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中新网上海2月26日电(常惠英 张明)来自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消息称,东航原定于25日派2架撤侨包机从上海起飞,现已推迟到26日上午出发,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东航方面表示,2月26日9时,东航第一架机型为A340-300的撤侨包机MU267航班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直飞马耳他。9时30分许,东航第二架机型为A330-300的撤侨包机MU265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往马耳他。预计撤侨包机去程时间为13小时,回程时间为11小时。东航撤侨包机在马耳他机场停场4小时左右。

  据悉,根据安排,东航将陆续派出8班包机,预计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2100余人,其中以上海为目的地的约有570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国际在线专稿:据以色列《国土报》2月24日援引美联社的报道称,国际原子能机构某成员国的报告称,伊朗正秘密与津巴布韦官员接触,商谈开采该国的铀矿事宜。

  报告说,伊朗目前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铀,以满足其核活动的需要,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津巴布韦。伊朗外长萨利希上个月与津巴布韦矿业官员秘密会谈,恢复两国关于伊朗在津巴布韦开采铀矿的谈判。报告还称,后续的工作还包括伊朗工程师找到非洲各国的铀矿位置并评估其蕴藏量。

  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另一个成员国官员的证实。这名官员称,萨利希出访津巴布韦只是伊朗寻求国际合作的一部分,伊朗的目标遍及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涉及的国家可能有10多个。

  两名透露情报的官员所属国家都在密切关注着伊朗的核计划。因此,他们要求媒体不公开其真实身份。这份报告的出炉恰逢国际组织估计,伊朗国内的铀产量无法支持其核活动的需求。(朱艳)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 中国政府首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的民航包机25日凌晨2时25分左右返回北京,飞机上搭载二百余名乘客,其中包括7名儿童。

凌晨2时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060包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架包机于北京时间24日13时50分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起飞,经停希腊首都雅典后返回北京,二百余名乘客辗转回到祖国。

鉴于近日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政府决定立即调派民航包机和附近海域的运输船只并就近租用大型邮轮和大客车赶赴利比亚附近,随时准备进入利比亚,分批组织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驻利比亚人员撤离。截至24日,已有4600多名中方人员撤离利比亚,在中方相关驻外使领馆协助下回国或转移至较安全的第三国。

中国政府第二架撤离在利比亚人员民航包机24日已经抵达埃及开罗国际机场,预计将搭载约二百名从利比亚撤离至埃及的中方人员回国。(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周兆军)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撤销对奥运冠军佟文禁赛处罚
佟文(资料图)

中新网2月24日电 来自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官方网站的消息称,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作出裁决,撤销国际柔道联合会对中国柔道奥运冠军佟文禁赛两年的处罚。

资料:佟文,中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手。参与历届世锦赛女子无差别级比赛;曾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别比赛项目中创造中国柔道历史,成功拿下该项目的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取第24枚金牌。2010年5月8日佟文由于在2009年柔道世锦赛后的兴奋剂药检呈阳性,被处以两年禁赛的处罚。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京报讯 2月27日,被誉为“巴赫权威代言人”的英国钢琴家、柏林爱乐乐团的驻团艺术家安德拉斯·席夫将首次走进国家大剧院,演绎“巴赫”和“贝多芬”的经典曲目。据悉,这也是席夫首次踏上中国内地的舞台。

安德拉斯·席夫1953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后入籍英国,自幼接受音乐及钢琴教育。记者从大剧院获悉,此次演出,席夫将在上半场演奏他的拿手好戏———《巴赫平均律第二册》中的前十二首作品。据悉,席夫每天起床后弹的第一组作品就是“平均律”,他也凭借对巴赫的演奏蜚声世界,并在1990年荣获格莱美器乐独奏大奖。

据悉,除了巴赫,席夫此次还将弹奏他擅长的贝多芬最后两部奏鸣曲110号与111号。记者了解到,继席夫之后,基利·格拉夫曼、塔马斯·瓦萨里等国际乐坛的钢琴家,以及李云迪、陈萨等中国青年钢琴家也将先后亮相大剧院“2011国际钢琴系列”。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发表声明,计划2013年向国际空间站长期“派驻”一名类人机器人,以帮助宇航员“解闷”。

