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3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刊登了一组图片,均是美国物理学会最近举行的年度流体运动作品展获奖作品。这些获奖照片和图片呈现的景象包括泛起涟漪的肥皂膜、畸形的气泡、油滴与酒精形成的倒置酒杯形状以及冯·卡门涡街现象。
1.肥皂膜上泛起涟漪
照片展示的是肥皂膜上泛起的涟漪,让人不免联想到手持风扇产生的气流。在美国物理学会(以下简称APS)最近举行的流体运动作品展上,这幅作品荣获年度最佳作品大奖。为了拍摄这幅照片,丹麦科技大学的一支小组在肥皂膜上方拍打一个金属薄片形成微风,让肥皂膜的流动呈现出“美丽的蝴蝶形状”。
每一年,APS流体动力学分部都会在年会期间举行流体运动作品展。APS网站称:“这场展览为人们呈现了计算性或者实验性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令人吃惊的图片和视频,它们展示了奇妙的流体流动现象。”
基于艺术性、原创性以及传递信息的能力,评委会挑选会最杰出的参展作品。获胜者名单刊登在《流体物理学》杂志上。2009年11月22日至24日,这幅照片以及下面其它4幅获奖作品在明尼阿波利斯会议中心展出。
2.畸形的气泡
APS评出的2009年年度最佳流体运动作品共有5幅,这幅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拍摄的照片便是其中之一。图片中的气泡由于撞击彼此的邻居呈现出畸形,25个气泡是利用激光脉冲在流体中同时产生的。
在这种排列方式下,中部气泡内的气压与周围流体几乎相同,这就允许气泡在破裂前变得更大。但由于周围流体压力更大,外部气泡几乎立即破裂。这幅照片是在施加激光脉冲6微秒后拍摄的,拍摄时边缘气泡已经开始破裂,中部气泡也几乎达到所能达到的最大体积。
3.油滴与酒精形成的倒置“酒杯”
APS 2009年年度最佳流体运动作品之一。图片中,一个直径3毫米的油滴遭遇外用酒精,形成倒置的酒杯形状。这幅照片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支小组拍摄,利用光线从两侧照射油滴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象。
油和酒精让光线发生偏向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油滴边缘显得更为明亮。由于油的密度高于外用酒精,油滴得以穿过酒精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这种与众不同的形状。与此同时,油又可以在酒精中溶解,因此油滴会在下落过程中慢慢消失踪影。
4.冯·卡门涡街现象
这幅两维电脑合成图片是APS 2009年年度最佳流体运动图片之一,所呈现的景象让人联想到从空中看到的河谷。实际上,它是一张图解,用来描述所谓的冯·卡门涡街现象。这种现象以匈牙利空气动力学家西奥多·冯·卡门涡街的名字命名。
当气流在一个物体周围流动时,冯·卡门涡街便会出现,气流会在物体后方分裂成一系列尾流和旋涡。图片中的这个物体是一个中空圆柱。这幅图片由柏林祖斯研究所、柏林理工学院以及东北大学的科学家制作。他们表示,蓝紫色区域是尾流相遇的地方,红色区域内的气流将随后分裂。
5.翼尖旋涡
APS 2009年年度流体运动作品展获奖作品,以图片的方式展示现代飞行面临的其中一个风险——翼尖旋涡。飞行中,飞机的翼尖会形成一对以相反方向旋转的旋涡——循环气流形成的气阱,对飞机机翼施加向下的力。当飞机靠近地面时,这些最初的旋涡能够形成二次旋涡,对其它处于飞行状态的飞机构成潜在危胁。
目前,康纳尔大学的一支研究小组已经研发出一项新技术,能够让这些看不见的旋涡显现出来。具体是指利用一对扁平物模拟飞机机翼,在地面挖一个染料池,而后利用激光让气流旋涡发光。在这幅图片中,红色圆环代表最初的旋涡,萤光绿圆环则代表二次旋涡。图片下半部的映像是地面发生反射所致。(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9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国际摄影大赛于日前揭晓,由该杂志摄影师和编辑组成的评委会从20.8万件入围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
这次摄影大赛共分人物、景观和自然等三个类别,入围作品全部由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爱好者提供。获得一等奖的摄影师可以到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总部参观,费用将全部报销。另外,获奖作品还将在国家地理杂志未来某期刊出。
自然类别一等奖
在博内尔岛加勒比海水下75英尺(约合23米)处,一只薄荷虾潜伏于花瓶状海绵体中。这张照片被选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国际摄影大赛自然类别一等奖。这次大赛的评委、国家地理学会摄影师马克·蒂森(Mark Thiessen)表示,他“被这张照片中海绵体的圆形形状引入一个奇幻的世界。”
对于摄影记者玛丽亚·斯滕泽尔(Maria Stenze)来说,“这张技术难度很高的照片看上去美奂绝伦,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国家地理杂志编辑达伦·史密斯(Darren Smith)表示赞同:“这张照片将观众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在技术上完美无暇。薄荷虾身在一个螺旋形框架内,将我们也吸引了进去,光线和颜色差异增强了对比度。”
人物类别一等奖
据专业摄影师黛布拉·延森(Debra Jansen)介绍,在她的作品“节日礼服”(Sunday best)中,一位97岁高龄的老太太正在佐治亚州查姆布利小镇等公交车。这张照片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国际摄影大赛人物类别一等奖。斯滕泽尔说,这幅描写“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太太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作品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史密斯则表示:“我们每天都会经历许多像这样的安静时刻,只是没有注意到而已。但是,这位摄影师却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主体,使得照片看似平淡,实则珍贵。”
景观类别一等奖
在智利和玻利维亚边境,一朵白云恰好笼罩在雷坎克博火山(Licancabur Volcano)山顶。这幅作品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国际摄影大赛景观类别一等奖。史密斯说,照片之所以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云朵在山顶起到了精妙的平衡作用,令地质学和气象学这两种重要力量看似轻柔。在一些照片中,云朵常常环绕在山的周围,而在这张照片中,云还是云,但投下的阴影却帮助定义了山峰。”
参加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摄影大赛的作品来自28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先举行国内比赛,获奖作品送交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总部进行评判。它们均按照人物、景观和自然等三个类别进行评选。(孝文)
一名內地年輕漫畫家,近日獲日本出版社小學館邀請,在旗下青年漫畫雜誌內,刊載以三國時期英雄人物孫策為主角的作品,一改過往只有日本漫畫進口中國的情況。
今年二十五歲的河北青年劉衝(筆名L.DART),就讀小學時已熱愛日本漫畫,升讀大學後更開始創作自己的漫畫。他創作的作品更在中國漫畫雜誌《龍漫少年星期天》上連載,據讀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其作品受歡迎程度,已超越該雜誌翻譯刊登的日本人氣漫畫《名偵探柯南》;他更被小學館駐上海的工作人員,評選為中國十名最有希望的漫畫家之一。
小學館日本總部編輯部遂決定給予L.DART一個發表作品的機會,並安排一名責任編輯透過電郵,向他指導日本漫畫技巧,長逾一年時間。
以孫策為主角
L.DART將於下月二十六日創刊號的青年漫畫雜誌《月刊!SPIRITS》內,刊載長約六十頁的單篇漫畫《KILLIN-GI》(麒麟兒),該篇以孫策為主人翁的漫畫,除歷史元素外,亦融入了幻想要素。
L.DART表示,能夠在日本發表作品是一個巨大機遇。又說,在中國畫三國漫畫須遵循史實,但在日本則可自由創作;他又希望日本讀者喜歡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