首次提出,大脑的大小是决定鸟类城市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对于鸟类来讲是一个极富挑战的生存环境

  科学家们发现,比较适应城市生活的乌鸦,山雀和鹪鹩等鸟类,都来自于哪些有着大脑相对身体比例较大的种类。其它一些大脑相对较小的鸟类,如燕子虽然也在城市中活下来,但并没有很好的适应这里的生活。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亚历克斯-马克拉科夫(Alexei Maklakov)博士称:“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对于鸟类来讲是一个极富挑战的生存环境,其需要适应多样化的食物和觅食方法,另外还要想法在一些非标准的筑巢地点安家,不过恶劣的环境也能带来一些益处。”


在城市较好生存繁衍的鸟类,拥有着占身体比例较大的大脑

  亚历克斯和瑞典乌普萨拉进化生物学中心(Evolutionary Biology Centre in Uppsala)及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多纳纳生物站(Donana Biological Station)的研究人员,一同对22科的82种鸟类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研究重点范围放在瑞士和法国的12个城市,以期望了解这里的鸟类大脑大小与其生存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在城市较好生存繁衍的鸟类,拥有着占身体比例较大的大脑。此外一些大脑相对较小的鸟类尽管也能在城市生存,但其可能只是很幸运的在城市中找到了与其自然栖息地比较接近的环境。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该项研究结果已经在《生物学快报》中发表。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电影导演希姆查•贾科伯维希声称发现用于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两枚钉子。它们是在一座古墓内发现的,古墓的主人据信就是将耶稣送上十字架的犹太大祭师该亚法。
电影导演希姆查•贾科伯维希声称发现用于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两枚钉子

  调查员和纪录片导演希姆查•贾科伯维希声称发现两枚用于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钉子。这两枚钉子长大约2英寸(约合5厘米),是1990年在耶路撒冷一座距今2000年的古墓内首次发现的。这座墓的主人据信就是主审耶稣的犹太大祭师该亚法。

  在进行挖掘后不久,这座古墓便被封闭,所发现的文物也神秘消失。在新纪录片《十字架的钉子》中,贾科伯维希声称在特拉维夫一名人类学家的实验室发现了这两枚钉子。这位人类学家是研究古人遗骸的专家。然而,其他学者和专家对这一发现反应冷淡,根本不相信贾科伯维希发现所谓的十字架钉子。

在新纪录片《十字架上的钉子》中,经验丰富的调查员贾科伯维希讲述了他的惊人发现。
在新纪录片《十字架上的钉子》中,经验丰富的调查员贾科伯维希讲述了他的惊人发现

  影片从再次造访当时很多人认为的该亚法墓地开始。根据《新约》所载,正是他主持了耶稣的审判。这座坟墓位于耶路撒冷旧城南部几公里的山坡上,是在施工期间发现的,挖掘人员在坟墓内发现大量骨罐。该亚法是《新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将耶稣交给罗马人,最后导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贾科伯维希表示,这位大祭师并没有背负如此恶名。

特拉维夫大学解剖学与人类学教授伊斯雷尔•赫斯科维兹手里拿着所谓的耶稣受难钉子。在1990年首次发现之后,它们神秘消失了20年之久。
特拉维夫大学解剖学与人类学教授伊斯雷尔•赫斯科维兹手里拿着所谓的耶稣受难钉子

  根据这部新纪录片,这两枚铁钉一枚是在地上发现的,另一枚是在骨罐中发现的,不久后便神秘消失。贾科伯维希表示,由于该亚法与耶稣受难一事关系密切,他相信该亚法坟墓内发现的钉子就是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钉子。

梅尔•吉布森执导的影片《耶稣受难记》剧照。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梅尔•吉布森执导的影片《耶稣受难记》剧照。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发现了包括其他钉子在内的很多古代遗物,并且均与耶稣受难联系在一起。其中很多被认为是伪造的,其他一些则被视为圣物。贾科伯维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调查员,历时3年拍摄纪录片《十字架上的钉子》。在此之前,还有一部讲述发现耶稣墓的影片问世。这两部影片均引发激烈争论。

纪录片导演贾科伯维希与赫斯科维兹(左)交谈,前者声称发现两枚用于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钉子。
纪录片导演贾科伯维希与赫斯科维兹(左)交谈,前者声称发现两枚用于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钉子

  他指出这一发现与其他发现不同,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历史和考古价值。他说:“我们带给世界的是最令人兴奋的考古发现,我们发现了两枚用于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钉子。是不是百分百确定?我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从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角度看待此次发现,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耶稣受刑。该亚法与耶稣受刑关系密切,如果将这两个人与这两枚钉子联系在一起,它们似乎就是用于钉死耶稣的钉子。”

一枚穿过骨头的钉子(左)以及在耶路撒冷一座距今2000年的坟墓内发现的两枚钉子一同亮相。
一枚穿过骨头的钉子(左)以及在耶路撒冷一座距今2000年的坟墓内发现的两枚钉子一同亮相

  负责监督耶路撒冷古墓挖掘的以色列文物管理局对《十字架上的钉子》的上映做出回应。管理局方面指出,很多人对所谓的该亚法坟墓提出质疑,影片中描述的发现并未得到证实。他们指出坟墓内经常发现钉子。“毫无疑问,才华横溢的导演希姆查•贾科伯维希拍摄了一部非常有趣的影片,令人吃惊的考古发现是影片的最大卖点,但这一发现并不建立在考古发现或者考古研究上。”

一幅插图,再现了犹太大祭师该亚法质问耶稣的情形。在所谓的该亚法坟墓内发现了两枚引发争议的钉子。
一幅插图,再现了犹太大祭师该亚法质问耶稣的情形。在所谓的该亚法坟墓内发现了两枚引发争议的钉子

  2011年,大英博物馆将展出一件文物,据信是耶稣荆棘冠上的一根荆棘。荆棘冠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遭抢劫,后被卖给法国皇室。过去200年时间里,它一直保存在英国的一所公立学校。此次展览将于6月23日举行。(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日本气象厅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至少有20座火山在大地震后曾出现活跃迹象。另外,日本将通过新设地震仪调查海底断层。

  日本气象厅8日公布了3月份全国地震和火山活动概况,指出3月11日发生日本大地震后,全国至少有20座火山曾出现了活跃迹象。不过这些火山“目前还没有立即要喷发的征兆”,而且大部分已经恢复了平常状态。

  日本气象厅8日还宣布,为了详细调查引起地震的断层位置和形状,将于4月下旬至6月中旬新设海底地震仪,对从福岛县到千叶县的近海海底进行观测。为此次观测准备的40台海底地震仪具有“自动上浮”功能。它们到达海底后,自动开始观测,在收到母船信号后,会浮出水面,以供回收。

  日本国土地理院8日宣布,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海啸浸水面积,在东北地区的青森、岩手、宫城和福岛四县合计达到了507平方公里。国土地理院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航空照片调查农田、市区的浸水情况,然后再对照卫星照片进行计算。(蓝建中何德功)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7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