  声明说,这名机器人“身材不高”,大约50厘米。它将协助宇航员接受地面指令,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拍照,识别和分析他们面部表情传达的信息,甚至能在“推特”网站上发布“状态”、传照片等。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专家说,机器人的表情和语言将舒缓宇航员的压力。此外,在宇航员睡着时,机器人还可以监控任务,监测宇航员的健康状况及压力水平。

  据当地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局定于本月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输送昵称为R2的“太空机器人2号”。日本也要研制太空机器人的想法正源于美国的“太空机器人2号”。目前,东京大学和日本电通公司研发人员正探讨一些技术细节,预计机器人研发需要一年时间。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这个概念最早定义于1988年,是指那些被自然保护主义者认为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为响应联合国“国际森林年”活动,国际非营利性环保组织“保护国际”近期发布了2011年最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受到威胁最大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印度-缅甸地区、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桑达兰地区、菲律宾、大西洋森林、中国西南山区、加州植物区、非洲东部海岸森林、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岛屿以及东阿弗罗蒙塔尼地区

  1. 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岛屿


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岛屿

  本图拍摄于2003年,显示的是一只小嘴狐猴。小嘴狐猴是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岛屿上分别进化出的特有物种群的成员之一。在马达加斯加岛,大约生活着50多种狐猴。但是,贫困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 东阿弗罗蒙塔尼地区

 东阿弗罗蒙塔尼地区
东阿弗罗蒙塔尼地区

  本图拍摄于2006年,显示的是一群火烈鸟正飞翔于坦桑尼亚纳特隆湖上空。纳特隆湖是东阿弗罗蒙塔尼热点地区的一部分。东阿弗罗蒙塔尼地区沿着非洲东部边缘在延伸,从北方的沙特阿拉伯一直到南方的津巴布韦。地质运动不仅仅造成了该地区的多山地形,还形成了世界上最特别的湖泊,其中生活着至少617种本土鱼类。“保护国际”组织指出,对该地区构成的最大威胁包括农业种植、不断增长的丛林肉市场等。

  3. 中国西南山区

中国西南山区
中国西南山区

  这是拍摄于中国西南山区的一只红熊猫。该地区的大熊猫等物种数量正日益萎缩。“保护国际”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在中国西南山区,由于过度放牧、非法捕猎等原因,目前大约只有8%左右的森林仍然保持原始状态。

  4. 桑达兰地区

 桑达兰地区
桑达兰地区

  桑达兰地区是东南亚的一个生物地理区,它包括了亚洲大陆上的马来半岛,以及婆罗洲、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以及它们周边的岛屿,共大约17000个左右。在婆罗洲,猩猩们正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塞皮洛克避难所休息。

  “保护国际”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如今桑达兰地区的原始森林只剩下了大约7%,大部分森林已被人类转变为种植园,用于生产橡胶等产品。此外,农业生产以及黑市野生动物交易已造成该地区一些特有植物和动物物种数量不断下降。

  5. 菲律宾

 菲律宾
菲律宾

  在菲律宾阿波山国家公园,一只被激怒的菲律宾鹰竖起了头顶的羽毛。菲律宾鹰是世界上第二大鹰,也是菲律宾森林热点地区数种本土物种之一。“保护国际”组织最新报告指出,由于当地大约8000万人口依赖于天然资源,森林采伐和农业用地不断扩展,因此这一热点地区成为了生物多样性最受威胁的地区之一。

  6. 大西洋森林

大西洋森林
大西洋森林

  一只雄性金头狮狨正趴在巴西波科达斯-安达斯自然保护区内的一棵树上。波科达斯-安达斯自然保护区是大西洋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一部分,大西洋森林热点地区包括了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地区。由于受到甘蔗和咖啡种植业的影响,该地区的森林现在只剩下不到10%,这些仅存的森林是数十种珍稀动物的快乐家园。据介绍,大约有1亿人口和许多工业依赖于大西洋森林地区的淡水。

