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周四, 22 9月 2011 18:45

巴黎迟到三十分钟很正常?被诟病的巴黎人时间态度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世界上很少有哪座城市会像巴黎那样被夸得天花乱坠。可撇开那些关于巴黎的陈词滥调,真正的巴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以巴黎人的眼光,用异于平常作者的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示日常生活中真实有趣的巴黎面貌。

[上期回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91个会员国医疗系统的调查显示,法国的医疗系统无论是设施、技术还是服务都属第一。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先进完善的医疗系统,一到夏天就无法有效运行了。

名贵手表在巴黎很有市场,这一点跟目前中国大城市的情况很像。不过,巴黎人对时间的态度却又自成一格,与众不同。比如说,对许多巴黎人而言时间不具备约束力,他们手腕上的高级手表,无非是一种能告诉自己已经迟到了多久的工具。看着表赶时间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去机场和火车站的路上。

我在巴黎生活的第一课就是学习适应“地方时”,这一课的老师名叫勒姆瓦太太。勒姆瓦太太是一位“租房经纪人”,负责在巴黎给我找住处。她40多岁上下、小巧且时髦,衣着一丝不苟,皮鞋特别漂亮,可头发却永远乱糟糟的。后来我才明白人家要的就是这种凌乱的效果。我俩第一次见面约在早上7点,“我邀你共进早餐并介绍一下住房的情况。”她事先在电话里解释道。“早上7点?”记得我重复了一遍她说的时间,当时对巴黎人的勤勉留下了深刻印象。

见面的那天我起了个大早,提前十五分钟赶到了见面的咖啡馆,但直到我喝了三杯咖啡、吃了两个羊角包,时间已过七点半时,勒姆瓦太太才夹着个公文夹一路疾步进了咖啡馆,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你已经喝咖啡了?”她一边跟我握手一边看表:“不过,在巴黎迟到三十分钟是很正常的。”记得我当时握着她的手半天没放,这个女人的自信和坦率反而让我觉得不知所措。

勒姆瓦太太后来又告诉我,如果在巴黎跟人约会,最好迟到15分钟,“这样您绝不算迟到,更重要的是不会白等。”当天中午,这句话的正确性便获得了证实。勒姆瓦太太在午餐后果然比原定碰面时间迟到了15分钟,由此,我们到达要看的那幢公寓大楼时比原计划晚了近20分钟,而在那儿负责招呼我们的另一位“租房经济人”比我们到得还晚。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位太太面颊绯红,满嘴烟酒气,看来午餐时没少喝酒。看来她更是深谙时间之道,很恰到好处地迟到了一把。可那天预约的最后一处公寓我没看成,就因为这积少成多的拖延让我们晚了近一小时才到了那个地方,接待我们的人等不及便走了。

在巴黎安家后我才懂了,原来善于迟到、敢于迟到是巴黎生活方式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拿我在家请客这件事来说,这么多年来绝少有人是在事先约好的时间准时上门的。我的这些朋友除了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也有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华人等。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巴黎住久了,自然都变成了巴黎人。对这些巴黎人而言,做客迟到30分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一晚就是一个小时也很常见。“到处都在堵车!”通常这是他们进门后的第一句话,此言一出,没人再会深究你晚到的原因,因为这已经等于是道歉过了。

巴黎人真的不认为迟到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特别是到朋友家做客,更无需为了准时而匆匆忙忙了。久而久之,我也摸透了那些爱迟到的朋友们的行动规律,因此,若不想晚于9点开始吃晚饭,我通常会邀请客人们7点抵达。如果当天情况特殊,我无法让大家拖得太晚,我就事先会在电话中强调:“我说的7点就是7点整,不是9点!”否则,决不会有人在8点以前出现。因此我在巴黎的朋友们也有人将准时戏称为“美国时间”,而将比较弹性的时间称为“法国时间”或“巴黎时间”。有一年春节,一位很有幽默感的法国朋友便打电话来问我:“今晚7点到你家究竟是‘法国时间’还是‘美国时间’?”我当即答道:“不是你们法国人的7点,你们说的7点起码是8点了。”他进一步问道:“那你的意思是‘美国时间’的7点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哪曾想他一声坏笑:“你是想让我半夜一两点来你家吃饭吗?别忘了,美国和巴黎可是有六七个小时的时差哦!”

巴黎人不但去朋友家做客迟到,外出吃饭照样迟到不误。巴黎的餐馆当然深谙此道,因此,如果你会比预订的时间晚半小时到,通常无需打电话通知餐馆,就是一些生意很好的店也会为客人留着位子。当然,不同的餐馆对客人迟到的态度也不同,对迟到的“底线”也不一样。如果你是熟客,那情况自然又不一样,老板肯定会给你留着位子。但根据我这些年在巴黎生活的经验,如果你真的在半小时内赶不到预订的餐馆,比较保险的办法还是赶紧打个电话,通知一声。而巴黎有些高级餐馆发现客人在预订的时段里没有出现便会打电话找客人,很客气地问你是不是地方不好找,需不需要再跟您解释一遍如何来小店。当然,耐心不好生意却好的餐馆会直接取消你的预订,等你满头大汗赶到时发现已经有人坐在你预订的位置上点菜了。这时你会觉得“迟到”的游戏规则在巴黎有时并不被认同。当然,只要事关金钱,巴黎人对是否准时也会很在乎的。

巴黎人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的屁股特别沉,一坐下就不愿意走。特别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要去看一看巴黎的露天咖啡座你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不过,我在这儿要说的还是巴黎人去别人家做客这件事,前面已经说过他们通常都会迟到,因此,走得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记得有一次请一对年轻夫妇来家里吃饭,小伙子是我的远房亲戚,从小在巴黎长大,后来又娶了一位法国太太,自然是一位标准的巴黎人。他们俩不是那种特别爱迟到的人,小伙子每次到达时都会电话通知:“我们已经到了,但正在找停车位。”因此,每次请他们俩来,都不会拖到太晚开饭,大约在晚上10点半时我们通常都已经吃完餐后的甜点,偶尔他们俩也会再来一杯热茶,最多在晚上11点时这顿饭就该结束了。可令我奇怪的是尽管已经酒足饭饱、尽管他们俩与我一样累,常常大家一起哈欠连天,但他们就是没有起身告辞的意思。起初我以为他们也属于“屁股沉”的巴黎人,可后来发现他们通常午夜一过,便立即起身告辞。好像年夜饭后要“守岁”,非得过了12点大家才能去睡觉。几次这样下来,我便开始打听原因,终于有人告诉我,某些巴黎人认为,早于午夜前离开主人家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后来这小两口生了孩子又置了新居,请我去他家做客时我也牢记了这条决不提前退场的准则,硬是耗过了午夜12点才起身告辞。不过,这些年的巴黎生活也让我习惯了晚吃晚睡,特别是请老朋友来家里吃饭,酒不喝到凌晨好像很对不起大家,而大家也都很给我面子。这种对时间的“挥霍”,我也是到了巴黎后才学会的,可我更多感到这是在享受生命而非浪费时间。

以一个外来人的眼光看,巴黎人对待时间的态度确实很特别,这种“特别”也常被认为是法国人的缺点而遭受批判。其实,各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是无需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巴黎人就是这么过日子,其实无对错可言。

其他信息