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内布拉加斯州的一只名叫纳吉奥的红色赫勒犬的爪子去年被截肢后依靠假肢重新获得自由行走的能力,成为第一只四只爪子都使用假肢的狗狗。

  根据美国Incredible Features网站的报道,小纳吉奥和它的兄弟姐妹们去年被原来的主人遗弃,在寒冷的冬季这些幼犬们只能蜷缩在地下室里,年幼的纳吉奥不小心走入冰水,四个爪子都被冻住。等到它被好心人救下并送到了动物庇护所时,它的爪子已经严重冻伤必须截肢。

  兽医专家克里斯蒂.汤姆林森决定收养活波可爱的纳吉奥,但是很快她发现纳吉奥并不快乐,因为它不能像正常的狗狗一样生活。于是她开始为纳吉奥募捐,并最终筹集了1300美元。随后汤姆林森联系了丹佛一家名为Orthopets的公司为纳吉奥定做假肢,这家公司专门生产供动物使用的各种矫正器械。去年1月份,纳吉奥四个假爪子制作完成,全部花费为4500美元,Orthopets公司免去了3200美元的差额。

  Orthopets公司在脸谱网上的主页中还贴有其它安装了各种假肢的宠物照片。这些肢体受伤的宠物宝贝们借助假肢重新站立并且行走,得以像其它同类一样地正常生活。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太阳风暴对地球的正面冲击示意图


太阳表面极紫外波段特写的镜头

  在1859年9月,太阳释放出有记录以来最强的太阳风暴之一。这场太阳风暴甚至引发电报收发室着火,瘫痪电报服务,并在古巴至夏威夷的上空出现罕见的极光。然而,目前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华盛顿总部的太阳物理学专家以及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处得知:这个情况很可能会再次发生,而现代人类社会极度地依赖电子设备,例如全球的电网服务,GPS导航系统和卫星通讯等高科技系统都将在此次的太阳风暴大爆发中受到影响。

  6月21日,在第五届空间气候企业论坛(Space Weather Enterprise Forum,SWEF)的年会上,包括联合国、美国国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国际电力公司等代表在内的超过百位空间气候方面的专家积极响应,目的是提高全人类关注空间气候环境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各国的决策者和相关天文机构的负责人。1859年太阳已经进入整体活动低于平均水平的太阳周期(太阳大约在每11年进行一次活动周期循环)。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太阳出现较弱的周期,极有可能爆发超强的太阳风暴,且2011年正是出于太阳活动异常弱的第24个周期(Cycle 24)。

  而1859年爆发的强太阳风暴就造成大面积的电报业务瘫痪以及热带出现罕见极光,如今一旦发现此类级别的太阳风暴,势必将严重影响全球通讯等高科技行业。例如,由于变压器受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出现大面积停电,飞机和船只等交通工具无法使用GPS进行导航,全球航班瘫痪、银行网络被迫关闭,严重扰乱了全球的贸易秩序。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8年就着手起草的关于本次太阳周期内强太阳风暴对全球的影响估计:经济损失至少相当于20个肆虐新奥尔良市的卡特尼娜飓风的袭击,而那次飓风袭击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500亿美元,也就是说,保守估计将导致全球3万亿美元的损失。

  然而,面对强太阳风暴,人类应该进行充分准备。相关的研究结构必须尝试对风暴来袭的时间进行预测,加大对太阳活动变化的监控力度,更加精确地跟踪太阳风暴并计算出抵达时间,为地球防御粒子流的冲击争取更多的时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空间气候环境实验室的负责人兼SWEF的发言人Michael Hesse说:我们目前已经能做到对太阳表面进行全面的监控,以及模拟出太阳风暴在冲击地球前的任何动作,可以提前进行空间环境预警,特别是在这段太阳活动极其异常的时期,挽回一些经济损失。

  于此同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在太阳周围部署了包括日地关系空间天文台和太阳动力学空间天文台在内的空间探测器,一旦出现强太阳风暴的爆发,地面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将会立即形成一个3D的模型,预测出太阳风暴的袭击路径,可以精确到各个行星以及地球上哪些地方或者哪些轨道的卫星在哪个时间段将受到太阳风暴的正面冲击。而图2显示的是一个太阳表面特写的镜头,2011年6月16日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在极紫外波段下拍摄的太阳部分活跃区域,显示了太阳表面6000度环境下的电离态氦分布情况,以及等离子喷流从太阳表面喷射出而隐匿的过程,持续时间超过13个小时,此外该区域周围还存在着许多小型喷流产生的斑点。