  7. 印度-缅甸地区

印度-缅甸地区
印度-缅甸地区

  本图显示的是,2009年12月13日,一名男孩正坐在一个盆子里,漂浮于柬埔寨洞里萨湖地区一个水上小村庄中。根据“保护国际”组织2011年最新报告中的排名,印度-缅甸地区成为了世界上受到威胁最大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最新报告指出,该地区内的每一个港口都至少拥有1500种本土植物物种,但这些物种的原始生长环境已失去了90%以上。

  据“保护国际”组织介绍,全球森林覆盖率虽然仅为30%左右,但这些森林却是地球上80%的陆地动物和植物的家园。“保护国际”组织国际政策总监奥利弗-朗格兰德认为,除了具备生物多样性外,森林还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源泉,它们可以向人类提供木材、食物、保护、淡水等各种帮助。朗格兰德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给牧业、农业、采矿业和城市发展让路,森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破坏。”

  8. 新喀里多尼亚群岛

新喀里多尼亚群岛
新喀里多尼亚群岛

  新喀里多尼亚群岛面积相当于新泽西州大小,这些岛屿组成了世界上最小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新喀里多尼亚群岛位于南太平洋,距离澳大利亚东海岸大约1200公里。该岛生长着五大本土植物种属,其中包括世界上唯一的寄生针叶树。镍矿开采业、森林砍伐和入侵物种是当地森林动物面临的三大威胁。

  9. 加州植物区

加州植物区
加州植物区

  2009年5月,一缕阳光正穿过加州植物区内一片由红杉和花旗松组成的森林。地中海式气候让这里成为了巨型美洲杉和珍稀加州秃鹰的最理想家园。“保护国际”组织指出,商业农场破坏了加州大片的原野,威胁还来自城市扩张、污染、道路修建工程等。

  10. 非洲东部海岸森林

 非洲东部海岸森林
非洲东部海岸森林

  一只桑给巴尔岛红疣猴正在桑给巴尔岛上的一片森林中上蹿下跳。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是非洲东部海岸森林热点地区的一部分。据“保护国际”组织介绍,目前只有不足1500只红疣猴仍然生存于仅存的一片片小森林中。贫瘠的土壤以及农业开垦等原因导致了森林面积的大幅下滑。(彬彬)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华网杭州2月21日电(记者章苒)因跑道破损暂时关闭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经过紧急抢修已全面恢复正常。

  据了解,机场恢复正常后,由杭州飞往重庆的CA1759航班已经顺利起飞。

  据了解,21日6时55分左右,机场工作人员在进行跑道例行检查时发现跑道中心位置有破损情况。接到报告后,机场出于安全考虑,决定自当日8时起临时关闭,同时立即开展跑道道面抢修工作,用快速混凝土进行修补。

  据了解,当日共有30架次航班受到影响,候机楼内延误航班旅客约1000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已达到1700万人次,每天进出港航班超过300个。机场目前只有一条跑道,另一条跑道正在建设当中。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阿披实资料图 (图片来源:新华网) 阿披实资料图 (图片来源:新华网)

  据新华社电 泰国反独裁民主联盟支持者“红衫军”19日晚在曼谷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时指认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是英国人”,号称要以“反人类罪”将他告上海牙国际法院。

  认为国际法院应受理

  去年3月至5月间,“红衫军”在曼谷等地举行大规模示威集会活动,要求政府下台。集会活动在5月19日军警实施清场行动后结束。两个多月间,“红衫军”与军警共有90多人死亡,千余人受伤。

  先前,“红衫军”试图以“反人类罪”将阿披实告上国际法院,但由于泰国先前表示不承认国际法院司法管辖权和对泰国公民的司法裁决权,因此国际法院拒绝受理以泰国公民为被告的诉讼案。但“红衫军”的美国律师罗伯特·阿姆斯特丹说,由于阿披实出生于英国,理应具有英国公民权利,因此,国际法院应当受理以阿披实为被告的案件。

  “红衫军”领导人乍都蓬·蓬潘在19日集会上说:“阿姆斯特丹已经在英国获得一份阿披实的出生证明,可以证明他是英国公民……我们正在准备起诉事宜。”

  现年47岁的阿披实在英国出生,接受英国教育。不过,由于他的父母都是旅英工作的泰国人,因此,阿披实先前明确表示,自己出生后在泰国驻英国大使馆登记注册,加入泰国国籍。