  对在空间环境预报实验室工作的Antti Pulkkinen研究员来说,这确实是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工作,这不仅得益于我们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理论物理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人类在面对宇宙空间的威胁时有能力进行预测并采取措施。我们所采用的计算机模拟太阳风暴的模型是非常深奥的,可以做到预测当太阳风暴冲击地表时,土壤中产生的电流流动,这些电流对变压器将构成致命的影响,足以瘫痪其工作能力。进行这项预报有助于帮助当地的电力供应单位及时进行相关保护工作,避免电力网大面积受损。

  而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尽管有地球大气层以及磁场的保护,太阳风暴发出的高速粒子流以及辐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但是在空间站里的宇航员就不一定了,他们将受到太阳风暴的直接冲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行动任务理事会兼SWER的议长John Allen解释说:在轨道上的宇航员将受到辐射影响是肯定的了,受到的辐射剂量将是地面上普通工人受到工业辐射剂量的四倍。

  但是美国宇航局一直在研究轨道上的宇航员辐射剂量的积累情况,这个问题将影响宇航员的整个职业生涯,然而,精确的空间天气警报可以对这个影响进行控制,例如在可能发生太阳耀斑的时间段,推迟或取消太空行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警报都是危险的,美国国家航天局也会发布安全警报,有利于空间站合理安排宇航员在合理的时间段进行集中太空行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宇航局正在准备下一次的火星探测任务,目前探测船已运抵佛罗里达州。

  这台被昵称为“好奇宝宝”的探测船由一架C17运输机从加州空军基地运抵。未来几个月,工程人员将为这艘探测船在11月的发射而做准备。

  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耗资25亿美元,探测船原订2009年发射升空,但因故延后。现在重新排定探测任务时程,预计2012年8月登陆火星,届时将研究火星上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翼龙行走复原图

  中美古生物学者宣称,他们在距今1.1亿年前的綦江莲花保寨恐龙足迹群中发现了翼龙足迹!这是中国第三例翼龙足迹,也是中国西南地区中生代时期第一次发现翼龙类的生存证据。

  莲花保寨恐龙足迹群是目前西南地区白垩纪最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发现于2003年,14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300多个恐龙足迹,隶属于甲龙类、鸟脚类和兽脚类三大类,保存有立体、凹型和凸型三种足迹。

  “翼龙化石非常罕见,如此稀有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骨骼非常轻,像鸟类一样是中空的,骨壁极薄,在多种条件下,翼龙脆弱的骨骼基本没有成为化石的机会——就像进了粉碎机一样,全碎掉了。”美国迪克西州立学院自然科学系主任杰瑞德 D。哈里斯介绍说。

  长久以来,中国西南仅有自贡的侏罗系地层发现过一件翼龙的头骨化石,此外便没有任何化石证据。“綦江翼龙足迹的发现,表明我国西南在侏罗纪之后的白垩纪亦存在翼龙类,而且翼龙与莲花保寨内多种恐龙类动物共生,体现了非常难得的生物多样性!”甘肃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兼总工程师李大庆教授对记者评论说。

  “翼龙足迹极其罕见,而初步研究表明,綦江的翼龙足迹共七枚,分为前后脚足迹,其行迹长约5米,其形态与美国、英国、韩国的翼龙足迹等足迹都存在区别。”足迹的研究者,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科学系的邢立达博士研究生介绍说,“我们将恢复綦江翼龙的古生态,并借此研究翼龙在地面上的实际行走方式。”

  据介绍,这批标本将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波兰等古生物学者的共同研究揭开翼龙的更多秘密。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记者24日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中美印科学家合作烹制了宇宙大爆炸“夸克汤”,从而在世界上首次确定从普通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温度。6月2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以“量子色动力学相图的标度”为题,发表这一研究成果。

  据悉,中美印科学家联合研究确定了从强子物质(即普通物质)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即状态转变)温度约为175百万电子伏特,相当于2万亿摄氏度。中方研究人员罗晓峰介绍说,宇宙初生时,亿万物质是一锅由自由的夸克和胶子组成的浓稠的“汤”,俗称“夸克汤”,即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存在的证据并研究其基本性质,对研究早期宇宙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在通常情况下,夸克和胶子被强相互作用力禁闭在强子中。通过对普通原子核“加热”,有可能使强子“融化”而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2000年以来,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中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些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形成的证据。但是从强子物质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温度尚不清楚。

  日前,RHIC对撞机将两束金原子核加速到接近光速,使其发生碰撞,形成高能量密度和高温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冷却后产生大量粒子。中美印科学家组成合作小组,研究分析对撞机上STAR探测器采集到的大量实验数据,在世界上首次把测量到的净质子数分布的特征,与格点量子色动力学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实验上直接确定了重子数密度为零的情况下从强子物质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温度。(吴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火星车“好奇”号

  美国航天局6月23日宣布,造价达25亿美元的下一代火星车“好奇”号已抵达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其发射窗口期为11月25日至12月18日。如能按时升空,它将于2012年8月在火星着陆,展开为期一个火星年(约为两个地球年)的探测,主要任务是查明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这张拍摄于2011年6月3日的资料照片显示,“好奇”号在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机动测试。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自动转移飞行器—约翰内斯-开普勒”号太空货运飞船

  欧洲航天局“自动转移飞行器-约翰内斯-开普勒”号太空货运飞船完成与国际空间站相关的任务,结束4个月运行,21日在南太平洋上空“自我毁灭”。

 “自毁”

  欧航局21日20时43分(北京时间22日4时43分)发布声明说,“自动转移飞行器-约翰内斯-开普勒号飞船结束使命,(自我)损毁过程预计已经开始。它去了……”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穿越大气层过程中,大部分船体以及搭载的物品会汽化,只有一小部分硬件可能落到南太平洋无人居住区,预计位于新西兰以东大约3000公里。

  “开普勒”号今年2月16日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2月24日抵达国际空间站。21日“自毁”标志它为期4个月的任务圆满结束。

  贡献

  “开普勒”号先后完成多项任务。

  飞赴国际空间站过程中,它搭载6.6吨食品、水、氧气、实验设备和其他必需品。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并卸下货物后,“开普勒”号“摇身”变为国际空间站的“补充活动空间”。随后,它借助自身携带的燃料帮助空间站提升运行轨道。

  离开国际空间站时,“开普勒”号带走空间站内的垃圾、宇航员排泄物和一些用不着的硬件。

  即将踏上“自毁”之旅时,它给地面控制中心“打了最后一通电话”,帮助航天人员完善飞船“自毁”操作程序。

  一个用于搜集飞船解体时位置、温度、压力、纬度数据的记录器随即弹射出“垂死”飞船,下降过程中经由铱星移动通信系统把数据传送至地面控制中心。

  后继

  “开普勒”号以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命名,在欧航局研发的自动转移飞行器系列飞船中“排行老二”。

  第一艘自动转移飞行器以19世纪科幻小说家朱尔-韦尔纳命名,2008年飞赴国际空间站。

  继“韦尔纳”号和“开普勒”号之后,第三艘货运飞船以意大利核物理学家爱德华多-阿马尔迪命名,定于明年2月底升空,第四艘飞船以杰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命名,而最后一艘尚未命名。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最后两艘飞船定于2013年至2014年发射。

  难题

  待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最后一次太空之旅、美国航天飞机机群全部退役,运送宇航员前往空间站的任务将全部由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承担。

  欧洲的自动转移飞行器与日本的空间站转运飞行器和俄罗斯“进步”号飞船一样,都是“单程”货运飞船,无法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在法国巴黎参加航展的欧航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20日告诉媒体记者,欧洲方面没有开发载人航天飞行器的计划,但欧航局正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讨论是否改进自动转移飞行器,使它更符合美方需求。

  他认为,向国际空间站输送人员和物资需要“国际协调”,暗示参与国际空间站任务的几方“讨论议题不够充分”。

  “每一方都作出单边决定”,多尔丹解释,“美国航天局自行决定让航天飞机机群退役,欧航局自行决定研发自动转移飞行器,日本自行决定研发空间站转运飞行器。”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重庆近日发现一座明墓,不仅雕刻精美,而且出土了釉陶卧女枕等精美文物。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该明墓为长方形竖穴石室墓,三室并列,平顶,长5.1米、宽4.94米、高1.36米。三墓室形制基本相似,均由封门、前室、墓门和后室组成,其中前室有过道相通。墓内装饰大量精美雕刻,有人物、动物、瑞兽、花卉、吉祥图案及仿木结构建筑等。该墓早期曾遭盗扰,此次出土的器物有釉陶卧女枕、银簪和铁棺钉等。