  万余“红衫军”再集会

  去年5月19日清场行动后,“红衫军”领导层中19名领导人遭拘禁,至今没有获释。泰国一家法庭定于21日开庭,决定是否准许其中7人获得保释。在19日集会中,乍都蓬说,“红衫军”将争取在今年5月19日前保释全部19名“红衫军”领导人,继续集会活动。

  19日“红衫军”集会地点位于曼谷民主纪念碑和商业区拉差巴颂路口,按美联社说法,参加集会的“红衫军”至少1万人,至多3万人。拉差巴颂路口是去年“红衫军”集会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场行动的“场所”。

  ■ 新闻链接

  泰歌厅遇袭两女子受伤

  歌厅附近一按摩店门前发生爆炸15人伤

  据新华社电 泰国反政府武装人员19日夜制造榴弹袭击和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致使17人受伤,一些车辆和建筑物损毁。

  袭击和爆炸发生在泰国南部那拉提瓦府首府那拉提瓦市。警方20日说,武装人员19日夜向当地一家歌厅发射军用M79榴弹,致使两名女子受伤。军警赶赴现场搜查。

  榴弹袭击大约25分钟后,距歌厅100米开外一家按摩店门前汽车炸弹爆炸,15人受伤,其中4人伤势严重。按警方的说法,伤员包括3名年龄大约9岁的儿童。德新社报道,爆炸致使12辆车损毁,没有军警受伤。

  一伙武装人员2004年武装抢劫那拉提瓦府一座军火库后,那拉提瓦等泰国最南端4府不断遭遇袭击事件,致使至少4400人丧生、数万人受伤。

  2005年后,泰国政府持续在南部地区实施紧急状态法。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

  世行行长佐利克称食品价格飞涨已威胁到部分国家的政治稳定

  世行先前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上涨15%,贫困人口增加4400万人。

  佐利克表示,食品价格上涨最终会导致供应增加,但中间的几年时间“可能引发动乱、政治不稳及社会动荡”。

  新华社电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19日提醒全球主要经济体,食品价格飞涨已威胁到部分国家的政治稳定,令世界走向“危险点”。

  佐利克说:“国际粮价正在飙升至危险水平,并威胁到全球数千万人生计。”他曾敦促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本着“2011年食品第一”的态度参加18日开幕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按佐利克的说法,食品价格上涨最终会导致供应增加,但中间的几年时间“可能引发动乱、政治不稳及社会动荡”。食品、燃油等商品价格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我们需要保持敏感,用指尖感觉正在发生什么,了解食品价格变化和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佐利克19日说。佐利克呼吁国际社会做好准备,帮助一些政局不稳国家摆脱经济困境。

  四因素推粮价上涨

  新华社电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2月15日的一番警告,让粮食安全问题在过去一周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到底有多严重?

  据世行最新统计,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国际粮价大幅上涨15%,与一年前相比飙升29%,已逼近2008年“粮食危机”时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国际粮价飙升,到底谁是背后推手?

  目前来看,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生物燃料争夺粮食资源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影响全球粮食主产区收成等是主因。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动“印钞机”,客观上造成美元贬值预期,推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农产品价格飙升。正如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所言,“粮食危机其实是美元危机”。

  过去多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导致国际粮价更易波动。金融市场投资者“超前”和“恐慌”心理,放大了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范围。

  而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生物燃料推动国际粮价上涨,几年前已被世行的一份内部报告所证实。

  当前,仍有少数西方人士认为,“发展中国家需求增加导致国际粮价飙升”,但此类言论明显缺乏事实基础。

  据世行统计,从2010年6月以来,国际粮价飙升在发展中国家导致多达4400万人陷入贫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粮价飙升,对于富国和穷国的影响截然不同。在发达国家,食品开支仅占居民总开支的很少一部分,粮价上涨对他们影响很小;而在一些贫穷国家,食品开支占到居民总开支的一半以上,粮价上涨对他们伤害很深。

  “粮食危机”频繁发生,再次凸显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破解“粮食危机”,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从全球层面看,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协调,力促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监管,并综合考虑发展生物燃料的社会影响;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化解“粮食危机”的根本出路仍在于“自力更生”,必须重视农业发展,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最终扩大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供给。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0 页,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