  考古专家指出,该墓形制与曾经发现的重庆地区大型明墓接近,墓内的云纹也是重庆地区明墓中常见的纹饰。该墓规模较大,雕刻精美,修建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墓主人应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财富。这一明墓的发现对研究明墓形制和空间装饰特征等有重要价值,同时墓内雕刻工艺精湛,纹饰清晰,这为研究明代的雕刻工艺、服饰、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据悉,田野发掘工作结束后,此墓将整体搬迁回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以便进一步开展保护和研究工作。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这幅地图可能是一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同时证明了地球为扁平的相关理论


美国国会图书馆对的这幅120年之久的地图很是期待

  古人都认为地球是扁平的,但随着科学的发达,大多数人都清楚的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地球扁平论者的观点很自然的被认为无知。但近日,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将收到一份特殊且稀少的礼物——一幅足有120年之久的老地图,最为特别的在于,这幅老地图是为了证实地球为扁平的理论而造。

  据了解,这幅地图是由来自俄勒冈州的丹-哈姆斯(Don Homuth)于本月末将送给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礼物”,虽然在图书馆中共有500万幅地图,但没有一幅能够与哈姆斯先生所送的这幅古老地图相似。哈姆斯先生曾居住在美国北达科塔州的法戈市,并为北达科塔州的一位参议员。据他介绍,这幅地图是他的八年级英语老师约翰-希尔卓思(John Hildreth)赠送给他的,由美国南达科塔温泉市的奥兰多-弗格森(Orlando Ferguson)创作而成,该地图充分说明了地球是扁平的理论。他把这幅地图卷起来搁置了很多年,也忽略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当他知道这幅地图可能是一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时,他才十分惊讶的了解到这幅地图的价值。希尔卓思先生是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之一,如果老师能知道祖父送给他的其中一件古董被送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他也会感到十分骄傲和开心。

  据美国地理学资深技术信息专家兼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门工作人员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表示,他们在总共搜索了75到100幅的相关地图后,确定了这幅地图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图书馆收藏的这些地图中竟然没有一幅与它相似。他分析,可能是这幅地图印刷的副本很少,如果有,也没有几幅能够被完整保存到现在的。

  弗格森先生的家中,即温泉市的先驱博物馆还保存有其它一些较为著名而珍贵的地图。但遗憾的是,这些地图缺少了底端部分,只有哈姆斯先生的这幅地图是唯一能够被鉴定且保存十分完整的。

  莫里斯鼓励公众对可能即将“定居”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这幅珍贵地图提出宝贵问题,同时,也欢迎大家能够把自认为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捐赠给美国国会图书馆,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形式的文物,都可以与美国国会图书馆随时取得联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一名使用者正在试用Solowheel,该车的最大时速是12英里(19.31公里),充电一次需要45分钟,充满电可使用2小时。


这种独轮电动车的零售价是975英镑(1586.81美元)。

  如果你嫌有两个轮子的电动车太笨重,不妨试试Solowheel。Solowheel是世界最小的自平衡独轮电动车。它由1000瓦特电动机驱动,时速可达12英里(19.31公里),适合每日的城际交通(daily commuting)和周末闲暇使用。

  使用者把脚分别放在轮子两侧的折叠式踏板上以后,轻轻向前倾斜身体是前进,向后倾斜是停止,向左和向右倾斜身体是转弯。身体向前倾斜的越厉害,Solowheel的速度就越快,车内的一系列回旋装置确保它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该车充电一次可以使用2小时,每次充电需要45分钟。Solowheel能在坡度高达15%的山路上行驶。在走下坡路或减速时,它使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甚至能重新获得能量。这款车的设计和制造者是54岁的谢恩·陈(Shane Chen),他为所在公司Inventist研制了30多种体育相关产品。

  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该公司发言人说:“Solowheel是我们发明的最小、最环保、最便捷的载人工具。我们的新型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比任何折叠电动自行车都更紧凑,而且使用时更有趣。由于它有陀螺仪传感器,具有左右调控能力,因此你只要把脚放上去就能走,使用起来很简单。Solowheel非常轻便,重量只有20磅(9.07公斤)。你可以把它带进商店、饭店、电梯、办公室、影院、教室,带上公交车或火车。它不像电动自行车,你不用把它锁起来,因为它能随身携带,不容易被偷。Solowheel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代步工具。”Solowheel售价975英镑(1586.81美元),下个月进入英国市场。(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45 页,共 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